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協作體(A佳教育)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試題 含解析_第1頁
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協作體(A佳教育)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試題 含解析_第2頁
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協作體(A佳教育)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試題 含解析_第3頁
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協作體(A佳教育)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試題 含解析_第4頁
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協作體(A佳教育)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試題 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A佳教育·2024年11月高三聯考歷史班級:姓名:準考證號:(本試卷共6頁,19題,考試用時75分鐘,全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班級、姓名、準考證號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相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上交。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1.對于史前文化,許多研究者著重關注器物的“文化譜系”,而考古學大師嚴文明則進一步引入了生業(yè)經濟(人類為了生存需求而采取的經濟行為)、生產工具乃至墓葬習俗和聚落形態(tài)等多個維度,由此,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都取得重要研究成果。這說明A.中華文明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B.經濟基礎決定文化上層建筑C.綜合研究有助于客觀認識歷史D.史前研究聚焦生存而非文化2.蘇秦為趙合縱抗秦,說齊宣王曰:“……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走犬、六博、蹋鞠者……”。蘇秦的這段描述意在說明A.齊國強大富足B.文體活動令國家頹廢C.齊民游手好閑D.春秋時期的經濟繁榮3.漢武帝時期重視人才選拔,下表為主要相關制度。這些制度名稱內容博士制度設立五經博士培養(yǎng)學生,通過考核后為官察舉制度地方尋找和考核孝廉突出的人才,送到中央征辟制度朝廷直接下令地方將某人護送到中央公車上書中央派特使各地巡行,搜羅上書或意見A.造成人才標準紊亂B.有助于人才輩出C.源于倡導獨尊儒術D.不利于中央集權4.唐宋之際,社會的婚姻觀出現了許多變化。下表的這些變化,反映出宋朝婚姻觀唐朝宋朝門第婚“士庶不婚”“婚姻不問閥閱”族際婚和親頻繁禁止與少數民族通婚異輩婚浸以成俗厲行“輩分不可混淆”改嫁公主再嫁者23人表彰貞潔烈女152人A.重申“夷夏之辨”B.婚姻制度取得突破性進步C.商品經濟的繁榮D.社會結構與文化觀念變化5128?年,元朝政府命海盜出身的羅璧、朱清等監(jiān)造海船,招募漕丁漕夫,正式開辟海道運輸。由于用人得當,海運發(fā)展很快。政府還設立海運萬戶府、海道運糧鎮(zhèn)撫司等機構,專門督管漕運。元朝政府發(fā)展海運主要是為了A.發(fā)展外貿促進繁榮B.建設海軍征服日本C.夯實大都經濟保障D.招安海盜維護穩(wěn)定6.1516年,王守仁任南贛巡撫,率軍蕩平當地為患數十年的山中盜賊。凱旋后,他旋即興辦學校,刻印儒經,推行“十家牌法”和《南贛鄉(xiāng)約》。王守仁曾言“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為此,他在當地“破心中賊”的主要措施是A.加強巡撫監(jiān)察B.實行十家牌法C.全民學習心學D.力倡鄉(xiāng)規(guī)民約7.下面兩幅中國人繪制的地圖(局部),體現了備自時代的地圖制圖的最高水平。通過兩圖比較,可以認識到A.制圖受西方影響B(tài).救亡圖存風潮興盛C.地理學停滯不前D.中體西用觀念傳播8.下表中為民國初建時的法治文件,其中《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名稱頒布時間內容節(jié)選《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1911年12月3日公布,民國成立后修正臨時大總統有統治全國之權。行政各部設部長一人為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辦理各部事務,《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3月11日頒布施行臨時大總統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公布法律。國務員于臨時大總統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發(fā)布命令時,須副署之。A.總統權與美國聯邦憲法類似B.有中國首部資產階級憲法性質C.實際上確立了責任內閣制度D.包含有限制袁世凱專權的目的9.1917年1月,《新青年》第二卷第五號發(fā)表了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開啟了新文學革命的序幕,白話文運動由此開始。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先是通令全國小學一、二年級的國語課本改用白話文,隨之又通令中學國語課本改用白話文。這一發(fā)展說明A.革命果實被北洋政府篡奪B.新文學對社會影響深遠C.民間與政府主張不謀而合D.傳統文化從教材中剝離10.1941年,陜甘寧邊區(qū)政府主席林伯渠率考察團到鄜縣、甘泉進行調查研究,搜集基層具體材料。1942年,去延安川口縣調研,仔細了解縣政府工作。1943年,深入志丹、安寨兩縣進行調查,寫出《農村十日》一文。這反映出當時政府領導A.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B.關注農村土地改革C.加強了工農蘇維埃建設D.重視社會調查研究11.1993年,我國開始推行公務員制度。1998年,國家機構改革明確目標“完善國家公務員制度,建設高素質的專業(yè)化國家行政管理干部隊伍”。這場改革,是為了推動中國行政管理體制A.開始轉型服務對外開放B.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C.發(fā)展社會主義基層民主D.實行政務官和事務官的分野12.隨著羅馬共和國的擴張,公民軍隊已無法承受兵役帶來的沉重壓力,羅馬開始招募雇傭兵甚至奴隸入伍,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更忠于各自的將領,而非羅馬。遙遠前線將領的獨立性日益增強。這一現象反映出A.羅馬法適用的范圍有限B.軍隊是元首獨裁的工具C.共和國走向崩潰的趨勢D.奴隸隨羅馬發(fā)展而解放13.1598年,斯圖亞特王朝詹姆士國王撰寫《自由君主的真正法律》闡述君權神授思想。1651年,霍布斯出版《利維坦》,他認為政治權威的合法性取決于事實上的權力,以及為生活在這種權力下的臣民提供保護的能力。這表明當時A.啟蒙思想催生英國革命B.社會廣泛認同君主立憲C.英國君民達成自由共識D國王政治權威遭受質疑14.下表所呈現的社會調查統計,可以用來說明19世紀末英國倫敦收入水平的分類分類A類(最窮)B類(很窮)C、D類(貧窮)E、F類(生活良好的工人階級)G、H類(中等及以上)共宿者(濟貧院、收容所等)人口數37610316834938293216650374993099830百分比0.97.522.351.517.8一A.英國城市基礎設施齊備B.社會階級矛盾相對緩和C.英國城市化進程較遲緩D.工業(yè)革命加劇貧富分化15.1953年,阿本斯經民主選舉成為中美洲的危地馬拉總統,他宣布沒收美國果品公司控制的幾十萬英畝土地。1954年,美國中情局支持下的阿馬斯率叛軍顛覆了阿本斯政權,并將土地歸還給了美國果品公司。這說明當時A.美國支持拉美民族民主運動B.拉丁美洲成為美蘇冷戰(zhàn)主戰(zhàn)場C.拉美人民捍衛(wèi)主權任重道遠D.發(fā)展中國家高度依賴國際資本16.下表為蘇聯外貿進出口產品結構占比統計表,對此分析合理的是蘇聯進出口結構占比(單位:%)類別進出口1950年1960年1970年1980年1985年機械設備出口12.320.721.515.813.9進口22.431.!35.633.937.1石油電力出口3.916.215.646.952.7進口11.84.22.03.05.3食品原料出口21.113.18.41.91.5進口l9.713.115.824.221.4A.對能源出口依賴加強B.農輕重產業(yè)結構逐漸趨于平衡C.工業(yè)發(fā)展反哺了農業(yè)D.“新經濟體制”改革取得成效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17題18分,18題48分`9題16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周禮·地官·遺人》說,貫通都市和村野的交通大道上,每隔10里設置有“廬”,可提供行旅飲食;每隔30里有“宿”,并有糧草儲備;每隔50里有“市”.“市”有住宿條件更為優(yōu)越的“候館”,行旅消費品的儲積也更為充備。當時,中原各國政府普遍沿交通干道設立交通站,置備車馬和專職管理人員,遇到緊急情形,則乘傳疾馳,次第相繼,使軍情政令得以迅速通達《孟子》記載孔子說:“德之流行,速于置郵而傳命?!薄蹲髠鳌ぐЧ拍辍酚涊d,吳國在“邗”地構筑城防,并且完成了“溝通江、淮”的工程。此后,吳王夫差為了引舟北上,稱霸中原,又把邗溝向北延伸。晉國、魏國史書《竹書紀年》記載有公元前360年魏國開通鴻溝,溝通黃河水系和淮河水系?!幾詮堌M之《中國歷史十五講》材料二“戰(zhàn)國鄂君啟金節(jié)”,安徽壽縣出土,為楚懷王授予封君鄂君啟所用,青銅打造成竹節(jié)形,銘文用金絲鑲嵌而成,為商貿流通過程中的通關憑證,金節(jié)為鄂君啟所有,憑此節(jié)通過各關卡可免稅,否則必須征稅。金節(jié)分為車節(jié)和舟節(jié)。車節(jié)、舟節(jié)經過11個城邑。車節(jié)中,運輸根額50輛,一年期有效,陸路的范圍涉及今河南南部和安款、湖北等地。節(jié)文還規(guī)定載運牛、馬及有關折算的辦法,禁止運輸銅和皮革等物資。舟節(jié)中,規(guī)定限額是150艘。自鄂出發(fā),一年期有效。水路的范圍涉及今漢水、長江、湘江、資水、沅水、澧水等?!幾园不詹┪镳^館藏文物介紹等(1)根據材料一,歸納歷史文獻所記錄的周朝交通建設的特點。(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提取出土文物“戰(zhàn)國鄂君啟金節(jié)”所反映出的楚國歷史信息。(8分)(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的史料價值。(4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君主時代之教育方針,不從受教者本體上著想,利用一種方法,驅使受教者遷就他之主義民國教育方針,應從受教者本體著想,有如何能力,方能盡如何責任;受如何教育,方能具如何能力。君主時代之教育,不外利己主義,揣摩國民之利己心,引以遷就于君主或政府之主義。如前清時代承科舉余習,其目的,在使受教育者皆富于服從心、保守心,易受政府駕馭。現在須立于國民之地位,而體驗其在世界、在社會有何等責任,應受何種教育。當民國成立之始,而教育家欲盡此任務,不外乎五種主義,即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公民道德、世界觀、美育是也。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將來。從前言人才教育者,尚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說,可見教育家必有百世不遷之主義,如公民道德是?!幾圆淘唷度珖R時教育會議開會詞》(1912年7月)材料二1983年國慶節(jié),鄧小平同志為北京景山學校成立20年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三個面向”是鄧小平教育理論整個體系中最具時代特征和前瞻性的重要組成部分,集中地體現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教育的客觀要求,科學地提出了對世界未來綜合國力競爭的預測,高度地概括了國內外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和經驗,為我國制定面向21世紀的教育宏觀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摘編自陳至立《改革開放二十年的我國教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君主時代與民國時代教育方針的不同之處(8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三個面向”提出的歷史背景。(6分)(3)對于教育,蔡元培提出“專為將來”,鄧小平提出“面向未來”。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歷史知識,談談你對教育要面向未來的認識。(4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近現代民族主義主要是指隨近代資本主義產生以來,將民族和國家聯系起來,以民族利益為旨歸的意識形態(tài)、社會思潮或運動。從思想史角度而言,民族主義是18世紀的啟蒙思想家們探索人類進步的一種途徑,它與世界主義是相對的,又是相輔相成的。不論是早期的19世紀中期還是兩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主角是歐洲、亞洲和美洲,而至20世紀中期,主角就是非洲了。1960年,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票通過了《關于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的宣言》。歷經200多年的民族解放運動摧毀了舊的殖民體系,大大改變了世界的面貌。資產階級革命通過它將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和生產方式推及亞非拉各國,無產階級革命也借此將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并建立起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陣營。民族解放運動的完成是人類文明進程的一大推進?!幾酝跸6鳌恶R克思主義理論和實踐中的民族主義》根據材料并結合世界近現代史,選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對其民族解放運動的歷程進行評述。(要求:自擬標題,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晰。)(16分)A佳教育·2024年11月高三聯考歷史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cABDcDAABDBcDBcA1.【答案】C【解析】此題考查唯物史觀等核心素養(yǎng)。材料指出嚴文明先生的研究不局限于文化的關系,還深入到經濟、生活等方面,綜合研究有利于我們更全面而客觀地認識歷史,故答案選C。材料內容不涉及多元一體的表述,排除A;材料談及的是多維度研究,而非誰決定誰,而且史前文明中的文化,是考古概念,而非通常的文化,排除B;生業(yè)經濟僅是研究范疇之一,而非聚焦重點,D錯。2.【答案】A【解析】臨淄的百姓豐富的娛樂活動,是建立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的,齊國強大不用畏懼秦國,所以答案選A。蘇秦謀求多國聯合,以言辭渲染鼓勵齊王參與,而非內政分析,B錯;游說的夸張說辭,意在表揚而非批評,C錯;材料有趙、齊王,說明是戰(zhàn)國時期,D錯。3.【答案】B【解析】人才標準的多樣性和多途徑,有利于不同人才各有機遇,漢武帝時代確實人才輩出,故答案選B。標準的豐富提供多途徑,而不是使用貶義詞紊亂,排除A;后兩個制度與儒家思想無關,排除C;材料處處都有中央,是有利于中央監(jiān)察、督促地方的,有利于中央集權,D錯。4.【答案】D【解析】門閥士族在唐代逐步沒落,宋代平民階層興起,同時政權范圍收縮,漢族政權色彩更濃,加之理學興起等,這些帶來表中的四個變化,故答案選D。A、C等只能解釋其中一兩個婚姻觀,不符合“這些”要求,所以錯;宋朝的族際婚和改嫁觀念,比唐朝倒退,不屬于婚姻進步,排除B。5.【答案】C【解析】由于運河運力有限,元朝進一步開辟海運進行南糧北運,以保障對大都的糧食供應和經濟服務,材料中的“運糧”“漕運”等進一步體現了這一點,故答案選C。材料中的海運不是指國際貿易,外貿以民間往來為主,排除A;材料表明是運糧漕運,而非海軍征服,排除B;招安海盜是手段方法,不是目的,D錯。6.【答案】D【解析】“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這一名言即出自材料中所述事件,破心中賊主要依靠教化,進行思想的改造熏陶并對行為提供規(guī)范和約束,從而徹底改造人,既是自我,也是對他者,《南贛鄉(xiāng)約》屬于鄉(xiāng)規(guī)民約,著力于此,因此答案選D。巡撫監(jiān)察的上層督促,十家牌法的基層管理,都是外在的,無法破?心中賊”,A、B錯;王守仁倡導心學,但不可能要求全民學習,C錯誤。7.【答案】A【解析】兩幅地圖都有經緯線,注重投影原理,比例尺恰當,反映出晚清中國地圖繪制受到現代西方科學的影響,因此答案選A。1844年中國還沒有廣泛的民族危機感,救亡圖存風潮并不存在,排除B;1903年的地圖明顯比1844年的要高超的多,說明地理學在發(fā)展,排除C;材料沒有體現出中體理念,而且兩個時間都在洋務運動之外,D錯。8.【答案】A【解析】美國聯邦憲法賦予總統行政權,各部輔佐總統,這與組織大綱的規(guī)定相似,而臨時約法的責任內閣制限制總統權力,故答案選A。具有首部資產階級憲法的性質的是臨時約法,排除B;臨時約法的副署權是對總統的限制,組織大綱沒有,排除C;臨時約法將組織大綱的總統制改為責任內閣制,具有限制袁世凱的目的,排除D。9.【答案】B【解析】1917年白話文運動開始,隨著運動的發(fā)展,五年后,教育部先后要求小學、中學改用白話文,體現了這一運動的深刻影響與推動,故答案選B。北洋政府采用白話文,恰恰說明了文學革命的巨大影響和成果,不能說果實篡奪,排除A;白話文運動在前,并形成巨大影響,然后才有政府主張,具有因果關系而非不謀而合,排除C;國語課本改用白話文,并不代表傳統文化的退出,古詩詞和典籍選讀長期存在,直到今天的教材,排除D。10.【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林伯渠每年都深入縣里調查研究,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大興調研之風的優(yōu)良傳統,故答案選D。材料無統一戰(zhàn)線相關內容,排除A;土地改革是1947年后實施的,排除B;工農蘇維埃政權是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之前在革命根據地建立的,1937年后取消,排除C。11.【答案】B【解析】1992年,我國開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了更好地適應這場體制變革,相應地開始推行公務員制度,答案選B。開始轉型表達不當,排除A;公務員涉及中央到地方,為國家建設提供專業(yè)服務,而非基層民主,排除C;事務官和政務官的概念,是西方政治制度,而非中國的,排除D。12.【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出羅馬公民逐漸退出軍隊,作為共和國主人的公民在軍隊中減少,軍隊的共和國家屬性必然削弱,軍隊逐漸傭兵和奴隸組成,他們更多忠于將領而非國家,這就為羅馬帝國取代共和國做了準備,故答案選:C.羅馬法適用的范圍是一個逐漸擴大的過程,材料不涉及羅馬法,而且材料唁及的變量包括獲得羅馬法保障的公民服役的減少,排除A;元首是帝國時代的,材料是共和國時代的,排除B;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均是奴隸社會,奴隸遭受壓迫,D錯。13.【答案】D【解析】國王需要撰述君權神授來維護王權,而啟蒙思想倡導權威的合法性在于實權和為臣民服務,而非擁有國王之名,這意味著國王權威遭到挑戰(zhàn),故答案選D。在《利維坦》出版之前的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就已經爆發(fā)了,排除A;在革命的實踐中,最后通過1688年的光榮革命,才有君主立憲的初建,當時是君主專制和共和國的博弈,排除B;國王說的自由君主是僅針對國王而言,是專制思想的表現,排除C。14.【答案】B【解析】通過材料可以認知,社會的主體是生活良好的工人階級,其比重占到51.5%,構成橄欖狀社會結構的主要力量,故答案選B。材料涉及的是收入水平而非設施建設,排除A;英國通過工業(yè)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城市化國家,排除C;AB類比重不到10%,說明因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科技巨大的作用和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嚴重貧困人口比重很低,這與工業(yè)革命將社會分化為兩大階級后造成19世紀中期貧困人口比例高不同,貧困比重不是加劇,而是大大減少,D錯。15.【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出美國對拉美國家內政的深度干預,造成拉美國家的動蕩,故答案選C。阿本斯政府是民選產生,卻遭受美國干涉,美國破壞了拉美的民族民主運動,排除A;材料沒有蘇聯信息,主戰(zhàn)場在歐洲,排除B;阿本斯政府表現的是獨立自主,而非對國際資本的依賴,D錯。16.【答案】A【解析】通過材料分析得出,到八十年代,能源出口比重達到一半,而機械設備、食品原料的進口則明顯增加達到60%,故答案選A。擁有廣袤的土地,食品逐漸減少,而進口竟然高居不下,排除B;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農業(yè)發(fā)展長期不足,通過食品進出口可以得知,農業(yè)沒有得到反哺,排除C;“新經濟體制”改革是勃列日涅夫時期的改革,對應1970年、1980年數據,可以推算出改革成果有限,D錯。17.【參考答案】(1)(6分)陸路交通貫通都市和村野;(1分)沿途按里程相應規(guī)劃有交通配套設施;(1分)政府配備有交通專職人員和車馬;(1分)人工開鑿運河;(1分)運河溝通不同水系(或邗溝通江淮,鴻溝連黃淮);(1分)主要服務于軍情政令傳達和軍隊調度,以加強國家控制和爭霸。(1分)(2)(8分)青銅鑄造技術高;楚國文字書法流暢;水路、陸路并重,交通發(fā)達,往來頻繁;車隊、船隊具有一定規(guī)模,商業(yè)繁榮;各地設有關卡征稅,特權階層可以免稅;王權集中強化,往來重視符節(jié),權力規(guī)范明確;疆域遼闊,包括湖南、湖北、安徽及河南南部。(每點2分,答出四點即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