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答案】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qū)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_第1頁
【含答案】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qū)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_第2頁
【含答案】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qū)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_第3頁
【含答案】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qū)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_第4頁
【含答案】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qū)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22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qū)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填空題1.塑料制品廠使用注塑機生產(chǎn)塑料盆,塑料顆粒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此過程需要熱,再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中,塑料制品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應該是圖中的(填“甲”或“乙”)。2.據(jù)說每一個東北小孩從小都被父母諄諄告誡:冬天千萬別用舌頭舔鐵門!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幾乎每年冬天都能在東北看見小孩舌頭被黏在鐵門上哇哇亂叫的奇景(如圖所示),通過所學知識可知舌頭被粘住的原因是舌頭上的水遇冷(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所致,這個過程需要(選填“吸熱”或“放熱”)。北方冬天有時還會在玻璃窗上看到冰花,冰花出現(xiàn)在玻璃的(選填“內側”或“外側”)。3.如圖所示,讀數(shù)時視線正確的是(選填“A”或“B”),物體的長度為cm。對同一物體,進行多次測量的目的是為了取平均值來。4.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fā)射升空,其總質量約為8(填合適的質量單位);航天員所攜帶的手機進入太空后,質量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5.為了保護室外的自來水管,寒冬前,自來水公司工作人員給自來水管包裹保溫材料。這是因為寒冬時,當氣溫低于,水管中的水會凝固成冰,水凝固成冰后質量,體積,會把水管撐裂。(前兩空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因此工人應使用導熱性能(選填“好”或“差”)的保溫材料包裹自來水管。6.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應該惜水如金。小醫(yī)同學洗完手,沒有關緊水龍頭就離開了(如圖),看到這種現(xiàn)象,你的做法是,如果這個水龍頭每分鐘流失50mL的水,那么10小時流失水的質量是kg。7.雕刻刀能夠雕刻玉石,說明刻刀比玉石的大,室溫下外形相同的納米銅比普通銅可多拉長50倍而不斷裂,這表明納米銅具有較好的(選填“硬度”或“延展性”)。二、單選題8.0oC的水和0oC的冰,關于兩者的冷熱程度說法正確的是()A.0oC的冰更冷一些 B.冰和水的冷熱程度相同C.0oC的水更冷一些 D.物態(tài)不同,無法比較9.圖甲為某物質的凝固圖像,從圖中可知,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該物質一定是冰B.該物質是非晶體C.第17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tài)D.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則試管內冰的質量將不變10.小吃街上出現(xiàn)了一種“冒煙”的冰激凌,只見店員將﹣196oC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體牛奶和五顏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間冷凍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發(fā)生了肉眼可見的“沸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碗里液體“沸騰”是因為液氮汽化B.冰激凌周圍的“白氣”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氣C.碗里液體“沸騰”在不斷放熱D.冰激凌周圍的“白氣”是水蒸氣的汽化現(xiàn)象11.諺語有云:“寒露種菜,霜降種麥?!焙逗退刀际侵袊鴤鹘y(tǒng)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古往今來,節(jié)氣都有指導人們從事農(nóng)事活動的作用。下列關于其說法正確的是()A.露的形成是熔化現(xiàn)象,需要吸熱B.露的形成是液化現(xiàn)象,需要吸熱C.霜的形成是凝固現(xiàn)象,需要放熱D.霜的形成是凝華現(xiàn)象,需要放熱12.在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線磨損,則不能測出準確結果B.即使方法正確,認真測量,誤差還是不可避免的C.只能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才能夠減小誤差D.讀數(shù)時,估讀的位數(shù)越多越準確13.四川廣陽的三星堆文化遺址中,出土過一大批造型奇特的青銅面具,如圖所示的巨型青銅面具,乍一看猶如外星人,實際上卻是無價之寶。下列對巨型青銅面具的高度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A.0.75mm B.0.75cm C.0.75dm D.0.75m三、多選題14.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物體質量時,發(fā)現(xiàn)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的左側,為使天平平衡,下列調節(jié)方法正確的是()A.將兩側的平衡螺母均向左調 B.可以增加右盤中的砝碼C.可以移動游碼 D.只能移動游碼,不能增加砝碼15.如圖是嚴寒冬天湖水溫度分布圖,湖面封凍了,較深河底的水卻保持4℃的水溫,魚兒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結冰后密度變大 B.水結冰后密度變小C.4℃的水密度最大 D.冰層上、下表面溫度相同四、實驗題16.小明利用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觀察水的沸騰實驗。(1)組裝器材時,應先固定圖甲中的(選填“A”或“B”);(2)安裝好實驗器材后,小明在燒杯中倒入水,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3)在水溫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觀察1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記錄在表中,直至水沸騰,如此持續(xù)9min后停止讀數(shù):時間/min0123456789溫度T/℃90929496989999999999①小明觀察到:沸騰時水中氣泡的情形為圖丙中圖(選填“C“或“D“);②為了減少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時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③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水沸騰時的溫度變化特點是:;④實驗得到的結論與水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100℃有明顯差異,若結論無誤,可知當?shù)卮髿鈮海ㄟx填“高于”或“低于”)一標準大氣壓;⑤小明在家燒水使水沸騰時發(fā)現(xiàn)壺嘴處冒“白氣”,這些“白氣”是形成的。17.小明同學堅持每天早上喝一杯牛奶,他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設計了測量牛奶密度的實驗。小明選取的天平配備的砝碼規(guī)格為100g、50g、20g、10g、5g。(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進行調平,如圖甲所示。小明在操作上存在錯誤,你認為錯誤之處是;(2)正確調節(jié)后,測量空燒杯的質量為28.0g,將適量的牛奶倒入空燒杯中,用天平測量牛奶和燒杯的總質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砝碼數(shù)及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燒杯中牛奶的質量為g。接著將燒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牛奶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則牛奶的體積為cm3;(3)小明所測得牛奶的密度為kg/m3。小明將燒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時,由于燒杯中會殘留部分牛奶,則測得牛奶的密度(均選填“偏大”或“偏小”);(4)小聰同學也進行了這個實驗:首先將裝有牛奶的玻璃杯放到調節(jié)好的天平上,測出牛奶和燒杯的總質量為m1;然后將燒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測量出體積為V;再用天平測量出剩余的牛奶及燒杯的質量為m2,則牛奶的密度ρ=(用已知的物理量表示)。你認為小明與小聰誰的實驗方案好?為什么?。18.小紅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量金屬塊的密度。她在調節(jié)天平時,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發(fā)現(xiàn)天平如圖甲所示,接下來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然后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1)天平平衡后,小紅按圖乙所示的方法來測量金屬塊的質量。指出她的實驗操作中的錯誤:;(2)改正錯誤后,小紅重新調節(jié)天平,并進行正確測量。天平平衡時放在盤中的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丙圖所示,則金屬塊的質量為g。測量過程中用到了5g、20g、50g的砝碼各1個,則她向天平盤中依次添加這3個砝碼的合理順序是;物質密度/(kg·m-3)銀10.5×103銅8.9×103鐵7.9×103鋁2.7×103(3)小紅將金屬塊用細線系好放進盛有2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圖丁所示的位置,則金屬塊的體積為。該金屬塊的密度為,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判斷組成該金屬塊的物質可能是。五、科普閱讀題19.請你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漫游世界的小水滴有了水,萬物才能生存。在一定條件下,水變換著自己的形態(tài),從而造就了各種奇特的自然景觀。自然界中縹緲的云、霧,晶瑩的露,凝重的霜,輕柔的雪,雨、冰雹都是小水滴的“杰作”。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液態(tài)的水在陽光的照射下不斷蒸發(fā)成水蒸氣。含有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被上升的熱氣流頂起,形成云。云隨風飄蕩,在一定條件下,云中的小水滴不斷變化成水蒸氣再變成小冰晶。當冰晶變大到上升的氣流無法托起時,它不得不降落。冰晶在下落過程中,或熔化成小水滴形成雨落向地面,或形成雪落向地面?!叭斯そ涤辍笔歉鶕?jù)不同云層的物理特性,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向云中播撒干冰,使云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緩解農(nóng)田干旱,增加水庫灌溉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發(fā)電水量等。中國最早的人工降雨實驗是在1958年,吉林省這年夏季遭受到60年未遇的大旱,人工降雨獲得成功。(1)自然界中的霧、露、霜、雪、冰雹,其中形成屬于液化現(xiàn)象的是、,水是萬物生存的必需品,請你說出一條節(jié)約用水的措施:;(2)請你說明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的原理:。六、計算題20.“五?一”黃金周,小華和媽媽到無錫旅游,買了一只宜興茶壺,很想知道這種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測出壺蓋的質量為44.4g,再把壺蓋放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并測得溢出的水的質量是14.8g,則:(1)壺蓋的體積是多少?(2)請你幫小華算出這種材料的密度是多少?(3)若測得整個空茶壺的質量為159g,則該茶壺所用材料的體積為多大?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參考答案:1.熔化吸乙【詳解】[1][2]塑料顆粒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為熔化過程,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持續(xù)吸熱。[3]物質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為凝固現(xiàn)象,塑料為非晶體,非晶體沒有固定的凝固點,在凝固過程中持續(xù)放熱,溫度降低,故塑料制品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應該是圖中的乙圖。2.凝固放熱內側【詳解】[1][2]舌頭被粘住的原因是舌頭上的水遇冷變成冰,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是凝固現(xiàn)象,凝固過程需要放出熱量。[3]北方冬天的清晨,我們經(jīng)常看到玻璃窗上有“冰花”,冰花是固態(tài)的冰,是夜間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玻璃時,在玻璃表面凝華形成的,故冰花出現(xiàn)在室內,在玻璃的內側。3.B2.30減小誤差【詳解】[1][2]讀數(shù)時視線應該與刻度尺的刻線相垂直,由圖可知B方法是正確的;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體左側與1.00cm刻度線對齊,右側與3.30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3]實驗中把多次測量的平均值作為物體的長度,是為了減小誤差。4.噸/t不變【詳解】[1]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高度約9米,重量約8噸,腰圍最大直徑2.9米。[2]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是物質的一種性質,與物體的位置、溫度、狀態(tài)等因素無關,故航天員所攜帶的手機進入太空后,質量將不變。5.不變變大差【詳解】[1]物體的質量指的是所含某種物質的多少,與狀態(tài)無關,故水結冰,質量不變。[2]水結冰質量不變,密度變小,根據(jù)可知,體積變大。[3]工人應該選擇導熱性能差的,保溫性能好的材料包裹自來水管,避免溫度降低時,自來水管內的水結冰而將水管撐裂。6.提醒小醫(yī)回去關緊水龍頭30【詳解】[1]看到小醫(yī)同學洗完手,沒有關緊水龍頭就離開了,為了節(jié)約用水,可以提醒小醫(yī)回去關緊水龍頭,或前去關緊水龍頭。[2]10h將流失水的體積V=50mL/min×60min×10=30000mL=30000cm3=0.03m3由可得流失水的質量m=ρV=1.0×103kg/m3×0.03m3=30kg7.硬度延展性【詳解】[1]硬度是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壓入其表面的能力,通過相互刻畫的方式可以比較硬度大小,刻刀能在玉石上留下劃痕,說明刻刀的硬度比玉石大。[2]延展性是物質的一種機械性質,表示材料在受力而產(chǎn)生破裂之前,其塑性變形的能力,延展性分延性和展性。物體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細絲而不斷裂的性質叫延性;在外力作用下能碾成薄片而不破裂的性質叫展性。納米銅比普通銅可多拉長50倍而不斷裂,體現(xiàn)了納米銅具有較好的延展性。8.B【詳解】攝氏溫度規(guī)定,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沸水的溫度是100℃;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0℃的水和0℃的冰,雖然狀態(tài)不同,但都是0℃,所以冷熱程度相同,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9.C【詳解】AB.由圖可知該物質凝固時,溫度保持不變,有固定的的凝固點,且低于0℃,屬于晶體,而標準氣壓下冰的凝固點是0℃,所以該物質不是冰,故AB錯誤;C.由圖可知,第17mi處于正在凝固的過程,此時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的狀態(tài),故C正確;D.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0℃)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2℃),故冰水混合物會放熱,水會凝固放熱,冰的質量將增加,故D錯誤。故選C。10.A【詳解】A.液體沸騰的條件是達到沸點、繼續(xù)吸熱,液態(tài)氮的沸點為-196℃,在常溫下將-196攝氏度的液氮倒入容器,液氮已經(jīng)達到沸點,此時會從外界吸收熱量而馬上沸騰,即會劇烈汽化,故A正確;BCD.液氮在汽化過程吸收大量熱量,即碗里液體沸騰時,吸熱,冰激凌周圍的空氣溫度下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氣,故BCD錯誤。故選A。11.D【詳解】A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溫度降低時變成小水珠,是液化現(xiàn)象,液化放出熱量,故AB錯誤;C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溫度降低直接變成小冰晶,是凝華現(xiàn)象,凝華放出熱量,故C錯誤,D正確。故選D。12.B【詳解】A.沒有零刻度線,可以用物體末端對應刻度減去首端對應的刻度測出物體的長度,故A錯誤;B.在測量的過程中,會受到測量儀器的精度影響,所以誤差一定會存在,不可避免,故B正確;C.除了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外,使用更精密的儀器也可以減小誤差,故C錯誤;D.測量時,只需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可,故D錯誤。故選B。13.D【詳解】一般成年人的高度約為170cm,由圖估測青銅面具的高度約為人高度的一半,大約80cm=0.8m左右,接近0.75m,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14.BC【詳解】使用前,指針停在分度盤的左側應向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稱量時,指針偏向左,說明右盤質量小,應添加砝碼或向右移動游碼。故AD錯誤;BC正確。故選BC。15.BC【詳解】AB.水結成冰后質量不變,體積變大,根據(jù)密度公式可知,水結冰后密度變小,故A錯誤,B正確;C.由圖可知,4℃時的水在最下面,說明4℃的水密度最大,故C正確;D.冰面上方的溫度與氣溫相同,溫度小于0℃,而冰水混合溫度為0℃,則冰面最下層的溫度是0℃,即冰層上、下表面溫度不同,故D錯誤。故選BC。16.B68C減少水的質量溫度不變低于液化【詳解】(1)[1]因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故組裝器材時,應先固定圖甲中的B,確保器材一次調試到位。(2)[2]安裝好實驗器材后,小明在燒杯中倒入水,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溫度計分度值為1℃,示數(shù)為68℃。(3)①[3]液體沸騰前,氣泡上升變小,沸騰時,氣泡上升變大,小明觀察到沸騰時水中氣泡的情形為圖丙中C圖。②[4]相同溫度不同質量的水,質量越大,加熱到沸騰越用的時間越長,故為了減少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時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減小水的質量。③[5]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第5分鐘水開始沸騰,溫度始終保持99℃,故溫度變化特點是:溫度不變。④[6]氣壓變小,沸點降低,實驗得到的結論與水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100℃有明顯差異,若結論無誤,可知當?shù)卮髿鈮旱陀谝粯藴蚀髿鈮?。⑤[7]小明在家燒水使水沸騰時發(fā)現(xiàn)壺嘴處冒“白氣”實為小水珠,這些“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17.游碼沒有調到標尺零刻度線處54451.2×103偏大小聰小聰實驗方案的測量誤差小【詳解】(1)[1]在用天平進行測量物體質量的實驗中,需把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且游碼調到標尺的零刻度線上,使表盤的指針指向表盤的中央,從圖甲可知,小明在操作上的錯誤為,游碼沒有調到標尺零刻度線處。(2)[2]標尺上的分度值為0.2g,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為2.0g,因此燒杯和牛奶的總質量為因為空燒杯的質量為28.0g,因此牛奶的質量為[3]接著將燒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牛奶的體積如圖丙所示,量筒的分度值為1mL,因此量筒中讀數(shù)為45.0mL,即為45cm3。(3)[4]由密度公式可得,牛奶的密度為[5]小明將燒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時,由于燒杯中會殘留部分牛奶,那么牛奶的體積偏小,根據(jù)可知,測得的牛奶密度偏大。(4)[6]量筒中牛奶的質量為,體積為V,因此牛奶的密度為[7][8]由于小明同學在把牛奶倒進量筒中時,不可避免有殘留牛奶粘在燒杯中,因此會造成很大的實驗結果的誤差,而小聰同學減小了誤差,故小聰同學的方案更好。18.調節(jié)了天平的平衡螺母7950g、20g、5g107.9鐵【詳解】(1)[1]在測量金屬塊的質量時,應通過增減砝碼或移動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