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學案(教師版)_第1頁
第12課學案(教師版)_第2頁
第12課學案(教師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學科學案設計教師:高巖審閱人:高二歷史組使用班級:學生姓名:編號: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號使用時間:課題第12課水陸交通的變遷課型新課課程標準要求:了解古代的水陸交通建設及主要交通工具;認識新航路開辟和工業(yè)革命對促進交通進步的作用;學習目標定位:1.從唯物史觀角度認識到交通的變革對于人類社會的影響2.將各時期的交通概況在特定時空條件下觀察,理解其出現(xiàn)變化的原因及階段特征3.通過相關史料認識到中國近現(xiàn)代交通運輸業(yè)的進步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間的關系學習重點:區(qū)分各個時期的交通概況、認識新航路開辟和工業(yè)革命對促進交通進步的作用學習難點:交通對社會變遷的影響【自主預習】學習方式:帶著學案上提出的問題,自主閱讀教材,在書上找出并劃出關鍵詞、知識點一、認真閱讀P69-P70第一子目“古代的陸路交通和水路交通”,思考下列問題。1.交通的起源(1)原始人在自然界中活動的習慣性的足跡形成了“路”。(2)農業(yè)出現(xiàn)后,人類轉向定居,以住地為中心的交通進一步發(fā)展,但運輸物品依賴的仍是天然的道路與河流。2.古代的陸路交通(1)羅馬帝國:道路將羅馬和各行省連接起來,形成“條條大路通羅馬”的盛況(2)中國古代秦朝修筑馳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構成了以咸陽為中心的全國性道路網(wǎng)漢朝絲綢之路貫通后,成為連接亞、歐、北非的大通道唐朝驛道以長安為中心向各方輻射元朝擴展了漢唐的交通網(wǎng),在全國遍設驛站,構成了以大都為中心通向全國乃至境外的驛路交通網(wǎng)3.水路交通(1)中國古代的運河①春秋:已經(jīng)有了運河(例如:邗溝)②秦朝:開鑿靈渠,連接了湘水(長江水系)和漓江(珠江水系)③隋朝:以洛陽為中心,溝通了南北方④元朝:京杭大運河,全長近1800千米,為世界之最(2)近代西方的運河米迪運河法國與17世紀開通,開辟了避開直布羅陀海峽,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歐洲歷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運河之一。阿姆斯特丹運河荷蘭于17世紀建立,是荷蘭經(jīng)濟和文化繁榮的重要體現(xiàn)。蘇伊士運河1869年開通,連接了紅海和地中海,成為西歐和南亞、東亞之間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巴拿馬運河1914年通航,極大地縮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航行距離。二、認真閱讀P71-P72第二子目“對海洋的探索與全球航路的建立”,思考下列問題。1.中國古代對海洋的探索①西漢:初步形成東(通向朝鮮半島和日本)、南(通向印度洋)兩條航線②宋元:造船工藝和航海技術有重大進步,使中國船能夠持續(xù)航行③明朝:鄭和七下西洋,遠達紅海、東非沿岸等地,規(guī)模歷史上罕見④中國古代已經(jīng)形成了連通中國與東亞、南亞、西亞、非洲等地的“海上絲綢之路”。2.西方對海洋的探索(1)阿拉伯人在印度洋上開展繁忙的海上貿易(2)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新航路的開辟時間支持國家航海家成就1487年葡萄牙迪亞士到達非洲好望角1492年西班牙哥倫布到達美洲的巴哈馬群島,發(fā)現(xiàn)新大陸:美洲1497年葡萄牙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1519年西班牙麥哲倫第一次全球航行三、認真閱讀P72-P73第三子目“工業(yè)革命與交通的發(fā)展”,思考下列問題。西方交通的蛻變中國交通的追趕美國人富爾頓發(fā)明汽船1807年英國人制造的汽船試航成功1812年英國人斯蒂芬森改進蒸汽機車1814年歐美各國紛紛修建鐵路網(wǎng),鐵路成為陸路交通的主干,人類進入鐵路時代19世紀上半期19C60S中蒸汽動力輪船“黃鵠號”試航成功,揭開了中國近代造船工業(yè)的序幕1872年上海成立輪船招商局,成為近代航運史上的里程碑德國人發(fā)明了汽車19C80S1881年唐胥鐵路:中國人在自己國土上修建的第一條實用鐵路1909京張鐵路(詹天佑),中國人自行設計施工,“人”字軌道【合作探究】工業(yè)革命對于交通的影響1.解決了交通運輸中的動力問題,推動交通工具的變革2.促進世界各地經(jīng)濟文化的聯(lián)系與交流3.工業(yè)革命促使生產(chǎn)力提高以及私家車的普及,造成尾氣污染、交通擁堵等問題四、認真閱讀P73-P74第四子目“交通與社會變遷”,思考二者的關系1.加強了各地的溝通,促進了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與交流。2.提高了國家的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集權3.運河、鐵路的開通,促進沿岸/周邊城市的興起和發(fā)展4.方便了物品傳遞和信息交流(1)古代的郵驛主要是為官方服務的(eg:唐代驛道主要用于運輸軍用糧草物資、傳遞軍令軍情)明朝出現(xiàn)了民間通信機構民信局(明朝永樂年間由寧波幫商人首創(chuàng))。(2)1878年,天津海關書信館對公眾開放郵寄業(yè)務。(3)1897年創(chuàng)辦的大清郵政官局,是近代中國國家郵政的開端。(4)電報、電話在晚清時傳入中國?!揪毩晣L試】1405年,朝廷在福建開采鐵礦。最初用人力挑運礦石至海邊,再裝船運往北方,“人力耗費巨大,效率低下,歲歲艱難”,后來修建了專門的運輸?shù)缆?,使用馬車運輸,情況有所好轉。這反映了,明代()A.長途販運提升北方經(jīng)濟 B.運輸工具決定效率C.交通運輸建設提高運力 D.福建鐵礦資源豐富明清允許運河(京杭運河)內運輸漕糧(稅糧)的漕船附帶定量的免稅商品。清前期,船載正耗米500石,可帶“貨”60石,雍正七年增為百石,此后帶“貨”量屢有增加,至嘉慶時增至150石。這些變化()A.源于長途販運貿易的發(fā)展B.加速古代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C.促進運河沿岸城市的興起D.增強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活力1842年1月3日,英國作家狄更斯在利物浦上了一艘名為“布列坦尼亞號”的汽船,18天以后他在波士頓港登岸。其間,雖然遭遇了可怕的海上風暴,但“布列坦尼亞號”汽船還是安全地到達了目的地。這說明汽船()A.具有較強的遠洋航行能力 B.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C.助推海上探險活動的展開 D.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傳播由于無法與西班牙在海上爭雄,所以即便是掌握歐洲大陸霸權的法國也不得不在通過直布羅陀海峽時繳納重稅。因此,法國人決定挖掘一條直接連通大西洋與地中海的運河。該運河是()A.伊利運河 B.米迪運河 C.巴拿馬運河 D.蘇伊士運河波斯帝國境內有幾條重要驛道。最著名的是從小亞細亞的以弗所到帝國行政中心蘇薩的“御道”。全長2400千米,每隔25千米左右設一驛站,驛站備有馬匹供信使使用。此外,從巴比倫開始的驛道有兩條,分別通向波斯的波斯波利亞和中亞以及印度。材料反映了波斯帝國()A.各級道路網(wǎng)的形成 B.地方行政體系完善C.驛路交通工具發(fā)達 D.國家組織能力較強晚清時期,多種郵遞方式并存,出現(xiàn)了“官辦驛站既貪污腐敗,又不傳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