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桐廬中學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1頁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桐廬中學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2頁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桐廬中學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3頁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桐廬中學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4頁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桐廬中學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桐廬中學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一位詩人說過,“當靈魂失去廟宇,雨水就會滴在心上”。誠然,物質財富可以滿足生存,但是精神廟宇才能安放心靈。一個國家,要有共同捍衛(wèi)的信念天空;一個社會,要有一起堅守的核心價值。每一個人,在滿足口腹之欲后,也深沉呼喚更加富足而充實的人生?!耙粋€民族必須要有信仰,否則社會上什么‘惡性腫瘤’都會長出來”,有志之士的呼吁,折射出我們時代的精神需求。如車輪圍繞中軸才能轉動、蒼鷹振動雙翼才能飛翔,社會擁有核心價值觀,才能產生凝聚力的強大磁場。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是明辨是非、評判美丑、權衡得失的基本標準,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心理習性和行為操守。每個時代都需要這樣的“精神道統(tǒng)”,人們得以從中尋求生命意義,寄托終極關懷。中華文化向來注重崇德尚義,孔子選擇“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孟子追求“舍生取義,殺身成仁”。5000年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歷史敬畏,也有“為天下人謀永福也”的理想情懷。正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神道統(tǒng)”,孕育出中華兒女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的價值取向,己達達人、兼善天下的行為方式。時至今日,當代中國已經(jīng)躋身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然而,經(jīng)濟發(fā)展高歌猛進的同時,拜金主義在一些人那里頗有市場,一些傳統(tǒng)道德價值受到挑戰(zhàn),一些價值底線被棄守?!皩幵缸趯汃R車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車上笑”的物欲追求,“老人倒地,扶還是不扶”的道德拷問,毒奶粉、地溝油帶來的良心失守……如果利益的巨浪吞噬價值關懷,那么物欲橫流、唯利是圖的盡頭,必然是良知的出局和信任的崩塌。在哲人看來,沒有良知的快樂、沒有是非的知識、沒有道德的商業(yè)、沒有原則的政治,這是現(xiàn)代社會的最大危機。一些經(jīng)濟學家更看重市場經(jīng)濟中的道德力量,認為“沒有誠信、同情心這些最基本的道德觀念,市場經(jīng)濟就會引發(fā)災難”。的確,缺少自由平等,市場經(jīng)濟就可能異化為巧取豪奪的原始叢林;沒有公正法治,現(xiàn)代社會也可能墮落為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戲。今天,隨著物質財富不斷累積,富裕起來之后的價值追問,更加峻切地擺在國人面前;涵養(yǎng)我們時代的“精神道統(tǒng)”,同樣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出國旅游,能否用自己的行為,展示一個大國的文明?汽車時代,能否遵守規(guī)則,讓社會多一份法治意識?網(wǎng)絡普及,能否尊重隱私,向他人釋放出誠信和友愛?若從這些點滴努力中,一個人能夠獲得升華自我,那一個國家何嘗不能實現(xiàn)從物質現(xiàn)代化向精神現(xiàn)代化的飛躍?總有一種情懷,能夠讓人超越爭名逐利;總有一種追求,能夠讓人舍棄一時得失;總有一種感動,能夠讓人不禁潸然淚下。物質匱乏的時代,精神的力量可以彌補物質的不足。物質豐裕的時代,精神的星光則能照耀我們走得更高更遠,去擁抱一個更加豐盈的人生,收獲一個更加強大的中國。(選自2014年4月9日《人民日報》)材料二:《新周刊》雜志曾經(jīng)做過一個有關成功的專題,指出現(xiàn)代社會有三粒毒藥:性自由、消費主義和成功學。在我看來,這里的三粒毒藥實際上是兩粒,如果將成功學與消費主義合二為一,就是流行性物欲癥。物欲癥使人們放棄了時間而選擇了金錢,擅長謀生卻不會享受生活。美國追求的是“麥當勞”而不是“麥當閑”,中國人因為勤勞的稟賦常常忘記最真實的生活。人們起早貪黑,仿佛大家每天都很忙,就像《愛麗絲漫游仙境》里的小兔子一樣,不停地看表,不停地嘀咕:“沒時間說你好,沒時間說再見,我來不及了,我來不及了,我來不及了。”物欲癥帶來的是“時間荒”,人們因為物欲而丟失了原本屬于自己的時間。就這樣,人為物所奴役,人為物所謀殺。速度,永遠是速度。物欲橫流的社會,恐懼幾乎成了貪婪的同義詞。在物欲高漲的年代,糟糕的并不只是貪婪,還有害怕。害怕在別人眼里顯得不成功,害怕自己趕不上鄰居。早已經(jīng)衣食無憂的人們,總在為自己不如他人富有而悲嘆不已。有人說,中國現(xiàn)在有兩種人,一種人已經(jīng)坐穩(wěn)了房奴,另一種想做房奴而不得。沒房子的自然想著有房子,處于焦慮之中當屬正常。然而,那些有房子的人,同樣活得憂心忡忡,因為,他們想要更大的房子。如《新周刊》所說,按照現(xiàn)在的成功學邏輯,如果你沒有賺到“豪宅、名車、年入百萬”,如果你沒有成為他人艷羨的成功人士,那么,你就犯了“不成功罪”。需要追問的是,當我們花費一生中最寶貴的時間換回一堆死后并帶不走的東西,在我們和這些東西之間,究竟誰占有誰?是我們占有物品,還是物品占有我們?如何超拔于一望無際的物欲與喧囂之上,得物欲與成功之外的自由?這樣的時代常常讓我想起亨利?梭羅,那位在瓦爾登湖畔離群索居的思想者。梭羅堅稱:“如果我像大多數(shù)人那樣,把自己的上午和下午都賣給社會,我敢肯定,生活也就沒什么值得過的了。”梭羅同樣看透人類文明的悖謬與困境:“如果一個人因為喜歡樹林,每天在樹林里度過半天時光,那他,可能被人看作是流浪漢;可要是,他全天做個投機者,鋸光樹木,讓大地光禿禿,人們卻把他看做是勤勉進取的好公民?!笔裁磿r候,我們能夠像流浪漢一樣自由?什么時候,我們可以碎步徜徉于梭羅筆下那郁郁蔥蔥的樹林?在那里,簡單生活不被視為一種墮落,勤勞的人節(jié)制勤勞。在那里,你可以坐在時間的溪水里垂釣天上的星星,不必終日奔波于風塵。在那里,你可以看大地寒來暑往,四季消長分明。在那里,你可以看種子播撒信念,古樹枝系蒼穹。(選自熊培云《梭羅的樹林》,《自由在高處》,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新周刊》做過一個有關成功的專題,指出現(xiàn)代社會有三粒毒藥,作者認為可將其合并為“流行性物欲癥”。B.人們起早貪黑,犧牲時間,追求速度,但是高速度的改造并沒有給人們帶來全然舒適的生活,人們依然感到恐懼和焦慮。C.“流浪漢”的特點是生活簡單,心靈自由;“好公民”的特點是索取無度、是物欲的奴隸,心靈不自由。兩者形成對比。D.在梭羅看來,終日奔波,每天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是不值得的,生命短暫,應該享受真正的生活,追求心靈的自由。(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如果人們被“流行性物欲癥”所支配,很可能導致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物極必反。B.羅馬哲學家塞涅卡說:“茅草屋頂下住著自由的人;大理石和黃金棲息著奴隸?!边@句話形象地表明了文中為物所奴役的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C.魯迅說,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那么在這個全民創(chuàng)富、圍著錢轉的時代,因謀財而自害其命的事情時常在發(fā)生。D.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過多的信息攝入或過度的信息依賴讓人不自由,我們應該像梭羅一樣追求簡單、自由的生活方式,切斷與外界的一切聯(lián)系。(3)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當代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非常迅猛,同時,傳統(tǒng)道德價值受到挑戰(zhàn),很多價值底線失守。B.中華文化向來注重崇德尚義,孔子、孟子有關“義”的觀點態(tài)度充分證明這一點。C.一些經(jīng)濟學家認為沒有誠信、同情心、公正、自由平等,市場經(jīng)濟就會引發(fā)災難。D.物質富裕時代,精神星光作用之大,它能夠照耀我們去擁抱一個更加豐盈的人生。(4)文中的“廟宇”和“惡性腫瘤”各喻指什么?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5)結合文中的觀點,談談你對下面這段話的理解。“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幾十年如一日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畢生的夢想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江西“奪刀少年”柳艷兵,為了乘客的生命安全,不顧高考在即,勇敢地奪下歹徒手中的刀。山東老人劉盛蘭年屆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愛心和執(zhí)著感動著身邊的人。(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6分)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題。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哥倫比亞]馬爾克斯海面上漸漸漂過來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先發(fā)現(xiàn)的孩子們炫耀說那是一艘敵船。過了一會兒,他們又發(fā)現(xiàn)那件漂浮物上沒有掛旗幟,也沒有桅桿,于是又認為是一條鯨魚。一直到它漂到岸邊,他們從它身上取下那些黑乎乎的馬尾藻、水母和遇難船只的碎片后,才發(fā)現(xiàn)是一個淹死的人。孩子們跟這個尸體玩了整整一下午,他們在沙灘上把他埋好,然后再挖出來,后來被大人看見了,便給村子里報了信。村子里男人抬尸的時候,人們發(fā)現(xiàn)這具尸體比所有的死人都龐大,都沉重,重得像一匹馬,男人們互相議論著,可能是因為他在水里泡得時間太長了,水都浸到了骨頭里。當天夜里,女人們用蘆絮擦掉死人身上的污泥,她們發(fā)現(xiàn)這死者曾是一個很傲慢的人,因為他的臉上沒有其他那些在海上淹死的人那種孤獨的表情。最后直到她們給他完全擦洗干凈了,才發(fā)現(xiàn)他是那么漂亮,于是都驚訝地憋住了呼吸。他不僅是她們從沒見過的那種最高大、最強健而又最具有男性美的人,而且是連在想象中都不曾見過的男人。村子里找不到一張那么大的床來停放他。女人們把村子里身材最高的男人在節(jié)日里穿的褲子拿來也穿不進,最肥大的襯衣他也嫌窄,最大的鞋子還是小。女人們都為這短小的服裝和他的美不相稱而感到難過,于是她們決定用大塊帆布和一件新娘子的粗線襯衫給他做衣服,以保持他死后的尊嚴。女人們幻想如果那漂亮的男人住在這個村子里,他的女人一定是最幸福的。她們暗自拿他跟自己的男人比,內心里都在咒罵自己的男人,覺得他們是世界上最污穢而又沒有本事的人。這時她們當中最老的一個嘆口氣說道:“他長的多么像埃斯特溫?!蹦切┙o他穿衣服、梳頭、剪指甲和修胡子的女人,在把他放倒在地上時都抑制不住難受的心情。當她們用塊手帕為他蓋臉,免得陽光打擾他時,見到他是那樣永遠的安息了,像所有的男人一樣,無法抗拒這自然規(guī)律的安排,都止不住流下了眼淚。先是她們當中最年輕的一個女人開始抽泣,其他人強忍著,只是悲傷地嘆著氣,可到后來,越來越想哭,因為這個被淹死的人越發(fā)使她們回想起埃斯特溫,這位世界上最無人幫助的可憐人,他是那么溫柔,而又助人為樂。她們在痛哭之余都感到了一種莫名的空虛。“上天啊,他是我們的。”她們哭泣著說。男人們認為這些言過其實的話只不過是女人的輕浮。他們只想立即處理掉這個額外的累贅。一個女人走過去取掉蓋在死者臉上的手帕,這下連男人們也都驚呆了。是埃斯特溫。人們?yōu)樗e行了最隆重的葬禮。有些婦女去鄰村找花,把這件事講給另一些婦女聽,她們不相信,也跟來看看。當她們見到那死者后,就又去弄來更多的鮮花,人和花越來越多,擠得幾乎無法走路。在把那具尸體拋下深淵以前的片刻間,所有的人都憋住呼吸。他們不需要相互去看,就知道彼此都不是完美的,永遠也不可能是完美的。真遺憾,這個漂亮的傻瓜死了。他們將在房前墻上涂上明快的色彩,借以永遠紀念埃斯特溫。他們還將鑿開巖層,在石頭地上挖出水源來,在懸崖峭壁上栽種鮮花,為了在將來每年的春天,讓那些大船上的旅客被這海上花園的芳香所召喚。連船長也下到甲板上,身穿節(jié)日的服裝,胸前挎著望遠鏡,佩戴著金星肩章和一排戰(zhàn)爭中得的獎章,指著這坐落在加勒比海地平線上滿是玫瑰花的海角,用十四種語言說道:“你們看那兒,如今風兒是那樣平靜,太陽是那么明亮。連那些向日葵都不知道此刻該朝哪邊轉。是的,那兒就是埃斯特溫的村子?!保ㄟx自《意林》,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思想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寫了一群村民居住在一個荒涼偏遠的海邊漁村,過著灰暗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一具漂亮的死尸從海面上漂過來,開始照亮每一個人的生活。B.小說描述了一個美到極致的溺水者,他的容顏不僅令鎮(zhèn)上的女人們在對比中看到了自己身邊不堪的丈夫,還映襯出了她們日復一日的破敗不堪的生活。C.“埃斯特溫”是一個美的代名詞,是神與美的化身,是不可侵擾與傷害的美的存在。正因如此,小鎮(zhèn)上的人為溺水者舉辦了盛大隆重的葬禮。D.先是女人,后是男人,他們被溺水者的漂亮折服,這體現(xiàn)了文章的主旨﹣﹣雖然現(xiàn)實不能使人滿意,但仍要追求生活中的美。(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開頭寫死尸是一艘敵船、一條鯨魚都是為下文寫“埃斯特溫”的高大做鋪墊。這個故事看上去有些荒誕,卻與生活的內在邏輯并不相悖。B.文章營造了一種過去與現(xiàn)在交織的幻覺。人們通過溺水者的臉想象出了他過去的經(jīng)歷,甚至把他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和朋友。C.文章通過對比、白描、夸張、借代的手法來表現(xiàn)人物,既傳神又逼真,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D.小說將真實與虛幻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這正是馬爾克斯魔幻現(xiàn)實主義手法的一種獨特表現(xiàn)。(3)請分析溺水者形象的象征意義。(4)馬爾克斯是拉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代表作家,他曾宣稱:“在我的小說里,沒有一個字不是建立在現(xiàn)實的基礎上的?!苯Y合這篇小說和課文的有關情節(jié),從“魔幻”與“現(xiàn)實”的關系角度簡析這種寫作特點。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甲]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闭Z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后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節(jié)選自歸有光《項脊軒志》)[乙]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嗚呼!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既又與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一身,形單影只。嫂嘗撫汝指吾而言曰:“韓氏兩世,惟此而已!”汝時尤小,當不復記憶;吾時雖能記憶,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吾年十九,始來京城。其后四年,而歸視汝。又四年,吾往河陽省墳墓,遇汝從嫂喪來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來省吾,止一歲,請歸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來。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始行,吾又罷去,汝又不果來。吾念汝從于東,東亦客也,不可以久,圖久遠者,莫如西歸,將成家而致妝。嗚呼!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相與處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少者強者而夭歿,長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為信也。夢也,傳之非其真也?東野之書、耿蘭之報,何為而在吾側也?嗚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純明宜業(yè)其家者,不克蒙其澤矣!所謂天者誠難測,而神者誠難明矣!所謂理者不可推,而壽者不可知矣!雖然,吾自今年來,蒼蒼者或化而為白矣,動搖者或脫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氣日益微,幾何不從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嗚呼,言有窮而情不可終,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嗚呼哀哉!尚饗?。ü?jié)選自韓愈《祭十二郎文》)(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相與處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B.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相與處/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C.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相與處/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D.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相與處/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先妣,文中指已經(jīng)去世的母親,也可以稱先母、先慈。在稱謂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長一輩,文中的“先大母”指已經(jīng)去世的祖母。B.“歸寧”一詞起源很早,在《詩經(jīng)》中就有“歸寧父母”的記載?!皻w寧”指回家省親,多指在外的游子回家看望父母。C.“亭、臺、樓、閣、軒、榭”是中國古代建筑的幾種類型,其中“軒”指的是有窗的長廊或小屋,多為高而敞的建筑,但體量不大。D.“尚饗”是祭文結尾常用的語言,表示希望死者的靈魂來享用祭品。(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甲文中,作者善于從日常生活中選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細節(jié)的場面,表現(xiàn)人物的風貌,寄托內心的感情。另外,作者還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靜物,達到“不言情而情無限,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B.甲文的語言委婉含蓄,不加藻飾。作者不大張聲勢,不故作驚人之筆,甚至也不采用色彩強烈的詞藻來作恣意的渲染,但平淡的文字道出了人間真情。疊詞的運用也為文章增添了形象性和音樂美。C.在乙文中,作者把抒情、敘事、議論結合在一起,從家常之事入手,表現(xiàn)出對兄嫂及侄兒深切的懷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D.乙文一反傳統(tǒng)祭文的固定模式,形式上破駢為散,采用自由多變的散體。這種自由化的寫作形式,使作者如同與死者對話,邊訴邊泣,吞吐嗚咽,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②汝之純明宜業(yè)其家者,不克蒙其澤矣?。?)“悲”是《項脊軒志》和《祭十二郎文》兩篇文章表達的共同情感,試結合節(jié)選部分的內容分析,在兩篇文章中作者各自表達了哪幾種悲?(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兩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鷓鴣天賀鑄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①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注】①梧桐半死:晉崔豹《古今注?草木》:“合歡樹,似梧桐。枝葉繁,互相交結?!眲t所謂“合歡樹”似即連理梧桐。古詩文中例以“梧桐半死”比喻喪偶。(1)下列對這兩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詞中將“不思量”與“自難忘”并舉,利用這兩組看似矛盾的心態(tài)之間的張力,真實而深刻地表達了對亡妻的思念。B.蘇詞中“塵滿面,鬢如霜”寥寥數(shù)字,運用了白描手法,刻畫了詩人的外部形象,表現(xiàn)出其內在的復雜的思想感情。C.《鷓鴣天》一詞,“同來何事不同歸”劈頭一問,看似無理,卻極有情,道出了詩人失去妻子后強烈的悲苦之情。D.《鷓鴣天》下片,運用對比手法,“露初晞”與“新垅”形成鮮明對比,更讓詩人產生“物是人非”的悲嘆。(2)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泛唾R鑄的《鷓鴣天》均為悼亡之作,以真摯、沉痛見稱。試分析這兩首詞在表達技巧上的相同之處。(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屈原列傳》中,司馬遷認為屈原的《離騷》雖然描寫的是尋常事物但含意卻極宏大,所舉的事例雖然淺近但意義卻很深遠的兩句是“,”。(2)《將進酒》中,詩人以否定權貴來表達自己郁憤情緒的詩句是“,”。(3)洞庭湖煙波浩渺,壯闊無邊,歷來是文人墨客吟詠的對象,描寫洞庭湖景色的詩詞名句有“,”。三、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I)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11分)6.(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美國前駐華大使博卡斯指出,佩洛西的舉動是一種“挑釁”,是在玩火,美方將會為之付出代價。佩洛西在新加坡期間,新方領導人當面強調了穩(wěn)定的中美關系對地區(qū)和平與安全的重要性。佩洛西在韓國遭受“冷遇”,引發(fā)輿論廣泛關注。分析普遍認為,佩洛西攪亂地區(qū)局勢的惡劣行徑,讓自己成了名副其實的①_______。地區(qū)國家的態(tài)度充分說明,美方將臺灣問題引入地區(qū)戰(zhàn)略,渲染緊張、挑動對抗,是逆地區(qū)發(fā)展潮流而動,同亞太人民的期待②_______。中國實現(xiàn)完全統(tǒng)一,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中方愿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tǒng)一的前景,但如果外部干涉勢力和“臺獨”分裂勢力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我們將不得不采取斷然措施。面對國家統(tǒng)一的民族大義,中國人民有不信邪、不怕鬼的骨氣,有嚇不倒、壓不垮的志氣,有③_______的決心,更有堅決捍衛(wèi)國家主權、民族尊嚴的能力。任何人、任何勢力、任何國家若在臺灣問題上挑釁滋事,企圖遲滯中國發(fā)展壯大,阻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怎不將碰得頭破血流?(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一個句式整齊的句子。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反問和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II)語言文字運用II(共1小題,9分)7.(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海螺擁有一雙對光敏感但分辨率極低的眼睛,①_______。相比用眼睛這個詞來稱呼它這一視覺器官,其實叫它“光感受器”更合適。如果有一只魚從它面前游過,估計它的眼睛就只能看到一個黑影劃過。不過這點視力足夠它用了。只要它感受到外面的光影發(fā)生了變化,②_______。人家壓根不需要逃跑,只需在覺察到危險的時候龜縮。扇貝的眼睛和海螺的眼睛功能也差不多。但扇貝的眼睛雖小,數(shù)量卻多得多,一只扇貝大約有兩百多個眼睛,所以相比于海螺兄來說,它的感光范圍更廣。并且,它覺察到危險后,會馬上鼓掌一樣游開,在逃跑能力這一方面上,只能說扇貝略勝一籌。此外,海螺的眼睛還有一個你想不到的特異功能,它會再生。2018年,有科學家對海螺做了一個實驗,把它的兩只眼睛切掉了,但過了八周之后,它就長了一對新眼在眼柄上。由此看來,在再生這點上,③_______。(1)下列句子中的引號和文中畫橫線處句子中的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那位“大師”捧著幾張古畫,到處宣揚它們的價值,結果一鑒定,一幅真跡也沒有。B.閱讀學術著作,要關注其中“問題的提出”和“問題的解決”。C.她好像是在故意氣通訊員,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說:“抱去吧?!盌.宋徽宗所創(chuàng)的“瘦金體”,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在中國書法史上獨具特色。(2)在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四、作文(60分)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審美是人類理解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指人與社會或自然形成一種無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關系狀態(tài)。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不僅可以健全個體的人格素養(yǎng),提升自我的生活品質,同時也能推動整個社會的全面進步。然而,當下社會中,有人特別是一些少不更事的年輕人崇尚所謂的顏值至上、消費至上、娛樂至上的生活理念,這與他們審美的偏狹不無關系。鑒于此,有人說審美的偏狹是一種智力的缺陷,也有人說審美的偏狹是一種教育的缺陷,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說法。作為當代青年,你如何看待“審美的偏狹”現(xiàn)象?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桐廬中學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一位詩人說過,“當靈魂失去廟宇,雨水就會滴在心上”。誠然,物質財富可以滿足生存,但是精神廟宇才能安放心靈。一個國家,要有共同捍衛(wèi)的信念天空;一個社會,要有一起堅守的核心價值。每一個人,在滿足口腹之欲后,也深沉呼喚更加富足而充實的人生?!耙粋€民族必須要有信仰,否則社會上什么‘惡性腫瘤’都會長出來”,有志之士的呼吁,折射出我們時代的精神需求。如車輪圍繞中軸才能轉動、蒼鷹振動雙翼才能飛翔,社會擁有核心價值觀,才能產生凝聚力的強大磁場。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是明辨是非、評判美丑、權衡得失的基本標準,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心理習性和行為操守。每個時代都需要這樣的“精神道統(tǒng)”,人們得以從中尋求生命意義,寄托終極關懷。中華文化向來注重崇德尚義,孔子選擇“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孟子追求“舍生取義,殺身成仁”。5000年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歷史敬畏,也有“為天下人謀永福也”的理想情懷。正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神道統(tǒng)”,孕育出中華兒女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的價值取向,己達達人、兼善天下的行為方式。時至今日,當代中國已經(jīng)躋身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然而,經(jīng)濟發(fā)展高歌猛進的同時,拜金主義在一些人那里頗有市場,一些傳統(tǒng)道德價值受到挑戰(zhàn),一些價值底線被棄守?!皩幵缸趯汃R車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車上笑”的物欲追求,“老人倒地,扶還是不扶”的道德拷問,毒奶粉、地溝油帶來的良心失守……如果利益的巨浪吞噬價值關懷,那么物欲橫流、唯利是圖的盡頭,必然是良知的出局和信任的崩塌。在哲人看來,沒有良知的快樂、沒有是非的知識、沒有道德的商業(yè)、沒有原則的政治,這是現(xiàn)代社會的最大危機。一些經(jīng)濟學家更看重市場經(jīng)濟中的道德力量,認為“沒有誠信、同情心這些最基本的道德觀念,市場經(jīng)濟就會引發(fā)災難”。的確,缺少自由平等,市場經(jīng)濟就可能異化為巧取豪奪的原始叢林;沒有公正法治,現(xiàn)代社會也可能墮落為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戲。今天,隨著物質財富不斷累積,富裕起來之后的價值追問,更加峻切地擺在國人面前;涵養(yǎng)我們時代的“精神道統(tǒng)”,同樣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出國旅游,能否用自己的行為,展示一個大國的文明?汽車時代,能否遵守規(guī)則,讓社會多一份法治意識?網(wǎng)絡普及,能否尊重隱私,向他人釋放出誠信和友愛?若從這些點滴努力中,一個人能夠獲得升華自我,那一個國家何嘗不能實現(xiàn)從物質現(xiàn)代化向精神現(xiàn)代化的飛躍?總有一種情懷,能夠讓人超越爭名逐利;總有一種追求,能夠讓人舍棄一時得失;總有一種感動,能夠讓人不禁潸然淚下。物質匱乏的時代,精神的力量可以彌補物質的不足。物質豐裕的時代,精神的星光則能照耀我們走得更高更遠,去擁抱一個更加豐盈的人生,收獲一個更加強大的中國。(選自2014年4月9日《人民日報》)材料二:《新周刊》雜志曾經(jīng)做過一個有關成功的專題,指出現(xiàn)代社會有三粒毒藥:性自由、消費主義和成功學。在我看來,這里的三粒毒藥實際上是兩粒,如果將成功學與消費主義合二為一,就是流行性物欲癥。物欲癥使人們放棄了時間而選擇了金錢,擅長謀生卻不會享受生活。美國追求的是“麥當勞”而不是“麥當閑”,中國人因為勤勞的稟賦常常忘記最真實的生活。人們起早貪黑,仿佛大家每天都很忙,就像《愛麗絲漫游仙境》里的小兔子一樣,不停地看表,不停地嘀咕:“沒時間說你好,沒時間說再見,我來不及了,我來不及了,我來不及了。”物欲癥帶來的是“時間荒”,人們因為物欲而丟失了原本屬于自己的時間。就這樣,人為物所奴役,人為物所謀殺。速度,永遠是速度。物欲橫流的社會,恐懼幾乎成了貪婪的同義詞。在物欲高漲的年代,糟糕的并不只是貪婪,還有害怕。害怕在別人眼里顯得不成功,害怕自己趕不上鄰居。早已經(jīng)衣食無憂的人們,總在為自己不如他人富有而悲嘆不已。有人說,中國現(xiàn)在有兩種人,一種人已經(jīng)坐穩(wěn)了房奴,另一種想做房奴而不得。沒房子的自然想著有房子,處于焦慮之中當屬正常。然而,那些有房子的人,同樣活得憂心忡忡,因為,他們想要更大的房子。如《新周刊》所說,按照現(xiàn)在的成功學邏輯,如果你沒有賺到“豪宅、名車、年入百萬”,如果你沒有成為他人艷羨的成功人士,那么,你就犯了“不成功罪”。需要追問的是,當我們花費一生中最寶貴的時間換回一堆死后并帶不走的東西,在我們和這些東西之間,究竟誰占有誰?是我們占有物品,還是物品占有我們?如何超拔于一望無際的物欲與喧囂之上,得物欲與成功之外的自由?這樣的時代常常讓我想起亨利?梭羅,那位在瓦爾登湖畔離群索居的思想者。梭羅堅稱:“如果我像大多數(shù)人那樣,把自己的上午和下午都賣給社會,我敢肯定,生活也就沒什么值得過的了。”梭羅同樣看透人類文明的悖謬與困境:“如果一個人因為喜歡樹林,每天在樹林里度過半天時光,那他,可能被人看作是流浪漢;可要是,他全天做個投機者,鋸光樹木,讓大地光禿禿,人們卻把他看做是勤勉進取的好公民。”什么時候,我們能夠像流浪漢一樣自由?什么時候,我們可以碎步徜徉于梭羅筆下那郁郁蔥蔥的樹林?在那里,簡單生活不被視為一種墮落,勤勞的人節(jié)制勤勞。在那里,你可以坐在時間的溪水里垂釣天上的星星,不必終日奔波于風塵。在那里,你可以看大地寒來暑往,四季消長分明。在那里,你可以看種子播撒信念,古樹枝系蒼穹。(選自熊培云《梭羅的樹林》,《自由在高處》,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A.《新周刊》做過一個有關成功的專題,指出現(xiàn)代社會有三粒毒藥,作者認為可將其合并為“流行性物欲癥”。B.人們起早貪黑,犧牲時間,追求速度,但是高速度的改造并沒有給人們帶來全然舒適的生活,人們依然感到恐懼和焦慮。C.“流浪漢”的特點是生活簡單,心靈自由;“好公民”的特點是索取無度、是物欲的奴隸,心靈不自由。兩者形成對比。D.在梭羅看來,終日奔波,每天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是不值得的,生命短暫,應該享受真正的生活,追求心靈的自由。(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DA.如果人們被“流行性物欲癥”所支配,很可能導致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物極必反。B.羅馬哲學家塞涅卡說:“茅草屋頂下住著自由的人;大理石和黃金棲息著奴隸。”這句話形象地表明了文中為物所奴役的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C.魯迅說,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那么在這個全民創(chuàng)富、圍著錢轉的時代,因謀財而自害其命的事情時常在發(fā)生。D.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過多的信息攝入或過度的信息依賴讓人不自由,我們應該像梭羅一樣追求簡單、自由的生活方式,切斷與外界的一切聯(lián)系。(3)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DA.當代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非常迅猛,同時,傳統(tǒng)道德價值受到挑戰(zhàn),很多價值底線失守。B.中華文化向來注重崇德尚義,孔子、孟子有關“義”的觀點態(tài)度充分證明這一點。C.一些經(jīng)濟學家認為沒有誠信、同情心、公正、自由平等,市場經(jīng)濟就會引發(fā)災難。D.物質富裕時代,精神星光作用之大,它能夠照耀我們去擁抱一個更加豐盈的人生。(4)文中的“廟宇”和“惡性腫瘤”各喻指什么?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5)結合文中的觀點,談談你對下面這段話的理解?!半s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幾十年如一日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畢生的夢想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江西“奪刀少年”柳艷兵,為了乘客的生命安全,不顧高考在即,勇敢地奪下歹徒手中的刀。山東老人劉盛蘭年屆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愛心和執(zhí)著感動著身邊的人?!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整體把握材料內容,結合相關語境分析各個選項表述的正誤,作出正確的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說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本,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3)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中相關詞語含義的理解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文本,結合相關語境進行分析。(5)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內容及題干中的語段,結合具體內容進行分析。【解答】(1)A.“作者認為可將其合并為‘流行性物欲癥’”說法錯誤,材料二原文說的是“在我看來,這里的三粒毒藥實際上是兩粒,如果將成功學與消費主義合二為一,就是流行性物欲癥”,并不是將三粒毒藥合并為“流行性物欲癥”。故選A。(2)D.“切斷與外界的一切聯(lián)系”說法錯誤,過于絕對。依據(jù)材料二結尾段可知,作者提倡梭羅的生活方式,但并非要切斷與外界的一切聯(lián)系。故選D。(3)A.“傳統(tǒng)道德價值受到挑戰(zhàn),很多價值底線失守”說法錯誤,以偏概全。材料一說的是“一些傳統(tǒng)道德價值受到挑戰(zhàn),一些價值底線被棄守”,前面是用“一些”加以限制。B.“充分證明這一點”說法錯誤,夸大事實?!俺浞帧痹诰渲惺恰白銐颉钡囊馑?,“向來”是“一貫如此”的意思。僅憑“孔子、孟子有關‘義’的觀點態(tài)度”不可能“足夠”證明中華文化“一貫”注重崇德尚義。C.“一些經(jīng)濟學家認為……”說法錯誤,張冠李戴。根據(jù)材料一“一些經(jīng)濟學家更看重市場經(jīng)濟中的道德力量,認為‘沒有誠信、同情心這些最基本的道德觀念,市場經(jīng)濟就會引發(fā)災難’。的確,缺少自由平等,市場經(jīng)濟就可能異化為巧取豪奪的原始叢林;沒有公正法治,現(xiàn)代社會也可能墮落為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戲”可知,“公正、自由平等”是作者論及的內容,而不是“一些經(jīng)濟學家”觀點中的內容。D.正確。故選D。(4)文中的“廟宇”和“惡性腫瘤”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均為喻體,理解其含義需要結合文章內容找到其本體?!皬R宇”:原指供奉神佛或歷史上名人的處所。結合材料一“‘當靈魂失去廟宇,雨水就會滴在心上’。誠然,物質財富可以滿足生存,但是精神廟宇才能安放心靈”“每個時代都需要這樣的‘精神道統(tǒng)’,人們得以從中尋求生命意義,寄托終極關懷”可知,“廟宇”指的是精神層次;再結合“一個國家,要有共同捍衛(wèi)的信念天空;一個社會,要有一起堅守的核心價值。每一個人,在滿足口腹之欲后,也深沉呼喚更加富足而充實的人生”來看,“廟宇”喻指“信念”“信仰”“時代精神”“社會的核心價值觀”等“精神道統(tǒng)”;“惡性腫瘤”:結合“一個民族必須要有信仰,否則社會上什么‘惡性腫瘤’都會長出來”可知,“惡性腫瘤”指的是丑惡的社會現(xiàn)象;再結合下文的“拜金主義在一些人那里頗有市場,一些傳統(tǒng)道德價值受到挑戰(zhàn),一些價值底線被棄守”“如果利益的巨浪吞噬價值關懷,那么物欲橫流、唯利是圖的盡頭,必然是良知的出局和信任的崩塌”“市場經(jīng)濟就可能異化為巧取豪奪的原始叢林;沒有公正法治,現(xiàn)代社會也可能墮落為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戲”可知,“惡性腫瘤”喻指拜金主義、唯利是圖、巧取豪奪、腐化墮落等丑惡現(xiàn)象。(5)首先要明確作者在文中觀點是什么,然后用文中的觀點來分析所給文段,再用文段內容來證明文中觀點。由文本中“一個國家,要有共同捍衛(wèi)的信念天空;一個社會,要有一起堅守的核心價值”“社會擁有核心價值觀,才能產生凝聚力的強大磁場。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是明辨是非、評判美丑、權衡得失的基本標準,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心理習性和行為操守。每個時代都需要這樣的‘精神道統(tǒng)’”等語句可知,本文中心內容是強調人應有精神追求,一個社會應有核心價值觀,應遵循精神道統(tǒng)。由文本“總有一種情懷,能夠讓人超越爭名逐利;總有一種追求,能夠讓人舍棄一時得失;總有一種感動,能夠讓人不禁潸然淚下”可知,所給文段中的人物事跡正是文中這種觀點的證明與寫照。“物質豐裕的時代,精神的星光則能照耀我們走得更高更遠”,袁隆平的事跡是“總有一種情懷,能夠讓人超越爭名逐利”的生動寫照;柳艷兵見義勇為的精神告訴人們:總有一種追求,能夠讓人舍棄一時得失;劉盛蘭的高尚情懷令人感動,這種感動能夠讓人不禁潸然淚下。答案:(1)A(2)D(3)D(4)“廟宇”喻指“信念”“信仰”“時代精神”“社會的核心價值觀”等“精神道統(tǒng)”;“惡性腫瘤”喻指拜金主義、唯利是圖、巧取豪奪、腐化墮落等丑惡現(xiàn)象。(5)示例:精神的星光能照耀人們走得更高更遠。袁隆平的事跡是“總有一種情懷,能夠讓人超越爭名逐利”的生動寫照。柳艷兵見義勇為的精神告訴人們:總有一種追求,能夠讓人舍棄一時得失。劉盛蘭的高尚情懷令人感動,這種感動能夠讓人不禁潸然淚下。(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6分)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題。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哥倫比亞]馬爾克斯海面上漸漸漂過來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先發(fā)現(xiàn)的孩子們炫耀說那是一艘敵船。過了一會兒,他們又發(fā)現(xiàn)那件漂浮物上沒有掛旗幟,也沒有桅桿,于是又認為是一條鯨魚。一直到它漂到岸邊,他們從它身上取下那些黑乎乎的馬尾藻、水母和遇難船只的碎片后,才發(fā)現(xiàn)是一個淹死的人。孩子們跟這個尸體玩了整整一下午,他們在沙灘上把他埋好,然后再挖出來,后來被大人看見了,便給村子里報了信。村子里男人抬尸的時候,人們發(fā)現(xiàn)這具尸體比所有的死人都龐大,都沉重,重得像一匹馬,男人們互相議論著,可能是因為他在水里泡得時間太長了,水都浸到了骨頭里。當天夜里,女人們用蘆絮擦掉死人身上的污泥,她們發(fā)現(xiàn)這死者曾是一個很傲慢的人,因為他的臉上沒有其他那些在海上淹死的人那種孤獨的表情。最后直到她們給他完全擦洗干凈了,才發(fā)現(xiàn)他是那么漂亮,于是都驚訝地憋住了呼吸。他不僅是她們從沒見過的那種最高大、最強健而又最具有男性美的人,而且是連在想象中都不曾見過的男人。村子里找不到一張那么大的床來停放他。女人們把村子里身材最高的男人在節(jié)日里穿的褲子拿來也穿不進,最肥大的襯衣他也嫌窄,最大的鞋子還是小。女人們都為這短小的服裝和他的美不相稱而感到難過,于是她們決定用大塊帆布和一件新娘子的粗線襯衫給他做衣服,以保持他死后的尊嚴。女人們幻想如果那漂亮的男人住在這個村子里,他的女人一定是最幸福的。她們暗自拿他跟自己的男人比,內心里都在咒罵自己的男人,覺得他們是世界上最污穢而又沒有本事的人。這時她們當中最老的一個嘆口氣說道:“他長的多么像埃斯特溫?!蹦切┙o他穿衣服、梳頭、剪指甲和修胡子的女人,在把他放倒在地上時都抑制不住難受的心情。當她們用塊手帕為他蓋臉,免得陽光打擾他時,見到他是那樣永遠的安息了,像所有的男人一樣,無法抗拒這自然規(guī)律的安排,都止不住流下了眼淚。先是她們當中最年輕的一個女人開始抽泣,其他人強忍著,只是悲傷地嘆著氣,可到后來,越來越想哭,因為這個被淹死的人越發(fā)使她們回想起埃斯特溫,這位世界上最無人幫助的可憐人,他是那么溫柔,而又助人為樂。她們在痛哭之余都感到了一種莫名的空虛?!吧咸彀。俏覀兊??!彼齻兛奁f。男人們認為這些言過其實的話只不過是女人的輕浮。他們只想立即處理掉這個額外的累贅。一個女人走過去取掉蓋在死者臉上的手帕,這下連男人們也都驚呆了。是埃斯特溫。人們?yōu)樗e行了最隆重的葬禮。有些婦女去鄰村找花,把這件事講給另一些婦女聽,她們不相信,也跟來看看。當她們見到那死者后,就又去弄來更多的鮮花,人和花越來越多,擠得幾乎無法走路。在把那具尸體拋下深淵以前的片刻間,所有的人都憋住呼吸。他們不需要相互去看,就知道彼此都不是完美的,永遠也不可能是完美的。真遺憾,這個漂亮的傻瓜死了。他們將在房前墻上涂上明快的色彩,借以永遠紀念埃斯特溫。他們還將鑿開巖層,在石頭地上挖出水源來,在懸崖峭壁上栽種鮮花,為了在將來每年的春天,讓那些大船上的旅客被這海上花園的芳香所召喚。連船長也下到甲板上,身穿節(jié)日的服裝,胸前挎著望遠鏡,佩戴著金星肩章和一排戰(zhàn)爭中得的獎章,指著這坐落在加勒比海地平線上滿是玫瑰花的海角,用十四種語言說道:“你們看那兒,如今風兒是那樣平靜,太陽是那么明亮。連那些向日葵都不知道此刻該朝哪邊轉。是的,那兒就是埃斯特溫的村子?!保ㄟx自《意林》,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思想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DA.小說寫了一群村民居住在一個荒涼偏遠的海邊漁村,過著灰暗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一具漂亮的死尸從海面上漂過來,開始照亮每一個人的生活。B.小說描述了一個美到極致的溺水者,他的容顏不僅令鎮(zhèn)上的女人們在對比中看到了自己身邊不堪的丈夫,還映襯出了她們日復一日的破敗不堪的生活。C.“埃斯特溫”是一個美的代名詞,是神與美的化身,是不可侵擾與傷害的美的存在。正因如此,小鎮(zhèn)上的人為溺水者舉辦了盛大隆重的葬禮。D.先是女人,后是男人,他們被溺水者的漂亮折服,這體現(xiàn)了文章的主旨﹣﹣雖然現(xiàn)實不能使人滿意,但仍要追求生活中的美。(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CA.小說開頭寫死尸是一艘敵船、一條鯨魚都是為下文寫“埃斯特溫”的高大做鋪墊。這個故事看上去有些荒誕,卻與生活的內在邏輯并不相悖。B.文章營造了一種過去與現(xiàn)在交織的幻覺。人們通過溺水者的臉想象出了他過去的經(jīng)歷,甚至把他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和朋友。C.文章通過對比、白描、夸張、借代的手法來表現(xiàn)人物,既傳神又逼真,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D.小說將真實與虛幻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這正是馬爾克斯魔幻現(xiàn)實主義手法的一種獨特表現(xiàn)。(3)請分析溺水者形象的象征意義。(4)馬爾克斯是拉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代表作家,他曾宣稱:“在我的小說里,沒有一個字不是建立在現(xiàn)實的基礎上的。”結合這篇小說和課文的有關情節(jié),從“魔幻”與“現(xiàn)實”的關系角度簡析這種寫作特點?!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解答本題既要對文章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文章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文章的內容、人物、語言、觀點等進行分析概括,注意結合語境。(2)本題考查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分析與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要先通讀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內容和主旨,在此基礎上,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文本內容對文章某一內容要點進行分析和概括。(3)本題考查小說中形象的象征意義。象征意義,要分析這個形象的特點,更要聯(lián)系文章的主旨思考。象征一般是由具體的形象象征抽象的東西。答題時注意先要列舉形象的特征,然后結合文章內容分析該形象的象征意義。(4)本題考查把握文本基本特征和創(chuàng)作的藝術手法的能力。這類題目一般在題干中會給出思考的方向,考生首先要理解題干中提示的詞語的含義;然后回到原文找出相關情節(jié),再結合文本具體分析概括?!窘獯稹浚?)D.“文章的主旨﹣﹣雖然現(xiàn)實不能使人滿意,但仍要追求生活中的美”理解錯誤,文章的主旨是:生活真的不同凡響,是美喚起了對美的渴求。故選D。(2)C.“文章通過……白描……的手法來表現(xiàn)人物”錯。文章并沒有運用白描手法來表現(xiàn)人物。對人物的描寫手法有對比,如“她們暗自拿他跟自己的男人比,內心里都在咒罵自己的男人,覺得他們是世界上最污穢而又沒有本事的人”;還有夸張,如“他不僅是她們從沒見過的那種最高大、最強健而又最具有男性美的人,而且是連在想象中都不曾見過的男人”等,但沒有白描手法。故選C。(3)本題要求分析溺水者的象征意義。先來看他的形象,“他不僅是她們從沒見過的那種最高大、最強健而又最具有男性美的人,而且是連在想象中都不曾見過的男人”“這個被淹死的人越發(fā)使她們回想起埃斯特溫,這位世界上最無人幫助的可憐人,他是那么溫柔,而又助人為樂”“她們暗自拿他跟自己的男人比,內心里都在咒罵自己的男人,覺得他們是世界上最污穢而又沒有本事的人”,可見這是一個完美的形象。他的象征意義,可結合情節(jié)“他們將在房前墻上涂上明快的色彩,借以永遠紀念埃斯特溫。他們還將鑿開巖層,在石頭地上挖出水源來,在懸崖峭壁上栽種鮮花,為了在將來每年的春天,讓那些大船上的旅客被這海上花園的芳香所召喚”,和文章結尾“連那些向日葵都不知道此刻該朝哪邊轉”分析得出,溺水者的美喚起了人們對美的渴求,他是給人間帶來幸福、覺醒、希望、文明的使者,他推動著人們去改變落后、愚昧的生活現(xiàn)狀,走向光明、美好的未來。(4)從“魔幻”與“現(xiàn)實”的關系角度簡析本文的寫作特點。小說雖然是魔幻小說,但是依然是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魔幻主要是奇特的想象、象征等手法的運用,現(xiàn)實可以從虛構背后真實的細節(jié)、情感表達的真實等角度思考。答題時需結合小說中有關情節(jié)說明作品是如何體現(xiàn)“魔幻”“現(xiàn)實”二者之間的關系的。比如魔幻小說中情節(jié)和細節(jié)的真實,“海面上漸漸漂過來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先發(fā)現(xiàn)的孩子們炫耀說那是一艘敵船。過了一會兒,他們又發(fā)現(xiàn)那件漂浮物上沒有掛旗幟,也沒有桅桿,于是又認為是一條鯨魚”,這段描寫很符合現(xiàn)實中從遠處觀察海上的漂浮物的觀感;“人們?yōu)樗e行了最隆重的葬禮。有些婦女去鄰村找花,把這件事講給另一些婦女聽,她們不相信,也跟來看看。當她們見到那死者后,就又去弄來更多的鮮花,人和花越來越多,擠得幾乎無法走路”,這段舉行葬禮的描寫描寫真實生動,讓讀者如臨其境。而魔幻的事物和現(xiàn)象象征、暗示了現(xiàn)實生活,如這位完美的溺水者帶來了人們對美的覺醒和追求,“他們將在房前墻上涂上明快的色彩,借以永遠紀念埃斯特溫。他們還將鑿開巖層,在石頭地上挖出水源來,在懸崖峭壁上栽種鮮花,為了在將來每年的春天,讓那些大船上的旅客被這海上花園的芳香所召喚”,“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象征了給人間帶來幸福、覺醒、希望、文明的使者,他照亮了這個荒涼偏遠的海邊漁村中每一個人的生活。答案:(1)D(2)C(3)溺水者的美喚起了人們對美的渴求,他是給人間帶來幸福、覺醒、希望、文明的使者,他推動著人們去改變落后、愚昧的生活現(xiàn)狀,走向光明、美好的未來。(4)魔幻的故事情節(jié)有現(xiàn)實根據(jù)。比如課文中出現(xiàn)的“失眠癥”會通過食物傳染,現(xiàn)實中很多病癥是通過食物傳染的。魔幻的細節(jié)生動逼真,與現(xiàn)實沒有違和感。如這篇小說中人們?yōu)椤鞍K固販亍迸e行隆重的葬禮時,“人和花越來越多,擠得幾乎無法走路”“所有的人都憋住呼吸”,描寫真實生動,讓讀者如臨其境。魔幻的事物和現(xiàn)象象征、暗示了現(xiàn)實生活。(或“表現(xiàn)心靈的真實”)如這篇小說中的“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象征了給人間帶來幸福、覺醒、希望、文明的使者,他照亮了這個荒涼偏遠的海邊漁村中每一個人的生活。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甲]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眿炗衷唬骸叭赕⒃谖釕眩蛇啥?;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闭Z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后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節(jié)選自歸有光《項脊軒志》)[乙]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嗚呼!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既又與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一身,形單影只。嫂嘗撫汝指吾而言曰:“韓氏兩世,惟此而已!”汝時尤小,當不復記憶;吾時雖能記憶,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吾年十九,始來京城。其后四年,而歸視汝。又四年,吾往河陽省墳墓,遇汝從嫂喪來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來省吾,止一歲,請歸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來。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始行,吾又罷去,汝又不果來。吾念汝從于東,東亦客也,不可以久,圖久遠者,莫如西歸,將成家而致妝。嗚呼!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相與處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少者強者而夭歿,長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為信也。夢也,傳之非其真也?東野之書、耿蘭之報,何為而在吾側也?嗚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純明宜業(yè)其家者,不克蒙其澤矣!所謂天者誠難測,而神者誠難明矣!所謂理者不可推,而壽者不可知矣!雖然,吾自今年來,蒼蒼者或化而為白矣,動搖者或脫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氣日益微,幾何不從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嗚呼,言有窮而情不可終,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嗚呼哀哉!尚饗?。ü?jié)選自韓愈《祭十二郎文》)(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DA.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相與處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B.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相與處/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C.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相與處/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D.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相與處/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BA.先妣,文中指已經(jīng)去世的母親,也可以稱先母、先慈。在稱謂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長一輩,文中的“先大母”指已經(jīng)去世的祖母。B.“歸寧”一詞起源很早,在《詩經(jīng)》中就有“歸寧父母”的記載。“歸寧”指回家省親,多指在外的游子回家看望父母。C.“亭、臺、樓、閣、軒、榭”是中國古代建筑的幾種類型,其中“軒”指的是有窗的長廊或小屋,多為高而敞的建筑,但體量不大。D.“尚饗”是祭文結尾常用的語言,表示希望死者的靈魂來享用祭品。(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在甲文中,作者善于從日常生活中選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細節(jié)的場面,表現(xiàn)人物的風貌,寄托內心的感情。另外,作者還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靜物,達到“不言情而情無限,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B.甲文的語言委婉含蓄,不加藻飾。作者不大張聲勢,不故作驚人之筆,甚至也不采用色彩強烈的詞藻來作恣意的渲染,但平淡的文字道出了人間真情。疊詞的運用也為文章增添了形象性和音樂美。C.在乙文中,作者把抒情、敘事、議論結合在一起,從家常之事入手,表現(xiàn)出對兄嫂及侄兒深切的懷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D.乙文一反傳統(tǒng)祭文的固定模式,形式上破駢為散,采用自由多變的散體。這種自由化的寫作形式,使作者如同與死者對話,邊訴邊泣,吞吐嗚咽,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②汝之純明宜業(yè)其家者,不克蒙其澤矣?。?)“悲”是《項脊軒志》和《祭十二郎文》兩篇文章表達的共同情感,試結合節(jié)選部分的內容分析,在兩篇文章中作者各自表達了哪幾種悲?【分析】(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shù)某煞?,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容的變化等。?)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能力。答題時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結合語境進行理解,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選擇。(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本,結合具體內容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4)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題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注意句中重點實詞、虛詞、活用和句式的翻譯。(5)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情感的比較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涉及的兩篇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結合具體要求比較和分析?!窘獯稹浚?)句意:誰能料到你竟突然離我而死呢?當初,我和你都年輕,總以為雖然暫時分別,終究會長久在一起的。因此我離開你而旅居長安,以尋求微薄的俸祿?!敖K”為“終究”的意思,修飾后面謂語,“終”后不應斷開,排除BC;“故”為“所以”的意思,其前應斷開,排除A。故選D。(2)B.“多指在外的游子回家看望父母”錯。指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故選B。(3)C.“作者把抒情、敘事、議論結合在一起”錯。文章融抒情于敘事之中,在對身世、家常、生活遭際樸實的敘述中,表現(xiàn)出對兄嫂及侄兒深切的懷念和痛惜。沒有議論成分。故選C。(4)①“若”,你的;“竟日”,整天;“類”,像。譯文:我的孩子,好久沒有見到你的身影了,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這里,很像個女孩子呀?②“業(yè)”,繼承家業(yè);“克”,能,能夠;“蒙”,承受。譯文:你純正聰明,本來是應該繼承家業(yè)的,現(xiàn)在卻不能承受你父親的恩澤了。(5)《項脊軒志》:由“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凡再變矣”可知,悲家境衰敗;由“先妣撫之甚厚……嫗亦泣”可知,悲慈母早逝;由“大母過余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可知,悲祖母厚愛;由“庭有枇杷樹……今已亭亭如蓋矣”可知,悲愛妻薄命?!都朗晌摹罚河伞凹靖赣勅陠手呷铡嫒晔芍`”可知,悲侄兒之死;由“吾上有三兄……形單影只”可知,悲家族人丁不興;由“吾佐董丞相于汴州……吾又罷去”可知,悲自己仕途失意。答案:(1)D(2)B(3)C(4)①我的孩子,好久沒有見到你的身影了,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這里,很像個女孩子呀?②你純正聰明,本來是應該繼承家業(yè)的,現(xiàn)在卻不能承受你父親的恩澤了。(5)《項脊軒志》:悲家境衰??;悲慈母早逝;悲祖母厚愛;悲愛妻薄命?!都朗晌摹罚罕秲褐?;悲家族人丁不興;悲自己仕途失意。參考譯文:[甲]但是我住在這里,有許多值得高興的事情,也有許多悲傷的事情。在這之前,庭院南北相通成為一體。等伯父、叔父們分家,內外設置很多小門,墻到處都是。分家以后,東邊的狗對著西邊叫,客人越過廚房去吃飯,雞在廳堂里棲息。庭院中開始是籬笆,后來砌成了墻,一共變了兩次。家里有個老婆婆,曾住在這里。這個老婆婆,是我已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給兩代人喂過奶,先母對她非常好。房子的西邊和內室相連,去世的母親曾來過這里。老婆婆常對我說:“這個地方,你母親曾站在這里?!崩掀牌庞终f道:“你姐姐在我懷里,呱呱地哭;你母親用手指敲著房門說道:‘孩子是冷呢,還是想吃東西呢?’我隔著門一一回答?!痹掃€沒說完,我就哭起來,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淚。我從十五歲就在軒內讀書,有一天,祖母來看我,說道:“我的孩子,很久沒有見到你的身影了,為什么整天默默呆在這里,很像個女孩子呀?”等離開的時候,用手關上門,自言自語說道:“我們家讀書人很長時間沒有得到功名了,這個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不一會,拿著一個象笏過來,說道:“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間拿著去朝見皇帝用的,將來你一定會用到它!”瞻仰回顧舊日事物,就好像發(fā)生在昨天一樣,讓人忍不住放聲大哭。項脊軒的東邊曾是廚房,人們到那里去,從軒前經(jīng)過。我關著窗子住在里面,時間長了,能根據(jù)腳步聲辨別是誰。項脊軒一共遭過四次火災,能不被焚毀,大概是有神靈在保護著吧?!覍戇@篇文章以后,過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來,她常來到軒中,向我問一些舊時的事,有時伏在桌旁學寫字。我妻子回娘家探親,回來轉述她的小妹妹們的話說:“聽說姐姐家有個小閣樓,那么,什么叫小閣樓呢?”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項脊軒破敗沒有整修。又過了兩年,我很長時間生病臥床沒有什么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繕南閣子,格局跟過去稍有不同。但這之后我多在外邊,不常住在這里。庭院子里有一棵枇杷樹,是妻子去世那年親手種的,如今已高高挺立,枝葉繁茂像傘一樣了。[乙]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韓愈在聽說你去世以后的第七天,才能夠含著哀痛向你表達誠意,并讓建中在遠方備辦了應時的鮮美食品作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靈位:唉,我從小喪父,等長大了,不知父親什么模樣,只有依靠兄嫂。兄長正當中年的時候死在南方。當時我和你都還小,跟著嫂子把靈柩送回河陽老家安葬。然后又跟你到江南謀生,孤苦伶丁,沒有一天分開過。我上面本來有三個兄長,都不幸早死。繼承先父的后代,在孫子輩里只有你,在兒子輩里只有我。韓家子孫兩代都只剩一人,孤孤單單。嫂子曾撫摸著你的頭對我說道:“韓氏兩代,就只剩你們兩個了!”那時你比我還小,當然不記得了;我當時雖能記事,但是也還不能體會她話中的悲涼!我十九歲的時候,初次來到京城參加考試。四年后,才回去看你。又過了四年,我去河陽憑吊祖先的墳墓,碰上你護送嫂嫂的靈柩來安葬。又過兩年,我在汴州輔佐董丞相,你來探望我,留下住了一年,你請求回去接妻子兒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離開汴州,你沒能來成。這一年,我在徐州輔佐軍務,派去接你的人剛剛動身,我就被免職,你又沒來成。我想,你跟我在東邊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從長遠考慮,還不如我回到家鄉(xiāng),等在那里安下家再接你來。唉!誰能料到你竟然突然離我而死呢?當初,我和你都年輕,總以為雖暫時分別,終究會長久在一起的。所以我離開你而旅居長安,來尋求微薄的俸祿。如果真的知道會這樣,即使讓我做高官厚祿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意因此離開你一天而去赴任??!唉!這是真的呢?還是我在做夢呢?還是傳來的消息不可靠呢?假如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絕后了呢?你(那么)純正聰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澤呢?難道年輕強壯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卻應活在世上嗎?實在不敢把它當作真的??!假如是夢,傳來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東野的來信,耿蘭的報喪,卻又為什么在我身邊呢???!也許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純正聰明,本來是應繼承家業(yè)的,如今卻不能承受你父親的恩澤了。這正是所謂蒼天實在難以揣測,而神意確實難以知道了!也就是所謂天理不能推求,而壽命的長短無法預知啊!即使這樣,我從今年來,花白的頭發(fā),全要變白了,松動的牙齒,也要脫落了,身體越來越衰弱,精神也越來越差了,過不了多久就要隨你死去了。假如死后有知,那么我們又能分離多久呢?假如我死后無知,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時間了,而不悲痛的時間卻是無窮無盡的。唉!話有說完時,而哀痛的感情卻不能終止,你知道呢?還是不知道呢?悲哀??!希望享用祭品吧?。ǘ┕糯姼栝喿x(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兩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鷓鴣天賀鑄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①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沾才P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注】①梧桐半死:晉崔豹《古今注?草木》:“合歡樹,似梧桐。枝葉繁,互相交結?!眲t所謂“合歡樹”似即連理梧桐。古詩文中例以“梧桐半死”比喻喪偶。(1)下列對這兩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蘇詞中將“不思量”與“自難忘”并舉,利用這兩組看似矛盾的心態(tài)之間的張力,真實而深刻地表達了對亡妻的思念。B.蘇詞中“塵滿面,鬢如霜”寥寥數(shù)字,運用了白描手法,刻畫了詩人的外部形象,表現(xiàn)出其內在的復雜的思想感情。C.《鷓鴣天》一詞,“同來何事不同歸”劈頭一問,看似無理,卻極有情,道出了詩人失去妻子后強烈的悲苦之情。D.《鷓鴣天》下片,運用對比手法,“露初晞”與“新垅”形成鮮明對比,更讓詩人產生“物是人非”的悲嘆。(2)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泛唾R鑄的《鷓鴣天》均為悼亡之作,以真摯、沉痛見稱。試分析這兩首詞在表達技巧上的相同之處。【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答題時要全面理解兩首詩歌,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表達技巧的比較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兩首詩,結合具體內容進行比較和分析。【解答】(1)D.“‘露初晞’與‘新垅’形成鮮明對比”錯誤。應是“舊棲”“新垅”形成對比,用舊居和新墳對比,更顯物是人非之感。故選:D。(2)①都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蘇詞,上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寫詞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寫實;下闋“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記述夢境,抒寫了詞人對亡妻執(zhí)著不舍的深情,寫虛;“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又從夢境落回到現(xiàn)實上來,作者設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整首詞虛實結合,襯托出對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詞的悲傷基調。賀詞,“重過閶門萬事非”領起眼前之景,到“空床臥聽南窗雨”都是實寫,通過舊地重游抒發(fā)感情,追念了作者與亡妻在長期同甘共苦的生活中培育出來的深厚愛情;“誰復挑燈夜補衣”今后還有誰再為我深夜挑燈縫補衣衫?這一句是想象昔日之景,是虛寫。②都運用了細節(jié)描寫。蘇詞,“小軒窗,正梳妝”只見你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這一人物動作的細節(jié)描寫親切而又熟悉,她的情態(tài)容貌,依稀當年,正在梳妝打扮,作者以這樣一個常見而難忘的場景表達了愛侶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賀詞,“空床臥聽南窗雨”躺在空蕩蕩的床上,聽著窗外的凄風苦雨,平添幾多愁緒。這句細節(jié)描寫,抓住人物“臥聽”的動作,表達自己長夜不眠之思。③都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蘇詞,“明月夜,短松岡”借助凄冷幽獨的景物描寫,表達作者懷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凄清幽獨,黯然魂銷。賀詞,“原上草,露初晞”原野上,綠草上的露珠剛剛被曬干。用原草之露初晞暗指夫人的新歿,同時,原草晞露又是荒郊墳場應有的景象,觸景生情,抒發(fā)了追懷之痛。④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蘇詞,“鬢如霜”鬢發(fā)如霜,這是一句明喻,借助“霜雪”的顏色寫出了容顏的蒼老,形體的衰敗與對亡妻的思念。賀詞,“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頭失伴的鴛鴦,孤獨倦飛。以連理樹的半死、雙棲鳥的失伴來比喻自己的喪偶,形象地刻畫出了詩人的孤獨凄涼。答案:(1)D(2)①都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蘇詞的上片是寫實,寫盡了詞人的相思之苦;下片一開始由現(xiàn)實進入夢境,最后一句又從夢中回到現(xiàn)實,表達了詞人無法與亡妻相見的徹底的絕望。賀詞由實入虛,給人留下了無限的悵惘。②都運用了細節(jié)描寫。如蘇詞中“小軒窗,正梳妝”,賀詞“空床臥聽南窗雨”。③都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如蘇詞的“明月夜,短松岡”,賀詞的“原上草,露初晞”,作者觸景生情,抒發(fā)了追懷之痛。④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蘇詞的“鬢如霜”,把鬢發(fā)比作寒霜,把自己的辛苦遭逢與對亡妻的思念交融在一起。賀詞上片以連理樹的半死、雙棲鳥的失伴來比喻自己的喪偶,刻畫出作者的孤寂、傷悲。譯文:蘇詞:你我夫妻訣別已經(jīng)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忘懷。孤墳遠在千里之外,沒有地方能訴說心中的悲傷凄涼。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認不出我來了,我四處奔波早已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昨夜在夢中回到了家鄉(xiāng),看見你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你我二人默默相對無言,只有淚落千行。料想你年年都為我柔腸寸斷,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岡上。賀詞:再次來到蘇州,只覺得物是人非。曾與我同來的妻子為什么不能與我同歸呢?自己如同霜打的梧桐半死半生,又像失伴的鴛鴦,孤獨倦飛。原野里綠草嫩葉上的露珠剛剛被曬干。我流連于舊日同住的居室,又徘徊于壟上的新墳。躺在空蕩蕩的床上,聽著窗外的凄風苦雨,從今以后還有誰替我在深夜挑燈縫補衣衫呢?賞析:蘇詞:開頭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語,感人至深?!笆晟纼擅C!鄙老喔?,死者對人世是茫然無知了,而活著的人對逝者,也是同樣的。恩愛夫妻,撒手永訣,時間倏忽,轉瞬十年?!安凰剂?,自難忘”,人雖云亡,而過去美好的情景“自難忘”懷。因為作者時至中年,那種共擔憂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彌篤,是一時一刻都不能消除的。作者將“不思量”與“自難忘”并舉,利用這兩組看似矛盾的心態(tài)之間的張力,真實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內心的情感。十年忌辰,觸動人心的日子里,他不能“不思量”那聰慧明理的賢內助。往事驀然來到心間,久蓄的情感潛流,忽如閘門大開,奔騰澎湃難以遏止。于是乎有夢,是真實而又自然的?!扒Ю锕聣灒瑹o處話凄涼”。想到愛妻華年早逝,感慨萬千,遠隔千里,無處可以話凄涼,話說得極為沉痛。抹煞了生死界線的癡語、情語,極大程度上表達了作者孤獨寂寞、凄涼無助而又急于向人訴說的情感,格外感人。接著,“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這三個長短句,又把現(xiàn)實與夢幻混同了起來,把死別后的個人種種憂憤,包括在容顏的蒼老,形體的衰敗之中,這時他才四十歲,已經(jīng)“鬢如霜”了。明明她辭別人世已經(jīng)十年,卻要“縱使相逢”,這是一種絕望的、不可能的假設,感情是深沉、悲痛,而又無奈的,表現(xiàn)了作者對愛侶的深切懷念,也把個人的變化做了形象的描繪,使這首詞的意義更加深了一層。蘇東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志銘》記述了“婦從汝于艱難,不可忘也”的父訓。而此詞寫得如夢如幻,似真非真,其間真情恐怕不是僅僅依從父命,感于身世吧。作者索于心,托于夢的確實是一份“不思量,自難忘”的患難深情。下片的頭五句,才入了題開始“記夢”?!耙箒碛膲艉鲞€鄉(xiāng)”寫自己在夢中忽然回到了時常懷念的故鄉(xiāng),在那個兩人曾共度甜蜜歲月的地方相聚、重逢?!靶≤幋埃釆y。”那小室,親切而又熟悉,她情態(tài)容貌,依稀當年,正在梳妝打扮。這猶如結婚未久的少婦,形象很美,帶出蘇軾當年的閨房之樂。作者以這樣一個常見而難忘的場景表達了愛侶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夫妻相見,沒有出現(xiàn)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