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18個虛詞課件_第1頁
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18個虛詞課件_第2頁
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18個虛詞課件_第3頁
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18個虛詞課件_第4頁
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18個虛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考語文復習專題

120個常用文言實詞推斷★★★★第一講夯實知識:文言文知識推斷夯實知識1.語言知識:(1)實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偏義復詞(2)虛詞:18個有重點有難點(之乎者也,因為所以,何則而與焉,于其乃且若)(3)句式:特殊句式(判斷、省略、被動、倒裝·賓前),固定句式2.文化知識:選舉與官職、思想與文學、天文與地理、風俗與禮儀······例[2020Ⅱ卷]A.方士,又稱方術(shù)士,指中國古代好講神仙方術(shù)、從事巫祝術(shù)數(shù)活動的人。B.保任,意思是擔?;驌U撸闹刑刂敢蛳虺⑼扑]人才而負擔保責任。C.禁中,又稱禁內(nèi),指皇室宗族所居之處,因所居宮室嚴禁隨便進出得名。D.四六之制,即駢文,因在發(fā)展中逐漸成為相對整齊的四六句式而由此稱。

考點一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學好文言實詞關(guān)鍵在于一詞多義,例:笨1.古義其實就是“死義”,即今天不常用的意義今義其實并不今,即今天仍常用的意義2.古今異義詞的本質(zhì):一詞多義例:書:寫、信、書籍、案牘、《尚書》3.詞義產(chǎn)生的途徑:(1)AB引申(2)(音同義無關(guān))假借(3)詞類活用類型一引申1、外延的變化類型典例詞義擴大

河:專指黃河,“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

唐開始泛指一切江河,“黃河遠上白云間”“國破山河在”江、中國詞義縮小

臭:(xiù)所有味道,包括香味臭味“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臭味,“香臭以鼻異”“朱門酒肉臭”

類型一引申2、程度的輕重類型典例詞義弱化

?。褐夭〉剿胁“Y(疾)

餓:餓死到饑餓(饑)

“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詞義強化

恨:遺憾不滿到仇恨

謗:“厲王虐,國人謗王”背后議論正義批評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誹謗類型一引申3、詞義的轉(zhuǎn)移解讀典例由甲變成乙(關(guān)聯(lián))

兵:兵器,“兵甲已足”;士兵軍隊,“秦兵旦暮渡易水”牧:放羊-統(tǒng)治舍:房屋-止息4、詞義的褒貶解讀典例褒貶變化

逢迎:迎接,中性詞;迎合,貶義詞類型一引申5、詞義的抽象典例

得:得到—能夠—應該及:趕得上—比得上—等到—和

爪牙、手足6、詞性的轉(zhuǎn)化典例

數(shù):名詞,動詞,副詞

素:形容詞,副詞

總結(jié):引申是一詞多義最重要的內(nèi)容,學會從本義(多形聲字推敲)出發(fā),發(fā)現(xiàn)詞義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對一詞多義更容易掌握。類型二假借類型典例本無其字

數(shù)詞:五:天地間交午也七:切也

八:別也

虛詞:之:往焉:鳥亦:人腋窩本有其字(通假)(1)書寫習慣:早《左傳》/蚤《詩經(jīng)》《孟子》(2)分化字義:閑/間(3)簡化字形:只/隻

姜/薑(4)避免混淆:斤/觔斗/鬥(5)形聲取代:策/冊蜚/飛(6)避諱習慣:元/原黃城根(7)驅(qū)雅避俗:棣/第矢/屎通假字:多總結(jié),看語境,多揣測。實詞推斷方法翻譯劃線句子:……上善其言,擢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賕,密使左右試賂之。有司門令史受絹一匹,上欲殺之。如何推斷出“賕”字的意思?規(guī)律一:字形推斷法①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琵琶行》薄綢②夜縋而出,見秦伯《燭之武退秦師》

用繩子拴著人(或物)從上往下運③自縊于庭樹

《孔雀東南飛》④系梁父子以組《伶官傳序》⑤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赤壁賦》⑥市列珠璣,戶盈羅綺《望海潮》

漢字中的形聲字占80%以上,而形聲字的形旁有表意功能。因此,通過對字形結(jié)構(gòu)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探求字的意義。吊死絲帶,這里指的是繩索細線有花紋或圖案的絲織品規(guī)律一:字形推斷法字形對于推斷詞義有比較大的作用。通常來說:形旁從“禾”與五谷有關(guān):稻、黍、稷、種、稈從“皿”與器具有關(guān):盛、盒、盔、盤、盆從“隹(zhuī):與鳥雀有關(guān);雕、雛、隼、雉、從“目”與眼有關(guān):睡、睛、盼、眨、睜、眼、盯、瞇從“歹”與死亡有關(guān):死、殘、殲、殯、歿、殉、總之,根據(jù)字形推斷出詞的大概意義范疇,再根據(jù)上下文,就可以確定詞的具體含義。

規(guī)律二:語境推斷法。①隆慶時,紹興岑郡候(人名)有姬方娠,一人偶沖道,縛至府,問曰:“汝何業(yè)?”曰:“賣卜?!贬唬骸拔曳蛉擞猩?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識所謂,漫應之曰:“璋也弄,瓦也弄?!迸熤?。未幾,果雙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弄璋”指的是生了兒子,“弄瓦”指的是生了女兒“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币盐找粋€實詞的含義,絕不能離開它生存的語境,有時上下文之間存在著照應、解釋或暗示關(guān)系,這恰恰是我們要尋找的鑰匙。。②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

言:記載③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dài

曰:“左?!弊螅讼荽鬂芍?。以故漢追及之。欺騙④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過秦論》吝惜規(guī)律三:句式觀察法1.黨同伐異3.奉之彌繁,侵之愈急5.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4.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6.通五經(jīng),貫六藝2.怨天尤人利用文言句法特點推斷。即利用上下文中對偶、對比、排比、并列等相近似的句式,來推斷處于相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意義。這些對應的詞語往往在詞性上相同,詞義上相反,相近(相同)。(結(jié)幫分派,偏袒)(責怪)(更加,越來越)(安逸享受)(腰戴)(貫通)規(guī)律三:句式觀察法①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②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③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贏財。被重用選擇多余規(guī)律四:同義/反義詞語推斷法。①曹操之眾遠來疲敝

疲憊、勞困②庶竭駑鈍,攘除奸兇

除掉;清除③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

安定與動亂④陟罰臧否,不宜異同陟:提升,獎勵。罰:懲罰。臧:好。否:壞。

在文言文中,意思相同、相近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詞連用,表達同一個意思。稱為同義復詞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意思相反或相對的兩個詞連用,表達相反或相對的意思。規(guī)律五:聯(lián)想遷移推斷法1.若貸而不誅,則天下大義不明,大法不立矣。

2.然陛下遣宦者覆視,紊綱紀。3.大將軍忠臣,先帝所屬以輔朕身,敢有毀者坐之。①聯(lián)想課本:試題中出現(xiàn)的一些實詞解釋,其實課文中已出現(xiàn)過,可聯(lián)系課文相應遷移。②聯(lián)想成語:成語中的許多詞帶有古代漢語的本義,借助熟悉成語的詞義,聯(lián)系上下文可以推斷出實詞的含義。嚴懲不貸(饒恕)有條不紊(亂)屬予作文以記之(囑咐囑托)毀譽參半規(guī)律六:語法、詞性分析法①有勢者朱丹其門,聞瑞至,黝之。謂語動詞,漆成紅色

謂語動詞,涂成黑色

②辭樓下殿,輦來于秦“輦”在句中作狀語,修飾“來”,義為

乘車主語、賓語大多是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是由形容詞、動詞充當;定語是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是由副詞充當。因為句子的結(jié)構(gòu)是固定的,組合是有規(guī)律的,詞在句中所處的語法位置,為我們推斷詞義提供了依據(jù)。1.[而](一)用作連詞。1.表示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2.表示遞進關(guān)系。可譯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巧記口訣:[之、乎、者、也、因、為、所、以、何、則、而、與焉、于、其、乃、且、若、]3.表示承接關(guān)系??勺g為"就"接著",或不譯。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陳情表》)4.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勺g為"但是""卻"。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5.表示假設關(guān)系。可譯為"如果"假如"。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6.表示修飾關(guān)系,即連接狀語??刹蛔g。①吾嘗豉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7.表示因果關(guān)系,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8.表示目的關(guān)系,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三)通“如”:好像,如同。①軍驚而壞都舍。(《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shù)十人而已(《虎丘記》)[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既而]不久,一會兒。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1.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你的”。例如:

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保ā俄椉管幹尽罚径旱诙朔Q代詞,你的?!?.用作連詞,表示目的、修飾、假設、并列、因果、轉(zhuǎn)折、承接、遞進關(guān)系等。例如:(1)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表示遞進關(guān)系:并且,而且?!?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

【表示假設關(guān)系:假如,如果?!?3)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因果關(guān)系:因而?!?4)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表示目的關(guān)系:來?!?5)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但是,卻?!?6)劍閣崢嶸而崔嵬(《蜀道難》

【表示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譯為“又”?!?7)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勸學》)

【表示承接關(guān)系:就,接著,或不譯?!?8)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表示修飾關(guān)系:地、著,或不譯?!颗5缎≡嚕鹤x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而”的用法。兵者,危道也,須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①二整,否則,何以勝?故馮婉貞曰:“諸君而②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氏雖小,然青,取之于藍而③青于藍,更勝其父。婉貞博學而④日參省乎己,非特效書生終日而⑤思也。三思而回后行,故有抗敵之大捷非而⑦所謂小女子也,乃巾幗英杰而⑧?!敬鸢浮竣龠B詞,表并列。②連詞,表假設。③連詞,表轉(zhuǎn)折。④連詞,表遞進。⑤連詞,表修飾。⑥連詞,表承接。⑦代詞,通“爾”,你。⑧語氣助詞,表肯定語氣【參考譯文】

用兵,是一種變幻莫測的方法。要同心協(xié)力,千不要像螃蟹那樣六條腿兩只鉗,不然,那么你憑什取勝呢?所以馮婉貞說:“諸位將軍如果想打勝仗,可以向我學習。”馮氏年齡雖然小,但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馮氏比其父更勝一籌。馮婉貞廣泛地學習并且每天反省自己,不是效仿一般的書生那樣整天思考(而不學習)。多加考慮之后再去實施,所以抵抗敵軍能夠取得勝利。(馮氏)不是人們所說的柔弱女子,而是巾幗英雄啊。

2.[何](一)用作疑問代詞。1.單獨作謂語,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里"什么"。譯時,"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zhàn)》)3.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①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二)用作疑問副詞。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么"怎么"。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zhàn)》)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這樣"。①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三)作語助詞,相當于“啊”。①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四)何:通“呵”,喝問。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么樣”“怎么辦”“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于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jù)"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于"拿什么"憑什么"等。①-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①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促織》)[何乃]譯為“怎能”①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孔雀東南飛)》)1.用作代詞:(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單獨作謂語,問原因:為什么,什么原因?!浚?)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作賓語,代處所,事物:什么、哪里?!浚?)是誠何心哉?(《齊桓晉文之事》)

【作定語:什么,哪。】2.用作副詞:(4)吾何愛一牛?(《齊桓晉文之事》)

【表示提問(動詞前):為什么。】(5)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蜀道難》)

【表示程度(形容詞前):多么,怎么,怎么這么?!颗5缎≡嚕鹤x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何”的用法?!靶旃微倌芗熬?”本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②也?其所據(jù)何③為?原其理,乃愛之深也。嗟乎,情之誤,何④其大也!然何⑤人能忘情耶?何以⑥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⑦?【答案】①副詞,用在動詞前,表疑間,怎么。②疑間代詞,表原因,后面常帶語氣助詞“哉”“也”;相當于“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③代詞,作賓語,什么。④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相當于“多么”。⑤代詞,作定語,相當于“什么”。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在疑問句中作狀語,相當于“拿什么”“憑什么”。⑦即“如何”,表示疑問或反問,相當于“怎么樣”“怎么辦”?!緟⒖甲g文】“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這樣說)本來是錯誤的,但他的妻子這樣說,為什么呢?她依據(jù)什么(才這樣說)呢?推究其中的道理,(是)愛自己的老公很深啊。哎,感情造成的謬誤多么大呀!但是什么人能夠忘情呢?拿什么消除這種弊端,希望您能教給我(一個)好辦法,怎么樣?3,[乎](一)用作語氣助詞。1.表疑問語氣??勺g為"嗎""呢"。①幾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②技蓋至此乎?(《庖丁解?!?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嗎”、“呢”。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鴻門宴》)3.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①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②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4.用于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①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5.用在句中的停頓處。①于是乎書。(二)用作介詞,相當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岳陽樓記》)(乎:于)②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捕蛇者說》)(乎:在)③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前一個“乎”:在;后-個“乎”:比。)④吾嘗疑乎是。(乎:對。)⑤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論語》)(乎:對。)⑥亦無怪乎其私之也。(乎:對于)⑦蓋進乎技矣。(《庖丁解?!?(乎:比)⑧以吾--日長乎爾。(爾:比。)(三)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①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1.用作介詞,相當于“于”:在,或不譯。(1)相與枕籍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赤壁賦》)【用作介詞,相當于“于”:在,或不譯。】2.用作助詞:(2)壯士,能復飲乎?(《鴻門宴》)

【表示疑問語氣:嗎,呢?!浚?)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鴻門宴》)【表示反問語氣:呢。】(4)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表示推測語氣:吧?!浚?)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阿房宮賦》)【表示感嘆語氣:啊。】(6)郁乎蒼蒼。(《赤壁賦》)

【形容詞、副詞詞尾:的、地、或不譯。】牛刀小試:讀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乎”的用法。

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①。然吾曾見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多人死乎②是,而操此業(yè)不輟,問其故,曰:“可塞賦斂也?!编岛酡郏x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④!而王胡為乎⑤好樂甚?若王專于理事,必恢恢乎⑥而有余,則王之所為其勝乎⑦好樂者也。臣之駑頓,所言者謬,王能諒之乎⑧?【答案】①句末語氣助詞,表揣測,相當于“吧”。②介詞,相當于“于”,“在”。③④句末語氣助詞,表感嘆,相當于“啊”“呀”。⑤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⑥形容詞詞尾,相當于“…的樣子”“…地”。⑦介詞,表比較相當于“比”。⑧句末語氣助詞,表疑問?!緟⒖甲g文】

大王(如果)非常喜歡音樂,那么齊國治理得(也)差不多了吧。但是我曾經(jīng)看到一個人,他家世代捕蛇,有多人死在這件事上,卻仍然做這件事不停下來問他原因,(他)說:“(捕蛇)可以應付賦稅啊?!卑?,賦稅的危害真是比毒蛇還厲害?。∪欢笸跄鸀槭裁催€如此沉溺于音樂呢?如果大王在治理國事上專心致志,一定會游刃有余的,(這樣的話)大王的作為真是比沉溺于音樂強百倍啊。為臣愚鈍,所說的話難免有誤,大王能原諒我嗎?4.[乃](一)用作副詞。1.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①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2.強調(diào)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桃花源記》)3.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等。①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2.用作指示代詞,譯為“這樣”。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文之事》)3.還可作連詞用,釋為"若夫"、"至于""如果"等。(缺例文)[無乃]表猜測,譯為“恐.....”。.①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勾踐滅吳》)[乃爾]譯為“這樣”。①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孔雀東南飛》)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zhàn)》)(二)用作代詞。1.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①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1.用作代詞:(1)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表示第二人稱:你,你的?!浚?)夫我乃行也,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文之事》)【指示代詞,這,這樣?!?.用作副詞:(3)公子于是乃置酒大會賓客。(《觸龍說趙太后》)【表示承接:就,于是。】(4)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兵乃出。(《師說》)【表示結(jié)果:才?!浚?)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師說》)【表示出乎意料:竟,竟然,卻。】(6)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

【表示判斷:是,就是。】(7)蒙沖斗艦乃有千數(shù)。(《赤壁之戰(zhàn)》)

【表示遞進:甚至?!颗5缎≡嚕鹤x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乃”的用法。

嘗聞放翁志節(jié),畢現(xiàn)《示兒》,乃①讀之。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②翁”一句,大為感佩,乃③忠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齒,乃④曰:“此徒沽名耳?!北娙速|(zhì)之以理,其辭窮,乃不得已而謝。原其言,炒作乃爾⑥,無乃⑦自高耳?!敬鸢浮竣俑痹~,表承接,于是。②代詞,用作第二人稱,“你”“你的”。③副詞,表判斷,相當于“為”“是”“就是”。④副詞,表轉(zhuǎn)折,相當于“竟然”“卻”。⑤副詞,表條件,相當于“才”。⑥復音虛詞,相當于“樣子”。⑦復音虛詞,表猜測,相當于“恐怕……吧”?!緟⒖甲g文】曾經(jīng)聽說陸放翁的志向氣節(jié),全都表現(xiàn)在《示兒》這首詩里,于是(我)讀了讀它。讀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句,(我)深深地受到感動并佩服他,(陸放翁)(真是)忠誠正直的臣子??!然而也有人瞧不起他,竟然說:“這只是沽名釣譽罷了?!贝蠹蚁蛩儐柕览恚麩o話可說,才不得不道歉。推究他說的話,恐怕是炒作來抬高自己(的名氣)吧。5.(其](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lǐng)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shù))。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復數(shù))。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xiāng)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zhàn)》)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勺g為"那""那個""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②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zhàn)》)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于“這”“這個”“這些”。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①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二)用作副詞。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于“可”、“還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②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三)用作連詞。1.表示選擇關(guān)系,相當于“是.....還.....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2.表示假設關(guān)系,相當于“如果”。①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四)助詞,起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可不譯。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何其]譯為“多么”。①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3.讓步關(guān)系,尚且,還。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4.并列關(guān)系:又,.........一面.一面①示趙弱且怯也。(《廉頗藺相如列傳》)1.用作代詞:(1)秦王恐其破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第三人稱:他(她),他(們)的;它,它(們)的。】(2)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活用為第一人稱:我的,我(自己)?!浚?)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觸龍說趙太后》)【表示第二人稱:你,你的?!浚?)其后楚日以削,數(shù)十年竟為秦所滅。(《屈原列傳》)【遠指代詞:那,那些?!浚?)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莊子》)【指示代詞(后面多為數(shù)詞):其中的?!?.用作副詞:(6)其李將軍之謂也。(《李將軍列傳》)【表示推測語氣:大概,或許,恐怕?!浚?)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表示反問語氣:豈,難道?!浚?)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表示商量語氣:還是。】(9)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唐睢不辱使命》)

【表示祈使語氣:一定,應當,千萬。】3.用作連詞:(10)其若是,孰能御之。(《齊桓晉文之事》)【表示假設關(guān)系:假如,如果?!浚?1)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逍遙游》)【表示遞進關(guān)系:是……還是……?!?.用作助詞:(12)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用在句中,無義?!颗5缎≡嚕鹤x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其”的用法。

狐謂狼曰:“羊肉其①鮮乎!君其②有意,叼其③一而啖之,得飽其④口福?!崩窃唬骸捌洧萑缑腿?”狐間于犬曰:“羊數(shù)詈言,其⑥言不堪入耳,君乃無所怒,其⑦無聞邪,其⑧畏主人邪?及其⑨嬉逐,愿為一雪其⑩恥。君其(11)許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無辭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遠矣,護羊愈謹。狐與狼遂去?!敬鸢浮竣俑痹~,表揣測語氣,大概、或許。②連詞,表假設,如果。③指示代詞,其中的。④第一人稱代詞,自己的。⑤副詞,加強反問語氣,又。⑥第三人稱代詞,他的。⑦⑧連詞,連用,表選擇,是……還是……⑨第三人稱代詞,它們。⑩指示代詞,那種。(11)副詞,加強祈使語氣,表希望、要求,相當于“一定”“還是”。(12)副詞,表反問語氣,難道、怎么。(13)音節(jié)助詞,起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作用,不譯?!緟⒖甲g文】狐貍對狼說:“羊肉一定很鮮美啊。如果你有意品嘗,不妨叼一塊吃吃,飽飽口福?!崩钦f:“有兇狗守護著羊群怎么辦?”于是狐貍挑撥離間地對兇狗說:“羊多次在背后罵你,那些話太難聽了,你竟然不生氣,是果真沒有聽到,還是怕你的主人?等到哪一天它們追逐嬉戲的時候,我也愿意為你一雪前恥。你一定要答應我?!眱垂沸χf:“想要加害于人,還怕找不到罪名嗎?”兇狗這才明白狐貍的野心,知道守護羊群的任務還很漫長。于是兇狗守護羊群更加謹慎。狐貍和狼的奸計沒有得逞,悻悻離去了。6.[且](一)用作連詞。1.遞進關(guān)系,而且,并且。例: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五人墓碑記》)2.遞進關(guān)系,況且,再說。①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二)用作副詞。1.將,將要。①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2.暫且,姑且。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且夫]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說”。例: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且如]就像。①且如今年冬,未休關(guān)西卒(《兵車行》)1.用作連詞:(1)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孔雀東南飛》)【表示并列:又,并且,一邊……一邊……。】(2)且君嘗為晉君賜矣。(《燭之武退秦師》)【表示遞進:況且,而且?!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廉頗藺相如列傳》)【表示假設:如果,即使是?!?.用作副詞:(4)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孔雀東南飛》)

【表示讓步:尚且,都,還?!浚?)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燭之武退秦師》)【表示將要:將,將要。】(6)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表示暫時:暫且,姑且?!浚?)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表示將近:將近,將要。】牛刀小試:讀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且”的用法。

“存者且①偷生,死者長已矣”,此豈石壕一地,中晚唐王朝盡然耳。若此,帝尚每日笙歌,且②委政不佞之人,則李唐且③亡,必矣。且夫④志士且如⑤河水清且⑧漣矣,于斯世則無進身之途。縱有“死且⑦不避,卮酒安足辭”之豪氣,無用武之地,亦何用?【答案】①副詞,暫且、姑且。②連詞,表遞進,而且、并且。③副詞,將要。④復音詞,用在句首,表示下文要進一步議論,況且,再說。⑤復音詞,就像。⑥連詞,表并列關(guān)系,又。⑦連詞,表讓步關(guān)系,尚且、還?!緟⒖甲g文】“活著的人姑且茍活著吧,死去的人就永遠逝去了?!边@難道只是石壕一個地方的現(xiàn)象嗎?中晚唐王朝全都這樣啊。(國家治理得都)像這個樣子(了),皇帝仍然每天玩樂,而且把朝政委托給奸佞小人,因此李唐將要滅亡,(是)一定的了。再說有志之士就像河水那樣清澈見底,在這樣的世道上就沒有入仕做官報效國家的道路了。縱使他有“連死都不躲避,一杯酒怎么值得拒絕”的勇氣,(卻)沒有用武之地,又有什么用呢?7.[若](一)動詞,像,好像。①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促織》)(二)用作代詞。1.表對稱,相當于“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①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鴻門宴》)2.表近指,相當于"這"這樣"如此"。①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三)用作連詞。1.表假設,相當于"如果""假設"等。①若據(jù)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赤壁之戰(zhàn)》)2.表選擇,相當于"或"或者"。①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3.至,至于。①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齊桓晉文之事》)[若夫]是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近似“要說那”、“像那”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若定]心中有數(shù),從容不迫。①指揮若定。(《赤壁之戰(zhàn)》)[若何]怎么樣。①以閑敝邑,若何?(《崤之戰(zhàn)》)[若干]約計之詞,相當于“幾許”、“多少”。①車后若干遞送夫。1.用作連詞:(1)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燭之武退秦師》)【表示假設:如果,假如。】2.用作代詞:(2)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項脊軒志》)

【表示第二人稱:你、你們、你的?!?.用作動詞:(3)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比擬,比較?!颗5缎≡嚕鹤x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若”的用法。

“若①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xiāng)。”奇哉!若②人之思,若③天驚石破,花開鐵樹,非若④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治彷叺盀槠漪~之一鱗,若⑤龍之一爪也。若夫常人思鄉(xiāng),常望月懷遠,登高人作賦,若⑦柳子厚則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難抑之情,絕矣。【答案】①連詞,表假設,如果。②指示代詞,此,這個。③副詞,表推測,好像。④第二人稱代詞,你。⑤連詞相當于“或”。⑥和“夫”連用,構(gòu)成復音虛詞。句首語氣詞,用在一段或二層意思開頭,表示轉(zhuǎn)換,有“在說“至于”的意思。⑦連詞,表示另提一件事,相當于“至”“至于”?!緟⒖甲g文】

“如果能夠化身為千億個自我,那就散到那無數(shù)的山峰上眺望故鄉(xiāng)?!?真是)奇妙??!這個人的想象(就)像石破天驚,鐵樹開花一樣,并不是你們這些平常的人能夠趕得上的。我也是這樣??峙挛覀冞@些人只能夠做魚的一片鱗或龍的一只爪了。至于一般人思念家鄉(xiāng),常常是眺望明月懷念遠方,(或者)登上高處吟詩作賦,至于柳子厚就不這樣,(他)憑借超過般人的思路,抒發(fā)難以抑制的感情,絕了。8.[所](一)名詞,處所,地方。①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二)助詞1.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①會征促織,成不敢斂戶口,而又無所賠償(《促織》)2.“所”和動詞結(jié)合,后面再有名詞性結(jié)構(gòu),則所字結(jié)構(gòu)起定語的作用。①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指南錄〉后序》)[.為....]“為”和“所”呼應,組成".......的格式,表示被動。①贏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所以]1.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jù),相當于“用來.....的方法”“是用來....的”"等。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信陵君竊符救趙》)2.表示原因。相當.“.....的原因(緣故)”。①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所謂]所說的。①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所在]1.到處。①石之鏗然有聲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2.所在之處,處所。①原來有這等一一個所在,且回衙去(《閨塾》)1.用作代詞:(1)后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漢書》)【表示處所:處所,地方?!?.用作助詞:(2)燕王,吾所立。(《伶官傳序》)

【所+動詞,組成名詞性短語:……的人,……的事,……的情況?!浚?)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桃花源記》)

【所+介詞+動詞,表示處所:……的地方,……的辦法(原因)?!浚?)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為+所,表示被動:被?!浚?)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所+以,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jù):用來……的,……的憑借。】(6)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所+以,表示原因:……的原因?!颗5缎≡嚕鹤x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所”的用法。

“吾所以①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藺相如此言,足使之為天下所②欽。以其所③居位,能如此,豈他人可及?察其言,觀其行,知其非所以④沽名釣譽矣。與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⑤過之時,前訪朱亥,其度豈常人哉?此二人皆所⑥以教人向上者也?!敬鸢浮竣僦~,與“以”構(gòu)成固定復音虛詞“所以”,表原因,相當于“……的原因(緣故)”。②助詞,與“為”構(gòu)成固定結(jié)構(gòu)“為……所……”,表被動。③⑤助詞,“所十動詞”構(gòu)成名詞性的所字結(jié)構(gòu),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況)等”。④⑥助詞,與“以”構(gòu)成固定復音虛詞“所以”,可譯為“用來的方法(途徑、手段)”【參考譯文】

“我這樣做的緣故,(是)把國家的危機放在前面而把自己的私怨放在后面。”藺相如的這句話,足夠使他被天下人欽佩。憑借他所在的官位,能夠這樣說這樣做,難道是別人能比得上的嗎?仔細觀察他的言行,就知道他并不是憑此沽名釣譽了。與他不相上下的人,是信陵君。侯生在大庭廣眾之間,不應該有拜訪(朋友)的事情的時候,前去拜訪朱亥,(而信陵君始終面不更色),這氣度難道是一般人嗎?這兩個人都是教人向上的榜樣啊。9.[為](一)動詞。1.有“做”“作為”“充當”變成”“成為”等義,翻譯比較靈活。①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②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過秦論》)2.以為,認為。①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②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3.判斷詞,是。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廉頗藺相如列傳》)(二)介詞。1.表被動,有時跟"所"結(jié)合,構(gòu)成"為所"或"為.....所",譯為“被”。①吾屬今為之虜矣。(《鴻門宴》)2.介紹原因或目的。為了,因為。①慎勿為歸死,貴賤輕何薄(《孔雀東南飛》)3.介紹涉及的對象。給,替。①于是秦王不懌,為--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4.對,向。①為之奈何?(《鴻門宴》)②如姬為公子泣(《信陵君竊符救趙》)5.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勺g為"當"等到"等。①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三)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呢。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1.用作介詞:(1)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鴻門宴》)

【表示對象:替,給?!浚?)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史記·貨殖列似序》)【表示原因,目的:因為,為了,因此。】(3)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表示被動(常和“所”搭配)?!?.用作助詞:(4)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表示疑問語氣:呢?!?.用作動詞:(5)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齊桓晉文之事》)

【表動作行為:認為,做,是,治理等?!颗5缎≡嚕鹤x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為”的用法。

“天行有常,不為①堯存,不為②桀亡。”此為③至理,當為④世人言之,切勿使之為⑤巫所惑。巫者,以詭為⑥業(yè),其所為①皆為⑧利也。故為其來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為⑩天下除殘去穢,乃吾輩本分,何辭為(11)?【答案】①②介詞,表動作、行為的原因,相當于“因為。③非虛詞用法,動詞,是。④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相當于“對”。⑤介詞,與“所”構(gòu)成固定結(jié)構(gòu)“為……所……”表被動,相當于“被”。⑥⑦動詞,作為,做。⑧介詞,表動作、行為的原因,相當于“為了”。⑨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相當于“當”“等到”。⑩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相當于“給”“替”。(11)句末語氣助詞,表示疑問或反詰,相當于“呢”?!緟⒖甲g文】

“大自然的運行有一定的規(guī)律,不會因為圣君堯就存在,也不會因為暴君桀就滅亡?!边@是真理,應當對世人說,千萬不要讓他們被巫師迷惑。巫師,拿騙人當職業(yè),他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利益。所以當他來到的時候,就用這個道理斥責他,揭露他的用心。替社會清除壞的風氣習俗,(這是)我們的分內(nèi)之事,為何推辭拒絕呢?10.[焉](一)兼詞。1.相當于“于之”、“于此”、“于彼”。①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在其中)。(《論語》)2.相當于“于何”。譯為“在哪里”“從哪里”等。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二)代詞。1.相當于“之”。①惟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②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2.哪里,怎么。①未知生,焉知死(《論語》)(三)語氣詞。1。句末語氣詞,了,啊,呢。①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②-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齊桓晉文之事》)2.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于“也”。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師說》)3.作詞尾,相當于“然”,譯為“.....樣子......地”。①盤盤焉,困困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阿房宮賦》)1.用作代詞:(1)吳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記》)【表示第三人稱:他(她),它?!浚?)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歸去來兮辭并序》)【表示疑問語氣:什么,何,怎么?!?.用作兼詞:(3)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相當于“于+之”:對它,對他(她)?!浚?)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

【相當于“于+是”:在這里,對這件事。】(5)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相當于“于+何”:在哪里,從哪里?!?.用作助詞:(6)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國也》)

【表示各種語氣:了,呢,啊,或不譯?!浚?)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阿房宮賦》)【形容詞尾:……的樣子,……地?!颗5缎≡嚕鹤x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焉”的用法。

崤之戰(zhàn),秦軍過崤山間,見峭峭焉①,狹狹焉②,未料有伏焉③,將士雖全力以搏,無奈進退不能少焉④,死之殆盡,故致大敗。于是余有嘆焉⑤,驕而輕敵若此,焉⑥能不敗?萬軍于之何加焉⑦?但以其傲,斥焉⑧,則必無顏世上矣。【答案】①②形容詞詞尾,約同于“然”,相當于“……的樣子”。③兼詞,相當于“于彼”,在那里。④句中語氣助詞,表示停頓。⑤語氣助詞,不譯。⑥疑問代詞,怎么,哪里。⑦句末語氣助詞,相當于“呢”。⑧代詞,相當于“之”,他們。【參考譯文】

崤之戰(zhàn)時,秦軍路過崤山,看到那里山勢陡峭狹窄,沒有料到晉國在那里設有埋伏,將士們雖然全力拼搏,無奈進退兩難,不久,差不多都戰(zhàn)死了,所以導致大敗。對這件事我很有感慨,如此驕傲輕敵,怎么能不打敗仗?(即使)千軍萬馬對他們又有什么益處呢?就因為他們驕傲,斥責他們,他們一定沒臉在世上活著了。11.[也](一)句末語氣詞,1.表示判斷語氣。①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②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鴻門宴》)2.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齊桓晉文之事》)②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①鳴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過秦論》)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②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①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崤之戰(zhàn)》)(二)句中語氣詞。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①是說也,人常疑之。(《石鐘山記》).....之謂也][其....之謂也].其....之謂乎]意思是“說的就.....柯”’.①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一夫子之謂也(《齊桓晉文之事》)[也哉]語氣助詞連用,為加強語氣,多有感嘆或反詰之意。例:①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觸龍說趙太后》)用作助詞:(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表示判斷語氣:不譯?!浚?)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表示肯定語氣:不譯?!浚?)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過秦論》)【表示疑問語氣:不譯。】(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師說》)【表示感嘆語氣:啊,呀,吧?!浚?)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師說》)【表示句中停頓:不譯。】牛刀小試:讀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也”的用法。

“師道之不傳也①久矣,汝何以能復之也②?”“吾將勸勉督責以行之也③?!薄叭曛?,金玉也④。汝之心胸,吾輩何能及也哉⑤!【答案】①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舒緩語氣,引起下文②句末語氣助詞,表疑問或反詰語氣。③句末語氣助詞,表肯定語氣。④句末語氣助詞,表判斷語氣。⑤句末語氣助詞,與“哉”連用,表感嘆語氣?!緟⒖甲g文】

“從師的風尚不流傳(已經(jīng))很久了,你憑借什么能恢復它呢?”“我將勸勉并監(jiān)督(大家和我一起)來踐行它?!薄澳愕脑?,如同金玉;你的心胸,我們怎么能比得上啊!”12.[以](一)介詞1.表示工具。譯為:拿,用,憑著。①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2.表示憑借。譯為:憑,靠。①以勇氣聞于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3.表示所處置的對象。譯為:把。①操當以肅還付鄉(xiāng)黨。(《赤壁之戰(zhàn)》)4.表示時間、處所。譯為:于,在,從。①以八月十三斬于市。5.表示原因。譯為:因為,由于。①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6.表示依據(jù)。譯為:按照,依照,根據(jù)。①今以實校之。(《赤壁之戰(zhàn)》)說明:“以”字的賓語有時可以前置,有時可以省略。①以一當十(成語)②夜以繼日(成語)(二)連詞。1.表示并列或遞進關(guān)系??勺g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2.表示承接關(guān)系,前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后-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①余與四人擁火以入。(《石鐘山記》)3.表示目的關(guān)系,后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jié)果。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①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廉頗藺相如列傳》)4.表示因果關(guān)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①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5.表示修飾關(guān)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①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三)助詞1.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例:①受命以來,夙夜憂嘆。(以:表時間)(《出師表》)2.作語助,起調(diào)整音節(jié)作用。例:①逆以煎我懷。(《孔雀東南飛》)(四)動詞1.以為,認為。①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觸龍說趙太后》)2.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五)名詞。譯為:緣由,原因。①古人秉燭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六)通假1.通“已”,已經(jīng)。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盡矣。2.通“已”,止。①無以,則王乎?[以為]1.認為,把.....當作或看作。①虎視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①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以為:把它設為。)[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發(fā)展或推斷的結(jié)果。①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有以][無以]意思分別是“有什么辦法用來....“.沒有什么辦法用來.....”①項王未有以應,日:“坐。”(《鴻門宴》)1.用作介詞:(1)君何以知燕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工具、手段:拿,用,憑。】(2)具以沛公言報項王。(《鴻門宴》)

【表示對象:把?!?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記》)

【表示表示時間,處所:在,于,從。】(4)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原因:因,因為,由于。】(5)斧斤以時入山林。(《寡人之于國也》)

【表示方式:按,或不譯?!?.用作連詞:(6)險以遠,則至者少。(《游褒禪山記》)

【表示并列,遞進:而,而且,并且?!?/p>

(7)樊噲側(cè)其盾以撞。(《鴻門宴》)

【表示承接:而,來,或不譯。】(8)傳之美人,以戲弄臣。(《廉頗藺相如列傳》)【表示目的、結(jié)果:用來,以便?!?/p>

(9)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原因:因為?!?/p>

(10)以嚙人,無御之者。(《捕蛇者說》)

【表示假設:如果,假如?!?/p>

(11)木欣欣以向榮。(《歸去來兮辭》)

【表示修飾:而,或不譯?!?.用作動詞:(12)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表示動作行為:認為,做,用?!?/p>

牛刀小試:讀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以”的用法。

“秉燭夜游,良有以①也?!比粢寓诩好烙谂税?,則出無傷;否則,以③吾之容現(xiàn)于當衢,則恐驚人。故自當以④書卷為伴,棄險以⑤遠則不敢至之怯,慕“擁火以⑧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⑦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之美……暢游書海以⑧極夫天地之樂,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棄之也,豈以⑩一冕之故而棄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長享逸樂。吾雖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師,然終未以(13)權(quán)貴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賢不見用,忠不見以(15)”之嘆?!敬鸢浮竣倜~,原因。②動詞,認為。③介詞,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依據(jù)的工具、方法及其他,憑借。④介詞,把。⑤連詞,相當于“而”,表并列。⑥連詞,相當于“而”,表承接關(guān)系。⑦連詞,相當于“而”,表修飾關(guān)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⑧連詞,表目的關(guān)系,可譯為“來”。⑨介詞,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⑩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因”“因為”。(11)連詞,表原因,可譯為“因為”。(12)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處所,可譯為“在”。(13)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跟”“和”。(14)助詞,與“上”組合,表界限或范圍。(15)動詞,可譯為“用”?!緟⒖甲g文】

“古代的人秉燭夜游,的確是有原因的啊?!比绻J為自己比潘安還英俊瀟灑,那么出來走走也沒什么妨礙;否則,憑借我這副面容出現(xiàn)在街市上,就恐怕要嚇到人了。所以我自己應當把書卷作為伙伴,消除掉因為危險而遙遠就不敢到達的怯懦,仰慕“拿著火把進入深穴(探險)”的勇氣,陶醉在“樹木欣欣向榮,泉水緩緩流動”的美景之中暢游于書海之中來窮極那天地之間的快樂,像這樣,(即使)把皇帝的位子給我,我也會棄之不顧的,難道(我會)因為一頂皇冠的緣故就拋棄精神的悠然閑逸嗎?(正)因為我有這樣的志向,所以才能夠長久地享受閑逸和快樂。我雖然在康熙六年(就)到京城(了),但是始終沒有跟權(quán)貴交往。以上就是我內(nèi)心的表白,希望你能體察,因此沒必要有“忠臣賢能之人不被任用”的感嘆。13.[因](一)介詞。1.依照,根據(jù)。①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2.依靠,憑借。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過秦論>》)3.趁著,趁此。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鴻門宴》)4.通過,經(jīng)由。①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鴻門宴》)5.因為,由于。①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二)副詞。1.于是,就;因而。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zhàn)》)2.原因,緣由,機緣。①于今無會因。(《孔雀東南飛》)(三)動詞1.根據(jù)①故事因于世,而備適于事(《五蠹》)2.沿襲,繼續(xù)。①蒙故業(yè),因遺策。(《過秦論》)1.用作介詞:(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燭之武退秦師》)

【表示依據(jù):依靠,憑借?!?2)不如因之善遇之。(《鴻門宴》)

【表示條件:趁著,趁機。】(3)振聲激越,伺者因此覺知。(《張衡傳》)

【表示方法:通過,經(jīng)由。】2.用作連詞:(4)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諫太宗十思疏》)

【表示原因:因為,由于?!?5)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齊桓晉文之事》)

【表示結(jié)果:因此?!?.用作副詞:(6)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鴻門宴》)【表示承接:于是,就。】4.用作動詞:(7)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過秦論》)【表示動作行為:沿襲,接著?!颗5缎≡嚕鹤x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因”的用法。

因①能授官,不以門第取人,且不因②舊制,此乃曹操成大業(yè)之因③。其常因④人不備,襲取之,如鳥巢焚糧。此一役,動搖袁紹軍心,因⑤乘勢擊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⑥許攸之力而得。途經(jīng)紹墓,因⑦守冢至前拜祭。其量豈常人可比?因⑧此其得眾人之心,以一天下。因⑨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業(yè)?!敬鸢浮竣俳樵~,根據(jù),依靠,憑借。②動詞,沿襲。③名詞,原因。④介詞,趁著,趁此。⑤副詞,于是,就。⑥介詞,憑借。⑦介詞,經(jīng)由,通過。⑧介詞,因為。⑨連詞,連接分句,用于因果關(guān)系復句的前一個分句,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參考譯文】根據(jù)才能授予官職,不依據(jù)出身高低錄用人才而且不沿衾舊制度,這就是曹操成就大業(yè)的原因。他常常趁敵人沒有準備,突襲擊敗他們,例如鳥巢火燒糧草。這一次戰(zhàn)役,動搖了袁紹的軍心,于是(曹操)就趁著有利的時機打敗了袁紹,取得官渡一戰(zhàn)的大勝。這一戰(zhàn)的勝利也是憑借許攸的幫助而取得的。后來曹操路過袁紹的墳墓,通過守墓人來到墳前拜祭他。這種氣量難道是一般人能比的?因為這些他得到大家的擁戴,從而統(tǒng)一天下。因為曹操有非同一般的胸懷氣量,所以他能夠成就非凡的事業(yè)。14.[于](一)介詞。1.在,從,到①乃設九賓禮于庭。(在)《廉頗藺相如列傳》2.“在.....方面”“.....中①荊國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②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悔。(《游褒禪山記)》)3.由于①業(yè)精于勤、荒于嬉(《進學解》)4.向,對,對于。①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赤壁之戰(zhàn)》)5.被。①君幸于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②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屈原列傳》)6.與,跟,同。①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②燕王欲結(jié)于君?!读H藺相如列傳》7.比。①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于是]1.相當于“于+此”,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例:①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在這時)7.比。①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于是]1.相當于“于+此”,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例:①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在這時)2.

連詞,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guān)系,與現(xiàn)代漢語“于是”相同。例:①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瓴。(《廉頗藺相如列傳》).....于..表示被動。①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②今是溪獨見辱于愚,何哉(《愚溪詩序》)用作介詞:(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禪記》)

【表示時間,處所:在,到,從?!?2)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對象:對,向,對于。】(3)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對象:與,跟,同?!?4)不拘于時。(《師說》)

【表示被動:被?!?5)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

【表示比較:比?!浚?)業(yè)精于勤荒于嬉。(《進學解》)【表示原因:由于。】牛刀小試:讀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于”的用法。

“黃鳥于①飛,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②吾等,則久別矣。自十年前偶見之,于③今已十載,未睹其姿。今造林還草,生態(tài)漸復,黃鳥復見,其鳴之美則倍于④昔,吾鄉(xiāng)之美譽于⑤四方。于是⑥吾有嘆焉。然暢飲抒懷,陶然于⑦是,不亦樂乎?【答案】①助詞,動詞詞頭,不譯。②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對象,對于。③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相關(guān)的時間,到。④介詞,引進比較的對象,表程度的比較,比。⑤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表示被動,被。⑥與“是”構(gòu)成復音虛詞“于是”,相當于“對此”。⑦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相關(guān)的處所,在?!緟⒖甲g文】

“黃雀緩緩地飛,美麗的翅膀參差翩然”,多么美好啊。然而對于我們來說,是長久沒有看到的了。自從十年前偶爾見過一次,到如今已經(jīng)十年,沒有看到它們的身影。如今造林還草,生態(tài)漸漸恢復,黃雀又可以見到了,它的鳴叫比以前動聽數(shù)倍。我們鄉(xiāng)的美已經(jīng)聞名于四方。對此我產(chǎn)生感慨。在這時候我們暢飲幾杯酒來抒發(fā)情懷,在這里陶醉,不是很好嗎?15.[與](一)介詞。1.介詞。和,跟,同。①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②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2。給,替。①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陳涉世家》)②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3.比,和....比較。①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②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六國論》)(二)連詞。1.連詞。和,跟,同。①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勾踐滅吳》)②勾踐載稻與脂于舟以行。(《勾踐滅吳》)(三)動詞。1.給予,授予。①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子,公與之餼。(《勾踐滅吳》)②則與一生彘肩(《鴻門宴》)2.結(jié)交,親附。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3.對付。①龐暖易與耳。4.參加,參與。①騫叔之子與師。(《騫叔哭師》)5.贊許,同意。①吾與點也。②朝過夕改,君子與之。(四)通假。通“歟”。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或疑問。①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孰與].....孰]表示比較與選擇,譯為:“跟....比較,哪一-個....”.①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孰若][與其....孰若]表示選擇(舍前取后)譯為:“哪如”“與其....哪如....”①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1.用作介詞:(1)秦伯說,與鄭人盟。(《燭之武退秦師》)

【表示對象:跟,替,同?!?.用作連詞:(2)秦人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連接:和,及?!?.用作副詞:(3)與前世而皆然兮。(《涉江》)

【表示范圍:都,整個?!?.用作助詞:(4)可得聞與。(《莊暴見孟子》)

【表示疑問、感嘆語氣,同“歟”。】5.用作動詞:(5)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

【表示動作行為:結(jié)交,親附?!颗5缎≡嚕鹤x下面故事,指出故事中“與”的用法。

朝過夕改,君子與①之,吾亦贊同。然今人與②古人孰智,廟堂與③坊間之識,相去甚遠。為國者,與④清廉之君子,離奸佞之小人,身體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比百姓者,獨何與⑤?吾等與⑥君建言,又恐君自與吾復算耳?!敬鸢浮竣賱釉~,贊許。②與“孰”組成文言固定結(jié)構(gòu)“與……孰……”,相當于“跟……比較,哪一個……”③連詞,表并列,和,跟,同。④動詞,結(jié)交,親附。⑤通“歟”,句末語氣助詞,表疑問,呢。⑥介詞,表施動者發(fā)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對象,相當于“為”。⑦介詞,和,跟,同?!緟⒖甲g文】(一個人如果)在早上犯了過錯到晚上就能改正,(那么)君子就會贊許他,我也贊同。但是,現(xiàn)代人與古人誰更有智慧呢,(對此)朝廷與百姓的認識,相差很大。治理國家的人,親近清正廉明的彬彬君子,遠離奸邪而善于諂媚的小人,(凡事)以身作則親身實踐,事業(yè)才會成功。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惠及外邦但卻不能到達本國百姓那里,(這)唯獨是為什么呢?我們給您提建議,又害怕您跟我們算賬啊。16.[則](一)連詞。1.表示承接關(guān)系。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jīng)是"。例如:①項王日:"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鴻門宴》)2.表示條件、假設關(guān)系。譯為“假使”如果”“要....就”“那么”“就”便”。3.表示并列關(guān)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jié)構(gòu)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間是并列關(guān)系。可譯為"就",或不譯。①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4.表示轉(zhuǎn)折、讓步關(guān)系。表示轉(zhuǎn)折時,用在后一分句,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時,用在前一-分句,譯為"雖然倒是"。①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②手裁舉,則雙超忽而躍(《促織》)5.表示選擇關(guān)系。常和“非”“不”呼應著用,譯為“就是”“不......就是”①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二)副詞。1.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diào)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例如: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2.表對已然或發(fā)現(xiàn)的強調(diào)。可譯為“已經(jīng)”“原來”“原來已經(jīng)”。①及諸河,則在舟中矣。(《肴之戰(zhàn)》(三)名詞。1.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shù)。①《論語》六則。2。準則,法則。①以身作則。(四)動詞。效法。①遵后稷、公劉之業(yè),則古公、公季之法。(五)通假。同“輒”,總是,常常。①居則曰:“不吾知也!”[則是]只當是。①與竇娥燒--陌兒,則是看你死的孩兒面上。(《竇.娥冤》)[則則]贊嘆的聲音。1.用作連詞:(1)則于一生彘肩。(《鴻門宴》)

【表示承接:就,于是,便?!?2)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表示轉(zhuǎn)折:卻,反而,然而?!?3)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

【“則……則”并用,有加強對比的作用。】2.用作副詞:(4)此則岳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