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并聯(lián)電路、電壓表、電流表(知識梳理)_第1頁
串并聯(lián)電路、電壓表、電流表(知識梳理)_第2頁
串并聯(lián)電路、電壓表、電流表(知識梳理)_第3頁
串并聯(lián)電路、電壓表、電流表(知識梳理)_第4頁
串并聯(lián)電路、電壓表、電流表(知識梳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串并聯(lián)電路、電壓表、電流表

【學習目的】

1.掌握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并能純熟地識別電路中元件之間的連接關系,可以運用串并聯(lián)的規(guī)律

理解計算電表的改裝。

2.識別電路中各元件的連接關系,畫出簡明的等效電路圖,以及電流表、電壓表、電容等對電路的

影響。

【要點梳理】

知識點一、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性質

把幾個導體元件依次首尾相連的方式。

---IMI----IM1----------

1.根本特點

(1)在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即

[=4=A=八=,=I”?

12)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即

L7=C71+L72+L73++Un.

(3)串聯(lián)電路的等效總電阻為各電阻值之和,即

2.性質

(1)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分配關系:各個電阻兩端的電壓跟它們的阻值成正比,即

其中:

段u,

R\+1?2+R3

UU,

2R[+R,2+R3

(2)串聯(lián)電路的功率分配關系:各個電阻消耗的功率跟它們的阻值成正比,即

或:

耳;.:,=罵;R2:R3

要點詮釋:

①八個一樣的電阻R串聯(lián)后的總電阻

R總=nR.

②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大于其中任一部分電路電阻。

③串聯(lián)電路的每個電阻R都分擔了一部分電壓,串聯(lián)電路的這種作用叫作分壓作用,起分壓作用的電

阻叫作分壓電阻。

知識點二、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性質

把幾個元件的一端連在一起另一端也連在一起,然后把兩端接入電路的方式。

1.根本特點

(1)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的電壓相等,即

。盟盟盟?=U“.

12)并聯(lián)電路的總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即

1=11+A+4++In-

[3)并聯(lián)電路的等效總電阻R與各支路的電阻鳥、凡、招凡,的關系是:

2.性質

[1)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分配關系:各支路電流跟它們的電阻成反比,即

或:

1\?I],-R.R.R?

以]K2K3

〔2〕并聯(lián)電路的功率分配關系:各支路電阻消耗的功率跟它們的電阻成反比,即

或:

p.p?p--J_?_1_?_J_

]ZJ罵勘L人勘2以勘3

要點詮釋:

D

①九個相等的電阻R并聯(lián)后的總電阻尺單=—.

口n

②并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小于其中最小的電阻。

RR

③兩個電阻并聯(lián)時的總電阻氏=二^-,當其中任一個增大或減小時,總電阻也隨之增大或減小。

R]+7?2

特別提醒:三個電阻并聯(lián)總電阻的計算公式是

而不是

RiRR&

R=—123.

R[+7?2+/

④多個電阻并聯(lián)時,其中任一個電阻增大或減小,總電阻也隨之增大或減小。

⑤在電路中多并聯(lián)一個電阻R,電流就多了一條通路,可以分去干路中的一部分電流,

并聯(lián)電阻的這種作用叫作分流作用,起分流作用的電阻叫作分流電阻。

知識點三、電路的簡化原那么及方法

11)原那么:錯誤!無電流的支路除去;錯誤!電勢相等的各點合并;錯誤!理想導線任意長短;錯誤!理

想電流表可認為短路,理想電壓表可認為斷路;錯誤!電壓穩(wěn)定時電容器可認為斷路。

⑵方法:

①電流分支法:先將各結點用字母標上,斷定各支路元件的電流方向(假設無電流可假設在總電路兩

端加上電壓后斷定),按電流流向,自左到右將各元件結點、分支逐一畫出,加工整理即可。

以圖(。)的等效電路為例:把V視為斷路,得圖(份。設電勢A高于電勢可這樣選擇獨立支路,

電流從AfNfE—叫f3,電流從AfR2fC一招一3〔兩條獨立支路),得圖(8,

再將凡接在。、石間,將V接在4。間,得圖(④。

②等勢點排列法:標出節(jié)點字母,判斷出各節(jié)點電勢的上下〔電路無電壓時可先假設加上電壓),將

各節(jié)點按電勢上下自左向右排列,再將各節(jié)點間的支路畫出,然后加工整理即可。

以圖甲的等效電路為例。把A視為短路,得圖乙。設A的電勢高,6的電勢低,從A點開場,與A點

等勢的點沒有,由此向右到。點,E點與C點等勢可連在一起,如圖丙。再向右到。、F,B點、與D、F

點等勢也可以連在一起,最后的A串聯(lián)在C、E間,得等效電路為圖丁。

,c.

7?:

甲乙

丙丁

要點詮釋:必要時,兩種方法常常結合使用。

知識點四、電流表和電壓表內阻對電路的影響

1.對理想的電流表,RA=O,在電路中視為短路,其讀數(shù)就是通過電流表的電流;對理想的電壓表,

Ry=8,在電路中視為開路,其讀數(shù)就是接線柱兩端的電勢差(電壓)。

2.當內阻的影響不能忽略時,電流表視為一阻值較小的電阻,其讀數(shù)就是流過這個電阻的電流;電壓

表視為一阻值較大的電阻,其讀數(shù)就是這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值。

知識點五、電表的工作原理及量程擴大

1.靈敏電流計的構造、工作原理及參數(shù)

(1)主要部分:永久磁鐵和可轉動的線圈。

(2)工作原理:通電后,線圈在磁場力的作用下偏轉,帶動指針,指針的偏角與通過指針的電流成

正比。

常用的電壓表由靈敏電流計改裝而成的。常用的靈敏電流計的主要部件是一塊磁鐵和一個可轉動的線

圈。線圈是由很細的導線繞成的,靈敏電流計測得就是通過線圈的電流。這個線圈的電阻叫就是靈敏電

流計的電阻,一般為幾百或幾千歐。線圈中能通過的最大電流4為靈敏電流計的滿偏電流。4的值一般

為幾十微安到幾毫安。

(3)表頭的三個主要參數(shù)

①內阻Rg:小量程電流表G電阻。

②滿偏電流4:小量程電流表G指針偏轉到最大刻度時的電流。

③滿偏電壓4:小量程電流表G通過滿偏電流時它兩端的電壓,由歐姆定律可知:UgjRg.

要點詮釋:

①電路圖符號:

②4、Ug一般比較小,電流表很容易燒壞。

③在表頭G的兩端加上滿偏電壓Ug時,通過表頭G的電流為滿偏電流4,此時,指針指在最大刻度

處。

④靈敏電流計的電阻Rg一般用半偏法測出:R為電位器,R用電阻箱。

2.將靈敏電流計改裝成大量程的電壓表

(1)原理:表頭G的額定電壓Ug較小,假如用于測電壓,其量程太小,要想量度較大的電壓,可以

給電流表串聯(lián)一個電阻分擔一部分電壓,R稱為分壓電阻,如下圖。

-------u——I

(2)分壓電阻的計算

由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得:

解得:

R=(*T)R「

ug

假設電壓擴大量程的倍數(shù)

那么

R=(n-l)Rg.

要點詮釋:

①電壓表內阻Ry=R+4,且電壓表量程越大,電壓表內阻越大。

②改裝后的電壓表讀數(shù)是測量電路的電壓,但表頭的實際電壓為4分得的電壓。

3.將靈敏電流計改裝成大量程的電流表

(1)原理:要量度比較大的電流,可以給電流表并聯(lián)一個分流電阻,即擴大了電流表的量程,如下

圖。

—U------

(2)分流電阻的計算:由并聯(lián)電路特點得:

假設電流表擴大量程的倍數(shù)

那么

要點詮釋:

RR1

①電流表內阻&=一^-=——R,且電流表量程越大,電流表內阻越小。

R+R&n-1g

②改裝后的電流表讀數(shù)是測量電路的電流,不是通過表頭的電流。

4.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校對電路

按如下圖的電路對改裝成的電表進展校對,校對時注意搞清楚改裝后電表刻度盤每一小格表示多大的

數(shù)值。

改裝成的電壓表

改裝成&的電流表

標漁米(T):

Aiwh]

【典型例題】

類型一、串并聯(lián)電路根本規(guī)律及其應用

例1.如下圖路中,各電阻的阻值已標出,當輸入電壓UAB=IIOV時,輸出電壓???V.

BFHD

【答案】1

【解析】此題考察的是網(wǎng)絡電路的電阻、電流及電壓的計算,關鍵是對電路的構造進展正確分析。此

題中,電阻9H與電阻R串聯(lián)后與電阻并聯(lián),再與電阻10H串聯(lián),接在電壓U”之間。

E、尸之間電阻:

仍+的三R

R=R.

tFLfr7(R+9R)+^-R

E、廠之間的電壓:

RpR

Pxll0V=10V.

10R-\-RtFLFr1QR+R

那么C、。之間的電壓:

D1

U=U=---------U=—X1OV=1V.

CDGH9R+REF10

【點評】正確分清電路構造,找出電阻的串并聯(lián)關系,正確運用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性質是解決網(wǎng)絡

電路的關鍵。

舉一反三:

【變式1】如下圖,電路中的R1和&相等。在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自左至右滑動的過程中,A5間

的總電阻將()

%R2

A.逐漸增大B.先增大,后減小C.逐漸減小D.先減小,后增大

【答案】B

【解析】此題為判斷A3間電阻的變化情況,而總電阻的變化是由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自左至右引起

的,從圖中容易看出滑片P在變阻器的左端與右端時A3間總電阻是相等的,因此只要能比較出滑片P在

變阻器中間某一位置時的總電阻與滑片P在變阻器端點時的總電阻的大小,即可作出判斷,又因為變阻器

的阻值沒有限定,所以可賦予各種可能值,因此用賦值法來解更為簡捷。

設與和凡的阻值為凡,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2凡,。為滑動變阻器的中點。

(1)當尸位于滑動變阻器左(或右)端時,與(或尺2)短接。

=2

RAB

24+&3

12)當P位于。點時,心吟+$=&,故答案為B。

【變式2】如下圖,UAB=2OV,滑動變阻器滑片。位于中央,分壓值恰好為IV.接上負載電阻尺后,

以下情況中可使負載R上獲得最接近于IV電壓的是〔)

55

A.&B=200Q,R=100CB.RAB=2xl0fl,l?=4xl0£1

55

C.=20。。,R=4xl0flD.RAB=2X10Q,7?=100Q

【答案】C

類型二、混聯(lián)電路的求解方法

例2.如下圖電路,7?!=7?2=4Q,7?3=R4—2Ci.,Uab=6V,求:

11)電流表A1和A2的示數(shù)〔不計電流表的內阻).

⑵一與凡兩端的電壓之比?

【答案】mAl的示數(shù)是1.5A;A2的示數(shù)是LOA.

⑵1:2.

【解析】此題考察的是等效電路的問題,關鍵是畫出等效電路,分析電路構造.設A端電勢高,8端

電勢低,電流由高電勢流向低電勢,畫出電路中各處的電流方向如圖甲所示.

電表A1和A2為理想電流表,那么連接電表的線路可視為理想導線,其上各點的電勢相等,即C、。

兩點電勢相等,E、尸兩點電勢相等,那么凡、(、&三個電阻有兩個共同的連接點。1。)點和E〔尸)

點,所以均、&、&三個電阻是互相并聯(lián),最后跟凡串聯(lián),其等效電路如圖乙所示.電流表A1測量的是

通過凡、品的總電流?癰流表A2測量的是通過與、段的總電流?

1I)&、&、&三個電阻并聯(lián)的總電阻設為R并,那么有:

解得

電路的總電流為:

并聯(lián)部分的電壓為:

通過用、&、&三個電阻的電流分別為:

由乙圖可知,電流表A]的示數(shù)是通過夫2、&的電流之和,那么有:

電流表A2的示數(shù)是通過與、凡的電流之和,那么有:

(2)因為并+。4,所以凡兩端的電壓為:

。1=。并=2丫,那么

【點評】(1)此題中分析均、&、&和6的連接方式,電流表A1和A?測量的是何處電流,這是

解答此題的關鍵.

12)對于混聯(lián)電路,大都可以簡化為串聯(lián)電路或并聯(lián)電路,所以在分析時要充分利用“等效”思想,

畫出正確的等效電路圖.注意在混聯(lián)電路中,假如其余電阻不變,當一個電阻變大時總電阻增大〔反之亦然).

(3)在任何電路中,整個電路上消耗的總功率等于各用電器消耗的功率之和,即

舉一反三:

【變式1】如下圖電路中,各燈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分別是:A燈“10VJ0W",8燈"60V,60W”,

。燈,,40V,40W”,。燈"30V,30W〃.在出匕兩端加上電壓后,四個燈都能發(fā)光.比較各燈消耗功率的

大小,正確的選項是()

A-PB>PD>PA>PCB.P^P^P^Pc

C.PB>PD>PC>PAD.P/P/PE

【答案】B

【變式2】把N=8C、&=2。兩個電阻串聯(lián)到電路中,要使兩個電阻消耗的電功率一樣,以下方

法中可行的是()

A.給與并聯(lián)一個阻值為8/3Q的電阻

B.給與并聯(lián)一個阻值為8Q的電阻

C.給凡串聯(lián)一個6。的電阻

D.給&并聯(lián)一個6Q的電阻

【答案】B

【變式3】如下圖電路,片=100,凡=6Q,居=4。,6=3。,A5兩點接入恒定電壓。=6V。

問:(1)a、6之間接理想電流表時,其讀數(shù)為多少?[2)a、匕之間接理想電壓表時,其讀數(shù)為多少?

【解析】(1)a、匕之間接理想電流表時,其等效電路如圖1所示:

凡、凡并聯(lián)電阻值:

6x3

=Ri&C=2C,

7?2+凡6+3

&兩端的電壓:

D,

U,=U?——=6x------V=1V,

曷+凡42+10

%中的電流:

&中電流:

AA=1.5A,

居4

電流表讀數(shù):

/=/,+/[=—A+1.5A=—A.

2363

(2)當a、Z?之間接理想電壓表時,等效電路如圖2所示:

圖2

片與&串聯(lián)電阻:

再與飛并聯(lián),

7?123=5。,

凡兩端的電壓:

R39

U4=U———=6x^-V=-V

夫⑵+65+34

此兩端的電壓:

尺(6--)x-^-V=-

U2=(U-UJ

7?2+氏346+44

電壓表示數(shù):

99

U=t/2+[/4=-V+-V=4.5V.

類型三、電表對電路的影響

例3.兩只一樣的電阻串聯(lián)后接到電壓為9V的恒壓電路上,用一只0-5-15V的雙量程電壓表的5V

檔測其中一只電阻兩端電壓時,示數(shù)為4.2V,那么換用15V檔測這個電阻兩端電壓時,示數(shù)為〔)

A.小于4.2VB.等于4.2VC.大于4.2VD.不能確定

【答案】C

【解析】電壓表15V量程電阻大,用15V量程測電阻兩端電壓時,電壓表與電阻并聯(lián)阻值大,電路

中總電阻大,電路總電流變小,另一個電阻分壓小,電路總電壓不變,被測電阻分壓變大,電壓表示數(shù)變

大,大于原來的4.2V,應選C。

【點評】當內阻影響不能忽略時,電壓表視為一阻值較大的電阻,其讀數(shù)就是這個電阻兩端的電

壓值,這是解決這類問題的重要條件。

舉一反三:

【變式】用兩個一樣的小量程電流表,分別改裝成了兩個量程不同的大量程電流表A:A2,假設把

APA2分別采用并聯(lián)或串聯(lián)的方式接入電路,如下圖,那么閉合電鍵后,以下有關電表的示數(shù)和電表指

針偏轉角度的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圖甲中的A:A2的示數(shù)一樣

B.圖甲中的A:A2的指針偏角一樣

C.圖乙中的A:A2的示數(shù)和偏角都不同

D.圖乙中的A:A2的指針偏角一樣

【答案】B

【解析】甲圖中流過表頭的電流一樣,故指針偏角一樣,但由于A1、A2的量程不同,所以示數(shù)不同,

故A錯B對.乙圖中A。A2中的電流一樣,故示數(shù)一樣,但兩者表頭中的電流不等指針偏角不同,故C、

D錯.

類型四、電表擴大量程

例4.如圖為實驗室常用的兩個量程的電流表的原理圖。當使用。、A兩接線柱時,其量程為(h9.6A;

當使用。、B兩接線柱時,量程為(hWA。電流計的內電阻4=200Q,滿偏電流/§=100mA;

求分流電阻Ri和&的阻值。

【答案】N=8Q,凡=32C

【解析】此題考察的是雙量程電流表的問題,關鍵是明確電流表的改裝原理,根據(jù)并聯(lián)分流電路的特

點是電壓一樣求解。在改裝的電流表中,各量程到達滿偏電流時,流過“表頭〃的電流仍為原滿偏電流,

故接。、A時:

接。、8時:

?(國+切+區(qū)一4鳴.

由以上兩式,把=0.1A,4=200。/=0.6A,/,=3A代入并解之得

6614

即量程為D.6A時,(氏1+尺2)為分流電阻;量程為2A時,禺為分流電阻,&為分壓電阻。

R

【點評】把靈敏電流計改裝為電流表,應并聯(lián)一個電阻,所以在解答該問題時可直接應用7?=上,

n-\

也可以直接應用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來解答該問題。

舉一反三:

【變式1】如下圖,將一個改裝的電流表接入電路和標準表進展校準,發(fā)現(xiàn)待測表的讀數(shù)比標準表的

讀數(shù)偏大一些,如表頭G的是準確的,出現(xiàn)的誤差可能是下述哪種原因引起的〔)

A.&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

B.%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

,IR

C.所并聯(lián)的R并比公式%=上三計算出的H并偏小

I—J

IR

D.所并聯(lián)的R并比公式端=,^計算出的H并偏大

1一八

【答案】AD

【解析】此題考察的是電表改裝中的誤差分析問題,關鍵是通過分析,找準誤差的來源,改裝成的電

流表(待測表)比標準表的讀數(shù)偏大,說明流經(jīng)表頭G的電流偏大些,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所并聯(lián)的R并

1R,

越大,流經(jīng)表頭G的電流越大,所以R并比公式%=上上計算出的H并偏大。同樣假如弓測量值比真

實值偏大,也會使R并偏大,應選項A、D正確。

【點評】讀數(shù)偏大,說明流經(jīng)表頭G的電流偏大,根據(jù)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可分析出與表頭并聯(lián)電阻

R并偏大,這是此題的打破口,也是關鍵點。

【變式2】一塊靈敏電流計,其電阻Rg=1000。,滿偏電流Z?=100HA,要把它改裝成量程是3V的

電壓表應該串聯(lián)多大的分壓電阻?

【答案】2.9x104。

【解析】當靈敏電流計的指針偏轉到滿刻度時,它兩端的電壓

是它能承擔的最大電壓。如今要使它能測量最大為3V的電壓,分壓電阻就必須分擔2.9V的電壓,由

于串連電路中電壓跟電阻成正比,那么

因而

可見串聯(lián)2.9義1。4。的分壓電阻后就可以把這個靈敏電流計改裝成量程為3V的電壓表。

【變式3】一塊靈敏電流計,其電阻&=1000。,滿偏電流人=100|iA,要把它改裝成量程是1A的

電流表應該并聯(lián)多大的分流電阻?

【答案】0.K1

【解析】因為4是靈敏電流計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在測量1A的電流時,分流電阻R上通過的電流

應為:

由于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跟電阻成反比,即:

可見并聯(lián)0.1Q的分流電阻后,就可以把這個靈敏電流計改裝成量程為1A的電流表。

類型五、電表的改裝和校對

例5.將滿偏電流4=3OO|1A,內阻未知的的電流表G改裝成電壓表并進展校對.

(1)利用如下圖的電路測量電流表G的內阻(圖中的電源電動勢E=4V);先閉合調節(jié)R,使

2

電流表指針偏轉到滿刻度;再閉合,,保持R不變,調節(jié)R',使電流表指針偏轉到滿刻度的一,讀出此時R

3

的阻值為200Q,那么電流表內阻的測量值&=C.

(2)將該表改裝成量成為3V的電壓表,需(填“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阻值為&=。的

電阻.

13)把改裝好的電壓表與標準電壓表進展校對,在圖中的虛線框中試畫出實驗電路圖和實物連接圖.

【答案】(1)100Q,⑵串聯(lián)9900Q⑶見解析

21

【解析】11)閉合邑后,電流表G與R并聯(lián),流過電流表的電流為一/「那么流過R的電流為一/「

3g3g

由并聯(lián)電路的分流特點知:

⑵將該表改裝為3V的電壓表,需串聯(lián)一個分壓電阻幾,

(3)校對電表時,要逐格校對,所以考慮滑動變阻器用分壓接法,同時兩個電壓表必須并聯(lián),實驗

電路圖和實物連接圖如下圖.

【點評】11)分析時要注意電表的改裝量程和表頭參數(shù).明確改裝后電表的示數(shù)應是整個電路中電壓或

電流的和.

12)半偏法測表頭內阻實驗中,要求電源電壓大一些,R的有效值大,以保證干路中的電流不變.

(3)校對電壓表時,要讓改裝的電壓表與標準電壓表并聯(lián),校對電流表時,要與標準電流表串聯(lián).從

零開場逐格校對,故滑動變阻器必須用分壓接法.

舉一反三:

【變式1】圖1是改裝并校準電流表的電路圖,表頭碼的量程為4=600|iA,內阻為4.@是標準

電流表,要求改裝后的電流表量程為/=60mA。完成以下填空。

(1)圖1中分流電阻與,的阻值應為。〔用4、4和/表示)

12〕在電表改裝完成后的某次校準測量中,@表的示數(shù)如下圖,由此讀出流過電流表(@的電流為

mAo此時流過分流電阻&的電流為mA(保存一位小數(shù))

IR

【答案】⑴Rp=^^,⑵49.5mA;49.0mA

【解析】[1)因表頭與(并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電阻與電流成反比,"所以R=4^,

4ipI/4

R

讀入數(shù)據(jù)得Rp=段.

(2)讀數(shù)要估讀到分度值得下一位,即0.1mA;改裝要求當輸入總電流60mA時,(要分掉

(60-0.6)mA,即/尸=”4/,當電流表④的電流為49.5mA時,流過分流電阻用的電流為

「60

R

IP=1——,代入數(shù)據(jù)得Ip=49.0mA.

4+Rp

【點評】此題考察改裝并校準電流表的實驗,考察了實驗原理,電流表讀數(shù)及電路分析。難度:中等。

【變式2】如下圖,&和&是兩個定值電阻,用的阻值很大,凡的阻值很小,G是一個靈敏電流計,

那么以下判斷正確的選項是〔)

A.只閉合K1,整個裝置相當于伏特表

B.只閉合K2,整個裝置相當于安培表

C.&和(都斷開,整個裝置相當于靈敏電流計

D.&和(都閉合,整個裝置相當于安培表

【答案】AD

例6.將一個量程為100mA內阻為2kQ的靈敏電流表,按圖改裝成量程分別為3V和15V的電壓表.

那么電路中的電阻阻值&=C,%=C.

【答案】N=28000Q;R2=120000Q

【解析】根據(jù)題意,當改裝成3V的電壓表時,表的總阻值為3V/100gA=30(XX)Q,由于靈敏電流表

內阻為2000Q,所以,

同理,可得,

舉一反三:

【變式1]四個完全一樣的電流計,其中兩個改裝為0~0.6A和0~3A的電流表,另外兩個改裝為

0~3V和。?15V的電壓表,那么正確說法是〔)

A.兩個電流表并聯(lián)接入電路后,其讀數(shù)之比為1:5,指針偏轉角度之比為1:1

B.兩個電流表串聯(lián)接入電路后,其讀數(shù)之比為1:1,指針偏轉角度之比為5:1

C.兩個電壓表并聯(lián)接入電路后,其讀數(shù)之比為1:1,指針偏轉角度之比為5:1

D.兩個電壓表串聯(lián)接入電路后,其讀數(shù)之比為1:5,指針偏轉角度之比為1:1

【答案】ABCD

【解析】A.兩個電流表并聯(lián)接入電路后,如圖1所示。電流計兩端電壓一樣,指針偏轉角度之比為1:1;

但其表盤讀數(shù)之比為1:5,〔即最大量程比〕,A正確。

圖1

B.兩個電流表串聯(lián)接入電路后,如圖2所示。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一樣,其讀數(shù)之比為1:1,但其指針偏

轉角度之比為5:1,B正確。

C.兩個電壓表并聯(lián)接入電路后,如圖3所示。并聯(lián)電路電壓一樣,其讀數(shù)之比為1:1,但其指針偏轉

角度之比為5:1,C正確。

D.兩個電壓表串聯(lián)接入電路后,如圖4所示。通過電流計的電流是一樣的,指針偏轉角度之比為1:1。

但其表盤讀數(shù)之比為1:5,〔即最大量程比),D正確。

I--------------1

,R&R\

'I1g'3?____________J

圖4

【變式2】有一電流表0,量程為(MmA,內阻々約為100Q,要求測量其內阻.可選用的器材

有:電阻箱與,最大阻值為99999.9Q;滑動變阻器甲,最大阻值為10kQ;滑動變阻器乙,最大阻值

為2k。;電源電動勢約為2V,內阻不計;電源石2,電動勢約為6V,內阻不計;開關2個,導

線假設干.

采用的測量電路圖如下圖,實驗步驟如下:a.斷開開關加和S2,將R調到最大;b.合上開關Sj,

調節(jié)R使⑥滿偏;c.合上開關邑,調節(jié)凡使G)半偏,此時可以認為G)的內阻々=居.試問:

(1)在上述可供選擇的器材中,可變電阻用應該選擇;為了使測量盡量準確,可變電阻尺應

該選擇,電源E應該選擇.

⑵認為電阻々=舄,此結果與々的真實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答案】(1)RQ滑動變阻器甲E]〔2)偏小

【解析】[1)“半偏法〃測電流表內阻的原理是“比較法〃,其電路如題圖所示,當通過電阻Ri的電流

和通過電流表@的電流一樣時,電流表的內阻金就等于電阻用的阻值.當通過電流表的電流為號時,可

以認為通過電阻與的電流A也等于%.這只是一個近似的值,而且只有在變阻器R的阻值遠大于電流表

2

的內阻々時,誤差才越小,才可以忽略不計.為了使讀數(shù)盡量準確,減少誤差,M我們選電阻箱%>.電

流表的內阻為100Q左右,所以變阻器R應該是(MOkQ,應選滑動變阻器甲。這樣為使閉合開關S后,

通過電流表的電流能到達滿偏電流乙,所選電動勢E也應該適當?shù)倪x大一點,應選電源石2?

12)利用“半偏法〃測電流表內阻々時,由于閉合開關是邑后,電路中總電阻減小,使干路電流大

于電流表的滿偏電流(,故當電流表半偏時,流過電阻箱的電流大于上,此時電阻箱的阻值小于々,故

g2

々測<々,測量值偏小?

類型六、伏安法測電阻

例7.用圖中的器材測量一待測電阻尺的阻值(電阻大約為900QT000Q):

電源E,具有一定內阻,電動勢約為9.0V;

電壓表V],量程為(M.5V,內阻6=750。;

電壓表V2,量程為NV,內阻G=2500Q;

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100Q;

單刀單擲開關S;導線假設干。

(1)測量中要求電壓表的讀數(shù)不小于其量程的工,試畫出測量電阻尺的一種實驗電路原理圖〔原理

3

圖中的元件要用題中相應的英文字母標注)。

(2)根據(jù)你所畫的電路原理圖在實物圖上連線。

(3)假設電壓表V]的讀數(shù)為q,電壓表V2的讀數(shù)為4,那么由量和測得量表示凡的公式為

【答案】11)見圖甲、圖乙(2)見圖丙、圖丁[3)-01桃一或02二

U2八-UUI

【解析】11)由于電壓表V2的量程和內阻較大,所以測量電阻凡的部分電路可有兩種,如圖(。)和

圖(引所示:

假如采用限流接法,圖(由中電壓表V2將被燒毀,圖(5中電壓表V]和V2將均被燒毀,所以只能采

用分壓接法,電路如圖甲和圖乙所示。

(2)實物圖連線如圖丙、圖丁所示:

(3)采用圖丙接法,通過《的電流為/=久-幺,氏兩端的電壓為。=。1,那么待測電阻尺為

UU2

RX=-=T\=^;采用圖丁接法,通過弓的電流為/=5,凡兩端的電壓為

I七一4U2rx-Uxr24

u=u「U[,那么待測電阻凡為4=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