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課《孟子三章》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shè)計_第1頁
第23課《孟子三章》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shè)計_第2頁
第23課《孟子三章》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shè)計_第3頁
第23課《孟子三章》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shè)計_第4頁
第23課《孟子三章》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shè)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23課《孟子三章》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shè)計《》教學設(shè)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孟子及其作品,積累文言詞匯,理解文章內(nèi)容。

2.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

3.理解“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1)理解文章的觀點,學習文章的論證方法。

(2)積累文言詞匯,背誦課文。

2.教學難點

(1)理解“人和”“大丈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內(nèi)涵。

(2)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和寫作風格。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在戰(zhàn)爭中,人心的向背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大家認為在戰(zhàn)爭中,是天時更重要,還是地利更重要,或者是人和更重要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孟子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二)作者及作品介紹

1.孟子(前372年一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期鄒國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2.《孟子》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認為是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共同編著的。它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shù)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具特色的散文專著。其文氣勢磅礴,邏輯嚴密,又長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語言說明復雜的道理,對后世散文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字音和節(jié)奏。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3.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評價。4.全班齊讀課文。

(四)理解字詞,疏通文意

1.學生結(jié)合注釋,自主理解字詞,疏通文意。

2.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疑難問題。

3.教師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解答學生的疑問。天時:適宜做某事的氣候條件。

地利:地理優(yōu)勢。

人和:人事協(xié)和、民心和樂。

三里之城:方圓三里的小城。城,內(nèi)城。七里之郭:方圓七里的外城。郭,外城。環(huán)而攻之:圍。

夫環(huán)而攻之:發(fā)語詞,用在句首,表示要發(fā)議論。然而不勝者:這樣,但是。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這。

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類。委而去之:委,放棄。去,離開。

域民:限制,指使……定居下來。固國:鞏固國防。

威天下:威懾天下。寡助之至:至,極點。

親戚畔之:親戚,內(nèi)外親屬。畔,通“叛",背叛。

(五)分析課文,理解內(nèi)容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作者是怎樣論證中心論點的

明確:文章開篇提出中心論點,然后通過列舉戰(zhàn)爭中的兩個例子進行論證。第一個例子是圍攻

一座小城但不能取勝,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第二個例子是城高池深、兵利革堅、米粟

充足但棄城而逃,論證了“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得出結(jié)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文章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明確:文章運用了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的方法。通過列舉戰(zhàn)爭中的例子,具體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觀點;同時,將“得道者”與“失道者"進行對比,突出了“得道”的重要性。

(六)課堂小結(jié)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文章,了解了孟子的思想,掌握了文中的重點字詞和句子,理解了文章的內(nèi)容和論證方法。希望同學們能夠深刻體會“人和"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到與人和諧相處。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積累文中的文言詞匯,如“天時”“地利"人和”等。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明白了“人和"的重要性。今天,我們來學習《富貴不能淫》,看看孟子對“大丈夫”是如何定義的。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2.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評價。3.全班齊讀課文。

(三)理解字詞,疏通文意

1.學生結(jié)合注釋,自主理解字詞,疏通文意。

2.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疑難問題。

3.教師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解答學生的疑問。誠:真正,確實。

大丈夫:有大志、有作為、有氣節(jié)的男子。

天下熄:指戰(zhàn)爭停息,天下太平。焉得:怎么,哪里。

冠:行冠禮。

命:教導、訓誨。戒:告誡。

女:同“汝",你。

以順為正:把……作為準則,標準。居天下之廣居:住(動詞)。

立天下之正位:站。行天下之大道:走。由:遵從。

淫:使……迷惑。移:使……動搖。屈:使……屈服。

(四)分析課文,理解內(nèi)容

1.景春為什么稱公孫衍、張儀為“大丈夫”

明確:因為他們具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景春從權(quán)勢、地位來衡量)2.孟子認為“大丈夫”應(yīng)具備怎樣的品質(zhì)

明確:①要講仁德守禮法,做事合乎道義;②無論得志與否,都不能放棄自己的原則;③富貴、貧賤、威武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都不能使之迷亂、動搖、屈服。

3.孟子對“大丈夫"的闡述,哪三句話能概括其精髓明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p>

4.“是焉得為大丈夫乎"與“此之為大丈夫。”中的“是"和“此”分別指什么

明確:“是"指代“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此"指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對比分析孟子的“妾婦之道"與“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明確:“妾婦之道"表現(xiàn)為順從,本質(zhì)是在權(quán)利面前無原則,如張儀之流,只是順從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現(xiàn)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質(zhì)是對內(nèi)心的仁、義、禮的堅守。

(五)課堂小結(jié)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富貴不能淫》,了解了孟子對“大丈夫”的定義,明白了“大丈夫"應(yīng)該具備的品質(zhì)。希望同學們能夠以孟子的“大丈夫”標準為榜樣,做一個有志向、有氣節(jié)、有道德的人。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思考在當今社會,“大丈夫"的標準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第三課時

(一)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了孟子的兩篇文章,感受到了他的思想智慧。今天,我們來學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看看孟子在這篇文章中又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啟示。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2.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評價。3.全班齊讀課文。

(三)理解字詞,疏通文意

1.學生結(jié)合注釋,自主理解字詞,疏通文意。2.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疑難問題。

3.教師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解答學生的疑問。舜:從田野中被任用。

發(fā):興起,指被任用。畎畝:田地。

傅說:從筑墻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舉:選拔、任用。

版筑:搗土用的杵。

膠鬲:從魚鹽販中被舉用。

管夷吾:從獄官手里獲釋被任用為相。士:獄官。

孫叔敖:從隱居的海邊被召為相。

百里奚:從市井之間被贖出而用為大夫。

市:集市。故:所以。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下達??嗥湫闹荆菏埂纯唷?/p>

勞其筋骨:使……勞累。餓其體膚:使……饑餓。

空乏其身:財資缺乏。行拂亂其所為:違背。所以:用來。

動心忍性:使……受到震撼,使……堅忍。曾益:增加。曾,同“增”。

恒過:常常犯錯誤。

衡于慮:思慮堵塞。衡,同“橫",梗塞,不順。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征于色:征驗、表現(xiàn)。發(fā)于聲:顯露、流露。喻:了解、明白。

入:在國內(nèi)。

法家拂士:守法度的大臣。拂,同“弼”,輔佐。出:在國外。

敵國:匹敵、相當。恒:常常。

(四)分析課文,理解內(nèi)容

1.孟子在這一章中論述了一個什么觀點明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開頭列舉六個人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明確:開頭列舉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六個人的事例,他們都出身貧賤,歷經(jīng)磨練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yè)。通過這些事例,論證了“生于憂患"的觀點,引出下文的論述。

3.文章是怎樣論證“生于憂患”的

明確:文章先從個人角度論述,人常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內(nèi)心憂困,思慮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流露在言談中,然后才能被人們了解。接著從國家角度論述,(一個國家)內(nèi)部如果沒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能匹敵的鄰國和外患的侵擾,這個國家往往就容易滅亡。從而得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結(jié)論。

4.文章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明確:文章運用了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的方法。通過列舉六個人的事例,具體論證了“生于憂患”的觀點;同時,將“生于憂患"的國家與“死于安樂”的國家進行對比,突出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道理。

(五)探討文章的語言特色和寫作風格1.文章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明確:文章語言簡練,邏輯嚴密。如“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短短幾句話,就列舉了六個人的事例,語言簡潔明了。同時,文章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說服力。

2.文章的寫作風格是怎樣的

明確:文章采用了層層推進的論證方式,先從個人角度論述,再從國家角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