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單元歷史第19講走向整體的世界[時空觀念?圖示構建][基本線索?階段特征]從新航路的開辟到工業(yè)革命前(15世紀末至18世紀60年代)是資本主義興起和初步發(fā)展的時期,也是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資本主義在政治、經濟、文化、國際關系等領域逐漸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經濟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促進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動,歐洲出現“商業(yè)革命”和“價格革命”,歐洲的商業(yè)格局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貿易中心轉移,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人類社會開始進入大變革時代文化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傳播了人文主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歐洲近代科學革命促進了社會進步政治英、美等國的資產階級逐漸建立起資本主義政治制度,英國君主立憲制和美國民主共和制成為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基本類型。資產階級統治地位的確立,為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工業(yè)革命的影響下,英國代議制民主進一步完善;19世紀,法國最終確立了共和制度;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實行君主立憲制國際關系歐洲殖民者首先在美洲建立了殖民統治,通過奴隸貿易掠奪非洲,通過絲銀貿易加強了與亞洲的貿易聯系課標要求通過了解新航路開辟所引發(fā)的全球性流動、人類認識世界的視野和能力的改變,以及對世界各區(qū)域文明的不同影響,理解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過程中的重要節(jié)點第一環(huán)節(jié)必備知識落實知識點一全球航路的開辟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1.新航路開辟的動因(1)經濟根源:14—15世紀,西歐各國的商品經濟迅速發(fā)展,對金銀財富的需求以及開拓新市場的意愿日益迫切。(2)社會根源:《馬可·波羅行紀》使當時西歐部分窮困潦倒的貴族、新興資產階級以及其他有冒險精神的人認為,富裕的東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實現發(fā)財夢的最好場所。(4)精神動力:人文主義鼓勵冒險精神;西歐人希望通過向海外擴張來傳播基督教。(3)直接原因:奧斯曼帝國在建立和不斷擴張的過程中,威脅到東西方之間陸路貿易通道的安全,也使來自亞洲的商品因加價而奇貴,西歐人急于從海上開辟通往東方的新航路。2.新航路開辟的條件(1)王室支持: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積極支持海上探險活動。(2)航海經驗和地理知識的豐富:西歐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長期航行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相信大地是球狀的,有關季風和洋流等方面的地理知識日益豐富,懂得選擇風向最有利的季節(jié)出海遠航。(3)造船、航海技術提高:運用羅盤、星盤導航,造船技術不斷提高,為遠洋航行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二、新航路的開辟
時間航海家方向航線1487年迪亞士向東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第二年到達非洲的好望角1492年哥倫布向西從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1497—1498年達·伽馬向東繞過非洲的好望角到達印度1519—1522年麥哲倫向西麥哲倫船隊完成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huán)球航行三、其他航路的開辟1.背景: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據了歐洲至亞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線。2.航線開辟區(qū)域支持國家時間航海家開辟航線北大西洋高緯度地區(qū)英國1497年卡伯特父子發(fā)現紐芬蘭島法國16世紀卡蒂埃到達拉布拉多半島荷蘭—巴倫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區(qū)17世紀初哈得遜探索經北冰洋通向亞洲的航路俄羅斯——開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線區(qū)域支持國家時間航海家開辟航線南半球英國1578年德雷克到達美洲南端的合恩角荷蘭1642—1643年塔斯曼環(huán)航澳大利亞時,到達新西蘭和塔斯馬尼亞島3.主要影響:進一步豐富了人類的地理知識,開辟了眾多重要的新航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系。概念闡釋資本原始積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以前,通過暴力等非正當手段使小生產者與生產資料分離,使生產資料聚集在少數人手里的過程。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一方面用暴力的手段迫使小生產者同生產資料分離,積累資本,如英國的圈地運動最為典型;另一方面用武力征服殖民地、搶劫金銀財物、販賣奴隸等手段來聚斂財富。知識點二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一、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1.人口遷移(1)原因①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往來,推動了人口的遷移。②新航路開辟后的100年間,隨著歐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減少90%—95%。(2)表現①歐洲人大批來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為奴隸販賣到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歐洲白人、非洲黑人,以及其他混合血統的人,共同生活在這里,使美洲成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區(qū)。②大洋洲、非洲和亞洲等地區(qū)也都有族群混合現象。2.物種交換(1)原因:人口遷移促進了世界動植物的大交流。(2)內容①歐洲人把歐亞大陸的馬、牛、羊、雞等家畜家禽,小麥、燕麥、大麥、裸麥等農作物,橄欖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②美洲的特產馬鈴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據統計,當今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約有1/3的品種源自美洲。思維拓展新航路開辟后食物物種交流的特點(1)歐洲具有主導性:伴隨歐洲的殖民擴張進行。(2)內容具有豐富性:包括糧食作物、蔬菜、水果、家畜家禽等。(3)范圍具有全球性:美洲的物種陸續(xù)傳播到歐洲、亞洲和非洲等地,其他洲的物種也傳播到美洲。(4)結果具有兩重性: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社會生活,也對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了影響。(5)時間具有長期性:新航路開辟后,伴隨著殖民擴張開始了物種大交流。時至今日,兩半球之間的動植物交換并未停止,依然在進行。3.疾病傳播(1)原因:人口和動物的全球流動導致了各種疾病的傳播。(2)內容:歐洲人將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體帶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對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3)影響:傳染病造成的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會的解體,是歐洲人能夠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統治的重要原因之一。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動1.印度洋貿易: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商人很快出現在印度洋的貿易中,并且在與阿拉伯商人的競爭中逐漸占據優(yōu)勢。2.大西洋貿易(1)歐美貿易:歐洲人通過開辟出的多條航線和沿海港口,將歐洲生產的手工制品運到美洲出售,換回南美洲的貴金屬、蔗糖和煙草。(2)三角貿易:殖民者的殘酷壓榨和傳染病的流行,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美洲勞動力嚴重缺乏。歐洲商人把歐洲生產的紡織品、槍支和手工制品等運到非洲,從當地酋長手里換取黑人,歐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然后把他們運到美洲賣為奴隸。由此,形成了罪惡的“三角貿易”。3.太平洋貿易
表現①葡萄牙:以澳門為主要中轉站的海上貿易網絡和參與中日之間的絲銀貿易,獲取大量白銀,大部分流入中國②西班牙:運載大量中國生產的生絲、絲綢、棉布和瓷器等產品到墨西哥交換白銀,再將這些白銀運回馬尼拉,這些白銀也大量流入了中國影響進一步刺激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一個圍繞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也逐漸形成圖解歷史新航路開辟后世界三大貿易
三、早期殖民擴張1.概況:新航路的開辟拉開了歐洲海外擴張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走上了大規(guī)模殖民掠奪的道路。(1)葡萄牙:16世紀,葡萄牙將巴西變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馬六甲和中國澳門等地建立了幾十個殖民據點和商站。(2)西班牙: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美洲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廣大地區(qū),以及亞洲的菲律賓逐漸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3)其他國家:17世紀,荷蘭、英國、法國也在亞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個殖民地。2.影響
對殖民地中斷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會發(fā)展進程,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對歐洲①引發(fā)商業(yè)革命:商品種類與流通量成倍增長,股份公司與證券交易所紛紛出現;貿易中心逐漸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法國、荷蘭等新的商業(yè)強國崛起②引發(fā)價格革命: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投機活躍。資本主義加速發(fā)展,封建制度瀕于解體③資本主義發(fā)展:歐洲從殖民掠奪、商業(yè)貿易和奴隸貿易中獲得的財富最終轉化為資本,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對人類社會打破了原本相對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改變了世界格局和歷史發(fā)展進程,人類社會開始進入大變革的時代圖解歷史商業(yè)革命與價格革命
第二環(huán)節(jié)關鍵能力形成[材料解讀]能力依托點1新航路開辟與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材料一
玉米這一美洲特產,新航路開辟后很快傳到中國西南部、非洲及東南歐。馬鈴薯、可可等美洲特產,也傳到亞歐非諸洲。非洲所產的咖啡傳到歐美,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幾詤怯阝邸R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材料二
16世紀以前,西歐的物價在數百年內一直是比較穩(wěn)定的。只有當戰(zhàn)爭、歉收等時才發(fā)生暫時波動。但從16世紀30年代起,物價卻一直快速上漲。到16世紀末,西班牙的物價平均上漲了4倍多,法國、英國和德國的物價上漲的幅度雖較西班牙小,但平均也上漲了2倍至2倍半?!幾噪僦骶帯逗I习灾鞯慕裎簟靼嘌?、葡萄牙、荷蘭百年強國歷程》[研讀分析](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世界物種的交流。(2)材料二通過16世紀前后西歐物價指數的變化,說明新航路的開辟使歐洲出現“價格革命”,從而促進了歐洲社會的轉型。[探究運用](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歷史現象?從中你可以得出新航路的開辟有哪些積極作用?現象: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世界物種交流。積極作用: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等。(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推動16世紀歐洲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從社會轉型的角度,分析物價上漲對歐洲產生的影響。主要因素:新航路開辟后,伴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對外掠奪,貴金屬大量流入歐洲,導致物價上漲。影響:導致封建制度瀕于解體,資本主義加速發(fā)展;推動了歐洲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歸納概括五大視角審視新航路的開辟
視角概述“世界市場聯系之路”新航路的開辟引起“商業(yè)革命”和“價格革命”,為世界市場的形成提供了聯結通道“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了各個文明區(qū)域間孤立、分散、隔絕的狀態(tài),推動了人類文明的交融“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的開辟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沖擊了神學理論,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殖民掠奪之路”作為資本原始積累重要手段的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登上歷史舞臺,給亞非拉國家?guī)砜涨暗臑碾y“社會轉型之路”新航路的開辟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新題驗證]“印度和馬魯古的香料,中國出產的茶葉、瓷器,阿拉伯人的咖啡,以及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大米、白糖等都是大量貿易的重要商品,都出現在歐洲的餐桌上?!睂Υ死斫庹_的是(
)A.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最終連成一個整體B.歐洲社會生活因新航路的開辟發(fā)生變化C.來自亞洲的商品引發(fā)了歐洲的“價格革命”D.新航路的開辟使主要商路轉移到大西洋沿岸B根據題干材料“印度和馬魯古的香料,中國出產的茶葉、瓷器……都出現在歐洲的餐桌上”,可知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間隔絕、封閉的狀態(tài),各大洲之間的物種交流促進了歐洲社會生活的變化,故選B項;新航路開辟使各大洲之間的相對孤立狀態(tài)被打破,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排除A項;題干材料反映的是來自各大洲的商品豐富了歐洲人的社會生活,未涉及“價格革命”,排除C項;題干材料反映了各大洲之間商品的流通而非主要商路的轉移,排除D項。[材料解讀]能力依托點2早期殖民擴張與世界格局的改變材料
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是第一個可以自組傭兵、發(fā)行貨幣,也是第一個股份有限公司,并被獲準與其他國家訂立正式條約,并擁有對該地實行殖民與統治的權力。荷蘭政府給予公司為期21年的從荷蘭到好望角以東以及經由麥哲倫海峽的貿易壟斷權,這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國公司也是第一個發(fā)行股票的公司,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特大公司,政府持有股份,擁有為戰(zhàn)爭支付薪水、與外國簽訂條約、鑄造貨幣、建立殖民地等權力,在近200年的時間里,在世界貿易中有重要影響力,每年給政府分紅18%,直到1798年公司解散?!幾允钒擦岬取督鹑趯W》等[研讀分析]根據材料“自組傭兵、發(fā)行貨幣”“與其他國家訂立正式條約”可以看出其具有國家職能,但本質上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一個擁有貿易壟斷權的“股份有限公司”。[探究運用]材料論述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發(fā)展歷程及其基本職能。根據材料,歸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性質及擁有的權力。性質:具有部分國家職能、向東方進行殖民掠奪和壟斷東方貿易的商業(yè)公司。權力:自組傭兵、發(fā)行貨幣和股票、與外國簽訂條約、亞洲殖民的壟斷權。歸納概括西歐國家早期殖民擴張的特點及影響(1)特點:以掠奪財富為主要目的,以海外貿易、海盜式掠奪、欺詐性貿易和販賣黑人奴隸為主要方式;殖民國家以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西歐國家為主,主要占據非洲、美洲等地區(qū)。(2)影響①對世界市場:殖民擴張和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qū)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②對殖民國家: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的財富,轉化為資本,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③對殖民地:對殖民地而言是災難和禍害,造成了亞、非、拉美地區(qū)的落后。④對國際關系:政治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爭霸戰(zhàn)爭。[新題驗證](2023廣東高三二模)1603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馬六甲伏擊了葡萄牙船只,并將此船連同貨物一起拍賣。葡萄牙將此事上訴歐洲海事法庭。格勞秀斯撰寫了《捕獲法》為荷蘭辯護,指出葡萄牙阻止正當的海上商業(yè)活動,進而損害了在東印度的各國商人利益。據此可知(
)A.國際法維護了各國利益B.馬尼拉大帆船航線受到沖擊C.舊的國際秩序受到挑戰(zhàn)D.亞洲成為歐洲列強爭奪焦點C根據材料“1603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馬六甲伏擊了葡萄牙船只……指出葡萄牙阻止正當的海上商業(yè)活動,進而損害了在東印度的各國商人利益”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以來舊的國際秩序是以西、葡兩國為主導的,但17世紀荷蘭崛起,挑戰(zhàn)葡萄牙,葡萄牙、西班牙開始衰落,荷蘭以造船技術、航海優(yōu)勢成為海洋貿易主角,對舊的國際秩序提出了挑戰(zhàn),故選C項;荷蘭伏擊葡萄牙,而格勞秀斯撰寫了《捕獲法》為荷蘭辯護,顛倒是非,國際法并不是維護各國利益,排除A項;馬尼拉大帆船是西班牙主導的太平洋貿易,荷蘭和葡萄牙的矛盾不會直接沖擊西班牙主導的貿易,排除B項;亞洲成為歐洲列強爭奪焦點的前提是列強的產生,這是工業(yè)革命之后的事情,排除D項。第三環(huán)節(jié)核心素養(yǎng)提升[素養(yǎng)剖析]【例題】
有研究認為,美國獨立后不到半個世紀,拉丁美洲經過獨立戰(zhàn)爭,推翻了殖民統治,但拉美國家并沒有像近鄰美國那樣獨立后進入現代化的快車道,而是發(fā)展停滯,究其原因,殖民統治難辭其咎。“難辭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奪原住民 B.建立的殖民統治最早C.進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國生產方式意圖:本題以拉美與北美國家獨立后發(fā)展趨向迥然不同的相關現象構建學習情境,一是考查對比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二是考查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的學科素養(yǎng)。解析:題干材料強調了西方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統治給獨立后的拉美國家經濟帶來的后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方殖民者在殖民擴張中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往往通過“移植本國生產方式”“發(fā)展單一經濟”等途徑將殖民地經濟納入本國的經濟體系之中,從而導致殖民地經濟畸形發(fā)展,故D項正確;奴役掠奪原住民、進行大量移民均屬于歐洲殖民者在北美和拉丁美洲殖民統治的共同點,故A、C兩項錯誤;建立殖民統治的早晚與北美和拉丁美洲的地區(qū)差異沒有直接關系,故B項錯誤。答案:D[典題實戰(zhàn)]1.(2022廣東卷,12)17世紀的荷蘭畫家作品中經常呈現如下場景:整齊的城市、房舍、家具,妻子和兒女們的漂亮服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離職后的財務結算協議
- 《中華韻味青花瓷紋樣》課件
- 施工監(jiān)測設備勞務合同
- 舞蟹環(huán)境規(guī)劃合同
- 冬天真石漆施工方案
- 鐵路信號與通信設備接發(fā)列車工作84課件
- 《GB 1788-19792號噴氣燃料》(2025版)深度解析
- 二手設備租賃合同匯編
- 甲乙丙三方股權轉讓合同
- 文獻購銷合同
- 全國行政區(qū)域身份證代碼表(EXCEL版)
- 腰椎間盤突出疑難病例討論
- 社區(qū)便利店計劃書
- 人工智能的風險與挑戰(zhàn)
- 基層紀檢委員培訓課件
- 信息論與編碼期末考試題(全套)
- 肺癌麻醉科教學查房
- 氣體檢測系統中英文對照外文翻譯文獻
- 死亡病例監(jiān)測報告督導記錄表
- 車站信號自動控制教案-TYJL-ADX型計算機聯鎖系統組成及功能
- 爐壁溫度計算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