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高保送生招生模擬卷(9)(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4年重高保送生招生模擬卷(9)(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4年重高保送生招生模擬卷(9)(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4年重高保送生招生模擬卷(9)(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4年重高保送生招生模擬卷(9)(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2024年重高保送生招生綜合素質模擬試卷(九)[分值:75分時間:100分鐘]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0-16Na-23Mg-24S-32Zn-65C-12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題4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下列生物的功能與其結構相對應的是(▲)A、花粉萌發(fā)形成花粉管,有利于傳粉B、人體毛細血管的總面積可達6000m2,有利于物質交換C、蕨類植物的孢子囊分布在葉的背面,有利于水分的吸收D、每個腎臟約含有100多萬個腎單位,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答案】B【解析】此題牽扯的知識點較多,正確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結合選項中的知識分析作答?!痉治觥拷忸}的關鍵是知道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詳解】A、花粉成熟后散落出來落到雌蕊柱頭上,在柱頭黏液的刺激下萌發(fā)長出花粉管,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一直到達胚珠,同時,花粉管中的兩個精子隨花粉管的伸長而向下移動,最終進入胚珠內部,完成受精作用,不符合題意。B、毛細血管的特點有:分布廣,數(shù)量多,管壁最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腔最小,只允許紅細胞呈單行通過;血流速度極慢。正是這些特點決定了毛細血管的結構是適于人體內血液和組織細胞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符合題意。C、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無機鹽,并且體內有輸導組織,蕨類植物不結種子,在葉背面有孢子囊,內有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不符合題意。D、人體有兩個腎臟,每個腎臟都有100多萬個腎單位組成,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不符合題意。故選:B。2、圖甲表示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圖乙是將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麥芽糖積累量隨溫度變化的情況。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應的最適溫度B、圖甲中Ta、Tb時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對酶活性的影響有本質的區(qū)別C、圖乙中Tb到Tc的曲線表明隨溫度的升高,麥芽糖含量不再上升,表明酶的活性已達到最大D、圖乙中A點對應的溫度為T0,因為麥芽糖含量增量最快【答案】C【解析】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機物,大多數(shù)是蛋白質,少數(shù)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遠遠高于無機催化劑)、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的進行)、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值(在最適條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溫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隨著溫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漸恢復,高溫、過酸、過堿可以使酶的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據(jù)此分析解答?!痉治觥棵鞔_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明確酶與溫度的關系?!驹斀狻緼、酶的催化需要適宜的溫度,在最適溫度時,酶的催化效率最高,甲圖中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應的最適溫度,A正確。B、酶的催化需要適宜的溫度,圖甲中,Ta、Tb時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對酶活性的影響有本質的區(qū)別:Ta溫度低酶的活性被抑制,Tb溫度高使酶永久性失活。B正確。C、圖乙中Tb至Tc的曲線表明隨溫度的升高,麥芽糖量不再上升,說明淀粉已完全分解而不能說明酶的活性最大,C錯誤。D、圖乙中A點位于時間段的中間,跟甲圖T0也是中間位置相對應,酶的催化效率最高,麥芽糖含量增量最快。D正確。故選:C。3、在自由下落過程中,物體運動速度會越來越快,一個物體由A點自由下落,相繼經過B、C兩點,已知AB=BC,如圖所示,物體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為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為P2,則(▲)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答案】B【解析】同一物體的重力大小不變,且AB=BC,根據(jù)W=Gh可知這兩段物體重力做功的關系;因物體在自由下落時做加速下落運動,則根據(jù)速度公式可知經過相同路程的時間關系,再根據(jù)功率公式判斷它們的功率關系?!痉治觥勘绢}考查了做功公式、功率公式的靈活運用,關鍵是知道物體在自由下落時做加速運動?!驹斀狻客晃矬w的重力大小不變,且AB=BC,所以,根據(jù)W=Gh可知,物體在AB段和BC段重力做的功相等,即W1=W2;因為物體在自由下落時做加速運動,所以,根據(jù)υ=可知,物體在BC段運動的時間短,則根據(jù)公式P=可知,物體在AB段重力做功功率小于BC段重力做功功率,即P1<P2。故選:B。4、小科向盛有鹽酸和MgCl2溶液的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為判斷反應后溶液的成分,他分別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a于試管中,用下表中的試劑進行實驗,相應結果錯誤的是(▲)選項試劑現(xiàn)象和結論ACuO粉末無明顯現(xiàn)象,則溶液a一定有兩種溶質BZn粉有氣泡產生,則溶液a一定有MgCl2CNaOH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則溶液a可能有NaOHDCuSO4溶液有藍色沉淀,則溶液a一定有兩種溶質【答案】A【解析】向盛有鹽酸和MgCl2溶液的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氫氧化鈉先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后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痉治觥勘绢}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驹斀狻緼、加入氧化銅粉末沒有現(xiàn)象,說明不含有鹽酸,則一定有生成的氯化鈉,若是氫氧化鈉與氯化鎂恰好反應,則不含有氯化鎂,只含有氯化鈉,錯誤;B、加入鋅粉有氣泡產生,說明含有鹽酸,則氯化鎂沒有參加反應,故一定含有氯化鎂,正確;C、加入氫氧化鈉無現(xiàn)象,則氯化鎂完全反應,氫氧化鈉若是剩余則含有氫氧化鈉,正確;D、加入硫酸銅溶液產生藍色沉淀,則含有氫氧化鈉,還有生成的氯化鈉,故一定是兩種溶質,正確。故選:A。5、將50g、0℃的雪(可看成是冰水混合物)投入到裝有450g、40℃水的絕熱容器中,發(fā)現(xiàn)水溫下降5℃。那么在剛才已經降溫的容器中再投入250g上述同樣的雪,容器中的水溫將又要下降(▲)A、11℃B、13℃C、15℃D、17℃【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略6、如圖所示,桿A可繞固定軸O轉動,木塊B在桿A下方的光滑桌面上,今用逐漸增大的水平力F推B,整個裝置仍保持靜止,由于水平力的作用,A對B的壓力將(▲)A、增大B、不變C、減小D、無法確定【答案】C【解析】(1)先對物體B進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判斷判斷物體B受到摩擦力如何變化;(2)桿A是一個杠桿,分析杠桿的受力,作出各力的力臂,由杠桿平衡條件判斷支持力如何變化;(3)根據(jù)力的作用相互性,可知A對B的壓力變化?!痉治觥勘绢}考查摩擦力知識、力的相互性、受力分析、杠桿的平衡條件等知識,綜合性強,難度較大?!驹斀狻浚?)物體B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右的推力F,水平向左的A對B的摩擦力f作用,B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物體B在水平方向受平衡力作用,由平衡條件得:f=F,推力F逐漸增大,因此摩擦力f逐漸增大;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對B的摩擦力f與B對A的摩擦力f′是A與B間相互作用作用力,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f,f逐漸增大,則f′也逐漸增大。(2)桿A是一個杠桿,O點是支點,桿A受力及力臂如圖所示;杠桿A靜止,由杠桿平衡條件得:G×LG=FN×LFN+f′×Lf′,則FN=①,由(1)知:f′逐漸增大,在水平推力F逐漸增大的過程中:G、LG、LFN、Lf"不變,f′增大,由①知:FN變小,(3)根據(jù)力的作用相互性可知,A對B的壓力減小。故選:C。二、填空題(共4小題,每空3分,共30分)7、“光傳播需不需要時間?”這是早期物理學家頗感興趣的問題,最早嘗試測定光速的是伽利略,但沒有成功。1926年邁克爾遜采用旋轉棱鏡法在相距約35km的兩地進行實驗,較準確地測出了光速。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過程大致如下:在第一個山峰上裝有強光源S,它發(fā)出的光經過狹縫射在八面鏡A的鏡面1上,被反射到放在第二個山峰的凹面鏡B上,再由凹面鏡B、平面鏡M反射回第一個山峰。如果八面鏡靜止不動,反射回來的光就在八面鏡的另外一個面3上再次反射,經過望遠鏡后,進入觀測者的眼中。(1)如果八面鏡從靜止開始由慢到快轉動,當望遠鏡里第一次看到光源S時,保持八面鏡的轉速不變,此時八面鏡在每1s內完成的轉數(shù)是▲(不考慮B、M之間的距離)。(2)要在望遠鏡筒中看到光源S,八面鏡的旋轉情況應滿足的條件是▲。【答案】(1)536;(2)光從八面鏡的鏡面1反射后到再回到八面鏡A的鏡面3位置時的傳播時間內,初、末兩個時刻八面鏡的任意面鏡處于圖中現(xiàn)在的位置;光從八面鏡的A開始經一系列的反射再到達八面鏡所用的時間等于八面鏡的旋轉周期的整數(shù)倍?!窘馕觥俊痉治觥俊驹斀狻浚?)從光從八面鏡A的鏡面1開始經一系列的反射再到達望遠鏡所光通過的距離s=2L,根據(jù)c=可得光A點開始經一系列的反射再到達望遠鏡所用的時間為:t=;因為八面鏡從現(xiàn)在位置到下次再出現(xiàn)如圖形狀的狀態(tài)時需要轉八分之一圈,則當轉速達到n時,恰能在望遠鏡中再一次看見發(fā)光點S;光從八面鏡的鏡面1開始經一系列的反射再到達望遠鏡所用的時間為:t=:則:=;所以,n=≈536;(2)要在望遠鏡筒中看到光源S,八面鏡的旋轉情況應滿足的條件有兩個:1、光從八面鏡A的鏡面1反射后到再回到八面鏡A的鏡面3位置時的傳播時間內,在這時間內的初、末兩個時刻上,八面鏡的任意面鏡應處于圖中現(xiàn)在的位置時才能反射到望遠鏡;2、根據(jù)t=可知:光光從八面鏡A的鏡面1點開始經一系列的反射再到達八面鏡所用的時間等于八面鏡的旋轉周期的整數(shù)倍。故答案為:(1)536;(2)光從八面鏡的鏡面1反射后到再回到八面鏡A的鏡面3位置時的傳播時間內,初、末兩個時刻八面鏡的任意面鏡處于圖中現(xiàn)在的位置;光從八面鏡的A開始經一系列的反射再到達八面鏡所用的時間等于八面鏡的旋轉周期的整數(shù)倍。8、據(jù)估計,世界上約三分之一的人體中“潛伏”有肺結核分枝桿菌,這些人可能一生都不表現(xiàn)出肺結核癥狀。經檢測表明:這些“潛伏”的細菌并沒有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難道細菌對付抗生素還有其他策略?1944年,醫(yī)生比格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抗生素只能消滅正在生長和繁殖的細菌。微生物學家路易斯進一步檢測到:一旦環(huán)境殘酷,如缺氧、營養(yǎng)缺乏、溫度不利生長等,每種細菌都能進入休眠狀態(tài)。我們可用下圖形象地解釋細菌對付抗生素的兩種策略。細菌對付抗生素策略一:產生抗藥性細菌對付抗生素策略二:休眠注:圖中“”表示抗生素,“”表示被消滅的細菌閱讀上述材料,請回答:(1)肺結核病患者,免疫學上稱之為▲。A、病原體B、傳染源C、傳播途徑D、易感人群(2)這些身體上“潛伏”肺結核分枝桿菌的人,一生都不表現(xiàn)出肺結核癥狀,其原因可能是▲。(3)若想消滅這些“潛伏”的細菌,可先采取▲手段去“喚醒”它(提出一條合理建議即可)?!敬鸢浮浚?)B;(2)細菌處于休眠狀態(tài)(或該人免疫力強);(3)給充足營養(yǎng)(或合適溫度,充足氧氣)【解析】本題屬于材料分析題,主要考查的是傳染病流行的環(huán)節(jié)、細菌產生抗藥性的原因。結合細菌生物生殖特點以及材料內容思考作答。【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能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分析題意,靈活的答題?!驹斀狻浚?)傳染源是能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據(jù)此可知,肺結核病患者,免疫學上稱之為傳染源。(2)根據(jù)材料“世界上約三分之一的人體中“潛伏”有肺結核分枝桿菌,這些人可能一生都不表現(xiàn)出肺結核癥狀。經檢測表明:這些“潛伏”的細菌并沒有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一旦環(huán)境殘酷,如缺氧、營養(yǎng)缺乏、溫度不利生長等,每種細菌都能進入休眠狀態(tài)”??梢酝茰y這些身體上“潛伏”肺結核分枝桿菌的人,一生都不表現(xiàn)出肺結核癥狀,其原因可能是細菌處于休眠狀態(tài)(或該人免疫力強)。(3)當環(huán)境變得不利于細菌生長時,有些細菌能夠形成芽孢,它是細菌的一個橢圓形的休眠體,對干旱、低溫、高溫等惡劣環(huán)境有很強的抵抗力。當條件適宜時,又會萌發(fā)成一個新個體。若想消滅這些“潛伏”的細菌,可先采取給充足營養(yǎng)(或合適溫度,充足氧氣等合理答案均給分)手段去“喚醒”它。故答案為:(1)B;(2)細菌處于休眠狀態(tài)(或該人免疫力強);(3)給充足營養(yǎng)(或合適溫度,充足氧氣)。9、工業(yè)上利用硫酸亞鐵晶體為主要原料來制取復印用的高檔Fe3O4粉,其工藝流程簡圖如下:資料卡:通空氣時發(fā)生的反應為4Fe(OH)2+2H2O+O2=4Fe(OH)3。(1)溶解時玻璃棒的作用是▲。(2)由溶液N獲得該副產品的操作順序是▲。a.過濾b.加熱濃縮c.冷卻結晶d.晶體加熱至完全失去結晶水(3)流程中控制“一定量空氣”的目的是▲。(4)由沉淀獲得Fe3O4的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敬鸢浮浚?)加速溶解;(2)bcad;(3)控制Fe(OH)2的轉化量[防止Fe(OH)2全部轉化為Fe(OH)3等合理答案];(4)Fe(OH)2+2Fe(OH)3Fe3O4+4H2O【解析】【分析】【詳解】(1)溶解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2)由溶液N獲得該副產品的操作順序是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晶體加熱至完全失去結晶水。故填:bcad;(3)有資料卡可以知道,通空氣時發(fā)生的反應為:4Fe(OH)2+2H2O+O2=4Fe(OH)3,即Fe(OH)2轉化為Fe(OH)3,所以控制“一定量空氣”的目的是控制Fe(OH)2與Fe(OH)3的質量比以達到反應的最佳質量比。(4)由沉淀獲得Fe3O4的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OH)2+2Fe(OH)3Fe3O4+4H2O。故答案為:(1)加速溶解;(2)bcad;(3)控制Fe(OH)2的轉化量[防止Fe(OH)2全部轉化為Fe(OH)3等合理答案];(4)Fe(OH)2+2Fe(OH)3Fe3O4+4H2O。10、如圖中表示一方框內有兩段相同阻值的電熱絲的熱水器,每段電阻值都是24.2Ω,熱水器內盛有初溫和質量一定的水,將A、C接到電壓220V的電源上,通電22.4min能把水燒開。若將AC連接后再將A、B接到電壓220V的電源上,則燒開同樣的水需要▲min。【答案】5.6【解析】【分析】【詳解】電源電壓U不變,燒開同樣一壺水,水所吸收的熱量Q不變,將兩根電熱絲串聯(lián)接在電源上,此時電路中的總電為24.2Ω×2=48.4Ω;22.4min可將飲水器中的水加熱至沸騰;將AC連接后再將A、B接到電壓220V的電源上,此時電路中的總電為24.2Ω×=12.1Ω,此時的總電阻為串聯(lián)時的四分之一;根據(jù)根據(jù)Q=W=t可知在電壓和熱量不變的情況下,電阻變?yōu)樵瓉淼乃姆种?時間也會變?yōu)樵瓉淼乃姆种?即24.2min×=5.6min。故答案為:5.6。三、解答題(共3小題,每題7分,共21分)11、甲、乙、丙、丁四位同學用鋅與濃硫酸反應,所得相關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實驗中誤差忽略不計)。甲乙丙丁取用濃硫酸的質量/g100100100100加入金屬的質量/gx2x3x4x生成氫氣的質量/g00.20.60.8已知鋅與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2H2SO4(濃)=ZnSO4+SO2↑+2H20計算:(1)甲同學加入金屬鋅的質量x。(2)濃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3)丁同學實驗中產生的SO2與H2的質量比?!敬鸢浮浚?)13;(2)98%;(3)24:1【解析】(1)根據(jù)甲、乙參加反應的濃硫酸都是100g,但是甲中加xg鋅生成氫氣質量為0,由乙、丙可知,加入xg鋅生成的氫氣質量為0.4g,所以依據(jù)生成氫氣的質量計算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再計算x的質量;(2)根據(jù)(1)中氫氣的質量計算參加反應的硫酸的質量,依據(jù)與濃硫酸反應的鋅的質量,計算參加反應的濃硫酸的質量,在計算質量分數(shù);(3)根據(jù)計算的氫氣和二氧化硫進行解答?!痉治觥勘绢}主要考查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及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計算,難度較大,需仔細分析,認真計算?!驹斀狻浚?)甲、乙參加反應的濃硫酸都是100g,但是甲中加xg鋅生成氫氣質量為0,由乙、丙可知,加入xg鋅生成的氫氣質量為0.4g,設與稀硫酸反應的鋅的質量為a,參加反應的硫酸為bZn+H2SO4=ZnSO4+H2↑65982ab0.4ga=13gb=19.6g所以乙中與稀硫酸反應的x質量為13g,與濃硫酸反應的鋅的質量也是6.5g,所以甲同學加入金屬鋅的質量為13g;(2)設100g濃硫酸中生成氫氣的硫酸質量為x,生成二氧化硫的硫酸質量為y,生成氫氣的質量為z設參加反應的濃硫酸質量為y,生成二氧化硫z,Zn+H2SO4=ZnSO4+H2↑982x0.8gx=29.2gz=22.4g與濃硫酸反應的鋅的質量為:13g×2-13g×=19.5g,Zn+2H2SO4(濃)=ZnSO4+SO2↑+2H2O651966419.5gymy=59.2gz=19.2g所以濃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0%=98%;(3)所以丁同學實驗中產生的SO2與H2的質量比是:19.2g:0.8g=24:1。故答案為:(1)13;(2)98%;(3)24:1。12、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恒定,電流表A1的示數(shù)為1.5A,電流表A2的示數(shù)為0.5A,電壓表V的示數(shù)為3.0V;當三個電阻中某一個電阻發(fā)生了故障時,電壓表V的示數(shù)變?yōu)?V,電流表A1、A2的示數(shù)相等且不為零。問:(1)哪一個電阻發(fā)生了何種故障?(2)發(fā)生故障后電阻R3消耗的電功率為多少瓦?【答案】(1)電阻R1發(fā)生斷路故障;(2)發(fā)生障故后電阻R3消耗的電功率為6W。【解析】(1)先畫出等效電路圖,電路故障要么是電阻斷路、要么是電阻短路,結合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化判斷電路故障。(2)先根據(jù)歐姆定律結合發(fā)生故障前電表的示數(shù)求出R2的阻值,再根據(jù)歐姆定律結合發(fā)生故障后電壓表的示數(shù)求出串聯(lián)電路的電流,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和歐姆定律結合電源的電壓不變求出R3的阻值,最后根據(jù)P=I2R求出發(fā)生故障后電阻R3消耗的電功率?!痉治觥勘绢}考查了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以及歐姆定律、電功率公式的靈活應用,還涉及到了電路故障的判斷等,綜合性強,難度較大?!驹斀狻康刃щ娐穲D如圖所示: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并聯(lián)后與R3串聯(lián),A1測干路電流,A2測通過R2的電流,電壓表測并聯(lián)部分的電壓;①若電阻R3斷路,則電壓表無示數(shù);若電阻R3短路,則兩電流表的示數(shù)不相等。②若電阻R1短路,則電壓表無示數(shù);若電阻R1斷路,則兩電流表的示數(shù)相等。③電阻R2斷路,則電流表A2無示數(shù);若電阻R2短路,則電壓表無示數(shù)。故電路故障為:電阻R1發(fā)生斷路。(2)電阻發(fā)生故障前U1=U2=3V,I3=1.5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