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體育學院乒乓球教案_第1頁
武漢體育學院乒乓球教案_第2頁
武漢體育學院乒乓球教案_第3頁
武漢體育學院乒乓球教案_第4頁
武漢體育學院乒乓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武漢體育學院技術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1主要內容:1、學習乒乓球基本站位和握拍方法。2、學習反手平擊發(fā)球。3、學習反手擋球。4、合法發(fā)球的規(guī)則介紹課的任務:1、使學員基本了解乒乓球的基本站位和最常見的橫拍、直拍握拍方法;2、使學員初步體會反手平擊發(fā)球時的擊球點及用力方向。3、使學員初步體會反手擋球時的擊球點及用力方向。教學內容與要求練習量組織教法要求時間次數(shù)一、開始及準備部分151、集中(由值日生整隊、報數(shù)、師生問好,點名)2、教師介紹本學期主要學習內容。3、教師宣布本課任務、內容、要求。5全組以雙行排列:快靜齊××××××××××××××××××××××××㊣▼㊣:教師▼:值日生4、準備活動:10(1)繞場地慢跑兩圈;(2)徒手操;①手腕運動②振臂運動③屈小臂運動④體轉運動⑤踢腿運動⑥手、足腕和頸部運動264*84*84*84*84*84*8(1)向右轉,繞場地慢跑兩圈:成隊(2)徒手操:教師帶操。先示范后帶做。①兩腿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側平舉,做兩手腕的屈伸、環(huán)轉。②兩腿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側向上舉下落(繞肩關節(jié))。③兩腿開立與肩同寬,兩大臂側向上舉與上體成45°,然后兩小臂繞肘關節(jié)作屈伸運動。④兩腿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側平舉,繞身體縱軸轉動。⑤兩腿開立與肩同寬,兩臂上舉,左腳向前邁一步,踢右腿,兩手在右腿下拍擊后還原,后四拍換腿。⑥活動手、足腕和頸部。××××××××××××××××㊣組織方法:以體操隊形散開。要求:動作整齊、能夠充分熱身。二、基本部分701、學習乒乓球基本站位和握拍方法。(10’(1)站位的基本姿勢:兩腳平行開立(略比肩寬)、提踵、前腳掌內側用力著地,兩膝微屈、重心置于兩腳之間。(2)直拍握拍法:食指第二指節(jié)和拇指第一指節(jié)扣拍;拍后其它三指自然彎曲,中指第一指節(jié)貼于拍背面。橫拍握拍法:中指、無名指和小指自然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輕貼在中指旁邊,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2、合法發(fā)球的規(guī)則介紹(5’執(zhí)球;觸球(“一上、一后、一高、一落”);明球(無遮擋)。第295頁組織:學員圍繞老師站立,以便能夠充分觀察老師的握拍動作。教學步驟:(1)教師集中講解基本站位、握拍方法(2)學員邊理解、邊站位和握拍。(3)教師逐一糾正錯誤。組織:學員成兩橫隊站立,稍息。教學步驟:(1)教師集中講解有關發(fā)球的規(guī)則。(2)學員提問,教師解答。1、發(fā)球時,球應停放在不執(zhí)拍手的掌上,手應靜止、張開、伸平,四指并攏,拇指不限。2、發(fā)球時,不執(zhí)拍手與球接觸應在比賽臺面的水平面上,并在發(fā)球員的端線之后。3、從球在不執(zhí)拍手掌上靜止的最后一瞬間起直至擊球,整個球拍應始終高于比賽臺面。4、幾乎垂直拋起,不轉,離開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5、從最高點下降時,方可擊球。6、雙打要求先是本方右半?yún)^(qū),再是對方右半?yún)^(qū)。學習反手平擊發(fā)球技術(35’要領:擊球前、擊球時、擊球后。(1)擊球前:站位注意右腳在前;引拍注意右臂外旋,創(chuàng)造合理的拍形;迎球注意身體重心由后向右前。(2)擊球時:前臂發(fā)力,擊球中上部向右前方發(fā)力。(3)擊球后:隨勢揮動、迅速還原。25組織:學員繞一球臺稍散開;然后分散練習。教學步驟:①教師集中講反手發(fā)球的動作要領,教師講解并示范(找一技術較好的學員共做)。②隊形稍散開,隨教師做徒手動作。③學生練習:在各自球臺做實球練習。方法:練習方發(fā)反手平擊球。另一方撿球,練習方連發(fā)十球,然后交換④教師逐一糾正錯誤。4、學習反手擋球(20’要領:擊球前、擊球時、擊球后。(1)擊球前:站位兩腳開立;引拍拍面角度接近垂直,前臂與臺面幾乎平行;迎球時前臂向前伸向來球。(2)擊球時:上升期借助對方來球的反彈力擊球中部。(3)擊球后:隨勢揮動、迅速還原。中路直線:如下圖所示:15組織:先集中示范,后上臺分散練習。教學步驟:(1)先集中講方法要求,并示范。(2)學生徒手練習。(3)學生分散練習。練習方法:反手發(fā)平擊球(斜線),成一方反手擋,另一方配合反手擋球。要求:近中臺,中等力量,注意動作和落點控制。(4)教師集中講評,糾正常見錯誤。三、結束部分5整理活動:抖動式放松活動。方法:個人作手臂和腿部的抖動進行放松。教師講評本次課。布置作業(yè):自學教材中有關“術語”一節(jié)。課后練習發(fā)球、擋球技術。3、宣布下次課內容:復習反手平擊發(fā)球、反手擋球、學習反手推擋球技術以及球拍的有關規(guī)定。4、師生道再見,解散,歸還器材。2組織:成雙行隊型,先稍散開作放松活動,然后集合?!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俩I▼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閱讀教材中有關握拍、站位、推擋球的要領。自學教材中有關“術語”一節(jié)。課后練習發(fā)球、擋球技術。武漢體育學院技術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2主要內容:1、復習反手平擊發(fā)球。2、復習反手擋球。3、學習反手快推技術。4、介紹球拍的規(guī)定。課的任務:1、使學員進一步掌握反手平擊發(fā)球的擊球點、用力方向;進一步控制落點。2、加強動作的協(xié)調性掌握第一落點與用力大小的配合。3、使學員初步掌握反手快推的動作要領。教學內容與要求練習量組織教法要求時間次數(shù)一、開始及準備部分151、集中(由值日生整隊、報數(shù)、師生問好,點名)2、教師提問:反手擋球有何特點要求?3、教師宣布本課任務、內容、要求。5全組以雙行排列:快靜齊××××××××××××××××××××××××㊣▼㊣:教師▼:值日生先提問,然后其它學員補充,最后教師總結。4、準備活動:10(1)徒手操;①手腕運動②振臂運動③屈小臂運動④體轉運動⑤踢腿運動⑥手、足腕和頸部運動(2)成一環(huán)行隊繞兩臺輪流擊球游戲534*84*84*84*84*84*8組織:徒手操由值日生帶操。全組成體操隊形散開?!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哩嫛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锒⒒静糠?01、復習乒乓球反手擋球(20’(1)反手對反手斜線(2)中路直線(1)(2)18組織:學員先分散上臺練習,然后再集中。教學步驟:(1)教師再次講解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2)教師做示范動作,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徒手動作。(3)學生上臺進行練習。(4)教師逐一進行糾錯。(5)教師集中講評學員出現(xiàn)較多的錯誤。復習反手平擊發(fā)球技術(15’要求:(1)速度加快,力量增大。(2)動作協(xié)調、能夠初步控制落點。12組織:學員先分散上臺練習,然后再集中。教學步驟:①教師集中講反手發(fā)球的動作要領,教師講解并示范。②隊形稍散開,隨教師做徒手動作。③學生練習:在各自球臺做實球練習。方法:練習方發(fā)反手平擊球。雙方成反手對擋球,然后交換。④教師逐一糾正錯誤。3、學習反手快推技術(25’要領:擊球前、擊球時、擊球后。(1)擊球前:站位兩腳開立;引拍拍面角度接近垂直,前臂與臺面幾乎平行;迎球時前臂向前伸向來球。(2)擊球時:上升期借助對方來球的反彈力擊球中部;要求自己發(fā)力,創(chuàng)造一定弧線。(3)擊球后:隨勢揮動、迅速還原。中路直線,反手斜線。20組織:先集中示范,再做徒手練習,后上臺分散練習。教學步驟:(1)先集中講方法要求,并示范。(2)學生徒手練習。(3)學生分散練習。練習方法:反手發(fā)平擊球(斜線),成一方反手快推,另一方配合反手擋球。要求:近中臺,中等力量,注意動作和落點控制。(4)教師集中講評,糾正常見錯誤。4、介紹球拍的規(guī)定。(10’“三不限”(大小、形狀、重量);整體性;兩面性。組織:學員圍繞教師認真聽講。教師邊講解示范、邊答疑。球拍的大小、形狀或重量不限,但底板平整、堅硬;用來擊球的拍面應用一層普通的、顆粒向外的顆粒膠覆蓋,連同粘合劑厚度不超過2毫米?;蛴妙w粒箱內或向外的海綿膠覆蓋,連同粘合劑不超過4毫米;覆蓋物應覆蓋整個拍面,但不得超過其邊緣。三、結束部分51、整理活動:抖動式放松活動。方法:個人作手臂和腿部的抖動進行放松。教師講評本次課。布置作業(yè):課后練習發(fā)球、推擋球技術。4、宣布下次課內容:復習反手平擊發(fā)球、反手推擋球技術;學習正手攻球技術。5、師生道再見,解散,歸還器材。2組織:成雙行隊型,先稍散開作放松活動,然后集合?!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俩I▼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課后練習發(fā)球、推擋球技術。武漢體育學院技術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3主要內容:1、復習反手平擊發(fā)球。2、復習反手快推技術。3、學習正手攻球技術。課的任務:1、提高發(fā)球的速度和穩(wěn)定性。2、提高推擋的節(jié)奏感和準確性。3、初步掌握正手攻球的動作軌跡和用力方法。教學內容與要求練習量組織教法要求時間次數(shù)一、開始及準備部分151、集中(由值日生整隊、報數(shù)、師生問好,點名)2、教師提問:(1)反手推擋有何特點要求?(2)球拍規(guī)定主要有哪些?3、教師宣布本課任務、內容、要求。全組以雙行排列:快靜齊××××××××××××××××××××××××㊣▼㊣:教師▼:值日生先提問,然后其它學員補充,最后教師總結。4、準備活動:10(1)徒手操;①手腕運動②振臂運動③屈小臂運動④體轉運動⑤踢腿運動⑥手、足腕和頸部運動64*84*84*84*84*84*8組織:徒手操由值日生帶操。全組成體操隊形散開?!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哩嫸⒒静糠?01、復習乒乓球反手快推(20’(1)反手對反手斜線(2)中路直線要求:(1)先快推15個來回,然后可以加力。(2)有動腳調節(jié)身體位置的意識。18組織:學員先分散上臺練習,然后再集中。教學步驟:(1)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2)教師做示范動作,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徒手動作。(3)學生上臺進行練習。(4)教師逐一進行糾錯。(5)教師集中講評學員出現(xiàn)較多的錯誤。復習反手平擊發(fā)球技術(15’要求:(1)速度加快,力量增大。(2)動作協(xié)調、能夠初步控制落點。(3)發(fā)球必須合法,主要是拋球高度有明確要求。12組織:學員先分散上臺練習,然后再集中。教學步驟:①教師集中講反手發(fā)球的動作要領,教師講解并示范(找一技術較好的學員共做)。②隊形稍散開,隨教師做徒手動作。③學生練習:在各自球臺做實球練習。方法:練習方發(fā)反手平擊球。雙方成反手推擋,然后交換。④教師逐一糾正錯誤。3、學習正手攻球技術(25’要領:擊球前、擊球時、擊球后。(1)擊球前:選位(左腳稍前)、引拍(拍前傾、右前側)、迎球(向左前)(2)擊球時:上升期擊球中部;在上臂帶動下前臂快速向左前方揮動。身體向左前方轉動。(3)擊球后:隨勢揮動、迅速還原。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1)吊腕;督促抬腕,保持拍形。(2)翻腕、抬肘;夾大臂,多用前臂,固定拍形。20組織:先集中示范,后上臺分散練習。教學步驟:(1)先集中講方法要求,并示范。(2)學生徒手練習。(3)學生分散練習。練習方法:陪練者慢發(fā)球至練習者正手位,練習者正手攻斜線球,對方推擋配合。要求:近中臺,中等力量,注意動作和落點控制。(4)教師集中講評,糾正常見錯誤。三、結束部分51、整理活動:抖動式放松活動。方法:個人作手臂和腿部的抖動進行放松。教師講評本次課。布置作業(yè):課后練習推擋球、正手攻球技術。自學球拍種類與性能一節(jié)。4、宣布下次課內容:復習反手推擋球技術;復習正手攻球技術;學習反手發(fā)右側旋球。5、師生道再見,解散,歸還器材。2組織:成雙行隊型,先稍散開作放松活動,然后集合?!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俩I▼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課后練習發(fā)球、推擋球技術。自學球拍種類與性能一節(jié)。武漢體育學院技術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4主要內容:1、復習推擋球。2、復習正手攻球技術。3、學習反手發(fā)右側旋球技術。4、介紹“回合”和“合法擊球”規(guī)則。課的任務:1、提高推擋球的速度和準確性。2、改進正手攻球動作,加強動作的規(guī)范性,逐步提高擊球的準確性。3、初步掌握反手發(fā)右側上、下旋球的變化方法。教學內容與要求練習量組織教法要求時間次數(shù)一、開始及準備部分11、集中(由值日生整隊、報數(shù)、師生問好,點名)2、教師提問:(1)球拍有何要求?3、教師宣布本課任務、內容、要求。全組以雙行排列:快靜齊××××××××××××××××××××××××㊣▼㊣:教師▼:值日生先提問,然后其它學員補充,最后教師總結。4、準備活動:5(1)圍繞乒乓球館慢跑2圈。3組織:由值日生帶隊繞場地慢跑2圈。二、基本部分751、復習乒乓球反手快推(20’(1)反手對反手斜線(2)中路直線要求:(1)先快推20個來回,然后可以加力。(2)有動腳調節(jié)身體位置的意識。(3)可以控制落點。18組織:學員先分散上臺練習,然后再集中。教學步驟:(1)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2)教師做示范動作,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徒手動作。(3)學生上臺進行練習。(4)教師逐一進行糾錯。(5)教師集中講評學員出現(xiàn)較多的錯誤。2、復習正手攻球技術(20’要求:(1)提高動作規(guī)范,主要避免翻腕、抬肘等常見錯誤動作。(2)動作協(xié)調、能夠初步控制落點。(3)能夠至少連續(xù)打10板球,然后加力。18組織:學員先分散上臺練習,然后再集中。教學步驟:①教師集中講反手發(fā)球的動作要領,教師講解并示范(找一技術較好的學員共做)。②隊形稍散開,隨教師做徒手動作。③學生練習:在各自球臺做實球練習。方法:練習方發(fā)反手平擊球。雙方成反手推擋,然后交換。④教師逐一糾正錯誤。3、學習反手發(fā)右側旋球技術(30’(1)右側上旋球。要領:①擊球前:右腳稍前,左半臺,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體左前方;引拍要求拍面垂直,腰部略向左轉動,帶動右臂從左后方向右上方揮動。②擊球時:當球從高點下降至網(wǎng)高時,前臂向右上方揮擺,直握拍手腕伸,橫握拍手腕內收,腰部配合向右轉,擊球中部向右側上方摩擦。③擊球后:手臂繼續(xù)向右上方隨勢揮動,迅速還原。(2)右側下旋球。與右側上旋球動作方法大致相同,區(qū)別在于:引拍向左上方,手臂向右前下方揮擺,擊球中下部向右側下方向摩擦。20組織:先集中示范,后上臺分散練習。教學步驟:(1)先集中講方法要求,并示范。(2)學生徒手練習。(3)學生分散練習。練習方法:練習者連續(xù)發(fā)5個球,同伴撿球后交換。(4)教師集中講評,糾正常見錯誤。4、“回合、合法擊球”的規(guī)則介紹。(10’組織:學生成兩橫隊站立,認真聽講;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學生提問,教師回答?;睾希呵蛱幱诒荣悹顟B(tài)的一段時間叫做“回合”合法擊球:本方運動員擊球使球直接越過或繞過球網(wǎng)裝置,或觸及球網(wǎng)裝置后,再觸及對方臺區(qū)。三、結束部分51、整理活動:抖動式放松活動。方法:個人作手臂和腿部的抖動進行放松。教師講評本次課。布置作業(yè):課后練習推擋球、正手攻球技術。自學球拍種類與性能一節(jié)。4、宣布下次課內容:復習反手推擋球技術;復習正手攻球技術;學習反手發(fā)右側旋球。5、師生道再見,解散,歸還器材。2組織:成雙行隊型,先稍散開作放松活動,然后集合?!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俩I▼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課后練習推擋球、正手攻球技術。預習“發(fā)展概況”一章。武漢體育學院理論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5主要內容:1、講解《乒乓球運動發(fā)展概述》一章課的任務:1、使學生了解乒乓球運動的起源,掌握乒乓球技術發(fā)展的規(guī)律。2、了解我國乒乓球運動發(fā)展情況。一、乒乓球運動特點:乒乓球是由兩名或兩對選手、用球拍在中間隔放一個球網(wǎng)的球臺兩端輪流擊球的一項球類運動。乒乓球運動的特點是球小、速度快、變化多、趣味性強,設備比較簡單,不受年齡、性別和身體條件的限制,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較高的鍛煉價值,比較容易開展和普及。經(jīng)常參加這項運動可以發(fā)展人的靈敏性和協(xié)調性,提高動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動的能力,改善心血管系統(tǒng)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并能培養(yǎng)人的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等品質。二、世界乒乓球發(fā)展簡況:乒乓球運動于19世紀末起源于英國,流行歐洲,最早叫“TableTennis”。從這個命名可以看出,網(wǎng)球是乒乓球運動的前身。1900年左右出現(xiàn)了賽璐珞制的球,由于拍與球撞擊時發(fā)出“乒”而落臺時發(fā)出“乓”的聲音,故而又稱“乒乓球”。乒乓球技術的發(fā)展史,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在球拍工具不斷革新,使球在速度和旋轉之間相互競爭過程中向前推進的。從1926年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到現(xiàn)在,乒乓球運動的發(fā)展有:第一發(fā)展階段歐洲全盛期最初,運動員使用木制球拍,速度慢,旋轉也不強,因此打法單調,只是把球擋來擋去。膠皮拍出現(xiàn)后,技術有些變化。因為膠皮拍畢木制拍彈性大,摩擦力大,可以制造一定的旋轉,于是出現(xiàn)了削下旋的防守型打法。這種打法在歐洲盛行一時,不少運動員采用這種打法獲得世界冠軍。在前18屆世界錦標賽的歷史看,其中有17屆比賽是在歐洲舉辦;世界冠軍的金牌共有117枚,而歐洲選手就獲得109枚,占總數(shù)的93%。鑒于防守型打法容易出現(xiàn)“蘑菇球”的局面,比賽來回過多,影響了乒乓球的觀賞性,國際乒聯(lián)決定修改規(guī)則、增寬球臺、降低網(wǎng)高、限制比賽時間等,以鼓勵積極進攻,加快比賽進程,防止采用消極打法。此后,削中反攻打法有所發(fā)展。第二發(fā)展階段優(yōu)勢轉向亞洲,日本長抽打法稱霸乒壇1952年,日本運動員在參加第19屆世界錦標賽中采用遠臺長抽打法,結合快速的步法移動,擊敗了歐洲的下旋削球,從此使上旋打法占了優(yōu)勢。這一時期舉行過7屆世界錦標賽(第19屆——25屆),世界冠軍金牌共49枚,日本選手竟奪走了24枚,占總數(shù)的49%。第三發(fā)展階段中國直拍近臺快攻打法崛起世界乒壇在50年代日本稱霸世界乒壇的時候,中國也開始登上了世界乒壇。通過參加幾屆世界錦標賽,總結正反兩面的經(jīng)驗教訓逐漸形成和創(chuàng)造了以“快、準、狠、變”為技術風格的獨特的直拍近臺快攻打法。在1961年第26屆世界錦標賽中,中國隊既過了歐洲削球關,又戰(zhàn)勝了遠臺長抽加“弧圈球”打法的日本選手,第一次獲得男子團體世界冠軍,并連續(xù)獲得第27、28屆男子團體冠軍,震撼了世界乒壇。在第26——28屆的3屆世界錦標賽中,世界冠軍金牌共21枚,中國運動員共奪得11枚,占總數(shù)的52%。這說明,60年代中國乒乓球的技術水平,位于世界乒壇的前列,技術優(yōu)勢由日本轉移到中國。第四發(fā)展階段歐洲的復興和歐亞對抗。在亞洲日本、中國乒乓球運動發(fā)展的同時,歐洲乒乓球選手一直處于探索和動蕩之中。他們從失敗和挫折衷總結經(jīng)驗教訓,學習并發(fā)展了日本的弧圈球技術,吸取了中國近臺快攻打法的優(yōu)點,創(chuàng)造了適合他們的以弧圈球為主結合快攻和以快攻為主結合弧圈球這兩種先進打法。經(jīng)過20年的努力,終于找到了方向,摸索出自己技術發(fā)展的道路。70年代以來,我國近臺快攻打法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和發(fā)展,如創(chuàng)新了正、反手高拋發(fā)球,發(fā)展了推擋技術中的加力推、減力擋和推擠弧圈球,增加了征收快拉小弧圈、正手快帶弧圈球等新技術。第五發(fā)展階段進入奧運時代,歐亞競爭更加激烈1988年,乒乓球被列入奧運正式比賽項目,這大大推動了世界乒乓球運功進一步發(fā)展。世界各國尤其是歐亞乒乓強國,如瑞典、南斯拉夫、蘇聯(lián)、匈牙利、德國、朝鮮、韓國、日本和中國等。而中國男隊和第40、4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的比賽成績,說明長期處于主宰地位的中國乒乓球選手正在讓位。進入奧運時代的乒乓球運動,歐亞競爭將更加激烈。三、乒乓球運動發(fā)展方向:技術打法相快速方向發(fā)展是總趨勢中的一個重要方面,速度和旋轉互相滲透,要求更好地結合;弧圈球技術和反弧圈球技術將在相互牽制、相互斗爭得矛盾中發(fā)展提高;力爭主動,先發(fā)制人,爭取前三板發(fā)揮出個人技術特長,是各種類型打法發(fā)展的另一個趨勢。削攻打法在比賽中增多進攻成分,利用兩面不同性能球拍搞旋轉變化,伺機搶攻等,都要在“變、轉、攻”上下功夫爭主動;推攻和兩面攻打法的運動員,除加快進攻速度外,還會進一步提高反手攻球的威力,力爭更加全面地掌握技術??偨Y起來,世界乒乓球技術將朝著“更加積極主動,特長突出,技術比較全面,戰(zhàn)術變化多樣”的方向發(fā)展。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課后練習推擋球、正手攻球技術。復習“發(fā)展概況”一章。武漢體育學院技術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6主要內容:1、復習正手攻球技術。2、學習左推右攻技術3、復習發(fā)右側旋球4、介紹“非執(zhí)拍手”和“觸網(wǎng)”規(guī)則。課的任務:1、掌握正手攻球的節(jié)奏,提高擊球的準確性。2、初步掌握推擋和攻球的銜接方法。3、提高發(fā)球的準確性。教學內容與要求練習量組織教法要求時間次數(shù)一、開始及準備部分151、集中(由值日生整隊、報數(shù)、師生問好,點名)2、教師提問:(1)乒乓球運動是于哪年進入奧運會的?說出幾個乒乓球奧運冠軍。3、教師宣布本課任務、內容、要求。全組以雙行排列:快靜齊××××××××××××××××××××××××㊣▼㊣:教師▼:值日生先提問,然后其它學員補充,最后教師總結。4、準備活動:10(1)徒手操①頭部運動②振臂運動③擴胸運動④體轉運動⑤弓步壓腿⑥手、足腕運動74*84*84*84*84*84*8組織:由值日生帶操。全組成體操隊形散開。雙手叉腰,頭部有節(jié)奏的前后點、左右擺。以肩為軸,左右臂一上一下向后擺動。兩臂彎曲與胸同高,向后擴張。以腰為軸,上體向左向右轉動。左右腿先后成弓步向下壓。自由活動手、足腕。二、基本部分71、復習正手攻球技術(20’(1)雙方正手攻。(2)正手位斜線。要求:(1)雙方中等力量,連續(xù)正手攻15板后可以加力。(2)有動腳調節(jié)身體位置的意識。(3)控制落點。18組織:學員先分散上臺練習,然后再集中。教學步驟:(1)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2)學生上臺進行練習。(3)教師逐一進行糾錯。(4)教師集中講評學員出現(xiàn)較多的錯誤。2、學習左推右攻技術(25要領:(1)站位偏左半臺,由準備姿勢先作反手推擋,(2)向右轉體作正手攻球,擊球后放松還原至原準備姿勢。(3)步法移動方式主要采用并步。要求:近中臺,中等力量,有規(guī)律左右1/2臺兩點,注意動作和落點控制。20組織:學員成體操隊形散開,然后再集中,最后上臺練習。教學步驟:①教師集中講左推右攻的動作要領,教師講解并示范(找一技術較好的學員共做)。②隊形稍散開,隨教師做徒手動作。③學生練習:在各自球臺做實球練習。方法:練習方左推右攻,陪練者推定點(對方左半臺)10分鐘,然后交換。④教師逐一糾正錯誤。3、復習反手發(fā)右側旋球技術(15’(1)右側上旋球。(2)右側下旋球。15組織:先集中示范,后上臺分散練習。教學步驟:(1)先集中講方法要求,并示范。(2)學生徒手練習。(3)學生分散練習。練習方法:練習者發(fā)右側旋球,同伴接發(fā)球后交換。(4)教師集中講評,糾正常見錯誤。4、“非執(zhí)拍手、觸網(wǎng)”的規(guī)則介紹。(10’組織:學生成兩橫隊站立,認真聽講;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學生提問,教師回答。非執(zhí)拍手:未握著球拍的手叫做“非執(zhí)拍手”阻擋:對方擊球后,在比賽臺面上方或向比賽臺面方向運動的球,在沒有觸及本方臺區(qū),也未能越過端線之前,即觸及本方運動員或其穿戴(帶)的任何物品,即為阻擋。三、結束部分51、整理活動:抖動式放松活動。方法:個人作手臂和腿部的抖動進行放松。教師講評本次課。布置作業(yè):課后練習正手攻球、左推右攻技術。4、宣布下次課內容:正手攻球測驗;復習左推右攻技術;綜合復習所學發(fā)球技術。5、師生道再見,解散,歸還器材。2組織:成雙行隊型,先稍散開作放松活動,然后集合。××××××××××××××××××××××××㊣▼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課后練習正手攻球、左推右攻技術。武漢體育學院技術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7主要內容:1、正手攻球測驗。2、復習左推右攻技術3、綜合復習所學發(fā)球技術課的任務:1、了解攻球技術掌握情況,促進再提高。2、加強步法移動提高推與攻的調節(jié)能力。3、提高發(fā)球的變化能力及準確性。教學內容與要求練習量組織教法要求時間次數(shù)一、開始及準備部分151、集中(由值日生整隊、報數(shù)、師生問好,點名)2、教師提問:(1)什么叫“阻擋”、“非持拍手”。3、教師宣布本課任務、內容、要求。全組以雙行排列:快靜齊××××××××××××××××××××××××㊣▼㊣:教師▼:值日生先提問,然后其它學員補充,最后教師總結。4、準備活動:10(1)持拍做徒手動作①正手攻徒手動作。②左推右攻徒手動作。34組織:由值日生帶做。全組成體操隊形散開。學生做,教師糾錯。要求:50個一組,做3組。重點強調步法的移動。二、基本部分701、正手攻球測驗(30要求:(1)一人推擋,一人正手攻。(2)記錄一分鐘數(shù)量并給予技評。25組織:學員分散上臺進行測驗。2、復習左推右攻技術(20要求:(1)近中臺,中等力量,有規(guī)律左右1/2臺兩點,注意動作和落點控制。(2)要求一定數(shù)量,最低5組,然后加快速度。15組織:學員分散上臺練習。教學步驟:①學員分散練習。②教師逐一糾錯。③學員集中,教師針對出現(xiàn)較多的問題集中糾正和講評。3、綜合復習所學發(fā)球技術(20’(1)反手奔球。(2)右側上旋球。(2)右側下旋球。15教學步驟:(1)先集中講方法要求,并示范。指出各個發(fā)球不同旋轉特點。(2)學生分散練習。練習方法:練習者發(fā)球,同伴接發(fā)球后交換。下一組練習時要求換發(fā)球種類。(3)教師逐一糾錯。(4)學生集中,教師針對出現(xiàn)較多的問題集中糾正和講評。三、結束部分51、整理活動:抖動式放松活動。方法:個人作手臂和腿部的抖動進行放松。2、教師講評本次課。3、布置作業(yè):課后練習正手攻球、左推右攻技術。4、宣布下次課內容:復習正手攻球技術;復習左推右攻技術;學習正手發(fā)下旋球技術。5、師生道再見,解散,歸還器材。2組織:成雙行隊型,先稍散開作放松活動,然后集合?!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俩I▼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課后練習正手攻球、左推右攻技術。預習教材中有關“五要素”原理。武漢體育學院技術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8主要內容:1、復習正手攻球技術。2、復習左推右攻技術。3、學習正手發(fā)下旋球技術。4、介紹“擦網(wǎng)”規(guī)則。課的任務:1、提高推擋球的速度和準確性。2、改進正手攻球動作,加強動作的規(guī)范性,逐步提高擊球的準確性。3、初步掌握反手發(fā)右側上、下旋球的變化方法。教學內容與要求練習量組織教法要求時間次數(shù)一、開始及準備部分11、集中(由值日生整隊、報數(shù)、師生問好,點名)2、教師提問:(1)反手右下旋球有哪些要求?3、教師宣布本課任務、內容、要求。全組以雙行排列:快靜齊××××××××××××××××××××××××㊣▼㊣:教師▼:值日生先提問,然后其它學員補充,最后教師總結。4、準備活動:5(1)成兩環(huán)行隊繞各繞兩臺輪流擊球游戲比賽。要求:(1)將學員分成兩組(2)在做游戲時,哪組先失誤,哪組做俯臥撐10個。3組織:由值日生帶隊繞場地慢跑2圈?!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铩锒⒒静糠?01、復習正手攻球技術(15’(1)雙方正手攻。(2)正手位斜線。要求:(1)雙方中等力量,連續(xù)正手攻20板后可以加力。(2)有動腳調節(jié)身體位置的意識。(3)控制落點。12組織:學員先分散上臺練習,然后再集中。教學步驟:(1)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2)教師做示范動作,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徒手動作。(3)學生上臺進行練習。(4)教師逐一進行糾錯。(5)教師集中講評學員出現(xiàn)較多的錯誤。2、復習左推右攻技術(20’要求:(1)近中臺,中等力量,有規(guī)律左右1/2臺兩點,注意動作和落點控制。(2)要求一定數(shù)量,最低8組,然后加快速度,增加穩(wěn)定性。18組織:學員分散上臺練習。教學步驟:①學員分散練習。②教師逐一糾錯。③學員集中,教師針對出現(xiàn)較多的問題集中糾正和講評。3、學習正手發(fā)下旋球技術(30’要領:①擊球前:選位與正手攻球相同;引拍需要拋球同時右臂手腕作伸;迎球時右臂從身體右后上方向左前下方揮動。②擊球時:當球從高點下降至網(wǎng)高時,前臂加速向左前下方發(fā)力,同時手腕配合內收,擊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球擊出后第一落點接近于球網(wǎng)。③擊球后:手臂繼續(xù)向左前下方隨勢揮動,迅速還原。發(fā)力部位以前臂和手腕為主,動作過程中身體重心從右腳移至左腳。20組織:先集中示范,后上臺分散練習。教學步驟:(1)先集中講方法要求,并示范。(2)學生徒手練習。(3)學生分散練習。練習方法:練習者連續(xù)發(fā)5個球,同伴撿球后交換。(4)教師集中講評,糾正常見錯誤。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1)撞球,沒有旋轉;指導其主動摩擦。(2)擊球中部;指導其切球底部。(3)出界;要求第一落點靠近球網(wǎng),并且以摩擦為主而不是擊打球。4、“擦網(wǎng)”的規(guī)則介紹。(5’組織:學生成兩橫隊站立,認真聽講;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學生提問,教師回答。擦網(wǎng):如果發(fā)球員發(fā)出的球,在越過或繞過球網(wǎng)裝置時觸及球網(wǎng)裝置,此球擦網(wǎng)需要重發(fā),而在發(fā)球以后的擦網(wǎng)則視為正常運行的球。三、結束部分51、整理活動:抖動式放松活動。方法:個人作手臂和腿部的抖動進行放松。2、教師講評本次課。3、布置作業(yè):課后練習正手攻球、正手發(fā)下旋球技術。4、宣布下次課內容:學習《乒乓球技術五大要素分析》。5、師生道再見,解散,歸還器材。2組織:成雙行隊型,先稍散開作放松活動,然后集合?!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俩I▼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課后練習正手攻球、發(fā)下旋球技術。武漢體育學院理論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9主要內容:1、學習《乒乓球技術五大要素分析》課的任務:1、闡述乒乓球技術五要素的基本原理使學生掌握提高擊球質量的方法。2、使學生明確五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一、制造適度的弧線乒乓球的擊球弧線是球在空中飛行軌跡的連線。球的飛行弧線,對擊球命中率和擊球質量有密切關系。在一定高度的條件下,弧線越彎,命中范圍越大,越易命中。但是,弧線如果過彎,又易造成被動挨打,因此造彎要適度。在一次合法擊球中,球的飛行弧線有第一弧線和第二弧線之分。第一弧線是球被球拍集中后,倒落在對方臺面時在空中飛行軌跡的連線;第二弧線是球從對方臺面反彈,到對方用球拍擊球或落到地面時在空中飛行軌跡的連線。對弧線的提示:1、弧線的彎度受球速和旋轉兩個因素的影響。球速越慢,彎度相對增大;上旋越強,彎度相對增大,下旋越強,彎度相對減小。2、在不同距離擊球,對打出弧線的長度要求也不同。合理的弧長,首先應保證打出的球既能過網(wǎng)又不出界。3、在不同高度或不同擊球時間擊球,對弧線的要求也不同。下降期擊球或擊球點低的擊球,對弧線彎度要相應增大。4、擊球動作是利用球拍將作用力擊在球上,使球形成合適的弧線。因此,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是影響擊球弧線和擊球效果的重要因素。二、提高快攻的速度速度在乒乓球運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包括下述兩個因素。一個是指球向前飛行的速度,即球拍擊球后,第一弧線球在空中飛行的速度,此速度取決于球體受力的大小和球飛行弧線的長短。另一個是指來球落臺后,第二弧線反彈時間的長短,反彈時間短則有利于擊球速度的提高。對速度的提示:1、乒乓球運動員的速度素質,包括動作速度、反應速度和步法移動速度。在提高擊球動作速度的同時,應加強對反應速度和步法移動速度的訓練。2、擊球時站位近臺,可縮短第一弧線的打出距離。3、在上升期擊球,有利于減少第二弧線反彈時間,提高擊球速度。4、加快揮拍速度,充分發(fā)揮前臂和手腕的作用,縮短動作半徑,能夠加快球速。5、擊球時發(fā)力方向多增加向前成分,能降低弧線高度,縮短球的飛行時間。壓低弧線是提高快攻速度的主要方法。三、增大擊球的力量擊球力量是加大球的速度和增強球的旋轉的基礎。比賽中擊球力量大,則球速快或旋轉強,容易取得主動權,還能給對方造成心理上的威脅。對力量的提示:1、提高揮拍速度是加快球速或增強旋轉的重要因素。2、力爭在揮拍的最佳擊球時間,使球拍撞擊來球。最佳擊球時間是指發(fā)力擊球應在球拍瞬時速度最快的時刻。3、人體各環(huán)節(jié)呈“鏈狀”連接,因而力在人體內是能夠傳遞的,并且能夠使傳遞得到加強和集中。在擊球時應善于利用“鞭打”運動。4、運動員發(fā)力擊球時,力的傳遞是由身體近端逐漸向遠端傳遞,以大關節(jié)帶動小關節(jié)進行活動。發(fā)力次序是不太靈活的部位先動,靈活的部位后動;接近軀干的部分先動,遠離軀干的部分后動。四、掌握多變的旋轉規(guī)律擊球時作用力線不通過球心是使球產(chǎn)生旋轉的基本原因。球旋轉的強弱,決定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長短。所謂力臂,就是旋轉的軸心與作用力線的垂直距離。實際給球的力旋轉力旋轉能使球的底部通過地面進行滑動時產(chǎn)生一個摩擦力,該摩擦力引起與球的底部運動方向相反的效應。所以說,其實際的反彈是反彈力與摩擦力的一個合力。摩擦力碰到上旋球向前(球的底部向后移動),碰到下旋球則向后(球的底部向前移動)。來球方向實際給球的力旋轉力反彈力摩擦力反彈力摩擦力一個上旋球垂直90度下落,反彈起來其向前的遠度大于僅直線向上的不轉球。球旋轉越快,則旋轉越大,向前的反彈力也越大。一個上旋很強的球,形成一定角度落到臺面時,其撞擊后的水平速度要大于撞擊前的速度。這是由于旋轉產(chǎn)生的前進力使球反彈的角度減小,并延長了彈跳高度。對旋轉的提示1、上旋球比不轉球的飛行弧線要低而短,弧圈球的飛行弧線更為明顯。2、下旋球的飛行弧線與上旋球相反。左側旋球的飛行弧線向右偏拐;右側旋球向左偏拐。順、逆旋球飛行弧線基本上不發(fā)生變化。3、擊球時使作用力線遠離球心,并加大揮拍擊球的作用力,是增強旋轉的關鍵。4、根據(jù)對方擊球瞬間球拍觸球的部位、揮拍方向來判斷球的旋轉性質。5、回球的旋轉強度受兩種因素影響,即擊球時制造的旋轉強度與來球本身的旋轉強度兩種因素。五、控制回球的落點變化和控制落點,對提高技術質量,加強戰(zhàn)術效果具有重要意義。乒乓球比賽中常用的“變線”術語,就是指一方運動員打一斜線球,而另一方回一直線球,或一方打直線,而另一方回斜線。突然性的變線,可以偷襲對方空當,直接得分。此外,控制好長短球的回球落點,也有積極意義。對落點的提示1、回球落點離對方站位越遠,越能擴大對方的移動范圍。拉大長短球之間的回球距離,能擴大對方前后移動的范圍。2、斜線球從邊線上空通過,比從端線上空通過的角度大;斜線球落點靠近邊線的球,距網(wǎng)越近,角度越大。3、落點越追身,越能增大對方讓位的難度。4、回球落點與對方判斷的方向相反,效果最好;回球落點與對方移動的方向相反,效果最好。5、斜線變直線時,應考慮拍面方向與反彈角度的關系。要調整好拍面方向或發(fā)力方向來控制回球路線。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課后練習左推右攻、發(fā)下旋球技術。武漢體育學院技術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10主要內容:1、復習左推右攻技術。2、學習搓球技術。3、復習正手發(fā)下旋球技術。4、介紹“重發(fā)球”。課的任務:1、提高左推右攻銜接的熟練性。2、初步掌握搓球拍形、切球用力方法。3、提高發(fā)下旋球的旋轉強度。教學內容與要求練習量組織教法要求時間次數(shù)一、開始及準備部分151、集中(由值日生整隊、報數(shù)、師生問好,點名)2、教師提問:(1)正手發(fā)下旋球有哪些要求?3、教師宣布本課任務、內容、要求。全組以雙行排列:快靜齊××××××××××××××××××××××××㊣▼㊣:教師▼:值日生先提問,然后其它學員補充,最后教師總結。4、準備活動:10(1)一人中等力量扣殺球,另一人墊高球。要求:(1)扣球注意使用中等力量,不能全力,避免損傷。(2)墊高球的學員注意腳步移動,注意控制落點。8組織:全體學員上臺熱身。二、基本部分701、復習左推右攻技術(15’(1)一人推擋,一人練習左推右攻。(2)一人正手攻,一人練習左推右攻。(技術較好者適用)要求:(1)雙方中等力量,左推右攻2/3球臺。(2)注意步法的移動。(3)控制落點。12組織:學員先分散上臺練習,然后再集中。教學步驟:(1)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2)教師做示范動作,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徒手動作。(3)學生上臺進行練習。(4)教師逐一進行糾錯。(5)教師集中講評學員出現(xiàn)較多的錯誤。要求:(1)最低要求每球能夠打8組。(2)動作規(guī)范,步法清晰。2、學習搓球技術(30要領:①擊球前:選位時右腳在前;引拍手臂內旋使拍面角度稍后仰,將球拍引至身體左上方;手臂向右前下方迎球。②擊球時:下降前期,前臂加速向左前下方用力。拍面后仰擊球中下部。③擊球后:手臂繼續(xù)向右前下方隨勢揮動。發(fā)力主要部位以前臂、手腕為主。20組織:先集中,再分散。教學步驟:(1)先集中講方法要求,并示范。(2)學生徒手練習。(3)學生分散練習。練習方法:一人正手發(fā)下旋球,雙方搓球。要求中路直線。3、復習正手發(fā)下旋球技術(15(1)正手發(fā)下旋球至對方反手位近網(wǎng)球。(2)正手發(fā)下旋球至對方正手位近網(wǎng)球。(3)結合正手發(fā)不轉球。12組織:先集中示范,后上臺分散練習。教學步驟:(1)先集中講方法要求,并示范。(2)學生徒手練習。(3)學生分散練習。練習方法:練習者發(fā)球,同伴練習接發(fā)球。(4)教師集中講評。4、“重發(fā)球”的規(guī)則介紹。(10’組織:學生成兩橫隊站立,認真聽講;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學生提問,教師回答。下列情況需要重發(fā)球:(1)如果發(fā)球員發(fā)出的球,在越過或繞過球網(wǎng)裝置時觸及球網(wǎng)裝置,此后成為合法發(fā)球或被接發(fā)球員或其同伴阻擋。(2)如果接發(fā)球員或接發(fā)球方未準備好時,球已發(fā)出,而且接發(fā)球員或接發(fā)球方?jīng)]有企圖擊球。(3)由于發(fā)生了運動員無法控制的干擾,而使運動員未能合法發(fā)球、合法還擊或遵守規(guī)則。三、結束部分51、整理活動:抖動式放松活動。方法:個人作手臂和腿部的抖動進行放松。2、教師講評本次課。3、布置作業(yè):課后練習正手攻球、搓球技術。自學推擋技術常用教學方法。4、宣布下次課內容:復習搓球、學習搓中突擊、綜合復習發(fā)球技術。5、師生道再見,解散,歸還器材。2組織:成雙行隊型,先稍散開作放松活動,然后集合?!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俩I▼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課后練習正手攻球、搓球技術。自學推擋技術常用教學方法。武漢體育學院技術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11主要內容:1、復習搓球技術。2、學習搓中突擊技術。3、綜合復習發(fā)球技術。課的任務:1、改進搓球動作,提高搓球的準確性。2、初步掌握突擊的時間,用力方法。3、提高發(fā)球的速度,旋轉及其變化能力。教學內容與要求練習量組織教法要求時間次數(shù)一、開始及準備部分151、集中(由值日生整隊、報數(shù)、師生問好,點名)2、教師提問:(1)搓球的動作要領有哪些?3、教師宣布本課任務、內容、要求。全組以雙行排列:快靜齊××××××××××××××××××××××××㊣▼㊣:教師▼:值日生先提問,然后其它學員補充,最后教師總結。4、準備活動:10(1)步法移動練習。①向右滑步20米,然后向左滑步返回起點。②左右連續(xù)滑步。20組。要求:(1)步法正確;(2)屈膝提踵,收腹含胸;8組織:全體學員成兩橫隊體操隊型散開。要求:(1)教師示范,學生模仿。(2)值日生帶領大家一起完成。二、基本部分701、復習搓球技術(20’要求:(1)充分摩擦球的中下部。(2)主動摩擦。(3)先中路直線,再斜線(反手位斜線)。15組織:學員先跟隨教師做徒手動作,然后再分散上臺實球練習。教學步驟:(1)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2)教師做示范動作,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徒手動作。(3)學生上臺進行練習。(4)教師逐一進行糾錯。(5)教師集中講評學員出現(xiàn)較多的錯誤。2、學習搓中突擊技術(30’要領:①擊球前:選位時左腳在前;引拍使拍面角度垂直,將球拍引至身體右后方;前臂向左前上方揮動。②擊球時:當來球跳至高點期時上臂帶動前臂加速向左前上方揮動,。③擊球后:手臂繼續(xù)向左前上方隨勢揮動。以前臂發(fā)力為主,借助一定的上臂和腰、髖力量向前擊出,帶有爆發(fā)力。20組織:先集中,再分散。教學步驟:(1)先集中講方法要求,并示范。(2)學生徒手練習。(3)學生分散練習。練習方法:(1)一人正手發(fā)下旋球,雙方搓球。要求配合者將球搓至練習者正手位長球,以減小練習者突擊的難度。(2)每人練習10分鐘,交換。注意事項:突擊必須在中等力量的范圍內加以調節(jié),切忌發(fā)死力影響命中率。發(fā)力一般宜掌握在50%——70%左右。3、綜合復習發(fā)球技術(20(1)正手發(fā)下旋球至對方反手位近網(wǎng)球。(2)正手發(fā)下旋球至對方正手位近網(wǎng)球。(3)結合發(fā)正手不轉球。(4)反手奔斜線球。(5)反手奔直線球。(6)反手上、下旋球。15組織:先集中示范,后上臺分散練習。教學步驟:(1)先集中講方法要求,并示范。(2)學生分散練習。練習方法:練習者發(fā)球,同伴練習接發(fā)球。(3)教師集中講評。三、結束部分51、整理活動:抖動式放松活動。方法:個人作手臂和腿部的抖動進行放松。2、教師講評本次課。3、布置作業(yè):課后練習搓中突擊技術。自學教材中有關“推擋技術常用教學方法”一節(jié)。(第60頁)4、宣布下次課內容:左推右攻技術測驗,復習搓中突擊技術。5、師生道再見,解散,歸還器材。2組織:成雙行隊型,先稍散開作放松活動,然后集合?!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俩I▼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課后練習搓中突擊技術。自學教材中有關“推擋技術常用教學方法”一節(jié)。武漢體育學院技術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12主要內容:1、左推右攻技術測驗。2、學習搓中突擊技術。3、介紹“一分、一局、一場”。課的任務:1、了解學生技術掌握情況。2、掌握突擊的時間,用力方法。教學內容與要求練習量組織教法要求時間次數(shù)一、開始及準備部分151、集中(由值日生整隊、報數(shù)、師生問好,點名)2、教師提問:(1)搓中突擊的動作要領有哪些?3、教師宣布本課任務、內容、要求。全組以雙行排列:快靜齊××××××××××××××××××××××××㊣▼㊣:教師▼:值日生先提問,然后其它學員補充,最后教師總結。4、準備活動:10(1)左推右攻徒手動作練習。要求:(1)步法正確;屈膝提踵,收腹含胸;(2)注意換拍時手形的變化。8組織:全體學員成兩橫隊體操隊型散開。要求:(1)3組,每組30次左推右攻。(2)教師示范,學生模仿。(3)值日生帶領大家一起完成。二、基本部分701、左推右攻技術測驗。(30’要求:202、復習搓中突擊技術(25’要求:(1)加大搓球的旋轉。(2)突擊時,變換線路(反手位斜線,正手位斜線)。(3)突擊必須在中等力量的范圍內加以調節(jié),切忌發(fā)死力影響命中率。發(fā)力一般宜掌握在50%——70%左右。25組織:先集中,再分散。教學步驟:(1)先集中講方法要求,并示范。(2)學生徒手練習。(3)學生分散練習。練習方法:(1)一人正手發(fā)下旋球,雙方搓球。練習者伺機突擊。(2)每人練習10分鐘,交換。3、介紹“一分、一局、一場”(15’組織:學生成兩橫隊站立,認真聽講;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學生提問,教師回答。除被判重發(fā)球的回合,下列情況運動員得1分:(1)對方運動員未能合法發(fā)球;(2)對方運動員未能合法還擊;(3)運動員在合法發(fā)球或合法還擊后,對方運動員在擊球前,球觸及了除球網(wǎng)裝置以外的任何東西;(4)對方擊球后,該球沒有觸及本方臺區(qū)而越過本方端線;(5)對方阻擋;(6)對方連擊;(7)用不合規(guī)定的球拍擊球;(8)對方運動員或他穿戴的任何東西使球臺移動;(9)對方運動員或他穿戴的任何東西觸及球網(wǎng)裝置;(10)對方運動員不執(zhí)拍手觸及比賽臺面;(11)雙打時,對方運動員擊球次序錯誤;(12)執(zhí)行輪換發(fā)球法時,如果接發(fā)球方進行了13次合法還擊,則判接發(fā)球方得分。一局比賽:在一局比賽中,先得11分的一方為勝方。1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為勝方。一場比賽:一場比賽由奇數(shù)局組成。三、結束部分51、整理活動:抖動式放松活動。方法:個人作手臂和腿部的抖動進行放松。2、教師講評本次課。3、布置作業(yè):課后練習搓中突擊技術。4、宣布下次課內容:教學比賽,介紹裁判操作方法。5、師生道再見,解散,歸還器材。2組織:成雙行隊型,先稍散開作放松活動,然后集合?!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俩I▼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課后練習搓中突擊技術。自學教材中有關“推擋技術常用教學方法”一節(jié)。武漢體育學院技術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13主要內容:1、教學比賽。2、介紹裁判員操作方法。課的任務:1、介紹男、女團體比賽方法。2、通過比賽初步體會基本技術運用的方法。3、初步體會裁判操作方法。教學內容與要求練習量組織教法要求時間次數(shù)一、開始及準備部分151、集中(由值日生整隊、報數(shù)、師生問好,點名)2、教師提問:(1)哪些情況下可以得1分?3、教師宣布本課任務、內容、要求。全組以雙行排列:快靜齊××××××××××××××××××××××××㊣▼㊣:教師▼:值日生先提問,然后其它學員補充,最后教師總結。4、準備活動:10(1)慢跑2圈。(2)徒手操;①手腕運動②振臂運動③屈小臂運動④體轉運動⑤踢腿運動⑥手、足腕和頸部運動84*84*84*84*84*84*8組織:徒手操由值日生帶操。全組成體操隊形散開?!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哩嫸⒒静糠?01、教學比賽(30’要求:(1)1局比賽制。(2)充分利用所學的各種技術,不要在乎勝敗,以體會技術為主。20組織:升降級比賽,輸者往下一球臺繼續(xù),勝者往上一球臺繼續(xù)。2、介紹男、女團體比賽方法。(10’3、介紹裁判員操作方法。組織:學生成兩橫隊站立,認真聽講;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學生提問,教師回答。1、男女團體賽成績表(目前使用)順序A/B/CX/Y/Z每局比分每場結果裁判員簽名1231AX∶2BY∶3A(B)/CXX(Y)/Z∶4Z∶5C∶2、男子團體賽成績表(以前使用過)順序A/B/CX/Y/Z每局比分每場結果裁判員簽名1231AX∶2BY∶3CZ∶4BX∶5AZ∶6CY∶7BZ∶8CX∶9AY∶3、女子團體賽成績表(以前使用過)順序A/B/CX/Y/Z每局比分每場結果裁判員簽名1231AX∶2BY∶3雙打雙打∶4AY∶5BX∶4、最新團體賽方法:(1)每個團體三名選手參加比賽。(2)比賽采?。祱觯硠僦?。(3)前兩場單打(A—x,B—y),第三場雙打,雙打中必須包含前兩場單打沒有參加的選手C(A\C或B\C)——(x\z或y\z)。(4)第四場單打,由除第三場上場外的選手構成。(5)第五場單打,由C—z.。裁判操作方法簡介:三、結束部分51、整理活動:抖動式放松活動。方法:個人作手臂和腿部的抖動進行放松。2、教師講評本次課。3、布置作業(yè):課后練習搓中突擊技術。4、宣布下次課內容:教學比賽,介紹裁判操作方法。5、師生道再見,解散,歸還器材。2組織:成雙行隊型,先稍散開作放松活動,然后集合?!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俩I▼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課后練習搓中突擊技術。自學教材中有關“推擋技術常用教學方法”一節(jié)。武漢體育學院技術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14主要內容:1、學習推擋側身攻。2、復習搓中突擊技術。3、復習發(fā)球技術。課的任務:1、掌握側身步及側身位攻球方法。2、提高突擊的力量。3、進一步提高發(fā)球的速度、旋轉質量。教學內容與要求練習量組織教法要求時間次數(shù)一、開始及準備部分151、集中(由值日生整隊、報數(shù)、師生問好,點名)2、教師提問:(1)搓球的動作要領有哪些?3、教師宣布本課任務、內容、要求。全組以雙行排列:快靜齊××××××××××××××××××××××××㊣▼㊣:教師▼:值日生先提問,然后其它學員補充,最后教師總結。4、準備活動:10(1)步法移動練習。①向右滑步20米,然后向左滑步返回起點。②左右連續(xù)滑步。20組。③推擋側身攻步法。20組要求:(1)步法正確;(2)屈膝提踵,收腹含胸;8組織:全體學員成兩橫隊體操隊型散開。要求:(1)教師示范,學生模仿。(2)值日生帶領大家一起完成。準備姿勢——滑步側身(向左滑步,同時成正手攻的姿勢)二、基本部分701、學習推擋側身攻技術(20’要領:(1)反手位推擋,迅速還原。(2)向左滑步成側身正手攻。要求:(1)陪練者連續(xù)推擋練習者反手位。(2)練習者推擋側身攻陪練者定點(對方反手位)。(3)步法移動清晰、明確。15組織:學員先跟隨教師做徒手動作,然后再分散上臺實球練習。教學步驟:(1)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2)教師做示范動作,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徒手動作。(3)學生上臺進行練習。(4)教師逐一進行糾錯。(5)教師集中講評學員出現(xiàn)較多的錯誤。2、復習搓中突擊技術(30’要求:(1)提高突擊的力量。(2)提高突擊的命中率。(3)變化線路,可以突擊直線、斜線。20組織:先集中,再分散。教學步驟:(1)先集中講方法要求,并示范。(2)學生徒手練習。(3)學生分散練習。練習方法:(1)一人正手發(fā)下旋球,雙方搓球。要求配合者將球搓至練習者正手位長球,以減小練習者突擊的難度。(2)每人練習10分鐘,交換。3、復習發(fā)球技術(20’(1)正手發(fā)下旋球至對方反手位近網(wǎng)球。(2)正手發(fā)下旋球至對方正手位近網(wǎng)球。(3)結合發(fā)正手不轉球。(4)反手奔斜線球。(5)反手奔直線球。(6)反手上、下旋球。15組織:先集中示范,后上臺分散練習。教學步驟:(1)先集中講方法要求,并示范。(2)學生分散練習。練習方法:練習者發(fā)球,同伴練習接發(fā)球。(3)教師集中講評。三、結束部分51、整理活動:抖動式放松活動。方法:個人作手臂和腿部的抖動進行放松。2、教師講評本次課。3、布置作業(yè):課后練習推擋側身攻、搓中突擊技術。4、宣布下次課內容:左推右攻技術測驗,復習搓中突擊技術。5、師生道再見,解散,歸還器材。2組織:成雙行隊型,先稍散開作放松活動,然后集合?!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俩I▼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課后練習推擋側身攻、搓中突擊技術。武漢體育學院技術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15主要內容:1、復習正手攻球技術。2、學習推-側-撲技術。3、復習搓中突擊技術。4、介紹“輪換發(fā)球法”。課的任務:1、提高正手攻球的準確性。2、掌握撲右步法與上位攻球的協(xié)調配合。3、提高搓中突擊的力量及準確性。教學內容與要求練習量組織教法要求時間次數(shù)一、開始及準備部分151、集中(由值日生整隊、報數(shù)、師生問好,點名)2、教師提問:(1)推擋側身攻的動作要領有哪些?3、教師宣布本課任務、內容、要求。全組以雙行排列:快靜齊××××××××××××××××××××××××㊣▼㊣:教師▼:值日生先提問,然后其它學員補充,最后教師總結。4、準備活動:10(1)步法移動練習。①左右連續(xù)滑步。20組。②推擋側身攻步法。20組③推-側-撲步法。20組要求:(1)步法正確;(2)屈膝提踵,收腹含胸;8組織:全體學員成兩橫隊體操隊型散開。要求:(1)教師示范,學生模仿。(2)值日生帶領大家一起完成。準備姿勢——滑步側身(向左滑步,同時成正手攻的姿勢)——滑步正手攻二、基本部分701、復習正手攻球技術(15’(1)雙方正手攻正手位斜線。(2)雙方正手攻反手位斜線。要求:(1)雙方中等力量,連續(xù)正手攻20板后可以加力。(2)有動腳調節(jié)身體位置的意識。(3)控制落點。10組織:學員先分散上臺練習,然后再集中。教學步驟:(1)學生上臺進行練習。(2)教師逐一進行糾錯。(3)教師集中講評學員出現(xiàn)較多的錯誤。2、學習推-側-撲技術(30’要領:(1)反手位推擋,迅速還原。(2)向左滑步成側身正手攻。(3)向右撲攻。距離較遠使用交叉步成正手攻。要求:(1)陪練者連續(xù)推擋練習者反手位兩板然后換正手位(角度先不要太大)。(2)練習者推擋側身攻陪練者定點(對方反手位)。(3)步法移動清晰、明確。(4)中等力量,提高擊球數(shù)量。20組織:學員先跟隨教師做徒手動作,然后再分散上臺實球練習。教學步驟:(1)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2)教師做示范動作,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徒手動作。(3)學生上臺進行練習(15分鐘交換)。(4)教師逐一進行糾錯。(5)教師集中講評學員出現(xiàn)較多的錯誤。3、復習搓中突擊技術。(15’要求:(1)提高突擊的力量。(2)提高突擊的命中率。(3)變化線路,可以突擊直線、斜線。10組織:先集中,再分散。教學步驟:(1)先集中講方法要求,并示范。(2)學生分散練習。練習方法:(1)一人正手發(fā)下旋球,雙方搓球。要求配合者將球搓至練習者要求的位置,以減小練習者突擊的難度。(2)每人練習7分鐘,交換。4、介紹“輪換發(fā)球法”。(10’組織:學生成兩橫隊站立,認真聽講;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學生提問,教師回答。(1)輪換發(fā)球法是防止由于比賽雙方消極防守導致比賽時間過于長久的一種方法。如果一局比賽10分鐘仍未能結束,則必須實行輪換發(fā)球法,除非雙方運動員的比分至少都在9分以上;或在此之前應雙方運動員的要求實行輪換發(fā)球法。(2)實行輪換發(fā)球法,發(fā)球方必須在包括發(fā)球一板在內的13次擊球中取勝。如果接發(fā)球方合法還擊13次,則接發(fā)球方得分。同正常比賽一樣,一局比賽先得11分的運動員獲勝。10平后,先多的2分的運動員獲勝。(3)實行輪換發(fā)球法,每局的發(fā)球次序同正常比賽一樣,只不過是每1分交換發(fā)球,而不是每2分才交換。每局比賽開始誰先發(fā)球、雙打比賽中誰先接發(fā)球,均由該場比賽開始時建立起來的次序來確立,即使發(fā)球員、接發(fā)球員可能與前一局結束時的運動員相同。三、結束部分51、整理活動:抖動式放松活動。2、教師講評本次課。3、布置作業(yè):4、宣布下次課內容:復習正手攻球技術,復習搓中突擊技術,復習推—側—撲技術。5、師生道再見,解散,歸還器材。2組織:成雙行隊型,先稍散開作放松活動,然后集合?!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俩I▼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課后練習推-側-撲、搓中突擊技術。自學正手攻球技術常用的教學方法。第87頁。武漢體育學院技術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16主要內容:1、復習正手攻球技術。2、搓中突擊技術測驗。3、復習推-側-撲技術。課的任務:1、提高正手擊球的速度和準確性。2、通過技術測驗,了解學生掌握情況。3、提高整體配合的協(xié)調性和準確性。教學內容與要求練習量組織教法要求時間次數(shù)一、開始及準備部分151、集中(由值日生整隊、報數(shù)、師生問好,點名)2、教師提問:(1)輪換發(fā)球法有哪些要求?3、教師宣布本課任務、內容、要求。全組以雙行排列:快靜齊××××××××××××××××××××××××㊣▼㊣:教師▼:值日生先提問,然后其它學員補充,最后教師總結。4、準備活動:10(1)熱身操①手腕運動②振臂運動③屈小臂運動④體轉運動⑤踢腿運動⑥手、足腕和頸部運動84*84*84*84*84*84*8組織:徒手操由值日生帶操。全組成體操隊形散開?!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哩嫸?、基本部分701、復習正手攻球技術(15’要求:(1)側身正手攻后滑步正手位進行正手攻。定點、定線,配合者推擋。(2)提高正手擊球的速度和準確性。(3)連續(xù)20板。10組織:學員先跟隨教師做徒手動作,然后再分散上臺實球練習。教學步驟:(1)教師做示范動作,并提出練習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徒手動作。(2)學生上臺進行練習。(7分鐘交換)(3)教師逐一進行糾錯。(4)教師集中講評學員出現(xiàn)較多的錯誤。2、搓中突擊技術測驗(30’25組織:先集中,再分散。3、復習推-側-撲技術(25’要求:(1)提高步法移動的速度;(2)提高整體配合的協(xié)調性和準確性;(3)每球能連續(xù)打10組;20組織:先集中示范,后上臺分散練習。教學步驟:(1)先集中講方法要求,并示范。(2)學生分散練習。(10分鐘交換)練習方法:練習者定點定線至同伴反手位,同伴推擋。(3)教師集中講評。三、結束部分51、整理活動:抖動式放松活動。方法:個人作手臂和腿部的抖動進行放松。2、教師講評本次課。3、布置作業(yè):課后練習推-側-撲、搓中突擊技術。4、宣布下次課內容:復習左推右攻技術,復習推-側-撲技術。5、師生道再見,解散,歸還器材。2組織:成雙行隊型,先稍散開作放松活動,然后集合?!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俩I▼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課后練習推-側-撲、搓中突擊技術。武漢體育學院技術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17主要內容:1、復習左推右攻技術。2、復習推-側-撲技術。3、學習發(fā)左側旋球技術。課的任務:1、提高左推右攻銜接的準確性。2、提高步法移動速度,逐步加大上位攻球力量。3、掌握發(fā)側上、下旋球的變化方法。教學內容與要求練習量組織教法要求時間次數(shù)一、開始及準備部分151、集中(由值日生整隊、報數(shù)、師生問好,點名)2、教師提問:(1)輪換發(fā)球法有哪些要求?3、教師宣布本課任務、內容、要求。全組以雙行排列:快靜齊××××××××××××××××××××××××㊣▼㊣:教師▼:值日生先提問,其它學員補充,最后教師總結。4、準備活動:10(1)滑步20米;(2)交叉步20米;8’組織:學生成一列縱隊,前后間隔1米,依次做步法練習。二、基本部分701、復習左推右攻技術(20’要求:(1)練習方左推右攻陪練者正手位,陪練者連續(xù)正手攻球。(2)每板球連續(xù)15組。1組織:學員先分散上臺練習,然后再集中。教學步驟:(1)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2)教師做示范動作,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徒手動作。(3)學生上臺進行練習。(4)教師逐一進行糾錯。(5)教師集中講評學員出現(xiàn)較多的錯誤。2、復習推-側-撲技術(20’要求:(1)提高步法移動的速度;(2)提高整體配合的協(xié)調性和準確性;(3)每板球能連續(xù)10組;1組織:先集中示范,后上臺分散練習。教學步驟:(1)先集中講方法要求,并示范。(2)學生分散練習。(10分鐘交換)練習方法:練習者定點定線至同伴反手位,同伴推擋。(3)教師集中講評。3、學習發(fā)左側上(下)旋球技術。(30’要領:(1)左手將球向上拋起,同時右臂向上方引拍,手腕外展,要不略向右轉動。當球從高點下降至接近網(wǎng)高時,前臂加速向左方揮擺,手腕內收,增加摩擦半徑,腰部配合向左轉,擊球中部向左側上方摩擦。(2)左上旋與上類似,區(qū)別在于:引拍向右后上方,手臂向左前下方揮擺,擊球中下部向左側下方向摩擦,觸球點略高于側上旋發(fā)球。20’組織:學員繞一球臺稍散開;然后分散練習。教學步驟:①教師集中講發(fā)球的動作要領,教師講解并示范。②隊形稍散開,隨教師做徒手動作。③學生練習:在各自球臺做實球練習。方法:練習方發(fā)球。另一方撿球,練習方連發(fā)十球,然后交換④教師逐一糾正錯誤。⑤教師集中分析錯誤較多的問題。三、結束部分51、整理活動:抖動式放松活動。方法:個人作手臂和腿部的抖動進行放松。2、教師講評本次課。3、布置作業(yè):課后練習推-側-撲、發(fā)左側旋球技術。4、宣布下次課內容:復習左推右攻技術,復習推-側-撲技術。5、師生道再見,解散,歸還器材。2’組織:成雙行隊型,先稍散開作放松活動,然后集合?!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俩I▼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課后練習推-側-撲、發(fā)左側旋球技術。武漢體育學院技術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18主要內容:1、復習左推右攻技術。2、復習搓中突擊技術。3、復習發(fā)左側上(下)旋球技術。課的任務:1、加快移動及兩面擺速,提高銜接質量。2、掌握拉球與突擊的方法,提高攻打下方位球的能力。3、加強切球力度,提高球的旋轉力。教學內容與要求練習量組織教法要求時間次數(shù)一、開始及準備部分151、集中(由值日生整隊、報數(shù)、師生問好,點名)2、教師提問:(1)發(fā)左側旋球有哪些要求?3、教師宣布本課任務、內容、要求。全組以雙行排列:快靜齊××××××××××××××××××××××××㊣▼㊣:教師▼:值日生先提問,其它學員補充,最后教師總結。4、準備活動:10(1)熱身操①手腕運動②振臂運動③屈小臂運動④體轉運動⑤踢腿運動⑥手、足腕和頸部運動8’4*84*84*84*84*84*8組織:徒手操由值日生帶操。全組成體操隊形散開?!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哩嫸?、基本部分701、復習左推右攻技術(20’要求:(1)練習方左推右攻陪練者反手位,陪練者連續(xù)推擋。(2)每板球連續(xù)15組。(3)加快移動及兩面擺速,提高銜接質量。1組織:學員先分散上臺練習,然后再集中。教學步驟:(1)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2)教師做示范動作,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徒手動作。(3)學生上臺進行練習。(4)教師逐一進行糾錯。(5)教師集中講評學員出現(xiàn)較多的錯誤。2、復習搓中突擊技術。(20’要求:(1)提高突擊的力量。(2)提高突擊的命中率。(3)變化線路,可以突擊直線、斜線。(4)掌握拉球與突擊的方法,提高攻打下方位球的能力。1組織:先集中,再分散。教學步驟:(1)先集中講方法要求,并示范。(2)學生分散練習。練習方法:(1)一人正手發(fā)下旋球,雙方搓球。要求配合者將球搓至練習者要求的位置,以減小練習者突擊的難度。(2)每人練習7分鐘,交換。3、復習發(fā)左側上(下)旋球技術。(30’要求:(1)加強切球力度,提高球的旋轉。(2)用相似的動作發(fā)出旋轉差別巨大的發(fā)球。(3)結合不同落點。20’組織:學員繞一球臺稍散開;然后分散練習。教學步驟:①教師集中講發(fā)球的動作要領,教師講解并示范。②隊形稍散開,隨教師做徒手動作。③學生練習:在各自球臺做實球練習。方法:練習方發(fā)球。另一方撿球,練習方連發(fā)十球,然后交換④教師逐一糾正錯誤。⑤教師集中分析錯誤較多的問題。三、結束部分51、整理活動:抖動式放松活動。方法:個人作手臂和腿部的抖動進行放松。2、教師講評本次課。3、布置作業(yè):課后練習搓中突擊、發(fā)左側旋球技術。4、宣布下次課內容:教學比賽5、師生道再見,解散,歸還器材。2’組織:成雙行隊型,先稍散開作放松活動,然后集合?!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俩I▼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課后練習搓中突擊、發(fā)左側旋球技術。武漢體育學院技術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19主要內容:1、教學比賽。課的任務:1、通過比賽,提高學生動用基本技術的能力,逐步建立戰(zhàn)術意識。2、提高學生裁判的操作能力。教學內容與要求練習量組織教法要求時間次數(shù)一、開始及準備部分151、集中(由值日生整隊、報數(shù)、師生問好,點名)2、教師提問:(1)發(fā)左側旋球有哪些要求?3、教師宣布本課任務、內容、要求。全組以雙行排列:快靜齊××××××××××××××××××××××××㊣▼㊣:教師▼:值日生先提問,其它學員補充,最后教師總結。4、準備活動:10(1)熱身操①手腕運動②振臂運動③屈小臂運動④體轉運動⑤踢腿運動⑥手、足腕和頸部運動8’4*84*84*84*84*84*8組織:徒手操由值日生帶操。全組成體操隊形散開?!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哩嫸?、基本部分701、教學比賽(70要求:(1)提高學生動用基本技術的能力,逐步建立戰(zhàn)術意識。(2)充分利用自身特長,形成一定的技戰(zhàn)術特色。1組織:先集中再上臺進行比賽。方法:(1)升降級比賽。(2)一局比賽定勝負。三、結束部分51、整理活動:抖動式放松活動。方法:個人作手臂和腿部的抖動進行放松。2、教師講評本次課。3、布置作業(yè):課后練習搓中突擊、發(fā)左側旋球技術。4、宣布下次課內容:學習正手扣殺和減力擋。5、師生道再見,解散,歸還器材。2’組織:成雙行隊型,先稍散開作放松活動,然后集合?!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痢俩I▼課后評議與小結:課外作業(yè):課后練習搓中突擊、發(fā)左側旋球技術。武漢體育學院技術課教案年級人數(shù)周數(shù)上課日期年月日場地器材班組課次20主要內容:1、復習左推右攻技術。2、學習正手扣殺技術。3、學習減力擋技術。課的任務:1、掌握正手扣殺時間,整體配合用力。2、掌握減力擋的方法。3、提高左推右攻的熟練性。教學內容與要求練習量組織教法要求時間次數(shù)一、開始及準備部分151、集中(由值日生整隊、報數(shù)、師生問好,點名)2、教師提問:(1)左推右攻技術的動作要領有哪些?3、教師宣布本課任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