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課集錦-全程方略】2020-2021學年高中生物必修三:課時提升卷(十二)-第4章-第3節(jié)_第1頁
【備課集錦-全程方略】2020-2021學年高中生物必修三:課時提升卷(十二)-第4章-第3節(jié)_第2頁
【備課集錦-全程方略】2020-2021學年高中生物必修三:課時提升卷(十二)-第4章-第3節(jié)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溫馨提示:此套題為Word版,請按住Ctrl,滑動鼠標滾軸,調整合適的觀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關閉Word文檔返回原板塊。課時提升卷(十二)群落的結構(30分鐘50分)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1.(2021·荊門高二檢測)關于生物群落結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草原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顯的分層現象B.動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與植物的分層有直接的關系C.動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沒有明顯的差別D.動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也與植物的分布相關2.(2021·吉首高二檢測)某生物課外愛好小組對甲、乙兩地土壤中的小動物類群豐富度進行了調查爭辯,每次隨機取相同體積的甲、乙兩地土壤對比爭辯,結果發(fā)覺甲地土壤中的小動物類群平均有18種,個體數平均值是109個,乙地土壤中的小動物類群平均有15種,個體數平均值是209個,則甲、乙兩地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大小是()A.甲=乙 B.甲<乙C.甲>乙 D.無法確定3.(2021·銀川高二檢測)瘧原蟲在人體內只能進行無性生殖,在按蚊體內才進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瘧原蟲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瘧疾。在水中,按蚊幼蟲(孑孓)以藻類和細菌為食,同時又被魚類捕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瘧原蟲與人是寄生關系B.瘧原蟲與按蚊是共生關系C.藻類和孑孓為捕食關系D.魚類與按蚊幼蟲存在捕食關系,也可能存在競爭關系4.(力量挑戰(zhàn)題)(2021·聊城高二檢測)如圖甲、乙、丙分別表示在有限空間內培育(或飼養(yǎng))兩種生物的試驗結果。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甲、乙、丙分別表示的是捕食、競爭、互利共生關系B.乙圖所示的兩種生物之間的消長離不開它們的斗爭C.丙圖所示兩種生物的種群數量變化的緣由是爭奪食物D.猞猁和雪兔的變化關系如甲圖所示5.某爭辯性學習小組在對某地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爭辯時,得出了如圖所示的結果,據圖分析正確的是()A.該爭辯小組在每一采樣點實行分層定量采集B.鞘翅目為該地區(qū)土壤小動物的優(yōu)勢類群C.土壤小動物的豐富度與農藥的使用有關D.蔬菜地較適合土壤小動物的生活6.下圖示植物群落生長的分層現象,對此現象解釋不正確的是(多選)()A.生物圈中,分層現象僅發(fā)生在植物群落中B.打算分層現象的環(huán)境因素除光照外,還有溫度和濕度等C.種植高粱時,因植物群落存在分層現象,所以要合理密植D.農業(yè)生產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現象,合理搭配種植的品種二、非選擇題(共20分)7.生態(tài)學家高斯曾在試驗室里做過這樣的試驗:他將兩種草履蟲,即有尾草履蟲和雙小核草履蟲分別培育在兩個容器中,各給以細菌作食物,不久兩種草履蟲分裂繁殖并和細菌數量達到平衡。但是假如把兩種草履蟲放在同一培育皿中,給以細菌混合培育,16天后,結果如圖。(1)從圖中可以看出:混合培育后,能正常生長的是,不能正常生長的是。(2)試分析高斯試驗結果的緣由,生物學上稱這種現象是。(3)混合培育后,能正常生長的個體進展趨勢是,在這個進展過程中,生物因素間的關系將由轉變?yōu)椤?4)假如在自然界中,兩種草履蟲生活在同一環(huán)境里,是否會發(fā)生與高斯試驗相同的結果?。答案解析1.【解析】選C。草原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是有明顯的分層現象的,其地下層主要有一些細菌、真菌、原生動物、蚯蚓及某些昆蟲等;草底層主要有另外一些昆蟲及爬行類、嚙齒類動物等;草本層主要有另一些不同的昆蟲及其他動物(如某些鳥類)。由于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有明顯的差別,所以必定導致動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也有明顯的差別。2.【解析】選C。物種豐富度是指物種的種類,甲地土壤中物種為18種大于乙地土壤中的15種,所以甲>乙。【誤區(qū)警示】物種豐富度是指物種的數量,而不是生物個體的數量。3.【解析】選B。瘧原蟲與按蚊和人都屬于寄生關系;孑孓以藻類為食,兩者為捕食關系;魚類以按蚊幼蟲為食,所以兩者為捕食關系,魚類有可能以藻類為食,所以兩者也有可能為競爭關系。4.【解析】選B。甲、乙、丙分別表示的種間關系是互利共生、捕食和競爭;乙圖所示的捕食關系也是物種間的斗爭;丙圖表示兩種生物之間競爭的不僅是食物還有空間等;猞猁和雪兔的變化應為乙所示的捕食關系。【方法規(guī)律】推斷種間關系曲線的方法(1)同步上升,同步下降的曲線表示互利共生。(2)兩種生物的數量交替上升和下降的曲線表示捕食。(3)有其中一個物種滅亡的曲線一般表示競爭。5.【解析】選D。爭辯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采樣時不用分層定量采集;彈尾目為蔬菜地中的優(yōu)勢種;從圖中不能反映出農藥對土壤小動物的影響;蔬菜地可以為土壤小動物供應適宜的生活條件。6.【解析】選A、C。群落中的分層發(fā)生在植物群落及動物群落中;打算分層的緣由除了光照,還受溫度和濕度的影響;種植高粱時為了合理利用光能,所以要合理密植,高粱為同種植物不存在分層現象;農業(yè)生產中的合理搭配種植的品種屬于對分層現象的合理利用。7.【解析】(1)試驗結果表明,混合培育16天后,有尾草履蟲消逝,只有雙小核草履蟲連續(xù)存活其中。(2)比較兩種草履蟲單獨生長的數量曲線圖,可以發(fā)覺,雙小核草履蟲比有尾草履蟲世代時間略短,因而繁殖速度略快。由于雙小核草履蟲有這樣一個優(yōu)越性,在肯定量食物的限制因素之下,它就能賽過有尾草履蟲而生存下來。生物學上把這樣兩個物種之間為爭奪生活資源而發(fā)生斗爭的現象稱為競爭。(3)雙小核草履蟲在與有尾草履蟲的競爭中生存下來,數量不斷遞增。遞增到肯定程度后,由于受到食物等因素的限制,雙小核草履蟲種群內的不同個體間也會發(fā)生爭斗,逐步使其繁殖數量與其食用細菌的數量達到此起彼伏的平衡。因此,雙小核草履蟲的進展趨勢是先增加然后穩(wěn)定;在這個進展過程中,生物間的關系由競爭轉變?yōu)榉N內斗爭。(4)自然界中還有其他因素介入,狀況不會像上面試驗那樣簡潔。狀況越簡單,調整力量越強。例如,有一種櫛毛蟲,以草履蟲為食,數量多的草履蟲被捕食的機會多,因而兩種草履蟲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