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教育與教育學
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傳承社會文化、傳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基本途
徑。廣義的“教育”,是指以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為直接目的的社會活動。狹義的“教育”主
要指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是指狹義的教育,是教育者(主要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
劃、有組織地時受教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期望他們發(fā)生某種變化的活動。
義務教育:是國家用法律形式規(guī)定的對一定年齡兒童免費實施的某種程度的學校教育。
教育學:是一門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探索教育規(guī)律的科學。
教育多元化:是當代社會生活多元化和人的個性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它要求人們的教育觀念、
教育目標、辦學模式、教學內容與形式,以及評價標準等的多元化。
民辦教育(學校):非政府機關以外的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在國家法律的保障下,自愿辦
學、自籌資金、自主管理。其固定資產的主要比重是利用非國家財政教育經費形成的學校級
教育機構。
全民教育:最近10你那來提出的一種新的教育概念。全民教育就是讓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
特別是使適齡兒童受到完全的小學教育和使中青年脫盲。
科學知識再生產:是將科學生產的主要產品經過合理加工和編排,傳授給更多的人,使他們
能夠掌握前人創(chuàng)造的科學成果,為進行科學知識的再生產打下基礎。
教育世俗化:與公立教育發(fā)展相適應,教育逐漸從宗教中分離出來,有些國家明確規(guī)定,宗
教、正黨不得敢于教育,教育目標和內容等向世俗化方向發(fā)展。
教育民主化:是20世紀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機會均等;其次是
師生關系的民主化;再次指教育活動、教育方式、教育內容等的民主化,為學生提供更多的
自由選擇的機會。
教育的國家化:是教育由單純私人經營教育向教育由政府通過立法、資助、規(guī)劃等手段予以
宏觀管理和調控,并部分由公共部門經營的過程。
教育的起源和出現
起源:教育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象,人類生產勞動和語言的形成是教育產生的重要條件。人
類的教育活動起源于交往。
出現:當生產力發(fā)展一定水平時,學校出現。自此,教育就有了專門化的學校教育和非學校
教育兩種形態(tài)。
論述廣義教育與狹義教育有何聯系與區(qū)別?P130
答:二者的聯系
廣義的教育與狹義的教育都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一種現象,產生于社會生活的需要,并隨著
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兩者緊密聯系,具體表現在:
1、從本質上說,兩者都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活動,主要解決受教育者個體與社會之間的矛盾。
2、狹義教育實際上是廣義教育的部分,而廣義教育史狹義教育在時間和空間方面的延伸。
兩者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缺一不可。
二者的區(qū)別
廣義教育和狹義教育畢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還存在許多差別,主要表現在:
廣義的教育產生于人類社會的初級階段,而狹義的教育則是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社
會有能力提供一定的物質基礎來興辦學校和聘清教師時才出現的。
1,廣義教育的教學內容更加廣泛、教學形式也更加多樣,教學場地則因時因地而異。狹義
教育則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方面有比較嚴格的選擇和限制,同事也要求有想對固定的
場所。
2、廣義教育貫穿于人的一生,而狹義教育則僅僅局限于青少年時期的學校教育階段。
論述有關教育學起源的幾種觀點。P143
答:
1、生物起源說:最早由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利托爾諾提出的。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教育
學家沛西.能等人都持這種觀點。他們認為,教育現象不僅存在于人類社會之中,而且存在
于人類社會生活之外,甚至在人類產生之前,教育就早已存在于動物界。老動物對小動物的
愛護和照顧就是一種教育,人類教育只不過是在承襲動物教育基礎上的某些改善和發(fā)展。他
還把動物生存競爭的本能,說成是教育起源與存在的基礎。
2、心理起源說: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史學家孟祿。他從心理學觀點出發(fā),批判了教育的生
物起源說,認為教育是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模仿。兒童對成人的模仿是教
育的基礎。不論成人愿意與否,兒童都在模仿他們。因此,依照孟祿的意見,模仿是手段,
是教育過程的實質。
孟祿的心理起源說和利托爾諾的生物學說教育起源在實際上沒有什么本質差別,同樣抹
殺了教育的社會性,把受教育者當成無法控制的對象。
3、勞動起源說:這是十月革命后蘇聯一些教育史學家和教育學家的觀點。他們在批判資產
階級教育思想的同時,力圖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闡明教育的起源,特別實運用恩格斯在
《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作用》中闡述人和人類社會起源的觀點,提出教育起源于勞動。
他們主張,教育從人類生產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時候就開始了,同時認為教育是人類特有
的種有意識有目的的社會活動。
論述關于教育與社會關系的主要理論。P149
答:
1、教育獨立論:1922年,蔡元培在《新教育》上發(fā)表《教育獨立議》首次提出,“教育獨
立”思想一直延伸到新中國成立之前,其核心是仿效西方“學術自由,大學自治”的模式,
力主教育擺脫來自政治的、宗教的束縛,從人類文化傳承、人類社會發(fā)展、人類自身完善的
終極高度,提出發(fā)展教育的主張。這一教育思潮的出現于形成對提高教育地位與作用的認識,
對促進教育與科學的發(fā)展都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2、教育萬能論:(代表人物:愛爾維修):認為教育是萬能的,可以不受社會政治經濟的制
約。但現在來看,教育功能時能無限制的發(fā)揮,它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條件的制約。
而且教育功能還有正向功能和負向功能之分。
3、人力資本理論(代表人物:舒爾茨):人力資本是指凝聚在勞動者身上的知識、技能以及
其所表現出來的可以影響從事生產性工作的能力;它是人的資本形態(tài);該理論重視教育的作
用,認為教育投資是人力資本的核心,是一種可以帶來豐厚利潤的生產性投資。
4、篩選假設理論:認為教育是一種表示個人能力的工具,揭示了內涵于人的未來的生產特
征,表明了人的固有生產力,為雇主識別、選拔不同能力求職者提供依據,起到篩選作用,
它是從分析勞動力市場上雇主選聘求職者的過程去說明教育的經濟價值。
5、勞動力市場理論:包括二元勞動力市場理論(代表人物:皮奧雷、多林格和戈登)和人
力資本模式以及工作競爭模式等;二元勞動市場理論認為教育是決定勞動者在哪個勞動力市
場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力資本投資:包括學校教育、職業(yè)訓練、衛(wèi)生保健和為適應就業(yè)機會變化而進行的信息搜
尋等形式,所有這些方面的投資都或多或少改善和提高知識、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質,從而
提高生產力,增加金錢和精神收益。
人力資本:值得是人們擁有的諸多知識、技能及其他類似的可以影響從事生產性工作的能力,
它是資本形態(tài),因為它是未來薪水和報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資本形態(tài),因為它體現在人體上,
屬于人的一部分。
簡述教育學產生于發(fā)展的階段及特點P119
答:
1.教育學的萌芽階段
在這一階段,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們的教育思想,均是作為他們的哲學思想或政治思
想中的組成部分而存在的,教育學還沒有從哲學、政治等其他學科中分化出來,形成自
己獨立的學科體系。
2.獨立形態(tài)教育學的產生階段
在這一階段,教育學逐漸從哲學、宗教、倫理等學科中分化出來,在學科與內容上走向
獨立,形成了較為完整而系統的理論體系。
3.科學教育學的建立階段
在這?階段,馬克思和恩格斯創(chuàng)立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科學教育學的建
立奠定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使教育上的一系列根本問題得到了科學的解釋和
論證。
教育制度及其發(fā)展趨勢
1、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發(fā)展
從形式上看,教育經歷了從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過程。
2、現代教育制度的發(fā)展趨勢(簡述二戰(zhàn)以后教育制度的發(fā)展呈現出哪些趨勢?)(簡述現
代教育制度的發(fā)展趨勢。P123)(論述現代教育制度的發(fā)展趨勢表現在哪些方面?P198)
(1)加強學前教育并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2)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與職業(yè)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fā)展
(4)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
(5)教育的國際交流加強
(6)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論述古代學校的基本特征P175
答:古代學校教育在具體內容和形式上反映了社會發(fā)展水平的基本特征,這些特征表現在教
育上是:
1、階級性
2、道統性
3、專制性
4、刻板性
簡述中西方歷史上有關教育的代表性定義。P125
答:在中國主要有:
1、《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2、梁啟超:“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做人——學做‘現代的‘人”。
3、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4、孫喜亭:“教育是對人的發(fā)展的價值限定”。
在西方主要有:
1、夸美紐斯:“教育在于發(fā)展健全的個人”。
2、裴斯泰洛齊:“教育的目的在于發(fā)展人的一切天賦力量和能力”,“教育意味著完成的人的
發(fā)展”。
3、斯賓塞:“教育的任務是教導每一個人怎樣生活,訓練他們去過‘充滿’的生活”,“教育
即為未來人的完美生活做準備”。
4、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
簡述原始社會的教育特點。
答:1、教育的社會性和無階級性
2、教育不是專門的社會活動
3、教育以口耳相傳和觀察模仿為主要手段
簡述古代社會的學校教育內容是如何嚴重脫離生產勞動和社會實際的。
答:我國奴隸社會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六藝”
封建社會學校教育主要是內容是:“四書”、“五經”,都與生產勞動毫無關系。
在歐洲,不論雅典、斯巴達教育還是中世紀的教育,也都是只重視思想統治教育和軍事
體育,而蔑視生產知識的學習。歐洲中世紀教會教育中的“七藝”的王冠是神學,“七藝”
存在的全部意義就是為了論證神學的合理性。這都說明了古代學校教育都是與生產勞動、社
會實際想脫離的。
請結合史實,簡述我國古代學校教育出現的歷史背景。P103
答:學校教育正式產生于奴隸社會.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和剩余產品的出現,社會上出現了腦
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工,也為專門從事教育的工作人員和專門教育機構的出現,提供了物
質基礎和前提條件。我國奴隸社會就有了養(yǎng)世制,所謂“養(yǎng)國老于上庠,養(yǎng)庶老于下庠”,
國老、庶老專門從事知識經驗的記載、整理和傳授,“庠”就成為最初的學校教育機構,諸
老便成為了專職的教師。我國的夏朝已有了“庠”、“序”、“校"、“塾”等專門的施教機構;
商周時代又出現了“學”、“辟雍”、“泮宮”等學校教育機構。可見,古代學校的出現,是社
會發(fā)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教育史和教育發(fā)展過程中質的飛躍。
簡述古代羅馬帝國時期的教育特點
答:公元前30年,羅馬已成為跨歐、亞、非三洲的奴隸制大帝國,適應帝國政治統治的需
要,對教育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形成了一些特點:
1、建立國家教育行政制度,加強國家對教育的控制:
2、改變教育目的,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訓練順民和培養(yǎng)官吏;
3、教學內容日益脫離實際,教學方法日趨形式主義。
簡述早期地主階級改革派的教育主張P102
答:
1、“不拘一格降人才”
2、復興“經世致用”學風
3、“師夷長技以制夷”
簡述早期改良派的基本教育主張。PU8
答:
1.全面學習西學
2.改革科舉制度
3.建立近代學制
4.倡導女子教育
簡述古代學校教育的特征
答:1、階級性
2、道統性
3、專制性
4、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導地位
5、刻板性
論述科舉制度對中國古代教育的影響是什么?P163
答:隋唐以后實行的科舉取士的制度,滿足了封建君主專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權中央、
鞏固封建統治的效果,促進了社會的穩(wěn)定??婆e制度有一定的客觀標準,多少要憑才學,與
魏晉南北朝時期“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嚴格等級制相比,比較公正、合理,為擴大
的中小地主階級子弟進官為吏開辟了道路,對當時社會的發(fā)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由于選才與育才的標準和要求較為一致,科舉制度促進了學校教育的發(fā)展;但科舉考什
么,學校教育也跟著注重什么,便使學校教育完全屈從于科舉要求,淪為科舉的附庸。國家
只重視科舉而忽視學校教育;科舉束縛思想,敗壞學風;由于科舉的指揮棒作用,影響了自
然科學和技術的發(fā)展。
論述近代社會和現代社會教育的特征。P178
答:
近代社會教育的特征:
1、現代學校的出現和發(fā)展.從時間上說,現代學校最早出現在18世紀,是應現代大工業(yè)生
產的要求而產生的;
2、教育與生產勞動從分離走向結合,教育的生產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4、教育的復雜性程度和理論自覺性都越來越高。
現代社會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生產性
2、教育的科學性
3、教育的國際性
4、教育的未來性
5、教育的公共性
6、教育的終身性
論述近代教育的基本特征P131
答:16世紀世界進入近代社會后引起教育的巨大變化,表現在:
1、國家加強了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和干預,公立教育崛起,并逐漸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統;
2、教育的世俗化,不少國家規(guī)定宗教不得干預教育;
3、初等教育的普遍實施。
4、重視教育立法,實施以法治教。
論述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征P134
答:20世紀后的現代教育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教育的終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術的現代化
簡述現代教育的一般特點。P127
答:
1、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教育的廣泛普及和普及年限的逐步延長;
3、教育的形式多樣化;
4、終身教育成為現代教育的共同特點;
5、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觀念、教師素質的現代化;
6、現代教育追求通才教育、全面教育。
論述現代教育制度的改革特點P139
答:1、義務教育年限的延長
2、普通教育與職業(yè)教育的綜合化
3、高等教育的大眾化
4,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
論述教育現代化的內涵和內容。P189
答:教育現代化是一個國家和地區(qū)基于自己的教育傳統,積極地吸收國外優(yōu)秀教育成果,創(chuàng)
造適應大工業(yè)生產和社會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現代化。教育的現代化的內容主要包括:
1、教育觀念的現代化
2、教育內容的現代化
3、教育方法手段的現代化
4、教育管理的現代化
5、教師素質的現代化
論述現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P161
答:
1、面向21世紀的教育改革浪潮日益高漲
2、人的全面發(fā)展的豐富化和現實化
3、教育與社會生產的聯系更加緊密
4、終身教育思想正在逐步實現
5、提高教育質量成為重點
6、教育技術日益現代化
7、教育國際化濕透日益強勁
8、更關注全球命運和未來發(fā)展
論述如何看待形式教育論與實質教育論的爭議?P155
答:
1、形式教育:形成于17世紀,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國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
“形式教育論”者認為學生在校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發(fā)展智力,因此強調對學生進行“心能”
的訓練,即智力的訓練,
2、實質教育:是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出現的,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和英國教育家斯賓
塞是其主要代表人物?!皩嵸|教育論”者認為教學的意義在于積累知識,只要有知識就行,
有了知識,能力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發(fā)展了。
3、這兩派的主張都是片面的。
形式教育論者強調了智能訓練的必要性,但他們看不到智能發(fā)展依賴于知識的掌握,錯誤地
把智能發(fā)展與知識掌握割裂開來。由于他們不重視知識自身的價值,不根據社會的實際需要
選擇教材,結果是削弱了學生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實用知識,使學生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而實質教育論者雖然強調了對學生傳授知識的必要性,但是他們看不到知識的掌握和智能發(fā)
展的區(qū)別,錯誤地認為掌握了知識也就自然而然地發(fā)展了能力,只重視知識傳授,不重視職
能培養(yǎng),結果使許多學生雖然滿腹經綸,卻在新情況、新問題面前束手無策。
簡述形式化教育形態(tài)的形成的特點。P116
答:
1.教育主題確定;
2.教育對象相當穩(wěn)定;
3.有相對穩(wěn)定的活動場所和設施;
4.形成系列的文化傳播活動;
5.由以上因素結合而形成的獨立的社會活動形態(tài)。
非形式化教育:是指與生活過程、生產過程渾然一體的教育,沒有固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形式化教育是指有相對穩(wěn)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場所與設備,以及有相對規(guī)范化教育
內容的教育。制度化教育是指已經形成學校教育制度的教育,學制是這種教育的典型表征。
形式教育說:課程論中另一個長期引起爭論的問題,是怎樣看待知識在教學中的作用。一種
觀點認為,選擇某種知識作為課程,就是因為這種知識可以訓練人的智力,使人變得聰明。
這就是所謂的“形式教育說”。
形式教育論:相信在認知中理智的可靠,主張教育的任務在于使學生的官能和能力得到發(fā)展,
強調心智的練習及其遷移是發(fā)展官能的惟一途徑。在課程問題上,形勢教育論強調古典語言、
文字和古代歷史、數學、邏輯學等學科的教學,強調形式訓練。
教育現代化:即在觀念、制度、內容、方法、手段等方面有相對■穩(wěn)定的指標,它更是一個不
斷發(fā)展的過程。
現代教育的生產性:是現代教育的一種屬性,主要表現為:1、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
手段。2、教育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手段。3、教育促進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從而推動生產
力的發(fā)展。
教育改革:是對落后的教育狀況或思想乃至教育理論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變革,使其獲得預
期的進步與發(fā)展的過程。
簡述《學記》的教育思想
答:1、主張啟發(fā)式教學:主張開導學生,但不要牽著學生走;對學生提出比較高的要求,
但不要使學生失去自信;向學生指出解決問題的途徑,但不要提供現成的答案。
2、強調教學要循序漸進。
學記:是戰(zhàn)國末期樂正克的作品。是學記的教育哲學基礎,系統地總結先秦時代教育力量和
實踐研究的教育學專著。
簡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答:1、杜威將教育的本質概括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和改組”。
2、在教育目的上,他認為教育“于其之外無目的”,學校教育的目的就是組織力量保證
兒童的成長。
3、在師生關系上,他主張以兒童為中心。
4、與其教育基本觀點相?致,在教學上他倡導“做中學”,提倡活動課程,強調教法與
教材的統一、目的與活動的統一、智慧與探究的統一,形成了以兒童中心、活動課程、做中
學為特色的教學思想。
論述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觀點是什么?P193
答:杜威使用注意教育學基本要點是:
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過程與生活的過程是合一的,而不是為將來的某種生活做準備。
2“從做中學”:學校中的教學過程應以“兒童為中心”,從兒童的現有生活經驗出發(fā),在兒
童自身的活動中學習。
3、教學的任務不僅在于交給學生科學的結論,更重要的是促進并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使他們
掌握發(fā)現真理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他的代表作《民本主義與教育》,對20世紀的教育和教育學有著巨大的深
遠影響。
論述亞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主要觀點P155
答: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百科全書的學者、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的主要觀點是:
1、教育適應自然
2、和諧教育
3、文雅教育
簡述洛克教育思想中的合理主張P102
答:
1、反對嬌生慣養(yǎng),特別重視兒童的體力鍛煉;
2、重視道德教育的“及早實踐”,重視榜樣的作用,反對體罰;
3、重視發(fā)展兒童熱愛求知的習慣,不強迫兒童學習等。
洛克“白板說”:英國著名哲學家洛克認為人的心靈如同白板,觀念和知識都是來自后天,
并且得出結論,天賦的智力人人平等,“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張取
消封建等級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論述柏拉圖教育思想的主要觀點是什么?他在《理想國》中表達了怎樣的教育思想?P156
答:國家化的教育思想是柏拉圖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內容。在他看來,理想國家的建立與穩(wěn)定
有賴于教育;而教育應由國家負責,由國家為公民舉辦學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
構成?個較為完整的教育體系。同時他還主張教育從內容到形式都要受國家的嚴密控制,這
是因為教育是建立理想社會、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工具。
《理想國》是柏拉圖的代表作,它闡述了他對理想政體和理想社會的追求。其中也表達
了他的教育觀:理想國家教育最高目標是培養(yǎng)哲學家兼政治家一哲學王,強調通過教育使理
性在人的靈魂中起主導作用,使人成人一個正義的人。
論述蘇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主要觀點是什么?他的“產婆術”的特點是什么?P160
答: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突出的是提出了“智德統一論”,
影響深遠的是“產婆術”。
1、道德修養(yǎng)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2、“產婆術”是蘇格拉底進行講學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師生之間對話的方法,?般稱為“蘇
格拉底法”,又稱“產婆術”。
蘇格拉底問答法:可分為三步:第一步為蘇格拉底諷刺;第二步叫定義,在問答中反復詰難
和歸納,得以明確定義和概念;第三步叫助產術,引導學生進行思索,自己得出結論。
蘇格拉底產婆術:即助產術,即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思索、自己得出結論。正如蘇格拉底自己
所說,他自己雖然無知,但能幫助別人獲得知識,好像其母親是助產婆一樣,雖年老不能生
育,但能接生,能夠幫助新生命誕生。
論述赫爾巴特教育思想的主要觀點是什么?P196
答: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的突出貢獻在于把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把教育
價值論建立在倫理學上,并在理論上構建了教育學體系,從而奠定了科學教育學的基礎。他
的教育思想對后世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被看作傳統教育的代表作。
《普通教育學》共分三編:
第編:為“教育的一般目的”,論述了兒童管理的目的和方法,發(fā)展多方面的興趣是教學
的目的;
第二編:為“多方面的興趣”,論述了多方面興趣的對象與教學的進程等,提出了教學的4
個“形式階段”:明了、聯想、系統和方法;
第三編:為“性格的道德力量”,論述了通過教育形成兒童品德、性格的理論。
總體來看,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反應了德國國家主義的思想,在教育中特別強調道德教育
和培養(yǎng)對社會的有用之才;強調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任務,而且這種教育是強迫性的,紀
律和管理是它的主要手段。赫爾巴特認為紀律的木質是約束兒童的意志,使其與國家的意志
相一致,提出威嚇、監(jiān)督、命令、禁止和懲罰等都是管理的有效方法。
教學的教育性:是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率先提出的觀點,反應的是教學過程中知、情、意統
一的規(guī)律。赫爾巴特認為,理性、情感、意志都是在知識基礎上產生的,教學是形成人的品
德的基本途徑,不能把教學的教養(yǎng)作用與教學的陶冶品性的作用分割開來,應該把知識漢陽
與人的人格成長統一于教學過程中。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是不存在的,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
論述夸美紐斯教育思想的主要觀點是什么?P203
答:夸美紐斯是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特別強調教育的自然性:
首先,他認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天賦予人的自然本性是同樣的,人應受到同樣的教育;
其次,人與自然均應遵循同樣的法則一秩序
再次,提出“把一切只是交給一切人”的口號,不僅拓寬了教育的知識范圍,也提出來教育
普及的理想;
最后,以“泛智論”和教育適應“自然”為依據,闡述了學習的程序,提出了統一學制系統。
他把學習分為四個時期:嬰兒期(出生至6歲)、兒童期(6至12歲)、少年期(12至18
歲)和青年期(18至24歲),相應地成立四種學校,即母音學校、國語學校、拉丁語學校
和大學。同時規(guī)定了各級學校學習的不同內容。
簡述盧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
答:強調對兒童進行教育,必須遵循自然的要求,順應人的自然本性,反對成人不顧兒童的
特點,按照傳統與偏見強制兒童接受違反自然的所謂教育,干涉或限制兒童的自由發(fā)展。
論述比較夸美紐斯、盧梭、康德、裴斯泰洛奇在“自然教育”思想上的不同點。P197
答:他們都強調“自然教育”,但到具體的內容與方式又有所不同,表現在:
1、夸美紐斯
自然性首先是指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賦予人的自然本性是一樣的,人應受到同樣的
教育,其次是說人與自然遵循同樣的法則,教育可從自然的法則中找到教育法則,教育要遵
循人的自然發(fā)展的原則。
2、盧梭
對自然性的強調到了使之與現代文明對立的程度,他所理解的自然,是指不為社會和環(huán)
境所歪曲,不受世俗和偏見支配的人性,強調得讓兒童在自然中順其自然發(fā)展才是好的教育,
甚至越是遠離社會影響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3、康德
認為人的所有自然稟賦都有待于發(fā)展才能生存,“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動物”教育的根本
任務在于發(fā)展人的自然稟賦。
4、裴斯泰洛奇
進行了多次產生世界性影響的教育試驗,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則全面地、
和諧地發(fā)展兒童的一切天賦力量,主張教育要遵循自然,使兒童自然發(fā)展。
自然教育思想:夸美紐斯、盧梭、康德等均強調教育的自然性,對教育的自然性思想作新的
解釋,并使之哲學化,認為教育的根本屬性在于充分發(fā)揮人的自然稟賦。
簡述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含義P122
答:
1、生活含有教育的意義
2、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3、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這一思想在破除傳統教育脫離民眾、脫離社會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論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論,并比較他們的異同。P164
答: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他的理論認為,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決定教育,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生力
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所強調的是教育以生活為中心,所反對的是傳統教育脫離生活而以書
本為中心。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論關注的基本問題是:什么樣的生活才是美好的,才是值得向
往的,教育怎樣為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盡力,教育又怎樣對待生活中的不足和弊端,尤其是,教育
本身怎樣才能成為美好生活的典范。
兩者相同點:承認教育和生活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反對將教育與生活分離;認為生
活含有重要的教育意義;成人教育對改造生活的重要作用。
不同點:
(1)定位不同:前者認為教育應該以生活為核心,后者認為教育也是生活的一個過程,
學校是生活的?種形式,生活包含教育。
(2)前者強調了生活的重要性,對系統教育的重要性有所忽視,后者更強調兩者的契
合。
(3)后者更注重把教育本身作為一種美好的生活。
簡述凱洛夫教育學的不足表現在哪些方面?P116
答:
1.國家行政領導與學校的關系上,忽視了學校自主性;
2.在學校與教師的關系上,忽視了教師的自主性;
3.在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上,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性;
4.過去強調了課程、教學大綱、教材的統一性、嚴肅性,忽視了他們的靈活性和不斷變革
的必要性。
簡述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P126
答: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指出,在人的發(fā)展問題上,應區(qū)別兩種不同的發(fā)展水平。
第一種發(fā)展水平是現有的發(fā)展水平,山已經完成的發(fā)展程序的結果而形成,表現為兒童能夠
獨立解決智力任務;
第二種發(fā)展水平他稱之為“最近發(fā)展區(qū)”,說明那些尚處于形成狀態(tài)、在成熟的過程中正在
形成的東西。這一水平表現為兒童還不能獨立解決某一問題,但在成人的幫助下,在集體活
動中通過模仿,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維果茨基強調指出,教育活動應建立在兒童的第二種水平之上,應立足于不斷將其“最近發(fā)
展區(qū)”轉化為現有的發(fā)展水平,使全部教學和教育工作走在學生發(fā)展的前面。
最近發(fā)展區(qū):前蘇聯心理學教維果茨基提出的一種兒童發(fā)展理論。該理論認為,教育對兒童
的發(fā)展能起主導作用和促進作用,但需要確定兒童發(fā)展的兩種水平,?種是已經達到的發(fā)展
水平,表現為兒童能夠獨立解決的智力任務;另一種是兒童可能達到的發(fā)展水平,表現為“兒
童還不能獨立解決任務,但在成人的幫助下、在集體活動中,通過模仿,卻能夠解決這些任
務”。這兩種水平之間的距離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
簡述西周“六藝”教育的內容和特征
答:內容:“六藝”具體指:禮、樂、射、御、書、數,按其學科性質分成三大方面:
禮樂、射御、書數;
特征:1、既重視思想道德,也重視文化知識;
2、既注意傳統文化,也注意實用技能;
3、既重視文事,也重視武備;
4、既要符合禮儀規(guī)范,也要求內心情感修養(yǎng)。
簡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1、孔子認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個性的差異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習相
遠”);
2、孔子的學說以“仁”,為核心和最高道德標準,主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
言、非禮勿動”,強調忠孝與仁愛;
1、孔子繼承了西周六藝教育的傳統,教育綱領是“博學于文,約之于禮”,基本科目
是詩、書、禮、樂、易、春秋;
2、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成人先天差異,但更強調“學而知之”,重視因材施教;
3、孔子很強調學習與思想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他還很強
調學習與行動相結合,要求學以致用,把知識運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實踐中去。
簡述孔子“學而優(yōu)則仕”的教育主張
答:“學而優(yōu)則仕”基本含義是主張把官職與學習緊密聯系起來,有官職的人應該是受過教
育并繼續(xù)學習的人,受過教育的人應該得到一定的官職,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能治國安民的賢能
之士。
“學而優(yōu)則仕”教育目的論的提出,在當時具有很大的進步意義:
4、反對不學而仕的世襲制,為平民開拓了從政的道路;
5、把學優(yōu)與仕優(yōu)聯系起來,以學優(yōu)保證仕優(yōu),有利于推行賢人治邦,改良社會政治。
但是,這一教育目的論對中國古代教育業(yè)產生了一些消極影響:
1、對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視了教育的經濟功能,強化了中國“官本位”的傳統
觀念;
2、以名利為誘餌,使中國知識分子從一入學讀書始,就產生嚴重的功名意識,形成“兩
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傳統觀念。
論述孔子教育思想的觀點P166
答: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對中國的文化教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
在《論語》中,歸納起來,其主要觀點是:
1、在教育目的匕宣揚巨涌“賢才”,主張“學而優(yōu)則仕”,大辦創(chuàng)辦私學,培養(yǎng)“賢才”
和“君子”
2、在教育對象匕宣揚“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主張“有教無類”
3、在道德教育思想上:以“仁”為核心和最高道德標準,主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
禮勿言,非禮勿動”
4、在教學內容上:繼承西周“六藝”教育傳統
5、在教學思想上:注意個性差異,重視因材施教
6、作為教師,他提倡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
簡述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
答:“有教無類”是孔子的辦學方針,它規(guī)定了孔子辦私學的教育對象,其基本含義是:不
分華夷,無別貴賤,擴大受教育的對象,使那些愿意學習而在學習、經濟條件和時間上又允
許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這一教育主張順應了社會歷史進步潮流,打破了少數
奴隸主貴族對文化教育的壟斷,擴大了受教育的范圍,符合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趨勢。
簡述影響學制制定的因素
答:1、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
2、科學技術發(fā)展水平
3、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性質
4、青少年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年齡特征
5、民族文化和教育傳統
簡述學制確立的依據。P116
答:
1.學制的確立,取決于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水平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狀況。
2.學制的確立,受社會制度的制約,反映一個國家教育政策的要求。
3.學制的確立必須考慮到人口狀況。人口狀況包括人口的數量、分布、質量等。教育的對
象是人,學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改革等都必須考慮到人口的狀況。
4.學制的確立,還要依據青少年兒童的年齡特征。確定入學年齡、修業(yè)年限、各級各類學
校的分段,都要考慮兒童和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切合他們智力、體力等的發(fā)展水平。
5.學制的確立,要吸取原有學制中有用的部分,參照外國學制的經驗。每個國家的學制都
有它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不同的社會制度下,在學制上也常用相同的形式。
論述何謂學校教育制度?決定學制建立的最主要依據是什么?根據我國實際,參照現在學
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趨勢,你認為我國的學校教育制度需要怎樣進一步改革?P152
答: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指一個國家各級各類的學校的系統,它規(guī)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
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yè)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決定學校教育制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由各種社會因素決定。
1、學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決于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水平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狀況;
2、學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又受社會制度的制約,反映一個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要求;
3、學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還要考慮到人口狀況。人口的文化素質是學制確立忖應該考慮的
重要因素。
4、學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還要依據青少年兒童的年齡特征。確定入學年齡、修業(yè)年限、各
級各類學校的分段,都要考慮兒童和青少年是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切合他們智力和體力的發(fā)展
水平。
5、學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還要吸取原有學制中有用的部分,參照外國學制的經驗。
為此,學制的制定和改革應中醫(yī)以下兒方面:
1、考慮到社會生產關系性質,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到社會申長禮和科學技術發(fā)展水平。
2、學制改革要走自己的路,避免完全照搬西方;
3、學制改革要科學化、理性化。
世界現代學校教育制度改革大致有以下新的趨勢:
1、提高入學年齡,義務教育年限的延長;
2、普通教育和職業(yè)教育的綜合化;
3、高等教育的大眾化;
4、終身教育體系的建構。
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學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論述學校教育的個體個性化與社會化功能。P150
答:學校教育同時具有個體個性化與社會化功能。
1、現代學校的政治職能是通過培養(yǎng)人實現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青年一代傳播一定的政治思想意識,促使其政治社會化的職能;
(2)為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與統治而培養(yǎng)專門人才的職能;
(3)營造和推進社會輿論,促進或改變政治發(fā)展的職能;
2、現代學校的經濟功能
(1)為社會生產各部門提供勞動力后備軍的職能;
(2)實現科學知識再生產的職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3)改善全民素質,儲備經濟發(fā)展?jié)摿Φ墓δ堋?/p>
3、現代學校的文化職能
(1)整理和保存文化職能;
(2)傳遞和傳播文化職能;
(3)創(chuàng)造和更新文化的職能。
4、學校促進人的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過程就是哥特個性化的過程,現代學校應在以下兒方面擔
負起發(fā)展人的身心的職能
(1)學校應能使個體的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
(2)學校應促進人的身心的和諧發(fā)展;
(3)學校應充分挖掘人的發(fā)展的潛能,指明發(fā)展的方向以減少發(fā)展的盲目性。
論述我國教育本質討論的始末及其主要觀點P160
答: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教育界深受蘇聯教育理論的影響。1952年《人民教育》雜志提
出了以下觀點:教育是上層建筑,教育又具有自己的專門特點;教育無疑是與生產力相聯系
的,因為它是勞動力再生產的手段之一,但作為上層建筑的教育同生產力沒有直接的聯系,
教育必須通過經濟基礎的中介才能發(fā)揮作用,教育不直接反映生產力發(fā)展水平。這些觀點,
當時基本上為我國教育界所接受。
1978年首先對教育簡單的歸結為上層建筑的正統觀念提出了挑戰(zhàn),認為教育包含了上
層建筑的東西,但不能說教育就是上層建筑。其后出現教育屬于上層建筑和教育屬于生產力
兩種觀點的討論。至今,關于“教育本質”的討論尚未定論。
我國關于教育本質的討論主要有以下幾個觀點:
1、教育是社會的上層建筑;
2、教育是社會生產力;
3、教育本質一部分是上層建筑,一部分是生產力;
4、教育本質處于從量變到質變的不斷演變過程中,在某些歷史階段其本質是生產力,
在另一些歷史階段其本質是上層建筑;
5、教育是促進人體社會化的過程;
6、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活動。
論述“經濟要發(fā)展,教育需先行”。P184
答:
1、教育先行是當代經濟發(fā)展和教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現代教育通過培養(yǎng)人才,使科學知識
與人才結合,同時實現科學知識的生產和在生產。在科學知識廣泛運用于生產過程的現階段,
教育對于生產、對于經濟發(fā)展的作用更為突出。
2、教育是為未來社會、經濟和科技發(fā)展培養(yǎng)人才。由于人才培養(yǎng)的長期性和教育工作效益
的滯后性,決定了教育的發(fā)展必須先于經濟發(fā)展。不能等經濟發(fā)展了,再發(fā)展教育,而是要
使教育的發(fā)展在適當程度上優(yōu)先經濟的發(fā)展,這樣才能為經濟的發(fā)展準備好適當的人才。
3、教育發(fā)展要受到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制約,教育先行決不意味著可以超越經濟發(fā)展水平的
制約。教育受經濟發(fā)展的制約并不是要消極等待經濟條件,跟在經濟后面,而應當在現時經
濟發(fā)展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的經濟條件,使教育的發(fā)展先走一步,為經濟發(fā)展做
好人才準備。教育先行也正是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要求。
隨著現代化經濟建設的推進,教育對經濟的發(fā)展越來越顯示出強大的推動作用和先導功效。
因此,教育絕不能滯后于經濟建設,而必須適度超前于經濟的發(fā)展。
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來,使教育在適應現存生產力的政治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基礎
上,適當超前于社會生產力和政治經濟的發(fā)展,其中一是教育投資增長速度應當超過經濟增
長速度;二是在人才培養(yǎng)上要兼顧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近期與遠期的需要,目標、內容等方
面適當超前。
論述當前我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應當如何解決?P170
答:從全國來看,由于政治、經濟和文化發(fā)展是不平衡的,導致了教育發(fā)展的不平衡,如沿
海與內地教育、城市與農村教育、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重:點與一般學校教育發(fā)展水平呈現
出差異性。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教育發(fā)展的地區(qū)間的不平衡,東西部教育水平在硬件建設和軟件上都有很大的差距。
2、教育發(fā)展階段的不平衡。
3、教育城鄉(xiāng)差距依然突出。
4、教育中的性別差異依然存在。
解決我國教育發(fā)展不平衡的問題,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必須從普及小學教育做起,一定要在普及小學教育的基礎上普及中學,
嚴格按照教育規(guī)律和特點辦事,不能操之過急。
2、必須加強教師的培養(yǎng),造就一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改進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管
理,增加教育經費,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供可靠的保證。
3、與此同時,還要發(fā)展幼兒教育,發(fā)展肓、聾、啞、殘疾和弱智兒童的教育。
4、再有,各級政府要認真監(jiān)督《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實施。確保適齡兒童和青
少年受教育的權利。
在當前義務教育中還存在以下具體問題:
1、影視教育風行,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2、重教學輕教研。
3、重傳授輕反饋。
4、教育的評價體制單一,大多數情況下奉行的是結果評價,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也不利于
義務教育的順利進行和教育質量的提高。
簡述為什么說教育在人的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P117
答:
1.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它規(guī)定者人的發(fā)展方向。
2.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給人的影響比較全面、系統和深刻。
3.學校有專門負責教育工作的教師。
論述為什么說教育在人特別是年輕一代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P182
答:
1、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培養(yǎng)人的活動,它規(guī)定著人的發(fā)展方向。
學校教育能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給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按照一定的
思想政治方向發(fā)展,更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使年青一代健康地成長。
2、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給人的影響比較全面、系統和深刻。
3、學校有專門負責教育工作的教師。學校教育是通過專門培訓過的教師來進行工作的。
教育對人的發(fā)展主導作用,在年青一代的成長中表現得更為明顯,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
他們在知識的獲得和思想品德的提高,除依靠所受的教育外,更多地依靠工作的實踐、自學
和自我修養(yǎng)。因而,教育對年青一代的發(fā)展所起的作用比成年一代人的發(fā)展所起的作用更大
一些。
簡述當前我國的幾種主要學校系統。P114
答:
1.普通教育的學校系統。
山小學、初中、高中組成,對學生實施基礎教育。血脂主要有六三三制和五四三制兩種。
2.專門教育的學校系統。
由各種中等專業(yè)學校和職業(yè)中學、各種全II制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組成,實施專業(yè)
教育和職業(yè)教育。
3.成人教育的學校系統。
由各種成人初等學校、中等學校、成人高等學校組成,向成人實施普通文化科學知識的補償
教育和中等、高等專業(yè)教育。
普通教育:是以升學為主要目標、以基礎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教育。職業(yè)教育是以就業(yè)為
主要目標、以從事某種職業(yè)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教育。
論述什么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學校教育如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P148
答:所謂創(chuàng)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并能夠取得創(chuàng)新
成果的人才。
學校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基本要求是:
1、確立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思維、床戲能力并取得
創(chuàng)新成果的人才。
2、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奠定基礎。
3、改革教學方法,加強探究性學習,重視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4、重視教學的個性化。發(fā)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
5、改善教育教學管理,營造寬松自由的人才成長環(huán)境。
論述我國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如何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
P181
答:當前,我國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教育觀念特別是人才陳舊觀念;
2、教學管理制度僵化、劃-;
3、教學模式單一;
4、過分強調接受學習。忽視探究式學習;
5、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的基本措施包括:
1、觀念創(chuàng)新,樹立新的人才觀、質量觀、學習觀、教育觀;
2、制度創(chuàng)新,建立靈活多樣的管理制度;
3、內容創(chuàng)新,建立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平衡的課程體系;
4、方法創(chuàng)新,加強個性化教學與探究性學習;
5、評價創(chuàng)新,突出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功能;
6、文化創(chuàng)新,營造寬松自由的成長氛圍。
論述創(chuàng)新教育的主要特征。P192
答:創(chuàng)新型人才主要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人格等三個方面的素質。
所謂創(chuàng)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索興趣,求知欲,對新異事物的敏感,對真知的制作追
求,對發(fā)現、發(fā)明、革新、開拓、進去的百折不撓的精神,這是進行創(chuàng)新的動力。
所謂創(chuàng)新能力:主要包括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性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性計劃、組織與實施某種
活動的能力。
所謂創(chuàng)新人格:主要包括責任感、使命感、事業(yè)心、執(zhí)著的愛、頑強的意志、毅力,能經受
挫折、失敗的良好心態(tài),以及堅韌頑強的性格。
為此,創(chuàng)新教育應具有以下特征:
1、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薦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促進人的發(fā)展。
2、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陣地教學。
3、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營造一個開放的大環(huán)境,就是要給學校尤其是學生自主
的空間,給學校自主權,為創(chuàng)新性人才的培養(yǎng)建立一套合適的教育機制。
4、一定要轉變教育觀念。
5、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時間能力還應關注測量和評價的研究,編制出一套符合我國學生
特點的測量工具。
論述分析教育在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P165
答:長期以來,一些國家把科技創(chuàng)新作為基本戰(zhàn)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日益強
大的競爭優(yōu)勢,國際學術界把這一類國家稱之為創(chuàng)新型國家。
在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中,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發(fā)揮著基礎和生力軍作用,具體體現在:
1、教育是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和培訓基地;
2、教育是自主創(chuàng)新的主陣地;
3、教育是高新技術產業(yè)的:“孵化站”和傳統技術改造的服務站。
4、教育是科學技術知識的推廣站;
5、教育是創(chuàng)新文化的中心。
論述新科技革命改變人的教育觀念的主要表現。P163
答:新的科技革命對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戰(zhàn),也深刻改變著人們的教育觀念,主要表現在以下
幾個方面:
1、能力比知識更重要。
2、教學形式個別化。
3、培養(yǎng)目標個性化更加受到關注。
4、強調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論述教育應對社會發(fā)展和人的需求的挑戰(zhàn)時應采取的策略。P195
答:社會的現代化、經濟全球化、知識經濟的發(fā)展以及信息社會與多元文化都對教育的發(fā)展
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和需求。
當今社會,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變得非常重要,而培養(yǎng)人才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這體現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并且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方面,教育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在繼承本國教育優(yōu)良傳統的基礎上,積極吸收和借鑒
外國的先進教育理念,來充實本國的教育教學,但不能照抄照搬,在現在的教育基礎上進行
合理的創(chuàng)新,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大繼續(xù)教育力度,樹立終身教育意識,讓人的
知識和素養(yǎng)跟得上時代的前進步伐。教育不是萬能的,但是教育是推動社會和個人發(fā)展的主
導力量,教育的現代化是應對社會發(fā)展和人的需求的重要策略。
總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需要依靠創(chuàng)新教育;迎接社會的挑戰(zhàn)和需求,教育要進行創(chuàng)新。
論述為什么說教育具有創(chuàng)新文化的功能?P193
答:教育具有創(chuàng)新文化的功能,其原因在于:
1、教育自身方面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如新的教育思想、學說和方式方法的創(chuàng)新等,以科學研究
為主要形式的文化創(chuàng)造活動,構成了社會總體文化創(chuàng)新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不少教育工作
者同時也是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
2、現代教育在數量和質量上培養(yǎng)了一支文化建設的生力軍,為文化的創(chuàng)造提供了可能性。
人是文化創(chuàng)造的主體,人不僅是文化的傳承者,同時也是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文化一旦為人所掌
握,就會產生創(chuàng)造新文化的動力。而教育無限地發(fā)掘了人創(chuàng)造文化的潛能,增強了人創(chuàng)造文
化的能力。
聯系實際,論述教育的公平與效率問題。P207
答:
1、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屬性。
首先,教育是一種公共資源
其次,教育具有通過促進社會流動和改變收入分配,進而促進社會公平的作用
第三,教育具有復制和放大現有社會智育的作用
第四,教育凝結著社會對未來的期望,是公民基本權利的具體體現,也是人發(fā)展的起點
2、教育公平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第一,教育機會公平。
第二,教育過程中,受教者均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3、當今的教育不公平現象
4、在教育機會的公平與效率的關系理論上,有三種不同的觀點和主張:
第一,從實現社會公平的理想出發(fā),教育的發(fā)展必須以公平為最高原則;
第二,必須以效率為最高原則,教育機會的公平程度應絕對服從經濟效率的需求
第三,公平與效率并重,互相兼顧。
簡述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對教育的影響P123
答:
1.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關于知識的觀念;
2.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關于學習的教育的觀念;
3.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現教育的第三次飛躍提供了平臺。
論述教育學研究的對象是什么?P189
答:當代教育學發(fā)展呈現如下趨勢:
1、教育學研究的問題領域急劇擴大:從微觀的教育教學過程擴展到宏觀的教育規(guī)劃,從教
育的內部關系擴展到教育的外部關系,從既基礎教育擴展到高等教育,從正規(guī)教育擴展到非
正規(guī)教育,從學校教育擴展到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從正常兒童教育擴展到特殊兒童教育,
從兒童教育擴展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等。
2、教育學研究基礎和研究模式的多樣化:不僅以哲學、心理學為教育學研究基礎,而且還
包括諸如生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更為廣闊的學科領域:與之相關的研究模式呈現為多樣
化,有的從科學主義視角研究,強調對教育活動中數量關系的描述;有的則從人文主義視角
研究,強調教育中非效益關系的質的東西的分析等,或者介于兩者之間,或偏向一方,或兩
者結合等;研究層次出現了基礎研究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行動研究、咨詢開發(fā)研究等多種
類型。
3、教育學發(fā)生了細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學科。
4、教育學研究與教育實踐改革的關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學研究加強了對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學的元理論。
教育學的元研究:是對某類研究活動本身存在問題(元問題)的研究,教育學的元問題的研
究就是教育學的元研究。研究的目的是反思和指導教育研究行為,間接影響教育知識的生產
以及教育實踐。最早提出教育學元問題和元研究的是德國教育學家布雷欽卡。
論述教育的功能。P145
答: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動和系統對個體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所產生的各種影響和作用。教育功能
共有以下集中分類:
1、個體發(fā)展功能與社會發(fā)展功能:
2、正向功能與負向功能;
3、顯性功能與隱形功能
論述分析教育的文化功能。P185
答: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現為對文化起著承傳、改造和創(chuàng)新。
1、教育具有問哈傳承的功能
是傳遞人類文化特別是人類文化精華的重要手段或工具。
2、教育對文化的改造表現為選擇文化和整理文化兩種形式。
(1)現代教育對文化的選擇主要是通過對教師的選擇和對教育方式的選擇來實現。這種
選擇主要包括:
第一,選擇社會的主流要素和基本精神:
第二,選擇能有效促進學生多方面得到發(fā)展的基本文化要素;
第三,選擇有利于科技進步、生產發(fā)展和生活質量提高的實際應用效率較高的文化要素。
(2)教育對文化的整理
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之所以具有整理文化的功能,首先是因為它本身具有整理文化的需
要,文化只有經過教育的整理。才易于被年青一代理解和接受。其次是因為教育者具有整理
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文化創(chuàng)新的功能。新的教育思想、學說和方式方法是世界總體文化中創(chuàng)新的一
個有機組成部分;現代教育為文化的不斷更新發(fā)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人;現代教育
的許多活動已與科技發(fā)明、文化更新融為一體。
論述教育的政治功能。P186
答: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現在:
1、教育能為政治經濟培養(yǎng)所需要的人才,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發(fā)作用主要是通過培養(yǎng)人
來實現的。
2、教育可以促進民主。一個國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決于個國家的政體,但又間接取決于
這個國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程度。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知識越豐富,
就越能增強人民的權利意識,認識民主的價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動政治的改革和進步。
3、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的輿論力量。學校是知識分子集中的地方,學校的教師和學生
的言論、教材、文章,以及他們的行為,都是宣傳某種思想,形成某種輿論,藉以影響群眾,
服務于一定的政治經濟的現實力量。
論述教育的社會功能。P190
答:
1、教育的經濟功能
(1)教育把可能的生產力轉化為直接的現實的生產力,實現勞動力的再生產。
(2)教育通過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經濟發(fā)展。
(3)教育實現了科學知識的再生產。
(4)教育生產新的科學知識和新的生產力。
2、教育的政治功能
(1)通過培養(yǎng)一定社會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實現教育的政治作用;
(2)通過宣傳統治階級的思想意識,制造一定的社會輿論為政治服務。
(3)組織學生直接參加社會的政治活動,把學生作為現實的政治力量使用。
(4)通過教育制度,實現對受教育者的階級或階層的選拔,使原有的社會政治關系得以延
續(xù)和發(fā)展,或者加速改變舊的社會政治關系。
(5)教育推進政治民主化。
3、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傳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選擇功能
(3)教育的文化交流功能
(4)教育的文化創(chuàng)新功能
4、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可減少人口數量,是控制人口增長的手段之一
(2)教育可提高人口素質,是改變人口質量的手段之一
(3)教育可使人U結構趨向合理化
(4)教育有利于人口的遷移。
5、教育的科技功能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教育是科學文化再生產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促進科技革命和發(fā)展的重要手段,而且能直接生產科學技術。
教育是促進科技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本身就具有生產力的性質。
簡述教育的相對獨立性及其具體體現。P111
答: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運行規(guī)律和發(fā)展特點,具體體現在:
1.教育具有質的規(guī)定性;
(1)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社會實踐。
(2)教育是有意識地培養(yǎng)人的社會實踐。
(3)培養(yǎng)人是在教育學的時立統一中實現的。
(4)教育是有意識地培養(yǎng)人的特殊社會實踐。
2.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
(1)任何教育都具有歷史繼承性;
(2)教育要注意集成與發(fā)揚本民族的傳統。
3.教育有相對于社會生產力和政治經濟制度發(fā)展的不平衡性。
(1)教育相對獨立于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
(2)教育相對獨立于政治經濟制度。
簡述終身教育的必要性。P112
答:
1.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迫切要求知識的不斷更新;
2.人口增多是求學者渴望通過不同的途徑尋求知識的獲得;
3.現行學校的種種限制使終身教育成為?個有效的補充形式;
4.發(fā)展中國家致力于智力投資,改變人口素質的需求使終身教育具有廣泛的生長土壤;
5.大眾傳播媒介的飛速發(fā)展和人們閑暇時間的增多使終身教育成文可能。
終身教育:是人們充分地開發(fā)和利用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在曼城的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種訓
練和培養(yǎng)的總和。終身教育思想強調教育要貫穿人的一生;強調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體化,
青少年教育與成人教育一體化,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一體化。
基礎學力:是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首要關注點,指青少年兒童在讀、寫、算等方面的能力及
信息素養(yǎng),是開展終身學習、促進自身完善的基礎。
簡述“教育機會均等」P120
答:《聯合國人權宣言》第26款中對“教育機會均等”的概括:“不論社會階層,不論經濟
條件,也不論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兒童都有受教育的權利?!?/p>
論述聯系實際談談你對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教育公平和教育公共性的看法。P141
答:
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區(qū)域之間的均衡發(fā)展,省域之間、市域之間、縣域之間、鄉(xiāng)域之間以及城鄉(xiāng)之間。都要
統籌規(guī)劃,實現均衡發(fā)展;
二是區(qū)域內部學校之間得均衡發(fā)展;
三是群體之間的均衡發(fā)展,特別應當關注弱勢群體的教育問題。
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資源,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
個學生。由于各地經濟社會文化的長期不平衡發(fā)展,加上義務教育辦學和管理體制的地方化,
基礎教育領域的非均衡發(fā)展已經是一個工人的事實。主要表現為地區(qū)之間、城鄉(xiāng)之間和區(qū)域
內部的差別上。而在同一地區(qū)內,由于學校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存在著一批薄弱學校,保
障教育過程和教育質量的平等,教育公共性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
現實問題上學難帶來的受教育不公平增加了社會負擔。實現教育公平,保障公民的受教
育權是政府辦學的重要任務。對教育質量的追求決不能以犧牲教育公平為代價,犧牲教育公
平為代價換來的教育質量是得不償失的,也不可能真正的教育質量。
為此,我國制定了一下對策:
1、保證適齡兒童入學人口比例逐年提高。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有利促進了我國公眾接
受教育機會的擴大;
2、國家財政用于教育指出的不斷增長,加強對落后地區(qū)教育的重點扶持;
3、加強對義務教育工作的監(jiān)督和督導,進行相關的研究工作。
論述構建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的教育學的基本原則是什么?P187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特別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教育學研究逐漸
形成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教育理論與經驗,繼承發(fā)揚中華民族
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和教育傳統,著力研究當代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實際問題,這便是構建具
有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的教育學的基本原則。為此,我國的教育學既要體現時代的共同特征和
世界學術發(fā)展的最新成果,又要反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國情以及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客
觀實際;既能給人們以思想的啟迪和操作的規(guī)范,又能給實踐者主體創(chuàng)造性改造和發(fā)揮的廣
闊空間。人們期盼著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影響的若干本教育著作的問世。
簡述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P125
答:教育科學研究并沒有固定不變的程序,研究課題不同,程序也可以有所不同。一般來說,
教育科學研究過程包括研究的構思與設計、研究的組織與實施、成果的分析與總結三大個環(huán)
節(jié)。
論述談談你對教育學的認識。P142
答:學習教育學必須了解教育學的研究對象、研究任務、歷史與未來、教育學的發(fā)展階段、
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以及教育學的若干問題等。
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它的研究任務,就是依照教育的邏輯層次,
去揭示教育的各種規(guī)律,并在揭示教育規(guī)律的基礎上,闡明教育工作的原則、方法和組織形
式等問題,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論上和方法上的依據。
教育學的產生和發(fā)展,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教育學的萌芽階段;
2、教育學的獨立形態(tài)階段;
3、20世紀教育學的發(fā)展多樣化階段;
4、教育學的理論深化階段。
教育學的未來發(fā)展階段:
1、教育學問題領域的擴大;
2、教育學研究學科基礎的擴展;
3、教育學研究規(guī)范的多樣化;
4、教育學的進一步分化和綜合;
5、教育學與教育改革的關系日益密切;
6、教育學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日益廣泛。
教育學的若干基本問題:
1、教育學的理論性與實踐性關系問題;
2、教育學的本土化與國際化關系問題
3、教育學的科學性與價值性關系問題
簡述學習教育學的意義
答:1、啟發(fā)教育實踐工作者的教育自覺,使他們不斷地領悟教育的真諦;
2、獲得大量的教育理論知識,擴展教育工作的理論視野;
3、養(yǎng)成正確的教育態(tài)度,培植堅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實際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發(fā)展能力:
5、為成為研究型的教師打下基礎。
教育基本儲量:是指國家在某-一時期內教育支出的總額,因為教育支出是一種投資活動,所
以教育支出與資本形成及國民收入有密切的關系。
科學技術:科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系,又是探索真理的認識活動,還是一種
社會建制即某種共同的規(guī)范和獨特的精神氣質。技術是根據生產實踐經驗和科學原理發(fā)展而
成的各種工藝操作方法與技能。
簡述中學勞動技術教育的要求。P127
答:
1、通過科學技術知識的學習和勞動實踐,使學生了解物質生產的基本技術知識,掌握一定
的職業(yè)技術知識和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態(tài)度、勞動習慣和艱苦奮斗
的精神。
2、結合勞動技術教育,還可以授予學生一定的商品經濟知識,使學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產、
經營和管理,了解當地的資源狀況和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國家的經濟政策、法律法規(guī),讓學生具
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
勞動技術教育:是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形成勞動觀點和習慣的教育。(是通
過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和其他勞動實踐,培養(yǎng)正確的勞動觀念、勞動態(tài)度,并養(yǎng)成良好的
勞動習慣,具有一定的勞動能力的教育。
教育規(guī)律:是教育現象與其他社會現象及其教育現象內部各個要素之間的本質的內在的必然
的聯系或關系。
科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系,又是探索真理的認識活動,還是一種社會建制
即某種共同的規(guī)范和獨特的精神氣質。
《兒童權利公約》:1989年"月2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其核心精神是
維護青少年兒童的社會權利主體地位。這一精神的基本原則是:兒童利益最佳原則;尊重兒
童尊嚴原則;尊重兒童觀點與意見原則;無歧視原則。
第二章教育與社會發(fā)展
論述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系P180
簡述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作用(制約作用)
答:政治經濟制度決定:1、教育的領導權
2、受教育的權利
3、教育目的的性質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消防培訓方案
- 2024年醫(yī)用設備維修合同范本
- 等級保護三級相關要求
- 股權轉讓協議書范本 格式 樣本 樣式 協議
- 住宅租賃合同撰寫指南
- 員工專業(yè)技能培訓合同
- 2024年委托貸款協議合同
- 出口代理協議范本模板
- 個人融資協議書合同范本撰寫指南
- 2024年簡單店面租賃合同2
- 搜狐網站架構介紹
- 壓路機操作工考試題初級
- 幼兒園中班健康《不一樣的氣味》PPT
- 老年綜合評估 課件
- 放療腫瘤內科臨床診療指南與技術操作規(guī)范
- 小學道法6 讓我們的學校更美好1課件
- 渠道開發(fā)的流程
- 腎內科運用PDCA循環(huán)法防止患者自殺
- 高血脂的治療及飲食
- 運用PDCA循環(huán)泌尿外科專項改善-改良手術改善前列腺癌根治患者術后尿控功能品管圈QCC成果匯報
- 2023年廣東省中醫(yī)院招考聘用工作人員68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