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集體備課案例
似水年華,真情流露
【雙線組織】
1.人文主題感受真情,學會感恩。
2.語文要素
1.體會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
2.選擇合適的內容寫出真情實感。
【單元說明】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和“選擇合適
的內容寫出真情實感”。圍繞這一要素,安排了兩篇精讀課文、“交流
平臺”“初試身手”、兩篇習作例文和習作。從單元編排的整體性和
綜合性特點出發(fā),各板塊應緊緊圍繞語文要素確定其教學功能。
《匆匆》《那個星期天》兩篇精讀文的教學功能主要為通過閱讀習
得表達方法。朱自清的經典名篇《匆匆》是人教版教材舊文,可以引導
學生學習作者捕捉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平?,F(xiàn)象,用大量的問句直抒胸臆
的表達方式,領悟時間流逝對于每個人生命的急迫感。史鐵生的《那個
星期天》是一篇新課文,文章選取星期天“我”等候母親帶自己出去玩
這件平凡小事,運用繁語、動作描寫、環(huán)境描寫、獨白式語言等各種細
節(jié)描寫,真切地刻畫出“我”在盼望中興奮期待、焦急無奈、失望委屈
等復雜心理感受。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先梳理出課文明暗兩條線索,
即時間順序這條明線和心理變化這條暗線,接著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獨特
的語言表達,體會作者是怎樣在具體細致的描述中,真實自然地表達內
心感受的。要注意的一點是,雖然單元教學功能明確指向習作,但文學
作品“言象意一體”的內在特性告訴我們,在理解習得作者表達方式。
1
同時,也要適時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以便學生明白,文學作品之
所以如此真實感人,跟作者這樣獨特的表達是分不開的。
“交流平臺”和“初試身手”主要功能是幫助學生結合精讀文的學
習相機總結方法并初步嘗試運片段遷移,不必要另外安排課時。交流平
臺對兩篇文章表達真情實感的不同方法的梳理,直接回應了單元導讀頁
關于語文要素的的表述,提醒我們在教學精讀文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對
比兩篇文章在表達情感上方式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和《那個星期天》
課后第三題是遙相呼應的,體現(xiàn)了教材單元編排的整體性特點。初試身
手要求我們選擇一兩個生活情景,寫出心情“好”與“不好”兩個片段,
是對前面兩篇精讀文學習成果的檢驗和遷移,可以安排在《那個星期天》
的教學過程中進行。
《別了,語文課》《陽光的兩種用法》兩篇習作例文的主要教學功
能是幫助學生進一步積累表達范式,為完成單元習作服務,不再另占課
時單獨教學。兩篇例文的旁批從“插入事例”“插入獨白”“選擇典型
事例”“設置事件線索”等角度提醒學生,表達真情實感是有具體可借
鑒的方法的。例文主要在習作過程中作為范文出示,也可以作為精讀課
文教學時的互文印證材料。
習作主題是“讓真情自然流露”。教材將正面情感體驗和負面情感
體驗的詞用不同顏色泡泡對比羅列,直觀形象,能夠快速激活學生對相
關事件的回憶,為擴大選材范圍提供了很好的支架。教學時,可以在精
讀文學習過程中,就有意識地設置類似的問題情境,激活學生的生活記
憶。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關注事件過程中情感的變化,用這些心情泡
泡來鋪設敘事線索,并選擇一個情感泡泡詳細描寫,以便突出印象深刻
的內容,更好地表達情感。寫完后,可以和同學一起交換讀一讀,評一
評哪些地方較好地寫出了真情實感。
【設計理念】
1.多層次朗讀,品真情
2
通過用朗讀、默讀等方式反復讀文,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本單元的兩篇
精讀課文和兩篇習作例文都情感真摯,樸實自然,只有在深入品味文字時才能感
受到作者的一片真情。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對時光流逝的感嘆,感人至
深;作家史鐵生在《那個星期天》中用細膩生動的語言回憶等待過程中心情的起
伏變化,令人動容;《別了,語文課》中少年對祖國對母語的深深眷戀打動人心;
《陽光的兩種用法》一文中肖復興用質樸的語言、樸實的事例表達對母愛的深深
感恩,深情溢于言表。這些真情實感都要通過反復閱讀文章才能真切體會得到。
教學時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多種形式的閱讀課文。
2.自主合作,悟寫法
通過自主、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體會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并能適當運用
到自己的習作當中去。每篇課文作者都表達了對人生、對生活、對人事的不同情
感,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教學中要抓住這一重點,引導學生深入字里行間,
提煉文章的寫作方法和表達方式,并結合課堂練筆進行及時地運用,為后面的初
試身手和習作積累優(yōu)秀的語言和寫作方法,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3.異課同讀,提升表達
《匆匆》與《那個星期天》都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的真情實感,
但在文章的表達上又各有千秋,在學完《那個星期天》之后,讓孩子們再重
新品讀《匆匆》一文,并比較異同,孩子們會有更大的收獲。美的語言,美
的文字總是各有風韻的,只有在反復地品讀中,在不同語境下的鑒賞中,才
慢慢地品出它的美,領悟它的情。
4、聯(lián)接生活,積累素材
《匆匆》是在生活的瑣碎中,品真理;《那個星期天》實在童年回憶中,悟
人生;《別了,語文課》是在學習生活中,寫真情;《陽光的兩種用法》是在鄰
里生活中,見溫暖。編者所選的文學作品,都是貼近兒童生活的,拋磚引玉,給
孩子們提供了很好的寫作指導,孩子們就能從中明白,好的作品不是束之高閣,
而是就在身邊,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一個個其貌不揚的路人,一處處微小的細節(jié),
其實就是最好的素材??梢哉f,部編版的編者更注重的是文章的實用性,拓展性,
3
每一篇作品都是可以無限延伸的,都是可以觸動孩子心靈的。
5、人文主線,貫穿始終
讀《匆匆》,感嘆歲月無情,孩子們方能更珍惜時間。讀《那個星期天》,
品人生無奈,孩子們方可知人生并非事事如愿,且行且珍惜。讀《別了,語文課》,
知學習可貴,孩子們方能更珍惜學習的機會。讀《陽光的兩種用法》,知鄰里真
情,孩子們方能更好地善待他人。整整一個單元,孩子們不僅是在學文章,學表
達技巧,更是在學如何做人,如何為人。素質教育的本質在于人的品行,學生的
道德素養(yǎng),遠比文學素養(yǎng)來得更加重要。
【教學要點和課時安排】
內容教學要點課時教學建議
本課把時間流逝這種人們1.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
司空見慣的平?,F(xiàn)象,寫得令人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
感動,發(fā)人深省,表達了作者對際進行大膽想象,
8.匆匆時間流逝的惋惜無奈,啟發(fā)世人領悟作者所表達
要珍惜時間、有所作為。重點是2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中優(yōu)2.運用小組合作
秀的語言,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學習的方法,引導
方法。學生揣摩優(yōu)美語
句的深刻含義,能
主動探究作者運
用的寫作方法,仿
照課文寫出自己
對于“時間之流”
的感觸。
本課通過寫“我”第一次盼1.指導學生運用
9.那個星期天望出門的經歷,細致刻畫了一天多種形式讀文,體
4
之中“我”心情由興奮期待到焦2會主人公在一天
急難耐再到絕望失落的心理變之中的心理變化,
化。重點是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理解其豐富而敏
體會“我”心情的變化,探究作感的情感。
者是如何在細致具體的敘述中,2.引導學生品析
真實自然地表達內心感受的。課文,學習作者運
用多種描寫表現(xiàn)
人物心理的方法,
并能結合自身生
活實際,進行仿
寫。
“交流平臺”是對前兩篇精11.充分調動學生
讀課文學習后的總結、歸納與提自主、合作學習,
交流平臺與初升,回顧課文中習得的寫作方在交流中總結習
試身手法?!俺躏@身手”通過設置情境,得的寫作方法,教
讓學生就心情“好”與“不好”師進行簡單的指
這兩種狀態(tài)寫幾句話表達當時導。
的情感。重點是引導學生歸納方2.創(chuàng)設情境,引
法,體驗情感,初步運用。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
實際,感受心情不
同,對身邊事物的
感受也不同,學習
借景抒情的寫法。
習作:讓真情自以《別了,語文課》和《陽21.通過游戲創(chuàng)設
然流露光的兩種用法》兩篇習作例文為情境,學生初步獲
例,引導學生繼續(xù)感受作者在文得不同的情感體
章中所表達的不同情感,以及進驗,再采用談論交
5
行表情達意的寫作方法。重點是流法讓學生暢所
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經歷,回憶生欲言,激發(fā)寫作興
活中的各種情感體驗,運用所學趣,搜索寫作素
到的寫作方法,真實自然地表達材。
自己的情感。2.結合習作例文,
指導學生領悟作
者表達情感的方
法,并能運用到自
己的習作當中去。
8、《匆匆》
《匆匆》是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三單元講讀課文。本單元閱讀訓練的
重點是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洞掖摇肥乾F(xiàn)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
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
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
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
一、教材簡析:
《匆匆》這篇散文朱自清寫于1922年3月,當時作者已經24歲?!拔?/p>
四”運動時,朱自清為光明和新時代的到來而歡呼?!拔逅摹备叱边^后,
由于舊的東西沒有摧跨,新的社會藍圖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為國家作出
貢獻,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沒有目標,于是陷入了思想苦悶中,徘徊于人
生的十字路口。在猶豫、徘徊中,眼看寶貴的時光從身邊白白地流逝,于
是作者寫下了這篇感人的散文。以此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文章的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結構精巧,層次清楚,轉承自然,首尾呼應;
6
二是文字清秀雋永,純樸簡練;三是情景交融,充滿著詩意的語言,將自己
的感慨依托于燕子、楊柳、桃花等多種可觀的大自然景觀中,讀起來像一
首流淌的小詩。教學時我著重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語言的美,進而感受
作者的美好心靈,認識時光的短暫和一去不復返,從而更珍惜時光,珍惜
生命。
二、教學對象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學感悟能力,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并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初步感
受作品生動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而本
文語言優(yōu)美、文辭雋永,優(yōu)美的語言中包含著作者濃郁的情感。這對于心
理方面還不夠成熟的六年級學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正確讀寫“飯碗、伶伶俐俐、徘徊”等生詞。
2.通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
4.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二)能力目標:
1.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2.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目標:
在閱讀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靈,認識時光的短暫和一去不復返,從而
更珍惜時光,珍惜生命。
四、教學重、難點:
(一)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二)通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策略:
7
誦讀感悟法、讀寫結合法。
六、教學準備:
(一)多媒體課件。
(二)學生課前準備:搜集關于朱自清的資料。
七、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主要目標要求】: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正確讀寫生詞。
2.通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
4.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過程預設】
一、談話導入,引出“時光匆匆”
(-)揭示課題,理解“匆匆”。
復習漢樂府民歌《長歌行》,導入課題,板書課題,理解課題。
(二)學生匯報收集資料,教師介紹作家。
【設計意圖: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
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贝_
實,好的開頭是課堂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課的開始我注意營造氛圍,圍繞
中心,以惜時的古詩導入,直奔主題,明確學習的方向,以提高學習的有
效性。再而創(chuàng)設機會讓學生匯報關于朱自清的資料,給學生提供施展能力
的平臺,激發(fā)學生收集材料的興趣,從而有效地落實了這學期的一項重點
訓練一注意收集有關資料的同時,使全體學生對朱自清生平有個初步認識,
這為學習課文,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墊下堅實的基礎?!?/p>
二、初讀課文,感知“時光匆匆”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學習要求:
1.讀準字音。
8
2.劃出中心句。
(二)反饋檢查:
1.學習生詞,指導書寫。
飯碗伶伶俐俐徘徊頭涔涔淚潸潸
2.找出中心句,了解前后呼應的表達方法。
【設計意圖:古語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的說法。多
讀已成為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一件“法寶”。根據(jù)本文語言優(yōu)美,而優(yōu)美
的語言中蘊涵著濃郁的情感的特點,在初讀中讀準讀通課文,整體感知內
容,知道課文主要圍繞“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這個問題展開
敘述。這樣為感悟、品評做準備。】
三、品讀感悟,體會“時光匆匆”
(一)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地方寫了“時光一去不復返”?找出相
關的語句深入體會。
(二)根據(jù)學生匯報,順學而導,品讀“時光一去不復返”內容。重點
品讀以下內容: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
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一
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xiàn)在又到
了哪里呢?
(1)引導學生匯報感受。
(2)學生個性化朗讀。
(3)改成小詩,感受課文語言的美。
改成的小詩:燕子去了,
有再來的時候;
楊柳枯了,
有再青的時候;
桃花謝了,
9
有再開的時候。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
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一是有人偷了他們罷:
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
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
現(xiàn)在又到了哪里呢?
(4)誦讀積累語言。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指出,在閱讀教學中,應重視閱讀感受和
體驗。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
踐,在閱讀中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白x”能
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積累和發(fā)展語言,體會情感。因此我讓學生以讀的多
種方式自主觸摸文本,如:師生合作讀,學生個性朗讀,變序改成小詩讀等
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與文本、與作者對話,在讀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
在讀中體會課文語言的優(yōu)美,在讀中培養(yǎng)了語感。】
2.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
也沒有影子。
(1)品讀“八千多日子”的無聲無息,體會作者比喻運用的巧妙。
(2)教師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
3.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朱自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樣過去的呢?
邊讀邊想,感觸深的地方,可以寫下自己的感受。
(1)學生匯報。
相關句子:于是一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
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
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
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
10
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
了。
(2)學習表達方法。
引導從“伶伶俐俐”、“過去”、“跨過”、“飛去”、“溜走”、“閃
過”等詞語中體會時光來去輕悄匆忙,在稍縱即逝間就過去了,速度越來
越快。
(3)理解“八千多日子”來去匆匆。
引導從“洗手”、“吃飯”、“凝然”、“躺在床上”、“嘆息”體
會朱自清
日子的流逝,來去匆匆。
(4)仿說。
引導學生聯(lián)想時光還會怎么樣匆匆流逝,運用課文的表達方法仿說。
課件:
的時候,
日子從;
的時候,
日子從;
的時候,
日子從。
(5)體會情感,指導朗讀。
用導讀引導學生反復體會,體會情感,提升朗讀。
【設計意圖: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習重在感性把握”,因此,應該
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
律。
這部分教學活動主要圍繞指導學生感受“八千多日子”來去匆匆,體
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以背景介紹幫助學生孕育情感,以引導學生抓住
11
重點詞句,運用自主品味,感情朗讀,自主發(fā)現(xiàn),發(fā)揮想象,讀寫結合等
方法學習和體會。這樣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走進文本,觸摸文本,與文本,
與作者對話,而對話的中心是每個學生。在這過程中學生不僅能真切地體
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還能讓
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p>
四、小結,布置作業(yè)
(一)教師以詩意語言總結延伸。
(二)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五、板書設計
8.匆匆
時光匆匆
(無奈??)
一去不復返
聚焦獨特表達感受真實自然
9那個星期天
【文本解讀】
《那個星期天》節(jié)選自史鐵生的小說《務虛筆記》,這篇文章選取星期天“我”
等候母親帶自己出去玩這件平凡小事,運用動作描寫、環(huán)境描寫、獨白式語言等
各種細節(jié)描寫,真切地刻畫出“我”在盼望中興奮期待、焦急無奈、失望委屈等
復雜心理感受。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先梳理出課文明暗兩條線索,即時間順序
這條明線和心理變化這條暗線,接著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獨特的語言表達,體會作
者是怎樣在具體細致的描述中,真實自然地表達內心感受的。
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媚、蟻、叨”等1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
記字形,正確讀寫“蟻穴、念叨、原諒、驚惶、依偎”等詞語。
(2)默讀課文,體會這一天里“我”心情的變化。
2.過程與方法
抓住關鍵詞句,學習作者在具體細致的敘述中真實自然地表達內心感受的方
法。
比較《匆匆》和《那個星期天》在表達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辯證理解文中母親的形象,加深對責任與愛的理解。
【教學重點】
體會這一天里“我”心情的變化,學習作者在具體細致的敘述中真實自然地
表達內心感受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比較《匆匆》和《那個星期天》在表達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板塊一:了解作者,檢測預習
師: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習了鐵凝的《盼》,小女孩盼穿新雨衣最終實現(xiàn)
了愿望。今天,我們要再來學習一篇與“盼望”有關的文章《那個星期天》(板
書課題:那個星期天),
這篇文章節(jié)選自我國著名作家史鐵生的小說《務虛筆記》。
(課件出示史鐵生的簡介)
史鐵生(1951—2010年),中國作家、散文家。初中畢業(yè)后于1969年到陜
北延安地區(qū)“插隊”。三年后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后來又患腎病并發(fā)展到尿毒
13
癥,靠著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自稱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著有長篇小說
《務虛筆記》,短篇小說《命若琴弦》,散文《我與地壇》等?!段业倪b遠的清
平灣》《奶奶的星星》分別獲1982年、1983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老屋小
記》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1.檢查字詞自學情況。
(1)課件出示(相機指導):
詞語:盼望明媚嚇唬翻箱倒柜耽擱沉郁縹緲急遽驚惶
依偎
詞組:春天明媚的陽光急遽變化的光線孤獨惆悵的黃昏消逝的光線
(2)正音“絆”“搓”。
(3)指導書寫,注意“耽”“吻”“偎”的書寫。
(4)詞語解釋,通過查閱資料、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詞
語。如:“惆悵”可以結合課文情景和“我”當時的心境來理解;“驚惶”可以
結合課文內容來理解,家務繁忙的母親面對“我”突如其來的哭泣只是驚惶,而
并沒有責怪,充分體現(xiàn)出母親對“我”的疼愛。
2.這些詞組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小結:史鐵生的用詞用字,往往帶給讀者豐富細膩的感受。帶著這樣的感受
走進那個星期天!
【設計意圖:通過舊知導入,檢測預習,為更好地學習課文“排憂解難”,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p>
板塊二:再次感知,理清思路
1.默讀課文,思考:本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個星期天,我---------------------”。
(那個星期天,我等候母親帶我出去玩的經歷。)
2.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讀讀第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
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寫的,從早晨寫到下午再寫到天色昏暗。
對比句子:
14
(1)那是一個星期天,我從早等到晚。
(2)那是一個星期天,從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第(2)句通過羅列時間點,顯得時間過得特別漫長,突出了等待過程的煎
熬和“我”的期盼。
3.在這三個時間段里,媽媽做了什么?作者的心情如何?試著完成學習單
(課件出示)。
時間媽媽的行為表現(xiàn)我的心情
早晨答應帶“我”出去
4.學生展示學習單。
5.觀察所填寫的內容,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與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變化的還有什么?
“我”的心情。
師:是的,本文主要寫了“我”在這一天里等候母親的過程中心情的變化。
作者抓住心情變化這條線索,按照時間的順序,就把發(fā)生在這一天的故事寫得清
清楚楚。
小結:一段流逝的時光,一個永遠在忙碌的媽媽,一個始終盼望著外出的孩
子共同構成了一一那個星期天。
【設計意圖:科學合理地進行問題的設置,能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教學時
通過表格填寫,幫助學生梳理課文結構,能啟發(fā)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解讀?!?/p>
板塊三:研讀交流,體會心情
1.作者是怎樣在具體細致的敘述中真實自然地表達內心的那份盼望的呢?
15
2.課件出示:
(1)自讀課文,圈畫表達心情的關鍵語句,并且交流“我”的心理經歷的
變化。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讀后的收獲,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匯報交流的結果,其他同學做補充。
(4)預設:
生1:"……這不會錯;……都不會錯”,“我想到底是讓我盼來了?!北?/p>
現(xiàn)出“我”滿懷期待的心情。
生2:“春天的早晨,陽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門口”,“藏在大門
后”,這里通過天氣、動作的描寫,表現(xiàn)出“我”的興奮。
生3:“這段時光不好挨?!弊髡咴趺磥眢w現(xiàn)不好挨?通過跳房子,看云彩,
撥弄蟻穴,翻看畫報一一看了多少回的電影畫報,想象陌生人的生活。
生4:“院子很大,空空落落”,寫出我獨自等待時的寂寞。
等待的過程非常漫長而又孤獨,但是我依然沒有放棄,一直耐心、執(zhí)著地等
待著。
生5:“整個上午我就跟在母親腿底下”,“追在母親的腿底下”,“我好
幾次差點兒絞在它們中間把它們碰倒”。這里寫出了“我”緊跟著母親,想要等
母親停下來的焦急心情。
生6:“男孩兒蹲著那個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親懷里,閉上眼睛
不再看太陽,光線正無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涼?!边@里寫出了“我”在期望落
空后的失望委屈。
小結:讀著描寫人物的動作、語言、環(huán)境、心理活動的句子,能讓我們深深
感受到作者細膩敏感、糾結豐富的內心世界。
3.想一想怎樣才能讀好這些句子?試著讀一讀。
指導朗讀(或分角色朗讀),讀出作者情感的變化。
小結:讀著這些細膩的文字,我們真的走進了那個小院,走進了那個男孩,
感受到了他那顆盼望外出的心。
16
【設計意圖: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和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引入新課后對
文本進行整體感知是非常有必要的。以讀為本,在讀中理解和感悟,通過交流、
朗讀,體會“我”在一天期盼中的心情變化和特別的成長體驗?!?/p>
板塊四:歸納學法,總結收獲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了“我”心情的變化。
作者是如何在具體細致的敘述中真實自然地表達內心感受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將
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板塊一:回憶情節(jié),復習課文
1.上節(jié)課,我們走進了作家史鐵生的童年,和他一起度過了他記憶深處的那
個星期天,在那個星期天里發(fā)生了什么事,誰來說一說?
2.指名學生說這一天里“我”的心情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本文敘述了從“我”盼望母親帶我出去玩到希望落空的一個星期天,“我”
的心情經歷了從藏在大門口時的(),蹲在草叢里等媽媽買菜回來的(),到
跟在媽媽腿邊時(),最后蹲在洗衣盆邊哭泣,希望落空時的()這一變化。
A.失望B.焦急C.期盼D.無聊
3.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那個星期天》,學習作者是如何真實表達內心感受的。
【設計意圖:回憶情節(jié),啟發(fā)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解讀。】
板塊二:深入學文,感悟寫法
1.“我”的心理被作者描寫得淋漓盡致。那么作者是采用了哪些方法來表現(xiàn)
“我”的心理的?
A.借助動作來表現(xiàn)心理:
(1)我踏著一塊塊方磚跳,跳房子,等母親回來。我看著天看著云彩走,
等母親回來,焦急又興奮。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樹枝撥弄著一個蟻穴,爬著去
找更多的蟻穴。
引導學生體會:通過“我”的動作來寫“我”興奮期待的心理。
(2)我坐在草叢里看她們,想象她們的家,想象她們此刻在干什么,想象
17
她們的兄弟姐妹和她們的父母,想象她們的聲音。
引導學生體會:通過“我”坐在草叢里看電影畫報時的想象來表現(xiàn)“我”等
待時的無聊與孤獨。
(3)我蹲在她身邊,看著她洗。我一聲不吭,盼著。我想我再不離開半步,
再不把覺睡過頭,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馬上拉起她就走,決不許她再耽擱。
引導學生體會:通過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了“我”的焦急無奈。
B.借助語言來表現(xiàn)心理:
(1)“您說了去!”
(2)“走吧,您不是說買完菜回來就走嗎?”“去嗎?去吧,走吧,怎么
還不走呀?走吧……”
(3)“還去嗎?”“走吧”
引導學生體會:通過寫“我”的語言,表現(xiàn)了“我”委屈又無奈的心理。
C.借助環(huán)境來表現(xiàn)心理:
(1)那是個春天的早晨,陽光明媚。
引導學生體會:通過環(huán)境描寫,寫出我的愉快心情。
(2)去年的荒草叢里又有了綠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引導學生體會:通過荒草有了綠意,寫出“我”等待的寂寞。
(3)我看著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著太陽,看著光線,我一聲不
吭??粗枥锶鄤拥囊路途`開的泡沫,我感覺到周圍的光線漸漸地暗下去,漸
漸地涼下去沉郁下去,越來越遠越來越縹緲,我一聲不吭,忽然有點兒明白了。
老師試著改變這段話的組成方式,讓它變成一首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我看著盆里的衣服,
我看著盆外的衣服,
我看著太陽,
我看著光線,
我一聲不吭。
我看著盆里揉動的衣服,
18
我看著綻開的泡沫,
我感覺到周圍的光線,
漸漸地暗下去,
漸漸地涼下去
漸漸地沉郁下去,
越來越遠
越來越縹緲,
我一聲不吭,
忽然有點兒明白了。
師:在詩一般的語言中,我們讀出作者悵然失落,明顯地感受到時間推移之
慢且快,慢是因為時間被母親用來做家務了,快是因為從我身邊就這樣悄無聲息
地溜走了,通過對周圍衣服、太陽的描寫,表現(xiàn)“我”的落寞。
師:這里有兩個“一聲不吭”,意味著作者沒有說一句話,可是他的內心真
的如此平靜嗎?
師:假如你是作者,你心里會想些什么?再現(xiàn)當時復雜的內心。
我一聲不吭,心想:
引導學生體會:通過對周圍景物的描寫,表現(xiàn)“我”的悵然失落。
(4)我現(xiàn)在還能感覺到那光線漫長而急遽的變化,孤獨而惆悵的黃昏的到
來,并且聽得見母親咔嚓咔嚓搓衣服的聲音,那聲音永無休止就像時光的腳步。
引導學生體會:通過光線的變化和搓衣服的聲音,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
寫出了“我”等待無果后的傷心。
(5)男孩兒蹲在那個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親懷里,閉上眼睛不
再看太陽,光線正無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涼。
引導學生體會:通過寫“我”的動作(“蹲”“依偎”“閉上眼睛”)和環(huán)
境描寫,表現(xiàn)了“我”內心的絕望無奈和極度委屈。
19
2.小結:作者對人物心理的刻畫如此細膩,主要是借助人物的動作描寫、語
言描寫、環(huán)境描寫等,來展現(xiàn)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設計意圖:通過品讀文中描寫"我”心情變化的句子,聚焦作者獨特的
表達方式,體會作者是如何在具體細致的敘述中真實自然地表達內心感受的。】
板塊三:聯(lián)結生活,仿寫遷移
1.師:時間的變化引起了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引起了心情的變
化。心情發(fā)生了變化,對周圍環(huán)境感受也會不同。這樣寫就叫做(課件出示)“情
以物遷,辭以情發(fā)”。
課件出示課后“初試身手”的兩段文字。
A.一直想養(yǎng)一只小狗,媽媽今天終于答應了。(路旁的一朵朵花兒好像在向
我微笑,樹上的鳥兒也在歡唱,樹葉沙沙作響,好像也在為我高興。)
B.打籃球的時候,我有幾個好機會沒把握住,結果我們輸給了二班。(路旁
的花兒宜拉著腦袋,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樹上的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也像是
在譏笑我。)
小結:同樣是寫花、寫鳥、寫樹,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就承載著作者豐富的內心
感受。這就叫“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
2.你能試著像這樣寫一段話嗎?
初試身手:走在小巷里
(1)如果此時你正走在一條小巷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試著寫幾句話,通過細致描寫小巷中的景物來表達你的情感。(3)自
我評價:有沒有表達出自己心情“好”或“不好”的狀態(tài)?描寫的是不是小
巷中的景物?
【設計意圖:結合文章的表達方式,再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行
小練筆,融情于景,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真正落實從語文課本走到生活當中,
這種體會是感同身受的,也是最長久、最深刻的?!?/p>
板塊四:分享佳作,互評達識
佳作展示,評一評。
20
板塊五:比較閱讀,方法提煉
1.師:好的作家能通過筆尖將自己的真情流露在文章之中,但是不同的作
家表達情感的方式卻各有不同?!洞掖摇泛汀赌莻€星期天》都表達了作者真實的
情感,這兩篇課文在表達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2.學生快速默讀這兩篇課文,小組合作進行討論。
相同點不同點
《匆匆》
《那個星期天》
3.全班交流。
(1)兩篇文章在表達上的相同點是在情感上都表達出了對時光易逝的無奈、
惋惜、惆悵。
(2)兩篇文章的不同點是表達方式的不同,《匆匆》通過運用設問、排比、
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直接表達對時光飛逝的惋惜和感嘆。《那個星期天》則是
一系列細致的動作、心理、環(huán)境描寫來細膩再現(xiàn)當時作者情感的變化。
4.總結。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蔽覀円獙W習作家們真實自然地表達對社會、人生、
生活的情感,只有采擷生活之浪花,只有采用生花之妙筆,才能讓思緒在筆下肆
意地流淌,才能讓真情在紙上縱情地綻放。
【設計意圖:通過互動的方式進行比較閱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提煉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p>
【板書設計】
那個星期天
(難以忘懷的期盼)
【表達】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環(huán)境描寫、心理描寫
【明線】環(huán)境變化:陽光明媚一一暗淡下去一一逐漸消逝
【暗線】心情變化:興奮期待一一耐心等待一一焦急無奈一失望委屈
21
《交流平臺與初試身手》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所學課文,總結寫文章抒發(fā)真實情感的方法;
2.體會心情不同時,對身邊事物的感受也會有所不同;
3.選擇情境,就心情“好”與“不好”這兩種狀態(tài)寫幾句話表達當時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聯(lián)系所學課文,總結文章抒發(fā)真實情感的方法;
2.選擇情境,就心情“好”與“不好”這兩種狀態(tài)寫幾句話表達當時的情感。
教學難點:
選擇情境,就心情“好”與“不好”這兩種狀態(tài)寫幾句話表達當時的情感。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
一、導入
1、引用劉勰(xi6)《文心雕龍》中的句子導入新課。
【出示課件2】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這樣寫道:“歲有其物,物有其
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意思大致是這樣的: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物,這些
不同的景物表現(xiàn)出不同的形貌;人的感情跟隨景物而變化,文章便是這些感情的
抒發(fā)。寫文章就像說話一樣,要抒發(fā)自己的真實情感。(板書:寫真情實感)
【設計意圖:“情動而辭發(fā)”,良好的情境創(chuàng)設,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
欲望,從而在情感的碰撞中生發(fā)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二、交流平臺
1.(板書:交流平臺)自由讀“交流平臺”中的內容,概括出寫真情實感的
兩種方法。
(1)把情感融入到具體的人、事或者景物之中,在敘述中流露情感。
22
(2)把心里想說的話直接寫出來,抒發(fā)情感。(引導學生讀“交流平臺”中
的內容,概括出寫文章抒發(fā)真情實感的方法,為后面的“初試身手”提供方法指
導。)
2.【出示課件3]小組合作學習,找出《匆匆》和《那個星期天》兩篇課
文中抒發(fā)作者情感的句子,談談作者是如何抒發(fā)情感的。
3.全班匯報交流。
超鏈接隨機【出示課件4、5、6、7】預設:
(1)這段時光不好挨。我踏著一塊塊方磚跳,跳房子,等母親回來。我看著
天看著云彩走,等母親回來,焦急又興奮。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樹枝弄著一個
蟻穴,爬著去找更多的蟻穴我坐在草叢里翻看一本畫報,那是一本看了多
少回的電影畫報。
①教師引導學生概括:作者借助“跳房子”“看著云彩走”“找蟻穴”“看
電影畫報”等舉動,真實自然地表達了“我”等待時“焦急又興奮”的情感。(板
書:舉動)
②你有等待的經歷嗎?用幾句話說說你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挨時間。
(2)“那是個春天的早晨,陽光明媚”“我感覺到周圍的光線漸漸暗下去,
漸漸地涼下去沉郁下去,越來越遠越來越縹緲”“我現(xiàn)在還能感覺到那光線漫長
而急遽的變化,孤獨而惆悵的黃昏到來"''光線正無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涼”
教師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細膩地描寫了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借此來抒發(fā)自己心
情由興奮到失望到絕望的變化過程。(板書:環(huán)境變化)
(3)我蹲在她身邊,看著她洗。我一聲不吭,盼著。我想我再不離開半步,
再不把覺睡過頭。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馬上拉起她就走,決不許她再耽擱。
通過動作和心理獨白來表達作者等待時的焦急和無奈。(板書:動作和心理
獨白)
(4)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
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過去的
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
23
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地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
吧?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p>
作者用一連串的設問,表達了對時間飛逝的惋惜和感嘆,更能打動讀者。(板
書:設問)
4.總結。
通過課文的學習,領悟表達感情的方法有很多,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敘事
抒情,甚至直接寫內心獨白,都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抒發(fā)真情實感。
【設計意圖:利用“交流平臺”,回顧在精讀課文中習得的寫作方法,突出
習作單元的特點?!?/p>
三、初試身手
1.(板書:初試身手)生自由讀“初試身手”中的例文;
【出示課件8】
(1)場景一:一直想養(yǎng)一只小狗,媽媽今天終于答應了。
例文一:路旁的一朵朵花兒好像在向我微笑,樹上的鳥兒也在歡唱,樹葉沙
沙作響,好像也在為我高興。
(2)場景二:打籃球的時候,我有幾個得分的好機會沒把握住,結果我們
輸給了二班。
例文二:天灰蒙蒙的,壓抑得讓人透不過氣來。路旁的花兒宜拉著腦袋,一
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樹上的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也像是在譏笑我。
2.這兩段例文,分別表現(xiàn)出小作者怎樣的心情,用筆圈出能表現(xiàn)作者心情
的關鍵詞。
例文一:表現(xiàn)出小作者養(yǎng)小狗的心愿終于實現(xiàn)后的快樂、興奮、歡喜的心情。
抓住“微笑”“歡唱”“高興”等關鍵詞來談感受。
例文二:表現(xiàn)出小作者籃球比賽失敗后的沮喪、自責、愧疚的心情。抓住“灰
蒙蒙”“壓抑”“食拉”“無精打采”“譏笑”等關鍵詞來談感受。
3.再讀例文,用橫線畫出兩段例文中所描寫的景物,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例文一:畫出“花兒”、“鳥兒”、“樹葉”
24
例文二:畫出“花兒”、“小鳥”
(板書:好:花兒微笑、鳥兒歡唱不好:花兒無精打采、鳥兒譏笑)
【出示課件9]師引導學生總結:同樣是寫路旁的花兒、樹上的小鳥,作者
心情不同,對事物的感受也不同,通過借助景物來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手法就叫做借
景抒情。(板書:借景抒情)
【設計意圖:先習得方法,再運用方法進行片段作文,降低了難度,更高能
提高學生寫作的信心,激發(fā)寫作的興趣?!?/p>
4.從下面的情境中選擇一兩個,就心情“好”與“不好”兩種狀態(tài),寫幾句話來
表達情感。
【出示課件10]
走在小巷里奔跑在田野中彈琴釣魚
情境:釣魚
心情好:天空一碧如洗,燦爛的陽光灑在湖面上,像無數(shù)碎金子在閃爍在跳躍。
蟬在樹上起勁兒地叫著,好像啦啦隊一般在為我加油吶喊。一陣清風拂過,柳條
飛舞,也如同在為我揮臂鼓勁。我手持釣竿,靜靜地望著水中的浮標,悠然自得
地坐等大魚上鉤。
【出示課件111心情不好:火辣辣的陽光炙烤著大地,也燒灼著我這顆不
安的心。湖面上跳動的陽光如萬刃利劍,是如此刺眼,我無可奈何地閉上眼睛。
蟬在樹上聒噪地叫著,似乎永遠也停不下來。一股熱風襲來,空氣都似乎變得有
了重量,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我不耐煩地把魚鉤一次次提出水面,每次都是
空空如也。
5.自由練寫。
6.小組內互評互改。
7.全班交流匯報。
四、總結
人的心情不同,對人、事、物的感受也不同,對景物的描寫其實旨在表達情
感,而非單純的寫景,我們也可以把這種方法運用到平時的習作中去。
25
板書設計:
寫
真交流平臺舉動、環(huán)境變化、動作和內心獨白、設問
情好:花兒微笑、鳥兒歡唱
實初試身手借景
感不好:花兒無精打采、鳥兒譏笑抒情
不同方法表達同樣真情流露
——《讓真情流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回憶生活中的經歷帶來的不同情感體驗,選擇一種最深的感受,回顧事情
經過,回憶當時心情,能有條理地寫下來;
2.習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內容寫具體,真實自然地表達情感,如果情感有所
變化,也能把變化寫清楚;
3.閱讀習作例文,體會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領悟作者選擇合適的內容寫
出真情實感的方法。
4.和同學交換習作,能自評、互評習作。
教學重點:
1.習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內容寫具體,真實自然地表達情感,如果情感有所
變化,能把變化也寫清楚;
2.閱讀習作例文,體會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領悟作者選擇合適的內容寫
出真情實感的方法。
26
教學難點:
習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內容寫具體,真實自然地表達情感,如果情感有所變
化,也能把變化寫清楚。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用具: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回憶生活中的經歷帶來的不同情感體驗,選擇一種最深的感受,回顧事情經過,
回憶當時心情,能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
2.閱讀習作例文,體會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領悟作者選擇合適的內容寫出真
情實感的方法。
教學過程:
板塊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1.播放課件【課件1】《時間都去哪兒》,進入回憶
師:孩子們,在這動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情感電臺廣播稿15篇
- 感恩節(jié)感恩父母演講稿資料15篇
- 幼兒消防國旗下講話稿范文(8篇)
- 快樂的七夕節(jié)隨筆6篇
- 安全第一課大班
- 青春夢想未來可及
- 爐膛燃燒動態(tài)過程預測
- 基于毫米波信號的抗干擾感知與成像技術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創(chuàng)新協(xié)議存款合同范本2篇
- 聚焦“一帶一路”關注新疆及兵團經濟
- 開展課外讀物負面清單管理的具體實施舉措方案
-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24)》解讀完整版
- 2025年云南中煙工業(yè)限責任公司招聘42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2030年中國洗衣液市場未來發(fā)展趨勢及前景調研分析報告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態(tài)變化-基礎練(解析版)
- 北京市房屋租賃合同自行成交版北京市房屋租賃合同自行成交版
- 《AM聚丙烯酰胺》課件
- 系統(tǒng)動力學課件與案例分析
- 《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智能傳感器測試與裝調》電子教案
- 客戶分級管理(標準版)課件
- GB/T 32399-2024信息技術云計算參考架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