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機械運動(易錯模擬題匯編)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4/1D/wKhkGWdD6PSAI1ldAAJTfANb2r4886.jpg)
![第01章 機械運動(易錯模擬題匯編)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4/1D/wKhkGWdD6PSAI1ldAAJTfANb2r48862.jpg)
![第01章 機械運動(易錯模擬題匯編)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4/1D/wKhkGWdD6PSAI1ldAAJTfANb2r48863.jpg)
![第01章 機械運動(易錯模擬題匯編)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4/1D/wKhkGWdD6PSAI1ldAAJTfANb2r48864.jpg)
![第01章 機械運動(易錯模擬題匯編)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04/1D/wKhkGWdD6PSAI1ldAAJTfANb2r488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機械運動一、選擇題(共12小題)1.(2023?鄭州三模)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鄙眺币?guī)定:單腳邁出一次為“跬”,雙腳相繼邁出為“步”。按此規(guī)定,一名普通中學生正常行走時,1“步”的距離最接近()A.1mm B.1cm C.1dm D.1m2.(2023?南京模擬)《呂氏春秋?察今篇》記載了刻舟求劍的故事,當中有這樣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對舟和劍運動狀態(tài)的描述,可選擇的共同參照物是()A.舟中人 B.舟 C.劍 D.江岸3.(2022?南京模擬)小蔣同學參加中考體育測試,結果最可能達到的是()A.實心球成績?yōu)?0m B.立定跳遠成績?yōu)?0m C.跳繩1s跳100次 D.1000m跑步用時4min4.(2023?長沙模擬)在路口等紅燈時,小華坐在爸爸的轎車里四處觀望,當他看向右旁鄰道并排的大巴車時,感覺爸爸的車在后退,當他看到路旁的樹時,發(fā)現爸爸的車并沒有動。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以地面為參照物,小華爸爸的車是靜止的 B.以大巴車為參照物,小華爸爸的車是靜止的 C.以小華為參照物,爸爸的車向后運動 D.以小華爸爸的車為參照物,交通信號燈是運動的5.(2023?武漢二模)用分度值為毫米的刻度尺直接測量一張紙的厚度測不出來,這時可將許多相同的紙疊起來,使之有足夠的厚度,用刻度尺測出總長度除以張數,就可間接測出一張紙的厚度了,在下列長度的測量中,與這一方法相同是()A.測一曲線的長度 B.測一枚硬幣的直徑 C.測圓錐的高 D.測細銅絲的直徑6.(2023?濟南三模)甲、乙兩物體同時由同一位置開始在水平面上向東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第2s末物體乙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B.第4s末兩物體的運動速度恰好相等C.前2s內,以物體乙為參照物,物體甲在向東運動D.前4s內,甲、乙兩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7.(2023?南寧三模)關于運動和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加油機在空中給受油機加油時,它們是相對靜止的B.地球同步衛(wèi)星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相對于太陽是靜止的C.“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對接成功時,它們是相對運動的D.兩輛汽車均以50km/h的速度行駛,則兩輛汽車一定是相對靜止的8.(2023?廈門模擬)汽車以72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羚羊以22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運動員5min跑完18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A.運動員、汽車、羚羊 B.羚羊、汽車、運動員C.汽車、羚羊、運動員 D.汽車、運動員、羚羊9.(2023?黃岡三模)完全相同的兩輛汽車,在相同的路面上沿同一方向向南做直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其路程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3s時,甲、乙兩車的速度v甲=v乙 B.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在向南運動 C.乙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30m/s D.t=4.5s時,甲、乙兩車相距30m10.(2022?長沙模擬)兩列火車并排停在站臺上,你坐在車廂中向另一列車廂觀望。突然,你覺得自己的列車緩慢向東運動。則下列運動情況不可能發(fā)生的是()A.自己的車向東運動,另一列車沒有運動B.自己的車沒有運動,另一列車向西運動C.兩列車都向東運動,但自己車的速度較快D.兩列車都向西運動,但另一列車的速度較慢11.(2023?上海模擬)甲車從M點、乙車從N點同時同向沿同一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象分別如圖(a)、(b)所示。若兩車相遇時,甲車距M點10米。則M、N兩點間的距離為()A.30米 B.25米 C.15米 D.10米12.(2023?蘇州模擬)如圖所示,電視節(jié)目中“闖關游戲”的筆直通道上每隔8m設有一個關卡,各關卡同步放行和關閉,放行和關閉時間分別為5s和2s,當小強正通過關卡1左側9m遠的A處時,關卡剛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最先擋住他前進的關卡是()A.關卡4 B.關卡3 C.關卡2 D.關卡1二、填空題(共6小題)13.(2023?東莞模擬)如圖中被測物體的長度是cm,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14.(2023?洛陽模擬)魯迅的《社戲》中有這樣的描寫:“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選的參照物是。15.(2023?衡水模擬)如圖所示,小鄒同學用佩戴的手表記錄某次跑步的時間為15min,15min=h,以佩戴手表的手腕為參照物,手表是的(選填“運動”或“靜止”);以地面為參照物,手表是的(選填“運動”或“靜止”)。16.(2023?哈爾濱三模)甲、乙兩人同時、同地、同向運動。他們運動的路程s和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甲、乙兩人速度之比v甲:v乙=;5s之后兩人相距m。17.(2023?廣安二模)某校去華鎣山進行紅色研學旅行,在乘車途中,小蘭同學看到路旁的樹木向后退,她是以(選填“地面”或“車”)為參照物。當車輛行駛至某一路口時,看到如圖所示的標志牌,則車輛到達華鎣山游客中心至少還需要h。18.(2023?濟南三模)如圖是一位攝影愛好者用頻閃攝影技術拍攝的一張照片,清晰地記錄了網球被擊出后某一段的運動軌跡,已知此次攝影的閃光頻率(每秒鐘得到影像的次數)為100Hz,網球的直徑約為6cm?,F將一條刻度尺放在照片上來估測網球的運動速度。由圖可知,網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所用的時間是s,網球在AB段運動的平均速度約為m/s。三、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19.(2023?青島模擬)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1)圖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測得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2)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會偏。(3)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理由是:(4)斜面應選擇坡度(填“大”或“小”),這樣設計是為了。20.(2023?永州模擬)小東和同學一起組裝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他們先用刻度尺對軌道的各段長度進行測量并分段做了標記,然后從A點開始靜止釋放小車,最終停在E點。用電子秒表分別測量小車經過B、C、D、E各點的時間。整理實驗數據并記錄在表中。路段距離s/cm運動時間t/s平均速度v/(m/s))AB45.03.00.15BC45.02.00.23CD40.03.00.13DE40.04.00.1(1)通過分析表中數據可知,小車沿斜面頂端下滑到斜面底端做的是(選填“勻速”或“變速”)運動。(2)小車在A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為m/s。(3)通過上述實驗可以判斷,小車在斜面上前半段的平均速度(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斜面上全程的平均速度。(4)小車從A點運動到E點的過程中,在點的動能最大(選填“A”“B”“C”“D”或“E”)。(5)實驗中為減小時間測量的誤差,應使斜面保持較(選填“大”或“小”)的坡度。四、計算題(共2小題)21.(2023?太原模擬)國慶期間,爸爸帶小明去北京游覽名勝古跡。以下是他們乘坐的G602車次時刻表,請你根據表中信息計算:太原南陽泉北石家莊保定東北京西到站時間07:3008:0008:559:42發(fā)車時間06:4207:3508:0509:00里程/km0114220374?(1)若G602次高鐵列車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80km/h,則太原南到北京西全程多少千米?(2)G602次高鐵列車從陽泉北到保定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2.(2023?許昌模擬)甲、乙兩地的距離是630km,一列火車早上7:30從甲地開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幾個車站,在當日12:30到達乙地。列車行駛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度為400m的橋梁,列車全部通過橋梁的時間為25s。求:(1)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為多少米每秒?(2)火車的長度是多少米?
第一章機械運動(解析版)一、選擇題(共12小題)1.(2023?鄭州三模)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商鞅規(guī)定:單腳邁出一次為“跬”,雙腳相繼邁出為“步”。按此規(guī)定,一名普通中學生正常行走時,1“步”的距離最接近()A.1mm B.1cm C.1dm D.1m解:由題知,舉足一次為“跬”,舉足兩次為“步”,則1步=2跬,一名普通中學生正常行走時,單腳邁出一次的距離大約0.5m,所以1“步”的距離最接近1m。答案:D。2.(2023?南京模擬)《呂氏春秋?察今篇》記載了刻舟求劍的故事,當中有這樣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對舟和劍運動狀態(tài)的描述,可選擇的共同參照物是()A.舟中人 B.舟 C.劍 D.江岸解: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意思是舟已經向前行駛了,但劍沒有行進,即舟是運動的,劍是靜止的。A、以舟中人為參照物,舟相對于人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是靜止的,劍相對于人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是運動的,故A錯誤;B、以舟為參照物,劍相對于舟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是運動的,舟不能以自身為參照物,故B錯誤;C、以劍為參照物,舟相對于劍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是運動的,劍不能以自身為參照物,故C錯誤;D、以江岸為參照物,舟相對于江岸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是運動的,以江岸為參照物,劍相對于江岸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是靜止的,均以江岸為參照物,故D正確。答案:D。3.(2022?南京模擬)小蔣同學參加中考體育測試,結果最可能達到的是()A.實心球成績?yōu)?0m B.立定跳遠成績?yōu)?0m C.跳繩1s跳100次 D.1000m跑步用時4min解:A、中學生擲實心球的成績在10m左右,不可能達到40m。此選項不符合實際;B、中學生立定跳遠的成績在2m左右,不可能達到10m。此選項不符合實際;C、中學生1min跳繩可達100次,1s跳2次左右。此選項不符合實際;D、中學生1000m跑的成績一般在3min40s左右,速度慢的需要4min。此選項符合實際。答案:D。4.(2023?長沙模擬)在路口等紅燈時,小華坐在爸爸的轎車里四處觀望,當他看向右旁鄰道并排的大巴車時,感覺爸爸的車在后退,當他看到路旁的樹時,發(fā)現爸爸的車并沒有動。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以地面為參照物,小華爸爸的車是靜止的B.以大巴車為參照物,小華爸爸的車是靜止的 C.以小華為參照物,爸爸的車向后運動D.以小華爸爸的車為參照物,交通信號燈是運動的解:A、由題意知“當他看到路旁的樹時,發(fā)現爸爸的車并沒有動”,說明以樹和地面為參照物,小華爸爸的車的位置沒有改變,所以是靜止的,故A正確;B、以大巴車為參照物,小華爸爸的車與大巴車之間發(fā)生了位置的變化,所以是運動的,故B錯誤;C、以小華為參照物,爸爸的車與小華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的改變,所以爸爸的車是靜止的,故C錯誤;D、以小華爸爸的車為參照物,交通信號燈與車之間位置沒有改變,所以是靜止的,故D錯誤。答案:A。5.(2023?武漢二模)用分度值為毫米的刻度尺直接測量一張紙的厚度測不出來,這時可將許多相同的紙疊起來,使之有足夠的厚度,用刻度尺測出總長度除以張數,就可間接測出一張紙的厚度了,在下列長度的測量中,與這一方法相同是()A.測一曲線的長度 B.測一枚硬幣的直徑C.測圓錐的高 D.測細銅絲的直徑解:由于一張紙的厚度和銅絲的直徑和質量都非常小,不能直接測量(小于測量工具的分度值);所以要測多個相同物理量的總和,求平均值從而達到減小誤差的目的。答案:D。6.(2023?濟南三模)甲、乙兩物體同時由同一位置開始在水平面上向東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第2s末物體乙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B.第4s末兩物體的運動速度恰好相等C.前2s內,以物體乙為參照物,物體甲在向東運動 D.前4s內,甲、乙兩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解:由圖像知,甲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說明甲通過的路程與其時間成正比,即甲保持勻速直線運動;前2s,乙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所以做勻速直線運動;2s后乙的位置沒有變化,所以處于靜止狀態(tài),即乙是先勻速直線運動后靜止。A、第2s末,乙的路程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乙是靜止狀態(tài),故A錯誤;B、4s時甲是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乙是靜止狀態(tài),速度不同,故B錯誤;C、由圖可知,甲的速度為v=st=甲乙都向東勻速運動,v′>v,所以以乙為參照物,甲向西5運動,故C錯誤;D、由圖知:前4s內甲、乙兩物體運動的路程都是8m,時間都是4s,所以甲、乙兩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確。答案:D。7.(2023?南寧三模)關于運動和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加油機在空中給受油機加油時,它們是相對靜止的B.地球同步衛(wèi)星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相對于太陽是靜止的C.“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對接成功時,它們是相對運動的D.兩輛汽車均以50km/h的速度行駛,則兩輛汽車一定是相對靜止的解:A、加油機在空中給受油機加油時,加油機與受油機之間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則它們是相對靜止的,故A正確;B、以地球為參照物,地球同步衛(wèi)星沒有發(fā)生位置的變化,則同步衛(wèi)星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地球同步衛(wèi)星相對于太陽發(fā)生了位置變化,此時同步衛(wèi)星是運動的,故B錯誤;C、“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對接成功時,它們之間沒有位置變化,所以它們是相對靜止的,故C錯誤;D、兩輛汽車均以50km/h的速度行駛,若運動方向相同,則兩輛汽車一定是相對靜止的,否則,兩輛汽車一定是相對運動的,故D錯誤。答案:A。8.(2023?廈門模擬)汽車以72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羚羊以22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運動員5min跑完18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A.運動員、汽車、羚羊 B.羚羊、汽車、運動員 C.汽車、羚羊、運動員 D.汽車、運動員、羚羊解:汽車行駛的速度v汽車=72km/h=72×1羚羊以在草原上奔跑的速度v羚羊=22m/s,運動員的速度v運動員=s所以,速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運動員、汽車、羚羊。答案:A。9.(2023?黃岡三模)完全相同的兩輛汽車,在相同的路面上沿同一方向向南做直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其路程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3s時,甲、乙兩車的速度v甲=v乙B.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在向南運動C.乙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30m/sD.t=4.5s時,甲、乙兩車相距30m解:A、由圖象知,t=3s時,甲通過的路程s甲=90m﹣0m=90m;乙通過的路程s乙=90m﹣60m=30m,則兩車的速度分別為v甲=s甲t=90m3s=30m/s,vB、因為v甲>v乙,在相同的路面上沿同一方向向南做直線運動,所以,以甲為參照物,乙在向北運動,故B錯誤;C、乙路程和時間的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射線,路程和時間的比值﹣﹣﹣速度是一個定值,乙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速度v乙=sD、從圖中可知,t=4.5s時,甲、乙兩車相距:135m﹣105m=30m,故D正確。答案:D。10.(2022?長沙模擬)兩列火車并排停在站臺上,你坐在車廂中向另一列車廂觀望。突然,你覺得自己的列車緩慢向東運動。則下列運動情況不可能發(fā)生的是()A.自己的車向東運動,另一列車沒有運動B.自己的車沒有運動,另一列車向西運動C.兩列車都向東運動,但自己車的速度較快D.兩列車都向西運動,但另一列車的速度較慢解:A、自己的車向東運動,另一列車沒有運動,則以另一列車為參照物,覺得自己的列車緩慢向東運動,有可能。故A正確;B、自己的車沒有運動,另一列車向西運動,則以另一列車為參照物,覺得自己的列車緩慢向東運動,有可能。故B正確;C、兩列車都向東運動,但自己車的速度較快,則以另一列車為參照物,覺得自己的列車緩慢向東運動,有可能。故C正確;D、兩列車都向西運動,但另一列車的速度較慢,則以另一列車為參照物,覺得自己的列車應該向西運動,沒有可能。故D錯誤。答案:D。11.(2023?上海模擬)甲車從M點、乙車從N點同時同向沿同一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象分別如圖(a)、(b)所示。若兩車相遇時,甲車距M點10米。則M、N兩點間的距離為()A.30米 B.25米 C.15米 D.10米解:由圖象可知,s甲=12m時,t甲=6s;s乙=24m時,t乙=6s;則甲的速度:v甲=s乙的速度:v乙=sv甲<v乙;相遇時,甲通過的路程為:s甲=10m,則甲乙相遇需要的時間t=s乙車通過的路程為:s乙=v乙t=4m/s×10s=40m,兩車同時同向行駛,則M、N間的距離為:s=s乙﹣s甲=40m﹣10m=30m。答案:A。12.(2023?蘇州模擬)如圖所示,電視節(jié)目中“闖關游戲”的筆直通道上每隔8m設有一個關卡,各關卡同步放行和關閉,放行和關閉時間分別為5s和2s,當小強正通過關卡1左側9m遠的A處時,關卡剛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最先擋住他前進的關卡是()A.關卡4 B.關卡3 C.關卡2 D.關卡1解:關卡關閉時,人能在兩關卡間運動,但不能通過關卡,由題知,關卡放行和關閉時間分別為5s和2s,小強正通過A處時,關卡剛好放行,由v=st可得,小強到達關卡1時所用的時間:t1每兩個關卡間距離8m,所以小強通過相鄰兩關卡所用的時間t=s′小強到達關卡2的時間:t2=t1+t=4.5s+4s=8.5s,各關卡同步放行和關閉,放行和關閉時間分別為5s和2s,關卡2在第8.5s是打開的,所以關卡2不會擋住他;小強到達關卡3的時間:t3=t2+t=8.5s+4s=12.5s,關卡3會在第12s結束時已關閉,到第14s結束時才打開,所以關卡3會最先擋住他。答案:B。二、填空題(共6小題)13.(2023?東莞模擬)如圖中被測物體的長度是2.50cm,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解:(1)圖示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為1mm=0.1cm;(2)末端刻度值為6.50cm,物體長度為6.50cm﹣4.00cm=2.50cm。答案:2.50;0.1。14.(2023?洛陽模擬)魯迅的《社戲》中有這樣的描寫:“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選的參照物是船。解:由題意可知,船向前行時,看到“山……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后退”,這是以船為參照物的。答案:船。15.(2023?衡水模擬)如圖所示,小鄒同學用佩戴的手表記錄某次跑步的時間為15min,15min=0.25h,以佩戴手表的手腕為參照物,手表是靜止的(選填“運動”或“靜止”);以地面為參照物,手表是運動的(選填“運動”或“靜止”)。解:15min=15×1以佩戴者手腕為參照物,手表相對于手腕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手表是靜止的;以地面為參照物,手表相對于地面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手表是運動的。答案:0.25;靜止;運動。16.(2023?哈爾濱三模)甲、乙兩人同時、同地、同向運動。他們運動的路程s和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甲、乙兩人速度之比v甲:v乙=6:1;5s之后兩人相距25m。解:(1)由圖象知,甲乙的運動圖象中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關系,所以甲、乙兩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象知,2s內甲的路程為12m,乙的路程為2m,甲車的速度v甲=s乙車的速度v乙=s甲、乙兩車的速度之比:v甲:v乙=6m/s:1m/s=6:1。(2)5s之后,甲運動的路程s甲′=v甲t′=6m/s×5s=30m,乙運動的路程s乙′=v乙t′=1m/s×5s=5m,因兩人同時、同地、同向運動,則此時兩人相距Δs=s甲′﹣s乙′=30m﹣5m=25m。答案:6:1;25。17.(2023?廣安二模)某校去華鎣山進行紅色研學旅行,在乘車途中,小蘭同學看到路旁的樹木向后退,她是以車(選填“地面”或“車”)為參照物。當車輛行駛至某一路口時,看到如圖所示的標志牌,則車輛到達華鎣山游客中心至少還需要0.75h。解:(1)坐在行駛汽車上,看到路旁的樹木向后退,樹是運動的,這是選擇汽車為參照物;(2)如圖表示:此處距華鎣山45km,汽車最大速度不能超過60km/h。由v=s此標志牌到華鎣山最快需要時間:t=s答案:車;0.75。18.(2023?濟南三模)如圖是一位攝影愛好者用頻閃攝影技術拍攝的一張照片,清晰地記錄了網球被擊出后某一段的運動軌跡,已知此次攝影的閃光頻率(每秒鐘得到影像的次數)為100Hz,網球的直徑約為6cm。現將一條刻度尺放在照片上來估測網球的運動速度。由圖可知,網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所用的時間是0.04s,網球在AB段運動的平均速度約為20m/s。解:根據題意可得,網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所用的時間:t=4由圖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照片中一個網球占據刻度尺的3個小格,即照片中網球的直徑為0.30cm,照片中網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通過的路程為4.00cm,已知網球的實際直徑約為6cm,設網球實際通過的路程為s,由比例關系可得:s4.00cm解得s=80.00cm=0.8m,則網球在AB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s答案:0.04;20。三、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19.(2023?青島模擬)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1)圖中AB段的路程sAB=40.0cm,如果測得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25.0cm/s。(2)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會偏小。(3)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不正確,理由是:因為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4)斜面應選擇小坡度(填“大”或“小”),這樣設計是為了便于測量時間。解:(1)小車運動距離sAB=80.0cm﹣40.0cm=40.0cm,所用時間tAB=1.6s,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v=s(2)如果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會導致時間的測量結果偏大,由公式v=s(3)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此時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因此他的方案不正確;(4)實驗中斜面應保持較小的坡度,這是為了便于測量時間。答案:(1)40.0;25.0;(2)小;(3)不正確;因為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4)??;便于測量時間。20.(2023?永州模擬)小東和同學一起組裝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他們先用刻度尺對軌道的各段長度進行測量并分段做了標記,然后從A點開始靜止釋放小車,最終停在E點。用電子秒表分別測量小車經過B、C、D、E各點的時間。整理實驗數據并記錄在表中。路段距離s/cm運動時間t/s平均速度v/(m/s))AB45.03.00.15BC45.02.00.23CD40.03.00.13DE40.04.00.1(1)通過分析表中數據可知,小車沿斜面頂端下滑到斜面底端做的是變速(選填“勻速”或“變速”)運動。(2)小車在A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為0.18m/s。(3)通過上述實驗可以判斷,小車在斜面上前半段的平均速度小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斜面上全程的平均速度。(4)小車從A點運動到E點的過程中,在C點的動能最大(選填“A”“B”“C”“D”或“E”)。(5)實驗中為減小時間測量的誤差,應使斜面保持較小(選填“大”或“小”)的坡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年級上冊數學聽評課記錄 《擲一擲》人教版
- 一年級上冊數學聽評課記錄-第4單元:第2課時《一起來分類》北師大版
- 豬肉攤位員工合同(2篇)
- 魯人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3.1 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 聽課評課記錄
- 粵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5.3《聚落的發(fā)展變化》聽課評課記錄
- 八年級歷史人教版下冊聽課評課記錄:第15課 鋼鐵長城
- 湘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4.1《幾何圖形》聽評課記錄
- 蘇科版數學七年級下冊《11.2 不等式的解集》聽評課記錄2
- 2022年新課標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10.2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聽課評課記錄
- 魯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九章《青藏地區(qū)》單元備課聽課評課記錄
- 三年級上冊數學脫式計算大全600題及答案
- 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 課件 第10章 網絡化控制系統(tǒng)的分析與設計
- 魯教版(五四制)七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考試卷-附帶答案
- 南京大學儀器分析習題集
- 空調維保應急預案
-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解決問題專項必考題西師大版
- 2023年高考語文全國乙卷作文范文及導寫(解讀+素材+范文)課件版
- 模塊建房施工方案
- 多域聯合作戰(zhàn)
- 定向鉆出入土點平面布置圖(可編輯)
- 美容美發(fā)場所衛(wèi)生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