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_第1頁
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_第2頁
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_第3頁
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_第4頁
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概述血液系統(tǒng)疾病指原發(fā)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簡稱血液病。血液造血器官血液系統(tǒng)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一)造血器官及血細胞1、造血器官和組織:包括骨髓、肝、脾、胸腺、淋巴結以及分布在全身各處的淋巴組織和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胚胎期:肝、脾為主要造血器官出生后:紅骨髓為主要造血器官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一)造血器官及血細胞2、血細胞生成由骨髓多能造血干細胞具有不斷自我復制與多向分化的能力,通過有絲分裂進一步分化為各系祖細胞,進而分化成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淋巴系祖細胞則分化為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

血液的組成及血細胞的生理功能

血漿(55%)——為淡黃色的透明液體

血液血細胞(45%)

紅細胞——表面積大,利于氣體交換。有可塑變形性、滲透脆性、懸浮穩(wěn)定性等生理特性。血小板——參與機體的止血與凝血過程。

白細胞——有變形、趨化、游走與吞噬等生理特性。是機體防御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白細胞減少時易誘發(fā)感染!

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

血液的組成及血細胞的生理功能

中性粒細胞——吞噬異物,尤其是細菌,是機體的第一道防線

單核細胞——清除死亡或不健康的細胞,是機體的第二道防線嗜酸性粒細胞——抗過敏和抗寄生蟲作用嗜堿性粒細胞——可釋放組胺和肝素

T淋巴細胞——參與細胞免疫,具有調(diào)節(jié)免疫作用

B淋巴細胞——產(chǎn)生抗體,參與體液免疫

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血液疾病常見癥狀貧血出血感染骨關節(jié)痛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任務二貧血患者的護理概念貧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單位容積內(nèi)的Hb、RBC和/或HCT低于正常最低值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貧血是癥狀,而非獨立疾病。最突出的體征:皮膚黏膜蒼白,尤以面色蒼白最為常見臨床常以指(趾)甲、口唇黏膜和瞼結膜等處蒼白情況作為診斷依據(jù)。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診斷標準平原地區(qū)Hb(g/L)RBC(×1012/L)HCT成年男性<120<4.5<0.42成年女性<110<4.0<0.37妊娠女性<100<3.5<0.30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分類按嚴重度分類:輕、中、重、極重度按紅細胞學分類按病因和發(fā)病機制紅細胞生成↓紅細胞破壞↑失血:丟失↑大細胞性貧血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1.紅細胞生成減少▲造血干細胞異常:再障、白血病、骨髓增生異?!煅h(huán)境受損:骨髓纖維化、骨髓炎、腫瘤骨轉移、EPO不足▲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礙:巨幼細胞性貧血、缺鐵貧按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分類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2.紅細胞破壞過多(溶血性貧血)▲紅細胞自身異常: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遺傳性橢圓形細胞增多癥等?!t細胞外部異常: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血型不符的輸血反應、新生兒溶血性貧血、敗血癥、大面積燒傷等。按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分類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3.失血性貧血▲急性失血:大血管破壞等▲慢性失血:月經(jīng)過多、痔瘡出血等按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分類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按嚴重度分類(Hb濃度)貧血程度HB(g/L)臨床表現(xiàn)輕度>90癥狀輕微中度60-90活動后氣促、心悸重度30-59休息時仍氣促、心悸極重度<30常并發(fā)貧血性心臟病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按紅細胞形態(tài)學分類

分類臨床類型MCV/(fl)MCHC/(%)MCH/(pg)大細胞性巨幼細胞性貧血>10032-35>32正細胞正色素性再障、急性失血性貧血、溶血性貧血80-10032-3526-32小細胞低色素性缺鐵貧、鐵粒幼細胞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80<32<26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I

缺鐵性貧血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定義IDA:是體內(nèi)貯存鐵耗盡,引起的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及相關的缺鐵異常,是一種血紅素合成異常性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發(fā)生于各年齡段嬰幼兒和育齡婦女發(fā)病率較高。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鐵?Fe?鐵缺乏為什么會引起血紅蛋白減少?為什么是小細胞低色素性的貧血?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鐵的分布鐵廣泛分布于人體各組織正常成人體內(nèi)含鐵總量為3-g鐵蛋白、含鐵血黃素,正常男性體內(nèi)貯存鐵約為1000mg,女性約為300-400mg血紅蛋白占67%,其余分布于肌紅蛋白及細胞內(nèi)的含鐵酶類功能狀態(tài)鐵貯存鐵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缺鐵為什么會引起Hb減少?衰老紅細胞

食物來源鐵是合成Hb原料肉類、肝、蛋黃、豆類、紫菜、香菇及海帶Hb鐵+轉鐵蛋白+原卟啉幼紅細胞血紅素珠蛋白+為什么是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缺鐵時,Hb合成減少,紅細胞胞漿不足,細胞變小,顏色變淡鐵的代謝鐵的分布鐵的吸收鐵的轉運鐵的貯存和排泄鐵的來源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鐵的來源合成新的血紅蛋白的鐵大部分來源于體內(nèi)衰老紅細胞破壞釋放的鐵,小部分來源于食物食物是鐵的主要來源含鐵豐富的食物有:肝、瘦肉、蛋黃、豆類、海帶、木耳、香菇等乳類如牛奶含量最低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鐵的吸收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肉類中的鐵如肌紅蛋白可完整地直接被吸收,吸收率為20%植物中的鐵多為三價鐵,其吸收受胃酸和維生素C的影響胃酸:將食物中的鐵游離化維生素C等還原物質將高鐵變?yōu)閬嗚F,此時腸粘膜方可吸收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鐵的轉運經(jīng)腸粘膜吸收進入血液的亞鐵在銅藍蛋白的作用下氧化為高鐵,再與血漿中的轉鐵蛋白(一種

1球蛋白)結合,成為血清鐵,并運送到各組織中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鐵的排泄鐵主要由膽汁或經(jīng)糞便排出,育齡婦女主要經(jīng)過月經(jīng)、妊娠、哺乳而丟失正常男性每日約丟失1mg正常女性每日約丟失1-mg,一次月經(jīng)丟失40-80ml血液,大約失鐵20-40mg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一、病因和發(fā)病機制1、病因需鐵量增加而鐵攝入量不足鐵吸收障礙失血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1)鐵需要量增加哪些群體對鐵的需要量多?兒童妊娠婦女哺乳母親

飲食中含鐵量少:乳類、谷類、植物性食物含鐵少肝臟、動物血、肉類、魚類、蛋黃、豆類含鐵多

(1)鐵攝入不足單純素食、挑食、偏食易引起IDA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1、食物搭配不合理影響鐵吸收茶、牛乳、咖啡抑制鐵吸收稀鹽酸、VitC、果糖、氨基酸促進鐵吸收2、胃腸道疾?。何复蟛糠智谐?、胃空腸吻合術胃酸缺乏、慢性胃炎、腸炎等(2)鐵吸收不良鉤蟲感染腸息肉(3)鐵的丟失多慢性失血消化道潰瘍、腫瘤月經(jīng)量過多、痔瘡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2、發(fā)病機制①影響紅細胞的生成②影響組織細胞代謝缺鐵貧三個階段:潛伏期、早期、重度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二、護理評估(一)健康史評估有無慢性胃腸道疾病、寄生蟲等引起慢性失血的病史和胃腸手術史;女性患者重點評估有無月經(jīng)過多史詢問有無鐵需要量增加、攝入不足、吸收不良和偏食等發(fā)病因素。了解患者目前的狀況,如體重、食欲、睡眠、排便習慣等。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二)臨床表現(xiàn)1、原發(fā)病的表現(xiàn)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潰瘍型結腸炎、功能性子宮出血、粘膜下子宮肌瘤和鉤蟲病等疾病的表現(xiàn)。2、一般貧血表現(xiàn)疲乏、困倦無力,皮膚粘膜蒼白及頭暈、頭痛、心悸、活動后氣短、耳鳴等;體力下降,免疫力下降,易發(fā)生感染。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二)臨床表現(xiàn)3、組織粘膜缺鐵表現(xiàn)皮膚干燥皺縮、毛發(fā)干枯易脫落匙狀甲:指(趾)甲變平、無光澤、甚至凹下,呈勺狀,又稱反甲。舌乳頭萎縮,舌苔光紅,舌有燒灼感,口腔黏膜變薄,上皮細胞角化,口腔炎,舌炎,唇炎,口角皸裂等,嚴重者可引起吞咽困難或咽下梗阻感。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二)臨床表現(xiàn)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皮膚粘膜蒼白4、各系統(tǒng)臨床表現(xiàn)(1)神經(jīng)系統(tǒng)

兒童青少年發(fā)育遲緩,體力下降,智商低,注意力不集中,煩躁易怒;某些患者有異食癖:如嗜食泥土、煤球、冰塊、粉筆等(2)消化系統(tǒng)

食欲減退、腹脹、噯氣、便秘,少數(shù)有輕度脾腫大。(3)心血管系統(tǒng)

嚴重貧血時心率加快,心臟擴大,發(fā)生貧血性心臟病,甚至出現(xiàn)心力衰竭。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二)臨床表現(xiàn)發(fā)育遲緩異食癖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三)輔助檢查1.血象:Hb和RBC↓,以Hb↓為主。2.骨髓象:中、晚幼紅細胞增生活躍。3.鐵代謝的檢查:血清鐵蛋白(SF)↓;血清鐵(ST)↓;血清總鐵結合力(TIBC)↑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三)輔助檢查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治療要點病因治療補鐵治療輸血療法(四)治療要點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四)治療要點1、病因治療:

糾正貧血、防止復發(fā)的關鍵①嬰幼兒、青少年和妊娠期營養(yǎng)不足應改變不合理飲食方式,預防性增加含鐵豐富的食物②盡可能地去除導致缺鐵的病因,如月經(jīng)過多者應查明和去除病因。③寄生蟲感染者應進行驅蟲治療④惡性腫瘤者應手術或進行放療、化療。⑤消化性潰瘍引起者應進行相應治療等。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糾正缺鐵性貧血的有效措施,在補充血液及組織中鐵的基礎上,必須補足貯存鐵,不能中途停藥。(1)口服鐵劑首選方法,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量,以減少胃腸道反應。常用琥珀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其他可選用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右旋糖酐鐵等。2、補鐵治療(四)治療要點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2)肌內(nèi)注射鐵劑注射鐵劑副作用較多且嚴重,應嚴格掌握用藥指征:口服鐵劑后胃腸道反應嚴重而無法耐受、消化道疾病導致鐵吸收障礙、病情要求迅速糾正貧血的患者,可選用注射鐵劑治療。(四)治療要點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2)肌內(nèi)注射鐵劑常用藥物:右旋糖酐鐵注射液,首次注射前必須用試驗劑量,1h后無變態(tài)反應給予常規(guī)劑量,即每次50mg,深部肌內(nèi)注射,如無不適,次日起每次100mg,每周2~3次,直至完成總量。(四)治療要點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輸血用于搶救極危重的貧血患者,血紅蛋白在30g/L以下者應緊急輸血。血紅蛋白在50-60g/L以上的患者,若一般情況良好且無嚴重合并癥者,不必輸血。對于極重度的貧血患者,如合并感染或手術前,可輸濃集紅細胞,按每千克體重每次2-3mL,可提高血紅蛋白10g/L。(四)治療要點3、輸血療法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三、主要護理問題1、活動無耐力2、營養(yǎng)失調(diào)3、有感染的危險4、焦慮5、潛在并發(fā)癥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四、護理措施1、一般護理(1)休息和活動輕度貧血者可正常工作,適當活動,以不感疲勞為度;重度貧血者應絕對臥床休息,同時給予氧氣吸入;若有心衰應半臥位;Hb上升至正常后逐漸增加活動量。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四、護理措施(2)飲食護理①糾正不良飲食習慣,指導均衡膳食②給予富含鐵的食物:多吃富含高蛋白質、VB、VC、瘦肉、動物血、肝、蛋黃、黑木耳、蘋果、大棗、香蕉等③合理飲食搭配:注意葷素搭配,避免進餐后立即食用或飲用使減少鐵劑吸收的食物或飲料。④口腔炎或舌炎影響食欲者,避免進食過熱、過辣食物,進食前后給予口腔護理。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四、護理措施3、口服鐵劑護理①按時按量服用鐵劑:既保證補足貯存鐵,又要防止用量過大引起鐵中毒②指導口服鐵劑的正確方法:服藥時應將藥物放在舌面上,直接用水沖飲下肚,不要咀嚼藥物;口服液體鐵時需用吸管,避免牙染黑。③告知口服鐵劑會出現(xiàn)胃腸道刺激癥狀:應避免空腹服用,在餐中或餐后服用。黑便。④同時服用果汁或維C:可促進鐵的吸收,避免與茶、咖啡、牛奶等同服00:13缺鐵性貧血患者護理四、護理措施⑤注意觀察服藥后的療效:網(wǎng)織紅上升為鐵劑治療有效的指標,1周左右網(wǎng)織紅開始上升,10天左右達高峰,2周左右血紅蛋白開始升高,1-2個月血紅蛋白正常。當血紅蛋白正常后,需再服用3-6個月,補足貯存鐵,或在血清鐵蛋白超過50ug/g后停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