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華東師大版必修2生物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下列屬于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性狀的實例的是()A.人類的白化病B.21三體綜合征C.苯丙酮尿癥D.鐮刀型細胞貧血癥2、將某雄性動物細胞的全部DNA分子雙鏈經32P標記(染色體數(shù)為2N)后,置于不含32P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經過連續(xù)兩次細胞分裂后產生4個子細胞,檢測子細胞中的情況。下列推斷正確的是()A.若進行有絲分裂,則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一定為l/2B.若進行減數(shù)分裂,則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一定為lC.若子細胞中的染色體都含32P,則一定進行有絲分裂D.若子細胞中的染色體不都含32P,則一定進行減數(shù)分裂3、某二倍體(2n)自花傳粉植物的基因型為EeFfGg。利用顯微鏡觀察其雄蕊切片;得到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變化如圖1所示,圖2為該植物雄蕊部分細胞分裂過程中某對同源染色體的行為變化示意圖。下列有關分析不合理的是()
A.圖1中BC段可表示同源染色體分離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B.圖2中發(fā)生的染色體行為可能會出現(xiàn)在圖1中的AB段C.圖2中的染色體行為可以導致E/e,G/g和F/f基因重組D.該植物產生的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EfG:eFg:EFG:efg=1:1:1:14、下列各項中,能夠發(fā)生聯(lián)會形成四分體的是A.姐妹染色單體B.同源染色體C.非同源染色體D.非姐妹染色單體5、人的一個染色體組中()A.染色體組成為22+X+YB.染色體形態(tài)、功能各不相同C.性染色體為XX或XYD.可能存在等位基因6、下列關于染色體變異概念圖的分析;錯誤的是()
A.①代表染色體結構的變異B.②代表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異C.③代表增添D.④代表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的變化7、某種野生獼猴桃(2n=58)是一種多年生且富含維生素C的小野果。育種專家以野生獼猴桃的種子(基因型為aa)為實驗材料;培育出抗蟲無籽獼猴桃新品種,育種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①④過程都是用物理因素或化學因素處理獼猴桃的種子或幼苗B.④⑦過程依據(jù)的遺傳學原理相同C.基因型為AAA與AAAB的植株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最多為174條D.基因B為控制無籽性狀的基因,基因型為AAAB的植株高度不育8、利用基因型為Aa的二倍體植株培育三倍體幼苗;其途徑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過程需要秋水仙素處理,并在有絲分裂后期發(fā)揮作用B.②過程稱為單倍體育種,能明顯縮短育種期限C.兩條育種途徑依據(jù)的生物學原理都主要是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D.兩條育種途徑中,只有通過途徑一才能獲得基因型為AAA的三倍體幼苗9、人類囊性纖維化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病、大多數(shù)患者是由CFTR基因缺陷引起的,其致病機理如圖甲所示。圖乙為某一囊性纖維化患者的家族系譜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控制某種酶合成的基因異常是該病的病因B.該病屬于受一個基因控制的遺傳病類型C.該系譜圖中正常個體的基因型均相同D.該病患兒可以通過基因檢測進行診斷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6題,共12分)10、將某精原細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標記后置于含14N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經過連續(xù)的兩次細胞分裂。下列推斷正確的是()A.若這兩次分裂為有絲分裂,則含15N的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為1/2B.若這兩次分裂為有絲分裂,則第二次分裂中期一個細胞中含14N的染色單體有16條C.若這兩次分裂為減數(shù)分裂,則減數(shù)分裂Ⅰ中期一個細胞中含14N的染色單體有16條D.若這兩次分裂為減數(shù)分裂,則子細胞中每條染色體均含15N11、已知甲?。ɑ駻—a)和乙病(基因B—b)都是單基因遺傳病,這兩種病在某家族中的遺傳情況如下圖,其中Ⅱ—8不攜帶甲病的致病基因。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A.甲病的遺傳方式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B.Ⅱ—7和Ⅰ一8再生一個兩病兼發(fā)男孩的概率為1/16C.該家族中III-13與Ⅱ一5的基因型可能會相同D.若Ⅲ—15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Y,則產生異常生殖細胞的最可能是其母親12、下圖為甲?。ˋ、a)和乙病(B、b)的遺傳系譜圖,其中乙病為伴性遺傳病,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甲病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B.乙病屬于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C.Ⅲ13的致病基因來自于Ⅱ7D.若Ⅲ10和Ⅲ13近親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為3/413、某高等動物的毛色由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對a、B對b為完全顯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黃色素的合成,兩種色素均不合成時毛色呈白色。當A、B基因同時存在時,二者的轉錄產物會形成雙鏈結構進而無法繼續(xù)表達。純合的黑色和黃色親本雜交,F(xiàn)1為白色,F(xiàn)1隨機交配獲得F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減數(shù)分裂時兩對基因一定會發(fā)生自由組合,生物變異的多樣性增加B.種群中該高等動物白色個體的基因型共有5種,黑色和黃色各有2種C.若F2中黑色:黃色:白色個體之比接近3:3:10,則兩對基因獨立遺傳D.若檢測F2中的黑色個體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可將其與白色純合子雜交14、已知某種植物的花色由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花色有紫花(A_bb)、紅花(A_Bb)、白花(A_BB、aa__)三種。某研究小組成員讓紅花植株(AaBb)自交,觀察并統(tǒng)計子代的花色及比例(不考慮互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子代花色及比例為3紫花:6紅花:7白花,則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B.若子代花色及比例為1紫花:2紅花:1白花,則A和b在一條染色體上,a和B在一條染色體上C.若子代花色及比例為1紅花:1白花,則A和B在一條染色體上,a和b在一條染色體上D.若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則子代中穩(wěn)定遺傳的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為1/215、如圖表示細胞中出現(xiàn)的異常mRNA被SURF復合物識別而發(fā)生降解的過程;該過程被稱為NMD作用,能阻止異常蛋白的產生(AUG;UAG分別表示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圖中異常mRNA與正常mRNA長度相同。據(jù)圖分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SURF復合物與RNA酶的作用可能相同B.SURF復合物能識別所有mRNA的終止密碼子C.NMD作用失效,細胞內不會產生肽鏈較短的異常蛋白質D.異常mRNA產生的原因是轉錄它的基因發(fā)生了堿基對替換或增添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6題,共12分)16、孟德爾把F1顯現(xiàn)出來的性狀,叫做_____,未顯現(xiàn)出來的性狀叫做_____。在雜種后代中,同時出現(xiàn)_____和_____的現(xiàn)象叫做_____。17、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具有以下特征。在適宜的條件下,癌細胞能夠_____。癌細胞的_____發(fā)生顯著變化。癌細胞的_____發(fā)生了變化。18、基因與基因、____、基因與環(huán)境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精細的調控著生物體的性狀。19、基因在雜交過程中保持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染色體在配子形成和受精過程中,也有相對穩(wěn)定的___________。20、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一個來自___________,一個來自___________。同源染色體也是如此。21、同學們通過對高中生物學《分子與細胞》《遺傳與變異》模塊知識的學習;已經掌握了細胞水平;分子水平的諸多生物學知識。請完成下表填空:
。名稱。
描述。
細胞凋亡。
蝌蚪尾的消失與細胞凋亡密不可分。細胞凋亡是指__________的過程。
細胞癌變。
人和動物細胞染色體上存在著與癌有關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其中,抑癌基因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
減數(shù)分裂。
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分裂兩次,導致產生的成熟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比原始生殖細胞的減少一半。該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發(fā)生在__________分裂。
基因。
以DNA為遺傳物質的生物,其基因是指__________。
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4題,共20分)22、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具有普遍性和相對性(______)A.正確B.錯誤23、人類基因組測序是測定人的23條染色體的堿基序列。(______)A.正確B.錯誤24、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A.正確B.錯誤25、孟德爾在實驗選材時利用了豌豆自花傳粉、閉花授粉的特性,且豌豆的花冠形狀又非常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五、實驗題(共3題,共9分)26、某種植物的果皮有毛和無毛;果肉黃色和白色為兩對相對性狀;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獨立遺傳。利用該種植物三種不同基因型的個體(有毛白肉A、無毛黃肉B、無毛黃肉C)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果皮有毛和無毛這對相對性狀中的顯性性狀為__________;果肉黃色和白色這對相對性狀中的顯性性狀為__________。
(2)有毛白肉A;無毛黃肉B和無毛黃肉C的基因型依次為__________。
(3)若無毛黃肉B自交;理論上,下一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
(4)若實驗3中的子代自交;理論上,下一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
(5)實驗2中得到的子代無毛黃肉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27、下圖表示雄果蠅的性染色體X和Y,有同源區(qū)段(1片段)和非同源區(qū)段(Ⅱ-1、Ⅱ-2片段)。果蠅的直毛(B)和分叉毛(b)是一對相對性狀?,F(xiàn)有純合直毛雌、雄果蠅作為備選的實驗材料(若基因型為XBY或XbY也視為純合),通過雜交實驗判斷B、b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請將實驗方案補充完整:
(1)控制該性狀的基因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位于Ⅱ-2片段上;原因是__________。
(2)選擇分叉毛雌果蠅與直毛雄果蠅雜交,若F1的雌雄果蠅都表現(xiàn)為直毛,不能確定該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還是性染色體上,理由是_________。為進-步探究,可選擇_________與F1的直毛雄果蠅再進行雜交,若F2________;則控制該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3)若控制該對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的Ⅱ-1片段上,則(2)中的的表現(xiàn)型是_______。28、某雌雄異株的植物,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已知ZZ為雄株,ZW為雌株),該植物有紅花和白花(由基因A、a控制)、高莖和矮莖(由基因B、b控制)兩對相對性狀。某同學用高莖紅花和矮莖白花植株為親本進行正交和反交實驗,F(xiàn)1均為高莖粉紅花;F1的雌雄植株進行雜交,F(xiàn)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高莖紅花:高莖粉紅花:高莖白花:矮莖紅花:矮莖粉紅花:矮莖白花=3:6:3:1:2:1(不考慮基因位于Z;W染色體同源區(qū)段的情況)。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實驗結果,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確定上述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確定上述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都不屬于伴性遺傳。
(2)如果基因A表達的產物是酶,基因A、a控制該植物花色性狀的途徑是__________。
(3)該同學對F2中高莖粉紅花植株進行測交預測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
(4)該同學將抗旱基因C導入該植物某雌株中的某條染色體上;使之具備抗旱性狀,為了確定基因C所在的染色體,讓該植株與雄株雜交測定后代的抗旱性。
①若產生的后代中僅雄株具備抗旱性,則基因C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染色體上;
②若產生的后代中僅雌株具備抗旱性,則基因C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染色體上;
③若產生的后代中__________,則基因C位于常染色體上。評卷人得分六、非選擇題(共1題,共2分)29、下圖表示細胞內遺傳信息表達的過程;根據(jù)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回答問題。
(1)圖1中方框內所示結構主要在__________合成;其基本組成單位可以用圖1方框中數(shù)字________表示。
(2)若該多肽合成到圖2中UCU決定的氨基酸后就終止合成;則導致合成結束的終止密碼子是__________。
(3)圖2中以④為模板合成⑤物質的過程稱為__________;進行的場所是[]_____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
(4)若圖2的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000個堿基對,則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含有的密碼子個數(shù)和合成的蛋白質中氨基酸種類最多不超過__________。A.166和55B.166和20C.333和111D.333和20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D【分析】【分析】
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有2條途徑;一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性狀,二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基因與性狀的關系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存在一基因多效應和多基因一效應的現(xiàn)象。
【詳解】
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屬于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性狀。其它是通過酶間接控制性狀。
故選D。2、B【分析】【分析】
DNA分子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連續(xù)兩次細胞分裂后產生4個子細胞,如果是減數(shù)分裂DNA只需復制一次,子代每條染色體都含32P;如果有絲分裂DNA需要復制兩次,子代有一半的染色體含32P。
【詳解】
A、若進行有絲分裂,第一次有絲分裂后,子細胞中每條染色體都含有標記;當細胞處于第二次分裂后期時,一半的染色體含32P,染色單體分開后隨機移向細胞兩極,具有32P標記的染色體也隨機進入2個細胞,所以經過連續(xù)兩次細胞分裂后產生的4個子細胞中,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為2個或3個或4個;A錯誤;
B、若進行減數(shù)分裂,DNA只復制一次,經過連續(xù)兩次細胞分裂后產生4個子細胞,每條染色體都含32P,因此含32P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一定為1;B正確;
C、若子細胞中的染色體都含32P;說明DNA只復制一次,則一定進行減數(shù)分裂,C錯誤;
D、若子細胞中的染色體不都含32P;說明DNA分子復制不止一次,則一定進行的是有絲分裂,D錯誤。
故選B。
【點睛】
本題考查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DNA分子的復制,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含量變化規(guī)律;識記DNA分子半保留復制的特點,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3、D【分析】【分析】
減數(shù)分裂各時期特點:
【詳解】
A、圖1中BC段染色體數(shù)減半為n,BC段可表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BC段可表示同源染色體分離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A正確;
B、圖2中染色體的交叉互換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對應于圖1中的AB段,B正確;
C、圖2細胞染色體的行為發(fā)生在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屬于交叉互換,可導致E/e、G/g和F/f基因重組,C正確;
D、圖2所示的初級精母細胞產生基因組成為EEG、eFg、EFG、efg四種雄配子,其中EFG、efg為重組配子,但某一植株個體中,只有部分精原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會發(fā)生交叉互換,因此產生重組配子的數(shù)量較少,即配子EfG、eFg較多,重組配子EFG、efg較少,D錯誤。
故選D。4、B【分析】四分體指聯(lián)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4條染色單體,所以能夠發(fā)生聯(lián)會形成四分體的是同源染色體,B正確。5、B【分析】【分析】
染色體組是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協(xié)調,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長;發(fā)育、遺傳和變異,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一個染色體組。
【詳解】
A;由分析可知:人體的染色體組成為22+X或22+Y;A錯誤;
B;一個染色體組是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其染色體形態(tài)、功能各不相同,B正確;
C;一個染色體組中只能含有一條性染色體;X或者Y,C錯誤;
D;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一個染色體組中無同源染色體,因此沒有等位基因,D錯誤。
故選B。
【點睛】6、C【分析】【分析】
染色體變異是指染色體結構和數(shù)目的變異。染色體結構的變異主要有缺失;重復、倒位、易位四種類型。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細胞內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另一類是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
【詳解】
A;據(jù)信息可知;①為染色體結構變異、②為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A、B正確;
C;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包括缺失、重復、倒位、易位;故③為易位,C錯誤;
D;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可包括個別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和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的變化;故④為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的變化,D正確。
故選C。7、C【分析】【分析】
據(jù)圖分析;①為誘變育種,原理是基因突變;③⑦為多倍體育種,原理是染色體變異;⑥為基因工程育種,原理是基因重組;②④是自交;⑤是雜交。
【詳解】
①過程是用物理因素或化學因素處理獼猴桃的種子或幼苗,而④過程是自交,A錯誤;④是自交,⑦為多倍體育種,兩者依據(jù)的原理是不同的,B錯誤;已知某種野生獼猴桃的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58條,為二倍體,則基因型為AAA與AAAB的植株體細胞中都含有三個染色體組,最多含有的染色體數(shù)=58÷2×3×2=174條,C正確;基因型為AAAB的植株高度不育是因為其含有三個染色體組,無法形成正常的配子,而基因B為控制抗蟲性狀的基因,D錯誤。8、D【分析】【詳解】
A;①過程需要秋水仙素處理;并在有絲分裂前期發(fā)揮作用,A錯誤;
B;②過程是花藥離體培養(yǎng);屬于單倍體育種的過程之一,B錯誤;
C;兩條育種途徑依據(jù)的生物學原理都主要是染色體變異;C錯誤;
D;兩條育種途徑中;只有通過途徑一才能獲得基因型為AAA的三倍體幼苗,而途徑二獲得的是AAa或者Aaa,D正確。
故選D。9、D【分析】【分析】
本題考察基因對性狀的控制作用的理解以及遺傳系譜圖的分析能力。
1;基因對性狀的控制作用: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如人的白化病;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如囊性纖維病。
2;單基因遺傳病是指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
【詳解】
A;由圖甲可知;囊性纖維病的發(fā)病機制是CFTR基因結構發(fā)生了變化,CFTR蛋白(一種轉運氯離子的跨膜蛋白)的結構和功能異常,該病產生的原因是控制合成CFTR蛋白的基因結構異常,A錯誤;
B;囊性纖維病是一種單基因遺傳??;受一對等位基因的控制,B錯誤;
C、設控制該病的等位基因為A和a,分析乙圖家族系譜圖可知,Ⅰ1和Ⅰ2正常,Ⅱ4女兒患病,可確定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女兒患病而父親正常,不可能是伴X隱性遺傳病)。Ⅰ1和Ⅰ2的基因型為Aa,Ⅱ4為aa,Ⅱ3的基因型可能為AA或Aa,同理可確定Ⅱ6、Ⅱ5為Aa,Ⅲ7為aa,Ⅲ8、Ⅲ9的基因型可能為AA或Aa;C錯誤;
D;該病是單基因遺傳病;可以通過基因檢測進行診斷,D正確。
故選D。二、多選題(共6題,共12分)10、B:C:D【分析】【分析】
1、根據(jù)DNA分子的半保留復制特點,將某精原細胞的DNA分子用15N標記后置于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如果進行有絲分裂,經過一次細胞分裂后,形成的2個子細胞中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條14N的單鏈和一條15N的單鏈,再分裂一次,DNA分子復制形成的2個DNA分子中一個是N14-N14,一個是N15-N14,兩個DNA分子進入兩個細胞中是隨機的,因此,形成的子細胞中含15N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為1/2-1。
2、根據(jù)DNA分子的半保留復制特點,將將某精原細胞的DNA分子用15N標記后置于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如果進行減數(shù)分裂,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分裂兩次,細胞分裂間期DNA復制形成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條14N的單鏈和一條15N的單鏈,因此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子細胞中每條染色體都含有15N。
【詳解】
A、根據(jù)分析可知,如果細胞進行2次有絲分裂,含15N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為1/2~1;A錯誤;
B、如果進行有絲分裂,經過一次細胞分裂后,形成的2個子細胞中的DNA分子都是15N-14N,再復制一次形成2個DNA分子分別是15N-14N、14N-14N,中期存在于2條染色單體上,則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單體有16條;B正確;
C、如果進行減數(shù)分裂,則減I中期每條染色體上含有2條染色單體都含有14N,因此含14N的染色單體有16條;C正確;
D、如果進行減數(shù)分裂,DNA復制一次,且為半保留復制,所以形成的子細胞中每條染色體均含15N;D正確。
故選BCD。
【點睛】11、A:C:D【分析】【分析】
分析甲?。孩?7與Ⅱ-8正常而兒子Ⅲ-15患甲??;說明甲病為隱性遺傳病,又由于Ⅱ-8不攜帶甲病的致病基因,故甲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用H/h表示);
分析乙病:由于Ⅱ-5和Ⅱ-6個體不患乙病,而女兒Ⅲ-9患乙病,所以乙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用Bb表示)。
【詳解】
A;由圖可知;15號個體患甲病,Ⅱ-7和Ⅱ-8均不患甲病,由此判斷甲病是隱性遺傳??;又因Ⅱ-8個體不含甲病致病基因,故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A正確;
B、由圖可推斷出Ⅱ-7號個體基因型為BbXAXa,Ⅱ-8號個體基因型為bbXAY,則再生一個bbXaY的孩子的概率為1/2×1/2×1/2=1/8,B錯誤;
C、Ⅱ-9號個體患乙病且Ⅱ-5和Ⅱ-6不患乙病,特別是父親不患乙病,由此可判斷乙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進而可推出Ⅱ-5號個體基因型為BbXAXa,Ⅲ-13號個體基因型為BbXAXA或BbXAXa;C正確;
D、Ⅲ-15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Y,又因其患甲病,則其基因型為XaXaY,其父親基因型為XAY,母親的基因型為XAXa,則極可能是母親提供了XaXa的異常配子;D正確。
故選ACD。12、B:C:D【分析】【分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Ⅱ-3和Ⅱ-4號均患甲?。坏麄冇幸粋€正常的女兒,即“有中生無為顯性,顯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說明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Ⅰ-1和Ⅰ-2號均不患乙病,但他們有一個患乙病的兒子,即“無中生有為隱性”,說明乙病為隱性遺傳病,又由于為伴性遺傳病,因此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據(jù)此答題。
【詳解】
AB;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A正確;B錯誤;
C、Ⅲ13不患甲病,但患有乙病,其基因型是aaXbY,所以致病基因來自于Ⅱ8;C錯誤;
D、Ⅲ-10(1/3AA、2/3Aa、1/4XBXb、3/4XBXB)和Ⅲ-13(aaXbY)結婚;生育一個不患病孩子的概率為(2/3×1/2)×(1-1/4×1/2)=7/24,則患者1-7/24=17/24,D錯誤。
故選BCD。13、B:C【分析】【分析】
根據(jù)題意,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黃色素的合成,兩種色素均不合成時毛色呈白色,當A、B基因同時存在時,二者相互影響導致兩種色素都不能合成,故黑色個體基因組成為A_bb,黃色個體基因組成為aaB_,白色個體基因組成為A_B_、aabb。
【詳解】
A;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時;一定自由組合,如果位于一對上不會自由組合,A錯誤;
B、白色個體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種,黑色個體基因型有Aabb、Aabb共2種,黃色個體基因型有aaBB、aaBb共2種;B正確;
C、若F2中黑色:黃色:白色個體之比接近3:3:10,即F2的表現(xiàn)型之和為16(或是9:3:3:1的變式);說明控制毛色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非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兩對基因獨立遺傳),C正確;
D、若檢測F2中的黑色個體即A_bb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可進行測交實驗,即選擇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與之雜交,但白色純合子有AABB、aabb共2種;若與AABB雜交,其子代都是白色,無法確定其黑色個體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D錯誤。
故選BC。14、A:B:C【分析】【分析】
植物的花色由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花色有紫花(A_bb)、紅花(A_Bb);白花(A_BB、aa__)三種。若這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孟德爾自由組合定律;若這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連鎖和互換定律。
【詳解】
A、若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則親本紅花植株(AaBb)自交;后代出現(xiàn)9種基因型,3種表現(xiàn)型,其比例為紫花:紅花:白花=3:6:7,A正確;
B、若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A和b在同一條染色體上、a和B在同一條染色體上,則紅花植株(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為AAbb、AaBb、aaBB;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紫花:紅花:白花=1:2:1,B正確;
C、若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A和B在同一條染色體上,a和b在同一條染色體上,則紅花植株(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為AABB、AaBb、aabb;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紅花:白花=1:1,C正確;
D、若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則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紅花植株(AaBb)自交,子代的花色及比例為3紫花:6紅花:7白花,其中白花的基因型為A_BB或aa__,自交后代均為白花,即子代中穩(wěn)定遺傳的植株所占的比例為D錯誤;
故選ABC。15、B:C:D【分析】【分析】
據(jù)圖分析:圖中異常mRNA的中間部位出現(xiàn)一個終止密碼子;該密碼子能夠阻斷該mRNA的繼續(xù)翻譯,從而抑制該突變基因的表達。
【詳解】
A;SURF復合物和RNA酶均可對mRNA發(fā)生降解;A正確;
B;SURF復合物不能識別正常mRNA的終止密碼子;只能識別異常mRNA的終止密碼子,B錯誤;
C;NMD作用失效;翻譯可能提前結束,肽鏈變短,C錯誤;
D;異常mRNA與正常mRNA長度相同;可能是轉錄它的基因發(fā)生了堿基對替換,不可能發(fā)生增添,D錯誤。
故選BCD。
【點睛】
本題結合轉錄和翻譯過程圖,考查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蛋白質的合成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相關知識點,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物質的名稱及作用,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三、填空題(共6題,共12分)16、略
【解析】①.顯性性狀②.隱形性狀③.顯性性狀④.隱形性狀⑤.性狀分離17、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無限增殖形態(tài)結構表面18、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基因與基因產物19、略
【解析】①.完整性②.獨立性③.穩(wěn)定形態(tài)結構20、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母方父方21、略
【分析】【分析】
細胞的凋亡是指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細胞癌變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內因;外因是各種致癌因子,內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基因突變。減數(shù)分裂過程:(1)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3)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與有絲分裂相似。
【詳解】
細胞的凋亡的概念: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發(fā)育的基礎;能維持組織細胞數(shù)目的相對穩(wěn)定、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原癌基因是細胞內與細胞增殖相關的基因;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須的。抑癌基因在正常細胞中存在該基因,在被激活情況下它具有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的作用。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減半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和結構單位。
【點睛】
本題考查細胞凋亡、細胞癌變、減數(shù)分裂和基因相關知識,答題關鍵在于掌握細胞凋亡和基因的基本概念、細胞癌變原因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窘馕觥坑苫蛩鶝Q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減數(shù)第一次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四、判斷題(共4題,共20分)22、A【分析】【詳解】
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是普遍的;但這種適應性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生物的適應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故正確。23、B【分析】【詳解】
人類基因組測序是測定人的24條染色體(22條常染色體+X+Y)的堿基序列;
故錯誤。24、B【分析】【詳解】
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的基因為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而不同位置上的基因為非等位基因,故非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體上不同的位置,而不是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故錯誤。25、A【分析】略五、實驗題(共3題,共9分)26、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由實驗1:有毛A與無毛B雜交;子一代均為有毛,可判斷有毛為顯性性狀,雙親關于果皮無毛的遺傳因子均為純合的;由實驗3:白肉A與黃肉C雜交,子一代均為黃肉,可判斷黃肉為顯性性狀,雙親關于果肉白色的遺傳因子均為純合的。
(2)依據(jù)實驗1中的白肉A與黃肉B雜交;子一代黃肉與白肉的比為1:1,可判斷親本B關于果肉顏色的遺傳因子為雜合的。結合(1)的分析可推知:有毛白肉A;無毛黃肉B和無毛黃肉C的遺傳因子組合分別為DDff、ddFf、ddFF。
(3)無毛黃肉B的遺傳因子組合為ddFf;理論上其自交下一代的遺傳因子組合及比例為ddFF:ddFf:ddff=1:2:1,所以下一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無毛黃肉:無毛白肉=3:1
(4)綜上分析可推知:實驗3中的子代的遺傳因子組合均為DdFf;理論上其自交下一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有毛黃肉(D_F_):有毛白肉(D_ff):無毛黃肉(ddF_):無毛白肉(ddff)=9:3:3:1。
(5)實驗2中的無毛黃肉B(ddFf)和無毛黃肉C(ddFF)雜交,子代的遺傳因子組合為ddFf和ddFF兩種,均表現(xiàn)為無毛黃肉?!窘馕觥坑忻S肉DDff,ddFf,ddFF無毛黃肉:無毛白肉=3:1有毛黃肉:有毛白肉:無毛黃肉:無毛白肉=9:3:3:1ddFF,ddFf27、略
【分析】(1)因為在雌雄果蠅中均有直毛和分叉毛的個體存在;因此判斷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不可能位于Ⅱ-2片段上。
(2)選擇分叉毛雌果蠅與直毛雄果蠅雜交,若F1的雌雄果蠅都表現(xiàn)為直毛,不能確定該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還是性染色體上,理由是基因位于常染色體或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Ⅰ片段上,子代雌雄果蠅均表現(xiàn)為直毛。為進一步探究,可選擇親代中分叉毛的雌果蠅與F1的直毛雄果蠅再進行雜交,若F2雌雄果蠅均既有直毛又有分叉毛;則控制該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3)若控制該對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的Ⅱ-1片段上,則(2)中的的表現(xiàn)型為雌果蠅全為分叉毛,雄果蠅全為直毛?!窘馕觥坎豢赡苤泵头植婷诖菩酃壷芯鼙憩F(xiàn)基因位于常染色體或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Ⅰ片段上,子代雌雄果蠅均表現(xiàn)為直毛分叉毛雌果蠅(F1的直毛雌果蠅)雌果蠅全為分叉毛,雄果蠅全為直毛(雄果蠅全為直毛,雌果蠅既有直毛又有分叉毛)雌雄果蠅均既有直毛又有分叉毛28、略
【分析】【分析】
科研人員用高莖紅花和矮莖白花植株為親本進行正交和反交實驗,F(xiàn)1均為高莖粉紅花,說明兩對基因均為細胞核遺傳。且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F1的雌雄植株進行雜交,F(xiàn)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高莖紅花︰高莖粉紅花︰高莖白花︰矮莖紅花︰矮莖粉紅花︰矮莖白花=3︰6︰3︰1︰2︰1;為9:3:3:1的變式,說明上述兩對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商務寫字樓租賃合同范本簡易版2篇
- 延慶鋼圍堰防腐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水電設施節(jié)能改造與運營維護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業(yè)綜合開發(fā)項目授信擔保合同3篇
- 橋梁更換支座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經濟適用住房買賣合同(文化傳承特色)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工業(yè)區(qū)物業(yè)管理招投標執(zhí)行細則3篇
- 天津古建青瓦施工方案
- 電子支付結算體系優(yōu)化升級合同
- 廠房門窗工程承包合同
- JB-T 8532-2023 脈沖噴吹類袋式除塵器
- 深圳小學英語單詞表(中英文)
- 護理質量反饋內容
- 山東省濟寧市2023年中考數(shù)學試題(附真題答案)
- 抖音搜索用戶分析報告
- 板帶生產工藝熱連軋帶鋼生產
- 鉆孔灌注樁技術規(guī)范
- 2023-2024學年北師大版必修二unit 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3 Race to the pole 教學設計
- 供貨進度計劃
- 國際尿失禁咨詢委員會尿失禁問卷表
- 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護理查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