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光單元測試(能力提升)(備作業(yè))(原卷版)_第1頁
第二章光單元測試(能力提升)(備作業(yè))(原卷版)_第2頁
第二章光單元測試(能力提升)(備作業(yè))(原卷版)_第3頁
第二章光單元測試(能力提升)(備作業(yè))(原卷版)_第4頁
第二章光單元測試(能力提升)(備作業(yè))(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光單元測試(能力提升)一、單選題1.今年的6月21日,不僅是夏至,還出現(xiàn)了一次難得的天文現(xiàn)象——日環(huán)食,長春觀察到的是日偏食,下列相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太陽是光源 B.日環(huán)食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C.太陽光能在真空中傳播 D.用小孔成像的方法觀察時,看到的是放大的像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當入射光線遠離法線時,反射光線也會遠離法線B.鏡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當入射光線垂直反射面入射時,反射角為90°D.當入射光線與鏡面成30°角時,反射角是30°3.如圖所示四種現(xiàn)象中,屬于光的色散現(xiàn)象的是()A.日環(huán)食 B.勺子好像在水面折斷C.白光通過三棱鏡形成彩色光 D.山在水中形成倒影4.在個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個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將小孔對著燭焰,我們可以看到燭焰在薄膜上呈現(xiàn)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成像原理與手影游戲中影子形成的原理不同B.薄膜上成的是燭焰倒立的虛像C.若要看到像變大,可將小孔靠近燭焰D.若將小孔擋住一半,則薄膜上看不到完整的燭焰的像5.放在凸透鏡主軸上焦點以內的點光源S發(fā)出的光。通過凸透鏡后的光路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凸透鏡可以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B.凸透鏡只對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起會聚作用C.通過凸透鏡后的光線是發(fā)散的,因為凸透鏡的作用是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D.通過凸透鏡后的光線發(fā)散程度比原來小,仍然是會聚的一種現(xiàn)象6.小王在研究光的有關規(guī)律時,根據實驗現(xiàn)象畫出了如圖中的a、b、c三圖,根據圖中所示現(xiàn)象,不能得到的結論是()A.光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光從空氣進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光從空氣進入時,玻璃比水對光的偏折能力大D.光路是可逆的7.如圖所示是一種液面升降監(jiān)測裝置原理圖。電光源S發(fā)出的一束激光與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靜的液面,光經液面反射后射到頁面上方水平標尺上的S'點,當液面上升時,光點S'將()A.一定向左移動 B.一定向右移動C.可能向左可能向右移動 D.不動8.在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小聰發(fā)現(xiàn)從水面上方看水中物體變淺了。為了確定水中物體所成像的位置,小聰利用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燈泡a和b、刻度尺設計了兩種方案。方案一:將小燈泡a放在水中某處,再將小燈泡b放在水面上方,如圖所示,調整b的位置,使它的像與燈泡a的像重合,用刻度尺測出燈泡b到水面的距離;方案二:將刻度尺豎直插入水中,當看到零刻度線與燈泡a的像重合時,讀出刻度尺在水面處的示數。以上兩種方案正確的是()A.僅有方案一B.僅有方案二C.方案一、方案二都正確D.方案一、方案二都不正確9.如圖甲所示,蠟燭a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MN中所成的像為a',現(xiàn)將該平面鏡豎直向下移動一段距離至圖乙所示位置。則蠟燭a在平面鏡中()A.不成像,物體不在平面鏡正前方了B.能成像,像下移距離與平面鏡下移距離相同C.能成像,像同時上移D.能成像,像在原來位置10.某班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6cmB.當u=24cm時成放大的像,放大鏡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C.當u=12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2cm處移動到24cm處的過程中,像先變大后變小二、填空題11.光在____________中沿直線傳播。光在真空傳播最快,速度為3×108______(填單位)。物理學中引入“光線”形象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科學方法是__________。12.夏天在樹蔭下乘涼時,可以發(fā)現(xiàn)地面上有很多圓形光斑,這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太陽的像,光斑大小不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選填“樹葉間縫隙到太陽距離不同”或“樹葉間縫隙到地面的距離不同”)。13.春游時,同學們看到:①水中的魚、②中午樹蔭下的圓形亮斑、③岸邊樹在水中的倒影、④自己在陽光下的影子、⑤池水映明月、⑥潭清疑水淺。在他們看到的現(xiàn)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的是_________;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的是_________;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的是_________(以上均填序號)。14.如圖所示,一束光與平面鏡成30°角從O點射入,則反射角為______;當光線AO繞O點順時針轉動30°角時,反射光線______轉動______角,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_______;接著平面鏡繞O點逆時針轉動60°角,反射光線一共轉過______角。15.平面鏡成像是___________形成的,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如圖)。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________米。16.在電影院從各個方向都能看到幕布上的圖像,這是因為光照到幕布表面發(fā)生了__________現(xiàn)象;該現(xiàn)象__________(選填:遵循或不遵循)反射定律,而學習或工作用的臺燈上有一個燈罩,其作用是利用光的反射將光線盡量集中照射到需要照亮的地方,因此燈罩內表面應盡量__________(選填:“光滑”或“粗糙”)。17.光在空氣和玻璃的分界面處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圖所示,其中折射角為∠___________(選填“1”、“2”或“3”),分界面為___________(選填“①”“②”),分界面的___________方為玻璃。(選填“上”“下”“左”“右”)當入射角減小時,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的夾角將變___________。18.“用光具盤研究光的反射現(xiàn)象”的實驗中,各小組同學都完成了各自的實驗報告。以下是從不同實驗報告中摘錄出來的四句話:①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②把小門向后折一個角度,小門上看不到光線;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④保持入射點位置不變,當入射光線靠近法線時,反射光線也向法線靠近.這四句話中,屬于現(xiàn)象的是_____;屬于結論的是_____。(均選填序號)三、作圖題19.魚在水下A點看岸上的物體蜻蜓,圖中B、C兩點,有一點是蜻蜓,有一點是蜻蜓的像點,請根據成象原理,完成光路圖。20.根據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在下圖的矩形框內畫出適當類型的透鏡。21.如圖,一束光射向平面鏡,經反射后的光線射向另一平面鏡(圖中未畫出),再經反射后沿射出,。①請完成光線經反射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②畫出平面鏡;③標出兩平面鏡夾角的度數。四、實驗題22.如圖所示,是陳濤同學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他進行了下面的操作:(1)如圖甲,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個角度射到O點,經平面鏡的反射,沿另一個方向射出,用筆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徑跡。改變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幾次,取下紙板,用量角器測量ON兩側的∠i和∠r,得到的結論是反射角______入射角(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為了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多次改變入射角大小并測量對應的反射角,比較兩者大小關系,這樣的探究方式是為了______(填“A”或“B”)。A.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B.多次測量,尋找普遍規(guī)律(3)如圖乙,紙板ENF是用兩塊紙板連接起來的,把半面紙板NOF向前或向后折,這時在NOF上______(填“看得到”或“看不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______同一平面內(填“在”或“不在”);(4)使入射光線逐漸靠近法線ON,可觀察到反射光線______(填“靠近”或“遠離”)法線;(5)如果讓光線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fā)現(xiàn)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______的。23.某小組選用了圖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轉的光屏(帶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的折射規(guī)律”。(1)使用可折轉的光屏,是為了觀察______;(2)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入射點為O點,不斷改變入射角,讀出刻度盤上對應的折射角,將實驗結果畫在圖丙中,其中1和1'、2和、3和、4和4'分別表示各次入射光線和對應的折射光線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且折射角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3)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將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為了更清晰地觀察到水中光路,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4)圖丙中當激光筆從水中沿4'方向射入O點,則折射光線將會沿著______(填“1”“2”“3”或“4”)的方向射出,說明______的;(5)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向一塊玻璃磚,并穿過玻璃進入空氣中。請在圖丁中面出這束光進入玻璃和離開玻璃后的光線______。24.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1)調整實驗器材高度時,蠟燭______(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點燃。(2)他用同一凸透鏡做了兩次實驗,如1圖、2圖所示,光屏上均有清晰的像(未畫出),其中成縮小像的是______(選填“1”或“2”)圖。(3)本實驗中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______(填字母)。A.5cmB.8cmC.10cmD.15cm(4)在2圖中將一鏡片放在燭焰和透鏡之間后,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將光屏向左移動,光屏上再次出現(xiàn)清晰的像,則所加鏡片可以矯正______(選填“3”或“4”)圖中的視力缺陷。(5)如5圖所示,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發(fā)光體AB所處的位置,請你根據所學的透鏡知識,用特殊光線作出AB在光屏上所成像A'B'的大致位置______。25.如圖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的實驗裝置。(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的目的是:在觀察到蠟燭A的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______,巧妙地確定了像的______,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為了能看到更清晰的像,應選擇在較______(選填“明亮”或“暗”)的環(huán)境中做實驗。(2)在如圖乙所示的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xiàn)蠟燭A的像。小明拿另一支與A大小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的水平桌面上移動,發(fā)現(xiàn)無法讓B與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沒有將玻璃板______放置。(3)為了說明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應采取的具體操作步驟是:當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后,移去蠟燭B,______,若______,則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4)經過三次實驗,記錄的像與物對應的位置如圖丙所示。為了得到更多的實驗結論,接下來小明應該進行的操作是:連接對應點,判斷連線______,測量像與物______,進行比較,得出結論。(5)實驗中,看到點燃的蠟燭通過玻璃板成兩個像,其中距離觀察者較遠的像較______(選填“亮”或“暗”)。遠處的像是來自于蠟燭的入射光經過玻璃板______。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B.兩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C.一次反射、兩次折射形成的D.兩次反射、兩次折射形成的26.某小組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將測得的物距u、像距v、計算的u+v、成像情況記錄在下表中。實驗序號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u+v(厘米)像與物大小比較像的虛實160.012.072.0縮小實像250.012.562.5縮小實像340.013.353.3縮小實像430.015.045.0縮小實像518.022.540.5放大實像616.026.742.7放大實像714.035.049.0放大實像812.060.072.0放大實像①請根據表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分析、歸納得出結論。(a)根據實驗序號1~4的數據,分析比較物距u和像距v的大小關系與成像情況,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