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過世第一年燒新香怎么祭拜_第1頁
老人過世第一年燒新香怎么祭拜_第2頁
老人過世第一年燒新香怎么祭拜_第3頁
老人過世第一年燒新香怎么祭拜_第4頁
老人過世第一年燒新香怎么祭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會計實操文庫老人過世第一年燒新香怎么祭拜很多地方祭拜祖先的時間不是一定一的,在中國的北方有的地方是臘月二十九,有的地方是大年初一,還有的是大年初三,這些傳統(tǒng)相信很多長輩都已經(jīng)傳輸給了下一代。常言道“百善孝為先”,在我們歡天喜地迎接新春一家人熱熱鬧鬧圍坐在一起時,依然不能忘記我們的祖先,春節(jié)祭拜祖先是很隆重的一件事,在的印象中,每到這個時節(jié)每家的大人都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墳頭上給祖先上香,不能說這是迷信,畢竟傳統(tǒng)流傳下來還是有理有據(jù)的,也讓家里的孩子認認路,畢竟這種繼承是一輩接一輩的,添上一鐵鍬土、燒點紙錢、撒上一杯水是子孫的孝心。春節(jié)期間家家戶戶都會去祭拜祖先,不管是遠的、近點的、農(nóng)村、城市都會安排好時間去完成這樣的事情,而且去上墳時也要準備好紙錢、糕點、肉類、香煙,還有用水代替的酒,最后在燒完紙錢后撒在地上,第一是避免火災的發(fā)生,第二可以用水把火苗徹底澆滅,在我的印象中,這些東西媽媽都會提前備好,因為上墳都是家里男人的事情,這些細節(jié)就交給了女人。其次就是祭拜的先后順序,這個是沒有要求的,先近后遠、先遠后進都可以,畢竟在農(nóng)村墳墓都是荒郊野嶺或者田地間,所以我小時候都是跟著一大家人父親、叔叔、大伯、哥哥步行靠爬坡下地去祭拜,現(xiàn)在的社會就不同了,可以開車也方便了很多,長輩們到達目的地啥事先不干,先點香,在祖輩前磕頭,嘴里還要念叨著“保佑子孫”之類的話,之后我們所有人磕完了頭,長輩指著墳頭說誰是哪支子的,什么時間去世的等等,這是在講血緣的關系,那時候還小腦子里也記不清,現(xiàn)在慢慢長大才明白這些錯綜關系的存在。祭拜祖先之后,會隨著去到爺爺奶奶的家里,主要是為了不讓老人操心,因為上年紀不方便去,但是他們心里是不會忘記這些禮數(shù),也要求家里的孩子必須要完成,這樣做的原因大概就是禮節(jié),更是一種親情的溝通吧。去到爺爺奶奶家的還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春聯(lián)、餃子、食材有沒有準備充足,當然這估計是每個做子女都應該的,直到現(xiàn)在我也遵循著父輩們的傳統(tǒng)。整個祭拜祖先的日子也讓我重溫了家族的歷史,同時增長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祭拜的供品必須是單數(shù),不能是雙數(shù),上墳時候的紙錢都會給先輩們用完,水湯之類會灑在周圍不能帶回家,打開的供品要撒在墳頭附近,為了避免野生動物的啃咬就不會進行二次破壞,祭拜的食物分給給孩子吃,這樣會得到庇護,你們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經(jīng)歷?中國是禮儀之邦,每個地區(qū)都有著不同的習俗,一年過去了每個小家庭都經(jīng)歷了酸甜苦辣,我們幸福生活的現(xiàn)在都是靠祖祖輩輩打拼下來的,祭拜先祖表達內(nèi)心的感激之前,同時讓另一個世界的人過好年。燒新香,又叫吊馨香,就是鄰里或親朋家人若是上一年有人去世,大年初一首先要去給過世者拜年即到墓前為死者燒紙、鳴炮、磕頭,然后再到過世者家中給其家人拜年,主人要設宴款待。亦有在家設靈祭拜,就無需去墓前。燒新香要早,拜年次之,取“亡人為大”之意。而逝者家里,對聯(lián)是用白紙,表示家里新去世了人,第二年貼黃紙對聯(lián),第三年貼綠紙對聯(lián)。三年后才能貼紅紙對聯(lián),即表示三年守孝期滿。有人認為,新香應該是"新饗"。"新"者是第一次的意思,而"饗"者則是古人寫悼文時在最后加的一個詞叫"尚饗",就是請享用祭品。意思就是指過世的人頭一次享用與列祖列宗同樣的供奉。燒新香習俗起源古揚州吳越之域,具體年代無從考證。其習俗千百年來流傳甚廣,如今湖北、河南、安徽、江蘇等等依舊賡續(xù)。武漢地區(qū)把這種給過世者第一年過年上香的儀式,叫著"燒清香"或者"親香",就是在大年初一,親朋好友帶上紙錢、香、燭、鞭炮等,去祭奠上年死去的人。前些年是在初一早上的5點至6點期間,到辦親香家的門口場上放一掛鞭炮,然后就回去睡覺,近些年改成了在除夕夜新年鐘聲以后就去打鞭。主家記著前來祭奠的人,待開宴的時候派專人去請。有的時候村里去年有幾個老人故去,燒親香的鄉(xiāng)鄰有可能要參加好幾個宴席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也只得吃了這家再吃那家,忙的不亦樂乎了。大概是2004年吧,我有幸回老家過春節(jié)。大年初一一大早,緊忙著連連趕了三家的親香。我少小離家,17歲就參軍去了北京,離開故鄉(xiāng)己經(jīng)四五十年了,對于老家的風俗早已忘記,好在老伴是家鄉(xiāng)人,在老家生活的時間比我長許多,對老家的習慣了如指掌。在她的指導下,我摸著黑到三家辦親香的家門口打鞭,主家的人都驚奇的喊道:"打鞭的是他的安",我則連忙過去給他們拱手拜年。忙了一早上,連趕了二家的宴席,由于二姨家也是親香,自己很多年未去過,今年趕上了一定是要去的。跟第三家的主人說明情況后,我和老伴帶著侄兒侄女急忙向二姨家趕去。在柏林莊街上,買了一個5000響的大盤鞭,用編織袋裝上扛起來就出發(fā)了。到了二姨家門口時,二姨家的兩個妹妹驚奇地大叫,"是安哥哥來了"!在廣場上打開那盤鞭,那個5000響的大鞭噼里啪啦炸了好半天。在二姨家吃過午飯后,我?guī)е埔馊バ∶妹眉抑凶艘粫?。小妹夫是大隊的書記,小伙子年輕有為,精明強干,家中的兒子、姑娘長得梢長樹大,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讓我心情十分高興。初一這一天,緊趕慢趕,己經(jīng)喝了三頓酒,我滿以為沒事了,誰知道剛到家,那個被推掉酒席的主家又來請了,告知宴席安排在晚上,讓我務必參加。面對鄉(xiāng)鄰的邀請,我這久住外地的游子還能說什么呢,也只好盛情難卻了?;乩霞矣鲇H香的往事,己經(jīng)過去十幾年了,但鄉(xiāng)親們的盛情都永遠銘記在腦海中。細想一下,武漢地區(qū)燒清香的習俗還是蠻有人情味的,這種風俗對創(chuàng)造幸福家園和諧社會是大有裨益的。聽老伴說,農(nóng)村的婚喪嫁娶都是要請的,請的都是自家的親戚和街坊好友。而親香則是不用請的,一個村的家家戶戶都是要去的,這就是老家"死者為大"觀念的具體體現(xiàn)。拿我的老家來說,一個村子七八十戶人家,張王劉李程百家姓,在這么大的人群中,在長年累月的生活中,人和人之間,家和家之間難免有些磕磕碰碰。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在初一的大早上去放一掛鞭,以往的所有不愉快,都在來者的那掛鞭的爆響之中化解了。當主家看到門口越來越高的鞭炮灰堆時,心里的那個慰藉是無以言表的。那些平日的雞零狗碎,也都就著那爆竹煙消云散了。待到酒宴上相遇,互相抱一下拳,拜一個年,喝一杯酒,大家哈哈一樂,來個一笑泯恩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孝是基礎與源頭,燒清香是孝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親香這個習俗,讓親戚鄉(xiāng)鄰們在新年第一天聚一聚,無形中加深了彼此的溝通與了解。通過慎始敬終的形式,來表達對逝者的尊重與緬懷,傳遞對逝者家屬的關心與友愛。有詩贊曰:新年初一祭清香,鞭炮聲中思念長。親戚街鄰傳友愛,敬終慎始寄衷腸。家家戶戶深情聚,寨寨村村紫靄揚。尊重緬懷燃燭火,和諧幸福佑城鄉(xiāng)。家中老人過世后一年內(nèi),做子女的千萬別做以下4件事,會損壞家族根基,是家族破敗的征兆1.結(jié)婚嫁娶:家中老人剛過世一年內(nèi),做子女的最好不要結(jié)婚嫁娶,因為這是喜事,會帶來不好的氣運和喜氣洋洋的氣氛,與家中喪事的氣氛相沖突。2.搬新家:新家可以帶來新的生機和財運,但剛過世的人的家不吉利,會給家庭帶來不良的氣場和氣運,容易給家庭帶來麻煩和意外。3.添人口:家中老人剛過世一年內(nèi),家庭的運勢可能會有所下滑,這時候添人口可能會給家庭帶來更大的負擔和麻煩。4.大肆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