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市高2025屆高三第三次質量檢測歷史試題2024.11命審單位:重慶南開中學考生注意: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必須在題號所指示的答題區(qū)域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第Ⅰ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玉琮是良渚文化玉器的代表,象征神權。其器表都雕成四個凹面和四個凸面,凹凸相間對稱,紋飾以高度相似的神人獸面紋為主,其中鳥紋形象更是在良渚玉器中反復出現,在墓葬中玉琮擺放的位置也比較固定。這反映出良渚文化A.貧富分化已經出現B.宗法制度初步形成C.精神信仰相對一致D.國家形態(tài)基本成熟2.中山國是由白狄族鮮虞部落建立的國家。下圖摹本所示的《兆域圖》是出土于戰(zhàn)國時期中山國王陵的平面設計圖,圖中主建筑是王堂,左右為后堂,兩側為夫人堂和各式祠堂,其方形平面布局與河南輝縣的魏國貴族大墓基本相似。該圖可用于佐證戰(zhàn)國時期A.同源共祖觀念的發(fā)展B.區(qū)域文化的交流C.天下一統局勢的加強D.禮樂制度的普及歷史試題第1頁(共6頁)3.漢武帝擴建皇家園林上林苑,需要征收長安附近鄠縣和杜縣的土地,于是“詔中尉、左右內史表屬縣草田(荒地),以償鄠、杜之民。”于是“幼弱懷土而思,耆老泣涕而悲”,雖然有大臣勸諫,“然遂起上林苑”。這一結果A.破壞了小農經濟B.鞏固了中央集權C.打擊了地方豪強D.凸顯了君主專制4.北周武帝宇文邕敕纂的道教類書《無上秘要》載:“天道廣大,賢愚混同。強者在西,弱者在東。九天定橫,九地合縱。下成君臣,以立國邦。順天者吉,不順者兇?!边@反映出A.道教成為政治工具B.佛教傳播受到遏制C.儒家思想遭到挑戰(zhàn)D.民族融合逐步加強5.中唐時期各藩鎮(zhèn)多在京設進奏院,掌報遞章奏,承轉詔令,藩鎮(zhèn)提供經費并任免辦事人員。北宋太宗時期以“事多泄露”為由置都進奏院,“監(jiān)官以京朝官及三班使臣充,掌受詔敕及諸司符牒,辨其州、府、軍、監(jiān)以頒下之。并受天下章奏、案牘、狀牒以奏御,分授諸司?!痹撟兓砻魉纬魽.崇文抑武傾向加強B.因循保守風氣形成C.地方權力遭到削弱D.行政效率顯著提升6.1358年,元朝色目進士余闕在與農民起義軍作戰(zhàn)時戰(zhàn)死。朱元璋為其立廟于忠節(jié)坊,明代冇詩人稱贊“圣朝立廟顯忠烈,千古流芳載青史”?!坝嚓I守城”甚至一度與“岳飛恢復”“文天祥就義”等典故并列。這反映了當時A.科舉制度日益僵化B.民族隔閡基本消除C.基層教化形式革新D.倫理綱常影響深刻7.明末清初,研究伊斯蘭教的學者王岱輿提出:“人生住世,有三大正事,乃順主也,順君也,順親也。凡違茲三者,則為不忠、不義、不孝也?!边@表明當時A.士大夫認同伊斯蘭教文化B.思想進步推動文化繁榮C.外來宗教與傳統文化融合D.社會動蕩出現信仰危機8.宋代農學家陳旉指出,“土壤氣脈,其類不一,肥沃磽埆,美惡不同”,應當“相視其土之性類,以所宜糞而糞之。斯得其理矣?!痹r學家王禎認為:“糞田之法,得其中則可。”清代理學家楊雙山提出施糞肥需“時宜”“土宜”“物宜”“貴在因物驗試,各適其性”。這些認識A.蘊含了注重環(huán)境保護的生態(tài)意識B.反映了農業(yè)精耕細作的生產模式C.表明了古代實驗科學的發(fā)展進步D.關注了人地矛盾尖銳的社會問題9.1895年7月,光緒帝提出“上下一心,圖自強而弭禍患”。隨即,清廷下令要求各省辦理制造船械.強調“鐵路為通商惠工要務,朝廷定議必欲舉行”,決定“凡各省產礦之處,準由本地人民自行呈請開采”。這些舉措表明A.救亡圖存成為社會共識B.社會經濟結構持續(xù)優(yōu)化C.百日維新推動經濟發(fā)展D.民族工業(yè)處境有所改善歷史試題第2頁(共6頁)10.右圖是民國初年《新聞報》刊登的一幅名為“再造民國之最要著”的漫畫。畫面中是一個寫有“中華民國五年七月再造”的三足大鼎,鼎足分別寫有“立法”“行政”“司法”字樣,一名議員一手拉風箱,一手執(zhí)勺,正在修補“立法”一足。該漫畫反映出A.民主共和得到一定維護B.北洋軍閥統治基礎薄弱C.護法運動取得最終成功D.政黨政治嘗試遭到失敗11.下表為20世紀二三十年代前后中國文學領域的代表性主張。時間代表性主張1917年“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陳獨秀1930年“我們文學運動的目標在于求新興階級的解放,反對一切對我們運動的壓迫?!?---魯迅1936年周揚、郭沫若提出“國防文學”口號,胡風、馮雪峰進一步提出“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大眾文學”口號。據此可知,該時期的文學流變A.促進了民族革命的發(fā)展B.適應了社會性質的變化C.受到了時代環(huán)境的影響D.推動了大眾文化的普及12.自1948年初起,中共中央制訂了關于城市工作的一系列政策,要求在新占城市采取“寧緩勿急,寧慢勿亂,……逐步的、有輕重的處理問題的穩(wěn)重方針與工作態(tài)度”;“在缺乏準備,缺乏把握的情況下,寧可暫時維持原狀,決不輕易進行改革,以便爭得時間,具體深入調查研究,進行周密部署”。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A.工作重心的順利轉移B.高瞻遠矚的戰(zhàn)略眼光C.戰(zhàn)略決戰(zhàn)的時機成熟D.城市斗爭的經驗豐富13.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提出了“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xiāng)互助、內外交流”的經濟建設方針。其中,“勞資兩利”就是要在私營企業(yè)中建立起“民主的、平等的、兩利的、契約的、新民主主義的”新型勞資關系。這種新型勞資關系A.推動了國民經濟恢復B.實現了社會主義改造C.保障了經濟均衡發(fā)展D.確立了計劃經濟體制14.1946年,毛澤東提出了泛指美國與蘇聯之間廣大國家的“中間地帶”主張。60年代初,毛澤東又提出了涵蓋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第二中間地帶”,以區(qū)別于亞非拉落后國家的“第一中間地帶”?!暗诙虚g地帶”主張的提出A.開創(chuàng)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刺激了不結盟運動的興起C.打破了美國對華的全面遏制D.推動了中法兩國正式建交歷史試題第3頁(共6頁)5.下表為1978~1990年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發(fā)展情況簡表。據此可知年份各年實際價格指數總產值(億元)職工人數(萬人)全國農村勞動力(萬人)19781.000493.07282728455.619851.2812728.39697937065.119902.0774612.95926242009.5A.農業(yè)生產力水平大幅提高B.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吸納勞動就業(yè)成效顯著C.農民可支配收入明顯增加D.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較高第Ⅱ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共55分。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周易》載“天垂象,見吉兇”“觀乎天文以察時變”,所以“自古有國家者,未有不致謹于斯也”?!坝^象授時”成為帝王統治的象征,這就為我國古代天文學的發(fā)展提供了巨大的財力和物力保證。歷代官修史書中,對于天文現象的記錄不但齊備,而且詳盡、精細,大量有關日食、黑子、彗星、流星雨、新星、超新星和極光的觀測都十分準確,世所罕見。然而這些天象記錄大多“紀事而不創(chuàng)”,只是用來探尋社會治亂和人世浮沉的資料。當西方天文學探討天空結構理論和宇宙體系時,中國天文學的成果主要表現為歷法,從黃帝歷起至太平天國的天歷為止,中國古代共有102種歷法,數量占世界第一。——整理自鄧可卉《比較視野下的中國天文學史》等材料二乾元元年(758年)唐肅宗即位時,正是安史叛軍肆虐之際,作為皇權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天文制度的重建和恢復成為當務之急。肅宗將官方天文機構太史局徹底從秘書省中獨立出來,改名為司天臺,擴大官員編制,提高其品級和俸祿,還從全國各地征辟熟諳天文的技術人員供職其中,打破了天文官員以家傳和世襲為主的壟斷局面。肅宗在司天臺內設置司天五官,按照時間和空間方位,對天文官員的職責有進一步的明確與區(qū)分,這一做法深深影響了唐以后的歷代封建王朝。——摘編自趙貞《乾元元年(758)肅宗的天文機構改革》材料三《談天》原名《天文學綱要》,為英國著名天文學家約翰·赫歇爾所著,由傳教士偉烈亞力與中國近代早期知識分子李善蘭合譯為中文?!墩勌臁方榻B了地動日心說、橢圓學說、牛頓萬有引力、開普勒三大定律,有力抨擊了阻礙哥白尼等學說傳播的各種封建謬論。1859年初版發(fā)行后,1874年江南制造總局又出版了《談天》的增訂本,多家書局對其反復刊刻,在晚清學術界引起了轟動。王韜專門撰文介紹該書作者赫歇爾,希望借此將科學實證精神引入“實學”不振的中國??涤袨閷⒋藭腥搿白畛鯌x西書”之列。譚嗣同以《談天》為背景,說明地球只是一個普通天體,駁斥了夜郎自大的觀念,還發(fā)表自己的天學觀,批判了“天不變,道亦不變”的頑固思想。——摘編自俞星月《晚清譯著<談天>之譯介影響再認識》歷史試題第4頁(共6頁)材料四1951年,出席在柏林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jié)的中國代表團參觀了民主德國的耶拿天文館,回國后即提出建立北京天文館的建議。1954年,中央文委批準了籌建報告。1955年,北京天文館正式動工,歷時3年,總費用達350萬元,終于在1957年9月29日落成開幕,成為當時亞洲第一座大型天文館。1957年國慶節(jié),北京天文館面向廣大群眾正式開放,對普及天文知識和宣傳中國天文學上的成就,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幾躁愱亍侗本┨煳酿^創(chuàng)建始末》等(1)根據材料一,歸納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特點。(8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唐肅宗時期天文機構改革的主要內容。(6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談天》“在晚清學術界引起了轟動”的原因。(6分)(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北京天文館建立的意義。(5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春秋之商業(yè),可分為二期:第一期為黃河流域之商業(yè),第二期為揚子江(長江)流域之商業(yè),故其時強國之勢,亦由北而趨南。春秋開始,鄭國最占勢力,其次則為齊,宋襄繼之而伯,然為楚所厄,楚遂大強。蓋揚子江流域之國,商業(yè)興盛,漢陽諸姬,楚實盡之,方城為城,漢水為池,其交通廣便,固非黃河流域諸國所能及也。而北方適有晉文公抑制楚心,故楚不得逞志于中國,而南下并吞小蠻國。春秋季世,晉漸不競,而楚遂益張,所謂春秋之趨勢,豈非隨商業(yè)之趨向而進行乎?——摘編自王孝通《中國商業(yè)史》材料二兩宋時期,巴渝地區(qū)社會經濟得到迅速發(fā)展。渝州(城)從屬于夔州路的一般州郡到升為重慶府再到四川制置副司的駐地,成為“四川的大都會和川東地區(qū)的軍政經濟中心”。重慶城市的發(fā)展也由只有行政、軍事功能的城成為一座“多功能的城市”。宋代渝州地區(qū)在農業(yè)、手工業(yè)發(fā)展的基礎上,在淺丘小盆地眾多的地理條件下,區(qū)域城鎮(zhèn)有很大歷史試題第5頁(共6頁)發(fā)展,成為場鎮(zhèn)密集區(qū)域。而且,重慶地區(qū)是長江、嘉陵江兩江水路運輸的匯集地。在四川地區(qū)對外交通以水路為主的古代,川峽四路運往京師(開封、臨安)的官商客貨大都運到渝州再轉運而下,由長江中下游入川的客貨物資,也大都溯江而上經渝州集散各地?!幾院殃亍栋褪駳v史考察研究》等材料三近代上海崛起的同時,長江流域的南京、武漢和重慶也逐步發(fā)展成為區(qū)域性經濟中心,同上海一起帶動整個長江流域近代經濟的發(fā)展與繁榮。它們依靠長江干流同國內外市場保持緊密聯系,城市建設和城市近代化都有突出的進步,在長江流域和全國都占有重要地位。寧、漢、渝這3個中心城市在接受上海的市場輻射和經濟擴散的同時,又在商品、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等諸多方面進行區(qū)域性的市場輻射和經濟擴散,逐步形成了以上海為龍頭,以寧、漢、渝為區(qū)域性中心的長江流域近代市場體系。——整理自張學恕《中國長江流域近代經濟發(fā)展研究》(1)根據材料一,分析春秋時期楚國強盛的原因。(6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兩宋時期渝州地區(qū)發(fā)展的表現。(6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長江流域近代市場體系形成的認識。(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美國學者保羅·柯文認為,美國漢學家對西方在中國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進行了錯誤的概括,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識也存在誤區(qū)。他批判了“西方中心論”下的“沖擊—回應”模式、“傳統—近代”模式和帝國主義模式,他認為這三種模式忽視了中國的內在動力對自身發(fā)展的影響,要正確認識19世紀和20世紀的中國歷史,不僅要把中國變化看作是外在動力的產物,而且要注意中國內在因素的決定性影響。因此,保羅·柯文在提出“中國中心觀取向”之時超越“傳統”和“現代性”的“中國本位”思想,批判了“傳統”和“現代性”的對立概念,主張在“傳統”中探求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動力?!幾詣⒓鸯洹侗A_·柯文“中國中心觀取向”的漢學研究模式》歸納材料中保羅·柯文的主要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評析。(要求:觀點正確,史實準確,論證充分,表達清晰。)歷史試題第6頁(共6頁)重慶市高2025屆高三第三次質量檢測歷史試題參考答案與評分細則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選項CBDACDCBDACBADB1.C【解析】玉琮作為良渚文化里象征神權的玉器,其外形和紋飾還有墓室中擺放位置都高度相似,能夠說明其精神信仰是比較一致的,故選C。材料中并未涉及貧富分化的信息,故排除A。墓葬和飾物與后世的宗法制度無關,故排除B。良渚文化可能具備了早期國家的一些形態(tài),但并不能說明基本成熟,故排除D。2.B【解析】中山王陵與魏國貴族大墓基本相似,可以證實中山國與魏國存在文化交流,中山國位于河北,魏國大墓位于河南,所以可以說明區(qū)域文化存在交流,故選B。墓葬制度相似并不能說明中山國認同與華夏民族是同源共祖,故排除A。制度的相似也不能說明天下一統局勢的加強,故排除C。墓葬制度是禮樂制度的一部分,但不能說明普及,D選項屬于以偏概全。3.D【解析】漢武帝征收土地擴建上林苑,在遭到大臣和百姓反對的時候仍然強制執(zhí)行,帶有君主專制色彩,故選D。征收土地補償荒地,并沒有從本質上破壞小農經濟,故排除A。BC選項與材料無關。4.A【解析】《無上秘要》中“強者在西,弱者在東”的說明暗指位于西部的北周強于位于東部的北齊,而“下成君臣,以立國邦”更是強調了君臣關系的合理性,說明了道教在這個時候被統治者利用,成為了政治工具,故選A。材料中并未涉及佛教和儒家的信息,故排除B、C。D選項與材料無關。5.C【解析】中唐時期的進奏院受藩鎮(zhèn)控制,是藩鎮(zhèn)窺探中央的重要工具,而到了北宋太宗時期,進奏院統一由中央設置的都進奏院管理,反映了地方權力被削弱,故選C。北宋增設機構分散權力的做法降低了行政效率,故排除D。AB選項與材料無關。6.D【解析】余闕作為元朝官員在與農民起義軍作戰(zhàn)時戰(zhàn)死,卻受到原本與元朝為敵的明朝的尊崇,原因是余闕的做法符合程朱理學倫理綱常的價值觀,有利于維護封建專制統治,故選D。尊崇余闕屬于基層教化的手段,但并非是革新,故排除C。AB選項與材料無關。7.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伊斯蘭教學者對中國傳統綱常倫理的認可,體現出外來宗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故選C。“士大夫認同伊斯蘭教文化”的表述是以偏概全,故A錯誤。材料不反映進步與繁榮,故B錯誤。材料與社會環(huán)境與信仰危機沒有關心,故D錯誤。8.B【解析】材料主旨是相關學者對農業(yè)生產中合理施肥的重視,與中國傳統農業(yè)生產模式的精耕細作特點相一致,故選B。材料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無關,中國古代沒有產生實驗科學,故A、C錯誤。材料主旨與人地矛盾沒有關系,且不能認為宋元清三朝都存在人地矛盾尖銳的問題,故D錯。歷史試題參考答案第1頁(共3頁)9.D【解析】材料主旨是甲午戰(zhàn)后清政府對發(fā)展實業(yè)的重視。發(fā)展鐵路交通和允許人民開采礦產等舉措,有利于民族工業(yè)處境的改善,故選D。材料不反映社會各界的態(tài)度,故A錯。材料只是舉措,不涉及社會經濟結構變動的這一結果,故B錯。百日維新尚未來到,故C錯。10.A【解析】漫畫中“議員”正在修補“三權”之“立法”權,說明他們在著力維護近代民主共和體制,而且事實上民主共和的形式也得到維系。所以選A。漫畫的主體不是北洋軍閥,也不是政黨政治,故B、D錯。漫畫中時間是“中華民國五年”,護法運動還沒有來到,故C錯。11.C【解析】材料主旨是反映該時段不同時期中國文學代表性主張的演變,背后體現的是時代環(huán)境變遷對主流文學思想的影響,故選C。“民族革命”主要涉及表中1936年的口號,不能反映整個過程,故A錯。近代社會性質沒有改變,故B錯。表中的某些主張可能有利于大眾文化的發(fā)展,但未必能達于“普及”,故D錯。12.B【解析】材料主旨是反映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zhàn)爭形勢已經發(fā)生重大轉變的情況下對城市工作的態(tài)度,體現了其審慎的態(tài)度與長遠的眼光,故選B。工作重心轉移是1949年春七屆二中全會上的決策,故A錯。戰(zhàn)略決戰(zhàn)的時機成熟,主要是由內戰(zhàn)態(tài)勢、力量變化,國民黨統治危機等多種因素促成,與材料主旨無關,故C錯。材料不反映城市斗爭經驗的豐富,恰恰相反,由于中共革命重心長期在農村,城市工作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故D錯。13.A【解析】“勞資兩利”這一經濟建設方針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在勞資關系中尋求平衡,既保障工人的合法權益,又保護資本家的合理利益,以促進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和社會的和諧,但無法保障經濟均衡發(fā)展,故A正確、C錯誤。社會主義改造是將私有制改造為公有制,最終確立計劃經濟體制,“勞資兩利”不屬于改造內容,故BD錯誤。14.D【解析】20世紀六十年代初,中蘇關系惡化,世界形勢出現變化。“第二中間地帶”的提出有利于爭取部分對美蘇爭霸不滿的歐洲資本主義國家,進而團結這些國家共同反對美蘇的霸權主義,爭取世界和平。在這樣的背景下,1964年中法建交,它標志著中國與西方大國首次建交,進一步打破了冷戰(zhàn)時期的外交僵局,故D正確。15.B【解析】從表中數據可知,1978–1990年間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職工人數占全國農村勞動力人數的比例從約10%上升到約22%,表明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在吸納勞動就業(yè)方面成效顯著,故B正確。材料信息并不直接反應農業(yè)生產力水平、農民可支配收入和國內生產總值的提高或增加,對象不一致。故ACD錯誤。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答案】(25分)(1)起源早;服務于統治需要;重視觀測、記錄;歷法成就突出。(8分)(2)改名司天臺,提高其獨立性;擴大規(guī)模,提高地位,優(yōu)化人員結構;明確職責分工。(6分)(3)內容先進科學;適應了時代發(fā)展變革的需要;進步人士的宣傳和推動。(6分)(4)豐富了人民的生活;推動了天文事業(yè)的發(fā)展;彰顯了社會主義建設成就。(5分)歷史試題參考答案第2頁(共3頁)17.【答案】(18分)(1)原因:揚子江流域商業(yè)興盛,交通便利;楚國實現了局部統一;晉國衰落,抑制不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課題申報參考:教育元宇宙的應用倫理研究
- 2025年嚴于修身學習心得體會(5篇)
- 疫情防護2025年度企業(yè)員工培訓與心理咨詢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綠化養(yǎng)護勞務分包合同書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住宅出售協議書(含裝修及家具配置)4篇
- 二零二五年鍋爐維修工程承包與環(huán)保驗收協議3篇
- 2024手繪藝術作品拍賣合同協議3篇
- 安徽省二零二五年度住房租賃市場租賃糾紛處理合同
- 2025年護林員勞動合同書(含森林資源保護培訓)3篇
- 2025版土地經營權租賃與農業(yè)產業(yè)扶貧合同3篇
- 消防產品目錄(2025年修訂本)
- 地方性分異規(guī)律下的植被演替課件高三地理二輪專題復習
- 光伏項目風險控制與安全方案
- 9.2提高防護能力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
- 催收培訓制度
- ISO 22003-1:2022《食品安全-第 1 部分: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審核與認證機構要求》中文版(機翻)
- 2024年廣東省高考地理真題(解析版)
- 2024高考物理廣東卷押題模擬含解析
-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簡便計算大全600題及答案
- GB/T 15945-1995電能質量電力系統頻率允許偏差
- GB 32311-2015水電解制氫系統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