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32講漢代儒學與宋明理學|學問體系||學法指導|1.有關董仲舒新儒學的四個關鍵點(1)理解一個實質和一個核心:文化專制和天人感應。(2)駕馭兩個目的:適應大一統(tǒng)和中心集權的須要。(3)識記三點主見:“春秋大一統(tǒng)”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天人感應”和“君權神授”“三綱五?!薄?.有關宋明理學的三個關鍵點(1)留意一個趨勢:三教合一。(2)理解兩種途徑:“格物致知”和內心反省。(3)了解三個階段:開創(chuàng)于北宋“二程”,成熟于南宋朱熹,新發(fā)展于宋明陸王心學。[素養(yǎng)熱詞]由民間學派到官方正統(tǒng);由“以人為本”到“以君為本”;由批判現(xiàn)實到服務政治;由神學化到佛道化、思辨化、哲學化。一、漢代儒學(一)“焚書坑儒”批判1.緣由(1)在秦朝建立專制主義體制的過程中,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經典,借用古代圣賢的言論指責時政。(2)為了加強專制統(tǒng)治,防止儒生、游士借古非今,擾亂民心,秦始皇加強eq\x(1)思想限制。2.內容(1)焚書:除秦國官定史書《eq\x(2)秦記》外,其他各國史書統(tǒng)統(tǒng)燒毀;除博士官負責管理的文獻以外,私藏《詩》《書》及百家語者,均予燒毀;以古非今、私藏禁書者,誅滅家族。醫(yī)藥、卜筮、種樹之書不在焚燒之列。(2)坑儒:繼焚書之后,秦始皇又坑殺了460多名對自己不滿的儒生,以警告天下的文化人。3.評價(1)主動影響:在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有利于加強思想限制,在確定程度上有利于維護統(tǒng)治。(2)消極影響:春秋末期以來蓬勃發(fā)展的eq\x(3)自由思想受到致命的打擊,是對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儒學的發(fā)展也因此進入低潮。eq\a\vs4\al(|學問拓展|)西漢初年的黃老之學1.內容黃老之學是指道家學說中的兩派,“黃”指黃帝的學說,“老”指老子的學說,包括“治身”和“治國”兩個方面,強調“無為而無不為”“因時制宜”,既要敬重自然規(guī)律,又要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一種“主動的無為”。2.評價(1)主動影響:從漢初到武帝即位約70年的時間,黃老之學始終是政治上的指導思想,對復原經濟和鞏固西漢政權起到主動作用,為漢武帝時期國家的強盛奠定了良好基礎。(2)消極影響:黃老之學的清靜無為,使中心權威被減弱。(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1.背景(1)政治上:高度集權的eq\x(4)專制主義政治體制大體定型。(2)文化上:以eq\x(5)漢民族為主體的文化共同體也基本形成。(3)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滿意加強中心集權的須要。2.措施(1)政治上:重用儒生。漢武帝初年,儒學之士在各級部門擔當職務。(2)思想上:(董仲舒新儒學)主見①為適應加強中心集權的須要,提出“eq\x(6)春秋大一統(tǒng)”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見。②為加強君權,宣揚“君權神授”。提出了“eq\x(7)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③為維護統(tǒng)治秩序提出“三綱五?!焙吞岢⒌?。(特點:把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時代特色的新的儒學體系。)(3)教化上:設置eq\x(8)太學,培育政治人才,使儒學教化官方化和制度化。3.影響(1)消極:結束了各學派學術思想eq\x(9)同等競爭的局面,扼制了學術思想的自由發(fā)展。(2)主動:儒學思想漸漸被統(tǒng)治者確立為正統(tǒng)思想,對民族歷史文化的進步具有主動意義。eq\a\vs4\al(|易混易錯|)罷黜百家≠禁絕百家“罷黜百家”只為獨尊儒術服務,并不僅僅意味著儒家思想得到繼承與發(fā)揚,因為在這一時期董仲舒的新儒學還吸取了法家、道家、陰陽五行家等各家思想,進一步適應了“大一統(tǒng)”社會發(fā)展的須要。eq\a\vs4\al(|名師點津|)漢代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的緣由(1)形勢須要:漢初的“黃老之學”無法解決漢武帝時期加強中心集權的問題,漢武帝急需新的學說來維護統(tǒng)治。(2)與時俱進:董仲舒兼采百家學說,對儒家思想進行了改造,使其具有綜合性、時代性和好用性。(3)根本緣由:新儒學適應了漢武帝加強中心集權的須要,使?jié)h武帝能夠通過思想統(tǒng)一來實現(xiàn)政治上的大一統(tǒng)。(三)科舉制的文化影響1.古代選官制度的變更:世官制→察舉制→科舉制。2.科舉制的含義:隋唐時代起先的以考試成果為選官的標準,以eq\x(10)儒學經典為考試內容的選官制度。3.影響:儒學全面影響了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有益于中國專制主義政體的穩(wěn)固;也導致了古代中國用心從事科學技術探討的人才力氣相對薄弱。eq\a\vs4\al(|名師點津|)教化漸漸為儒家所壟斷,儒學得到廣泛傳播,儒家思想漸漸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思想。二、宋明理學(一)理學的創(chuàng)立1.背景(1)魏晉時期道教的興起和eq\x(11)佛教的傳播,沖擊著儒家思想作為核心價值觀念的地位。儒學的統(tǒng)治地位進一步被減弱。(2)唐代的韓愈、李翱提出了復興eq\x(12)儒學的主見;北宋士大夫們掀起了儒學復興運動。(3)儒學自身的缺陷:儒學自孔子以來主要探求人間的道德和秩序,留意人間世界,而忽視了對天地萬物本原和宇宙規(guī)律的探討。2.創(chuàng)立:北宋時期,以程顥、程頤為代表的“北宋五子”將儒學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創(chuàng)立了一種新儒學體系——理學?!岸獭贝_立了理學的最高范疇“eq\x(13)天理”,并認為天理的核心是“仁”。張載是理學中唯物主義的杰出代表。eq\a\vs4\al(|易混易錯|)“三教合一”是指儒家、道教和佛教思想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鑒,但是,并沒有融合成一種思想流派。(二)理學的成熟1.標記:南宋朱熹建立了浩大而嚴密的理學體系。2.表現(xiàn)(1)理氣關系:朱熹認為理氣相互依存,但理先于氣,理不能離開氣。(2)修養(yǎng)論:強調日積月累,強調“仁”和仁者境界。(3)社會政治理論:道的價值內涵是“eq\x(14)三綱五常”,干預政治的關鍵是“正君心”。3.影響(1)程朱理學適應了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須要,備受推崇,成為南宋以后長期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官方哲學,有力地維護了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2)朱熹編著的《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后世科舉考試依據的教科書。(3)朱熹的學術思想還傳播到日本、朝鮮乃至歐洲,在日本和朝鮮,甚至形成“朱子學”學派。eq\a\vs4\al(|學問拓展|)理學的世俗化朱熹重視儒學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編著《四書章句集注》,用理學思想重新說明“四書”,使理學透過“四書”而深化人心。在朱熹等人的影響下,南宋有相當多的通俗教化讀本,如《勸孝文》《勸學文》《勸農文》《諭俗文》等。這些讀物都是將理學思想世俗化,勸導民眾遵循長幼有序、男女有別、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度纸洝犯鼮榈湫?,幾乎家喻戶曉。(三)陸王心學與理學的發(fā)展1.概況代表主見影響陸九淵(1)核心命題是“eq\x(15)心即理也”(2)主見“eq\x(16)獨創(chuàng)本心”(3)剝落和掃除“物欲”和“看法”eq\x(17)心學的開創(chuàng)者,深刻影響了后世的思想體系王守仁(1)致良知(2)提出eq\x(18)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3)強調eq\x(19)知行合一心學的集大成者2.地位:標記著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論任務完成。eq\a\vs4\al(|名師點津|)宋代以后,程朱理學占統(tǒng)治地位,陸王心學影響相對較小。eq\a\vs4\al(|素養(yǎng)感悟|)理學家的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自古以來,中國文人志士最推崇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一種典型的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爸螄教煜隆钡氖姑?,是比“修身齊家”更大程度的價值實現(xiàn)。將個人的才華、學識貢獻給國家、民族和人民,是中國學問分子的價值追求,也是一種使國家民族縱然處于苦難境況而終能矗立不敗的精神凝合力。◆主題一|漢代儒學(一)史料實證——董仲舒的新儒學[史料一]五年春,置《五經》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圣之術者。詳延天下方聞之士,咸薦諸朝。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舉遺興禮,以為天下先。太常其議予博士弟子,崇鄉(xiāng)黨之化,以厲賢材焉。丞相弘請為博士置弟子員,學者益廣?!幾浴稘h書·武帝紀》[史料二]董仲舒把自然界的“天”塑造成有意志的人格神,把人間的一切都說成是上天有目的的支配,天意與人事緊密相連。他還大力宣揚孔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觀念。他提出的“性三品”說,認為人性是有等級的,上等的是圣人,是天生的統(tǒng)治者,下等人只能恒久當牛馬和奴隸。——摘編自朱紹侯《中國古代史》[探究](1)依據史料一,分析儒學的影響。(2)依據史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政治觀點,并指出董仲舒提出該觀點的目的。[提示](1)儒學促進了社會教化和風尚的變更。(2)觀點:“天人感應”學說;“三綱五?!钡挠^念;人性分等級的主見。目的:從維護封建中心集權統(tǒng)治的立場動身,神化專制皇權,把政權、神權、族權、夫權結合起來,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歷史說明|一、董仲舒的治國思想1.治理權力的“合法來源”:“王權天授”。董仲舒把源于陰陽五行的學說與儒家的天命、天道結合起來,以“天人感應”說確立了“王權天授”“君權神授”觀,為王權的合法性進行了哲學及神學上的論證。2.制約機制的設計:“伸君,伸天”。強調“屈民而伸君”,民要聽從于君,即民受制于君。君主是民眾的治理者。但君權要受天的制約,即“屈君而伸天”,君主必需秉承天意,依上天的原則辦事,必需對君權進行約束和規(guī)范。3.意識形態(tài)的專制統(tǒng)治:“獨尊儒術”。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要有統(tǒng)一的法度,必需實現(xiàn)意識形態(tài)上的統(tǒng)一,人民才能有統(tǒng)一的行為準則,才能去遵守這個法度。4.國家治理的基本范式:“大德而小刑”。國家治理的實踐中,要儒法并用,但德治尤為重要。在德教與刑罰的關系上,主見德刑并用、恩威并施,強調以德教為主要手段、輔以刑罰。二、漢代的新儒學與先秦儒學的區(qū)分和聯(lián)系1.區(qū)分(1)從思想內涵來看,漢代的新儒學將陰陽五行家、黃老之學、法家思想納入自己的思想體系,發(fā)展并改造了先秦儒學。(2)從與當政者的關系看,先秦儒學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志向化的社會秩序;漢代儒學則承認現(xiàn)實社會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即從批判時政轉為維護現(xiàn)實統(tǒng)治。(3)從地位上看,先秦儒學雖然也是為統(tǒng)治者供應統(tǒng)治方法的政治思想和倫理學說,但帶有相當多的志向色調和指責成分,不占統(tǒng)治地位。而董仲舒的新儒學,則完全是一套官方統(tǒng)治思想,它以維護皇權的確定性為目的,被確立為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思想。2.聯(lián)系:先秦儒學宣揚的“禮”“仁”“仁政”“民本”為新儒學所繼承。新儒學正是在對先秦儒學繼承和發(fā)展的基礎上,使儒學從先秦的民間學說上升為漢武帝時期的官方學說。(二)家國情懷——“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影響[史料一]董仲舒……開啟了儒學神學化、儒學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進程,為封建統(tǒng)治找到了較為志向的意識形態(tài)。他的學說為穩(wěn)定和鞏固大一統(tǒng)的專制主義中心集權的統(tǒng)治起了重要作用,對于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心理特征產生了不行估量的主動影響。——摘編自田昌五、安作璋主編《秦漢史》[史料二]董仲舒是西漢一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家,……董仲舒學說的消極影響也是嚴峻的……我們民族性格中的封閉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舊,不思奮進等等劣根性,都與之干脆相關。——摘編自馮天瑜等著《中華文化史》[解讀]史料一主要強調了董仲舒新儒學的主動作用,它認為董仲舒將儒學神學化、宗教化,適應了君主專制和加強中心集權的須要,成為封建社會正統(tǒng)思想;董仲舒新儒學有利于鞏固國家統(tǒng)一及促進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史料二主要強調了董仲舒新儒學的消極影響,它認為新儒學具有禁錮、封閉人們思想的負面影響。|歷史說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影響對漢代政治有利于鞏固中心集權的“大一統(tǒng)”局面,減弱和打擊地方割據勢力,穩(wěn)定封建統(tǒng)治秩序對民族精神思想統(tǒng)一于儒學,儒學漸漸成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這種民族精神是維護統(tǒng)一、阻擋分裂的強大思想武器對學術文化一方面結束了各派學術思想同等競爭的局面,對學術、思想的發(fā)展有鉗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化,提高了學問分子在社會上的地位和作用對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為歷代統(tǒng)治者推崇的正統(tǒng)思想,漸漸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對應訓練1(2025屆遼寧沈陽三模,25)《后漢書·陳定傳》中記載:潁川(今屬河南)名士陳定的子孫們都很孝敬老人,其中陳紀最出名。豫州刺史知道了這個孝子的事跡,便向朝廷稟報,獲得批準,豫州刺史將陳紀形象作為活教材繪于郡縣繁華的街衢之中,于是就有了“圖象百城,以厲風俗”的說法。朝廷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A.彰顯君主以德治國 B.加強社會道德教化C.維護封建綱常秩序 D.促進家庭和諧穩(wěn)定解析:選C依據材料“豫州刺史知道了這個孝子的事跡,便向朝廷稟報,獲得批準,豫州刺史將陳紀形象作為活教材繪于郡縣繁華的街衢之中,于是就有了‘圖象百城,以厲風俗’的說法”可知強調“三綱五?!敝饕菫榱司S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故選C項;“彰顯君主以德治國”為干脆目的,解除A項;“加強社會道德教化”為手段,解除B項;“促進家庭和諧穩(wěn)定”為干脆目的,解除D項。◆主題二|宋明理學(一)家國情懷——宋明理學的特點[史料]理學家提出“理”作為宇宙萬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禮法、倫理思想為核心,汲取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論證明確的哲學體系,這是兩漢的粗糙儒學所無法比擬的。理學家以儒家“圣人”為最高境界,充分確定人的現(xiàn)實生活、道德精神的意義;它摒棄佛道所宣揚的彼岸世界,不信任靈魂不滅、輪回轉世之說,而力求在現(xiàn)實世界中實現(xiàn)崇高的志向,所以它是一種理性主義的哲學?!R克垚《世界文明史》[解讀]上述史料是對宋明理學的評價,包含了對理學本質特點的相識。史料信息“以儒家的禮法、倫理思想為核心”,說明宋明理學的核心是儒家的禮法和倫理道德。材料信息“汲取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論證明確的哲學體系”,表明其汲取佛、道思想,從而提高了思辨性,成為一門哲學。史料信息“理學家以儒家‘圣人’為最高境界,充分確定人的現(xiàn)實生活、道德精神的意義”“力求在現(xiàn)實世界中實現(xiàn)崇高的志向,所以它是一種理性主義的哲學”,強調了理學家追求的目標,留意自身修養(yǎng),關注社會現(xiàn)實。|歷史說明|★宋明理學的特點儒學進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學的突出特點。傳統(tǒng)儒學經由理學家們的改造,道德信條式的理論體系變成了哲學理論體系更加強調倫理道德為思想核心理學所強調的天理,實質上也就是儒學的倫理道德學說,無論是理學的本體論、人性論、“存理滅欲”或“故意滅欲”的修養(yǎng)論、“格物”或“格心”的相識論、成賢成圣的境界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功能論,均是以倫理道德為核心內容更多汲取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學作為儒學發(fā)展的一個階段,帶有明顯的佛道化特點。宋明理學的佛道化是更多地汲取借鑒佛教與道教的形而上學,把佛、道的禁欲主義思想汲取進來,作為理學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的道德主見(二)史料實證——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異同[史料]程朱堅認一草一木皆有理……不僅如此,程朱以為須窮究事物內在之理。其說乃不免以物為外在,析心與理為二。王陽明認為其結果是心必將丟失其方向與動力。王陽明說,如其理外在于心,則親沒之后,吾心即無孝之理及孝親之心?!幾躁悩s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探究]依據史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兩派思想家觀點的不同。[提示]程朱認為理是萬物本原,王陽明認為心是萬物本原;程朱主見探究外物,王陽明強調內心自省。|歷史說明|★比較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異同項目程朱理學陸王心學不同點理學思想“理”是萬物的本原“心”是萬物的本原方法論強調“格物致知”“獨創(chuàng)本心”或“致良知”道德觀主見人應以外在的天理為行為規(guī)范主見人應以“內心”的自修、自省達到良知哲學范疇客觀唯心主義思想主觀唯心主義思想相同點本質都以儒家的綱常倫理來約束社會,維護專制統(tǒng)治,遏制人們的自然欲求內容都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繼承了孔孟的“仁”“禮”,以維護封建統(tǒng)治為目的影響都有助于維護專制統(tǒng)治,扼殺人的自然欲求;都強調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起了主動作用(三)史料實證——宋明理學對人性的扼殺[史料]注:上圖是依據汪盼玲《中國婚姻史》中統(tǒng)計的歷代節(jié)婦烈女人數繪制的柱狀圖[解讀]宋元至明清,理學成為官方哲學,理學強調“三綱五常”和等級名分制度,壓抑扼殺了人們的自然欲求,導致節(jié)婦烈女人數大幅度增加。對應訓練2(2025屆廣東湛江10月調研測試,26)王守仁認為士大夫憑借修養(yǎng)治理天下,農夫憑借農具來養(yǎng)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則“以其盡心于利器通貨者,而修治具養(yǎng),猶其工與商也。故曰:四民異業(yè)而同道”。他的觀點()A.體現(xiàn)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B.為明清思想家所繼承C.徹底打破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D.受商品經濟發(fā)展影響解析:選D依所學,鴉片斗爭后,隨著西學的傳播,近代民主思想產生,而非明中葉,故A項錯誤;依所學,明清之際的思想家主要是批判君主專制,而材料主要強調的是民眾安心生產,恪守良知,故B項錯誤;依所學,陽明心學仍屬于理學的范疇,并未打破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故C項錯誤;據材料“工匠和商人則‘以其盡心于利器通貨者,而修治具養(yǎng),猶其工與商也。故曰:四民異業(yè)而同道’”可知對于傳統(tǒng)的“士農工商”等秩序構成沖擊,這反映了明中葉以后商品經濟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的時代要求,故D項正確。|A組|1.(2024年全國卷Ⅱ,25)西漢初期,道家學說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各家學說的精髓;后來董仲舒的儒家學說也汲取陰陽五行、法、道等各種思想。促成當時學術思想上呈現(xiàn)這種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國力力強大 B.百家爭鳴局面的持續(xù)C.現(xiàn)實統(tǒng)治須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解析:選C西漢初年國力貧弱,統(tǒng)治者吸取秦亡教訓,實行養(yǎng)精蓄銳政策,“兼采”的道家思想適應了統(tǒng)治的須要;漢武帝時,提倡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不利于加強中心集權,“董仲舒儒家學說也吸納……各種思想”糅和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儒學,適應了漢武帝加強中心集權的須要,C項符合題意,故選C項;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漢武帝頒布推恩令,減弱了諸侯國的勢力,解除A項;秦統(tǒng)一六國后“焚書坑儒”,奉行法家學說,打破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解除B項;文化政策是國家對于文化藝術等領域的制度性規(guī)定,漢武帝時期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政策,解除D項。2.(2024年全國卷Ⅱ,26)程顥詩云:“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tài)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其體現(xiàn)的主旨是()A.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 B.人與萬事萬物皆同理C.張揚自我的人生看法 D.無為而治的思想理念解析:選B由材料“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可知要以安靜的心情觀賞萬物,享受自然的樂趣,人們對四季中奇妙風光的興致都是相同的,所以人應隨著四季的變更享受自然的樂趣,保持內心的歡樂,榮衰寵辱、春夏秋冬,與一般人一樣興奮而來、怡然而去,體現(xiàn)了人和萬物的相通之處,故選B項;道家主見人和自然的和諧共處,且材料強調的是人和自然的相通之處而非和諧共處,解除A項;材料強調靜觀其變,悠然自得而非張揚自我的人生看法,解除C項;無為而治是道家老子的思想主見,程顥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解除D項。3.(2024年全國卷Ⅲ,25)在今新疆和甘肅地區(qū)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許多衣衫單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動;時代較晚的洛陽龍門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莊重,服飾亦趨整齊。引起這一變更的主要因素是()A.經濟發(fā)展水平 B.繪畫技術進步C.政治權力干預 D.儒家思想影響解析:選D材料中“洛陽龍門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莊重,服飾亦趨整齊”屬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其核心內容是學習漢文化,而儒學是漢文化的核心,故選D項;“在今新疆和甘肅地區(qū)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許多衣衫單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動;時代較晚的洛陽龍門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莊重,服飾亦趨整齊”描述中無法推斷這兩個地區(qū)的經濟水平的差異,解除A項;“造像許多衣衫單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動;時代較晚的洛陽龍門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莊重,服飾亦趨整齊”與繪畫技術無關,解除B項;無論在遠期還是近期,這種大型佛像的建設沒有政治干預是不行能勝利的,解除C項。4.(2024年全國卷Ⅰ,24)孔子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漢代崇尚儒學,尊《尚書》等五部書為經典,記錄孔子言論的《論語》卻不在“五經”之中。對此合理的說明是()A.“五經”為闡發(fā)孔子儒學思想而作B.漢代儒學背離了孔子的儒學思想C.儒學思想植根于久遠的歷史傳統(tǒng)D.儒學傳統(tǒng)由于秦始皇焚書而斷絕解析:選C“五經”大多成書于儒家思想產生前,不是為闡發(fā)孔子儒學思想而作,故A項錯誤;漢代儒學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子的儒學思想,故B項錯誤;“五經”是古老的文獻,將其尊為儒家經典,以此來論證儒學思想植根于久遠的歷史傳統(tǒng),故C項正確;秦始皇焚書并沒有使儒學傳統(tǒng)斷絕,西漢初年儒家思想得到復蘇,故D項錯誤。5.(2014年全國卷Ⅰ,25)唐高祖李淵自認為是老子后裔,規(guī)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則天時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來唐武宗又大規(guī)模地“滅佛”。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惡確定宗教興亡B.道教的社會影響最大C.儒學的政治地位最為穩(wěn)固D.佛教的社會基礎薄弱解析:選C“確定宗教興亡”表述過于確定,唐武宗大規(guī)模地“滅佛”之后,佛教并沒有走向消亡,故A項錯誤;道教的社會影響最大不符合“武則天時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故B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統(tǒng)治者對佛道思想的看法的變更,相比較而言,儒學的政治地位最為穩(wěn)固,故C項正確;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思想廣泛傳播,故D項錯誤。6.(2014年全國卷Ⅰ,24)中國古代,“天”被尊為最高神。秦漢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實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員、百姓則祭拜自己的祖先。這反映了秦漢以后()A.君主專制緣于宗教權威B.政治統(tǒng)治借助于人倫秩序C.皇權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動強化了宗法制度解析:選B君主專制源于戰(zhàn)國時期的商鞅變法,當時的中國并不存在宗教權威,故A項錯誤;統(tǒng)治者實行祭天大典,其目的是神化皇權,鞏固統(tǒng)治,從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員、百姓則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統(tǒng)治者借助了人倫秩序來鞏固其統(tǒng)治,故B項正確;祖先崇拜在秦漢以前就已出現(xiàn),故C項錯誤;題干主旨在于通過祭天活動來鞏固政治統(tǒng)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強化,故D項錯誤。7.(2014年全國卷Ⅰ,26)人性是先秦以來始終探討的問題。基于對人性的新相識,宋明理學家主見“存天理,滅人欲”,他們認為人性()A.本質是善 B.本質為惡C.非善非惡 D.本善習遠解析:選D人性本善是孟子的思想,與題干“基于對人性的新相識”不符,故A項錯誤;人性本惡是荀子的思想,與題干“基于對人性的新相識”不符,故B項錯誤;宋明理學家繼承和發(fā)揚孟子的性善論,并對其加以發(fā)揮,主見先天性善論,認為天命之性善而氣質之性惡,因此須要“存天理,滅人欲”,故C項錯誤,D項正確。8.(2024年海南卷,7)關羽因其忠義勇武,被世人稱頌,至宋徽宗時被封為“忠惠公”,其后不斷加封,到清代被封為“忠義神武關圣大帝”。這種現(xiàn)象反映了()A.關羽的個人品德確定了民眾崇拜的形成B.歷代皇帝的好惡確定著崇拜關羽的取向C.對關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識形態(tài)的要求D.民眾的信仰不斷推高關羽“神”的地位解析:選C關羽因其忠勇被人稱頌,符合理學宣揚的封建社會的價值觀,因而被統(tǒng)治者所加封,故C項正確。|B組|1.(2025屆廣東佛山順德區(qū)模擬)董仲舒曾經提出三條主見:一是在中心建立太學,地方設庠、序,廣泛培育官吏人才;二是責令地方官每年推舉二人給朝廷;三是朝廷對這些人才進行考察,量才授官。他的這些主見()A.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教化體系B.為察舉制的建立供應理論依據C.以“大一統(tǒng)”為根本指導思想D.強調對官僚隊伍進行全面管理解析:選C材料不僅強調建立學校,也有地方向中心舉薦人才的信息,故A、B兩項錯誤;董仲舒的這些主見適應了“大一統(tǒ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酒店大堂裝飾項目施工協(xié)議
- 課程設計電動機效率
- 智慧城市建設管理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合同
- 高端淋浴房產品銷售與售后服務協(xié)議樣本
- 人工智能輔助診斷軟件研發(fā)合同
- 美術機構工作室課程設計
- 2024年場地出租協(xié)議詳細格式范本
- 氣息發(fā)聲訓練課程設計
- 果凍感官評定課程設計
- 高潔凈度車間裝修承包協(xié)議2024年
- 國網基建各專業(yè)考試題庫大全-計劃專業(yè)(考題匯總)
- 關于小學科學大單元教學設計的思考
- 紅樓夢5000字論文
- 2022年龍川縣特殊教育崗位教師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夏商周考古課件 第3章 二里岡文化(1-3節(jié))
- FZ/T 93043-2021棉紡并條機
- 二年級音樂節(jié)奏訓練課-動起來教學教案
- 決策心理學第二講課件
- 舞蹈教室使用記錄表
- 手術器械傳遞的原則與方法課件
- 小學五年級整本書閱讀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