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8文言文閱讀(整體把握)
A基礎訓練
文言文閱讀
于是李陵置酒賀武日:“今冬下還歸,揚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雖古竹帛所載,ff
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鸞族令漢且貫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將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
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壹別
長絕!”陵津下數行,因與忒決。
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詔武奉一
太牢謁武帝園廟,拜為典屬國,秩牛?干不,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qū)。武留匈奴凡
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
武來歸明年,上官桀、子安與桑弘羊及燕王、蓋主謀反。武子男元與安有謀,坐死。初,
桀、安與大將軍霍光爭權,數疏光過失予燕王,令上書告之。乂言蘇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
還乃為典屬國,大將軍長史無功勞,為搜栗都尉,光顓權自遲.及燕王等反誅,窮治黨與,
武素與桀、弘羊有舊,數為燕王所訟.子又在謀中.廷尉奏請逮捕武?;艄鈱嬈渥?免武官。
數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與計謀立宣帝,賜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久之,衛(wèi)將軍
張安世薦武明習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亦曾言之。宣布即時召式待詔宦者署,數進見,復
為右曾典屬國。以武著節(jié)老臣,命朝朔望,號稱祭酒,甚優(yōu)寵之。
武所得賞賜,盡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財?;屎蟾钙蕉骱?、帝碧平昌侯、樂昌侯、車
騎將軍韓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甘等三年,單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于贖麟閣,法其形貌,著其官府、
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次日衛(wèi)將軍富平侯張安世,次日車騎將
軍先領侯林增,次日典屬國蘇武。皆有功馀,知名當世,是以表而揚之,明若中興輔佐,列
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
(選自《漢書?李廣蘇建傳》,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陵雖駕怯/令漢且覽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兒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
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教/陵尚復何顧乎/
B.陵雖駕怯/令漢且賢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
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
C.陵雖駕/怯令漢FL貫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
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
D.陵雖駕/怯令漢且賞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普?柯之盟/此陵宿昔之
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教陵/尚復何顧乎/
2.卜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止確的一項是()
A.足下,交際用語,從漢代開始,作為對長輩的敬稱,多用于書信,比較莊重。
B.丹青,我國古代繪畫常用朱紅色和青色兩種顏色,丹青成為繪畫藝術的代稱。
C.中二千石,漢代官吏秩祿等級,月俸一百八十斛,一年共得二千一百六十斛。
D.甘露,西漢宣帝在位時期曾使用多個年號,文中神爵、甘露都是宣帝的年號。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武獲釋歸漢前,曾經百般勸說蘇武投降的李陵擺酒慶賀,席間傾訴自己的委屈與無
奈.與蘇武訣別時涕淚交流C
B.蘇武正值壯年受漢武帝派遣持節(jié)出使匈奴,滯留匈奴I?九年,歷經千難萬險,回到長
安朝見漢武帝時已白發(fā)蒼蒼。
C.蘇武回到漢朝第二年,因受上它桀父子等人合謀的反案牽連,被免去官職,他的兒子
蘇元也因參與密謀犯罪被殺。
D.蘇武家里不蓄枳財產,朝廷賞賜的財物全都贈送給自己的兄弟和老朋友,連皇后的父
親平恩侯都非常敬重他。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武素與桀、弘羊有舊,數為燕王所訟,子又在謀中,廷尉奏請逮捕武。
②久之,衛(wèi)將軍張安世薦武明習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亦曾言之。
5.結合材料簡要概括漢宣帝給予蘇武怎樣的優(yōu)寵。
【答案】
1.A
2.A
3.B
4.①蘇武平素與上官桀、桑弘羊有交情,(因功高而官小)多次被燕王(向皇帝)申訴,
兒子又參與了謀反,廷尉上奏請求逮捕蘇武。
②過「很長時間,衛(wèi)將軍張安世推薦蘇武明了熟悉過去的典章制度,奉命出使不辱使命,先
帝也曾經說過這樣的話。
5.①賜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②更職:③只逢初一、卜五上朝:④尊稱祭酒:⑤畫像麒
麟閣。
【解析】
1.這段文字大致意思是李陵向蘇武傾訴自己的遭遇,“鴛怯”意思是鴛下怯弱,不可斷開,
排除CD:“庶幾乎”意思是或許、差不多,多用在句子開頭,排除B。譯文:我李陵雖無能
怯懦,假使?jié)h朝暫且寬赦我的罪過,保全我的老母,使我能施展由于投降匈奴之恥辱而積蓄
已久的志愿,或許能像曹沫那樣尋找機會立功贖罪,這是我從前念念不忘的?;实鄞蹲鍦?/p>
了我全家.墳是世卜最大的侮辱.我壞有什么可留戀的?
2.A.“對長輩的敬稱”錯,足下是對同輩朋友的敬稱。
3.B.“叵I到長安朝見漢武帝討已白發(fā)蒼蒼”有誤,蘇武回到長安時,漢武帝已經去世,昭
帝“詔武奉一太牢謁武帝園廟”。
4.①“舊”,老交情;“為……所”,表被動,被;“訟”,申訴。譯文:蘇武平素與上
官桀、桑弘羊有交情,(因功高而官?。┒啻伪谎嗤酰ㄏ蚧实郏┥暝V,兒子又參與了謀反,
廷尉上奏請求逮捕蘇武。
②“明習”,熟悉;“故事”,舊的典章制度;“不辱命”,不辱使命。譯文:過了很長時
間,衛(wèi)將軍張安世推薦蘇武明了熟悉過去的典章制度,奉命出使不辱使命,先帝也曾經說過
這樣的話。
5.原文說到“昭帝崩,武以枚二千石與計謀立宣帝,賜圖關內侯,食邑三百戶”,所以第
一點是賜爵關內侯,食笆三百戶。原文說到“宣帝即時召武待詔宦者署,數進見,復為右曹
典屬國”,所以第二點是恢復他的原職。原文說到“以武著節(jié)老臣,命朝朔望,號稱祭酒,
甚優(yōu)寵之”,所以三四點是只逢初一、十五上朝;尊稱祭酒。原文說到“上思股肱之美,乃
困畫其人于麒麟閣,法其形貌,暑其官爵、姓名”,所以最后一點是畫像麒麟閣。
文言文閱讀
劉體乾,宇子元。嘉沛二十三年進士。授行人改兵科給塞中司札太監(jiān)鮑忠生茶堂李
慶為其侄鮑恩等八人乞遷帝已許之以體乾言止錄三人。
帝以財用純,詔廷臣集議。多請追宿逋,增賦額。體乾獨上奏曰:“蘇軾有言:'豐
財之道,惟在去其害財者。'今之害最大者有二,冗吏、冗費是也。本朝自成化五年,武職
巳逾八萬。合文職,蓋十萬余。多一官,則多一官之費。請嚴收琳曾,清革冗濫,減俸將不
費。又聞光錄序拿,自嘉靖二十一年以后,供億日增。內監(jiān)十咚狼籍,輒轉鬻市人。其他諸
曹,侵盜尤多。宜著為令典,歲終使科道臣會計之,以清冗費。二冗既革,國計自裕?!庇?/p>
是部議請?zhí)鞅O(jiān)局人匠。從之。
詔取太倉銀三十萬兩。體乾言:“太倉根所存三百七十萬耳,而九邊年例二百七十
六萬有奇,在京軍糧商價百有余萬。薊州、大同諸鎮(zhèn)例外奏乞不與焉。若復取以上供,經費
安辦?”帝不聽。體乾復奏:”今國計細乏,大小臣工所共知。今盡以供無益費,萬一變起
倉卒,如國計何?”于是給事中李已、楊一魁交章乞如體乾言,閣臣李春芳等皆上疏詩,乃
命止進十萬兩。
詔市綿二萬五千斤,體乾請俟湖州貢。帝不從,趣之急。給事中李已言:“三月非
用綿時,不宜重擾商戶?!斌w耗亦復爭,乃命止進萬斤。逾年,體乾乞承運庫減稅額二十萬,
為申竄崔敏所格,不得請。是時內供已多,數下部取太倉銀。體乾清勁有執(zhí),每孩爭.積許
帝競.竟奪?官C
贊日:明之中葉,邊防墮,經費乏。當時任事之臣,能留意于此者鮮矣。若劉體乾
之屬,庶幾負經濟之略者。就其設施與其所建白,究而行之,亦補苴一時而已,況言之不盡
行,行之不能久乎!
(節(jié)選自《明史?劉體乾傳》,有刪改)
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授行人/改兵科給事中/司禮太監(jiān)鮑忠卒/其黨李慶為其侄/鮑恩等八人乞遷/帝已許之/
以體乾言/止錄三人/
B.授行人/改兵科給事中/司禮太監(jiān)鮑忠卒/其黨李慶為其侄鮑恩等八人乞遷/帝已許之/
以體乾言/止錄三人/
C.授行人/改兵科給事中/司禮太監(jiān)絕心平/其黨李慶為其侄/鮑恩等八人乞遷/帝已許之
以體乾/言止錄三人/
D.授行人/改兵科給事中/司禮太監(jiān)鮑忠軍/其黨李慶為其侄鮑恩等八人乞遷/帝已許之以體
乾/言止錄三人/
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況,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諸曹,即各官署,也指各官署的官貝。“曹”是古代分科辦事的部門。
B.庫金,庫藏的金帛?!皫臁迸c“倉”是明朝設置的貯存財產物資的府庫。
C.干沒,侵吞公家或別人的財物,文中指太監(jiān)暗中侵吞宮中財物。
D.中官,在京城任職的官員,和文中的''廷臣”“閣臣”意思相近。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面對財用不足的困難,多數朝臣認為應該追討拖欠的稅賦,增加賦稅的數額,只有劉
體乾建議要從革除冗吏冗費入手。
B.內監(jiān)和各署官員侵吞財物的現象比較嚴重,劉體乾認為應該制定法令加以約束,并實
行年終核算制度來節(jié)省開支。
C.劉體乾以太倉銀首先要供給邊防經費開支為由,兩次勸諫,并爭取其他大臣附議,迫
使皇帝放棄支用三十力兩太倉銀。
D.皇帝詔令購買二萬五千斤綿,劉體乾奏請等候湖州的進貢,給事中李己也勸諫說,在
三月購買會加羽商戶的負擔。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了?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今盡以供無益費,萬一變起倉卒,如國計何?
②體乾清勁有執(zhí),每疏爭,積忤帝意,競奪官。
10.“贊”是史傳結尾用來評論人物、事件的文字。請概括本文的“贊FT部分對劉體乾的
評價要點。
【答案】
6.B
7.D
8.C
9.①現在(如果)全部用來供給沒有用處的小花贄,萬一突然發(fā)生變故,國家將怎么辦呢?
②劉體乾清止剛直堅持原則,經常上疏爭辯,屢屢拂逆皇帝的心意,最終被剝奪官職。
10.劉體乾是少數能關注經濟的官員,有治國安民的才能,但池的方略得不到落實。
【解析】
6.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授封行人,改派兵部給事中。司禮太監(jiān)鮑忠去
世,他的黨羽李慶替他的侄子鮑恩等八人請求升遷?;实垡呀浲?,因為劉體乾的諫言只錄
用了三人。
“鮑恩”為李慶侄子的名字,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C;“帝己許之”主謂賓俱全,“之”
為“許”的賓語,此處應斷開,排除D。
7.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D.“中官,在京城任職的官員,
和文中的‘廷臣''閣臣'意思相近”表述錯誤,“中官”意為“宦官”,與文中的“廷臣”
“閣臣”意思不同。
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并爭取其他大臣附議,迫使皇帝放棄……”表
述錯誤,由原文“于是給事中李己、楊一魁交章乞如體乾言,閣臣李春芳等皆上疏請,乃命
止進十萬兩”可知,其他大臣的附議為自然之舉,并非劉體乾的爭取。而且皇帝并未完全放
棄支用太倉銀,只是少支用了,由原來的三十萬兩改為十萬兩.
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盡”,全部:“以”,用來;“倉
卒”,變故;“計何”,怎么辦。
(2)“執(zhí)”,堅持:“積”,屢屢:“忤”,拂逆:“競”,最終:“奪”,被剝奪
10.本題考杳學牛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當時仟事之悟,能留意于此者鮮矣.
若劉體乾之屬,庶幾負經濟之略者”幾句的意思是:當時負責事務的大臣,能夠留意到這個
問題的很少。如劉體乾之類,差不多都有經邦濟世的謀略。由此可知“贊曰”部分對劉體乾
的評價要點之一為:劉體乾是少數能關注經濟的官員,有治國安民的才能。
文言文閱讀
美才,濠州人。貌短憚。少被掠入可刃,稍長亡心,隸淮南兵中,以善戰(zhàn)名,然以來歸
人不得大官,為通州副都統(tǒng)。時淮多健將,然驍雄無逾才。才知兵,善騎射,撫士卒有恩。
至臨陣,軍律;桌凜。
賈似道出師,才以兵屬孫虎臣為先鋒,相拒于丁家洲。大軍設炮架般車弩江濱,中流數
千艘,旌琪聯(lián)亙,鼓行而下。才奮兵前接戰(zhàn),鋒已交,虎臣避過其妾所乘舟,眾見之,日:
“步帥遁矣?!庇谑侵T軍皆潰,才亦收兵入揚州。大兵乘勝攻揚州,才為三電陣逆之三里溝,
戰(zhàn)有功。已而大軍筑長圍,自揚子橋竟瓜洲,東北冷灣頭至黃塘,西北至丁村,務欲以久困
之,時德祐元年也。
明年正月,宋亡。二月,五奉使及一閣門宣贄舍人持謝衣亨詔未流降,力發(fā)彎射卻之,
復以兵擊五奉使于召伯堡,大戰(zhàn)而退。未幾,瀛國公[注]至瓜洲,才與庭芝泣涕誓將士出奪
之。將士|皆感注。乃盡散金后犒兵,以四萬人夜揭瓜洲,戰(zhàn)三時,眾擁瀛國公避去。才追
戰(zhàn)至浦子市,夜猶不退。阿術使人招之,才曰:“吾寧死,豈作降將軍邪!”四月,才以兵
攻灣頭柵。五月,復攻之,騎旋濘而止,乃舍騎步戰(zhàn),至下孽,全師以歸。揚食盡,才時出
運米真州、高郵以給兵。左月尤世至殳案遽互力史弼將兵擊奪之才與戰(zhàn)達旦強幾殆阿術白兵
來援乃得兔去。
七月,益王在福州,以龍種四股都指揮使??弟姵行拐俨?,才與庭芝東至泰州,將入
海。阿術以兵追及,國泰州,使使者招之降,才不聽。阿術驅揚兵士妻子至城下,會才瓶發(fā)
脅不能戰(zhàn),諸將遂開門降。都統(tǒng)曹安國人才臥內,執(zhí)之以獻。阿術愛其忠勇,欲降而用之,
才辟為慢言;阿術責庭芝不降,才曰:“不降者才也?!睆蛻崌姴灰?,阿術怒,闡之揚州。
才臨刑,復貴出其傍,才切齒日:“若見我寧不愧死邪?”
(選目《宋史?姜才列傳》)
[注]瀛國公:宋恭帝趙景,5歲即位,只做了一年半的皇帝,就被迫向元軍投降,降元后
封瀛國公。
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六月/護餉至馬家渡/萬戶史弼將兵擊/奪之才與戰(zhàn)達旦/弼幾殆/阿術馳兵/來援乃得免
去
B.六月/護餉至馬家渡/萬戶史弼將兵擊/奪之才與戰(zhàn)達且/弼幾殆/阿術馳兵來援/乃得免
夫
C.六月/護餉至馬家渡/萬戶史弼將兵擊奪之/才與戰(zhàn)達旦/弼幾殆/阿術馳兵來援/乃得免
去
D.六月/護餉至馬家渡/萬戶史弼將兵擊奪之/才與戰(zhàn)達旦/弼幾殆/阿術馳兵/來援乃得免
去
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河朔:地區(qū)名,古代常用來泛指黃河以北的地區(qū)。
B.太后:一般專用為帝王祖母之稱,亦稱“皇太后”。
C.四鼓:報更的鼓聲敲了四次。古代夜間擊鼓報更。
D.副:一?種極殘酷的死刑,即凌遲,現在已經廢除。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姜才只得屈居副職。姜才年少時被擄往河朔,后來逃回,在淮南從軍,雖然他驍勇善
戰(zhàn),精通騎射,軍紀嚴明,但只能任通州副都統(tǒng)。
B.姜才被迫退守揚州。姜才在丁家洲奮力迎戰(zhàn)元軍,兩軍已交鋒,主帥孫虎臣突然帶領
妾乘船逃跑,于是各路宋軍紛紛潰敗,姜才也只得退守到揚州.
C.姜才激勵將士盡忠。宋朝亡國后,姜才聽說贏國公途經瓜洲,就動員將士奪回瀛國公,
并分發(fā)所有的金帛來犒勞軍隊,率四萬人在夜里進擊瓜洲。
D.姜才寧死不愿投降。姜才被圍在泰州時由于生病不能作戰(zhàn),部將趁機開城投降;姜才
被俘后,元軍以任用他為誘餌,勸其投降,姜才怒罵不止。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戊現代漢語。
①大兵乘勝攻揚州,才為三疊陣逆之三里溝,戰(zhàn)有功。
②才臨刑,夏貴出其傍,才切齒曰:“若見我宇不愧死邪?”
9.元軍曾幾次招降姜才?姜才分別是如何應對的?
【答案】
5.C
6.B
7.B
8.①元軍乘勝攻打揚州,姜才在三里溝用“三疊陣”迎戰(zhàn),取得勝利。
②臨刑前.更貴從他旁上出來,姜才咬牙切齒地說:“你看到我難道壞不慚愧死嗎?”
9.①三次。②第一次:發(fā)射每箭把他們射退。第二次和第三次:拒絕。
【解析】
5.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叭f戶史弼將兵擊奪之”為連動結構,“將”“擊奪”
的主語均為“萬戶史弼”,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B;
“阿術馳兵來援”為連動結構,主語“阿術”,“馳兵”“來獴”為謂語,中間不能斷開,
排除D;
句子含義:六月,護送糧餉到了馬家渡,元軍萬戶史弼帶兵攻擊搶奪他的糧餉,姜才和他戰(zhàn)
斗到天亮,史強幾乎陷入困境,阿術馳兵來援救他,史弼才得以脫身。
6.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B.“一般專用為帝王祖母之稱”說法錯誤,“太
后”是帝王母親之稱。
7.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主帥孫虎臣突然帶領妾乘船逃跑”說法錯誤,
文中“虎臣遽過其妾所乘舟,眾見之,日:'步帥遁矣。’于是諸軍皆潰”意思是孫虎臣立
刻到他的妾所乘的船上去了,宋軍看到了,說“步軍主帥逃跑了”于是各路宋軍紛紛潰散,
可見,主帥孫虎臣沒有帶領妾乘船逃跑,是“眾人”的錯誤判斷,以致擾亂「軍心而潰敗。
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為”:動詞,利用:“逆”:迎戰(zhàn);
“逆之三里溝”:省略句,狀語后置句,在三里溝迎戰(zhàn);“有功”:有功績,取得勝利。
(2)“傍":旁邊:“若”:代詞,你;“不……邪”:難道不……嗎?
9.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理解文本內容的能力。由“二月,五奉使及一閣門宣贊舍人持
謝太后詔來諭降,才發(fā)弩射卻之”可知,第一次招降時,姜才發(fā)射弩箭把他們射退。
由“阿術使人招之,才日:'吉寧死,出作降將軍邪!'”可知,第二次招降時,寧可戰(zhàn)死
也不投降,予以拒絕。
由“阿術以兵追及,圍泰州,使使者招之降,才不聽”可知,第三次招降時依然拒絕,不聽
從。因此,共三次招降。
B強化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善宣公會晉侯、衛(wèi)侯同盟于斷道①。二年春,齊伐魯北鄙,齊侯親鼓,士陵城,三日,
城破,齊師遂南侵。魯遣便如晉乞師。夏四月丙戌,衛(wèi)師及齊師戰(zhàn)于新筑②,衛(wèi)師敗績,亦
如晉乞師。晉侯遣師小百棗,命郤克將中軍,韓厥為司馬,以枚者衛(wèi)。
六月泰酉,師陳于軍。郵更如齊侯,連丑父為有。音解張御邪克,鄭丘緩為右。齊侯日:
“余姑剪滅此而朝食?!辈唤轳R而駱之。郤克傷于矢,流血及履,未絕鼓音,曰:“余病矣!”
解張曰:“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時,余折以御,左輪朱殷,豈敢言病。吾子忍之!”鄭丘
援日:“自始合,茍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解張日:''師之耳目,
在吾旗鼓,進退從之。此車一人股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披甲執(zhí)兵,
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轡右援槍而鼓馬逸不能止師從之齊師敗績逐之三周
華不注③。
前夜,韓厥夢其父謂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逐齊侯。郵瓦日:“射其御者,君
子也。"齊侯日:“謂之君子而射之,非禮也?!鄙淦渥螅接谲囅隆I淦溆?,先于車中。
韓厥俯定其右。
逢丑父與公易位。將及華泉④,弊掛于木而止。前日,丑父寢于典中,蛇出于其下,以
肱擊之,傷而度之,故不能推車而及。韓厥執(zhí)黎馬前,再拜學首,奉觴加壁以進,曰:“寡
君使群臣為魯衛(wèi)請,日:'無令輿師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屬當戎行,無所逃隱,且懼奔
辟而尋兩君。”丑父使公下,如華泉取飲。會齊師至,栽齊侯〃克。
韓厥獻丑父,郤克將我之,丑父呼曰:“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將為戮乎!”
郤克日:"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我之不祥。救之,以勸事君者?!蹦送弥?。
(取材于《左傳》)
[注]①斷道:晉國地名。②新筑:古邑名。③華不注:山名,在今濟南東北。④華泉:泉
名,在華不注山下。
1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左并轡右/援槍而鼓/馬逸不能止/師從之/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
B.左并轡/右援槍而鼓/馬逸不能止/師從之/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
C.左并辨/右援袍而鼓馬/逸不能止/師從之/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
D.左并轡右/援袍而鼓馬/逸不能止/師從之/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
1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乏砸的一項是()
A.八百乘,即八百輛兵車。“乘”指四馬一車,“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稱,“千乘之國”
是指中等規(guī)模的國家。
B.“御”在文中是駕馭車馬的意思?!坝笔枪糯囍?,“六藝”指禮、樂、射、御、書、
數六種科目,也可指儒家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經書。
C.“逢丑父為右”中的“右”乂稱車右,即“駿乘”,古時站在車右陪乘或擔任警R的人,《鴻
門宴》中樊吟就是擔任沛公的車右。
D.稽首,占時恭敬的跪拜禮。跪拜時,頭觸地,停片刻,一般用于帝王祭拜天地及臣拜君、
子拜父等重要禮儀場合,在“九拜”禮中僅次于“頓首”禮。
2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下更項的一項是()
A.魯、晉、衛(wèi)三國結盟,后魯、衛(wèi)均被齊軍擊敗,兩國分別派遣使者到晉國請求援軍,晉
國派遣軍隊救援兩國。
B.有蛇出沒,“以肱擊之”,正是這樣一個隨意的動作讓逢丑父受了傷,以致在第二天逃亡
的關鍵時刻,無法下去推車而被韓厥追趕上。
C.即使在敗逃途中,齊侯也堅守春秋之禮不肯射殺“君子御者韓厥因此沒有成為被射殺
的目標,躲過一劫。
D.韓麻杷淚卜齊侯說成恰好遇I-..又無處可藏,還說怕逃跑殷避會給警衛(wèi)兩國國君帶來冊
辱,這實際上是當時的外交辭令。
2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披甲執(zhí)兵,固即死也。
(2)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
22.本文在刻畫人物時,運用了對比手法。請以郤克為例,簡要概括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的。
【答案】
18.B
19.D
20.D
21.(1)怎么能因為傷重而壞了國君的大事呢?(我們)穿上鎧甲,拿起武器,本來就是
靠近(走向)死亡。(2)人不把用自己的死來使他的國君免于禍患當作難事,我殺掉他是
不吉利的。赦免他,用來鼓勵侍奉國君的人。
22.本文運用多重對比,使人物形象豐滿,栩栩如生。戰(zhàn)時,郤克與副手?的不同表現形成鮮
明對比:郤克傷重,雖未退縮但卻強調“余病矣”,而解張、鄭丘緩頑強果斷、勇武往前。郤
克戰(zhàn)時與戰(zhàn)后的不同表現形成對比:戰(zhàn)時擔心自身安危,略顯猶豫畏怯,戰(zhàn)后赦免逢丑父,
尚忠果斷,義薄云天。
【解析】18.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于是左手一并握住韁繩,右手拿過來鼓槌擊鼓。馬狂奔不止,全軍跟著他們沖鋒。齊
軍潰敗。晉軍追趕齊軍,繞著華不注山追了很多圈。
“右援袍而鼓","右''指"右手”,是“援袍而鼓”的主語,故不能斷開,應在“右”前斷開,排除
A、D;
“逸不能止'’的主語是“馬”,應在“馬”前斷開,排除C。
故選B。
19.本題考查學生/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D”在,九拜,禮中僅次于,頓首,禮”錯誤?!邦D首”禮次于“稽首”禮。
故選D。
20.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D“魯衛(wèi)兩國國君”錯誤。由原文“韓厥執(zhí)繁當前,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曰:‘寡君使群
臣為魯衛(wèi)請,日:‘無令輿師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屬當戎行,無所逃隱,且懼奔辟而辱兩
君??芍?,兩國國君指齊晉,而非魯衛(wèi)。
故選D。
2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1)“若之何”,怎么;“病”,受傷;“披甲執(zhí)兵”,穿上鎧甲,拿起武器:“即”靠近、走向。
(2)“難”,以……為難,意動用法;“免*使……免除,使動用法;“戮”,殺;“勸”,鼓勵。
2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把握藝術手法的能力。
由原文“郤克傷于矢,流血及履,未絕鼓音,曰:‘余病矣!‘解張曰:‘自始合,而矢貫余手
及肘,余折以御,左輪朱殷,豈敢言病。吾子忍之!’鄭丘緩曰:‘自始合,茍有險,余必下
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解張曰:‘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此車一人殿
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披甲執(zhí)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可知,戰(zhàn)時,郤克與副手的不同表現形成鮮明對比:郤克傷重:,雖未退縮但卻強調“余病矣”,
而解張、鄭丘緩頑強果斷、勇武往前。
由原文“郤克傷于矢,流血及履,未絕鼓音,日:‘余病矣!“韓厥獻丑父,郤克將戮之。丑
父呼曰:‘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將為戮乎!‘郤克曰:‘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
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嗣庵翱芍?,郤克戰(zhàn)時與戰(zhàn)后的不同表現形成對比:戰(zhàn)時
擔心自身安危,略顯猶豫畏怯,戰(zhàn)后赦免逢丑父,尚忠果斷,義薄云天。
所以本文運用多里對比,使人物形象豐滿,栩栩如生。
參考譯文:
魯宣公會合晉侯和衛(wèi)侯在晉國斷道同盟。(成公)二年的春天,齊國討伐魯國北邊的
邊邑,齊侯親自擊鼓,士兵攻上城培,三天的時間,城邑被攻破,齊國的軍隊就繼續(xù)向南侵
犯魯國。魯國派遣使者到晉國請求援兵。當年夏天四月丙戌日,衛(wèi)國的軍隊和齊國的軍隊在
新筑展開戰(zhàn)斗,衛(wèi)國軍隊戰(zhàn)敗,也去晉國請求援軍。晉侯派出了八百輛戰(zhàn)車規(guī)模的軍隊,任
命郤克為中軍主帥,韓厥為司馬,去營救者、衛(wèi)兩國。
六月癸酉日,齊晉兩軍在簟地擺開陣勢。郵要為齊侯駕車,逢丑父在車右做齊侯的護
衛(wèi)。晉軍解張為郤克駕車,鄭丘緩做郤克的護衛(wèi)。齊侯說:“我姑且消滅晉軍再吃早飯。”
不給馬披甲就驅馬進擊晉軍。郤克被箭射傷,血一直流到鞋上,但是進軍的鼓聲仍然沒有停
息,郤克說:“我受重傷了!”解張說:“從一開始交戰(zhàn),箭就射穿了我的手和胳膊肘,我
折斷箭桿照樣駕車,左邊的車輪被血染得殷紅,哪里敢說發(fā)了重傷?您就忍耐一下吧?!编?/p>
丘緩說:“從開始交戰(zhàn)以來,如果遇到險峻難走的路,我必定要下來推車,您哪里知道這種
情況呢?——不過您的傷勢確實太嚴重了!”解張說:“軍隊的耳朵和眼睛,都集中在我們
的戰(zhàn)旗和鼓聲,前進后退都要跟從它。這輛車上只要還有一個人鎮(zhèn)守住它,戰(zhàn)事就可以成功。
怎么能因為傷重而壞了國君的大事呢?穿上鎧甲,拿起武器,本來就是靠近(走向)死亡。
盡管受了重傷但還沒有到死,您還是努力地干吧!”于是左手一并握住韁繩,右手拿過來鼓
槌擊鼓。馬狂奔不止,全軍跟著他們沖鋒。齊軍潰敗。晉軍追趕齊軍,繞著華不注山追了很
多圖。
頭天夜里,韓厥夢見他的父親對自己說:“明天早晨不要站在兵車的左右兩側?!币?/p>
此他在車當中駕車追趕齊侯。郵夏說:“射那個駕車的人,他是個君子。''齊侯說:“稱他
君子卻射他,運是不合于禮的行為?!鄙渌能囎?,車左墜落在車下。射他的車右,車右倒
在車中。韓厥俯下身子放穩(wěn)他的車右。
逢丑父與齊侯互換了位置。將要到華泉的時候,登馬被樹木絆住不能再跑了。頭天,
丑父在車廂里睡覺,一條蛇從他身子下邊爬出來,他用手臂去打蛇,手皆被咬傷,卻隱瞞了
這件事,所以今天不能推車而被韓厥追上。韓厥拿著拴馬的繩子站在齊侯的馬前,拜了兩拜,
叩頭至地,捧著酒杯加上玉璧獻上,說:“我國國君派群臣做魯、衛(wèi)兩國請求我們做的事情,
說'不要讓軍隊陷入齊國領土'。臣下不走運,恰巧遇到您的軍隊,沒有逃避隱藏的地方,
而且怕因為逃跑躲避會給兩國的國君帶來恥辱冒充齊侯的五父叫齊侯丁車到華泉去取水
喝。恰巧齊國的軍隊趕過來,載著齊侯逃走而免于被俘。
韓厥獻上丑父,郤克準備殺掉他。丑父大喊道:“從今以后再沒有替代他的國君受難
的人了,在這里有一個這樣的人,將要被殺掉了!"郤克說:“人不把用自己的死來使他的
國君免于病忠當作難事,我汆掉他超不吉利的。赦先他,用來鼓勵侍奉國君的人?!本褪狗?/p>
丑父兔于被殺。
(取材于《左傳》)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周維城傳
[清]張惠言
嘉慶元年,余游富陽,知縣悻侯請余修縣志,未及屬稿,而烽侯奉調,余去富陽。富陽
高傅占,君子人也,為余言周維城事甚具,故為之傳,以遺后多修志者。
周豐,字維城,其先紹興人,被杭州,世為賈,有資。父日重幸,火災蕩其家,流寓富
陽。重章富家子,驟貧,抑郁無聊,益躋弛不問生產,遂大困,尋死富陽。豐為兒時,當天
寒,父中夜自外歸,又無所得貪,領引父是懷中以臥。十余歲,父既卒,學賈。晨有老人過,
與之語,奇之,立許字以女。
豐事母,起坐行步,嘗先得其所欲;飲食必親視,然后進。事雖劇,必時時至母所,視
問轅去,去少頃,即又至,母哆有不當意,或端坐不語,豐大懼,皇皇然若無用■容,繞膝把
旋,呼“阿母”不已,聲悲慕如嬖兒。視母顏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孫言其寢
將寐,必呼“阿母”,將寤又如之,殆不自覺也。
豐年四十二,時未有子,病幾死。過吳山,有相者猊之良久,引其手指之曰:“是文如
丹砂,公學有隱德,當有子。富壽康寧,自今始矣。'‘豐賈致富,有子三人、孫六人,年八
十四卒。
豐于鄉(xiāng)里,能行其德,有長者行。嘗與同賈者歸,豐既資之。已而或檢其裝,有豐肆中
物.以告豐。豐急令如收藏.誠勿言,其來,持之如初。
高傅占言日:“富陽人多稱豐能施與好義。”然豐嘗日:“吾惋吳翁、焦翁?!皡俏陶?,徽
州人,賈于富陽。每歲盡,夜懷金走里巷,見貧家,不置其戶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寧
人,挾三百金之富陽賈。適江水暴發(fā),焦急呼漁者,拯一人者,與一金。凡數日得若干人留
肆中飲食之俟水息資遣之歸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問富陽人,不能知也。豐又嘗言:“吾
生平感婦翁知我。”
嗚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6.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下事項的一項是()
A.余本富陽去:離開B.母胭有不當意脫:如果
C.公希有隱德殆:大概D.嘿置其戶中嘿:通“黑”,在夜晚
7.下列各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組是()
A.以遺后之修志者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B,皇皇然若無所容非獨劭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C.豐于鄉(xiāng)里,能行其德此非孟德之困干周郎者乎
D.今以問富陽人不賂者以賂者喪
8.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能夠表現周維城優(yōu)良品質的一組是()
①益新弛不問生產②豐大懼,皇皇然若無所容③富壽康寧,自今始矣④
豐急令如故藏,誡勿言⑤吾惶吳翁、焦翁⑥拯一人者,與一金
A.②??B.②③④C.?@@D.①⑤?
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A.凡數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飲食之俟/水息資遣之歸/三百金立罄
B.凡數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飲食之/俟水息/資遣之歸/三百金立整
C.凡數印得若干人留/肆中飲食之/俟水息/資遣之歸三百/金立罄
D.凡數U得若干/人留肆中飲/食之俟水息/資遣之歸三百/金立罄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周維城祖上本為富人,后來家中發(fā)生火災,周家資產蕩盡。十余歲時父親離世,他開始
學習經商,并因經商而致富。
B.作者并沒見過周維城,從他人的轉述中r解到他的許多事跡。在作者看來,周維城雖是
商人,但身上具有士大夫的優(yōu)秀品質,值得稱贊。
C.當富陽人稱贊周維城時,周維城卻說自己比吳翁、焦翁差運了??上墙苟藥缀醣桓?/p>
陽人遺忘了。
D.文章最后周維城說“感婦翁知我”,可見他對富陽老百姓的感念,從中也可以看出富城百
姓之間相助相知,民風淳樸。
II.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其子孫言其寢將寐,必呼“阿母”,將寤又如之,殆不自覺也。
(2)己而或檢其裝,有豐肆中物,以告豐。
12.本文除了有對周維城的正面描寫外,還有側而描寫,請用芻己的話列舉兩例。
6.D
7.B
8.A
9.B
10.C
H.(1)他的子孫說他上床將要睡著時,一定會呼喚“阿母”,快要醒來時,又會同樣呼喚,
大概是成了習慣,并不是自覺如此。
(2)不久有人檢杳那人的行李,發(fā)現有周豐店鋪里的貨物,把(這件事)告訴了周豐。
12.①借算命人的話側面描寫周維城有德行:②借高傅占的話,側而表現周維城樂善好施。
【解析】
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的能力。
D.嘿:同“默”,悄悄地。句意:(他)就悄悄地把錢放在門洞里。
故選D。
7.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之”,結構助詞,的。句意:來留給以后修撰縣志的人。
“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句意:屈之所以寫出《離騷》,大
概是因為自己心生怨恨的緣故。
B.”所二用在動詞前,組成名詞性詞組。句意:(周豐)心神不安的樣子像是無處容身。
“所”,用在動詞前;組成名詞性詞組。句意:并不僅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所
能明白知曉的。
C.”于:介詞,在。句意:周豐在鄉(xiāng)里,能夠施行他的恩德。
“于”,介詞,被。句意: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么?
D.“以”,將介詞,拿、把。句意:現在向富陽人打聽(這兩位老翁)。
“于”,介詞,因為。句意: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
故選B。
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本題,①說的是周維城的父親周重章:
③是相者猜測周維城恐怕有隱藏的德行;
⑥是焦翁的行為;
②④⑤分別表現周維城孝順、“能行其德,有長者行''、謙遜的優(yōu)良品質。
故選A。
9.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為:一共好幾天,救起了若干人,焦翁留他們在鋪子里住,給他們東西吃,等洪水平息
了,又出旅費送他們回去,三百金立刻就用完了。
“凡數日”作句首狀語,其后斷句,排除AD;
“三百”是“金”的定語,中間不斷開,排除C。
故選B。
10.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并篩選重要信息的能力。
C.“可惜吳焦二人幾乎被富陽人遺忘了”錯.原文是“二人者,今以問富陽人,不能知也
意思是如今富陽人誰也不知道吳焦二人他,而不是說他們幾乎被富陽人遺忘了。
故選C。
II.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寐”,唾著;“寤%睡醒:“殆”,大概。
(2)“己而”,不久;“或”,有人:“肆”,店鋪;“以告豐”,把(這件事)告訴了周豐。
1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關內容的能力。
(1)根據“相者睨之良久,引其手指之曰:’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隱德,當有子。富壽康寧,
自今始矣概括為:用算命人的話側面描寫周維城有隱藏的德行。
(2)根據“高傅占言日:’富陽人多稱豐能施與好義”,概括為:借高傅占的話,側面表現周
維城是能施與好義之士。
參考譯文:
嘉慶元年,我游歷富陽縣,縣令輝君請我撰寫整理富陽的縣志。還沒來得及起草,憚君
就奉命調任,我也離開了富陽。富陽縣的高傅占是個正派人,他告訴我有關周維城的事非常
詳盡,所以我為周維城作傳記,來留給以后修撰縣志的人。
周豐,字維城,祖先是紹興人,后來遷徙到杭州,世代都是商人,家境富裕。父親名叫
周重章,因火災燒光了他的家產,流浪到富陽居住下來。重幸是富家子弟,突然貧困,心情
壓抑煩悶,更加放縱不羈,不過問家中的生計和產業(yè),于是極端困頓,不久死于宏陽。周豐
在幼年,每當天氣寒冷,父親半夜從外面回來,又沒有吃飯,他總是把父親的腳抱在懷里睡
覺。十多歲,父親已經死了,他學著做生意。一天早晨,有位老人路過他的店鋪,和他交談,
認為他奇異出眾,立刻把女兒許嫁給他。
周豐侍奉母親,母親起身、坐下或走路,他常常事先弄明白母親想要怎樣:母親的飲食
他一定要親眼看過,然后才送到母親面前。即使事務繁重,他一定會時時到母親房里,看望
問候才離開,離開不久,又回去。母親如果不如意,有時坐著不說話,周豐十分害怕,心神
不安的樣子像是無處容身,圍著母親的身旁徘徊不已,不停地呼喊“阿母”,聲音悲切依戀,
像小孩子一般。看到母親的臉色和悅了,才非常歡喜,又呆很長時間,然后再退下去。他的
子孫說他上床將要睡著時,一定會呼喚“阿母”,快要酰來時,又會同樣呼喚,大概是成了
習慣,并不是自覺如此。
周豐四十二歲當時沒有兒子,生病將要死了。經過吳有個相面的人斜視了他很久,
拉起他的手,指給他看說:“這條紋顏色像丹砂,您恐怕有隱藏的德行,命該有兒子,富貴
長壽和健康安寧,從現在開始了?!敝茇S做生意致富,有三個兒子、六個孫子,周豐八十四
歲去世。
周豐在鄉(xiāng)里,能夠施行他的恩德,有長者謹慎寬厚的風度和行為。曾有個和他一起做生
意的人要回家鄉(xiāng)去,周豐已經資助了他旅途費用。不久有人檢查那人的行李,發(fā)現有周豐店
鋪里的貨物.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周豐。周豐急忙讓人(把小些檢杳出來的貨物)像及來
一樣地藏好,告誡不要把這事傳出去。那合伙做生意的人來了,他像以前一樣對待。
高傅占說:“富陽人大多稱贊周豐能夠施舍幫助別人?!笨墒侵茇S曾經說:“我比不上
吳翁和焦翁?!眳俏淌腔罩萑?,在富陽做生意。每到年終,他夜里懷揣金錢走街過巷,看見
貧寒的人家,就悄悄地把錢放在門洞里,不讓別人知道。焦翁是江寧人,帶了三百兩夕艮子到
富陽做買賣。恰逢江水暴漲,焦翁急忙呼喊打漁的人,說誰救起一個人,就給他一兩銀子。
一共好幾天,救起了若干人,焦翁留他們在鋪子里住,給他們京西吃,等洪水平息了,又出
旅費送他們回去,三百金立刻就用完了。這兩位老翁,如今向富陽人打聽,誰也不知道他們。
周豐又說過:“我這輩子感激岳父了解我?!?/p>
嗚呼!街市里巷的平民中間,原本不缺少有德行的君子??!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而小題。
莊宗既好俳優(yōu),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晉之俗,往往能欹其聲,謂之“御制”者皆
是也。其,!、于亞子,當時人或謂之亞次。義別為優(yōu)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為王,至于為
天子,常身與俳優(yōu)雜戲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我。然時諸伶,獨敬新磨尤妻俳.其語
最著,而不聞其佗過惡。其敗政亂國者.有景進、史彥瓊、郭門高三人為最。
郭門高者,名從謙,門高其優(yōu)名也。雖以優(yōu)進,而嘗有軍功,故以為從馬直指揮使。從
馬直.蓋親軍也。從謀以姓郭,拜崇格為叔父,而皇第存乂又以從譚為養(yǎng)子。崇格死,存乂
見囚,從謙正酒軍中,憤然流濟,稱此二人之忍。是時,從馬直軍士王溫宿衛(wèi)禁中,夜謀亂,
事覺被誅。莊宗戲從謙曰:“汝黨存乂、崇格負我,又教王溫反。復欲何為乎?”從為恐.
退而激其軍士曰:“整爾之贊,食肉而飲酒,無為后日計也?!避娛繂柶涔?,從謙因日:“上
以王溫故,俟破鄴,盡坑爾曹?!避娛啃胖?,皆欲為亂。李嗣源兵反向京師莊宗東幸汴州而
嗣源先入莊宗至萬勝不得進而還軍士離散尚有二萬馀人居數日,莊宗復東豐汜水,謀扼關以
為拒。四月丁不朔,朝群臣于中興殿,宰相對三刻罷。從青黃甲馬軍陣于宣仁門、步軍陣于
五鳳門以俟。莊宗入食內殿,從漾自營中露刃注矢,馳攻興教門,與黃甲軍相射。莊宗聞亂,
率諸王衛(wèi)士擊亂兵出門。亂兵縱火焚門,綠城而入,莊宗擊殺數十百人。亂兵從樓上射帝,
帝傷重,踣于絳霄殿廊下,自皇后、諸王左右皆分走。至午時,帝前,五坊人再友聚樂器而
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從謙為景州則*,已而殺之。
《住》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終?!鼻f宗好伶,而弒于門高,焚以樂器??刹恍旁眨?/p>
可不戒哉!
(節(jié)選自《新五代史?伶官傳》)
17.卜.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李嗣源兵反/向京師/莊宗東幸汴州/而嗣源先入/莊宗至/萬勝不得進/而還軍上離散/尚有二
力馀人/
B.李嗣源兵/反向京師/莊宗東幸汴州/而嗣源先入/莊宗至/萬勝不得進而還/軍士離散/尚有二
萬馀人/
C.李嗣源兵反/向京師莊宗/東幸汴州/而嗣源先入/莊宗至萬勝/不得進/而還軍士離散/尚有二
萬馀人/
D.李嗣源兵反/向京師/莊宗東幸汴州/而嗣源先入/莊宗至萬勝/不得進而還/軍士離散/尚有二
萬馀人/
1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字,指古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字,也指古人的乳名、小名,此處為前者。
B.丁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市一定順序組成干支紀元法,一百二十年為一循環(huán)。
C.刺史,它職名,漢武帝時期始設,刺史制度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地方監(jiān)察制度。
D.《傳》,即《左傳》,儒家經典之一,是中國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242-2025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測定
- GB/T 45211.2-2025小麥抗病蟲性評價技術規(guī)程第2部分:葉銹病
- 清潔服務外包協(xié)議
- 建筑行業(yè)臨時用工勞動合同
- 國際油氣貿易合同文檔
- 環(huán)保產業(yè)投資協(xié)議書
- 出借咨詢與服務協(xié)議
- 在線醫(yī)療咨詢平臺推廣合作協(xié)議
- 銷售承包的合同
- 太陽能光伏發(fā)電投資合同
- 三年級體育下冊全冊教案
- 、醫(yī)院設備科制度、職責、預案、流程圖
- 國民經濟行業(yè)代碼(2022年版)
- 小學科學試卷分析及改進措施(通用6篇)
- 脫硫塔內部(玻璃鱗片防腐涂層)維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附:質量、安全、環(huán)境保護措施與技術交底)
- 視頻號運營方案
- (研究生)商業(yè)倫理與會計職業(yè)道德ppt教學課件(完整版)
- 中醫(yī)學課件:第三章 藏象學說
- 山西省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王家?guī)X煤礦井筒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火力發(fā)電廠水汽化學監(jiān)督導則
- 相聲《治病》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