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初頭朗中學高二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從漢通西域到唐代,西北陸上貿易一直占據(jù)對外貿易的主導地位。就國家政策而言,陸上貿易主要作為控馭戎狄之術,政治目的遠大于經濟追求。這是因為漢唐時期,大部分中原王朝建都于長安洛陽之間,其威脅主要來自北方草原。因而,鼓勵蕃商來華貿易主要目的并非微不足道的關市之征和宮廷所需珍寶,而是顯示王朝的強大富足,吸引各國臣服。直到唐代,海洋貿易還處于對外貿易的次要地位,更沒有財政意義。宋朝鼓勵海洋貿易,設立市舶司,實行抽解和博買,一開始就以追求經濟利益為重,獲取市舶收入。宋高宗就反復強調“國家之利莫盛于市舶”,乃“富國裕民之本”。元朝繼承了宋朝追求經濟利益的態(tài)度,大力發(fā)展海洋貿易,把市舶收入作為國家財政收入,認為市舶與賦稅、鹽法、商稅等一樣,乃“軍國之所資”。由此可見,宋元兩朝已完全不同于漢唐對外貿易目的,第一次以經濟眼光和趨利態(tài)度看待海洋貿易。秦漢時期,在人們的認識中,廣袤的海洋更多是作為構成“天下”組成部分的虛渺空間。這種情況直到唐代也無根本改變。宋元時期,朝廷鼓勵本國民眾出海貿易,民眾的海洋意識有了根本改變。從《諸蕃志》《島夷志略》這兩記載海商的書中看到,民間海商關注的已是航路、物產、市場、風土、貨物等與商業(yè)貿易直接相關海外諸國信息??梢?,民間已十分熟悉海外市場,海洋不再是神仙世界,而是充滿商機、聚財生利的現(xiàn)實世界和生存空間。這種海洋意識催生了沿海民眾向海謀生的潮流。隨著海洋意識的新變化,中國海洋活動全面領先于亞洲沿海各國,開始顯現(xiàn)海洋大國的地位。宋元海商數(shù)量巨大,商品結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具有絕對優(yōu)勢,在亞洲海洋貿易中具有發(fā)動機的作用。宋代沿海民眾出海貿易之風盛行,販海之商“江、淮、閩、浙處處有之”。有學者推測南宋東南沿海常年有近10萬人涉足外貿,南宋民間海船總數(shù)保守估計應有七八萬艘。宋代鼓勵商人出海與穆斯林商人在東南亞、印度洋沿海帶動的早期伊斯蘭化兩股潮流相互激蕩,開創(chuàng)了亞洲海洋貿易的新格局。宋元南海貿易體系的商品結構,是以中國瓷器和絲綢為主的手工業(yè)品與東南亞、印度洋沿岸地區(qū)的香藥、珠寶為主的資源性商品相交換,因技術水平和自然環(huán)境的差異而構成了供需穩(wěn)定、利潤豐厚的互補性市場關系。中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也有明顯優(yōu)勢?!秹袅讳洝酚涊d,海商船舶大者五千料,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元代海船與宋朝相去不遠,二千料船載重約120噸,五千料約300噸。而當時東南亞商船只是載重4噸至40噸不等的帆船。宋元還把指南針運用于航海,并不斷完善。宋元兩朝激發(fā)出的沿海百姓貿易求利的海洋意識及中國在海洋貿易中的優(yōu)勢,使中國對外貿易真正進入海洋貿易時代,并成為亞洲海域的南海貿易體系中發(fā)揮主導作用的海洋大國。當然,這也與當時國家經濟重心南移的大背景密切相關。
(摘編自黃純艷《宋元海洋意識的新變與海洋貿易時代的確立》)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漢唐時期中國鼓勵蕃商來華貿易,只是為了顯示王朝的強大富足,吸引各國臣服。B.海洋貿易在宋代已占據(jù)對外貿易的主導,并以追求經濟效益,獲取市舶收入為目的。C.民眾自發(fā)所產生的海洋能夠聚財勝利的意識,加速了沿海民眾出海貿易之風的盛行。D.宋元海洋貿易中我國海商數(shù)量巨大,商品結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也具有絕對優(yōu)勢。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首段通過路上貿易和海洋貿易地位的比較,論證了國家政策與對外貿易的關系。B.文章從對外貿易政策趨向、海洋意識轉變兩個方面論述了海洋貿易地位確立的過程。C.文章通過對宋元時我國海洋活動實力的闡述,證明了我國在亞洲經濟貿易中的地位。D.圍繞海洋貿易地位的確立,文章逐層遞進地論證了確立的條件、原因和產生的影響。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漢唐西北陸上貿易,只有遏制草原游牧勢力的政治意義,并無經濟追求的財政意義。B.宋元兩朝以趨利態(tài)度大力發(fā)展海洋貿易,說明市舶收入在國家財政中占有一定比重。C.由互補性市場關系可以看出,海外諸國對中國出口瓷器和絲綢等受工業(yè)品的依賴性。D.如果宋元時期國家經濟重心沒有南移,中國對外貿易重心可能不會由陸上轉向海上。參考答案:1.D
2.B
3.A1.試題分析:此題考核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題時要仔細對讀選項和原文,重點注意選項的表述和文中內容的整合或轉述的差別。題中A項,原文“主要目的并非微不足道的關市之征和宮廷所需珍寶,而是顯示王朝的強大富足,吸引各國臣服”,選項把“主要目的”改為“為了”,擴大范圍;B項,“宋代已占據(jù)對外貿易的主導”文中沒有依據(jù);C項,“眾自發(fā)所產生的”錯誤,原文“眾出海貿易,民眾的海洋意識有了根本改變”。點睛:這是一道篩選并整合信息的題目,篩選整合信息的題目側重于對文中佐證觀點的現(xiàn)象、材料運用的準確性進行考核,主要的錯誤類型是強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無中生有、混淆范圍、偷換概念等等。2.試題分析:此題考核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jù)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題中B項,還有“海洋貿易體系的商品結構”。3.試題分析:此題考核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側重根據(jù)文意進行推斷。重點注意選項的表述和文中內容的整合或轉述以及句子之間的關系的細微差別。題中A項,“并無經濟追求的財政意義”錯誤,原文“政治目的遠大于經濟追求”。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木魚餛飩林清玄深夜到臨沂街去訪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見多年前田識的賣餛飩的老人,他開朗依舊,風趣依舊,雖然抵不過歲月風霜而有一點僂了。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臨沂街,夜里時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展一點半左右,一陣清越的木魚聲,總是響進我臨街的窗口,那木魚的聲音非常準時,天天都在凌晨的時間敲響,即使在風雨來時也不間斷。剛開始的時候,木魚聲帶給我一種神秘的感覺,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著窗外的長空,心里不斷地想著:這深夜的木魚聲,到底是誰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義?難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時在我住處附近念經嗎?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著無力的飄閃的小雨我正讀著一冊印刷為精美的《金剛經》木魚聲恰好從遠處的巷口傳來,格外使人覺得吳天無極,我披衣坐起,撐著一把傘,決心去找木魚聲音的來處。那木魚敲得十分沉重著力,從滿天的雨絲里穿揚開來,它敲敲停體,忽遠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廟里讀經時急落的木魚,我追蹤著聲音的軌跡,匆匆地穿過巷子,遠遠的,看到一個披著寬大布衣,戴著氈帽的小老頭子,他推著一輛老舊的攤車,正搖搖擺得地從巷子那一頭走來攤車上掛著一盞四十燭光的燈泡,隨著道路的顛顧,在微而的暗道里飄福,一直迷惑我的木魚聲,就是那位老頭所敲出來的。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過是一個尋常賣餛的攤子,我問老人為什么選擇了木魚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簡單,他說:喜歡吃我的餛的老顧客,一聽到我的木魚聲,他們就會跑出來買餛飩了。我不禁啞然,原來木魚在他,就像鄉(xiāng)下賣豆花的人搖動的鈴鋪,或者是賣冰水的小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種再也簡單不過的信號。是我自己把木魚聯(lián)想得太遠了,其實它有時候僅僅是一種勞苦生活的工具。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說: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餛飩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點蔥菜,連大飯店的廚師都愛吃我的餛飩呢,我于是丟棄了自己對木魚的魔障,撐著傘,站立在一座紅門前,就著老人攤子上的小燈,吃了一碗餛飩,在風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餛飩,確是人間的美味,不亞于他手中敲的木魚。后來,我也慢慢成為老人忠實的顧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段落,遠遠聽到他的木魚,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餛飩,才開始繼續(xù)我一天未完的工作,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選擇木魚作為餛的信號有他獨特的匠心,他說因為他的生意在深夜,實在想不出一種可以讓遠近都聽聞而不致于吵醒熟睡人們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像賣粽子的人大聲叫嚷,是他覺得有失尊嚴而有所不為的,最后他選擇了木魚一讓清醒者可以聽到他的叫喚,卻不至于中斷了熟睡者的美夢。木魚總是木魚,不管從什么角度來看它,它仍舊有它的可愛處,即使用在一個餛飩攤子上。我吃老人的餛飩吃了一年多,直到后來遷居才失去聯(lián)系,但每當在靜夜里工作,我仍時常懷念著他和他的餛飩。老人是我們社會角落里一個平凡的人,他在臨沂街一帶賣了三十年餛,已經成為那帶夜生活里人盡皆知的人,他固然對自己親手烹調后小心翼翼裝在鐵盒的餛飩很有信心,他用木魚聲傳遞的餛飩也成為那一帶的金字招牌,木魚在他在吃餛飩的人來說,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那一天遇到老人,他還是一襲布衣,還是敲著那個故了三十年的木魚,可是老人已經完全忘記我了,我想,歲月在他只是云淡風輕的一串聲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緩緩推走小小的攤車消失在巷子的轉角,一直到很遠了,我還可以聽見木魚聲從黑夜的空中穿過,溫暖著遲睡者的心靈。木魚在餛燉攤子里真是美,充滿了生活的美我離開的時候這樣想著,有時讀不讀經都是無關緊要的事。4.下列有關文章的鑒賞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作者用插敘的手法,從深夜訪友遇到賣餛的老人切入,展開回憶,追述了自己與買餛飩的老人由初見到相熟相敬的過程最后回到現(xiàn)實,抒發(fā)感悟。B.本文構思精巧,卻不露一點斧痕跡,作者用誤會法,通過對深夜木魚的想象和探究,引出賣餛飩的老人的故事,從而表達人生感悟。C.“我正讀著一冊印刷極為精美的《金剛經》木魚聲恰好從遠處的巷口傳來,格外使人覺得吳天無極“這句話意思是說自己念經的時候聽到木魚聲,以為遇到念經的佛門弟子頓時感到天地廣闊,心情極為愉悅。D.本文寫一個平凡小人物的生存狀態(tài)和精神世界,充滿人性美、人情美,富有生命的哲思和厚重感。5.作者在文末說:“木魚在餛飩攤子里真是美充滿了生活的美,我離開的時候這樣想著,有時讀不讀經都是無關緊要的事?!苯Y合文章內容,說說這句話的含義。6.你認為買餛飩的老人身上有些什么閃光的東西?你從他身上獲得了一些什么感悟?參考答案:4.A
5.讀經用的木魚,成為老人賣餛飩的信號,溫暖著遲睡者的心靈,使平凡的生活充滿了樸實的人性美;感受生活中真正的美,其實也可以凈化人的靈魂。
6.老人是生活在社會角落里一個富有人情美的平凡人。他勤勞而自尊;誠實而善良。啟示:示例:生活里到處都充滿了美,通向生活之美的鑰匙就是用一顆虔誠的心去看待生活,去追逐生活,去面對生活。每個人只要能做到這樣,便會擁有一顆善良的心,一顆寧靜的心,一個淡然而又平凡的心?!?題詳解】該題屬于綜合考查文學類文本的基本體裁特征。考查內容涉及理解散文作品的內容,語言,表現(xiàn)手法,散文主旨等各個方面。做此類題須首先通讀原文,整體理解把握作品內容及主旨。結合選項具體分析。仔細閱讀選項,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關內容。理解后和選項加以比對,看看是否有出入。A項,“本文作者用插敘的手法”分析有誤。從深夜訪友遇到賣餛的老人切入,展開回憶,這是倒敘的手法。故選A項?!?題詳解】該題考查理解句子的含義。理解句子的含義要遵循“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原則,不能只抓住所給句子作表面解讀,要深入文本,關注前后文進行分析。理解時要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分析研究,幾個分句的要對分句逐個解讀,有使用修辭手法的要還原。本題要求理解“木魚在餛飩攤子里真是美充滿了生活的美,我離開的時候這樣想著,有時讀不讀經都是無關緊要的事”這句話的含義?!澳爵~在餛飩攤子里真是美充滿了生活的美”是指老人在深夜賣餛飩,“他選擇木魚作為餛的信號有他獨特的匠心,他說因為他的生意在深夜,實在想不出一種可以讓遠近都聽聞而不致于吵醒熟睡人們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像賣粽子的人大聲叫嚷,是他覺得有失尊嚴而有所不為的,最后他選擇了木魚一讓清醒者可以聽到他的叫喚,卻不至于中斷了熟睡者的美夢?!北爵~本是僧人讀經所用,如今被老人用來作為賣餛飩的鈴聲,因為老人擔心吵醒熟睡的人。這小小的舉動很是溫暖人,也感動了作者,作者感受到了老人身上所具有的那種樸實的人性美?!坝袝r讀不讀經都是無關緊要的事”,人們讀經是為以凈化心靈,而生活中很多尋常的事情中和平凡的人物身上也有著動人的力量和美,比如賣餛飩的老人身上的人性之光。只要用心感受生活,一樣可以凈化人的心靈,因此不必非得讀經?!?題詳解】該題考查學生賞析作品形象,個性化閱讀,探究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要求分析老人身上的閃光點,并談談自己從老人身上獲得的感悟。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題,分析形象要注意在文章中找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的描述和他人對人物的評價等,然后根據(jù)這些分析人物的品質,做到有理有據(jù),即品質有事件做支撐。還要注意不要重復,更不要遺漏,答題時注意分條表述。文中寫老人語言、動作的語句主要有“30年”“天天都在凌晨的時間敲響,即使在風雨來時也不間斷”“披著寬大布衣,戴著氈帽的小老頭子,他推著一輛老舊的攤車,正搖搖擺擺的從巷子那一頭走來”表明老人是個勤勞的普通百姓?!跋矚g吃我的餛飩的老顧客,一聽到我的木魚聲,他們就會跑出來買餛飩了”“連大飯店的廚子都愛吃”,“人盡皆知”,“成為那一帶的金字招牌”表明老人手藝好。餛飩“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點蔥菜”表明老人真誠、樸實?!岸疑钜估锵褓u粽子的人大聲叫嚷,是他覺得有失尊嚴而有所不為的”“最后他選擇了木魚——讓清醒者可以聽到他的叫喚,卻不至于中斷了熟睡者的美夢”老人用木魚做訊號,為的是不吵醒熟睡的人,表明他有尊嚴、為他人著想。啟示:可以結合老人身上的優(yōu)點,人性之美,以及文章要表現(xiàn)的主旨來分析。這個夜晚用木魚作為賣餛飩訊號的老人有顆善良的心,一心為他人著想,他身上具有人性之美,而他只是生活中的一個普通老百姓。生活中像他這樣的人,像他一樣閃耀著人性之光之美的人還有很多,只要用心感悟,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美的存在。老人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也啟示我們,要以虔誠的心去看待生活,能為他人著想,會換位思考,如此我們也會像老人一樣,即使是個平凡的人,普通的百姓,身人也會閃耀著人性善良和美的光芒?!军c睛】綜合考查文學類文本的基本體裁特征的題目,考查內容涉及作品的內容,人物,作品主旨,作品的語言,表現(xiàn)手法等各個方面。做此類題目前,一定要先通讀文本,整體理解把握散文的內容。明確文章的環(huán)境背景,文中所的人和事,領悟散文的主旨。然后結合選項具體分析。仔細閱讀選項,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關內容。理解后和選項加以比對,看看是否有出入,須細心和耐心。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一位新銳設計師受梵高名畫《星空》的啟發(fā),設計出一條“夜光自行車道”,路面上鑲嵌著成千上萬顆發(fā)著藍綠色微光的小石頭,如同銀河灑落人間,令人叫絕。設計師認為,技術不應是堅硬麻木的存在,而應“以一種更具交互性和詩意的方式強化我們的感受能力”。的確,技術并不只具有實用價值,亦可以是審美價值的搖籃。中國的陶瓷聞名遐邇,絲綢遠銷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相得益彰。技術滿足人的物質需要,藝術滿足人的精神需要,技術與詩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品質的生活。當我們向科技的詩意一面投去更多關注,就不難發(fā)現(xiàn),技術也可以充滿溫度和情懷,飽含靈性和魅力。國內外一些城市,涌現(xiàn)出一種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層層種下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讓綠植充滿建筑空間。傳統(tǒng)觀念里,城市的鋼筋水泥風格同綠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設計卻成功地讓人與自然超越空間局限融合在一起,為“詩意的棲居”創(chuàng)造了無限可能。在南方醫(yī)科大學人體標本陳列館,我國現(xiàn)代臨床解剖學奠基人鐘世鎮(zhèn)院士創(chuàng)新標本制作方法,讓各類人體鑄型標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參觀者心情放松,不僅擺脫了對“解剖”的莫名恐懼,更對探索人體奧秘充滿了興趣??茖W同樣要有美感,技術創(chuàng)新也能很詩意。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樹,效率和性能是其樹干,人文要素則近乎于樹枝和樹葉。沒有樹干,枝葉無所依存;剝掉樹皮,去除葉子,樹干不過是根木頭??萍疾荒苤挥欣硇运季S而缺少“詩性思維”,否則就難免枯燥無趣。以城市規(guī)劃來說,許多城市的新城區(qū)道路寬度、公共廣場都唯寬大是從,不僅不講科學,實際上也詩意無存,既浪費也沒有特色?!凹夹g的詩意”,其實不是鋪陳、夸張、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如同庖丁解牛,始終按照其結構特征用刀,在順應自然求至善中盡顯智慧和技藝。其中凝聚著“真”—尊重規(guī)律、以道馭術;凝聚著“善”—簡約利物、惠而不費;凝聚著“美”—巧奪天工、出神入化。多些“技術的詩意”,實質正是遵守技術倫理,把創(chuàng)意和人文有機融合,用“人的尺度”統(tǒng)攝技術,給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體驗。為什么有些技術成果缺乏良好用戶體驗?不是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達不到,而是在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驅使下主動放棄了對詩意的探求。這提醒我們,無論是規(guī)劃設計還是科學研究都極具專業(yè)性,決策者有必要多咨詢專業(yè)人士意見,防止“政績沖動”和“商業(yè)驅使”誤導決策。一切技術創(chuàng)新的目的都在于提升生活品質,理應多從人文領域尋求靈感啟發(fā)和精神支柱,在實用和審美并重中釋放智慧和技藝。美是愉悅源泉,美也是巨大競爭力??萍贾?,立足于“人的尺度”,內蘊著“技術為體、文化為魂”的規(guī)律。讓科技的真、善、美可觀可觸可感,我們才能最大程度地兌現(xiàn)“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摘編自劉根生《技術也可以“詩意盎然”》)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受梵高名畫《星空》的啟發(fā)而設計出的“夜光自行車道”,路面鑲嵌著成千上萬顆發(fā)著藍綠色微光的小石頭,如同銀河灑落人間,令人叫絕。B.中國的陶瓷聞名遐邇,絲綢遠銷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因為它們既有實用價值,又有審美價值,且這兩種價值交相映襯,相得益彰。C.“垂直森林”的建筑設計與傳統(tǒng)觀念里的鋼筋水泥風格格格不入,讓人與自然超越空間局限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了人的“詩意的棲居”。D.“技術的詩意”,如同庖丁解牛那樣在順應自然求至善中盡顯智慧和技藝,它并不是鋪陳、夸張、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技術和藝術分別滿足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技術與詩意融合,“以一種更具交互性和詩意的方式強化我們的感受能力”。B.為了追求高品質的生活,鐘世鎮(zhèn)院士在標本制作方法上大膽創(chuàng)新,讓各類人體鑄型標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參觀者恐懼頓失,興趣盎然。C.“技術的詩意”凝聚著尊重規(guī)律、以道馭術的“真”,凝聚著簡約利物、惠而不費的“善”,凝聚著巧奪天工、出神入化的“美”。D.有些技術成果缺乏良好用戶體驗的原因并不是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達不到,而是在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驅使下主動放棄了對詩意的探求。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技術不應是堅硬麻木的存在,當我們向科技的詩意一面投去更多關注,就不難發(fā)現(xiàn),技術也可以充滿溫度和情懷,飽含靈性和魅力。B.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維,還應該有“詩性思維”,許多城市的新城區(qū)道路寬度、公共廣場唯寬大是從,既浪費也沒有特色。C.立足于“人的尺度”的科技之美,是愉悅源泉,也是巨大競爭力,這種美可觀可觸可感,會使“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早日實現(xiàn)。D.技術創(chuàng)新理應遵守技術倫理,把創(chuàng)意和人文有機融合,多些“技術的詩意”,在實用和審美并重中釋放智慧和技藝。參考答案:1.C
2.B
3.C1.試題分析:C張冠李戴,“‘垂直森林’的建筑設計與傳統(tǒng)觀念里的鋼筋水泥風格格格不入”錯誤,原文是說“傳統(tǒng)觀念里,城市的鋼筋水泥風格同綠色自然格格不入”;另外,“創(chuàng)造了人的‘詩意的棲居’”也不準確,原文是說“為‘詩意的棲居’創(chuàng)造了無限可能”。2.試題分析:B夸大其詞,“恐懼頓失,興趣盎然”不夠準確,原文是說“擺脫了對‘解剖’的莫名恐懼,更對探索人體奧秘充滿了興趣”;另外,“為了追求高品質的生活”無中生有。3.試題分析:C偷換概念,“……科技之美,是愉悅源泉,也是巨大競爭力”不夠準確,原文是說“美是愉悅源泉,美也是巨大競爭力”;另外,“會使‘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早日實現(xiàn)”也不正確,原文是說“最大程度地兌現(xiàn)‘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愿望”。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經典閱讀: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完成13-14題。(10分)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于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于東西也。”孟子曰:“水信無分于東西,無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p>
——節(jié)選自《孟子?·告子上》[注]顙(sǎng)額頭13、將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1)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3分)(2)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3分)14、告子和孟子討論的是什么問題?他們兩人對這個問題各持怎樣的看法?(用自己的語回答)(4分)參考答案:13、譯文:(1)、人的本性猶如流勢湍急的水一樣,打開它的東方它就向東流,打開它的西方它就向西流。(3分)或:人性好比湍急的水流,從東方打開缺口就向東流,從西方打開缺口就向西流。譯文(2):水,拍打一下叫它飛濺起來,也能使它高過人的額頭;阻擋住它叫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3分)或:假如拍水讓它飛濺起來,可以高過人的額頭;堵住水道讓它倒流,可以引上高山。14、告子和孟子討論的是人的本性善與惡的問題,(1分)告子認為,人性本來就不分善與不善。(1分)孟子認為人的本性沒有不善的。人的本性發(fā)生變化,那是外力(環(huán)境、形勢)導致它這樣的。(2分)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題。(7—9每小題3分,第10小題每句3分)豐樂亭記歐陽修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遠。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流出。俯仰左右,顧而樂之。于是疏泉鑿石,辟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游其間。滁于五代干戈之際,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嘗以周師破李璟兵十五萬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將皇甫暉、姚鳳于滁東門之外,遂以平滁。修嘗考其山川,按其圖記,升高以望清流之關,欲求暉、鳳就擒之所,而故老皆無在也,蓋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內分裂,豪杰并起而爭,所在為敵國者,何可勝數(shù)!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憑恃險阻,鏟削消磨,百年之間,漠然徒見山高而水清。欲問其事,而遺老盡矣!今滁介于江淮之間,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見外事,而安于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養(yǎng)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慶歷丙戌六月日,歐陽修記。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顧而樂之
樂:以……為樂B.按其圖記
按:查核C.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
幸:僥幸D.因為本其山川
本:根據(jù)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夏始飲滁水而甘
②順風而呼
B.①用武之地也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C.①四方賓客之所不至
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D.①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
②杳不知其所之也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滁州介于江淮之間,雖有商賈往還,但四方賓客并不來此偏僻的豐樂亭。盡管此處環(huán)境優(yōu)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聽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綿清涼。B.文章描寫山泉景色之美,敘述建亭游賞之樂,文筆簡潔生動。如用“聳然”“窈然”“滃然”,就點出了山水的獨特情貌;用“掇”“蔭”就表現(xiàn)出了游賞之樂。C.滁州在五代時兵禍不斷,至宋統(tǒng)一后才得以安定。作者感慨今昔,贊頌朝廷使人民休養(yǎng)生息的功德,歌頌太平氣象,從而寄托了安定來之不易、應予珍惜之意。D.作者反復指出“故老皆無在者”“遺老盡矣”,透露出對人們居安而不思危的隱憂,要人們記住“幸生無事之時”,指出自己有“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的職責。10.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1)于是疏泉鑿石,辟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游其間。(3分)(2)民生不見外事,而安于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3分)(3)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3分)
參考答案:7.C(幸,慶幸)8.D(A①連詞,表順承關系,才;②連詞,修飾關系。B①語氣詞,表判斷;②句中助詞,不譯。C①句中助詞,不譯;②音節(jié)助詞,不譯。D。①②兩句中的“所”均與其后的動詞構成所字結構。)9.A,文中是說滁州因處江淮之間,非通衢大邑,故四方商旅賓客皆不至。10.(1)于是疏通泉水,鑿開巖石,開辟出一塊地方來建造亭子,從而和滁州人一道來這里游樂。(2)百姓在一生中接觸不到外邊的事情,安心地耕田種地,穿衣吃飯,快樂地過日子,一直到死。(3)使百姓知道能夠安享這豐收年景的歡樂的原因,是有幸生活在太平無事的時代啊?!緟⒖甲g文】我擔任滁州的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覺得甘甜。向滁州人詢問泉水的發(fā)源地,就在距離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處。它的上面是豐山,高聳地矗立著;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潛藏著;中間有一股清泉,水勢洶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愛這里的風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鑿開石頭,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這美景中往來游樂。滁州在五代混戰(zhàn)的時候,是個互相爭奪的地區(qū)。過去,太祖皇帝曾經率領后周兵在清流山下?lián)魸⒗罹暗氖迦f軍隊,在滁州東門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將皇甫暉、姚鳳,就這樣平定了滁州。我曾經考察過滁州地區(qū)的山水,查核過滁州地區(qū)的圖籍,登上高山來眺望清流關,想尋找皇甫暉、姚鳳被捉的地方??墒?,當時的人都已經不在,大概是天下太平的時間長久了。自從唐朝敗壞了它的政局,全國四分五裂,英雄豪杰們全都起來爭奪天下,到處都是敵對的政權,哪能數(shù)得清呢?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現(xiàn),全國就統(tǒng)一了。以前的憑靠險要的割據(jù)都被削平消滅。在一百年之間,靜靜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問問那時的情形,可是留下來的老年人已經不在人世了。如今,滁州處在長江、淮河之間,是乘船坐車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著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飯,歡樂地過日子,一直到死。有誰曉得這是皇帝的功德,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滋潤化育到一百年的長久呢!我來到這里,喜歡它地方僻靜而公事清簡,又愛它的風俗安恬閑適。在山谷間找到這樣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來游玩,抬頭望山,低首聽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鮮花,夏天在茂密的喬木乘涼,刮風落霜結冰飛雪之時,更鮮明地顯露出它的清肅秀美,四時的風光,無一不令人喜愛。(那時)又慶幸遇到民眾為那年谷物的豐收成熟而高興,樂意與我同游。于是為此根據(jù)這里的山脈河流,敘述這里風俗的美好,讓民眾知道能夠安享豐年的歡樂,是因為有幸生于這太平無事的時代。宣揚皇上的恩德,和民眾共享歡樂,這是刺史職責范圍內的事。于是就寫下(這篇文章)來為這座亭子命名。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時年數(shù)歲,感戀彌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劉氏,躬自撫養(yǎng),密奉事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嘗后進。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①。少仕蜀,為郎。數(shù)使吳,有才辯,吳人稱之。蜀平,泰始初,詔征為太子洗馬。密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yǎng),遂不應命。乃上疏曰:臣以險釁……帝覽之曰:“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召。后劉終,服闋,復以洗馬征至洛。司空張華問之曰:“安樂公何如?”密曰:“可次齊桓。”華問其故,對曰:“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贝螁枺骸翱酌餮越毯嗡椋俊泵茉唬骸拔羲?、禹、皋陶相與語,故得簡雅;《大誥》與凡人言,宜碎。孔明與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比A善之。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內轉,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餞東堂,詔密令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從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選自《晉書·李密傳》)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祖母劉氏,躬自撫養(yǎng)
躬:親自。B.數(shù)使吳,有才辯
數(shù):多次。C.是知成敗一也
是:這樣。D.密有才能,常望內轉
內轉:歸家。5.下列給文中畫波浪線的文字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B.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C.出為溫令而僧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D.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6.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茿.李密幾歲大的時候就成了孤兒是祖母劉氏把他撫養(yǎng)成人,他曾拜譙周為師,周的門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B.李密因為孝敬祖母而聞名,也因祖母年老,無人奉養(yǎng),上疏《陳情表》“辭不就職";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為太子洗馬C.李密在祖母去世后服孝期滿,到朝廷任洗馬的官職,實現(xiàn)“先盡孝后盡忠”忠孝兩全的夙愿。D.李密做溫縣縣令時,討厭下屬官吏,因給人寫信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而被上告,司吏因為他在溫縣做官清廉謹慎,沒有彈劾他。7.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2)孔明與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參考答案:4.D
5.B
6.D
7.(1)有空閑的時間就講學,忘記了疲勞,并且拜譙周為師,譙周的學生把他比成子游子夏一樣的人才。(2)和孔明說話的人沒有人能和孔明自己相匹敵,因此(孔明)說話細碎。4.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考生對于重點文言實詞的掌握能力。題干中答題關鍵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選項D中,“內轉”應該解釋為“地方官上調中央政府任職稱”。5.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可先根據(jù)句意從整體上將能斷開的斷開,再根據(jù)主謂或動賓關系及文言虛詞斷句。本題抓住關鍵主語“司隸”“從事”;虛詞“而”“曰”斷句。..................6.試題分析:此題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內容的能力。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著選項回到原文,從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混淆和關鍵詞語的誤譯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題中D項“沒有彈劾他”錯誤,是司隸認為李密在縣里清廉謹慎,駁回了從事對李密的彈劾。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比如本題,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進行比較選項,即可發(fā)現(xiàn)錯誤。7.試題分析:此題翻譯時需要注意計分點:(1)“暇”“師事”;(2)“無己敵”“是以”。文言文翻譯最主要是抓得分點,考生把兩句放到原文中,根據(jù)上下文意思,再結合句中得分點來翻譯句子。點睛: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文言文閱讀翻譯四字訣:首覽全文,掌握大意。詞不離句,句不離詞。詞句難解,前后聯(lián)系。跳躍句子,補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譯。省略倒裝,都有規(guī)律。常見虛詞,因句而異。實詞活用,領會語意。翻譯整句,句子流利。對照原文,務求直譯。字詞句篇,連成一氣。翻譯完畢,檢查仔細。參考譯文: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今四川彭山)人,別名虔。幼年喪父,母何氏改嫁。這時李密只有幾歲,他性情淳厚,非常思戀母親,以至生了病。祖母劉氏親自撫養(yǎng)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順和恭敬聞名當時。祖母劉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夜里未曾脫衣。祖母的飯菜、湯藥,他總要嘗過之后才讓祖母用。李密有時間就去學習,忘記了疲勞。他師事譙周,譙周的門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意思是說他博覽五經,精通《春秋左氏傳》,以文學見長)。他年輕時在蜀漢做郎官,多次出使吳國,頗有辯才,吳人稱贊他。蜀國被平定后,泰始初年,晉武帝下詔委任他為太子洗馬。他因為祖母年邁,沒有人侍奉贍養(yǎng),就沒有接受官職。他上書武帝說:“臣下因命運不好,小時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我慈愛的父親就不幸離我而去世了。過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親改了嫁。我的奶奶劉氏,憐憫我從小喪父又多病消瘦,便親自撫養(yǎng)我。臣下小時候經常有病,九歲時還不會走路,孤獨無靠,一直到成家立業(yè)。既沒有叔叔伯伯,也沒有哥哥弟弟,門庭衰微福氣淺薄,……
皇帝看了李密的表章說:“李密出名,一點也不假啊?!庇谑蔷筒辉僬髡倮蠲?。后來,李密的祖母去世了。等到李密的喪期結束后,皇帝又征召李密到洛陽任洗馬。司空張華問他:“您覺得安樂公劉禪怎么樣?”李密說:“可以和齊桓公相提并論?!睆埲A問他為什么這樣說,李密答道:“齊桓公得管仲而稱霸天下,用了豎刁而死于非命;安樂公得到諸葛亮而能與魏國抗衡,任用黃皓而亡了國。因此知道他們的成敗是一樣的原因?!睆埲A又問:“孔明的言教為什么這樣瑣碎?”李密答道:“過去舜、禹、皋陶交談,所以簡潔雅致,《大誥》與平常人說,適宜瑣碎。沒有和孔明旗鼓相當?shù)恼務撜?,他的言教就瑣碎啊?!睆埲A點頭稱是。后來李密做到溫令一職,而厭惡從事,經常給別人寫“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字句。從事拿著他的這些字向司隸告狀。司隸認為李密在縣里清廉謹慎,駁回了從事對李密的彈劾。李密很有才能,常常希望得到升遷。而朝廷里沒有為他說話的人,只能升任漢中太守一職。自己認為朝廷沒有重用他,很有怨言。等到皇上在東堂給大臣賜食蜜餞的時候,讓李密作詩。他在詩的最后寫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人們這樣說,有因就有果。朝中沒后臺,不如把鄉(xiāng)還。明君坐朝上,俗語怎成真?)武帝為此很生氣,于是,都官從事奏請皇帝罷免了李密的官職。后來,他在家中辭世。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下列依次填入橫線處的句子,最恰當?shù)囊豁検侵v演,又名演講,是面對聽眾,集中闡述某個問題的一種說話方式。(
)。因此,歷來為人們所重視。①一個是“演”,就是用表情、姿態(tài)、手勢來增強效果②講演可以起到宣傳真理、鼓動群眾的作用③一個是“講”,就是用話語來表達思想④講演包括兩個方面A.②③①④B.②①④③C.④③①②D.④②③①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的能力。又考查學生對文段的總結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斷能力。首先要把握語段,注意前后語境的關聯(lián)。本段可以按照總分總的結構進行排序,就橫線上排序部分分析,④應該是總句,再按照“講演”的順序,是先“講”后“演”,所以后面緊跟③①,且②句“講演可以起到宣傳真理、鼓動群眾的作用”,可以引出后面“因此,歷來為人們所重視”內容。所以選C項。8.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①這次軍事演習,藍隊一度處于劣勢,他們在關鍵時刻反戈一擊,才奪回了戰(zhàn)場上的主動權。②在全省經濟發(fā)展座談會上,李教授的講話直擊時弊,同時又頗具前瞻性,對于當前經濟工作而言,可謂空谷足音。③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磨刀、補鍋等許多曾與人們生活休戚相關的傳統(tǒng)手工藝正逐漸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④舊的夢想總是被新的夢想代替,很少有人能從一而終地記住自己做過的華麗縹緲的夢,因為現(xiàn)實需要人們不斷地調整夢想。⑤這幾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委似乎放棄了純粹的詩學考量,開始把目光從修辭轉向情懷,對作家中的“少數(shù)”乃至“例外”青眼有加。⑥他潛心于文字學研究,深居書齋十余年,焚膏繼晷,頗下了一番“頭懸梁錐刺股”的功夫,終于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A.②⑤⑥B.①⑤⑥C.③④⑤D.①②④參考答案:A點睛:對于成語題,第一要辨析詞義,包括詞語的語義側重點、詞語的詞義輕重、詞義范圍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武漢科技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榆林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課題申報參考:涉外民商事合同中經濟制裁法適用問題研究
- 《動物科學養(yǎng)殖技術》課件
- 液體化工產品購銷合同
- 公司員工聘用合同范年
- 跨境投資與并購項目合同
- 訂購水處理設備合同
- 全新茶葉銷售購銷合同下載
- 洗車店租賃合同
- 二零二五版電力設施維修保養(yǎng)合同協(xié)議3篇
- 最經典凈水廠施工組織設計
- VDA6.3過程審核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并購基金行業(yè)發(fā)展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4年湖南商務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帶答案
- 骨科手術中常被忽略的操作課件
- 《湖南師范大學》課件
- 2024年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分類匯編:作文題目
- 典范英語8-15Here comes trouble原文翻譯
- 六安市葉集化工園區(qū)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wǎng)一期工程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第一章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概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