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講 課時17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_第1頁
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講 課時17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_第2頁
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講 課時17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_第3頁
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講 課時17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_第4頁
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3講 課時17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第一部分第三章第3講課時17

課程標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運用示意圖,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并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氣候對自然地理景觀形成的影響大氣環(huán)流、三圈環(huán)流、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極地高壓帶、信風帶、盛行西風帶、極地東風帶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移動規(guī)律大氣環(huán)流概念全球性有規(guī)律的大氣運動。意義使高緯度和低緯度之間、海洋和陸地之間的熱量和水汽得到交換。成因高、低緯度地區(qū)的受熱不均和地轉偏向力。讀選擇性必修1教材第49頁圖3.10“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在下圖中完成問題(1)~(3)?;貧w教材(1)在圖中適當位置填上氣壓帶的名稱。(2)在圖中適當位置畫出風向。(3)在圖中適當位置標注極鋒,并畫出極鋒鋒面。極鋒副極地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赤道低壓帶三圈環(huán)流單圈環(huán)流假設條件地球不自轉太陽直射赤道地表均一0°赤道低氣壓帶極地高氣壓帶90°北半球思考:請畫出極地地區(qū)與赤道地區(qū)之間的環(huán)流狀況,并將極地與赤道地區(qū)近地面的氣壓狀況表述清楚。三圈環(huán)流思考:若考慮地轉偏向力的作用,請試著畫出北半球大氣環(huán)流狀況。假設條件地球不自轉太陽直射赤道地表均一0°30°N60°N90°N30°S60°S90°S赤道低壓帶受熱膨脹上升重力堆積下沉暖氣流爬升寒冷堆積下沉副熱帶高氣壓帶極地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極鋒動力因素

熱力因素三圈環(huán)流30°副熱帶高壓帶全球氣壓帶、風帶0°30°N60°N90°N30°S60°S90°S赤道低壓帶極地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極地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東北信風帶盛行西風帶極地東風帶東南信風帶盛行西風帶極地東風帶思考:依據(jù)氣壓帶的分布,畫出全球的風帶及風向。全球氣壓帶、風帶七個氣壓帶的分布和成因氣壓帶分布成因極地高氣壓帶南北緯90°附近熱力原因副極地低氣壓帶南北緯60°附近動力原因副熱帶高氣壓帶南北緯30°附近動力原因赤道低氣壓帶赤道附近熱力原因歸納總結全球氣壓帶、風帶歸納總結六個風帶的分布和風向風帶

分布

風向北半球南半球極地東風帶60°~90°東北風東南風中緯西風帶30°~60°西南風西北風低緯信風帶0°~30°東北風東南風概念辨析熱力環(huán)流、三圈環(huán)流與大氣環(huán)流①熱力環(huán)流是指大氣運動最簡單、最基本的形式,是三圈環(huán)流形成的基礎。②我們平時所指的大氣環(huán)流主要是指三圈環(huán)流中形成的氣壓帶、風帶以及季風環(huán)流等。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假設條件地球不自轉太陽直射赤道地表均一思考:描述太陽直射點的變化對氣壓帶、風帶位置的影響。規(guī)律:在北半球,與二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貧w教材讀選擇性必修1教材第50頁圖3.11“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思考如何根據(jù)氣壓帶、風帶的位置來判斷季節(jié)?答案氣壓帶和風帶移動的緯度數(shù)小于太陽直射點移動的緯度數(shù),移動幅度為5~10個緯度。判斷季節(jié)可參照副熱帶高壓帶與30°N的相對位置,如副熱帶高壓帶在30°N以北,為北半球夏季;在30°N以南,為北半球冬季;正好穿過中間,為春、秋季。核心突破——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規(guī)律抓“動力”——突破氣壓帶形成(1)熱力型成因:與溫度有關。①赤道低壓帶:近地面受熱,空氣膨脹上升。②極地高壓帶:近地面冷卻,空氣堆積下沉。(2)動力型成因:①副熱帶高壓帶:高空氣流堆積下沉而成。②副極地低壓帶:近地面暖空氣被迫爬升(抬升)而成。核心突破——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規(guī)律抓“偏轉”——突破風帶、風向在氣壓帶、風帶分布圖中,先依據(jù)高、低氣壓帶的分布確定風帶的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再根據(jù)所在半球確定偏轉方向從而判定風帶的具體風向(如圖)。核心突破——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規(guī)律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斷(1)記憶——看緯度位置:緯線0°、30°、60°、90°附近分別是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極地高壓帶。(2)辨別——看相間特點:氣壓帶是高低壓相間分布;氣壓帶和風帶是相間分布的。(3)判斷——看圖形特點:氣壓帶和風帶從不同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近年來,高考常涉及局部圖和變式圖的考查,但大都離不開以下三種類型:核心突破——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規(guī)律抓“移動”——突破季節(jié)影響氣壓帶、風帶的位置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移動。就北半球而言,與二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位置如圖所示:(2022·廣東地理)某研究統(tǒng)計了50°N以北地區(qū)1979~2016年發(fā)生的所有氣旋,并將中心氣壓值最低的前5%的氣旋定義為超強氣旋

。如圖示意該地區(qū)1979~2016年超強氣旋總頻數(shù)空間分布

。據(jù)此完成1~2題。1.影響圖中北大西洋地區(qū)超強氣旋生成的氣壓帶、風帶主要是①副極地低氣壓帶②副熱帶高氣壓帶

③極地東風帶

④盛行西風帶⑤東北信風帶A.①③④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②④⑤(2022·廣東地理)某研究統(tǒng)計了50°N以北地區(qū)1979~2016年發(fā)生的所有氣旋,并將中心氣壓值最低的前5%的氣旋定義為超強氣旋

。如圖示意該地區(qū)1979~2016年超強氣旋總頻數(shù)空間分布

。據(jù)此完成1~2題。2.冬季甲區(qū)域的超強氣旋比乙區(qū)域多發(fā),從洋流的影響考慮,是因為甲區(qū)域A.寒流的范圍更廣

B.離岸流規(guī)模更大C.暖流的勢力更強

D.沿岸上升流更盛關鍵信息點撥

圖中的超強氣旋是

以北地區(qū)1979~2016年發(fā)生的所有氣旋中中心氣壓值

的前5%,從圖中可以看出超強氣旋主要位于

附近,其中,

附近超強氣旋出現(xiàn)頻數(shù)最高。

圖中北大西洋地區(qū)超強氣旋出現(xiàn)頻數(shù)最高處即為甲區(qū)域,為北半球的_________

帶附近。其強弱還受北半球的極地東風帶和

帶的影響,二者在60°N附近相遇對其起到加強作用。50°N最低60°N副極地低氣壓盛行西風甲

結合圖中信息和所學洋流知識可知,甲區(qū)域和乙區(qū)域分別有

流經,冬季北大西洋南北溫差大,

勢力更強,導致甲海域比同緯度海域氣溫更

,氣壓更

,超強氣旋多發(fā)。答案

1.______

2.______AC北大西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北大西洋暖流高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規(guī)律請繪制氣壓帶、風帶分布圖。地理原理再現(xiàn)答案

第1題,據(jù)圖可知,在北大西洋中超強氣旋頻數(shù)最高的位置出現(xiàn)在60°N~70°N之間。副極地低氣壓帶位于60°緯線到極圈附近,極地東風帶與盛行西風帶分別位于副極地低氣壓帶兩側,與超強氣旋頻數(shù)最高的位置接近,①③④正確。副熱帶高氣壓帶位于30°緯線附近,東北信風帶位于北半球低緯度地區(qū),而圖中的區(qū)域位于50°N以北,②⑤錯誤。故選A。第2題,依據(jù)材料,超強氣旋是50°N以北地區(qū)1979~2016年發(fā)生的所有氣旋中中心氣壓值最低的前5%,中心氣壓低,說明中心氣溫高,根據(jù)?!獨庀嗷プ饔迷?,可知該處海水溫度較高。題干要求從洋流的影響考慮,甲區(qū)域有北大西洋暖流,乙區(qū)域有阿拉斯加暖流,兩者相比,北大西洋暖流勢力更強,使流經地區(qū)水溫更高,C正確。甲、乙兩處皆有暖流,且均屬于風海流,與寒流、離岸流、上升補償流并無關聯(lián),A、B、D錯誤??枷?通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考查“綜合思維”(2023·湖北武漢模擬)2023年夏季,北半球大部分地區(qū)持續(xù)高溫,歐洲西部因持續(xù)高溫導致死亡人數(shù)激增。下圖為某同學繪制的“北半球某季節(jié)三圈環(huán)流示意圖”。據(jù)此完成1~2題。1.與歐洲西部氣候形成原因相關聯(lián)的氣壓帶或風帶是A.甲—東北信風帶B.①—赤道低壓帶C.②—副極地低壓帶D.乙—西風帶√由所學氣候知識可知,歐洲西部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年受西風帶影響。北半球西風帶位于40°N~60°N之間,即圖中的乙,故選D。命題方向明確命題方向明確(2023·湖北武漢模擬)2023年夏季,北半球大部分地區(qū)持續(xù)高溫,歐洲西部因持續(xù)高溫導致死亡人數(shù)激增。下圖為某同學繪制的“北半球某季節(jié)三圈環(huán)流示意圖”。據(jù)此完成1~2題。2.此圖對應的季節(jié)以及圖中明顯錯誤的箭頭是A.夏季、①

B.冬季、②C.夏季、③

D.冬季、④√圖示為北半球三圈環(huán)流,由氣壓帶位置可知,氣壓帶和風帶整體偏北,可知該季節(jié)是夏季。①位于赤道低壓帶,氣流對流上升,副熱帶高壓帶高空是低壓,副極地低壓帶高空是高壓,風向應由副極地低壓帶高空吹向副熱帶高壓帶高空,圖中③箭頭方向錯誤,故選C??枷?通過“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考查“區(qū)域認知”(2024·貴州貴陽模擬)如圖示意非洲部分區(qū)域1月海平面氣壓分布。N海域魚類資源豐富,5~10月形成蝦類、頭足類魚汛期。蝦類、頭足類海洋動物具有生命周期短、生長快的特點。據(jù)此完成3~4題。3.1月,N海域的盛行風向及其性質是A.西南風、濕潤

B.西南風、干燥C.東北風、濕潤

D.東北風、干燥√1月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與赤道之間,氣壓帶、風帶位置偏南,N海域受東北信風控制,其盛行風向為東北風,風從陸地內部吹來,較為干燥,故選D。(2024·貴州貴陽模擬)如圖示意非洲部分區(qū)域1月海平面氣壓分布。N海域魚類資源豐富,5~10月形成蝦類、頭足類魚汛期。蝦類、頭足類海洋動物具有生命周期短、生長快的特點。據(jù)此完成3~4題。4.N海域5~10月形成蝦類、頭足類魚汛期的主導因素是A.洋流

B.徑流

C.水溫

D.光照√5~10月,N海域周圍陸地吹西南風,降水較多,地表徑流量大,河流挾帶大量陸地營養(yǎng)物質入海,使得蝦類、頭足類海洋動物大量繁殖,形成蝦類、頭足類魚汛期,故選B。課時精練讀“沿0°經線(部分)大氣環(huán)流示意圖”,完成1~2題。1.圖中甲處為A.極地高壓帶B.副極地低壓帶C.副熱帶高壓帶D.赤道低壓帶√據(jù)圖可知,甲為冷暖氣團相遇的地方,可判斷為60°N附近的副極地低壓帶,B正確。極地高壓帶位于90°緯線附近,副熱帶高壓帶位于30°緯線附近,赤道低壓帶位于0°緯線附近,A、C、D錯誤。據(jù)圖可知,乙風帶地處北半球中緯度西風帶內,風向為西南風。故選D。讀“沿0°經線(部分)大氣環(huán)流示意圖”,完成1~2題。2.乙風向最可能是A.東北風

B.東南風C.西北風

D.西南風√(2023·福建龍巖模擬)亞馬孫河流域的部分雨林,在每年洪水季時會被河水淹沒,被稱為洪泛森林,下圖分別為“亞馬孫河流域水系及洪泛森林的分布圖”(圖1)和“洪泛森林景觀圖”(圖2)。據(jù)此完成3~4題。3.通常一年內亞馬孫河流域干流的洪泛森林7~8月的面積最小,其成因是①氣壓帶、風帶的移動②東北信風較強勁③南北支流不對稱④降水集中于南半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洪泛森林7~8月的面積最小,是因為亞馬孫河流域此時徑流量最小、水位最低,其根源是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導致7~8月赤道低壓帶北移至一年中最北位置,亞馬孫河流域降水少,且亞馬孫河南北支流不對稱,北半球流域面積小,導致河流流量小、水位低,①③正確、④錯誤;7~8月氣壓帶、風帶北移,該流域盛行東南信風,②錯誤。故選B。4.亞馬孫河流域的熱帶雨林不斷被破壞,對當?shù)丨h(huán)境造成的影響是A.氣溫變化較緩

B.淋溶作用減弱C.降水總量增加

D.地表徑流趨穩(wěn)√熱帶雨林遭破壞,森林調節(jié)氣候功能減弱,氣溫波動性變強,A錯誤;森林涵養(yǎng)水源的能力銳減,地表徑流變得不穩(wěn)定,且下滲減少,淋溶作用減弱,B正確、D錯誤;植被的蒸騰作用減弱,附近空氣水汽含量減少,故該流域降水總量會減少,C錯誤。位于中美洲的加勒比海區(qū)域是帆船項目訓練的理想場所之一。2020年2月,多名荷蘭運動員到加勒比海地區(qū)參加帆船訓練,因某些原因,他們3月中旬乘坐具有一定馬力和保障的帆船返回荷蘭。從圣盧西亞島(14°N)出發(fā),途中短暫經停亞速爾群島,最終在4月下旬回到荷蘭。下圖示意此次航行的航線。據(jù)此完成5~7題。5.此次沿圖示航線航行穿過的氣壓帶、風帶不包括A.赤道低壓帶

B.東北信風帶C.副熱帶高壓帶

D.盛行西風帶√根據(jù)材料和圖示信息可知,該航線大致從14°N到50°N,沿途依次經過東北信風帶、副熱帶高壓帶、盛行西風帶,沒有經過赤道低壓帶,故選A。6.加勒比海地區(qū)此季節(jié)適合進行帆船項目訓練的主要優(yōu)勢條件是①副高控制,風平浪靜②緯度較低,水溫較高③信風影響,風力穩(wěn)定④云多云厚,紫外線弱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20年2月,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為冬季,加勒比海地區(qū)緯度低,位于熱帶地區(qū),海水溫度較高,適合訓練,②正確;主要受東北信風影響,風向、風力穩(wěn)定,適合帆船訓練(帆船訓練需要一定的風力),天氣晴朗日數(shù)多,紫外線較強,①④錯誤、③正確。故選B。7.從圣盧西亞島返回荷蘭的航行期間最可能經歷的是A.沿途受到颶風影響,推遲到達B.亞速爾群島看到大片椰林C.途經無風帶,在海上漂泊數(shù)日D.遇到比訓練時更大的風浪√根據(jù)所學知識,颶風(熱帶氣旋)主要是夏秋季影響加勒比海附近海域,3~4月發(fā)生較少。3~4月該段航線大部分位于西風帶,風浪比訓練時更大。讀圖可知亞速爾群島大約位于40°N,屬于溫帶地區(qū),而椰林是熱帶植被,故選D。(2023·河南洛陽市質檢)下圖中曲線示意南半球某區(qū)域某季節(jié)近地面與高空的氣壓差分布。完成8~9題。8.此時甲地的風向最可能為A.東南

B.西南

C.東北

D.西北√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甲地位于35°S~40°S之間,此處的風由副熱帶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再經地轉偏向力左偏,形成西北風,故選D。(2023·河南洛陽市質檢)下圖中曲線示意南半球某區(qū)域某季節(jié)近地面與高空的氣壓差分布。完成8~9題。9.若圖示意該區(qū)域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則此季節(jié)里A.我國華北冬小麥迅速返青B.地中海沿岸森林火險等級最高C.加拿大楓林大道層林盡染D.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時針流動√從圖中可以看出,此時近地面與高空的氣壓差最大處大約位于35°S,說明此時副熱帶高壓帶的位置偏南,因此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我國華北冬小麥返青是在春季,與題意不符,A錯誤;地中海沿岸冬季處于雨季,森林火險等級較低,B錯誤;加拿大楓林大道層林盡染是在秋季,與題意不符,C錯誤;北印度洋冬季受東北風影響,形成逆時針的洋流,故選D。下圖為全球不同緯度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降水量減去實際蒸發(fā)量)曲線。據(jù)此完成10~11題。10.造成①②兩海區(qū)數(shù)值較低的大氣環(huán)流主要為A.盛行西風

B.赤道低壓帶C.西南季風

D.副熱帶高壓帶√①②兩地位于副熱帶地區(qū),受副熱帶高壓帶的影響,盛行下沉氣流,降水較少,同時緯度較低,蒸發(fā)較大,所以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數(shù)值較低,與盛行西風、赤道低壓帶以及西南季風的關系不大。故選D。下圖為全球不同緯度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降水量減去實際蒸發(fā)量)曲線。據(jù)此完成10~11題。11.低緯地區(qū)海洋與陸地的數(shù)值之差,說明該區(qū)域A.盈余的水汽主要通過盛行西風輸往中緯B.盈余的水汽主要通過上升運動形成降水C.虧欠的水汽主要通過信風帶從中緯帶來D.虧欠的水汽主要通過上升運動形成降水√圖中低緯度地區(qū)大陸數(shù)值大于海洋數(shù)值(大陸地區(qū)為正值,海洋地區(qū)為負值),低緯地區(qū)海洋與陸地的數(shù)值之差整體應為負值,即在整個低緯地區(qū),降水量小于蒸發(fā)量,低緯地區(qū)蒸發(fā)的水汽除了滿足低緯地區(qū)的降水外,還有盈余水汽,盈余的水汽會通過西風帶向中緯地區(qū)輸送,而不是盈余水汽繼續(xù)在當?shù)厣仙纬山邓?,故選A。(2024·河南重點中學聯(lián)考)研究發(fā)現(xiàn),云層分布的緯度與高度會影響全球的溫度:低空云主要起削弱入射陽光的作用(強于云層的保溫作用);高空云主要起保溫作用(強于云層的削弱作用)。近年來,云層面積沒有明顯變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層厚度和成分無明顯變化),中緯度低空云向高緯度移動的趨勢明顯。據(jù)此完成12~13題。12.中緯度低空云向高緯度移動表明A.副熱帶高壓減弱

B.盛行西風減弱C.極地高壓增強

D.極地東風減弱√中緯度風帶為西風帶,兩側氣壓帶和風帶分別是高緯度的極地東風帶、副極地低壓帶和低緯度的信風帶、副熱帶高壓帶。中緯度低空云向兩極移動明顯,說明西風增強,或極地東風減弱,B錯誤、D正確;西風增強,對應副熱帶高壓應該增強,A錯誤;極地東風減弱,對應極地高壓減弱,C錯誤。(2024·河南重點中學聯(lián)考)研究發(fā)現(xiàn),云層分布的緯度與高度會影響全球的溫度:低空云主要起削弱入射陽光的作用(強于云層的保溫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