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16-20XX年第一學期高
二化學上冊期中試題(帶
答案)
5.下列實驗裝置正確且能完成實驗目的是()
A.測定一定時間內(nèi)生成H2的反應速率B.提取海帶中
的碘
C.檢驗火柴燃燒產(chǎn)生的SO2D.證明非金屬性:C1>C
>Si
6.對于反應4A(s)+2B(g)⇌3C(g),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A.體積不變充入惰性氣體,反應速率增大
B.其他條件不變,降低溫度,反應速率減慢
C.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
化學反應速率加快
D.若增加或減少A物質(zhì)的量,反應速率一定會發(fā)生明顯
的變化
7.可逆反應2SO2(g)+02(g)2SO3(g)△HV0,在
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間為“時改變條件.化學反應
速率與反應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維持溫度、容積不變,tl時充入SO3(g)
B.維持壓強不變,tl時升高反應體系溫度
C.維持溫度、容積不變,tl時充入一定量Ar
D.維持溫度、壓強不變,tl時充入SO3(g)
8..“封管實驗”具有簡易、方便、節(jié)約、綠色等優(yōu)點,觀察
下面四個“封管實驗”(夾持裝置未畫出),判斷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加熱時,①上部匯聚了固體碘,說明碘的熱穩(wěn)定性較
差
B.加熱時,②、③中的溶液均變紅,冷卻后又都變?yōu)闊o
色
C.④中,浸泡在熱水中的容器內(nèi)氣體顏色變深,浸泡在
冰水中的容器內(nèi)氣體顏色變淺
D.四個“封管實驗”中都有可逆反應發(fā)生
9.25C和L01xl05Pa時,反應2N2O5(g)=4NO2(g)+02
(g)AH=+56.76kJ/mol,自發(fā)進行的原因是
A.是吸熱反應B.是放熱反應
C.是烯減少的反應D.嫡增大效應大于能量效應
10.某生提出,下列方法也可以煉制鋼鐵:FeO(s)+C(s)
=Fe(s)+CO(g)AH>0,AS>0,對于上述反應,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低溫下自發(fā)進行,高溫下非自發(fā)進行
B.任何溫度下均為自發(fā)進行
C.任何溫度下均為非自發(fā)進行
D.高溫下自發(fā)進行,低溫下非自發(fā)進行
11.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電離平衡,故可用作
酸堿指示劑:
HIn(溶液)H+(溶液)+In-(溶液)
紅色黃色
濃度為0.02mol•L-1的下列各溶液:①鹽酸②石
灰水③NaCl溶液④NaHSO4溶液@NaHCO3溶液⑥氨
水,其中能使指示劑顯紅色的是()
A.①④⑤B.②⑤⑥C.①④D.②③⑥
12.在甲燒杯中放入鹽酸,乙燒杯中放入醋酸,溶液的體
積和pH都相等,向兩燒杯中同時加入質(zhì)量不等的鋅粒,反
應結(jié)束后得到等量的氫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燒杯中放入鋅的質(zhì)量比乙燒杯中放入鋅的質(zhì)量大
B.甲燒杯中的酸過量
C.兩燒杯中參加反應的鋅不等量
D.反應開始后乙燒杯中的c(H+)始終比甲燒杯中的c
(H+)小
13.室溫下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為1.0x10-13
mol•L-1,則在此溶液中一定不可能大量存在的離
子組是()
A.A13+、K+、NO3-、Cl-B.K+、Na+、HS->Cl
C.Na+、A1O2-、SO42-、NO3-D.Ba2+、Na+、Cl
-、NO3-
14.常溫下,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關(guān)系正
確的是
A.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OH-)=lxl0-a錯誤!未找到
引用源。mol•L-l錯誤!未找到引用源。,若a>7時,
則該溶液的pH一定為14-a
B.將0.2mol•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
0.1mol•L-l錯誤!未找到引用源。的NaOH溶液等
體積混合后溶液的pH大于7,則反應后的混合液:c(OH-)+
c(A-)=c(H+)+c(Na+)
C.等體積、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2CO3溶液與NaHCO3
溶液混合:c(Na+片c(CO32-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c(HCO3-錯誤!未找到引用源。)+c(H2co3)
D.常溫下NaHSO3溶液的pH<7,溶液中c(錯誤!未找到
引用源。)<c(H2SO3)
15.下列說法中,與鹽的水解無關(guān)的正確說法是()
①明磯可以做凈水劑;
②實驗室配制FeC13溶液時,往往在FeC13溶液中加入少
量的鹽酸;
③用NaHCO3和A12(SO4)3兩種溶液可作泡沫滅火劑;
④在NH4C1溶液中加入金屬鎂會產(chǎn)生氫氣;
⑤草木灰與鐵態(tài)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⑥比較NH4C1和Na2S等某些鹽溶液的酸堿性.
A.①④⑥B.②③⑤C.③④⑤D.全有關(guān)
16.在容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
足量碳發(fā)生化學反應:C(s)+2NO(g)CO2(g)+N2
(g),平衡時c(NO)與溫度T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
B.若該反應在Tl、T2時的平衡常數(shù)分別為KI、K2,則
KKK2
C.在T2時,若反應體系處于狀態(tài)D,則此時v正>丫逆
D.若狀態(tài)B、C、D的壓強分別為PB、PC、PD,則PC=PD
>PB
17.下列關(guān)于各圖象的解釋或結(jié)論不正確的是()
A.由甲可知:使用催化劑不影響反應熱
B.由乙可知:對于恒溫恒容條件下的反應2NO2(g)
⇌N2O4(g),A點為平衡狀態(tài)
C.由丙可知:同溫度、同濃度的NaA溶液與NaB溶液相
比,其pH前者小于后者
D.由丁可知:將T1C的A、B飽和溶液升溫至T2c時,
A與B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相等
18.有一化學平衡mA(g)+nB(g)pC(g)+qD(g),如圖表
示的是A的轉(zhuǎn)化率與壓強、溫度的關(guān)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正反應是放熱反應;m+n>p+q
B.正反應是吸熱反應;m+n<p+q
C.正反應是放熱反應;m+n<p+q
D.正反應是吸熱反應;m+n>p+q
第H卷(非選擇題)
19.(14分)亞硝酸氯(C1NO)是有機合成中的重要試劑。
可由NO與C12在通常條件下反應得到,化學方程式為
2NO(g)+C12(g)2ClNO(g),
(1)氮氧化物與懸浮在大氣中的海鹽粒子相互作用時會生
成亞硝酸氯,涉及如下反應:
①2NO2(g)+NaCl(s)NaNO3(s)+ClNO(g)KI
②4NO2(g)+2NaCl(s)2NaNO3(s)+2NO(g)+C12(g)K2
③2NO(g)+C12(g)2C1NO(g)K3
則KLK2,K3之間的關(guān)系為K3=。
(2)已知幾種化學鍵的鍵能數(shù)據(jù)如下表(亞硝酸氯的結(jié)構(gòu)
為C1-N=O):
則2NO(g)+C12(g)2ClNO(g)反應的△!1和a的關(guān)系為4
H=kJ/molo
(3)在1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2moiNO(g)和
lmolC12(g),在不同溫度下測得c(ClNO)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
A:
①由圖A可判斷T1T2,該反應的0(填
或“=”)。
②反應開始到lOmin時NO的平均反應速率
v(NO)=mol/(L•min)o
③T2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o
(4)一定條件下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按一定比例充
入NO(g)和C12(g),平衡時C1NO的體積分數(shù)隨n(NO)/n(C12)
的變化圖象如圖B,則A、B、C三狀態(tài)中,NO的轉(zhuǎn)化率最
大的是點。
20.(14分)現(xiàn)有常溫下pH=2的鹽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
乙,請根據(jù)下列操作回答問題:
(1)常溫下O.l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釋過程,
下列表達式的數(shù)據(jù)一定增大的是.
A.c(H+)B.c(H+)/c(CH3COOH)C.c(H+)
•c(OH-)D.c(OH-)/c(H+)
(2)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等體積的水,醋酸的電離平
衡(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動;另取10mL的
乙溶液,加入少量無水醋酸鈉固體(假設(shè)加入固體前后,溶
液體積保持不變),待固體溶解后,溶液中c(H+)/c
(CH3COOH)的比值將(填“增大”、“減小”或“無法
確定”).
(3)取等體積的甲、乙兩溶液,分別用等濃度的NaOH
稀溶液中和,則消耗的NaOH溶液的體積大小關(guān)系為:V(甲)
V(乙)(填“>”、"V”或“=”).
(4)已知25c時,兩種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如下:
化學式CH3COOHH2CO3HC1O
電離平衡常數(shù)K11.8X10-54.3x10-73.0x10-8
K2--5.6x10-11--
下列四種離子結(jié)合H+能力最強的是.
A.HCO3-B.CO32-C.CIO-D.CH3COO-
(5)常溫下,取甲溶液稀釋100倍,其pH=;取99mL
甲溶液與ImLlmol/L的NaOH溶液混合(忽略溶液體積變
化),恢復至常溫時其pH=
21.(12分)已知某溶液中存在OH-、H+、NH4+、C1-四
種離子,某同學推測其離子濃度大小順序有如下四種關(guān)系:
@c(Cl-)>c(NH4+)>c(H+)>c(OH-)②c(Cl
-)>c(NH4+)>c(OH-)>c(H+)
(3)c(NH4+)>c(Cl-)>c(OH-)>c(H+)@c(Cl
-)>c(H+)>c(NH4+)>c(OH-)
填寫下列空白: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種溶質(zhì),則該溶質(zhì)是,上
述四種離子濃度的大小順序為(選填序號).
(2)若上述關(guān)系中③是正確的,則溶液中的溶質(zhì)為;
若上述關(guān)系中④是正確的,則溶液中的溶質(zhì)為.
(3)若該溶液是由體積相等的稀鹽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
恰好呈中性,則混合前c(HC1)c(NH3•H2O)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H+)
和堿中c(OH-)的關(guān)系為c(H+)c(OH-).
22.(6分)請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項填空:
(1)A1C13的水溶液呈(填“酸”、“中”或“堿”)性,
常溫時的pH7(填“>”、"V”或"=”),原因是(用離子
方程式表示):;實驗室在配制A1C13溶液時,常將
A1C13固體先溶于濃鹽酸中,然后再用蒸儲水稀釋到所需的
濃度,以(填“促進”或“抑制”)其水解.將A1C13溶
液蒸干、灼燒,最后得到的主要固體產(chǎn)物是(填化學
式).
(2)在純堿溶液中滴入酚gt溶液變紅.若在該溶液中再
滴入過量的氯化領(lǐng)溶液,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其原因
是(以離子方程式和簡要的文字說明):
試卷答案
1.C
【考點】反應熱和婚變.
【專題】壓軸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分析】A、依據(jù)燃燒熱是I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
氧化物時放出熱量;
B、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2co(g)+02(g)=2CO2(g)
△H=-566kJ/mol;分析圖象中物質(zhì)的量不符合反應物質(zhì)物
質(zhì)的量;
C、固體二氧化碳變化為氣體二氧化碳需要吸熱,熔變放
熱是負值;
D、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結(jié)合蓋斯定律計算得到熱化學方
程式計算分析;
【解答】解:A、燃燒熱是I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
氧化物時放出熱量;已知:2CO(g)+02(g)=2CO2(g)
△H=-566kJ/mol;一氧化碳的燃燒熱為283KJ/mol;故A
錯誤;
B、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2CO(g)+02(g)=2CO2(g)
△H=-566kJ/mol;分析圖象中一氧化碳和氧氣物質(zhì)的量為
1、物質(zhì)的量不符合反應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故B錯誤;
C、固體二氧化碳變化為氣體二氧化碳需要吸熱,熔變放
熱是負值;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判斷,2Na2O2(s)+2CO2(g)
=2Na2CO3(s)+02(g)AH=-226kJ/mol;所以反應
2Na2O2(s)+2CO2(g)=2Na2CO3(s)+02(g)AH
>-452kJ/mol,故C正確;
D、已知:
@2CO(g)+02(g)=2CO2(g)AH=-566kJ/mol;
@Na2O2(s)+CO2(g)=Na2CO3(s)+02(g)AH=
-226kJ/mol
依據(jù)蓋斯定律②x2+①得到:2Na2O2(s)+2CO(g)
=2Na2CO3(s)AH=-1018KJ/mol;
即Na2O2(s)+CO(g)=Na2CO3(s)AH=-509KJ/mol;
CO(g)與Na2O2(s)反應放出509kJ熱量時,反應的
一氧化碳物質(zhì)的量為ImoL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為2x6.02x1023,故
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熱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應用,蓋斯定律
的應用,燃燒熱概念計算分析,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和
計算應用是解題關(guān)鍵,題目難度中等.
2.A
【Zxxk解析】A.由圖得:①C(S,石墨)+02(g)=CO2
(g)△H=-393.5kJ•mol-l(2)C(S,金剛石)+02(g)
=CO2(g)AH=-395.4kJ•mol-l,利用蓋斯定律將①
■■②可得:C(S,石墨)=C(S,金剛石)△
H=+1.9kJ•mol-L正確;B.石墨轉(zhuǎn)化為金剛石是發(fā)生
的化學反應,屬于化學變化,錯誤;C、金剛石能量大于石墨
的總能量,物質(zhì)的量能量越大越不穩(wěn)定,則石墨比金剛石穩(wěn)
定,C錯誤;D、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C(S,石墨)=C(S,
金剛石)AH=+1.9kJ•mol-l,1mol石墨的總鍵能比
1mol金剛石的總鍵能小1.9kJ,錯誤;選A。
3.B
考點:反應熱和焰變.
專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分析:A、反應放熱,反應物能量高于生成物;
B、據(jù)△1!=反應物鍵能和-生成物鍵能和計算;
C、物質(zhì)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需要吸收能量;
D、催化劑不影響反應熱的大小.
解答:解:A、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物能量應高于生成
物,故A錯誤;
B、411=反應物鍵能和-生成物鍵能和,有-
132KJ/mol+40KJ/mol=946KJ/mol+3x436KJ/mol
6aKJ/moba=360KJ/mobImol氨氣含有3molN-H鍵,故
B正確;
C、蒸發(fā)lmolNH3(1)需要吸收的能量為20kJ,N2(g)
+3H2(g)2NH3(1)AH=-132kJ/mol,2NH3(1)=2NH3
(g)AH=40KJ/mob據(jù)蓋斯定律可得:
N2(g)+3H2(g)2NH3(g)AH=-92kJ/mol,lmolN2
(g)和3molH2(g)充分反應,但不能完全反應,所以Q
<92,故C錯誤;
D、催化劑只能加快反應速率,不影響反應熱的大小,故D
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放熱反應的圖象、利用鍵能求算反應熱、
可逆反應的反應熱、蓋斯定律的應用等等,題目難度中等.
4.C
【考點】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計量數(shù)的關(guān)系.
【分析】根據(jù)公式v=計算5min內(nèi)W的平均化學反應速
率v(W),利用各物質(zhì)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
計算n的值..
【解答】解:5min內(nèi)W的平均化學反應速率v(W)==0.02
mol•L-l•min-1,利用各物質(zhì)的反應速率之
比等于其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Z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
為0.01mol•L-l•min-1,貝!1:v(Z):v(W)
=0.01mol•L-l•min-1:0.02mol•L
-l•min-l=n:2,所以n=l,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明確同
一化學反應各物質(zhì)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是
解題的關(guān)鍵,難度不大.
5.A
考點: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
分析:A.測定生成氫氣的反應速率需要測定時間和收集
氣體體積;
B.海帶中碘以離子的形式存在;
C.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能使高鎰酸鉀溶液褪色;
D.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1而干擾實驗,元素的非金
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強.
解答:解:A.測定生成氫氣的反應速率需要測定時間和
收集氣體體積,有測定體積的儀器和測定時間的儀器,所以
可以實現(xiàn)實驗目的,故A正確;
B.海帶中碘以離子的形式存在,應先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后生成碘單質(zhì),再萃取、分液,故B錯誤;
C.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能使高鎰酸鉀溶液褪色,圖中
試管中的導管長短應互換,故C錯誤;
D.鹽酸具有揮發(fā)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氫,HC1
也能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硅酸沉淀,所以干擾實驗,且HC1
不是氯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是水化物,所以不能實現(xiàn)實驗目
的,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評價,為高考高頻點,明確
實驗原理是解本題關(guān)鍵,涉及非金屬性的比較、氧化還原、
碘的提純等,注意實驗原理和實驗細節(jié)的考查,題目難度中
等
6.B
7.D
【考點】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圖象的綜合應用.
【分析】由圖象可以看出,在tl時,逆反應速率增大,正
反應速率減小,則該時刻反應物的濃度減小,生成物的濃度
增大.
【解答】解:A.維持溫度、反應體系體積不變,tl時充
入SO3,此時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故A錯誤;
B.維持壓強不變,tl時升高反應體系溫度,正逆反應速
率都增大,不符合,故B錯誤;
C.維持溫度、容積不變,tl時充入一定量Ar,反應物和
生成物的濃度都不變,正逆反應速率都不變,故C錯誤;
D.維持溫度、壓強不變,tl時充入SO3,該時刻反應物
的濃度減小,生成物的濃度增大,則逆反應速率增大,正反
應速率減小,故D正確.
故選D.
8.C
【考點】性質(zhì)實驗方案的設(shè)計.
【專題】綜合實驗題.
【分析】A.碘單質(zhì)易升華,屬于碘單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不
能據(jù)此判斷碘的熱穩(wěn)定性;
B.根據(jù)氨氣使酚配變紅的原理解答,根據(jù)二氧化硫與品
紅作用的原理解答;
C.根據(jù)二氧化氮的可逆反應和化學平衡的原理解答;
D.可逆反應,須在同等條件下,既能向正反應進行,又
能向逆反應進行.
【解答】解:A.加熱時,①上部匯集了固體碘單質(zhì),說
明碘發(fā)生了升華現(xiàn)象,為其物理性質(zhì),不能說明碘單質(zhì)的熱
穩(wěn)定性較差,故A錯誤;
B.②中氨水顯堿性,使酚配變紅,加熱時,氨氣逸出,
冷卻后,氨氣又和水反應,變成紅色,二氧化硫與品紅顯無
色,加熱后二氧化硫逸出,顯紅色,二者現(xiàn)象不同,故B錯
誤;
C.2NO2(g)N2O4(g)AH=-92.4kJ/mol,正反應為
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顏色變深,
④中浸泡在熱水中的容器內(nèi)氣體顏色變深,反之變淺,所以
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內(nèi)氣體顏色變淺,故C正確;
D.氯化核受熱分解與氨氣和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錢不是
可逆反應,因前者須加熱,后者只要在常溫下,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以“封管實驗”為載體,考查了可逆反應、漂
白性、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氯化核的性質(zhì)等知識,題目難
度中等,明確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為
解答關(guān)鍵,試題側(c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9.D
考點:烙變和烯變.
專題: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由反應2N2O5(g)=4NO2(g)+02(g)△
H=+56.76kJ/mol,可知該反應吸熱,且燃值增大,根據(jù)△
G=2\H-T•ZkS判斷,反應能自發(fā)進行,必須滿足二
△H-T•AS<0才可.
解答:解: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取決于熔變和烯變的綜合判
據(jù),在反應2N2O5(g)=4NO2(g)+02(g)AH=+56.76kJ/mol,
可知該反應吸熱,且燧值增大,
根據(jù)△GuAH-T•ZiS判斷,反應能自發(fā)進行,必
須滿足△?[-T•AS<0才可,即端增大效應大于能
量效應.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烙變和烯變,題目難度不大,本題注意反
應能否自發(fā)進行,不取決于婚變或燃變中的一種,而是二者
的綜合判據(jù),當-T•Z\SV0時,反應才能自發(fā)
進行
10.D
考點:熔變和熠變.
專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分析:依據(jù)反應自發(fā)進行的判斷依據(jù)分析,AH-TAS<0,
反應自發(fā)進行;
解答:解:FeO(s)+C(s)=Fe(s)+CO(g)AH>0,
△S>0,
A、低溫下可以存在,△H-TZkSX),自發(fā)不能進行,高
溫下可以存在,△H-T4SV0,可以自發(fā)進行,故A錯誤;
B、AH>0,AS>0,低溫下反應非自發(fā)進行,故B錯誤;
C、AH>0,AS>0,高溫下反應自發(fā)進行,故C錯誤;
D、高溫下,△H-TZXSV0,反應自發(fā)進行,低溫下,△
H-TAS>0,反應非自發(fā)進行,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反應自發(fā)進行的判斷依據(jù)和反應特
征分析判斷應用,掌握基礎(chǔ)是關(guān)鍵,題目較簡單.
11.C
能使指示劑顯紅色,應使c(HIn)>c(In-),所加入物
質(zhì)應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所加入溶液應呈酸性,①④
為酸性溶液,可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而②⑤溶液呈堿
性,可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③為中性溶液,平衡不移
動,
故選C.
12.A
【考點】弱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
【分析】A.醋酸濃度大,等體積的兩種酸,醋酸的物質(zhì)
的量大于鹽酸,產(chǎn)生等量的氫氣,醋酸中鋅的量要少與鹽酸
中鋅的量;
B.鹽酸的濃度小,生成等量的氫氣,鹽酸完全反應;
C.根據(jù)轉(zhuǎn)移電子相等判斷;
D.反應開始后,醋酸持續(xù)電離.
【解答】解:A.在體積和pH都相等的鹽酸和醋酸中,已
提供的H+的濃度和其物質(zhì)的量相等,但由于醋酸是弱酸,
只有部分電離,鹽酸是強酸,已經(jīng)完全電離,所以可提供的
H+的物質(zhì)的量顯然是醋酸大于鹽酸,與足量的鋅反應時,消
耗鋅的質(zhì)量是醋酸大于鹽酸,要使兩種酸中生成的氫氣的量
相等,則在醋酸中加入的鋅粒質(zhì)量應較小,鹽酸中加入的鋅
粒質(zhì)量較大,故A正確;
B.當加入的鋅粒質(zhì)量不等而產(chǎn)生等量的氫氣時,說明參
加反應的鋅粒相等,乙燒杯中醋酸一定有剩余,故B錯誤;
C.醋酸和鹽酸都是一元酸,生成等量的氫氣時轉(zhuǎn)移電子
數(shù)相等,所以消耗的鋅的質(zhì)量相等,故C錯誤;
D.由于醋酸還能繼續(xù)電離而鹽酸不能,所以反應開始后,
醋酸中的H+濃度大于鹽酸中的氫離子濃度,則反應開始后
乙燒杯中的C(H+)始終比甲燒杯中的c(H+)大,故D
錯誤;
故選A.
13.B
【考點】離子共存問題.
【分析】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為1.0x10-13mol•L
-1,該溶液中存在大量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
A.四種離子之間不反應,都不與氫離子反應;
B.硫氫根離子與氫離子、氫氧根離子反應;
C.四種離子之間不反應,都不與氫氧根離子反應;
D.四種離子之間不反應,都不與氫離子、氫氧根離子反
應.
【解答】解:室溫下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為1.0x10
-13mol•L-1,該溶液為酸性或堿性溶液,溶液中
存在大量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
A.A13+、K+、NO3-、C1-之間不發(fā)生反應,都不與氫
離子反應,在酸性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故A錯誤;
B.HS-與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在溶液中一定不能
大量共存,故B正確;
C.Na+、A1O2-、SO42-、NO3-之間不反應,都不與
氫氧根離子反應,在堿性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故C錯誤;
D.Ba2+、Na+、Cl-、NO3-之間不反應,都不與氫離
子、氫氧根離子反應,在溶液中一定能夠大量共存,故D錯
誤;
故選B.
故選D.
14.B
A.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OH-)=lx錯誤!未找到引用
源。mol•,若a>7時說明水的電離受到抑制,溶液
可能是酸或堿的溶液,則該溶液的pH可能為14-a或a,錯
誤;B.將0.2mol•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
0.1mol•L-l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得到等濃度
的HA和NaA混合溶液,根據(jù)電荷守恒有:c(OH-)+c(A-)
=c(H+)+c(Na+),正確;C.等體積、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
Na2CO3溶液與NaHCO3溶液混合,根據(jù)物料守恒有:
2c(Na+)=3[c(CO32-錯誤!未找到引用源。)+c(HCO3-錯誤!
未找到引用源。)+c(H2CO3)],錯誤;D.常溫下NaHSO3
溶液的pHV7,說明HSO3-錯誤!未找到引用源。的電離程
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中c()>c(H2so3),錯誤,故選B。
15.D
【考點】鹽類水解的應用.
【分析】①明磯可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氫氧化鋁膠體,
可用于凈水;
②氯化鐵溶液中鐵離子水解顯酸性,加入鹽酸抑制水解平
衡逆向進行;
③碳酸氫鈉和硫酸鋁溶液混合發(fā)生雙水解反應生成氫氧化
鋁沉淀和二氧化碳;
④氯化核溶液中鍍根離子水解顯酸性,加入鎂會發(fā)生反應
生成氫氣;
⑤錢根離子和草木灰中的碳酸根離子發(fā)生雙水解,肥效損
耗;
⑥強酸弱堿鹽水解呈酸性,強堿弱酸鹽呈堿性.
【解答】解:①明磯為硫酸鋁鉀的結(jié)晶水合物,鋁離子可
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氫氧化鋁膠體,可用作凈水劑,故①
正確;
②氯化鐵溶液中鐵離子水解顯酸性,加入鹽酸抑制水解平
衡逆向進行,實驗室配制FeC13溶液時,往往在FeC13溶液
中加入少量的鹽酸,故②正確;
③泡沫滅火劑是碳酸氫鈉和硫酸鋁溶液混合發(fā)生雙水解反
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二氧化碳的原理,故③正確;
④氯化鐵溶液中核根離子水解顯酸性,NH4C1+H2O
NH3•H2O+HC1,加入鎂會和鹽酸發(fā)生反應生成氫
氣,故④正確;
⑤錢根離子和草木灰中的碳酸根離子發(fā)生雙水解,肥效損
耗,草木灰與氨態(tài)氮肥不能混合施用,故⑤正確;
⑥強酸弱堿鹽水解呈酸性,強堿弱酸鹽呈堿性,則比較
NH4C1和Na2S等某些鹽溶液的酸堿性,是利用鹽溶液水解
后酸堿性不同,故⑥正確;
綜上所述①②③④⑤⑥正確;
故選D.
16.C
【考點】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專題】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A、由圖可知,溫度越高平衡時c(NO)越大,
即升高溫度平衡逆移;
B、化學平衡常數(shù)只受溫度影響,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
應移動,根據(jù)平衡移動判斷溫度對平衡常數(shù)的影響分析;
C、由圖可知,T2時反應進行到狀態(tài)D,c(CO)高于平
衡濃度,故反應向逆反應進行;
D、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壓強和溫度成正比例關(guān)系.
【解答】解:A、由圖可知,溫度越高平衡時c(NO)越
大,即升高溫度平衡逆移,所以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即△?[
<0,故A錯誤;
B、該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移
動,所以升溫化學平衡常數(shù)減小,故K1>K2,故B錯誤;
C、T2時反應進行到狀態(tài)D,c(NO)高于平衡濃度,故
反應向正反應進行,則一定有1)(正)>1)(逆),故C正確;
D、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壓強和溫度成正比例關(guān)系,則PB=PD
<PC,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以化學平衡圖象為載體,考查溫度對平衡移
動的影響、對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影響等,難度中等,注意曲線
的各點都處于平衡狀態(tài).
17.B
【考點】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鹽類水解的應用.
【專題】化學平衡專題;鹽類的水解專題.
【分析】A.催化劑改變反應速率不改變化學平衡,反應
熱不變;
B.化學方程式可知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反應速率之比
等于星峰傳說計量數(shù)之比為2:1,化學平衡狀態(tài)需要正逆反
應速率相同;
C.加入水稀釋相同倍數(shù),HA酸溶液PH增大的多,說明
HA酸性大于HB,酸越弱對應鹽水解程度越大,堿性越強;
D.將T1C的A、B飽和溶液升溫至T2c時,溶液中溶質(zhì)
溶解度增大,變?yōu)椴伙柡腿芤海?/p>
【解答】解:A.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加快反應
速率化學平衡不變,反應的反應熱不變,故A正確;
B.對于恒溫恒容條件下的反應2NO2(g)N2O4(g),
圖象中的A點是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消耗速率相同,但
不能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同,只有二氧化氮消耗速率為四氧
化二氮消耗速率的二倍時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B
錯誤;
C.圖象分析可知加入水稀釋相同倍數(shù),HA酸溶液PH增
大的多,說明HA酸性大于HB,酸越弱對應鹽水解程度越
大,堿性越強,所以同溫度、同濃度的NaA溶液與NaB溶
液相比,其pH前者小于后者,故C正確;
D.將T1C的A、B飽和溶液升溫至T2C時,溶液中溶質(zhì)
溶解度增大,變?yōu)椴伙柡腿芤海芤簼舛群蚑1點的飽和
溶液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相同,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圖象變化實質(zhì)的分析判斷,主要是化
學平衡影響因素、鹽類水解原理、弱電解質(zhì)電離平衡的影響
因素、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分析判斷等知識,題目難度中
18.D
19.(1)K12/K2(2分)(2)289-2a(2分)
(3)①<(2分),&此(2分);②0.1(2分);③2
(2分);(4)A(2分)
(3)①根據(jù)圖像可知T2>T1,降低溫度c(ClNO)增大,
說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說明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0o
②反應開始到lOmin時,c(ClNO)=lmol/L,則V(C1NO)=
lmol/Lvl0min=0.1mol/(L•min),貝!|NO的平均反應
速率v(NO)=v(ClNO)=0.1mol/(L•min)
③2NO(g)+C12(g)2ClNO(g)
起始(mol/L)210
反應(mol/L)10.51
平衡(mol/L)10.51
所以T2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2/12x0.5=2o
(4)n(NO)/n(C12)的比值越小,說明若n(NO)不變,n(C12)
越大,所以NO的轉(zhuǎn)化率越大,NO的轉(zhuǎn)化率最大的是A點。
20.
(1)BD;
(2)向右;減?。?/p>
(3)<;
(4)B;
(5)4;10.
【考點】弱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
【分析】(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釋過程,促進電離,
n(H+)增大,酸性減弱c(H+)減小,c(OH-)增大,
Kw不變;
(2)醋酸是弱電解質(zhì),加水稀釋促進醋酸電離;向醋酸中
加入醋酸鈉固體,溶液中醋酸根離子濃度增大,抑制醋酸電
離;
(3)pH相等的醋酸和鹽酸,醋酸的濃度大于鹽酸,等體
積等pH的兩種酸,醋酸的物質(zhì)的量大于鹽酸,酸的物質(zhì)的
量越多需要等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體積越大;
(4)電離平衡常數(shù)越大,酸的電離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
強,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CH3COOH
>H2CO3>HC1O>HCO3-;酸性越弱,對應的酸根離子
結(jié)合氫離子的能力越強,據(jù)此進行解答;
(5)pH=2的鹽酸稀釋10n倍,pH增大n;99mL0.01mol/L
的鹽酸溶液與ImLlmol/L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顯堿性.
【解答】解:(1)A.CH3coOH溶液加水稀釋過程,促
進電離,c(H+)減小,故A錯誤;
B.=x=,K不變,醋酸根離子濃度減小,則稀釋過程
中比值變大,故B正確;
C.稀釋過程,促進電離,c(H+)減小,c(OH-)增大,
c(H+)•c(OH-)=Kw,Kw不變,故C錯誤;
D.稀釋過程,促進電離,c(H+)減小,c(OH-)增大,
則比值變大,故D正確;
故答案為:BD;
(2)醋酸是弱電解質(zhì),加水稀釋促進醋酸電離,所以醋酸
電離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向醋酸中加入醋酸鈉固體,溶
液中醋酸根離子濃度增大,抑制醋酸電離,則氫離子濃度
減小,醋酸分子濃度增大,所以減小,
故答案為:向右;減小;
(3)pH相等的醋酸和鹽酸,醋酸的濃度大于鹽酸,等體
積等pH的兩種酸,醋酸的物質(zhì)的量大于鹽酸,酸的物質(zhì)的
量越多需要等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體積越大,所以消耗的
NaOH溶液的體積大小關(guān)系為:V(甲)VV(乙),
故答案為:V;
(4)電離平衡常數(shù)越大,酸的電離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
強,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CH3COOH
>H2CO3>H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女式運動褲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圓柱式木質(zhì)百貨組合貨架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全自動C型鋼機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人教版(三起)第一單元 初步認識與基本操作 1 信息和信息技術(shù)-窗口操作-教學設(shè)計
- 2025年中國PVC美化防火板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全國青島版初中信息技術(shù)第六冊第一單元第7課《身份驗證》教學設(shè)計
-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3單元思想方法與創(chuàng)新意識第7課唯物辯證法的聯(lián)系觀第2框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課堂訓練新人教版必修4
- 2024年春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5黃河頌作業(yè)設(shè)計含解析新人教版
- Unit 1 Life Choices Lesson 2 Understanding and Coping with Stress 教學設(shè)計-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北師大版(2019)必修第一冊
- 21古詩詞三首楓橋夜泊(教學設(shè)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
- SYT 6968-2021 油氣輸送管道工程水平定向鉆穿越設(shè)計規(guī)范-PDF解密
- GB/T 43824-2024村鎮(zhèn)供水工程技術(shù)規(guī)范
- 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課題研究方案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課程綱要
- 華文出版社三年級下冊書法教案
- GB_T 30789.3-2014 色漆和清漆 涂層老化的評價 缺陷的數(shù)量和大小以及外觀均勻變化程度的標識 第3部分:生銹等級的評定
- 藥物非臨床研究質(zhì)量管理規(guī)范(共113頁).ppt
- 19、白居易在杭州(四年級人自然社會)
- ISO9001-14001-2015內(nèi)部審核檢查表
- JJF 1609-2017 余氯測定儀校準規(guī)范(高清版)
- (完整版)外貿(mào)英文郵件范文(免費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