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6.5+古今中外社會保障+知識清單 高考統(tǒng)編版歷史二輪復習_第1頁
專題6.5+古今中外社會保障+知識清單 高考統(tǒng)編版歷史二輪復習_第2頁
專題6.5+古今中外社會保障+知識清單 高考統(tǒng)編版歷史二輪復習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6.5古今中外社會保障(1)中國古代的社會保障?課本鏈接(選一第17課)1.原因:古代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災害發(fā)生時,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這就需要國家和社會提供必要的、及時的救助。(選擇性必修一P102)2.目的:保證人口繁衍和正常生產(chǎn)活動的進行,有利于維護統(tǒng)治。(選擇性必修一P102)3.推行者:主體是掌握大量資源的政府,民間組織處于輔助地位。(選擇性必修一P102)4.歷代措施⑴秦漢:皇帝有時會賜給高齡老人手杖—鳩杖,以示尊重。(選擇性必修一P103)⑵漢朝:建立常平倉制度,積谷備倉,調節(jié)糧價。(選擇性必修一P102)⑶隋朝:隋文帝置倉積谷,在長安、洛陽兩都和地方廣設官倉,供應朝廷糧食和物資,預防荒年,并鼓勵民間自置備水旱賑濟的義倉,令各州百姓在收獲時按貧富分三等出糧,于當?shù)卦靷}積蓄;官倉救大災,義倉防小災。(中外歷史綱要上P32)(選擇性必修一P102)⑷唐朝:政府設有收容貧老、孤兒和乞討流浪人員的專門機構——養(yǎng)病坊。(選擇性必修一P103)⑸宋朝①北宋范仲淹在族內(nèi)創(chuàng)設義田,賑濟族人,影響深遠。宗族通過設立義田、義學、義宅、義冢等族產(chǎn),在衣食、住行、婚娶、蒙養(yǎng)、喪葬等方面資助族中貧困者。(選擇性必修一P103)②政府設有收容貧老、孤兒和乞討流浪人員的專門機構——福田院。(選擇性必修一P103)③南宋朱熹創(chuàng)建朱子社倉,原名為“五夫社倉”。(選擇性必修一P102)⑹元朝:政府設有收容貧老、孤兒和乞討流浪人員的專門機構——眾濟院。(選擇性必修一P103)⑺明朝:政府令各地有司優(yōu)撫高年平民,八十歲以上月給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選擇性必修一P103)⑻明清①慈善組織開始興起,出現(xiàn)了善堂、善會等慈善機構。(選擇性必修一P103)②政府設有收容貧老、孤兒和乞討流浪人員的專門機構——養(yǎng)濟院。(選擇性必修一P103)5.發(fā)展趨勢:歷代社會救濟主要由政府實施,但在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組織的作用逐漸增大。(選擇性必修一P102)6.主要特征⑴政府救濟①重點:救災。(選擇性必修一P103)②核心措施:直接實施賑濟或鼓勵各地余糧向災區(qū)流通以保證糧食供應。(選擇性必修一P103)③其他措施:疏導和安置流民、鼓勵民間富戶救濟災民。(選擇性必修一P103)⑵社會力量的救濟①重點:日常生活中的賑濟。(選擇性必修一P104)②措施:收養(yǎng)棄嬰和孤兒、接濟貧民、資助貧困人口的教育、安葬無人埋葬的骸骨。(選擇性必修一P104)(2)中外現(xiàn)代社會保障制度?課本鏈接(綱要下第19課;選一第18課)1.資本主義“福利國家”⑴含義:通過構建社會保障體系,保證個人和家庭的經(jīng)濟安全;通過加大社會服務開支,保證全體公民享受較好的公共福利。(中外歷史綱要下P116)⑵建立過程①英國:17世紀初,英國頒布了濟貧法;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英國率先構建了包括家庭津貼、養(yǎng)老、疾病、失業(yè)、傷殘和死亡等內(nèi)容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實現(xiàn)了全民覆蓋,大大推動了社會保障制度的發(fā)展。(選擇性必修一P107)②美國:1935年,美國頒布由羅斯福簽署的《社會保障法》,標志著美國現(xiàn)代社會保障制度的最終確立。該法律是羅斯福新政的重要措施之一。(選擇性必修一P107)(中外歷史綱要下P101)③德國:19世紀80年代,德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保險制度,涉及疾病、工傷和養(yǎng)老等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德國建成了福利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基本建立。(選擇性必修一P107)④其他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瑞典、挪威、芬蘭、丹麥等北歐國家以及法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都建成了福利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基本建立。(選擇性必修一P107)⑶改革:20世紀80年代,美、英、法等國都不同程度地減少政府公共開支,改革社會保障制度,在提高社會效率和維護社會公平之間尋求新的平衡。(中外歷史綱要下P117)⑷評價①積極: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福利國家)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ǎn)物,緩和了收入分配不平等,改善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緩和了社會矛盾,保持了社會穩(wěn)定,有利于經(jīng)濟發(fā)展。(選擇性必修一P107)(中外歷史綱要下P116)②局限:過度的社會保障加重了國家財政負擔,容易助長懶惰行為。(選擇性必修一P107)2.社會主義國家的現(xiàn)代社會保障制度⑴蘇聯(lián)①理論基礎:列寧“最好的工人保險形式是國家保險”的觀點。(選擇性必修一P107)②建立:1977年蘇聯(lián)憲法規(guī)定實行全民社會保險制度,國家支付社會保險金,個人受保情況與其貢獻和地位相關聯(lián)。(選擇性必修一P107)③主要內(nèi)容:退休養(yǎng)老制度、醫(yī)療保障制度、社會服務保障、補助金制度、為由于生病或其他原因暫時不能工作的勞動者提供物質保障、為生育或死亡造成的開支進行補助。(選擇性必修一P107)⑵中國①建立:1951年政務院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這是新中國制定的第一部社會保險法規(guī)。(選擇性必修一P108)②進展: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中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