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下學期期末模擬考試高一生物(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選擇題:本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關于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A.“測交實驗得到的166株后代中,高莖與矮莖植株的數(shù)量比接近1:1”是演繹推理的內容B.孟德爾進行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時觀察到,無論正反交,F(xiàn)1總表現(xiàn)為高莖C.孟德爾提出了“為什么子一代沒有矮莖的,而子二代又出現(xiàn)了矮莖的呢?”等問題D.“在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是孟德爾為了解釋分離現(xiàn)象提出的假說【答案】A【分析】孟德爾發(fā)現(xiàn)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得出結論。①提出問題(在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兩組豌豆遺傳實驗基礎上提出問題);②做出假設(生物的性狀是由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決定的;體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配子中的遺傳因子成單存在;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③演繹推理(如果這個假說是正確的,這樣F1會產(chǎn)生兩種數(shù)量相等的配子,這樣測交后代應該會產(chǎn)生兩種數(shù)量相等的類型);④實驗驗證(測交實驗驗證,結果確實產(chǎn)生了兩種數(shù)量相等的類型);⑤得出結論(就是分離定律)?!驹斀狻緼、“測交實驗得到的166株后代中,高莖與矮莖植株的數(shù)量比接近1:1”是測交實驗的實驗結果,該結果驗證了孟德爾提出的假說,而演繹推理的主要內容是設計測交實驗并預測其結果,A錯誤;B、“孟德爾進行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時觀察到,無論正反交,F(xiàn)1總表現(xiàn)為高莖”該過程為觀察現(xiàn)象,B正確;C、“孟德爾提出了為什么子一代沒有矮莖的,而子二代又出現(xiàn)了矮莖的呢?等問題”該過程為提出問題,C正確;D、孟德爾為了解釋分離現(xiàn)象提出的假說:生物的性狀是由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決定的;體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配子中的遺傳因子成單存在;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D正確。故選A。2、某品種高粱的基因型為Dd,其產(chǎn)生的某種雄配子有一定的致死率。該株高粱自交,F(xiàn)1中DD:Dd:dd=2:3:1。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若F1自由交配得到F2,則F2中dd個體所占比例為98/228B.若F1自交得到F2,則F2中dd個體所占比例為1/4C.高粱產(chǎn)生的活的雄配子數(shù)明顯多余其產(chǎn)生的卵細胞數(shù)D.親本高粱產(chǎn)生的含d基因的花粉存活概率為1/2【答案】A【分析】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體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驹斀狻緼D、某品種高粱的基因型為Dd,其產(chǎn)生的某種雄配子有一定的致死率。親本(Dd)產(chǎn)生的雌配子及比例為D:d=1:1,含d基因的雌配子的概率為1/2,由于該株高粱自交,后代dd占1/6,說明含d基因的雄配子的概率為1/3,即親本(Dd)產(chǎn)生的雄配子及比例為D:d=2:1,說明含d基因的花粉存活概率為1/2,若F1自由交配,DD:Dd:dd=2:3:1的群體產(chǎn)生雌配子d=1/6×1/2+1/3=5/12,而雄配子中,本來D占7/12,d占5/12,由于d有一半死亡,故雄配子中D:d=7/12:(5/12×1/2)=14:5,所以d=5/19,故F2中dd=5/12×5/19=25/228,A錯誤,D正確;B、F1中DD:Dd:dd=2:3:1,Dd產(chǎn)生的雌配子及比例為D:d=1:1,由于含d基因的花粉存活概率為1/2,Dd產(chǎn)生的雄配子及比例為D:d=2:1,而因此F1中Dd自交后代dd占的比例為3/6×1/2×1/3=3/36,DD+Dd占的比例為3/6×1/2×2/3+3/6×(1/2×1/3+1/2×2/3)=15/36,F(xiàn)1中DD自交后代DD占的比例為2/6即12/36,F(xiàn)1中dd自交后代dd占的比例為1/6即6/36,故后代中(DD+Dd):dd=(15/36+12/36):(3/36+6/36)=27:9=3:1,因此若F1自交得到F2,則F2中dd個體所占比例為1/4,B正確;C、一般來說,雄配子的數(shù)量要遠遠雌配子的數(shù)量,因此高粱產(chǎn)生活的雄配子數(shù)明顯多于其產(chǎn)生的卵細胞數(shù),C正確。故選A。3、果蠅體色表現(xiàn)為灰身和黑身,翅型有長翅和殘翅兩種類型,分別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用純合灰身長翅雌果蠅與純合黑身殘翅雄果蠅雜交得到的F1均為灰身長翅,將F1與純合黑身殘翅雜交,F(xiàn)2的表型及比例如下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體色和翅型的遺傳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F1灰身長翅果蠅減數(shù)分裂時產(chǎn)生了4種類型的配子C.F1在形成配子時,四分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fā)生互換D.F2雌雄果蠅自由交配,子代灰身與黑身的比例為1:1【答案】D【分析】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chǎn)生配子時,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同時也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驹斀狻緼、用純合灰身長翅雌果蠅與純合黑身殘翅雄果蠅雜交得到的F1均為灰身長翅,說明灰身長翅為顯性,將F1與純合黑身殘翅雜交,F(xiàn)2的表型比例為42:8:42:8,不是1:1:1:1,說明兩對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B、F1灰身長翅果蠅與純合黑身殘翅雜交,F(xiàn)2中出現(xiàn)了四種表型,說明產(chǎn)生了4種類型的配子,B正確;C、控制體色和翅型的基因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但產(chǎn)生了四種配子,說明F1在形成配子時,四分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fā)生互換,C正確;D、假定用A/a表示控制體色的基因,F(xiàn)2中雌雄果蠅都是1/2Aa、1/2aa,F(xiàn)2雌雄果蠅自由交配,雌雄配子都是1/4A、3/4a,后代中AA為1/16,Aa為6/16,aa為9/16,即子代灰身與黑身的比例為7:9,D錯誤。故選D。4、某科研小組用基因型為AaBb的某雄性動物做研究,測定其體內不同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和核DNA數(shù)目,結果如圖甲,其中一個細胞處于圖乙狀態(tài)。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細胞a和b中不存在同源染色體B.細胞d和e中正在進行DNA復制C.細胞乙可用圖甲中的f細胞表示D.細胞g處于減數(shù)分裂Ⅱ的后期【答案】D【分析】分析甲圖:a的核DNA數(shù)目為N,是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子細胞;bc的核DNA含量為2N,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或有絲分裂末期;de的核DNA含量位于2N-4N之間,處于有絲分裂間期或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間期;fg的核DNA含量為4N,處于有絲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驹斀狻緼、細胞a和b中染色體數(shù)為n,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不再含有同源染色體,A正確;B、細胞d和e中染色體數(shù)均為2n,核DNA數(shù)介于2n和4n之間,說明細胞正在進行DNA復制,B正確;C、細胞乙處于減數(shù)分裂Ⅰ的前期,染色體數(shù)為2n,核DNA數(shù)為4n,C正確;D、細胞g中染色體數(shù)和核DNA數(shù)均為4n,應處于有絲分裂后期,D錯誤。故選D。5、摩爾根和他的學生用果蠅實驗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下列相關敘述與事實不符的是()A.白眼雄蠅與紅眼雌蠅雜交,F(xiàn)1全部為紅眼,推測白眼對紅眼為隱性B.F1互交后代中雌蠅均為紅眼,雄蠅紅、白眼各半,推測紅、白眼基因在X染色體上C.F1雌蠅與白眼雄蠅回交,后代雌雄個體中紅白眼都各半,結果符合預期D.果蠅的性染色體Y只有X大小的1/5,測定其基因組要測4條染色體上DNA的堿基序列【答案】D【分析】摩爾根從培養(yǎng)的一群野生紅眼果蠅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白眼雄果蠅,他將此白眼雄果蠅與紅眼雌果蠅雜交,F(xiàn)1全部表現(xiàn)為紅眼,再讓F1紅眼果蠅雌雄交配,F(xiàn)2性別比為1:1;白眼只限于雄性中出現(xiàn),占F2總數(shù)的1/4,用實驗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且果蠅的眼色遺傳為伴性遺傳?!驹斀狻緼、若用A和a表示控制紅眼和白眼的基因,白眼雄蠅(XaY)與紅眼雌蠅(XAXA)雜交,F(xiàn)1全部為紅眼果蠅(XAXa、XAY),雌、雄比例為1:1,推測白眼對紅眼為隱性,A正確;B、F1中紅眼果蠅相互交配,F(xiàn)2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雌蠅均為紅眼,雄蠅紅、白眼各半,雌雄表型不同,說明紅眼和白眼遺傳與性別相關,推測紅、白眼基因在X染色體上,B正確;C、F1中雌蠅(XAXa)與親本白眼雄蠅(XaY)雜交,后代出現(xiàn)四種基因型(XAXa:XaXa:XAY:XaY=1:1:1:1),白眼果蠅中雌、雄比例1:1,后代雌雄個體中紅白眼都各半,結果符合預期,C正確;D、果蠅的性染色體Y只有X大小的1/5,果蠅的染色體組成為3對常染色體加1對性染色體,測定果蠅基因組要測3+X+Y,即5條染色體,D錯誤。故選D。6、果蠅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棒眼和圓眼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其位于常染色體或X染色體上未知(不考慮XY同源區(qū)段)?,F(xiàn)用一只棒眼雌果蠅與一只圓眼雄果蠅雜交,F(xiàn)1中棒眼∶圓眼為1∶1。對親本果蠅進行基因檢測后發(fā)現(xiàn)親本雌果蠅和雄果蠅無相同的基因。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分析上述實驗可知,棒眼為顯性性狀B.棒眼和圓眼相關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C.等位基因A/a的產(chǎn)生可能是基因分子結構中發(fā)生堿基替換的結果D.不考慮突變和自然選擇,F(xiàn)1隨機交配兩代后,F(xiàn)3中圓眼的基因頻率是1/3【答案】A【分析】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驹斀狻緼B、親本棒眼雌果蠅和圓眼雄果蠅雜交,F(xiàn)1中棒眼∶圓眼=1∶1,推測親本的基因型組合可能是Aa×aa,aa×Aa,XAXa×XaY,XaXa×XAY,由題干可知,親本雌果蠅和雄果蠅沒有相同的基因,因此親本組合只能是XaXa×XAY,故A/a基因位于X染色體,棒眼為隱性,圓眼為顯性,A錯誤,B正確;C、A/a這對等位基因的產(chǎn)生是基因突變的結果,故可能是DNA分子中堿基發(fā)生了替換,C正確;D、F1隨機交配兩代,在沒有突變和自然選擇的條件下,自由交配方式下種群的基因頻率不變,親本組合為XaXa×XAY,圓眼XA基因頻率=1/3,D正確。故選A。7、如圖為某單基因遺傳病的家系圖,已知Ⅱ-3不攜帶致病基因。以下判斷正確的是()A.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Ⅱ-6是雜合子的概率為0B.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Ⅲ-9致病基因來自Ⅰ-2C.如果Ⅲ-9是XXY型的該病患者,則可能是Ⅱ-3或Ⅱ-4產(chǎn)生生殖細胞時減數(shù)分裂異常造成的D.Ⅲ-8和一個正常男性結婚,生一個女孩,患病的概率為1/8【答案】A【分析】分析家系圖可知:II-3和II-4正常,Ⅲ-9患病,說明是隱性遺傳病,II-3不攜帶致病基因,則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驹斀狻緼、分析家系圖可知:II-3和II-4正常,Ⅲ-9患病,說明是隱性遺傳病,II-3不攜帶致病基因,則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假設相關基因為A和a,Ⅲ-9的基因型為XaY,則II-4的基因型為XAXa,故I-1和1-2的基因分別為XAXa、XAY,故II-6的基因型為XAY,其雜合子的概率為0,A正確;B、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Ⅲ-9的基因型為XaY,則II-4的基因型為XAXa,故I-1和1-2的基因分別為XAXa、XAY,III-9致病基因(Xa)來自I-1,B錯誤;C、如果Ⅲ-9是XXY型的該病患者,其基因型為XaXaY,II-3的基因型為XAY,II-4的基因型為XAXa,Ⅲ-9的兩條X染色體都攜帶隱性基因,能來自II-4,是由II-4產(chǎn)生生殖細胞時減數(shù)分裂異常造成的,C錯誤;D、II-3的基因型為XAY,II-4的基因型為XAXa,III-8的基因型為1/2XAXA、1/2XAXa,III-8與一個正常男性(XAY)結婚,生一個女孩,患?。╔aXa)的概率為0,D錯誤。故選A。8、如圖為格里菲思的肺炎鏈球菌體內轉化實驗的處理方法及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第1組和第2組對照能說明S型活細菌具有致病性而R型活細菌無致病性B.第2組和第3組對照能說明加熱能使S型細菌的轉化因子失去功能C.只有第4組發(fā)生了細菌轉化,但并非所有的R型細菌都轉化為S型細菌D.該實驗能證明S型細菌中含有“轉化因子”,但不能證明該“轉化因子”的化學本質是DNA【答案】B【分析】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思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思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詳解】A、第1組給小鼠注射R型活細菌小鼠未死亡,第2組給小鼠注射S型活細菌小鼠死亡,說明S型活細菌具有致病性而R型活細菌無致病性,A正確;B、第2組和第3組對照能說明加熱能使S型活細菌失去致病性,但不能說明轉化因子失去功能,B錯誤;C、只有第4組發(fā)生了細菌轉化,但只有少部分的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C正確;D、該實驗證明了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但沒有說明“轉化因子”是什么物質,D正確。故選B。9、下列有關DNA雙螺旋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A.DNA分子的兩條鏈反向平行B.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構成DNA的基本骨架C.DNA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D.DNA分子中A與T含量相等,G與C含量相等【答案】B【分析】DNA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①DNA是由兩條單鏈組成的,這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②DNA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DNA的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③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驹斀狻緼、DNA是由兩條單鏈組成的,這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A正確;B、DNA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DNA的基本骨架,B錯誤;C、DNA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A與T配對,C與G配對,C正確;D、DNA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A與T配對,C與G配對,所以DNA分子中A與T含量相等,G與C含量相等,D正確。故選B。10、研究人員將1個含14N-DNA的大腸桿菌轉移到以15NH4Cl為唯一氮源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1h后提取子代大腸桿菌的DNA。將DNA雙螺旋解開,變成單鏈;然后進行密度梯度離心,試管中出現(xiàn)兩種條帶(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子代DNA中均含有15NB.大腸桿菌的細胞周期大約為15minC.實驗結果能說明DNA進行半保留復制D.將子代DNA進行密度梯度離心可得到3種條帶【答案】A【分析】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將DNA被14N標記的大腸桿菌移到15N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因合成DNA的原料中含15N,所以新合成的DNA鏈均含15N。根據(jù)半保留復制的特點,第一代的2個DNA分子都應一條鏈含15N,一條鏈含14N?!驹斀狻緼、因合成DNA的原料中含15N,所以新合成的DNA鏈均含15N,新合成的DNA單鏈中均含有15N,A正確;B、14N單鏈:15N單鏈=1:7,說明DNA復制了3次,大腸桿菌的細胞周期大約為20min,B錯誤;C、該實驗中DNA進行全保留復制和半保留復制的結果是一樣的,C錯誤;D、將子代DNA進行密度梯度離心可得到2種條帶,一種是一條鏈含15N,一條鏈含14N,另一種是兩條鏈均是15N,D錯誤。故選A。11、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之間關系的表述,錯誤的是(
)A.一條染色體有多個基因且呈線性排列B.基因通常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C.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組合D.非等位基因一定都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答案】D【分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非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的不同位置上的基因或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驹斀狻緼、一條染色體上有1個或2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上有多個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A正確;B、DNA上分布著許多個基因,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B正確;C、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組合, C正確;D、非等位基因,有的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有的位于同源染色體的不同位置上,D錯誤;故選D。12、真核生物的一個mRNA分子結合多個核糖體進行翻譯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核糖體是沿mRNA從左向右移動的B.圖中不同核糖體合成的肽鏈的氨基酸順序不同C.圖中mRNA的堿基組成和排列順序與其模板鏈完全相同D.tRNA進入核糖體與mRNA上的終止密碼子結合,翻譯停止【答案】A【分析】分析題圖:圖示表示一個mRNA分子同時結合多個核糖體進行翻譯過程,這樣可以加快翻譯的速度,能在短時間內合成大量的蛋白質,根據(jù)圖中多肽鏈的長度可以判斷核糖體沿著mRNA的移動方向?!驹斀狻緼、據(jù)圖可知,左端核糖體上合成的肽鏈較短,右端核糖體上合成的肽鏈較長,表明核糖體是沿mRNA的左端向右端移動的,A正確;B、圖中的核糖體結合在同一條mRNA上,合成的肽鏈的氨基酸順序相同,B錯誤;C、mRNA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形成的,因此mRNA上的堿基與DNA模板鏈上的堿基互補,且DNA上的堿基為A、C、G、T,RNA上的堿基為A、C、G、U,C錯誤;D、終止密碼子沒有相應的tRNA與之對應,D錯誤。故選A。13、青蒿素是治療瘧疾的重要藥物,其化學本質是一種萜類化合物,通常選擇從黃花蒿葉子中進行提取。下圖為黃花蒿產(chǎn)生青蒿素的部分代謝過程,分析正確的是()A.從葉片中提取青蒿素是因為相關基因主要存在于葉片細胞內B.過程①中RNA聚合酶以FPP合成酶基因的兩條鏈為模板C.調節(jié)FPP合成酶基因和ADS基因的表達可調控青蒿素的產(chǎn)量D.該過程說明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來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狀【答案】C【分析】1、分析題圖:①表示轉錄,②表示翻譯。2、青蒿素的合成體現(xiàn)了基因控制性狀的方式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性狀?!驹斀狻緼、青蒿素主要從葉片中提取,是因為不同部位的細胞中的基因表達情況存在差異,由于同一植株的細胞均由同一個受精卵經(jīng)有絲分裂而來,故不同部位的細胞中的基因相同,A錯誤;B、過程①代表轉錄,RNA聚合酶以FPP合成酶基因的一條鏈為模板,B錯誤;C、分析題圖可知,促進FPP合成酶基因和ADS基因表達,有利于促進酶1和酶2的合成,從而促進青蒿素的合成,所以調節(jié)FPP合成酶基因和ADS基因的表達可調控青蒿素的產(chǎn)量,C正確;D、青蒿素的合成體現(xiàn)了基因控制性狀的方式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間接控制生物性狀,D錯誤。故選C。14、下列關于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敘述,正確的是()A.M基因可自發(fā)突變?yōu)閙1或m2基因,但m1基因不可能突變?yōu)镸基因B.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間可以發(fā)生基因重組C.自然條件下,大腸桿菌可通過基因突變產(chǎn)生一個以上的等位基因D.染色體上的DNA某處發(fā)生了個別堿基的增添屬于基因突變【答案】B【分析】1、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的替換、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堿基序列的政變。誘發(fā)生物發(fā)生基因突變并提高突變頻率的因素可分為三類: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和生物因素。如紫外線、X射線及其他輻射能損傷細胞內的DNA;亞硝酸鹽、堿基類似物等能改變核酸的堿基;某些病毒的遺傳物質能影響宿主細胞的DNA等等。2、基因重組包括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和同源染色體中非姐妹染色單體的片段互換導致的基因重組?!驹斀狻緼、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M基因可自發(fā)突變?yōu)閙1或m2基因,m1基因也可突變?yōu)镸基因,A錯誤;B、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間可以發(fā)生自由組合,該過程屬于基因重組,B正確;C、自然條件下,大腸桿菌可通過基因突變產(chǎn)生新基因,但大腸桿菌中沒有同源染色體,不會產(chǎn)生一個以上的等位基因,C錯誤;D、染色體上的DNA某處發(fā)生了個別堿基的增添未必屬于基因突變,因為該變化可以發(fā)生在染色體DNA的非基因序列,D錯誤。故選B。15、從理論上分析,下列各項關于染色體“倍性”的判斷,正確的是()A.與二倍體水稻相比,單倍體水稻植株弱小、籽粒較小B.三倍體和三倍體雜交,二倍體和四倍體雜交都能得到三倍體C.秋水仙素使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原理是抑制著絲粒的分裂D.高原地區(qū)經(jīng)常低溫,容易出現(xiàn)多倍體和二倍體“嵌合”為一體的植株【答案】D【分析】1、單倍體是具有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shù)的生物個體。凡是由配子直接發(fā)育而來的個體,均稱為單倍體。體細胞中可以含有1個或幾個染色體組,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是單倍體,雄蜂也是單倍體,僅有一個染色體組的生物一定是單倍體。2、凡是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且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生物個體,均稱為二倍體。幾乎全部動物和過半數(shù)的高等植物都屬于二倍體。3、凡是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且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生物個體,均稱為多倍體。如香蕉是三倍體,馬鈴薯是四倍體,普通小麥是六倍體?!驹斀狻緼、與二倍體水稻相比,單倍體水稻植株弱小,高度不育,不能形成籽粒,A錯誤;B、三倍體不育,所以三倍體和三倍體不能正常雜交,B錯誤;C、秋水仙素使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而不是抑制著絲粒的分裂,C錯誤;D、“嵌合體”是指一個機體上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染色體組成不同的細胞群同時存在,彼此能夠耐受,不產(chǎn)生排斥反應,相互間處于嵌合狀態(tài),高原地區(qū)經(jīng)常低溫,容易出現(xiàn)多倍體和二倍體“嵌合”為一體的植株,D正確。故選D。16、人類遺傳病是威脅人類健康一個重要因素,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近親婚配會增加各種遺傳病的發(fā)病風險B.不攜帶致病基因的個體一定不會患遺傳病C.調查某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時常在自然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D.基因檢測準確性高,但不能診斷所有遺傳病的病因【答案】D【分析】人類遺傳病一般是指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人類疾病,包括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單基因遺傳病是由1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多基因遺傳病是指受2對或2對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包括染色體結構異常遺傳病和染色體數(shù)目異常遺傳病?!驹斀狻緼、近親婚配會增加隱性遺傳病的發(fā)病風險,A錯誤;B、不攜帶致病基因的個體也可能患病,如21-三體綜合征,B錯誤;C、調查某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時應在患者家系中調查,C錯誤;D、基因檢測不能精確診斷出所有遺傳病的病因,如染色體遺傳病就不能通過基因檢測出來,D正確。故選D。17、下列有關生物進化證據(jù)和結論的敘述,錯誤的是(
)A.比較解剖學發(fā)現(xiàn),不同種類的哺乳動物的前肢在形態(tài)上差別很大,說明這些哺乳動物不是由共同祖先進化而來的B.比較脊椎動物的器官、系統(tǒng)的形態(tài)和結構,屬于比較解剖學證據(jù)C.各種生物的細胞具有基本相同的結構,說明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D.化石為研究生物進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證據(jù)【答案】A【分析】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證據(jù):化石證據(jù)、比較解剖學證據(jù)、胚胎學證據(jù)、細胞水平的證據(jù)、分子水平的證據(jù)。化石是生物進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證據(jù)?!驹斀狻緼、比較解剖學發(fā)現(xiàn),不同種類的哺乳動物的前肢在形態(tài)上差別很大,但有的結構和功能相似,說明這些哺乳動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進化來的,A錯誤;B、通過研究比較脊椎動物的器官、系統(tǒng)的形態(tài)和結構,可為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尋找證據(jù),這屬于比較解剖學證據(jù),B正確;C、各種生物的細胞具有基本相同的結構,從細胞水平證明了生物都有共同祖先,C正確;D、研究生物進化的過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證據(jù),越古老的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簡單、低等、水生生物較多,因此通過化石可以了解已經(jīng)滅絕的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為研究生物進化提供了直接的證據(jù),D正確。故選A。18、下列關于生物進化中適應及其形成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A.適應的形成離不開生物的遺傳和變異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B.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后代C.適應不僅是指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也包括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D.適應相對性的根本原因是遺傳的穩(wěn)定性與環(huán)境不斷變化之間的矛盾【答案】B【分析】適應性是生物與環(huán)境表現(xiàn)相適合的現(xiàn)象。經(jīng)典的解釋就是達爾文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也就是說生物在長時間地與環(huán)境的相互選擇中形成的一種和環(huán)境相適應的特性?!驹斀狻緼、適應的形成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即適應特征的形成是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相互選擇的結果,A正確;B、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具有更多生存和繁殖的機會,但未必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后代,B錯誤;C、適應是指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既是生物的結構特性與環(huán)境的適應性,也包括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C正確;D、適應相對性的根本原因是遺傳的穩(wěn)定性與環(huán)境不斷變化之間的矛盾,如雷鳥換上潔白羽毛的遺傳特性與其下雪推遲的環(huán)境變化之間的矛盾會引起雷鳥更容易被天敵發(fā)現(xiàn)被淘汰,進而使得原來適應的特征變得不適應環(huán)境,D正確。故選D。19、黃刺尾守宮是主要分布在非洲西北部的一種蜥蜴,其黃刺顏色鮮艷,當遇到敵害時尾部還能夠噴射出難聞的黏液,嚇退敵害,這些特征都利于它們很好地適應當?shù)丨h(huán)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黃刺尾守宮能與普通蜥蜴交配且產(chǎn)生后代,說明它和普通蜥蜴屬于同一物種B.黃刺尾守宮獨特的形態(tài)特征是自然環(huán)境誘導產(chǎn)生的C.黃刺尾守宮種群基因型頻率發(fā)生改變就意味著該種群發(fā)生了進化D.不同蜥蜴種群間基因庫的差異越來越大最終可能會導致生殖隔離【答案】D【分析】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chǎn)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詳解】A、若黃刺尾守宮能與普通蜥蜴交配且產(chǎn)生后代,后代不一定可育,故不一定屬于同一物種,A錯誤;B、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黃刺尾守宮獨特的形態(tài)特征是長期定向自然選擇的結果,B錯誤;C、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C錯誤;D、不同蜥蜴種群間基因庫的差異越來越大,最終會形成產(chǎn)生生殖隔離,D正確。故選D。20、下列關于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相關表述中,錯誤的是(
)A.基因突變產(chǎn)生新的等位基因,這就可能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B.突變和基因重組都是隨機、不定向的,不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C.不同物種之間的共同進化不都是通過生存斗爭來實現(xiàn)的D.能夠在自然狀態(tài)下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稱為一個物種【答案】D【分析】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chǎn)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其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驹斀狻緼、基因突變的結果是產(chǎn)生新的等位基因,這就可能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A正確;B、突變和基因重組都是隨機、不定向的,突變和基因重組使種群產(chǎn)生不定向變異,不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為新物種形成提供材料,B正確;C、不同物種之間的共(協(xié))同進化不都是通過生存斗爭來實現(xiàn)的,互利共生等種間關系也有利于生物之間的共(協(xié))同進化,C正確;D、能夠在自然狀態(tài)下相互交配且產(chǎn)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稱為一個物種,D錯誤。故選D。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21、如圖為果蠅某精原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DNA數(shù)量的變化曲線圖。根據(jù)曲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細胞在BC段和DE段染色體數(shù)目發(fā)生的變化不同B.該細胞在BC段和EF段都會發(fā)生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C.該果蠅精原細胞先進行一次有絲分裂,再進行減數(shù)分裂D.若將縱坐標改為“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則曲線走勢與圖中曲線完全一樣【答案】ABC【分析】分析題圖:AC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核DNA數(shù)量的變化,AB表示分裂間期DNA復制,BC表示分裂期核DNA平均分配;CF表示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核DNA數(shù)量的變化,CD表示減數(shù)分裂Ⅰ之前的間期,DNA復制,DE表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EF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F(xiàn)G表示精細胞變形成為精子?!驹斀狻緼、在BC段的有絲分裂,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過程為8→16→8,而在DE段即減數(shù)分裂Ⅰ,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過程為8→4,即該細胞在BC段和DE段染色體數(shù)目發(fā)生的變化不同,A正確;B、該細胞在BC段進行有絲分裂,有絲分裂后期發(fā)生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EF段中包括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該時期也會發(fā)生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B正確;C、圖中曲線表示果蠅精原細胞先進行一次有絲分裂,再進行減數(shù)分裂,C正確;D、若將縱坐標改為“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則縱坐標值要修改為“1”和“2”,且由于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為1或2,故在減數(shù)分裂Ⅱ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類似于EG段曲線形狀的變化,其曲線走勢和圖中的曲線不一樣,D錯誤。故選ABC。22、某實驗小組采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標記T2噬菌體,并與大腸桿菌混合,實驗過程和結果如下表。下列有關該實驗分析正確的是()組別步驟步驟①標記噬菌體步驟②步驟③步驟④檢測放射性甲組用35S標記T2噬菌體標記的T2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合適時間攪拌離心a乙組用32P標記T2噬菌體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丙組用3H標記T2噬菌體bA.步驟①用于培養(yǎng)T2噬菌體的大腸桿菌含有放射性B.用35S和32P分別標記的是T2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C.步驟②中,使用到的大腸桿菌不應含有放射性D.步驟④中,a和b的放射性都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答案】ABC【分析】實驗中用32P、35S分別標記T2噬菌體的DNA,蛋白質。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時,DNA注入大腸桿菌,隨大腸桿菌分布于沉淀物中,蛋白質外殼留在大腸桿菌外面,經(jīng)攪拌離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驹斀狻緼、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T2噬菌體時,需先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大腸桿菌,再用含有放射性的大腸桿菌來培養(yǎng)T2噬菌體,A項正確;B、S元素只在T2噬菌體的蛋白質中,P元素主要在T2噬菌體的DNA中,用35S和32P分別標記的是T2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B項正確;C、為了確認放射性的來源,步驟②中與標記的T2噬菌體混合培養(yǎng)的大腸桿菌不應含有放射性,C項正確;D、用35S標記的是T2噬菌體的蛋白質,蛋白質不能進入大腸桿菌,經(jīng)離心后全部在上清液中,因此,步驟④中,a的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T2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都含H元素,離心后蛋白質進入上清液,DNA進入大腸桿菌,分布在沉淀物中,步驟④中,b的放射性在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較高,D項錯誤。故選ABC。23、研究者以小鼠為材料進行雜交實驗,親本及F1的基因型、表型如圖1.其中Avy基因的表達水平與其前端的一段堿基序列的甲基化程度有關,調控機制如圖2.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基化可以在不改變基因堿基序列的情況下,通過影響基因表達而導致性狀改變B.甲基化可能阻止了RNA聚合酶與Avy基因的結合,從而抑制了該基因的翻譯過程C.F1中黑色小鼠與親本中黑色小鼠的表型相同,因此基因型也相同D.除了DNA甲基化,構成染色體的組蛋白發(fā)生甲基化、乙?;刃揎椧矔绊懕硇汀敬鸢浮緼D【分析】表觀遺傳是指DNA序列不發(fā)生變化,但基因的表達卻發(fā)生了可遺傳的改變,即基因型未發(fā)生變化而表現(xiàn)型卻發(fā)生了改變,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與RNA聚合酶結合,故無法進行轉錄產(chǎn)生mRNA,也就無法進行翻譯,最終無法合成相應蛋白,從而抑制了基因的表達?!驹斀狻緼、甲基化是表觀遺傳的一種,表觀遺傳以在不改變基因堿基序列的情況下,通過影響基因表達而導致性狀改變,A正確;B、轉錄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mRNA的過程,該過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甲基化可能阻止了RNA聚合酶與Avy基因的結合,從而抑制了該基因的轉錄過程,B錯誤;C、F1中黑色小鼠與親本中黑色小鼠的表型相同,但基因型不相同,親本中黑色小鼠的基因型為aa,F(xiàn)1中黑色小鼠的基因型為Avya,C錯誤;D、除了DNA甲基化,構成染色體的組蛋白發(fā)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飾也會影響基因的表達,進而影響表型,D正確。故選AD。24、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患者的第22號染色體比健康人的短,所缺失的片段接到了9號染色體上。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患者體細胞發(fā)生了染色體結構變異B.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可以進行基因治療C.健康人的ABL基因和BCR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D.該病患者與健康人相比,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多了1條【答案】BD【分析】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基本類型:(1)缺失:染色體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例如,貓叫綜合征是人的第5號染色體部分缺失引起的遺傳病,因為患病兒童哭聲輕,音調高,很像貓叫而得名,貓叫綜合征患者的兩眼距離較遠,耳位低下,生長發(fā)育遲緩,而且存在嚴重的智力障礙;果蠅的缺刻翅的形成也是由于一段染色體缺失造成的;(2)重復:染色體增加了某一片段果蠅的棒眼現(xiàn)象就是X染色體上的部分重復引起的;(3)倒位:染色體某一片段的位置顛倒了180度,造成染色體內的重新排列;(4)易位: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或同一條染色體上的不同區(qū)域?!驹斀狻緼、根據(jù)圖示可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病因是由于患者體內發(fā)生了第9號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第22號上,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A正確;B、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屬于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不能進行基因治療,B錯誤;C、健康人的ABL基因和BCR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兩對基因獨立遺傳,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C正確;D、根據(jù)圖示可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病因是由于患者體內發(fā)生了第9號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第22號上,該過程沒有發(fā)生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故該病患者與健康人相比,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一樣,D錯誤。故選BD。25、某研究小組從野生型高稈(顯性)玉米中獲得了2個矮稈突變體,為了研究這2個突變體的基因型,該小組讓這2個矮稈突變體雜交得F1,F(xiàn)1自交得F2,發(fā)現(xiàn)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稈:矮稈:極矮稈=9:6:1。若用A、B等表示顯性基因,則下列相關推測正確的是(
)A.高稈和矮稈這對相對性狀是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B.F2矮稈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C.F1測交后代表型及其比例為高稈:矮稈:極矮稈=1:2:1D.F2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4,F(xiàn)2高稈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16【答案】ABC【分析】分析題干信息可知:2個矮稈突變體(親本)雜交得到F1,F(xiàn)1自交得F2,發(fā)現(xiàn)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稈:矮稈:極矮稈=9:6:1,是9:3:3:1的變式,因此控制兩個矮稈突變體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驹斀狻緼、分析題意可知: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稈:矮稈:極矮稈=9:6:1,是9:3:3:1的變式,因此控制兩個矮稈突變體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即高稈和矮稈這對相對性狀是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A正確;BD、分析題意可知:高稈和矮稈這對相對性狀是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高稈基因型為A_B_,矮稈基因型為A_bb、aaB_,極矮稈基因型為aabb,由此可推知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F(xiàn)1的基因型為AaBb,所以F2中純合子為AABB,aabb,AAbb,aaBB,其所占比例為1/4,而高稈的基因型為AABB、AaBB、AABb、AaBb共4種,F(xiàn)2高稈中純合子基因型為AABB,其所占概率為1/4,B正確,D錯誤;C、分析題意可知:高稈和矮稈這對相對性狀是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F(xiàn)1的基因型為AaBb,測交后代為AaBb(高稈)、Aabb(矮稈)、aaBb(矮稈)、aabb(極矮稈),則高稈:矮稈:極矮稈=1:2:1,C正確。故選ABC。三、非選擇題:共5題,共45分。26、圖1表示某哺乳動物(2n=4)體內處于分裂期的三個細胞。圖2表示該哺乳動物的細胞在不同分裂時期的染色體數(shù)和核DNA數(shù)的相對值?;卮鹣铝袉栴}:(1)僅根據(jù)圖1中甲細胞(填“能”或“不能”)確定該動物為雄性,理由是。(2)圖1中乙細胞所處時期對應圖2中的時期。若某細胞中的同源染色體正在進行聯(lián)會,則該細胞可能處于圖2中的時期。(3)減數(shù)分裂使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比原始生殖細胞中的減少一半的原因是。(4)該哺乳動物進行交配產(chǎn)生了一個染色體組成為XXY的后代,推測該后代的出現(xiàn)是由親代產(chǎn)生異常的(填“精子”“卵細胞”或“精子或卵細胞”)引起的?!敬鸢浮?1)不能甲細胞處于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且細胞質均等分裂,可能為極體或次級精母細胞(2)ab(3)減數(shù)分裂前,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細胞連續(xù)分裂兩次(4)精子或卵細胞【分析】圖1中:甲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乙表示有絲分裂的后期,丙表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圖2中:a表示有絲分裂的后期,b表示有絲分裂的前期、中期、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c表示分裂的間期、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末期;d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e表示精子或卵細胞?!驹斀狻浚?)甲細胞處于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且細胞質均等分裂,可能為極體或次級精母細胞,因此,僅根據(jù)圖1中甲細胞不能確定該動物為雄性。(2)圖1中乙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其對應圖2中的a時期。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I前期,該時期對應圖2中的b時期。(3)由于減數(shù)分裂前,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細胞連續(xù)分裂兩次,因此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比原始生殖細胞中的減少一半。(4)后代出現(xiàn)兩條X染色體可能是由異常的精子(XY)或卵細胞(XX)引起的。27、經(jīng)過許多科學家的不懈努力,遺傳物質之謎終于被破解,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格里菲思通過肺炎鏈球菌的體內轉化實驗,推測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中含有,能夠將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進行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時,利用原理對自變量進行控制。(2)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以T2噬菌體和大腸桿菌為材料,完成了下表中實驗。組別標記噬菌體現(xiàn)象A組用32P標記T2噬菌體標記的T2噬菌體與未標記的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步驟b、離心cB組用a標記T2噬菌體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①實驗過程中用32P標記T2噬菌體時,需要先。②表中的a和c分別為、。③若步驟b未能充分進行,表中B組實驗出現(xiàn)的偏差現(xiàn)象為。(3)噬菌體侵染細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體蛋白質外殼需要______(填標號)。A.細菌的DNA及其氨基酸B.噬菌體的DNA及其氨基酸C.噬菌體的DNA和細菌的氨基酸D.細菌的DNA和噬菌體的氨基酸(4)通過煙草花葉病毒感染等實驗證明,RNA也可以作為遺傳物質。因為,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敬鸢浮?1)轉化因子減法(2)先用含有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大腸桿菌,獲得32P標記的大腸桿菌,而后用噬菌體侵染該大腸桿菌進而可獲得32P標記的噬菌體。35S攪拌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3)C(4)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分析】1、格里菲思通過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推測已經(jīng)被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中,含有將無毒性R型活細菌轉化為有毒性S型活細菌的活性物質-轉化因子。2、艾弗里及其同事進行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才是使R型細菌產(chǎn)生穩(wěn)定遺傳變化的物質。3、赫爾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進行T2噬菌體侵染實驗,證明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驹斀狻浚?)格里菲思的第四組實驗中將R型活細菌與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混合后注射入小鼠體內,結果小鼠死亡,并從小鼠體內分離出S型活細菌,推測已經(jīng)被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中,含有將無毒性R型活細菌轉化為有毒性S型活細菌的活性物質-轉化因子。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進行體外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時,利用減法原理對自變量進行控制,該實驗中利用酶解法去除某種物質進而研究該物質的作用。該實驗證明了DNA才是使R型細菌產(chǎn)生穩(wěn)定遺傳變化的物質。(2)①實驗過程中用32P標記T2噬菌體時,需要先用含有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大腸桿菌,獲得32P標記的大腸桿菌,而后用噬菌體侵染該大腸桿菌進而可獲得32P標記的噬菌體。②該實驗設計了對比實驗,因此,需要用35S的培養(yǎng)基去培養(yǎng)大腸桿菌,而后再用噬菌體侵染該大腸桿菌獲得35S標記的噬菌體進行實驗,因此,表中的a應該是用35S標記噬菌體,實驗過程中需要用帶有放射性標記的噬菌體分別侵染未標記的大腸桿菌,保溫處理適當時間后進行攪拌、離心,而后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由于子代噬菌體存在于細菌中,且噬菌體侵染過程中DNA進入細菌內,而噬菌體顆粒進入上清液中,因此c代表的是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據(jù)此得出噬菌體侵染細菌時進入大腸桿菌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質。③若步驟b為攪拌,若未能充分進行,則B組實驗出現(xiàn)的偏差現(xiàn)象為沉淀物中具有較高的放射性。(3)噬菌體為專性寄生物,在侵染過程中噬菌體只是提供了遺傳物質DNA,其他合成噬菌體DNA和蛋白質的原料以及相關的酶系和結構均由大腸桿菌提供,即噬菌體侵染細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體蛋白質外殼需要的氨基酸是由細菌提供的,而控制噬菌體外殼蛋白合成的DNA是由噬菌體提供的,即C正確。故選C。(4)通過煙草花葉病毒感染等實驗證明,RNA也可以作為遺傳物質。因為以RNA為遺傳物質的生物只是少數(shù)RNA病毒,即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28、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BDNF)是由兩條肽鏈構成,能夠促進和維持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正常的生長發(fā)育。若BDNF基因表達受阻則會導致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生。圖1為BDNF基因表達及調控過程,圖2為細胞中的某物質結構示意圖,圖3代表細胞中的某生理活動。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過程乙需要以為原料。圖2中tRNA的功能是。圖3過程酶X在DNA上的移動方向是(填“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2)miRNA是一類在人體內廣泛分布的內源性非編碼RNA,長度為19~25個核苷酸,能特異性調控相應基因的表達。如圖1中的miRNA-195基因表達產(chǎn)物能調控BDNF基因的表達,因此精神分裂癥患者與正常人相比BDNF含量。下列關于miRNA的敘述錯誤的是。a.miRNA由相應的RNA復制產(chǎn)生b.miRNA可通過核孔轉移至細胞質,發(fā)揮作用c.miRNA基因在轉錄時需要DNA解旋酶與RNA聚合酶參與d.翻譯是核糖體沿著miRNA移動,從起始密碼子開始,讀到終止密碼子結束(3)已知某基因片段堿基排列順序如圖所示。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賴氨酸-”的氨基酸序列。
脯氨酸的密碼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密碼子是GAA、GAG;賴氨酸的密碼子是AAA、AAG:甘氨酸的密碼子是GGU、GGC、GGA、GGG。)則翻譯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該基因的(填“甲”或“乙”)鏈轉錄形成的?!敬鸢浮?1)氨基酸攜帶特定氨基酸并識別mRNA中的密碼子從右到左(2)miRNA-195少acd(3)乙【分析】圖1中甲過程為轉錄,乙過程為翻譯,丙過程為形成雙鏈RNA,阻止相關蛋白質的合成?!驹斀狻浚?)圖1中過程乙為翻譯,需要氨基酸為原料。圖2中tRNA能攜帶特定氨基酸并識別mRNA中的密碼子,是搬運氨基酸的工具。圖3過程酶X是RNA聚合酶,根據(jù)右側形成的RNA鏈可知,酶X在DNA上的移動方向是從右到左。(2)圖1中的miRNA-195基因表達產(chǎn)物miRNA-195可與BDNF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互補形成雙鏈,使BDNF基因轉錄產(chǎn)生的mRNA無法與核糖體結合,抑制BDNF基因表達。BDNF基因表達受阻,則會導致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生,因此精神分裂癥患者與正常人相比,BDNF含量少。a、據(jù)圖可知,miRNA由相應的基因轉錄產(chǎn)生,a錯誤;b、miRNA屬于大分子,可通過核孔轉移至細胞質,發(fā)揮作用,b正確;c、miRNA基因在轉錄時需要RNA聚合酶參與,不需要解旋酶,c錯誤;d、翻譯是核糖體沿著mRNA移動,從起始密碼子開始,讀到終止密碼子結束,miRNA不能作為翻譯的模板,d錯誤。故選acd。(3)脯氨酸的密碼子是CCU、CCC、CCA、CCG,由于密碼子位于mRNA上,而mRNA上的堿基序列與DNA模板鏈上的堿基序列互補,若甲鏈為模板,則第一個密碼子為CCG,可對應脯氨酸,但第二個密碼子為GAC,不能對應谷氨酸,因此推測乙鏈是轉錄的模板鏈,轉錄形成的mRNA上從左向右的第3、4、5三個堿基構成密碼子CCU,對應脯氨酸,第二個密碼子為GAA,對應谷氨酸,第三個密碼子為GAG,對應谷氨酸,第四個密碼子為AAG,對應賴氨酸。29、與二倍體植株相比,多倍體植株常常莖稈粗壯,葉片、果實和種子都比較大,糖類和蛋白質的含量都有所增加。因此,人們常常采用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來獲得多倍體植株,培育新品種。請閱讀下列資料,回答與育種有關的問題:a、鮑文奎是中國八倍體小黑麥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他采用染色體加倍技術,利用異源六倍體普通小麥(AABBDD,2n=42)與黑麥(RR,2n=14)雜交,培育了異源八倍體小黑麥,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鮑文奎團隊創(chuàng)造了小黑麥原始品系4700多個,培育出抗逆性強、蛋白質含量高的品種95個,八倍體小黑麥育種研究基本上解決了結實率和種子飽滿度問題。其培育過程如圖1所示。b、目前,我國是世界上西瓜最大消費國和生產(chǎn)國,三倍體西瓜的細胞通常比二倍體的大,植株抗逆性強,在生產(chǎn)上具有很好的經(jīng)濟價值。將某二倍體西瓜(基因型為Aa)經(jīng)過處理得到四倍體西瓜,以其為母本,用其他二倍體西瓜(基因型為aa)作父本進行雜交,將得到的種子種下去,就會長出三倍體西瓜。其培育過程如圖2所示。
(1)異源八倍體小麥的配子中有個染色體組,有條染色體。(2)圖1中F1和圖2中三倍體無子西瓜都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圖1和圖2中人工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方法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奮發(fā)向上的演講稿模版(2篇)
- 財務人員具體工作職責模版(2篇)
- 2024年上半年工作小范例結(2篇)
- 2024年出國留學協(xié)議格式版(二篇)
- 中秋節(jié)活動方案學校(2篇)
- 2024年農產(chǎn)品質量安全工作總結(4篇)
- 生產(chǎn)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度樣本(4篇)
- 2024年行政助理試用期工作總結樣本(2篇)
- 地方空氣清潔項目方案(4篇)
- 核電廠消防安全監(jiān)督管理規(guī)定(2篇)
- 2024至2030年中國別墅行業(yè)投資前景分析預測及未來趨勢發(fā)展預測報告
- 初中七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 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教學設計
- 2024年金融貸款居間服務合同樣本(四篇)
- 2024中石油校園招聘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醫(yī)師定期考核(簡易程序)練習及答案
- 2022-2023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清華附中八年級(上)期中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
- 2024-2030年中國會計師事務所行業(yè)深度分析及發(fā)展前景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4年國有企業(yè)新質生產(chǎn)力調研報告
- 2024年安全員A證考試試題庫附答案
- 2024年國家開放大學電大《金融學》形考任務答案
- 2022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附課標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