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長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學2025屆高考歷史三模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北朝儒生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成為很多家族家訓的藍本,流傳甚廣。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孫:“生民之本,要當稼穡而食,桑麻以衣。閉門而為之具以足,但家無鹽井耳?!边@主要體現了A.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訴求B.人民對安定生活的渴求C.理學對正常欲求的壓制D.小農經濟對思想的影響2.史載,唐太宗時期給一些資歷較淺的官員加以“參議朝政”“參知政事”等名號,也給一些資格較老的功臣加以“平章事”的名號,使其繼續(xù)參與宰相事務。此舉旨在A.彌補政務多、宰相才干差的缺陷 B.防范宰相擅權,加強君主集權C.配合科舉制度選賢用人的需要 D.建立較嚴密完整的官僚機構3.學者王加華說,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鄉(xiāng)村工業(yè)大發(fā)展,工業(yè)時間日益取代農事時間成為民眾年度時間生活的軸心,相應陽歷歷法體系、鐘點時間亦日益在民眾中普及開來,守時、時間就是金錢等觀念在民眾頭腦中逐步建立起來,這歸根于A.民眾時間觀念轉變 B.民眾生活習慣轉變C.經濟結構的變動 D.民眾觀念的西方化4.美國學者弗格森認為“希臘城邦是一個有著獨特內在構造的單細胞有機體,除非進行再分割,否則無法發(fā)展,它們可以無限制地復制同類。但這些細胞,無論新舊,都無法聯合起來,形成一個強大的民族國家”。這是因為古希臘A.以小為美的城邦自治情結濃厚 B.裂變式殖民擴張加劇母邦矛盾C.自然地理環(huán)境決定其國家結構 D.泛希臘主義文化認同感很微弱5.如圖為朱熹所著《小學集注》《童蒙須知》等讀本的頁面。這種重在規(guī)范兒童日常行為習慣的讀本自元朝起成為蒙學教材,一直延續(xù)到近代。這表明朱熹()A.開始以儒家倫常為教育內容 B.推進了儒學的普及和通俗化C.注重“知行合一”開啟民智 D.順應了儒學復興的發(fā)展趨勢6.孫中山在《中國之現狀及國民黨改組問題》中寫道:“中國革命六年后,俄國才有革命?!边@里的俄國“革命”指的是A.彼得一世改革 B.亞歷山大二世改革C.十月革命 D.蘇聯解體7.以下為一幅歷史地圖(局部)。判斷該圖所承載的歷史信息是A."星星之火,已經燎原" B."到敵人后方去"C."對日寇最后一戰(zhàn) D."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8.俄國二月革命后,列寧在《遠方來信》中寫道:無產階級“利用目前過渡時期的特點,就能夠而且一定能夠爭得民主共和國,爭得農民對地主的徹底勝利,以取代古契柯夫一米留可夫的半君主制,然后再爭取唯一能夠給備受戰(zhàn)爭折磨的各族人民以和平、面包和自由的社會主義。該材料反映的主旨是A.社會主義革命將滿足俄國人民意愿B.俄國的二月革命基本實現了民主政治C.十月革命是俄國歷史發(fā)展必然產物D.列寧放棄對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幻想9.如表新中國成立初期工業(yè)總產值中各種經濟類型的變化(億元)年份合計全民和集體所有制工業(yè)公私合營工業(yè)私營工亞個體工業(yè)194914037.52.268.332.21950191644.172.850.3195126494.28.0101.260.11952343153.813.7105.270.6——據《中國統(tǒng)計年鑒》上述變化A.開始改變新中國工業(yè)落后的面貌 B.反映了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方針C.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改造的結果 D.表明新民主主義經濟迅速發(fā)展10.《英國政治制度史》中說:“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歷史變化聯系起來看,誰也無法否認它是英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變?yōu)樾问降母锩乙曇袄脑介L,其革命性就越明顯?!边@種革命性主要表現為A.確立了議會至上原則 B.實現向近代民主社會的轉變C.結束了君主專制政體 D.工業(yè)資產階級開始掌握政權11.本杰明·富蘭克林說,美國新憲法(指1787年憲法)確定的政體是一種“選出來的君主制”,托馬斯·杰斐遜也附和說,它是“君主制的新版本”。他們的評論主要指的是1787年憲法A.沒有明確規(guī)定總統(tǒng)的任期B.規(guī)定的中央政府權力過大C.賦予總統(tǒng)過大的行政軍事權D.沒有規(guī)定總統(tǒng)由選民直選12.據統(tǒng)計,美國早期的總統(tǒng)很少使用對國會通過的法律草案的“否決權”,而到19世紀60年代以后,使用“否決權”的次數明顯增加,羅斯福總統(tǒng)競用過631次。這種變化說明A.總統(tǒng)職權的濫用日益嚴重 B.權力制衡體制遭到破壞C.國家干預擴展到政治領域 D.國會對總統(tǒng)的制約較軟弱13.西周時期,國君即位要朝于廟,卿大夫就任新的官職也要“告廟”,諸侯覲見天子等重要活動都必須在祖廟舉行重大典禮。這樣規(guī)定的主要目的是A.安撫子弟功臣,擴大統(tǒng)治范圍 B.防范諸侯兼并,加強中央集權C.嚴格等級秩序,維護世官制度 D.鞏固宗族關系,增強統(tǒng)治力量14.維新變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對光緒帝說:“變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納曾國藩議,派子弟出洋留學,造船制械,以圖富強也”“荀可致富強者,兒自為之,吾不內制也”。這可以用來說明慈禧太后意圖A.以有限變法謀富強 B.還政予光緒帝全權C.借口變法實施政變 D.與維新派達成共識15.下表是明代三個時期江蘇吳江縣市鎮(zhèn)數量的變化情況。對這一時期經濟發(fā)展敘述正確的是①白銀普遍流通,區(qū)域性商人群體活躍②政府經濟政策調整促進了市鎮(zhèn)發(fā)展③商品經濟發(fā)展促進吳江市鎮(zhèn)的發(fā)展④手工業(yè)的發(fā)展促進了吳江市鎮(zhèn)的發(fā)展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6.下表為“清代地方督撫旗員、漢員變化表”。綜合表格內容可知,當時A.漢員比例上升實現了滿漢平等B.出現地方與朝廷分庭抗禮局面C.晚清政府政權結構發(fā)生了變化D.地方機構開啟半殖民地化進程17.據統(tǒng)計,唐高祖時,宰相中有科舉功名者占7%,唐太宗時為23%,至高宗、武后時上升至35%,武周時則達到40%。這說明A.庶族地主地位顯著上升 B.科舉制推動了文化發(fā)展C.科舉成為進身高官重要途徑 D.選官制度日益完善18.有學者統(tǒng)計1371~1904年間14562名進士,根據他們曾祖父、祖父、父親的中舉和入仕情況劃分為四種不同類型.其中,明代進士出身平民者(即前三代中最高只出過生員的家庭)占49.5%;清代這一比例為37.6%。這表明當時A.世家大族壟斷著政治權力B.社會發(fā)展嚴重倒退C.科舉制促進社會階層流動D.選官制度亟需改革19.據如表可推知當時A.企業(yè)經營管理機制亟待改善 B.個體小農經濟開始逐步解體C.傳統(tǒng)手工棉紡織業(yè)瀕臨絕境 D.新式工業(yè)在經濟中居于主導20.下表反映了中國某時期與各國貿易的情況,據此推出符合史實的結論是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國家構成(%)A.抗日戰(zhàn)爭勝利,中蘇貿易激增B.實行“一邊倒”政策,中美貿易劇減C.改革開放初見成效,中國對外貿易蓬勃發(fā)展D.不結盟運動興起,中國與發(fā)展中國家貿易往來密切21.下表反映的是1924年和1927年全國棉紡織業(yè)中心(上海、青島、漢口、天津)國產機器棉紗輸出量占當地機器棉紗總產量的比重上表可以用來說明當時A.大革命破壞了北方棉紡織業(yè)生產B.北方自然經濟解體的速度快于南方C.上海棉紡業(yè)對外部市場依賴度高D.民族棉紡織業(yè)的生存處境迅速惡化22.唐詩《及第謠》寫道:“水國寒消春日長,燕鶯催促花枝忙。風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下列對該制度評述不正確的是A.穩(wěn)固了封建專制政治體制 B.促成了持久的讀書風尚C.極大充實了科研人才力量 D.體現了社會的公平公正23.1936年關東軍司令部責成偽滿政府建設豐滿水電站。次年,水力電氣建設局于長春成立,并由日本水電建筑權威專家本間德雄對壩址的選定、廠房的配置、土地的布局等方面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由此可知,日本修建豐滿水電站的根本目的是A.對華實行長期殖民統(tǒng)治 B.掠奪東北水利資源C.為日提供戰(zhàn)爭戰(zhàn)略物資 D.加速東北經濟建設24.美國某幽默小品寫道:“在旅館你必須排隊才能擠到窗口跳出去”?!奥玫甑恼写龁T總要先問旅客:‘您是要一個房間睡覺,還是跳樓?’”下列對這則材料理解正確的是:A.小品出現在1825年經濟危機時期B.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導致上述現象發(fā)生C.當時事件引發(fā)了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D.上述事件引起資本主義經濟出現滯脹狀態(tài)25.華中抗日根據地成立初期,市場上流通有法幣、偽幣和抗日民主政權發(fā)行的“抗幣”;到了抗戰(zhàn)后期,隨著法幣的貶值等“抗幣”已成為“新民主政權下地方性國家紙幣”,并為當地百姓所信賴。這一變化主要反映了A.日本侵略者借偽幣掠奪中國財富B.國民政府貨幣金融政策的徹底失敗C.抗日根據地的貨幣問題得到解決D.抗日民主政權獲得根據地民眾認同26.清華簡是清華大學所購藏的戰(zhàn)國竹簡的簡稱,原系盜掘出土,具體出土時間和地點無從知曉,司馬遷等古人都沒見過?!妒酚洝酚涊d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而清華簡記錄烽火制度在戰(zhàn)國秦時期才出現。這說明A.清華簡彌補戰(zhàn)國歷史研究的史料空白B.清華簡是盜掘出土故真實性有待考證C.清華簡和《史記》互證“烽火戲諸侯”D.歷史敘述者擁有的史料影響歷史記錄27.商業(yè)廣告是促銷的重要手段。據史料記載:中國現代意義上的廣告起始于鴉片戰(zhàn)爭后,民國初年得到顯著的發(fā)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現。材料中廣告業(yè)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經濟困難,物資匱乏B.企業(yè)熱衷產品直銷C.三大改造,政府取締D.國家實行計劃經濟28.據江南與山越同居共耕的政權位于如圖處A.① B.② C.③ D.④29.1555年《奧格斯堡宗教和約》簽署,使新教和天主教一樣得到承認,并規(guī)定了“誰的地盤,誰的宗教””的原則。該約簽訂得益于:A.文藝復興 B.宗教改革 C.啟蒙運動 D.英國革命30.人們經常用國內生產總值(簡稱GDP)占世界總量的比重來論證本國的國際地位及發(fā)展方向。但也有人以1840年中國的GDP是世界的33%,但之后就逐步淪為半殖民地;而1949年中國的GDP雖是世界的6%,卻贏得了真正的獨立并逐步走向大國這些史實來反對GDP決定論。據此,下列該現象分析最為合理的是()A.GDP的確能反映經濟發(fā)展狀況,可以證實國家的地位和發(fā)展方向B.決定GDP變化的經濟性質才是真正決定國家的地位和發(fā)展方向C.GDP的國際地位變化趨勢經常與該國國際地位變化趨勢成反方向D.GDP只能反映當時經濟狀況,故不能反映國家的地位和發(fā)展方向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城市化與工業(yè)化相伴而行,是人類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進入近代以來,中西方都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1820~1957年中國城市人口變化表——摘編自李蓓蓓徐峰《中國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材料二在西歐,英國的城市化最為成功也最為徹底,對農業(yè)的推動作用也最大。18世紀時,英國城市人口約占人口總數的20%。隨著工業(yè)革命展開,大批新興的城市在西北部的偏僻地區(qū)拔地而起,英國掀起了城市化浪潮。1851年,英國城市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50.2%,1881年增至70%,1901年則高達80%。英國城市化和工業(yè)化為農村的發(fā)展提供動力的同時,農業(yè)的市場化、規(guī)?;蛯I(yè)化經營方式得到建立,農村日益融入城市的發(fā)展軌道,在客觀上為英國持續(xù)的城市化提供了堅實基礎,從而實現一種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huán)。進入18世紀,英國貴族通過圈地運動將土地集中,實行規(guī)?;洜I,同時積極提高農業(yè)技術水平,改良土壤,構筑防洪和排水工程。英國貴族還大力推動農業(yè)經營方式轉變,鼓吹農業(yè)轉型。通過這種農業(yè)革命,英國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大量剩余勞動力得以釋放,土地也得到了有效的集中和整備,這一切都為英國的城市化提供了充分的土壤?!幾约С段鳉W近代城市化的路徑差異及其對中國的啟示》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世紀20年代以來中國城市化的發(fā)展趨勢,并說明其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近代中英兩國城市化的不同之處,并說明英國近代城市化對中國崛起的啟示。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1565年起至1815年止,共達兩個半世紀之久,西班牙政府每年派遣一艘至四艘載重由三百噸至一千噸不等的大帆船,橫渡太平洋,來往于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與菲律賓馬尼拉之間。在16—18世紀間,每年由大帆船自美洲運往菲律賓的銀子,有時多達四百萬西元(即比索),有時只有一百萬西元,但以二三百萬西元的時候為居多……這四百萬西元當中,至少有一半甚至更多一些流入了中國?!幾苑畼渲尽督鲜墟?zhèn):傳統(tǒng)的變革》材料二事實證明,朝貢社會不能容忍那些可能引起重大進步的技術創(chuàng)新。他們擁有充足的人力:自由民、農奴或奴隸,相對于研制新型機器來說,使用人力勞動更加廉價。朝貢社會不僅缺乏技術創(chuàng)新的刺激因素,也缺乏進行此類創(chuàng)新的必不可少的意愿,精英人士把從事此類活動視為有失身份。他們研究天文學,預測日食和月食,但連獨輪小車都發(fā)明不出來,而正是這些簡單的裝置,使人力和畜力的勞動效率實現成倍增長?!幾运顾蚶锇⒅Z斯《全球史綱:人類歷史的譜系》(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6—18世紀中西貿易的特點,并分析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清之際東西方經濟地位發(fā)生轉變的原因。33.人類防治疫病的歷史為當今各國的健康衛(wèi)生事業(yè)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古羅馬伴隨著對外征戰(zhàn)和城市的擴大,曾發(fā)生過多次瘟疫。但當時羅馬人把瘟疫的發(fā)生與神罰聯系起來,于是大量修建神廟,定期向神獻祭,而醫(yī)療和醫(yī)生都得不到重視。醫(yī)療條件的限制使羅馬人相信對疫病的預防勝于治療,他們認為最佳的預防方式是衛(wèi)生清潔,于是在羅馬城修建大量的公共浴場和公共廁所,修建了許多輸水和排污管道,成立了水務委員會作為維護城市用水的機構,并催生出與之配套的公共衛(wèi)生法。——摘編自劉琳琳《古羅馬城輸水道、排水道的建設及其對公共衛(wèi)生的意義》材料二1831和1848年英國曾爆發(fā)了兩次霍亂,當時正值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擁擠的住房、惡劣的衛(wèi)生環(huán)境加劇了霍亂的流行,導致大量人口的死亡。以查德威克為代表的醫(yī)療衛(wèi)生改革者們認為,預防疾病要比遭受這些疾病帶來的后果更刬算,他們推動議會在1848年通過了《公共衛(wèi)生法案》,組建了由中央到地方的公共衛(wèi)生機構,建立起了城市的供水和排污系統(tǒng),推動了公共衛(wèi)生基礎設施的建設,英國的公共衛(wèi)生運動就此展開。——摘編自毛利霞《19世紀中葉英國霍亂與公共衛(wèi)生運動的興起》(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古羅馬和英國在疫病防治方式上的共同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19世紀中葉英國公共衛(wèi)生運動興起的原因及其歷史意義。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試題分析:題干中“生民之本,要當稼穡而食,桑麻以衣?!辈⑽大w現出儒家理想,故A項錯誤;題干中“生民之本,要當稼穡而食,桑麻以衣?!辈⑽大w現出人民對安定生活的渴求,故B項錯誤;題干中“生民之本,要當稼穡而食,桑麻以衣。”并未體現出理學思想,故C項錯誤;題干中“生民之本,要當稼穡而食,桑麻以衣?!斌w現出了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特點,故D項正確??键c:古代中國的經濟·農業(yè)的主要耕作方式·小農經濟的影響。2、B【解析】
太宗的做法增加了宰相數量,削弱了相權,意在加強皇權,B正確;原來承擔宰相事務的功臣繼續(xù)參與宰相事務,說明這一舉措不是彌補宰相才干差的弊端,而且太宗時期能相居多,排除A;這一舉措與科舉制選拔人才無關,排除C;太宗的舉措只是針對中樞機構,說明其目的不是建立完整的官僚機構,排除D。3、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80年代以后,農村中陽歷歷法體系、鐘點時間日益在民眾中普及,守時、時間就是金錢等觀念在民眾頭腦中逐步建立,這歸根于鄉(xiāng)村工業(yè)的大發(fā)展,即鄉(xiāng)村經濟結構的變動,故C正確;民眾時間觀念、生活習慣轉變是材料反映的現象,不是原因,故AB錯誤;材料體現不出民眾觀念的西方化,故D錯誤。4、A【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由于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希臘各城邦獨立自治的情結非常濃厚,相互之間沒有隸屬關系,使得希臘最終沒有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故選A;裂變式殖民可以將母邦統(tǒng)治階級所不喜歡的“難領導”的頑固分子分離出去,消除母邦內的擾亂因素,而不是加劇矛盾,排除B;自然地理環(huán)境是影響希臘城邦國家結構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排除C;希臘城邦間的文化認同感并不微弱,特別是在面對強敵波斯時,排除D。5、B【解析】
根據圖片中“仁義禮智人性之綱”“童蒙之學始于衣服冠履”和題干中“重在規(guī)范兒童日常行為習慣”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理學集大成者朱熹重視以理學修養(yǎng)觀教化兒童,提高道德修養(yǎng)和基本素質,從而推進了儒學的普及和通俗化,故B項正確;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起,儒學人倫綱常已成為教育內容,故A項錯誤;“知行合一”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故C項錯誤;儒學復興運動是在唐后期至北宋,隨著宋代理學產生與發(fā)展,這一運動即已結束,故D項錯誤。6、C【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中國革命六年后,俄國才有革命?!保俳Y合所學,中國革命指的是應該是“辛亥革命”加上6年即可得出。故C正確??键c: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十月革命與蘇維埃政權的建立【詳解】7、B【解析】
據圖示內容可知反映的是人民軍隊向河北、山西、山東等地進發(fā),結合所學內容可知與該圖相符的應該是抗日戰(zhàn)爭中,中共軍隊“到敵人后方去”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故選B;A反映的是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人民軍隊活動范圍在南方,排除A;人民軍隊的進軍路線和“對日寇最后一戰(zhàn)”時期的形勢不符,排除C;D項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人民軍隊的進軍路線應該是從北到南,排除。故選B。8、A【解析】依據“然后再爭取唯一能夠給備受戰(zhàn)爭折磨的各族人民以和平、面包和自由的社會主義”可知,二月革命后沒有解決人民迫切的需要,即戰(zhàn)爭、面包、自由以及土地問題,說明十月革命進行的必然性,即十月革命將滿足俄國人民意愿,故A項正確;B項材料無法體現,應排除;C項是《四月提綱》提出后,與題干時間不符,應排除;D項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應排除。點睛:本題考查俄國十月革命,需要掌握二月革命后的社會狀況,解題的關鍵是對“然后再爭取唯一能夠給備受戰(zhàn)爭折磨的各族人民以和平、面包和自由的社會主義”的解讀與分析,結合二月革命后的社會狀況分析即可。9、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民主主義經濟指的是中國進入社會主義以前,以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為領導的,由國營經濟、合作經濟、個體經濟和私人資本主義經濟等多種經濟成份組成的過渡性經濟。根據材料時間1949年到1952年各工業(yè)比重可知,當時新民主主義經濟迅速發(fā)展,D正確;一五計劃開始改變我國工業(yè)落后的面貌,A排除;一五計劃的特點是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B排除;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改造開始于1953年,C排除。故選D。10、C【解析】
根據所學,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的君主專制政體,使英國逐步確立了資產階級的民主政體,故C項符合題意;ABD項都是其表現之一,但不屬于最主要的,排除。11、C【解析】試題分析:美國1787年憲法規(guī)定總統(tǒng)每屆任期四年,故A項錯誤;1787年憲法規(guī)定聯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權力相較于之前而言大大加強,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獨立性。材料中本杰明·富蘭克林和托馬斯·杰斐遜的評論主要側重于美國總統(tǒng)的權力過大問題,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中“選出來的君主制”“君主制的新版本”等可以看出本杰明·富蘭克林和托馬斯·杰斐遜的評論主要強調1787年憲法規(guī)定總統(tǒng)權力過大,故C項正確;沒有規(guī)定總統(tǒng)由選民直選表述無誤,但材料未體現,故D項錯誤??键c: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發(fā)展?美國共和制的確立——《1787年憲法》?1787年憲法【名師點睛】關于美國1787年憲法的認識。重點注意把握到以下兩個大的方面。第一,在聯邦中央官制上,是歐洲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三權分立”理論的具體實踐,涉及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三個領域。把握到“制衡”(即制約與平衡,實現了“把權力關在籠子里”)的內涵及深遠影響。第二,在平衡和協(xié)調利益方面,涉及到解決三對矛盾:中央與地方;南方與北方;大州與小州。12、D【解析】
總統(tǒng)大量使用“否決權”使國會通過的法律草案無法成為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使國會的立法權受阻,說明國會對總統(tǒng)的制約較弱,故D正確;對國會法律草案進行否決,是憲法賦予總統(tǒng)的權力,不是職權的濫用,排除A;總統(tǒng)使用“否決權”體現了行政與立法之間的權力制約與平衡,不是權力制衡體制的破壞,排除B;國家干預形成于羅斯福新政時期,而在此前并沒有國家干預,更不會擴展到政治領域,排除C。故選D。13、D【解析】
材料中的國君即位、卿大夫和諸侯任職或者參加活動的時候需要去祖廟舉行重大典禮,突出的是對血緣關系的重視,即利用宗族血緣關系來鞏固統(tǒng)治,D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宗法血緣關系,與擴大統(tǒng)治范圍無關,A排除;西周時期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B排除;C屬于對材料的曲解,材料強調的是西周利用宗法血緣關系來加強統(tǒng)治,C排除。故選D。14、A【解析】
據材料“荀可致富強者,兒自為之,吾不內制也”可知,慈溪強調如果能夠富強,不內部牽制,說明慈溪以有限變法謀富強,A項正確;慈溪沒有意圖還政予光緒帝全權,B項錯誤;維新政變的原因是光緒帝變法觸及了保守派的利益,C項錯誤;材料所述慈溪意圖是通過變法謀富強,而不是與維新派達成共識,D項錯誤。15、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代三個時期江蘇吳江縣市鎮(zhèn)數量增多,受到了白銀普遍流通、商幫活躍、商品經濟發(fā)展和手工業(yè)進步等現象的推動,①③④正確,D項符合題意;明朝政府依然實行重農抑商的傳統(tǒng)政策,②與吳江縣市鎮(zhèn)發(fā)展無關,與之組合的ABC三項錯誤。16、C【解析】
表格顯示鴉片戰(zhàn)爭到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由于時局變動,尤其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fā),很多漢族人擔任地方督撫鎮(zhèn)壓農民起義,維持秩序,導致表格中的成員變化,故C項正確;清代仍然存在滿漢矛盾,不可能平等,排除A項;地方當時并未對抗中央,B項錯誤;表格顯示的是成員組成,并不是機構半殖民地化,D項錯誤。17、C【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唐代科舉出身的宰相逐漸增多,這說明科舉成為進身高官的重要途徑,因此C選項正確;材料并未體現庶族地主地位的變化和文化發(fā)展的內容,A、B選項錯誤;材料僅涉及科舉出身的宰相的比重變化,并未體現選官制度的變化,D選項錯誤。故選C。18、C【解析】
從材料“明代進士出身平民者占49.5%;清代這一比例為37.6%”中可以看出,明清時期出身平民的進士所占比例比較高,這表明當時科舉制可以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促進了社會的發(fā)展,故C項正確,B項錯誤;材料無法體現出世家大族的地位,故A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科舉制度的狀況,沒有體現出選官制度需要改革,故D項排除。19、A【解析】
該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情況的理解和認識。依據表格內容可知,近代企業(yè)的創(chuàng)辦人都是清朝政府的官員,以政代企,管理機制上亟需改善,故A項說法正確;從表中看不出個體小農經濟開始解體的信息,故B項說法錯誤,排除;表格中體現不了傳統(tǒng)手工棉紡織業(yè)的發(fā)展情況,故C項說法不合題意,排除;表中未將各種經濟成分進行比較,所以看不出居于主導的地位,故D項不合題意,排除。20、B【解析】試題分析:由表格中數字信息我們可以看出中蘇之間的貿易不斷增加,而此時中美貿易急劇減少,結合所學這應該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敵視孤立中國,我國選擇“一邊倒”,倒向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造成的,故B項正確;AC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B??键c: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新中國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邊倒21、C【解析】
根據圖表信息可知上海1924年、1927年國產機器,棉紗輸出量占當地機器棉紗總產量的61%和50%,表明上海生產的棉紗大部分要運離上海銷售,而另外幾個紡織業(yè)中心與上海相比所占比重較小,故上海棉紡織業(yè)對外部市場依賴度高,答案為C;大革命從1926年才開始北伐,1928才進入山東,青島和天津屬于北方棉紡織中心,故A錯誤;自然經濟解體是從鴉片戰(zhàn)爭后開始的,圖表內容不能反映北方自然經濟解體的速度快于南方,B錯誤;材料無法反映民族紡織業(yè)的生存處境,D錯誤。22、C【解析】
本題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婆e制是選拔受儒學教育的官吏,不是科學研究人才,故C說法錯誤,但符合題意;材料“風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表明科舉錄取揭榜的情形??婆e制使選拔人才的權利從世家大族的手中轉到中央,從而加強了中央集權,穩(wěn)固了封建專制政治體制,故A項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項是科舉制對中國社會文教事業(yè)形成的長久影響,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考試成績選官,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社會的公平公正,故D不符合題意。23、A【解析】
依據材料中“水電站”、“合理規(guī)劃”等信息可知,日本企圖把東北建成為侵略中國的基地和大本營,企圖長久占據中國,因此A選項正確。B、C選項都屬于目的,D選項是客觀影響,都不是根本目的,排除。故選A。24、C【解析】從漫畫中的“交易所”“股東”“跳樓”可知與1929年經濟大危機有關。1929年爆發(fā)的經濟危機,首先在股市發(fā)生危機,材料反映了股市危機的概況;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經濟危機發(fā)生后,美國羅斯福新政改變自由主義政策,采取國家加強干預的方式,故C項正確;A、B兩項時間上不符,可排除;D項資本主義經濟出現滯脹狀態(tài)是在20世紀70年代,排除D項。25、D【解析】
依據材料中“隨著法幣的貶值等‘抗幣’已成為‘新民主政權下地方性國家紙幣’,并為當地百姓所信賴?!毙畔⒔Y合所學可知,抗日民主政權發(fā)行的貨幣最終取得了成功,成為地方性國家紙幣,說明“抗幣”的合法性得到了當地民眾的認同,這實質上是對抗日民主政權的認同,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并未體現材料主旨,材料強調的是“抗幣”地位的變化;B選項錯誤,材料不能說明國民政府的貨幣金融政策徹底失??;C選項錯誤,僅從“抗幣”地位的變化不能說明抗日根據地的貨幣問題得到解決。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26、D【解析】
通過材料敘述內容可以看出,清華簡和《史記》的記載不相符合,說明歷史敘述者擁有的不同史料影響了歷史記錄的差異,故D項正確。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始于商代,戰(zhàn)國歷史研究史料空白的說法錯誤,排除A項;文物的獲得手段不能作為其是否可信的主要依據,B項敘述不符合材料主旨;通過材料可以看出,清華簡和《史記》記載不符,不能相互印證,排除C項。27、D【解析】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廣告業(yè)存在的目的是推廣市場宣傳,增強商品的市場競爭力;1956年廣告業(yè)消失是因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國基本上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國家通過行政計劃和指令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生產、運輸和銷售進行管理,市場自由競爭不復存在,排除BC,D項正確。1956年國民經濟恢復發(fā)展,排除A。綜上所述,本題答案為D。28、D【解析】
孫吳政權開發(fā)江南的舉措:迫使“山越”出山,與平原地區(qū)的漢族農民同居共耕。這一舉措對推動山越人經濟文化的進步,加速平原沃野的開發(fā),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故④是孫權建立的吳政權所處地,答案為D;①在當時屬于部落時代,②是魏國,③是蜀國,均不符合題意,排除ABC。29、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奧格斯堡宗教和約》是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同帝國境內德意志新教諸侯締結的和約。和約結束了天主教在德意志的一統(tǒng)局面,是路德宗新教同天主教在德意志平等存在的法律根據。德意志諸侯通過和約擴大了政治和宗教權勢,侯國分立體制進一步鞏固。因此該條約的簽訂得益于宗教改革,B選項符合題意;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與材料無關,A選項排除;啟蒙運動的核心是理性主義,斗爭的矛頭是封建專制體制,C選項排除;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反對的是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tǒng)治,為資本主義發(fā)展開辟道路,與材料無關,D選項排除。30、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國內生產總值(GDP)認識與理解,旨在考查學生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題干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判斷選項:A項表述與題干意思相反,排除;C項“成反方向”的說法明顯錯誤,排除;GDP能反映當時經濟狀況,能反映國家的地位和發(fā)展方向,D項錯誤;B項“決定GDP變化的經濟性質才是真正決定國家的地位和發(fā)展方向”表述準確,符合材料主旨和題意,正確。故選B??键c: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國內生產總值(GDP)·概況及認識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趨勢:1820至1843年,城市化基本停滯;鴉片戰(zhàn)爭后至1936年,城市化水平不斷上升,但速度較慢;1936年1949年,城市化水平略有下降;新中國成立之初,城市化發(fā)展較快。原因:①鴉片戰(zhàn)爭前,清政府實行重農抑商,閉關鎖國政策;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②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被迫開放通商口岸,自然經濟日益解體;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產生并發(fā)展;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推動;國民政府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③1936年后,日本全面侵華;1946年國共兩黨內戰(zhàn)爆發(fā);國民政府壓榨,民族工業(yè)發(fā)展陷入絕境。④新中國成立后,國民經濟快速恢復;“一五”計劃重點發(fā)展重工業(yè)。(2)不同:中國是在遭受侵略中城市化,英國是在對外侵略與工業(yè)革命中實現城市化;中國城市化速度慢,城市化率低,英國速度快,城市化率高。啟示:工業(yè)化與城市化同步推進,以產業(yè)發(fā)展作為城市化的堅實基礎;城鄉(xiāng)協(xié)調發(fā)展,實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窘馕觥?/p>
(1)趨勢:由數據“6.5”和“6.6”可知,1820至1843年,城市化基本停滯;由數據“6.6”到“11.2”可知,鴉片戰(zhàn)爭后至1936年,城市化水平不斷上升,但速度較慢;由數據“11.2”和“10.6”可知,1936年1949年,城市化水平略有下降;由數據“10.6”“15.4”可知,新中國成立之初,城市化發(fā)展較快。原因:結合所學可從政治、經濟的角度按照階段對其原因進行闡述。第一階段可從自然經濟的主導、重農抑商政策和閉關鎖國政策的實施等角度展開;第二階段可從被迫開放、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各政府推行的政策等角度展開;第三階段可從戰(zhàn)爭的爆發(fā)、國民政府對民族工業(yè)的壓榨等角度展開;第四階段可從國民經濟的快速恢復、一五計劃的實施等角度展開。(2)不同:由材料“隨著工業(yè)革命展開……英國掀起了城市化浪潮”并結合所學可知,中國是在遭受侵略中城市化,而英國是在對外侵略與工業(yè)革命中實現城市化;由材料“占總人口的50.2%,1881年增至70%,1901年則高達80%”可知,中國城市化速度慢,城市化率低,而英國速度快,城市化率高。啟示:由材料“隨著工業(yè)革命展開……英國掀起了城市化浪潮”“農業(yè)的市場化、規(guī)?;蛯I(yè)化經營方式得到建立……在客觀上為英國持續(xù)的城市化提供了堅實基礎”可得出的啟示是工業(yè)化與城市化同步推進,以產業(yè)發(fā)展作為城市化的堅實基礎;由材料“農村日益融入城市的發(fā)展軌道”“通過這種農業(yè)革命,英國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可得出啟示是要實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促進城鄉(xiāng)的協(xié)調發(fā)展。32、(1)特點:以西歐國家為主導;全球性的貿易形式(世界各地貿易聯系密切加強);中西貿易往來頻繁(中國處于出超地位)。影響:經濟上:有利于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推動了明清時期江南地區(qū)農副產品的商品化趨勢;高產農作物甘薯、玉米等傳入中國并推廣種植,大幅度提高了糧食產量;文化上,出現了西學東漸現象(利瑪竇傳播基督教、天文、數學等,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引入《泰西水法》內容;宋應星《天工開物》引入西洋紅夷火炮鑄造法等);外交上:西方殖民者東來,葡萄牙侵占澳門、荷蘭侵占,明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版木結構木工班組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年物流公司物流園區(qū)配送運輸合同協(xié)議書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枸杞采摘、加工、銷售全流程服務合同3篇
- 2025年度窗簾清洗與保養(yǎng)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鍋爐設備維護保養(yǎng)與故障排除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淋浴房行業(yè)數據分析與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度城市街道綠化帶綠植更新與養(yǎng)護服務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二手房公積金貸款買賣合同(含房屋維修基金)4篇
- 二零二四年勞動爭議解決常年法律顧問合同3篇
- 2024版售后服務委托合同書
- 大學《工程力學》期末考試試題庫含詳細答案
- 2022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數學試卷含解析
- TLFSA 003-2020 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調味面制品生產企業(yè)要求
- LY/T 2244.3-2014自然保護區(qū)保護成效評估技術導則第3部分:景觀保護
- 紀律教育月批評與自我批評五篇
- GB/T 26480-2011閥門的檢驗和試驗
- GB/T 13342-2007船用往復式液壓缸通用技術條件
- 藥店員工教育培訓資料
- GB 20371-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加工用植物蛋白
- 【英語手寫體】26英文字母手寫體描紅書寫字帖
- 實習護生壓瘡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及預防態(tài)度的調查問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