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古詩二首》教案_第1頁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古詩二首》教案_第2頁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古詩二首》教案_第3頁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古詩二首》教案_第4頁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古詩二首》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家鄉(xiāng)風光

41電令?…+今寸+個,+號]>吟吟二單元導語,:+4=CBi<H"44令令/

本單元圍繞“家鄉(xiāng)”這個主題編排了兩首古詩和三篇課文,涵蓋古今,跨越

海峽,表現了祖國的遼闊和美麗,激發(fā)學生贊美家鄉(xiāng)的感情和認識家鄉(xiāng)的渴望。

“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了解詞句的意思”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這是對一年

級下冊”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詞語的意思”這一訓練點的鞏固與提升。教師應鼓勵

學生大膽地運用這種方法,遇到不懂的詞句,先借助上下文和生活經驗推測意思,

再查字典驗證。這種閱讀方法可以促進學生邊讀邊思考,提升學生獨立閱讀的能

力?!睂W習課文的語言表達,積累語言”是本單元的另一個重點。本單元以寫景

的文章為主,語言優(yōu)美,生動形象。本單元寫話安排的是學習寫留言條,通過例

文讓學生感受寫留言條是來自現實生活交流的需要。通過例文旁的提示,讓學生

明白留言條的基本格式。

+4,柳■+年中y赦材行析]+*+*+4^4^

分類具體內容內容簡說教學要點課時安排

《登鸛雀樓》一詩

前兩行寫景,后兩行寓

理于詩,道出了只有站

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正確、流利地朗讀

生哲理。古詩,背誦古詩;展開

古詩二首《望廬山瀑布》一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2課時

詩抓住廬山瀑布的動詩句描繪的畫面,感受

態(tài)美,再現了廬山瀑布大自然的神奇、壯麗。

的雄壯與美麗,抒發(fā)了

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

之情。

本文是一篇寫景用“像”說句子;

黃山奇石2課時

短文,生動地介紹了聞借助文字想象畫面,感

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悟黃山奇石的生動、有

有趣的奇石、怪石,語趣。

言生動,描寫形象,富

有情趣。

本文描繪了臺灣

著名風景區(qū)日月潭的

理解描寫日月潭

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

日月潭美景的詞句,感受日月2課時

對祖國寶島臺灣、對祖

潭的優(yōu)美景色。

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

情。

本文圍繞“葡萄溝

真是個好地方”一句展

能了解葡萄溝的

開描寫,介紹了新疆葡

葡萄品種多和葡萄干

葡萄溝萄溝的葡萄品種多、色2課時

是怎么制成的,產生對

彩鮮、味道甜、產量高,

葡萄溝的向往之情。

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

名的特點。

在觀察“南昌站一借助火車票上的

北京西站”的火車票中信息認識8個生字,增

識字加油站

認識“昌、鋪”等8強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個生字。的意識;能夠用“像”

一是感知“像什說句子;能聯(lián)系上下文

么”句式的特點,根據理解詞句的意思;學寫

園2課時

字詞句運用詞語發(fā)揮想象說句子;留言條;發(fā)現描寫顏色

二是初步感知理解詞的詞語的構詞規(guī)律,并

語意思的方法。積累相關的詞語;背

寫話學寫留言條。誦、積累描寫風景的楹

讓學生區(qū)分白、聯(lián),感受祖國河山的壯

我的發(fā)現

紅、黃、綠四種顏色在美;閱讀《畫家鄉(xiāng)》,

本色系中的不同顏色,感受家鄉(xiāng)的美。

同時積累詞語。

日積月累誦讀并積累楹聯(lián)。

閱讀《畫家鄉(xiāng)》,

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

我愛閱讀

同時對學生進行熱愛

家鄉(xiāng)的教育。

8古詩二首

“依、盡”等11個生字,會寫“依、盡”等9個字。(重點)

學2.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古詩。(重點)

目3.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中描述的畫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壯麗。(重難點)

“__,,時

學生預習O2

安課

“,,排

教師備課O時

6.呻等…多■>第一部時<i辭必a一

就諛第?而I

“依、盡、欲、窮、層"5個生字,會寫“依、盡、黃、層”4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登鸛雀樓》。

3.在理解古詩詞句的基礎上,感受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體會只有站得

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

福學過磁士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學生說出圖中景物,明確落日的位置,教師談話激

趣。

導語:這幅畫面多壯美呀!有黃河、落日、小船、山峰……如果你在畫中,

你還想看到更遠、更美的風景,你能在圖上找個更好的觀測點嗎?(生指出圖上

的高樓)

2.簡介鸛雀樓和詩人,理解詩題。

過渡:這座修筑在山頂的樓叫作鸛雀樓。相傳,經常會有鸛雀在這座樓的樓

臺上停歇,因此該樓得名鸛雀樓。其實,這座樓在修成后的一百多年里一直不為

大眾所知,直到詩人王之渙登上它并為它寫了一首詩后,立即聲名大振。這首詩,

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登鸛雀樓》。

(1)板書詩題,學生齊讀。教師對王之渙進行簡介。

王之渙(688-742)盛唐時期詩人,字季凌,精于寫文,善于寫詩,尤其擅

長寫五言詩,以描寫邊塞風光著稱。他的詩意境壯闊,音樂性強,很多被當時樂

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上У氖?,他的詩只流傳下來6首。其代表作有《登鸛

雀樓》《涼州詞》等。

(2)隨題識字,提示字音。

“登”是后鼻音;“鸛雀”又叫“鸛鳥”,是一種水鳥。教師可出示圖片,

讓學生了解是一種什么樣的鳥即可?!叭浮弊衷谇懊娴恼n文《拍手歌》中學過,

可再次提示學生含有“隹”這一偏旁的字大多與鳥有關。理解詩題后讓學生體會

“登鸛雀樓”應怎樣斷句停頓,指導據義斷音,即“登/鸛雀樓”。

二、檢測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根據拼音拼讀古詩,再同桌互讀互糾。教師指名讀并正音,全班齊讀。

2.玩游戲,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過渡:剛才我們把古詩讀了這么多遍,同學們都認識里面的生字了嗎?接下

來,我們來玩一個游戲——登鸛雀樓。鸛雀樓一共有三層,每一層都有一些生字

寶寶等著你們,如果你們都讀正確了就可以一層一層地登上樓去觀看風景。大家

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

(1)第一層挑戰(zhàn):出示生字“層”。(提示:“層”是平舌音。)

(2)第二層挑戰(zhàn):出示生字“依、欲、盡、窮”。(提示:“盡”是前鼻

音。)

(3)第三層挑戰(zhàn):進行抽查,隨機選字。

過渡:大家可真厲害!這些生字寶寶根本難不倒大家??!這些字現在大家都

認識了,可以一層層地登樓了。待會兒我們就在樓上欣賞美麗的風景吧!

3.指導生字書寫。

(1)課件出示這首古詩中的4個會寫字:依、盡、黃、層。

(2)學生觀察生字的特點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重點指導。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相機指導。

(4)教師挑選優(yōu)秀書寫作品投影,師生共評,學生再練寫。

4.教師說出帶有會寫字的詞語,學生聽寫,完成后同桌互評互糾,再將訂正

后的詞語多寫幾遍。

三、練習朗讀,讀出韻律

1.學生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古詩中出現的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檢查自讀,指名讀,教師評價。

3.(課件出示不帶拼音的古詩)學生再讀,讀完后檢查,用筆圈出自己讀錯

的字,正音后多讀幾遍。

4.教師范讀古詩,或播放錄音,指導讀出古詩的韻律和節(jié)奏。

過渡:每首古詩都有一定的節(jié)奏和韻律,現在聽老師來讀一讀,再根據老師

幫你們劃分出來的節(jié)奏自由讀,看看能不能讀出古詩的韻律美。

(1)學生根據教師的示范和節(jié)奏,再讀古詩,讓讀得好的學生展示。

(2)多種形式練讀,如:拍手打節(jié)奏讀、師生合作讀、男女生合作讀、接

龍讀等。

四、品讀詩句,想象畫面

過渡:詩人王之渙找到了一個絕佳的欣賞風景的地點—鸛雀樓,那么登上

鸛雀樓的他又會看到怎樣的風景呢?我們快跟隨他一起去看一看吧!

1.小組活動,圖文對照,想象朗讀。

2.課件出示第一句詩:白日依山盡。(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遠

景)

(1)這句詩中寫到了哪些景物?在圖上找出來。(白日、山。)

(2)想一想,畫一畫。

①理解“白日”:白日是什么?詩中指傍晚落山時的太陽。必要時可解釋為

何稱“白日”:可能是因為想和早上初升的太陽區(qū)分開來;可能是因為當時山中

有霧,遮擋了太陽的光線,使得太陽看上去像是白色的??商崾緦W生這是詩意的

表達,不必用科學常識去解釋。

②引導學生體會“依、盡”用詞的貼切。

“依”?!耙馈蓖ǔ1硎救伺c人、人與物之間親密的感情,如“依靠、依偎”,

詩中就用“依”寫出了太陽依著群山慢慢落下的情景。

b.太陽完全落下去了,就是“盡”。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詩中描寫的畫

面。

③教師畫簡筆畫:連綿起伏的山,讓學生添畫“白日”,再次感受“依山盡”。

(3)朗讀:太陽是慢慢地落下去的,所以“依山盡”要讀得慢一些。學生

試讀。

3.課件出示第二句詩:黃河入海流。(滔滔黃河水朝著大海的方向洶涌奔流。)

(近景)

(1)想象畫面:讀完詩句,你仿佛看到怎樣的畫面,聽到怎樣的聲音?(看

到黃河水浩浩蕩蕩向大海奔流,聽到黃河奔騰的聲音。)

(2)這一句寫出了黃河水怎樣的特點?(氣勢磅礴、景象壯觀。)

(3)思考:大家是從哪里知道黃河水最終流入大海的呢?(“入海流”。

可提示正確語序:流入海。)

(4)質疑探究:詩人真的看到黃河奔流的方向了嗎?

明確:鸛雀樓和黃河入??谙喔羟Ю?,詩人是不可能看到黃河奔流入海的。

(5)指導朗讀:要讀出黃河入海的雄渾氣勢。學生練讀??蓪⑦@一句與前

一句放在一起讀,前一句舒緩,這一句要有氣勢。

過渡:這兩句詩中都藏著畫面。我仿佛看到夕陽靠著連綿起伏的群山漸漸落

下去,這就是——(白日依山盡。)我還看到奔騰、浩蕩的黃河水滾滾地流向大

海,這就是——(黃河入海流。)看著這么美的風景,詩人會想些什么呢?如果

栗看到更遠的地方、更美的風景,就栗再往高處爬。詩人說——(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4.自讀自學,感悟詩理。

(1)課件出示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若想看到更遠的風景,

需要登上更高的樓層。)(登樓所思)

(2)學生自讀,和同桌合作思考以下問題:

①“窮”是什么意思?結合詩意選擇正確的意思:A.生活窮困,缺少錢財。

B.用盡;費盡。(B)

②“千里”指什么?(這里的“千里”是虛指,指很遠很遠的地方。)

③要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只要再登一層樓就夠了嗎?(這里的“一層”并

不是真的指一層,而是“還要往上”的意思。)

(3)交流由詩句感悟到的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4)結合生活實際,說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還可以用到哪些地

方。

五、拓展延伸,作業(yè)設計

1.播放樂曲,背誦積累《登鸛雀樓》。再以小組為單位組織朗讀比賽,師生

共同評選出“朗讀之星”。

2.閱讀王之渙的其他名作,積累古詩。

3.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學案?",)

白日依山盡'

登樓所見

黃河入海流融情于景

登鸛雀樓

欲窮千里目寓理干事

登樓所思

更上一層樓.

-9小傘->第二諦時7令卡&守鼻

魏雄第?標]

“瀑、布、爐、煙、遙、川”6個生字,會寫“照、爐、煙、掛、川”5個

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望廬山瀑布》。

3.理解詩句意思,感受廬山瀑布的壯美,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描述的畫面。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指名背誦上節(jié)課學習的古詩《登鸛雀樓》,自然過渡到本課的學習。

過渡:上節(jié)課,我們隨著王之渙登上鸛雀樓,欣賞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

海流”的遼遠壯觀之景。這節(jié)課,我們依然要踏上賞景之旅,去觀賞一道奇異的

景觀。我先給大家出個謎語猜一猜:“懸崖掛塊大白布,千人萬人捉不住。好似

千軍萬馬吼,疑是銀河飛下谷。”(瀑布。)今天,我們就去看看廬山的瀑布。

2.板書詩題:望廬山瀑布。

(1)教師簡單介紹李白,了解作者。(學習古詩第一步:知詩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多

豪邁奔放、飄逸若仙,因此李白被人們稱為“詩仙”。

(2)理解古詩題目的意思。(學習古詩第二步:解詩題)

①“望”是什么意思?它與“看”的區(qū)別是什么?(“望”和“看”是近義

詞,但“望”有“向遠處看”的意思,“望廬山瀑布”就是遠看廬山的瀑布。)

②簡單了解廬山。

廬山在江西九江的南邊,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

天下”的美譽。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水流在河谷發(fā)育裂點形成許多

急流與瀑布,有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

③認識“瀑”字。左邊是三點水,右邊是“暴”?!氨庇型蝗欢土业囊?/p>

思,而瀑布就是從山上突然而又猛烈地流下來的水。

(3)讀好詩題。讀準字音,體會節(jié)奏和停頓;再聽教師范讀。學生模仿讀,

多次練讀。

二、初讀古詩,學習字詞

1.學生自由讀古詩,教師出示自學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互讀:把古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1)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指名讀一讀。

(2)交流識字方法。

?聯(lián)系插圖和生活經驗識字“爐”字從“火”從“戶”,表示家里盛火的

器具??沙鍪久籂t、微波爐、火爐圖片,鞏固記憶。

?比較識字將“爐”與“廬”作比較,兩者讀音相同,都有偏旁“戶”。

?象形字“川”是象形字,可出示其甲骨文字形,幫助學生理解字形、字

義。

川,甲骨文口是象形字,字形像彎彎曲曲的河道口中流動的水;o造字本義:

名詞,山谷間由山澗、溪流匯成的湍急小河。

?編順口溜識字布:加條毛巾。

?組詞識字遙一遙遠、遙看。

?加一加識字火+因=煙。

3.指導書寫。

(1)學生觀察本課生字特點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范寫并解讀書寫要領,重點指導“照、煙”。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4)教師挑選優(yōu)秀的書寫作品投影展示,師生共評后學生再練寫。

4.教師說出帶有會寫字的詞語,學生聽寫,完成后同桌互評互糾,再將訂正

后的詞語多寫幾遍。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再讀研討,讀出節(jié)奏。

預設:可采用教師范讀、個人自讀、小組開火車讀、男女生比賽讀等多種方

式訓練朗讀。詩歌是用來誦讀的,讓學生多讀幾遍,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

2.結合插圖理解字詞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字詞,疏通古詩大意。(學習古

詩第三步:明詩意)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4.全班交流,學習古詩。

(1)日照香爐生紫煙。(太陽照在香爐峰上,峰頂云霧彌漫,蒙蒙的水汽

透過陽光,呈現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煙繚繞著香爐峰。)

①“日”“香爐”“紫煙”各指什么?(“日”指太陽,“香爐”指“香爐

峰”,“紫煙”指紫色的煙云。)

②理解“生”字:“生”有升騰之意。從“生”字我們能感受到云霧仿佛從

山中不停地彌漫出來,就像香爐里升起的煙。一個“生”字就把香爐峰描繪成了

一個仙境,把云霧寫活了。

(2)遙看瀑布掛前川。(遠遠望去,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絲帶高掛在山川

之間。)

①(出示瀑布圖)啟發(fā)學生邊讀詩邊想象這一句描繪的畫面,再指名說一說。

②“遙看”說明詩人的觀察角度如何?為什么要“遙看”呢?(說明詩人觀

察瀑布時離瀑布較遠,因為瀑布高大,只有遠遠地看,才能看出它的全貌。)

③體會“掛”字之妙:可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用“掛”說幾個句子,可發(fā)

現''掛”多是手做的動作,如掛衣服、掛畫等,再問問學生:瀑布是誰掛出來的?

學生交流,引出是大自然神奇的“手”把瀑布掛出來的。另外,可將瀑布與其他

河流對比,河流是平向流淌的,而瀑布卻由上而下地高懸,“掛”字化動為靜,

寫出了瀑布外形的壯觀。

過渡:這氣勢磅礴的瀑布,迅猛地流下、飛濺,令詩人想到了什么?栗知道,

李白的詩素以浪漫、奇妙的想象著稱,詩人接下來會寫些什么呢?

(3)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瀑布從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瀉

而下,使人以為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

①出示瀑布圖,引導學生想象、思考:詩人走近瀑布,看到、聽到、想到了

什么?小組討論后匯報。

②從哪些字詞可以感受到瀑布流速之快?(飛流、直。)

③從哪些字詞可以感受到瀑布之長?(三千尺。)

“三千尺”不是一個確定的數目,而是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強調山之高聳,

瀑布飛速直下產生極大落差,水勢湍急,氣勢宏大。古詩中的數字往往不是確指,

如《登鸛雀樓》中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千里”和“一層”都不是

確切的數目。這一點在學習古詩時要特別注意。

④哪個字表達了詩人面對三千尺瀑布的心理活動?(疑。)

⑤哪一句是詩人所見?哪一句是詩人所想?連起來說說自己的見解。

5.讓學生把整首詩連起來讀,邊想象畫面邊講一講它的意思。

四、想象畫面,感悟詩情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古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2.小組交流,組內成員互相補充。

3.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根據詩意,想象畫面。

紅日高懸,照耀著香爐峰,峰頂煙云彌

漫、飄動,這煙云透過陽光呈現出一片紫色,

繞著香爐峰裊裊娉娉,緩緩升騰。遠遠望去,

瀑布仿佛一條巨大的白絲帶高高地掛在懸崖

絕壁之間。

4.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你

最想說什么呢?(學習古詩第四步:悟詩情)

預設1:大自然是多么神奇?。∷鼊?chuàng)造出這樣壯觀的美景,人在它面前,顯

得多么渺??!

預設2:大自然的美景真是無窮無盡?。∥疫€要欣賞更多壯觀的風景,感受

大自然的神奇、壯麗。

5.再讀古詩,學生自己試著背一背全詩,再背給同桌聽。(學習古詩第五步:

能背誦)

6.學生自告奮勇背詩,師生點評,以鼓勵為主。

五、拓展延伸,作業(yè)設計

1.拓展閱讀。

(1)請收集了李白詩歌的同學,把自己收集的詩歌與大家分享。

(2)可讀一讀葉圣陶的現代詩《瀑布》,讓學生想象畫面,感受瀑布的美。

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學案?",)

微節(jié)夜時]

日照香爐生紫煙

[實景

遙看瀑布掛前川

望廬山瀑布磅礴壯麗

[想象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M教學£+中+M

這兩首詩都用凝練精妙的語言描繪了祖國雄偉壯麗的自然風光,兩首詩都氣

勢磅礴,意境深遠,是千古傳誦的佳作,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極為熟悉。在教學中,

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幾點:

1.在初讀古詩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借助拼音讀通詩句,試著讀出古詩的韻律。再通

過學生互讀檢查古詩的朗讀情況,看看是否做到正確、流利,同時有一定的節(jié)奏。

識字的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激發(fā)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又有助于

學生理解關鍵字詞的意思。同時,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讓學生與文本對

話,在頭腦中構建屬于自己的詩境,提高審美情趣。

2.主要采用品讀、口頭練說等教學方法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讀寫結合講求

的就是積累、運用語言,提高習作能力。本課重點就放在抓住古詩字詞領悟詩意

詩境上,嘗試了一種互文會意式的教學,同時從不同角度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

提高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為他們從讀到寫做好遞進式鋪墊。

3.圖文結合,想象畫面。教學中借助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如學習

“白日依山盡”時,我通過讓學生觀察插圖,說說圖中的景色,并明確此時太陽

的位置,讓學生形象感知傍晚夕陽慢慢落山的美麗景色,更進一步理解詩歌的畫

面美。

4.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在學習《望廬山瀑布》一詩中,我特別強調了

學習本詩的方法:一、知詩人;二、解詩題;三、明詩意;四、悟詩情;五、能

背誦。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這五個步驟容易掌握和理解,學生既簡單了解了

背景,也理解了詩句內容,體悟了詩人的情感,同時在反復朗讀中做到了熟讀成

誦。

第四單元家鄉(xiāng)風光

...........................>單元導語...........................

在遼闊又美麗的祖國母親的懷抱里,有著我們可愛的家鄉(xiāng)。家鄉(xiāng)的古樓、家

鄉(xiāng)的高山、家鄉(xiāng)的河流、家鄉(xiāng)的田野……,聊起家鄉(xiāng),我們總有說不完的話,有

寫不完的詩,也有唱不完的歌。穿越古今,跨越海峽,無論是鸛雀樓、廬山瀑布、

黃山奇石,還是寶島臺灣的日月潭、新疆的葡萄溝,處處都展示著祖國大好河山

的獨特風華。

本單元內容圍繞“家鄉(xiāng)”這一主題,引導學生觀名山,賞名瀑,游日月潭,

逛葡萄溝,在游覽觀光中識字學文,借助課文引導學生感知自然風光的秀美,激

發(fā)學生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在朗讀課文的同時,學習獨立識字,感受漢

字的美。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了解詞語的意思”“學

習課文的語言表達,積累語言”。教師在教學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這兩方面的能力。

A教材分析

分類內容課時教學要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展

古詩二首2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描繪的畫面,

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壯麗。

用“像”說句子;借助文字想象畫面,

黃山奇石2

課文感悟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

理解描寫日月潭美景的詞句,感受日月

日月潭2

潭的優(yōu)美景色。

能了解葡萄溝的葡萄品種多和葡萄干

葡萄溝2

是怎么制成的,產生對葡萄溝的向往之情。

識字加油站借助火車票上的信息認識8個生字,增

強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意識;能夠用“像”

語字詞句運用

說句子;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學

寫留言條;發(fā)現描寫顏色的詞語的構詞規(guī)

寫話

園2

律,并積累相關的詞語;背誦、積累描寫風

我的發(fā)現景的名句,初步感受祖國河山的壯美;閱讀

《畫家鄉(xiāng)》,感受家鄉(xiāng)的美。

日積月累

我愛閱讀

8古詩二首

文本分析:

《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前兩行寫景,營造了

景色遼闊、氣勢雄渾的意境;后兩行寓理于詩,寫出了詩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道

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锻麖]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絕句,是唐

代詩人李白游歷廬山時寫下的風景詩。這首詩抓住廬山瀑布的動態(tài)美,運用比喻、

夸張等修辭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壯與美麗。全詩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

景有情,抒發(fā)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充分體現了詩人浪漫的情懷。由于年

齡較小,二年級學生對文字的感悟不可能很深。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課本

中的插圖,再通過各種朗讀方法,讓學生在朗讀的同時,在頭腦中進行想象。理

解詩的大意以后,再通過逐步引導,幫助學生體會詩中蘊含的哲理。

教學目標:

“樓、依”等12個生字,會寫“樓、依”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3.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中描述的畫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壯麗。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背誦古詩。

課時安排:2課時

課時目標

“樓、依、盡、欲、窮、層"6個生字,會寫“樓、依、盡、黃、層”5個

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登鸛雀樓》。

3.在理解古詩詞句的基礎上,感受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體會只有站得

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

要點把握

1.朗讀并背誦古詩《登鸛雀樓》。

2.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體會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

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詩意圖,談話激趣。

導語:同學們,你們喜歡旅行嗎?我們祖國的美麗風景那么多,大家又欣賞

過多少呢?這個單元,我們就要到祖國各地去走一走,瞧一瞧。今天這節(jié)課,我

們就要到這個地方來參觀。(出示圖片,引導學生欣賞)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

么樣的畫面?(生答)這幅畫面多壯美呀!有黃河、落日、小船、山峰……這壯

美的景色,一千多年前的一位詩人也看到了。他就是唐朝詩人王之渙。一天傍晚,

王之渙來到黃河邊,看到太陽緩緩落下,與山峰說著悄悄話,看到黃河浩浩蕩蕩

地流向大海,不禁感嘆:這里的景色太美了!可是他還想看到更遠、更美的風景。

同學們,你能幫他在圖上找個更好的觀測點嗎?(生指著圖上的樓)

2.簡介鸛雀樓和詩人,學習詩題。

過渡:對,這座修筑在山頂的樓叫作鸛雀樓。相傳,經常會有鸛雀在這座樓

的樓臺上停歇,因此該樓得名鸛雀樓。其實,這座樓一直不為大眾所知,直到詩

人王之渙登上它并為它寫了一首詩后,立即聲名大振。這首詩,就是我們今天要

學的《登鸛雀樓》。

(1)板書詩題:登鸛雀樓。學生齊讀。教師對王之渙進行簡介。

王之渙(688—742)盛唐時期詩人,字季凌,以描寫邊塞風光著稱。他的詩

意境壯闊,音樂性強,很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上У氖牵脑?/p>

只流傳下來6首。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

(2)隨題識字,提示字音。

預設:“登”是后鼻音;“鸛雀”又叫“鸛鳥”,是一種水鳥。教師可出示

圖片,讓學生了解是一種什么樣的鳥即可。“雀”字在前面的課文《拍手歌》中

學過,可再次提示學生含有“隹”這一部首的字與鳥有關?!皹恰笔且髸懙?/p>

字,提示學生它為木字旁,因為古代的房子多為木頭所筑,可讓學生用手指在桌

上寫一寫。了解詩題后讓學生試著體會“登鸛雀樓”應該怎樣斷句停頓,指導據

義斷音,即“登/鸛雀樓”。

二、檢測生字,指導書寫

1.玩游戲,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過渡:剛才我們把詩歌讀了這么多遍,同學們都認識里面的生字了嗎?以前

學過的字也都掌握了嗎?接下來,我們來玩一個游戲一一登鸛雀樓。鸛雀樓一共

有三層,每一層都有一些生字寶寶等著你們,如果你們都讀正確了就可以一層一

層地登上去了。大家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

(1)第一層挑戰(zhàn):出示生字“樓、層”。(提示:“層”是平舌音。)

(2)第二層挑戰(zhàn):出示生字“依、欲、盡、窮”。(提示:“盡”是前鼻

音。)

(3)第三層挑戰(zhàn):進行抽查,隨機選字。

小結:大家可真厲害!這些生字寶寶根本難不倒大家啊!這些字現在大家都

認識了,可以一層層地登樓了。待會兒我們就在樓上欣賞美麗的風景吧!

2.指導生字書寫。

(1)課件出示這首古詩中的5個會寫字:樓、依、盡、黃、層。

(2)學生觀察生字的特點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重點指導。

依左窄右寬,注意筆畫穿插?!耙隆钡拈L撇從橫筆中部起筆,撇至“彳”側。

盡上寬下窄?!俺摺闭肿∠路絻牲c,前兩筆居上偏左,末筆捺穿過田字格中心,

盡量寫得舒展;下方兩點斜向平行,都收筆于豎中線。

黃上部扁、寬,中下部長、窄。橫、豎筆畫較多,注意間距均勻。

層半包圍結構,全字上窄下寬?!霸啤眱蓹M上短下長,上橫在橫中線上,撇折起

筆在豎中線上。

(3)學生描紅、臨寫。

三、練習朗讀,讀出韻律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古詩中出現的生字,可以多讀幾

遍。

2.檢查自讀,指名讀,教師評價。

3.課件出示不帶拼音的古詩,學生再讀,讀完后檢查,用筆圈出自己讀錯的

字,正音后多讀幾遍。

4.教師范讀古詩,或播放錄音,指導讀出古詩的韻律和節(jié)奏。

過渡:每首古詩都有一定的節(jié)奏和韻律,現在聽老師來讀一讀,再根據老師

幫你們劃分出來的節(jié)奏自由讀,看看能不能讀出古詩的韻律美。

(1)學生根據教師的示范和節(jié)奏,再讀古詩,讓讀得好的學生展示。

(2)多種形式練讀,如:拍手打節(jié)奏讀、師生合作讀、男女生合作讀、接龍

讀等。

四、品讀詩句,想象畫面

過渡:詩人王之渙找到了一個更佳的欣賞風景的地點一一鸛雀樓,那么登上

鸛雀樓的他又看到了怎樣的風景呢?我們也快跟隨他一起去看一看吧!

1.小組活動,圖文對照,想象朗讀。

過渡:剛才同學們讀詩讀得都不錯,但是老師總覺得少了一點什么。大家都

讀懂這首詩了嗎?接下來,請同學們邊讀詩,邊看課本上的插圖,多讀幾遍,看

圖似乎動了起來,就什么都懂了。

2.課件出示第一句詩:白日依山盡。(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遠

景)

(1)這句詩中寫到了哪些景物?在圖上找出來。(白日、山。)

(2)想一想,畫一畫。

①理解“白日”:白日是什么?(詩中指傍晚落山時的太陽。必要時

可解釋為何稱“白日”:可能是因為想和早上初升的太陽區(qū)分開來;可能是因為

當時山中有霧,遮擋了太陽的光線,使得太陽看上去像是白色的??商崾緦W生這

是詩意的表達,不必用科學常識去解釋。)

②引導學生體會“依、盡”用詞的貼切。

預設:可結合生活實際理解“依”?!耙馈蓖ǔ1硎救伺c人、人與物之間親

密的感情,如“依靠、依偎”,詩中就用“依”寫出了太陽依著群山慢慢落下的

情景。太陽完全落下去了,就是“盡”,太陽消失了,看不見了??勺寣W生閉上

眼睛想象一下詩中描寫的畫面。

③教師畫簡筆畫:連綿起伏的山,讓學生添畫“白日”,再次感受“依山盡”。

(3)朗讀:太陽是慢慢地落下去的,所以“依山盡”要讀得慢一些。學生試

讀。

3.課件出示第二句詩:黃河入海流。(滔滔黃河水朝著大海的方向洶涌奔流。)

(近景)

(1)想象畫面:讀了這句詩,大家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聽到了怎樣的聲音?

(看到黃河水浩浩蕩蕩向大海奔流,聽到黃河奔騰的聲音。)

(2)這一句寫出了黃河水怎樣的特點?(氣勢磅礴、景象壯觀。)

(3)思考:大家是從哪里知道黃河水最終流入大海的呢?(“入海流”???/p>

提示正確語序:流入海。)

(4)質疑探究:詩人真的看到黃河奔流的方向了嗎?

明確:鸛雀樓和黃河入??谙喔羟Ю?,詩人是不可能看到的。這里是詩人想象

的,黃河從此處經過,一直奔流到大海,“入海流”點明了黃河流經的方向。

(5)指導朗讀:要讀出黃河入海的雄渾氣勢。學生練讀。(可將這一句與前

一句放在一起讀,前一句舒緩,這一句要有氣勢)

過渡:這兩句詩中都藏著畫面。我仿佛看到夕陽靠著連綿起伏的群山漸漸落下

去,這就是一一(生答:白日依山盡。)我還看到奔騰、浩蕩的黃河水滾滾地流

向大海,這就是一一(生答:黃河入海流。)看著這么美的風景,同學們,詩人

會想些什么呢?如果要看到更遠的地方、更美的風景,就要再往高處爬。詩人說

——(生答: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4.自讀自學,感悟詩理。

(1)課件出示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樓所思)學生自讀

幾遍,和同桌合作,思考以下問題:

①“窮”是什么意思?結合詩意選擇正確意思:A.生活窮困,缺少錢財。

B.用盡;費盡。(B)

②“千里”指什么?(這里的“千里”是虛指,指很遠很遠的地方。)

③要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只要再登一層樓就夠了嗎?(這里的“一層”并不

是真的指一層,而是“還要往上”的意思。)

(2)結合生活實際,說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還可以用到哪些地方。

示例:上學期期末,我被評為“三好學生”,我非常得意,但爸爸告訴我,不

能因為取得一點兒成績就沾沾自喜,人生的路還長著呢!是啊,要想繼續(xù)攀登知

識高峰,我還得不斷努力,因為“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小結:是啊,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更上一層樓,都需要更加努

力。只有往上攀登,我們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領略更美的風景。

五、拓展延伸,作業(yè)設計

1.播放樂曲,背誦積累《登鸛雀樓》。再以小組為單位組織朗讀比賽。

2.閱讀王之渙的其他名作,感受詩歌的獨特魅力。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云中間,就在黃河上

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里,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

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春風是吹不到玉門關一帶的。

3.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a”“”)

??-的西???

課時目標

“瀑、布、爐、煙、遙、川”6個生字,會寫“照、爐、煙、掛、川”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望廬山瀑布》。

3.理解詩句意思,感受廬山瀑布的壯美,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描述的畫面。

要點把握

想象畫面,感受廬山瀑布的壯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

情。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指名背誦上節(jié)課學習的古詩《登鸛雀樓》。

2.自然過渡到本課的學習。

過渡:上節(jié)課,我們隨著王之渙登上鸛雀樓,欣賞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

流”的遼遠壯觀之景。這節(jié)課,我們依然要踏上賞景之旅,去觀賞一道奇異的景

觀。我先給大家出個謎語:“懸崖掛塊大白布,千人萬人捉不住。好似千軍萬馬

吼,疑是銀河飛下谷?!保ㄉ轮i:瀑布。)對,謎底就是瀑布。今天啊,我們

就去看看廬山的瀑布。和鸛雀樓因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一詩聞名天下一樣,廬

山瀑布也因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詩而天下聞名。

3.板書詩題:望廬山瀑布。

(1)了解作者。(學習古詩第一步:知詩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多豪邁

奔放、飄逸若仙,因此李白被人們稱為“詩仙”。

(2)了解詩題。(學習古詩第二步:解詩題)

①“望”是什么意思?它與“看”的區(qū)別是什么?

“望”和“看”是近義詞,但“望”有“向遠處看”的意思,“望廬山瀑布”就

是遠看廬山的瀑布。

②簡單了解廬山。

廬山在江西九江的南邊,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

下”之美譽。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水流在河谷發(fā)育裂點,形成許多

急流與瀑布,有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

③認識“瀑”字。(左邊是三點水,右邊是“暴”?!氨庇型蝗欢土业?/p>

意思,而瀑布就是從山上突然而又猛烈地流下來的水。)

(3)讀好詩題。讀準字音,體會節(jié)奏和停頓;再聽教師范讀。學生模仿朗讀,

多次練讀。

(4)

二、初讀古詩,學習字詞

1.學生自由讀古詩,教師出示自學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順詩句。

(2)互讀:把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1)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指名讀一讀。

(2)交流識字方法。

?聯(lián)系插圖和生活經驗識字

“爐”字從“火”從“戶”,表示家里盛火的器具。可出示煤爐、微波爐、火

爐圖片,鞏固記憶。

?比較識字

將“爐”與“廬”作比較,兩者讀音相同,都有偏旁“戶”。

?象形字

“川”是象形字,可出示其甲骨文字形,幫助學生理解字形、字義。

口uw

川,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彎彎曲曲的河道中流動的水。有的甲骨文將表

示流水的多點彎曲虛線簡寫成三點。有的甲骨文將三點構成的彎曲虛線簡化成彎

曲的實線。造字本義:名詞,山谷間由山澗、溪流匯成的湍急小河。

3.指導書寫。

(1)學生觀察本課生字特點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范寫,重點指導以下要求會寫的字。

照“日”窄“召”寬。上方的“口”上寬下窄,豎筆在豎中線右側,頂部在

橫中線上;下方四點上合下開。

爐煙左窄右寬?!盎稹笔坠P點在橫中線上,末筆捺改為點。

掛左窄右寬。“圭”的豎筆垂直對齊,上“土”的底部在橫中線上。

川三筆分立,間距相等,第二筆豎在豎中線上。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再讀研討,讀出節(jié)奏。

過渡:同學們,大家已經能把詩讀正確、讀流利了,但是大家能讀出它的節(jié)

奏美嗎?老師用斜線給你們標出了朗讀停頓,大家看一看,再試著讀一讀吧!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

落九天。

預設:可采用教師范讀、個人自讀、小組開火車讀、男女生比賽讀等多種方

式訓練朗讀。詩歌是用來誦讀的,讓學生多讀幾遍,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

2.自學古詩:結合插圖理解字詞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字詞。(學習古詩第

三步:明詩意)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4.全班交流,指名匯報。

(1)日照香爐生紫煙。(太陽照在香爐峰上,峰頂云霧彌漫,蒙蒙的水汽

透過陽光,呈現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煙繚繞著香爐峰。)

①“日”,,香爐",,紫煙”各指什么?(“日”指太陽,“香爐”指“香

爐峰”,“紫煙”指紫色的煙云。)

(課件出示資料和香爐、香爐峰圖片)香爐峰位于黃山東海,山峰獨立挺拔,

形似香爐,故名。此峰底座小而穩(wěn)健,爐身粗壯,頂端與底座大小幾乎相同。

過渡:香爐峰多像香爐??!山上云霧繚繞,不正像香爐里升起的輕煙嗎?

②理解“生”字。

明確:“生”有升騰之意。從“生”字我們能感受到云霧仿佛從山中不停地

彌漫出來,就像香爐里升起的煙。一個“生”字就把香爐峰描繪成了一個仙境,

把云霧寫活了。

(2)遙看瀑布掛前川。(遠遠望去,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絲帶高掛在山川

之間。)

①(出示瀑布圖)啟發(fā)學生邊讀詩邊想象這一句描繪的畫面,再指名說一說。

②“遙看”說明詩人的觀察角度如何?為什么要“遙看”呢?(說明詩人觀

察瀑布時離瀑布較遠,因為瀑布高大,只有遠遠地看,才能看出它的全貌。)

③體會“掛”字之妙。

預設:可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用“掛”說幾個句子,可發(fā)現“掛”多是手

做的動作,如掛衣服、掛畫等,再問問學生:那么瀑布是誰掛出來的呢?學生交

流,引出是大自然神奇的“手”把瀑布掛出來的。另外,可將瀑布與其他河流對

比,河流是平向流淌的,而瀑布卻由上而下地高懸,“掛”字化動為靜,寫出了

瀑布外形的壯觀。

過渡:這氣勢磅礴的瀑布,迅猛地流下、飛濺,令詩人想到了什么?要知道,

李白的詩素以浪漫、奇妙的想象著稱,詩人接下來會寫些什么呢?

(3)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瀑布從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瀉

而下,使人以為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

①課件出示瀑布圖,引導學生想象、思考:詩人走近瀑布,看到了什么?聽

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小組討論)

②從哪些字詞可以感受到瀑布流速之快?(飛流、直。)

③從哪些字詞可以感受到瀑布之長?(三千尺。)

明確:“三千尺”不是一個確定的數目,而是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強調山

之高聳,瀑布飛速直下產生極大落差,水勢湍急,氣勢宏大。古詩中的數字往往

不是確指,如《登鸛雀樓》中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千里”和“一

層”都不是確切的數目。這一點在學習古詩時要特別注意。

拓展:可拓展李白的其他一些詩句,如“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桃花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里的“三千丈”和“千尺”也是虛指,是一

種夸張的寫法。

④哪個字表達了詩人面對三千尺瀑布的心理活動?(疑。)

⑤理解“銀河”“九天”。

銀河也稱天河,由許許多多恒星構成。晴天夜晚,天空呈現出一條明亮的

光帶,看起來像一條銀白色的河流,所以稱為“銀河”。

九天“九”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往往表示極多之意,詩中的“九天”指極高

的天空,體現了瀑布之高,更能感受瀑布的恢宏氣勢和詩人的由衷贊美。

⑥哪一句是詩人所見?哪一句是詩人所想?連起來說說自己的見解。

過渡:眼前的瀑布又高又急,難怪詩人會懷疑那瀑布是從九天傾瀉而下的銀河。

有同學看過瀑布飛瀉的場景嗎?能和我們分享一下嗎?(請看過瀑布的同學描述

一番)讀了李白的詩,聽了同學的描述,大家的腦海中是不是浮現出了瀑布奔流

的場景?我們再來看一看瀑布的壯觀之景吧?。úシ牌俨嫉囊曨l,進一步引導學

生感受瀑布飛瀉的壯觀)

5.讓學生把整首詩連起來講一講它的意思。

四、想象畫面,感悟詩情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古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