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性疾病_第1頁
鼻竇炎性疾病_第2頁
鼻竇炎性疾病_第3頁
鼻竇炎性疾病_第4頁
鼻竇炎性疾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鼻竇炎性疾病

(sinusitis)

眼耳鼻喉科醫(yī)院12概述鼻竇炎是鼻竇黏膜的炎癥性疾病鼻腔粘膜與鼻竇黏膜相延續(xù)

鼻腔炎癥與鼻竇炎癥相互影響

也稱為“鼻-鼻竇炎”(rhino-sinusitis)3急、慢性鼻竇炎的分類急性:<12周癥狀完全緩解慢性:>12周癥狀不能完全緩解,甚至急性加重4內容急性鼻竇炎1慢性鼻竇炎25急性鼻竇炎

(acutesinusitis)

6病因學細菌感染:常見致病菌: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約占80%。厭氧菌也不少見;混合感染遠多于單一細菌感染。鄰近器官感染:牙源性上頜竇炎,腺樣體或扁桃體引起的繼發(fā)性鼻竇炎。外界感染:外傷,如骨折;鼻內阻塞,如填塞物過久、鼻石或腫瘤;游泳感染、鼻竇氣壓傷。在上呼吸道感染的基礎上伴發(fā)的鼻竇黏膜感染,多為細菌造成的感染性炎癥。7病理學卡他性炎癥期——血管擴張充血,上皮腫脹,多形核白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纖毛運動緩慢,漿液性/黏液性分泌亢進(肺炎球菌)化膿性炎癥期——上皮壞死,纖毛脫落,小血管出血,膿性分泌物(葡萄球菌)并發(fā)癥期:炎癥侵及骨質或經(jīng)血道擴散,引起骨髓炎或眶內、顱內感染等并發(fā)癥。8臨床表現(xiàn)全身癥狀——可伴有煩躁不適、畏寒、發(fā)熱、頭痛、精神萎靡及嗜睡等。局部癥狀:①鼻塞——鼻黏膜炎性腫脹、分泌物積蓄引起患側持續(xù)性鼻塞②膿涕——厭氧菌感染時可有惡臭;可后流至咽部和喉部,刺激局部黏膜③嗅覺障礙——多為暫時性,嗅黏膜炎癥水腫④局部痛或頭痛——多少感到局部沉重、痛感。9各鼻竇引起的疼痛各有特點急性上頜竇炎——疼痛多位于上頜竇前壁,可反射到額部及牙槽處疼痛;晨起輕,午后重。急性篩竇炎——頭痛較輕,局限于內眥或鼻根部,可放射至頭頂部。急性額竇炎——前額部周期性疼痛:晨起頭痛,逐漸加重,午后減輕,晚間消失。急性蝶竇炎——顱底或眼球深處鈍痛,可放射至頭頂和耳后,也可引起枕部痛。早晨輕,午后重。10檢查局部紅腫和壓痛:①上頜竇頜面、下瞼②額竇額部、眶內上角、額竇前壁③篩竇鼻根、內眥處前鼻腔檢查——①鼻黏膜充血、腫脹,以中鼻甲和中鼻道黏膜為重②鼻腔內大量黏膿或膿性鼻涕:

前組鼻竇炎——中鼻道

后組鼻竇炎——嗅裂11檢查鼻內鏡檢查——檢查鼻腔各部影像學檢查——首選鼻竇CT掃描上頜竇診斷性穿刺: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12治療(一)藥物治療1.抗生素:首選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二代頭孢菌素,2周。2.局部糖皮質激素:最重要的局部抗炎藥,和抗生素聯(lián)合使用可提高療效、縮短病程,使用時間為12周內。3.黏液促排劑:稀化黏液、促進纖毛活動,使用時間為12周內。除非發(fā)生眶、顱并發(fā)癥時會適時采用手術治療,急性鼻竇炎主要采用藥物治療。13(二)其他治療:負壓置換療法:對兒童有效。鼻竇穿刺沖洗:多用于上頜竇炎的治療。鼻腔沖洗:可以改善癥狀。14慢性鼻竇炎

(chronicsinusitis)

15臨床分類慢性鼻-鼻竇炎不伴鼻息肉(CRSsNP)伴鼻息肉(CRSwNP)16臨床分類慢性鼻-鼻竇炎(不伴鼻息肉)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17病因學與發(fā)病機制1.感染因素:金葡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2.多因素導致的非感染性黏膜炎癥:變態(tài)反應;真菌;細菌超抗原;細菌生物膜。3.鼻腔解剖異常:鼻中隔偏曲;中甲泡或反向彎曲;鉤突肥大;額隱窩解剖變異。4.其他因素:纖毛功能異常;長期留置胃管;胃食管反流;放射性損傷。18診斷必具二者之一(一)癥狀:表現(xiàn)為≥2個的癥狀特征

1.主要癥狀:鼻塞黏性、膿性鼻涕2.次要癥狀:面部脹痛嗅覺減退/喪失19(二)檢查:1.鼻腔檢查:來源于中鼻道、嗅裂的黏膿性分泌物中鼻道黏膜充血、水腫/有息肉2.影像學檢查(CT):竇口鼻道復合體或鼻竇的黏膜病變20糖皮質激素1、糖皮質激素鼻內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腫作用,療程≥12周全身糖皮質激素——主要用于CRSwNP,尤其是嚴重、復發(fā)性鼻息肉患者,可短期減量口服(強的松,第一周30mg,晨起頓服,第二周15mg)。注意禁忌癥嚴密監(jiān)測不良反應CRSsNP不推薦使用不推薦全身或鼻內注射(一)、抗炎藥物一、藥物治療治療212.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14元環(huán)(抗炎、免疫調節(jié))主要用于CRSsNP、常規(guī)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無嗜酸粒細胞增多、特異性IgE值正常、變應原檢測陰性的非過敏性慢性鼻-鼻竇炎患者小劑量(常規(guī)劑量的1/2)長期口服,療程≥12周鼻內鏡術后4周以上的鼻黏膜仍呈持續(xù)性充血、腫脹并伴有膿性分泌物22適應癥:用于慢性鼻-鼻竇炎急性發(fā)作。藥物: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磺胺類、大環(huán)內酯類、氟喹諾酮類等敏感藥物。劑量與療程:急性感染時根據(jù)細菌培養(yǎng)、藥敏試驗結果選擇療程≦2周---不推薦鼻腔鼻竇局部使用抗生素(二)、抗菌藥物23不推薦使用,鼻塞嚴重可短期使用(<7d).(三)、減充血劑24可稀化黏液并改善纖毛活性,推薦使用。(四)、黏液促排劑25適應癥:伴有變應性鼻炎和(或)哮喘的患者藥物:口服或鼻用抗組胺藥、口服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療程≧4周伴有哮喘患者首選口服白三烯受體拮抗劑(五)、全身抗組胺藥26部分中藥對改善癥狀有一定效果。應根據(jù)辯證施治的原則選擇藥物。(六)、中藥27是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有效手段,也是內鏡術后的常用輔助治療的方法。(七)、生理鹽水或高滲鹽水(2%-3%)28手術治療傳統(tǒng)的鼻竇手術:如柯-陸氏手術(上頜竇根治術)------已經(jīng)成為歷史。29(functionalendoscopicsinussurgery,FESS)。內鏡監(jiān)視下,糾正解剖異常,清除病變,盡可能保留鼻-鼻竇黏膜,重建鼻腔鼻竇通氣引流(尤其是竇口鼻道復合體區(qū)域的通暢與引流),為鼻腔鼻竇粘膜炎癥的良性轉歸創(chuàng)造生理性局部環(huán)境,最終達到鼻-鼻竇粘膜形態(tài)與自身功能的恢復。鼻內鏡鼻竇手術:也稱功能性內鏡手術30影響竇口鼻道復合體或各鼻竇引流的明顯解剖學異常。影響竇口鼻道復合體或各鼻竇引流的鼻息肉。經(jīng)藥物治療,癥狀改善不滿意。出現(xiàn)顱、眶等并發(fā)癥的。手術適應證31兒童鼻竇炎

(sinusitisinchildren)

32概述兒童鼻竇炎與成人鼻竇炎不盡相同上頜竇和篩竇發(fā)育早,常先受累;額竇和蝶竇在2~3歲后發(fā)育,受累較遲33病因特點竇口大,鼻腔和鼻竇狹窄,鼻竇發(fā)育不全機體抵抗力差,易繼發(fā)鼻竇炎腺樣體肥大阻塞后鼻孔;先天性疾病影響鼻呼吸免疫性疾病/特應性體質在不清潔水中游泳或跳水已發(fā)生鼻腔異物、鼻外傷而繼發(fā)感染最常見的致病菌——肺炎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34病理急性者——鼻竇內黏膜充血、腫脹、炎細胞滲出,黏液性/漿液性/膿性分泌物慢性者——鼻竇黏膜多表現(xiàn)為水腫型、濾泡型或肥厚型病變35臨床表現(xiàn)急性鼻竇炎——除鼻塞、膿涕多外,全身癥狀比成人明顯,可有發(fā)熱、脫水、煩躁不安、呼吸急促、抽搐等表現(xiàn)。常同時伴有咽痛、咳嗽??砂橛屑毙灾卸?、鼻出血。慢性鼻竇炎——間歇性/持續(xù)性鼻塞,黏液性/黏液膿性鼻涕??赡馨橛邢贅芋w肥大、慢性中耳炎、哮喘、感冒等疾病。長期鼻阻塞和張口呼吸,可導致頜面、胸部及智力等發(fā)育不良。36檢查和診斷前鼻鏡鼻竇CT掃描鼻內鏡檢查37并發(fā)癥兒童鼻竇炎發(fā)生并發(fā)癥傾向高于成人如:中耳炎、鼻竇性支氣管炎、上頜骨骨髓炎、眼眶蜂窩織炎、腦膜炎、海綿竇血栓性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