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短文二篇記承天寺夜游》課件語文八年級上冊2_第1頁
第11課《短文二篇記承天寺夜游》課件語文八年級上冊2_第2頁
第11課《短文二篇記承天寺夜游》課件語文八年級上冊2_第3頁
第11課《短文二篇記承天寺夜游》課件語文八年級上冊2_第4頁
第11課《短文二篇記承天寺夜游》課件語文八年級上冊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記承天寺夜游宋·蘇軾走近作者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號東坡居士,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為“三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1079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寫作背景元豐二年七月,蘇軾被誣陷以詩誹謗朝廷,(8月)被捕入獄。經(jīng)過長達四個月(12月)的審問和折磨,蘇軾幸免于死,被貶黃州,擔任有職無權(quán)的團練副使。“烏臺詩案”聽讀課文記承天寺夜游蘇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打算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脫了衣服打算睡覺,月光照進門里,我高興地起來走到門外。

念無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想到

想到?jīng)]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便一起在院院中散步。于是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一起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像清澈透明月光照在院中,好像積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水藻和荇菜交織在一起,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

如吾兩人者耳。哪一夜沒有月光?哪個地方?jīng)]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研讀探究1、這篇文章運用了幾種表達方式?并依此將課文分為幾個部分,請用四字短語簡要概括其內(nèi)容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說明——尋伴夜游——庭中月色——月下感嘆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記敘描寫抒情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經(jīng)過:事情的結(jié)果:2、記敘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承天寺中庭“我”和張懷民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相與步于中庭3、賞析“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月光照在院中,好像積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水藻和荇菜交織在一起,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月光雖不是夜夜明,竹也不是處處有,但只要心胸開闊,樂觀進取,淡泊名利,美景無處不在。4、“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表明了作者怎樣樣的心態(tài)?哪一夜沒有月光?哪個地方?jīng)]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元豐二年,蘇軾被誣陷以詩誹謗朝廷,被捕入獄,幾遭殺身之禍。后來獲釋后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文”,不得隨意外出,無住所,無薪俸,生活貧困,只能租城東荒地自己耕種,在坡邊自筑茅屋(故稱東坡居士)張懷民也是被貶謫到黃州,掛了一個閑職。他們都“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背景資料:4、“懷民亦未寢”和“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表現(xiàn)出兩人有什么相同點?5、結(jié)合寫作背景和你對蘇軾生平、思想的認識,談談你對想“閑人”這個詞的理解。漫步的悠閑6、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被貶的悲涼對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景色之樂、友人之樂、情趣之樂)研讀探究蘇軾的一生屢遭貶謫,離開黃州之后,一路被貶,一直被貶到海南。歷經(jīng)八州,身行萬里,走過無數(shù)窮山惡水,卻都如處天堂。他被無數(shù)小人中傷下獄,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見盡了人間丑態(tài)。他說“此心安處是吾家”。卻說:“眼前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貶官杭州:貶官黃州: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xiāng)無此好湖山。我本來就沒有家,不安身在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況就算是故鄉(xiāng),也沒有像這里這樣優(yōu)美的湖光山色。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長江環(huán)抱著城郭,可知江魚的味道鮮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覺陣陣筍香。貶官惠州:貶官海南: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被貶到這南方邊遠的荒島上雖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為這次南游見聞奇絕,是平生所不曾有過的。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樂觀豁達開朗灑脫胸襟開闊研讀探究

在蘇軾被貶的文章、作品中,我們難以看到劉禹錫似的“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的哀嘆,沒有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哀憫,他用達觀、豁達的心境的心態(tài)面對。蘇軾之所以垂名青史、家喻戶曉,不僅在于他的才能、他的政績,還在于他的樂觀、豁達的心境給我們后世留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