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說明內容-2024年中考語文閱讀點撥及進階訓練(原卷版)_第1頁
把握說明內容-2024年中考語文閱讀點撥及進階訓練(原卷版)_第2頁
把握說明內容-2024年中考語文閱讀點撥及進階訓練(原卷版)_第3頁
把握說明內容-2024年中考語文閱讀點撥及進階訓練(原卷版)_第4頁
把握說明內容-2024年中考語文閱讀點撥及進階訓練(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語文閱讀點撥及進階訓練之說明文閱讀

03把握說明內容

【閱讀點撥】

一、考題形式

1.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文章從哪些方面來說明說明對象的特征或說明了有關事物的哪些事理?

二、答題方法。

1.根據(jù)題目要求,從題目或關鍵詞句中,捕捉、篩選和概括有效信息。

(1)直接篩選法:摘錄文中的關鍵語句。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中心句、段尾的總結句或承上啟下

的句子。

(2)綜合概括法:有的段落沒有直接表明中心的句子,需要綜合全文的內容,總結段意,最后將它們

歸納概括。

2.答題格式。

(1)事物說明文:說明對象+對象的特征。

(2)事理說明文:關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3)程序說明文:……操作(實驗、制作)的過程。

概括要抓住主要內容,做到準確完整、簡明扼要。一般形式為:說明(介紹)了+說明對象+內容(特

征、事理)。

三、答題舉例。

1.葉圣陶《蘇州園林》一文的第5段說明的主要內容是:“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p>

這就是本段的總起句,它概括(總說)了本段的主要內容。

2.《中國石拱橋》第9段說明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說明(介紹)了我國的石拱橋(對象)取得光

輝成就的原因(內容)。

【進階訓練】

一、基礎過關。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問題。(21分)

正確飲水,讓身體更健康

①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屆“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屆“中國水周”,旨在喚起

大眾的節(jié)水意識,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同時也提醒我們每一個人健康飲水的重要性。

水對于人體的重要作用

②水是人體重要的組成成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質,約占一個健康成年人體重的50%—60%.

③水對于人體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人體內所有的生化反應都依賴于水的存在,同時水也負責將營養(yǎng)

成分運輸?shù)浇M織,將代謝產物轉移到血液進行再分配以及將代謝廢物通過尿液排出體外。水還是體溫調節(jié)

系統(tǒng)的主要組成部分,幫助人體保持體溫恒定,也起到潤滑組織和關節(jié)的作用。

④人體缺水時,除感到口渴外,還會出現(xiàn)皮膚干燥、唇裂、無力、尿少、頭暈、頭痛等現(xiàn)象,嚴重時

還會出現(xiàn)發(fā)熱、煩躁不安等癥狀。

⑤水對于我們如此重要,如何正確喝水就成了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學習的健康知識。

⑥一般健康成人每天需要飲水2700-3000毫升左右,但這個量包括身體代謝產生的水、攝入食物中的

水以及通過飲水攝入的水。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的輕體力活動的成年人,每日推薦的最少飲水量為

1500-1700毫升(約7-8杯)。

⑦需要注意的是,在夏季高溫環(huán)境下勞動或運動的人,出汗量會增多,因此,應根據(jù)個人的體力負荷

和熱應激狀態(tài),相應適當增多飲水量。

⑧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猛灌。飲水應少量多次,飲水時間應分配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刻,每次200毫

升左右(1杯)。注意千萬不要一次猛灌,因為一次性大量地飲水會加重胃腸負擔,使胃液稀釋,既降低了

胃酸的殺菌作用,又會妨礙對食物的消化。

⑨健康喝水習慣的重要原則之一就是要主動飲水,等到口渴時已經是機體發(fā)出了缺水求救信號了。其

中,這三個時間段應該尤其注意,加強主動飲水的意識: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水,降低血液黏度,增加

循環(huán)血容量;睡覺前喝一杯水(但注意,睡前半小時不要大量喝水),有利于預防夜間血液黏稠度增加;運

動后或大量出汗后應根據(jù)需要及時、主動地補充足量的飲水,運動后應補充淡鹽水或者運動飲料,補充因

快速運動大量出汗而丟失的水和電解質。

盡量避開冰飲或者含糖飲料

⑩飲水可以選擇白開水,茶水、綠豆湯等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口感刺激的冰飲或者含糖飲料盡量少選

或不選。

?各種果汁飲料多采用檸檬酸作調味劑,檸檬酸食用過多,大量的有機酸驟然進入人體,當攝入量超

過機體對酸的處理能力時,就會使體內的pH值不平衡,導致酸血癥的產生,使人疲乏、困倦。特別是在盛

夏,由于天氣炎熱,出汗較多,人體會損失大量的電解質,如鉀、鈉、氯等堿性成分,大量的酸味飲料更

容易令體液呈酸性,長期飲用會導致缺鈣。

特殊情況下,需要適當補充淡鹽水

大量出汗的情況下,比如運動員、農民、軍人、礦工、建筑工人、消防隊員等身體活動水平較高

的人群,注意額外補充水分的同時,需要適當補充淡鹽水(濃度為0.9%),主要是為了防止大量出汗導致的

鈉離子丟失,保持體內電解質平衡、補充鈉鹽。

⑨內與我們的血壓有著密切聯(lián)系,過多攝入食鹽會影響血壓,使血壓升高,所以,千歲號”下我們需

要控制鹽的攝入,減少用鹽量。但是在大量出汗的特殊狀況下,需要為機體適當補充淡鹽水,可以購買生

理鹽水,或者在白開水或茶水中適量加點鹽(0.1%含鹽濃度),或者選擇運動飲料進行適當?shù)难a充。

(刊載于2022.3.24,有刪改)

L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題目“正確飲水,讓身體更健康”點明了本文說明對象。

B.開篇寫“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的熱點信息,引出了下文對健康飲水的說明。

C.水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人體在缺水時,易出現(xiàn)發(fā)熱、煩躁不安等癥狀。

D.本文運用了邏輯順序,條理清晰地說明了我們在日常飲水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2.本文主體部分運用了五個小標題,請根據(jù)文章內容將空缺的兩個小標題補寫出來,每個不超過10個字。

(4分)

①;②

3.第13段加點詞語“正常情況下”有什么作用?(3分)

4.分析第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5.說明事理有許多方法,如舉例子、作比較、列數(shù)字等。請選擇兩種說明方法,并從文中各找出一個例子

說明其作用。(4分)

6.夏天劇烈運動后,小唯喜歡喝果汁飲料來補充水分。請你結合本文內容,對他的錯誤做法進行勸說,并

提出正確的建議。(3分)

二、能力提升。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問題。(20分)

這些年,我們走過的“G”時代

①你還記得自己的第一部手機嗎?是板豉一樣的“大哥大”還是功能簡單的諾基亞、摩托羅拉小手機?

現(xiàn)如今,手機早已超出電話、短信的功能范疇,成了人們生活的必需品。短短的幾十年里,從1G到4G,移

動通信逐漸滲入到我們的生活,改變著我們的世界。

②1976年,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師馬丁?庫珀首先將無線電應用于移動電話,迎來了第一代移動

通信時代。由于采用的是模擬技術,存在保密性不強、系統(tǒng)容量有限,以及無法傳輸數(shù)據(jù)等缺點,也就是

說1G是無法實現(xiàn)手機上網(wǎng)的,這在今天來說無法想象。1G系統(tǒng)在國內剛剛建立的時候,我們很多人手中拿

的還是大塊頭的摩托羅拉8000X,俗稱大哥大。一部大哥大在當時的售價為21000元,入網(wǎng)費高達6000元,

每分鐘通話的資費要。5元,擁有一部大哥大更是顯貴身份的象征。

③從1G跨入2G的分水嶺則是從模擬調制進入到數(shù)字調制。相比于1G,2G具備高度的保密性,系統(tǒng)的

容量也在增加。同時從這一代開始手機可以上網(wǎng)了,雖然那個時代的網(wǎng)速很慢,但它的出現(xiàn)標志著手機上

網(wǎng)時代的到來,文字簡訊也由此開始。國內2G網(wǎng)絡的建設則應該從1994年中國聯(lián)通的成立開始,同時這

也促進了網(wǎng)絡在中國的落地生根。隨著2G技術的發(fā)展,手機逐漸在人們的生活中變得流行,雖然價格仍然

較貴,但并不再是奢侈品。諾基亞、摩托羅拉等經典手機更是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

④隨著移動網(wǎng)絡的發(fā)展,3G應運而生。同樣是建構于數(shù)字數(shù)據(jù)傳輸,3G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高速

傳輸速度,人們可以在手機上直接瀏覽電腦網(wǎng)頁、收發(fā)郵件、進行視頻通話和收看直播等,影像電話和大

量數(shù)據(jù)的傳送更為普遍。3G時代也是智能手機飛速發(fā)展的時期,特別是安卓系統(tǒng)智能機出現(xiàn)后,手機功能

進一步擴大,影響深入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3G技術的出現(xiàn)促進了智能手機的發(fā)展,而智能手機對高

速網(wǎng)絡的需求也催生了4G時代的到來。

⑤相對于前幾代,4G系統(tǒng)不支持傳統(tǒng)電路交換的電話業(yè)務,而是全互聯(lián)網(wǎng)協(xié)議的通信。4G將為用戶提

供更快的速度并滿足用戶更多的需求??匆曨l、刷微博、聊微信、打車、導航、支付……到了4G時代,我

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離不開網(wǎng)絡。4G網(wǎng)絡與智能設備的絕妙組合,不僅方便了生活,更深深地改變

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低頭族、“熊貓眼”等問題也層出不窮,或許這就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⑥經歷過1G到4G的變遷,我們充分感受了科技進步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轉眼間,另一場“互聯(lián)

網(wǎng)+物聯(lián)網(wǎng)”的信息革命已在悄然醞釀,“信息隨心至、萬物觸手及”的5G時代即將到來。

(選自《科學之友》)

★7.閱讀全文,將下面表格補充完整。(4分)

名稱特點

1G保密性不強、系統(tǒng)容量有限,無法傳輸數(shù)據(jù)。

2G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為用戶提供更快的速度并滿足用戶更多的需求。

8.本文第②段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其表達作用是什么?(4分)

9.本文整體采用了怎樣的說明順序?采用該說明順序的好處是什么?(4分)

10.本文的說明思路是怎樣的?請結合文章內容加以簡析。(4分)

H.本文第⑥段有“經歷過1G到4G的變遷,我們充分感受了科技進步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一句話。你

能舉例說明嗎?(4分)

三、真題演練。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問題。(16分)

游弋在海底的小精靈

高峰

①歷經1.4萬海里、79天的風浪考驗,于2021年7月12日出發(fā)的中國第十二次北極科考隊圓滿完成

科考任務。

②在這次科考任務中,''探索4500”自主水下機器人(以下簡稱“探索4500”)表現(xiàn)出色,成功完成北

極高緯度海冰覆蓋區(qū)的科學考察作業(yè)。這是我國首次利用自主水下機器人在北極高緯度地區(qū)開展海底科考

活動,“探索4500”成功下潛獲取的寶貴數(shù)據(jù)資料,將為北極環(huán)境保護提供重要的科學支撐。

③“探索4500”的外觀酷似一條大黃魚,和普通的無人水下機器人相比,''探索4500”的自主能力更

強,沒有遙控水下機器人那樣與母船連接的纜線設備,不需要人工干預就能夠實現(xiàn)自主航行和執(zhí)行海底探

測任務,且續(xù)航時間更長,工作范圍也更廣。

④在極地高緯度地區(qū),科考母船會在海風、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下發(fā)生位移,致使水下機器人的下

潛和回收難以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區(qū)域內實現(xiàn),冰層也會阻礙科考母船和水下機器人之間的通信。這些困難

就要求水下機器人擁有自主導引能力,能夠準確接收科考母船的指令,根據(jù)自身設備的狀態(tài)調整運行軌跡,

并在回收過程中逐漸向科考母船靠攏,從而實現(xiàn)自動、安全回收。

⑤針對此次北極科考的工作區(qū)有高密集度的海冰覆蓋的特點,科研人員創(chuàng)造性地研發(fā)出了聲學遙控和

自動導引相結合的冰下回收技術,確?!疤剿?500”可以連續(xù)下潛成功,并能安全回收。

⑥除此之外,科研人員還增加了應急信標,用于下潛器上浮后卡在冰層下或浮到肉眼無法確定的位置

時,進行較為準確的定位。

⑦此外,“探索4500”在持續(xù)工作一段時間后,就能夠像我們人類一樣感知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從而做出

正確的選擇。

⑧極地海洋的許多區(qū)域長年被海冰覆蓋,對海冰特征和冰下海域進行考察是極地考察的重要組成部分。

極地科考一直是水下機器人發(fā)展的重點方向。近些年來,先后有4種類型6臺無人水下機器人參加了8次

極地科考,為我國極地科考做出了重要貢獻。水下機器人在極地科考中主要承擔三方面的任務:一是對浮

冰的觀察和探測,了解浮冰的厚度、狀態(tài)、運動情況等;二是測量水體參數(shù),了解水的深度、溫度、鹽度

等;三是進行海底地形地貌的精細探測,在此基礎上也可以發(fā)現(xiàn)海底的一些礦產資源。

⑨傳統(tǒng)的海冰考察方法,是在海冰上鉆孔,這種方法不僅效率較低,而且獲得的數(shù)據(jù)有限,具有很大

的局限性。水下機器人則不受海冰的影響,可以到達一些人類無法到達的區(qū)域,可以更大范圍、更大深度、

更長時間地進行科學考察。而且,水下機器人取樣靈活準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