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課《馬說》知識清單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1頁
第23課《馬說》知識清單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2頁
第23課《馬說》知識清單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3頁
第23課《馬說》知識清單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馬說》知識清單一、文學常識1.韓愈(768——824)字退之,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部。韓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詩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譽,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文集》里。2.“說”是古代一種議論體裁,在某種程度上與現(xiàn)代雜文或雜感相似??梢杂浭?,也可以發(fā)表議論,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其主要特點是一事一議,要求作者寫出對社會生活中某個問題的深刻見解或?qū)δ撤N現(xiàn)象的看法?!榜R說”即是“說馬”。二、字詞積累(一)課下注釋重點字詞1.祗辱于奴隸人之手祗:同“衹(只)”,只、僅奴隸人:奴仆2.駢死于槽櫪之間駢死:(和普通馬)一同死駢:本義為兩馬并駕,引申為并列槽櫪:馬槽3.不以千里稱也稱:著稱4.一食或盡粟一石一食:吃一次或:有時5.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食:同“飼”,喂6.才美不外見外見:表現(xiàn)在外面見:同“現(xiàn)”7.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且:猶,尚且8.策之不以其道策之:用馬鞭趕它策:馬鞭,這里是動詞,用馬鞭驅(qū)趕以:按照道:正確方法9.食之不能盡其材盡:竭盡材:才能、才干10.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通:通曉11.執(zhí)策而臨之臨:面對12.其真無馬邪其:表示加強詰問語氣(二)一詞多義1.食

①食馬者同(“飼”喂養(yǎng))②食不飽(吃)

2.其①其真無馬耶(表示加強詰問語氣,難道)②其真不知馬也(表示猜測,恐怕、大概)策之不以其道(它的,代詞)3.策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名詞動用)執(zhí)策而臨之(名詞,鞭子)4.之祗辱于奴隸人之手(的,助詞)馬之千里者(結(jié)構(gòu)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策之不以其道(它,代千里馬,代詞)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雖有千里之能(不譯,補充音節(jié))5.能雖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夠。)6.而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連詞,表轉(zhuǎn)折,但是。)執(zhí)策而臨之:(連詞,表修飾。)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連詞,表承接。)7.以不以千里稱也:(把,用。)策之不以其道:(按照。)8盡一食或盡栗一石:(吃盡。)食之不能盡其材:(使……盡,竭盡。)(三)古今異義1.是:古義:這樣的.例: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今義:判斷詞。2.安:古義:怎么.例:安求其能千里也?今義:安全;安定;安裝。3.等:古義:同樣。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今義:等候;用在人稱代詞名詞后表示復數(shù)或列舉。4.或:古義:有時,有的人。例:一食或盡粟一石今義:或者。5.食:古義:通“飼"喂養(yǎng)例:食之不能盡其材。今義:吃。6.策:古義:馬鞭今義:策劃,策略通假字(1)才美不外見:“見"通“現(xiàn)",顯現(xiàn)、表現(xiàn)。(2)食之不能盡其材”:食”通“飼”喂;“材"通"オ",才能。(3)其真無馬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于“嗎"。(4)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通“只”,只,僅。(五)詞類活用1、形容詞用作動詞:衹辱于奴隸人之手。辱:受屈辱、被辱沒一食或盡粟一石。盡:吃盡2、名詞用作動詞:策之不以其道。策:原意指馬鞭,這里用作動詞,用馬鞭驅(qū)趕。3、數(shù)量詞用作動詞: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日行千里。4、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食之不能盡其材。盡:使……盡,竭盡。四、句子翻譯1.1.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譯文: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馬)一同死在馬槽里,不以千里馬而著稱。2.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譯文:日行千里的馬,吃一次有時能吃下一石糧食。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譯文: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jù)它日行千里的本領(lǐng)來喂養(yǎng)它。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譯文:用馬鞭趕它,不按照(驅(qū)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喂它,卻不能讓它竭盡才能。它鳴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5.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譯文:拿著鞭子面對著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五、內(nèi)容梳理1.句子摘錄。(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_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2).文中第1段的“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兩句描繪了千里馬被埋沒的遭遇。(3).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別是“_食不飽,力不足”和“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xiàn)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5).本文的主旨句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2.本文的“千里馬”“伯樂”“食馬者”各比喻什么?

答:千里馬”指人才?!安畼贰敝干朴诎l(fā)現(xiàn)人才的人。“食馬者”是指不識人才、埋沒、摧殘人才的統(tǒng)治者3.“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揭示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象?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社會現(xiàn)象:社會上并不缺少有才能的人,但由于沒有人發(fā)現(xiàn)、善待和重用,他們往往被埋沒。揭示了封建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的愚妄。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痛惜,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表達了對封建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不滿與憤慨。4.本文通篇不離“千里馬”,難道只是在說“馬”嗎?這是一種什么寫法?答:不是,作者借千里馬難遇伯樂,最終被埋沒,揭露了統(tǒng)治者埋沒人才的現(xiàn)狀?!敖桉R說人”,是托物寓意的寫法。5.在當今社會,你認為“千里馬”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zhì)?答:⑴首先,應該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具有堅強的意志。⑵其次,應該具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這樣你才能在競爭中游刃有余。⑶再次,還應該具有毛遂自薦的勇氣,自信是成功的一半。6.本文在使用和選拔人才方面給了我們哪些啟示?答:要重視人才,善于識別人才,愛護人才,能夠用人所長,避其所短,不要讓有識之士、有才之人報國無門,不要讓英雄無用武之地。7.文中最具有諷刺性的情景是什么?請分析其表達效果。答:“食馬者”一邊折磨著千里馬,一邊又慨嘆“天下無馬”,作者用這樣絕妙的諷刺,生動形象地刻畫出統(tǒng)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可悲可憎的面目。8..作者在結(jié)尾中運用了設(shè)問這一修辭方式,自問自答,這在全篇中有什么作用?“不知馬”這個結(jié)論有什么含意?

答:作用:①以總結(jié)性的問題作結(jié)尾,有利于闡明文章中心思想;②與前文內(nèi)容相照應,總收全文。含意:①揭露封建制度下人才受壓抑的不合理狀況;②說明對人才要給予優(yōu)厚的待遇;③說明識拔人才的重要性。9.結(jié)合全文,說說你對成為“千里馬”的看法。答:①成為千里馬要努力具備良好的資質(zhì)或才能;②成為千里馬要努力爭取適合發(fā)展的環(huán)境;③要有善識千里馬的伯樂;④成為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