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臺市第八中學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河北省邢臺市第八中學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河北省邢臺市第八中學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河北省邢臺市第八中學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河北省邢臺市第八中學2018-2019學年高一歷史下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邢臺市第八中學20182019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卷高一歷史時間:90分鐘分值: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選擇題)一、單選題(每個2分,35題,共70分)1.封泥是中國古代信函文書封緘的實物遺存,秦漢時期廣泛使用,形式類似于西方的火漆。2014年12月,陜西出土的“右丞相印”、“廷尉之印”、“泗川太守”等5枚封泥,被專家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這批封泥印證了秦漢時期A.郡國并行的制度B.中央集權空前強化C.官僚政治的推行D.國家實力日益增強【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封泥屬于出土文物,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右丞相印”、“廷尉之印”、“泗川太守”等5枚封泥是秦朝中央和地方官員的官印,印證了秦漢時期官僚體制的推行,故C項正確。A項是西漢初期的地方制度,故排除。B項是在明清時期,故排除。D項材料沒有體現,故排除。2.我國古代社會就有“好學者則庶民之子為公卿,不好學者則公卿之子為庶民”的價值觀念。這一觀念形成的制度因素是A.世襲制B.郡縣制C.九品中正制D.科舉制【答案】D【解析】【詳解】材料“好學者則庶民之子為公卿”反映了科舉制以才學考試成績?yōu)橐罁x官的影響,故D正確;世襲制以血緣世襲為特征,故A排除;郡縣制是秦朝地方行政制度,故B排除;九品中正制以門第為選官依據,故C排除?!军c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緊扣材料信息“好學者則庶民之子為公卿”,學生應該結合所學知識從科舉制的選官依據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題意的選項。3.明太祖朱元璋為減輕處理國事負擔,他設置了A.御史大夫B.中書省C.殿閣大學士D.軍機處【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丞相,為減輕處理國事負擔,設置了殿閣大學士,故C正確;秦朝設立御史大夫,負責監(jiān)察百官、圖籍章奏等,排除A;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中書省負責草擬政令,排除B;清朝雍正皇帝設立軍機處,排除D。4.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的改革的領導者是A.梭倫B.克利斯提尼C.阿菲埃爾特D.伯里克利【答案】A【解析】【詳解】公元前594年,梭倫開展一系列經濟、政治和社會改革運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故選A。公元前6世紀末,克利斯提尼改革規(guī)定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機會參與國家政治事務,標志著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公元前462年,阿菲埃爾特在司法方面建立了不法申訴制度,以保衛(wèi)民主政治不受寡頭勢力干擾,排除C。公元前5世紀,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達到頂峰,被稱為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排除D。5.早期羅馬的法律都由祭司們記錄在卷,秘密保管,不讓平民知道。祭司們偶爾也會改變原文以適合貴族之目的?!妒~表法)的頒布A.摒棄了習慣法的內容B.打破了貴族壟斷司法C.維護了羅馬帝國統(tǒng)治D.推動了萬民法的形成【答案】B【解析】【詳解】“早期羅馬的法律都由祭司們記錄在卷,秘密保管,不讓平民知道。祭司們偶爾也會改變原文以適合貴族之目的”表明《十二銅表法》的頒布打破了貴族對司法的壟斷,故B正確;《十二銅表法》是習慣法的匯編,故A錯誤;C材料表述錯誤,《十二銅表法》編寫于羅馬共和國時期,排除;D選項萬民法形成于羅馬帝國時期,并且與材料的《十二銅表法》的描述,并無直接聯系,故錯誤。6.英國近代史上某法案曾記載:“宜剝奪許多微不足道的選區(qū)產生議員之權利,將該項權利授予人口稠密、資源富饒之大城市?!边@一規(guī)定的出臺A.是資產階級與新貴族妥協的結果B.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C.體現了工業(yè)資產階級的政治要求D.完善了英國的責任制內閣【答案】C【解析】【詳解】題干反映了英國對議會席位進行了重新分配,將更多議會席位分配給新興的工商業(yè)城市,這體現的是工業(yè)革命后,工業(yè)資產階級對政治權力的要求,故C項正確。議會改革主要滿足工業(yè)資產階級訴求,故A項錯誤。B項是《權利法案》的意義,與題意不符,故B排除;D項與題干現象無關,故D排除。7.“防止把某些權力逐漸集于同一部門的最可靠的辦法,就是給予各部門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門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個人的主動?!被诖?,1787年美國制憲會議規(guī)定A.總統(tǒng)享有最大的行政權力B.民主黨與共和黨聯合執(zhí)政C.實行三權分立與制衡機制D.國會是國家真正權力中心【答案】C【解析】【詳解】材料“防止把某些權力逐漸集于同一部門……各部門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門侵犯”反映了權力的制衡,為此1787年美國制憲會議規(guī)定三權分立與制衡機制,故C正確;總統(tǒng)享有最大的行政權力無法體現權力制衡,故A排除;美國是民主黨與共和黨輪流執(zhí)政,故B排除;美國國會是立法機構,是三權之一,故D排除?!军c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正確理解材料信息“防止把某些權力逐漸集于同一部門”,學生應該結合所學知識從1781年憲法三權分立的制度入手,即可排除無關選項。8.先進的中國人首次提出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設想是A.《海國圖志》B.《天朝田畝制度》C.《資政新篇》D.《變法通議》【答案】C【解析】【詳解】《資政新篇》是先進的中國人首次提出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設想,故C正確;《海國圖志》是介紹西方歷史地理的書籍,與發(fā)展資本主義無關,排除A;《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前期的綱領,沒有提出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設想,排除B;梁啟超編著《變法通議》,宣傳資產階級維新變法思想,不符合“首次”,排除D。9.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目的是A.奪取資本輸出場所B.鎮(zhèn)壓中國人民的反抗C.變中國為其殖民地D.推翻清政府統(tǒng)治【答案】B【解析】【詳解】19世紀末,義和團運動興起,義和團打出“扶清滅洋”口號,沉重打擊了外國的侵略勢力,1900年,為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俄、日、美、德、英、法、意、奧八國聯合發(fā)動了侵略中國的戰(zhàn)爭,故選B;奪取資本輸出場所、變中國為其殖民地,不是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目的,排除AC;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目的是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而不是推翻清政府統(tǒng)治,排除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目的”,聯系所學八國聯軍侵華的的史實分析解答。10.《鄭孝胥日記》記載:清帝頒布退位詔之夕“聞爆竹聲甚繁,于是乎大清二百六十八年至此夕而畢,此日堪稱中國歷史上至關緊要的一天。”該事件的意義是A.促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B.標志著清王朝統(tǒng)治土崩瓦解C.結束了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D.推翻了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于是乎大清二百六十八年至此夕而畢”,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1912年2月12日,宣統(tǒng)皇帝宣布退位,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封建思想仍舊殘存于人們心中,故C項正確,D11.《紅星照耀中國》被譽為是研究中國革命的經典百科全書,該書真實地記錄了作者斯諾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斯諾可能報道了A.吳起鎮(zhèn)會師B.紅軍長征勝利C.百團大戰(zhàn)D.平型關大捷【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1936年6月至10月”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吳起鎮(zhèn)會師是1935年10月,故A項排除;紅軍長征勝利是1936年10月,故B項正確;百團大戰(zhàn)是1940年,故C項排除;平型關大捷是1937年,故D項排除。12.1938年4月9日英國路透社電訊說;“英軍事當局對于中國津浦線之戰(zhàn)局(山東棗莊一帶)極為注意,最初中國軍隊獲勝之消息傳來,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現在證明日軍潰敗之訊確為事實?!庇鴪罂岬降摹爸袊婈牜@勝之消息”是指A.百團大戰(zhàn)B.臺兒莊戰(zhàn)役C.平型關大捷D.棗宜會戰(zhàn)【答案】B【解析】【詳解】由時間“1938年4月9日”、地點“山東棗莊”等信息可以看出,“中國軍隊獲勝之消息”是指臺兒莊大捷,故答案為B項。百團大戰(zhàn)發(fā)生于1940年,平型關大捷發(fā)生在1937年9月,棗宜會戰(zhàn)發(fā)生在1940年,均與材料中的時間信息不符,排除A、C、D項。13.某學者搜集到以下標語“打過長江去,解放全囗囗”、“推翻蔣家王朝的統(tǒng)治”、“推翻國民黨統(tǒng)治,建立民主新國家”(“囗”指已經磨損無法辨認的字)和標語的照片等史料。這些史料反映了哪一時期的史實A.國民革命時期B.紅軍反圍剿時期C.抗日戰(zhàn)爭時期D.解放戰(zhàn)爭時期【答案】D【解析】【詳解】“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推翻蔣家王朝的統(tǒng)治”,這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渡江戰(zhàn)役的口號,故D正確;國民革命時期國共聯合反帝反封建,不可能提出“推翻蔣家王朝的統(tǒng)治”,排除A;紅軍反圍剿時期,紅軍力量還不足以推翻國民黨統(tǒng)治,不可能出現“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標語,排除B;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共兩黨進行合作,共同抗日,不可能出現“推翻蔣家王朝的統(tǒng)治”的標語,排除C?!军c睛】解答本題關鍵信息是“打過長江去,解放全囗囗”、“推翻蔣家王朝的統(tǒng)治”,聯系所學渡江戰(zhàn)役的史實分析解答。14.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fā)表。后來,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其在各國出版撰寫了7篇序言。這些序言中他們多次強調“《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可見,他們強調A.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隨時可變B.各國工人要以《宣言》指導革命C.《宣言》的唯物史觀完全正確D.《宣言》的原理要與具體國情相結合【答案】D【解析】【詳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并未變化,變化的是原理的應用方法,故A錯誤。根據“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可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隨著實踐而轉移,要與具體國情相結合,故排除B,D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唯物史觀問題,排除C。15.20世紀50年代,尼泊爾代表團團長評價某次國際會議時說:“最重要的事實是到處洋溢著團結感。這種團結感是這樣強烈,連那些反對公理并且跟著另外一方跑的人最后都不能不同意,因為他們不想違背潮流?!痹谶@次國際會議上新中國A.首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B.提出“存同存異”方針C.首次步入世界外交舞臺D.積極奉行不結盟的政策【答案】B【解析】【詳解】由材料“到處洋溢著團結感”“反對公理并且跟著另外一方跑的人最后都不能不同意,因為他們不想違背潮流”,這符合萬隆會議的特點,萬隆會議是二戰(zhàn)后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會議,周恩來提出“存同存異”方針,故B項正確;A項是要實現睦鄰友好,排除;C項是指日內瓦會議,這是新中國以五大國身份參加的國際會議,排除;新中國初期并不奉行不結盟政策,奉行一邊倒政策,排除D?!军c睛】“到處洋溢著團結感”“反對公理并且跟著另外一方跑的人最后都不能不同意,因為他們不想違背潮流”是關鍵信息。16.下面是歷屆聯合國大會討論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時支持中國票數增長表。據此,下列選項中分析最科學的是A.新興發(fā)展中國家力量增長B.西方大國放棄了敵視中國的政策C.中國的綜合國力日益上升D.中國在國際事務中主導作用增強【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信息支持我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國家逐漸增加,根據所學可知,我國當時的外交政策是積極改善與第三世界國家尤其是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的關系,故A項正確;1971年以前西方大國并未放棄敵視中國的政策,1972年隨著中美關系的改善,中國面臨的外交僵局才被打破,故B項錯誤;材料無法體現我國綜合國力的上升和主導作用,故C、D項排除。17.如圖是題為《第一世界真相》的漫畫,其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別寫著“緩”“和”;刀身上都寫著“優(yōu)勢”兩字。該漫畫意在反映A.蘇聯妄想稱霸世界B.美國企圖控制西歐C.國際環(huán)境動蕩不安D.美蘇實行冷戰(zhàn)政策【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世界”指美蘇兩國,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出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除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敵對行動,美蘇“冷戰(zhàn)”從此開始,分析漫畫可以知道與二戰(zhàn)后美蘇冷戰(zhàn)有關,故D項正確。AB項只是圖片的局部體現,故排除。國際環(huán)境整體穩(wěn)定局部熱戰(zhàn),故C項錯誤。18.1991年9月9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中說:“蘇聯曾經是有用的敵人。美國相信,不僅要和蘇聯的軍事力量競賽,還要和蘇聯的成就競賽……沒有蘇聯的空間計劃,美國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對這段話的最佳理解是A.美蘇爭鋒使世界長期不得安寧并使國際局勢緊張B.美蘇雙方勢均力敵從而避免了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C.冷戰(zhàn)拖垮了蘇聯最終成就了美國獨霸局面D.冷戰(zhàn)使美蘇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又推動了科技的發(fā)展【答案】D【解析】【詳解】從材料中的“沒有蘇聯的空間計劃,美國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可以看出,美國在為軍備競賽付出高昂代價的同時,也在與蘇聯的競爭中推動了科技發(fā)展。故答案為D項。材料不是反映美蘇爭霸對世界局勢的影響,排除A項;材料沒有反映美蘇爭霸在避免世界大戰(zhàn)中的作用,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成就了美國獨霸局面”,排除C項。19.俄羅斯現任總統(tǒng)普京曾說:“誰要是不為蘇聯解體而感到遺憾,他就是沒心肝;誰要是想恢復原來模樣的蘇聯,他就是沒有頭腦?!边@里的“遺憾”主要是指A.社會主義制度的結束 B.高度集中體制被打破C.超級大國地位的喪失 D.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普京是資產階級代表,不可能為社會主義制度的結束而“遺憾”,也不可能是高度集中體制被打破。因此這里的“遺憾”是指蘇聯作為超級大國地位的喪失,C選項符合題意。結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選項。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的現象是蘇聯或俄羅斯經常出現的現象,D選項排除。20.作為世界農業(yè)起源地之一,中國最早培植的農作物有①玉米②水稻③棉花④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詳解】玉米原產美洲,排除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國家,故②④正確。棉花種植最早出現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排除③。故選②④組合,排除ABC,選D。21.黃梅戲《天仙配》中有這樣一段唱詞:“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边@段唱詞反映了①以農業(yè)與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的基本生產模式②不承擔國家賦稅③農民富裕祥和的生活情景④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題干“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可知,反映了以農業(yè)與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的基本生產模式,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故①④正確;結合所學可知,封建社會下農民是要承擔國家賦稅的,而且從材料中也不能得出,故②錯誤;依據題干“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可知,反映的是農民艱苦的生活,故③錯誤;所以答案選B項,ACD項排除。22.董煟在《救荒活民書》中說:“自田制壞而兼并之法行,貧民下戶極多,而中產之家(相當于自耕農)賑貸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狽無策,只有流離餓殍耳。”該材料所述現象反映了小農經濟的A.封閉性B.分散性C.脆弱性D.連續(xù)性【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一遇水旱,狼狽無策,只有流離餓殍耳”可以看出該材料主要反映了小農經濟的脆弱性,故C項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到小農經濟的封閉性和分散性,故AB兩項也是其特點,但不符合題意;小農經濟沒有連續(xù)性,故D項排除。23.有學者指出:中國古代農業(yè)擁有土壤整治、田間管理、多熟種植、維持地力、良種選育,能量循環(huán)等眾多配套措施的農藝體系。材料中“農藝體系”的主要特點是A.自給自足B.男耕女織C.精耕細作D.集約經營【答案】C【解析】【詳解】從材料“土壤整治、田間管理、多熟種植、維持地力、良種選育,能量循環(huán)”的信息可以看出這是在有限的土地之下精耕細作的特點。C正確。自給自足和男耕女織屬于小農經濟的的特點,不符合材料主旨,A和B項錯誤;集約經營在古代并未產生,它是在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相對較高的情況下出現的經營模式,故D項錯誤。24.中央電視臺有一則廣告語:“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麗?!狈从沉怂拇ㄈ嗣裨跒暮笾亟覉@、發(fā)展經濟的美好愿望。廣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修建于A.西周時期B.戰(zhàn)國時期C.兩漢時期D.隋唐時期【答案】B【解析】【詳解】戰(zhàn)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故選B;ACD時間均不符合題意,排除。25.下圖是1957年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百福村南出土的戰(zhàn)國時期器物。兩面刻銘:正面為“十八年,漆工朐,丞巨造,工正”,背面為“上郡武庫”。該器物A.屬于民營手工業(yè)品B.在市場上流通較廣C.由官營手工業(yè)制造D.由個體生產者鍛造【答案】C【解析】【詳解】材料“戰(zhàn)國時期器物……十八年,漆工朐,丞巨造,工正……上郡武庫”反映了該產品由戰(zhàn)國時期官府管理生產,故C正確;民營手工業(yè)品由私人經營,產品面向市場,不符合題意,故A排除;官營手工業(yè)產品不在市場上流通,故B排除;材料無法體現該產品由個體生產者鍛造,故D排除。26.《文獻通考》曾記載,宋朝物產類租稅中,僅布帛絲綿之品就有10種,分別為羅、綾、綿、紗、絲、納、雜折、絲線、錦和葛布。據此可知,宋朝A.紡織業(yè)較為發(fā)達B.農民賦役負擔沉重C.絲織品種類齊全D.官營手工業(yè)水平高【答案】A【解析】【詳解】材料“僅布帛絲綿之品就有10種,分別為羅、綾、綿、紗、絲、納、雜折、絲線、錦和葛布”反映了當時紡織品種類繁多,說明紡織業(yè)較為發(fā)達,故A正確;材料無法說明農民賦役負擔沉重,故B排除;僅憑材料信息也不能說明絲織品種類齊全,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官營手工業(yè)的水平,故D排除。27.“布衣”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對勞動人民的稱呼,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稱。在諸葛亮生活的時代,“布”的主要材料是A.絲B.毛C.棉D.麻【答案】D【解析】【詳解】元朝以后隨著棉紡織技術的推廣,棉紡織品產量增多,改變了絲、麻、棉的紡織品比例,民間穿棉布衣服才比較普遍。在此之前,大多是富人穿絲,窮人穿麻。故答案為D項。富人穿絲,而“布衣”是對勞動人民的稱呼,排除A項;毛料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飾,排除B項;棉布在元朝以后開始增多,排除C項。28.“土豪,我們做朋友吧”成為當今一種網絡流行語。如果這一土豪生活在唐朝,不可能成為他顯擺資本的是A.灌鋼法制作的鋼刀B.精美的青銅酒器C.胎質細潔的白瓷D.艷麗柔和的粉彩瓷【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灌鋼法發(fā)明于南北朝時期;青銅酒器早在商朝就已經發(fā)現;白瓷出現于唐朝時期;粉彩瓷器出現于明清時期,故答案選D項。排除ABC項。29.宋代文獻中,大量出現虛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虛、舍、圈、集、場等詞語。這反映出當時A.農村商業(yè)發(fā)展B.城市類型繁多C.農業(yè)生產地位下降D.市場管理有待規(guī)范【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材料中“大量出現虛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虛、舍、圈、集、場”說明宋代農村商業(yè)發(fā)展。故答案為A項。B項,材料中“虛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虛、舍、圈、集、場”屬于農村集市,與城市無關,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農業(yè)的地位問題,排除;D項,材料沒有提到市場管理,排除。30.閱讀下面兩幅圖,產生從左圖到右圖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在于A.紙幣便于隨身攜帶B.封建政府優(yōu)化商業(yè)環(huán)境C.商品經濟迅速發(fā)展D.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答案】C【解析】【詳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銅錢不便攜帶,不能適應大宗交易,而紙幣交子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故根本原因是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故排除A,選C;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以重農抑商為基本政策,限制商業(yè)發(fā)展,排除B;明清時期,我國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排除D。31.新版《水滸傳》在全國各地衛(wèi)視上熱播,由于疏忽,其背景知識出現了一些歷史錯誤。如A.東京街頭店鋪林立,市坊雜處B.魯智深在相國寺廟會上買酒吃肉C.宋江與吳用在玉米地里“設計”D.汴京桑家瓦子(戲場)有大小勾欄50余座【答案】C【解析】【詳解】聯系所學,《水滸傳》反映的是宋朝宋江起義,宋朝商品經濟發(fā)展,坊市界限被打破,廟會、集市商業(yè)繁榮,出現勾欄瓦肆娛樂場所,ABD三項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排除;玉米的原產地是墨西哥或中美洲,1492年哥倫布在古巴發(fā)現玉米,以后逐漸傳至世界各地,明朝末年在中國玉米的種植已達十余省,C項錯誤,符合題意,故選C項。32.據《東京夢華錄》等記載,宋代都城多見“當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涼食和專向客商出租鋪席宅舍等現象。這反映了A.城市商業(yè)功能增強B.經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勵經商D.生活習俗改變【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古代城市功能的演變以及宋代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由題干“宋”、“都城”、“向客商出租”并結合所學知識,宋朝商品經濟十分繁榮,城市不斷擴大,城市為商業(yè)發(fā)展的配套服務進一步完善,表明宋代城市的商業(yè)功能增加,而B、C、D項在題干中均沒有直接體現,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項。33.下面是我國古代某地區(qū)居民的職業(yè)結構表。這里的“某地區(qū)”應該是自耕農和地主佃農手工工場主和雇主商人占總人口比例24%36%30%10%A.漢代江南地區(qū)B.唐代關中地區(qū)C.宋代太湖地區(qū)D.明代蘇杭地區(qū)【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材料中可以看出,“手工工場主和雇主”占到職業(yè)人口總數的30%,表明此地已經出現了以雇傭工人為特征的手工工場,并且此種現象在當地較為普遍,所以該表格實際反映的是明代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現狀。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中后期江南部分行業(yè)中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故答案為D項。ABC項,漢代江南地區(qū)經濟狀況是人煙稀少;耕作技術落后;商品交換不發(fā)達,開發(fā)較晚,和古代的北方山東、山西經濟區(qū)比很落后;唐代關中地區(qū)經濟衰落,人口流失嚴重,唐以后關中地區(qū)沒能再成為政治中心;宋代隨著經濟重心南移,兩宋時期是太湖流域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躍居全國前列的關鍵時期。但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是在明中期之后。綜上所述,此三項都與中國古代資本主義萌芽的史實不符,排除。【點睛】數據圖表作為考查考生分析歸納問題能力的一種載體,是表達信息、反映事物發(fā)展變化趨勢的一種重要形式。做此類題需注意:a.防止孤立考查數據,要將整個數據串聯起來進行整體的、宏觀的綜合分析。b.發(fā)掘和利用材料中的時間信息。每一個數據都對應著相應的一個時間,時間能提示我們相對應的時代背景。34.明清統(tǒng)治者實行“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其根本目的是A.維護封建統(tǒng)治B.限制商業(yè)發(fā)展C.保護民族工業(yè)D.防范殖民侵略【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歷代統(tǒng)治者無論實行怎樣的政策,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故選A項;結合所學知識,限制商業(yè)發(fā)展屬于重農抑商政策的具體措施,而非目的,排除B項;結合所學知識,民族工業(yè)產生于19世紀六七十年代,這與題干中“明清”不符,排除C項;結合所學知識,防范殖民侵略屬于“海禁政策”的直接目的,而非根本目的,排除D項。【點睛】解答本題需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明清”并正確掌握”重農抑商”、“海禁”政策的目的。35.古代中國有“千年田換八百主”的諺語。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A.社會動蕩無法長期占有土地B.古代中國朝代更替頻繁C.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D.國家實行土地輪休政策【答案】C【解析】【詳解】“千年田換八百主”反映土地所有者經常變換,這是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的結果,故C正確;“千年田換八百主”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社會動蕩、朝代更替頻繁,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AB;D是對材料的誤讀,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所有者的變化,并非土地輪休,排除D。第II卷(非選擇題)二、主觀題(36題15分,37題15分)3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改編材料二修改后的憲法草案,經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30次會議通過,1954年6月14日公布,交全國人民討論。參加討論者有1.5億人,提出118萬多條修改和補充意見。憲法起草委員會再次修改,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34次會議討論通過,然后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9月20日出席會議的代表以無記名投票方式一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正式誕生?!灾旖∪A等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紀事本末》(1)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寫出兩部法律頒布的時間及其法律的性質。(2)指出材料一“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所體現的原則、統(tǒng)治權力分工規(guī)定所體現的思想,以及材料二中憲法體現的兩大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