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臨床醫(yī)學檢驗技術中級考點_第1頁
2021臨床醫(yī)學檢驗技術中級考點_第2頁
2021臨床醫(yī)學檢驗技術中級考點_第3頁
2021臨床醫(yī)學檢驗技術中級考點_第4頁
2021臨床醫(yī)學檢驗技術中級考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臨床醫(yī)學檢驗技術中級考點匯總

基礎知識

1成人靜脈采血最佳部位是肘部靜脈。

2.阿米巴痢疾以血為主,血中帶膿,糞便呈暗紅色稀果醬樣

3.活性維生素D3以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小腸、骨和腎。

4.PTH主要作用的靶器官是骨腎臟小腸。

5.巨幼細胞貧血是由葉酸和(或)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

6.桿菌肽敏感試驗是A群鏈球菌的鑒定試驗。

7.CAMP試驗是鑒定B群鏈球菌的鑒定試驗。

8.正常腦脊液放置12s24h后不會形成薄膜、凝塊或沉淀。

9.化膿性腦膜炎的腦脊液在ls2h內呈塊狀凝固。

10.結核性腦膜炎的腦肴液在12s24h內呈薄膜或纖細的

凝塊。

11.常成人外周血中性分葉核粒細胞占白細胞總數(shù)的0.5s

07o

12.正常精液pH7.2s7.8;

13標準差是表示變量值的離散程

14.B淋巴細胞及其亞群減少提示體液免疫缺陷病。

15.PSA作為前列腺癌的診斷標準。

16.病原菌在侵入的局部組織生長繁殖,僅產外毒素進入血

液循環(huán)是毒血癥.

17.而AFP是肝癌的標志物,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前列

腺酸性磷酸酶(PAP是前列腺癌的標志物。

18.大量測定的均值與被測量真值的接近程度正確度。

19.一次測量的結果與被測量真值的接近程度準確度.。

20?類風濕因子是一種抗人或動物IG分子F段抗原決定簇

的抗體是以變性IgG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

21.產氣莢膜梭菌可導致氣性壞疽。

22.破傷風梭菌致病物質主要是外毒素蛋白。

23.診斷敏感度指的是真陽性/(真陽性十假陰性)。

24.診斷特異度指的是真陰性/(真陰性+假陽性)。

25.RDW是反映外周血紅細胞體積異質性的參數(shù)。

26.Mb是診斷AMI的早期標志物。

27.肝素是紅細胞滲透脆性試驗理想的抗凝劑。

28.多數(shù)細菌生長的最適pH為7.2-7.6o

29.免疫防御是指阻止和清除入侵病原體及其毒素的功能,

即抗感染免疫作用。

30.免疫自穩(wěn)是指機體阻止外來異物侵人、清除自身衰老和

損傷細胞。

31.免疫監(jiān)視具有識別、殺傷并及時清除體內突變細胞,防

止腫瘤發(fā)生的功能。

32.尿酮體包括乙酰乙酸、丙酮和(3-羥丁酸)。

33.變形桿菌呈遷徙生長。

34.鐵銹色痰見于急性肺水腫、大葉性肺炎、肺梗死。

35.膽道梗阻時,糞便中無糞膽素而呈白陶土色。

36.妊娠1周后尿液HCO25U/L,第8s10周左右達到高峰,

持續(xù)ls2周后迅速減低。

37.GFR30-60m/min為腎儲備功能喪失期

38.GFR<25ml/min-60ml/mino

39.GFR<10ml/min,無高鉀血癥-腎衰竭期。

40.GFR<10ml/min,有高鉀血癥一尿毒癥期。

相關專業(yè)知識

1.FDP增高常見于DIC、原發(fā)性纖溶癥、惡性腫瘤等。

2.堿變性試驗是檢測不穩(wěn)定血紅蛋白試驗

3.GGT對判定酒精中毒有相當?shù)膬r值。

4.膽汁七葉甘試驗(+),6.5%NaC肉湯中可生長是腸球菌的

鑒定試驗。

5.肺炎鏈球菌的特點為草綠色溶血環(huán),矛頭狀雙球菌,

Optochin試驗陽性。

6.HWV抗體的確認試驗主要用免疫印跡法。

7.正常紅細胞形態(tài)雖見于健康人但也可見于急性失血性貧

血、部分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8.pH<7.。伴少精癥,常反映輸精管道阻塞、先天生精囊缺

如或附睪病變。

9.pH〉7.8常覓于急性前列腺炎、精囊炎或附睪炎。

10.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H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徑有無障礙。

11.cTn被認為是目前用于ACS診斷最特異的生化標志物,

具有較寬的診斷窗.

12.CKMB主要分布于心肌中。

V型高脂血癥主要是血漿中的CM和VILDL升高。

14.在室內質量控制規(guī)則中,對系統(tǒng)誤差檢出敏感的規(guī)則是

22s

15.APTT是內源凝血系統(tǒng)較敏感和最常用的篩選試驗。

16.支原體是一類缺乏細胞壁、呈多形性、能透過細菌濾器

并能在無生命培養(yǎng)基中生長的最小原核細胞型微生物。

17.消毒是殺死物體上病原體的方法,不一定殺死細菌芽胞

和非病原微生物。防腐是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方

法,微生物一般不死亡。滅菌是殺滅物體上所有微生物的方

法。無菌是滅菌的結果,無菌操作是防止微生物進入機體或

物體的操作技術。

18.LD1主要存在于心肌組織

19.LD3主要存在于脾和肺

20.LD5主要存在于肝臟和骨骼肌

21.LD由H亞基和M亞基兩種亞基組成的四聚體。

22.緡錢狀紅細胞多見于多發(fā)性骨髓瘤。

23.T淋巴細胞的免疫標志

有:CD3,CD4,CD8,CD2CD28,CD58,CD40L其中CD3是共有的

免疫標志。

24.B淋巴細胞的免疫標志

有:CD79,CD19,CD21,CD81,CD80,CD86,CD40。

25.堿性磷酸酶(ALP)主要存在于肝臟和骨散。

26.Ph染色體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特征性異常染色體,絕

大多數(shù)為t(9:22)(q34:qll)o

27.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3型)具有特異染色體易位

t(15;17)o

28.Tc細胞的主要功能是特異性殺傷靶細胞。

29.福氏不完全佐劑由石蠟油和羊毛脂組成。

30.福氏完全佐劑由石蠟油、羊毛脂、卡介苗組成。

31.胸腺是T細胞發(fā)育的重要中樞器官。

32.病毒是一種只含有一種核酸類型的生物。

33.細菌L型即細菌細胞壁缺陷型。

34.白喉棒狀桿菌經飛沫傳播。

35.臨床生物化學實驗方法很多,根據(jù)其準確度與精密度遞

^可以分為三級:決定性方法、參考方法和常規(guī)參考方法。

36.APTT是內源性凝血的過篩實驗。

37.PT是外源性凝血的過篩實驗。

38.中層細胞核與胞質比1:(2-3).

39.甲型溶血性鏈球菌(草綠鏈)引起亞急性心內膜炎.

A群鏈球菌桿菌引起急性化膿性感染,猩紅熱,風濕熱,腎小

球腎炎.

41.D群鏈球菌引起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

42.B群鏈球菌引起新生兒肺炎,腦膜炎,敗血癥。

專業(yè)知識

1.紙片法藥敏試驗一般使用0.5麥氏標準細菌懸液。

2.AML-M1的診斷標準為骨髓中原粒細胞>90%(NEC)。

3.捕獲法是檢測IgM抗體的最常。

4.生理性高血糖見于在高糖飲食后ls3h,運動、情緒緊張、

飲酒等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和應激情況。

5.抗dsDNA和抗Sm抗體是SLE的特征性標志。

胎兒腎成熟度檢查項目有肌酊或葡萄糖測定。

7.積液總蛋白/血清總蛋白的特點為漏出液<0.5滲出

液>0.5o

類風濕因子是IgM類抗體,是以抗變性IgG的抗體為靶細

胞。

9.免疫球蛋白異常增生免疫檢測的常用方法是免疫固定電

泳。

10.以最初20個數(shù)據(jù)和3s5個月在控數(shù)據(jù)匯集的所有數(shù)據(jù)

的累積平均數(shù)作為常用靶彳

11.紅細胞管型可見于急性腎小球腎炎。

12.腦脊液中未能檢出血型物質。

13.失控后的一定要處理不能繼續(xù)測定常規(guī)標本。

14.尿滲量是評價腎臟濃縮功能較好的指標。

15.抗乙酰膽堿受體抗體是重癥肌無力。

16.病毒必須在活的宿主細胞內才能生。

17.淋病奈瑟菌是人類淋病的病原菌,人對該菌有易感性,

是其唯一天然宿主。

8.副溶血弧菌具有嗜鹽性,在無鹽培養(yǎng)基上不生長。

19.鉤端螺旋體是一種典型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及自然疫源。

20.CTH、皮質醇均升高,提示為下丘腦、垂體病變(庫欣病)

或異源性ACTH綜合征所致的腎上腺質功能亢進。

21.CM主要轉運外源性的TG,

22.VILDL主要轉運內源性的TG。

23.GGT相對于ALT等對于酒精中毒更敏感。

24.抗Jo-1抗體最常見于多發(fā)性肌炎(PM)o

25.抗Sd-70抗體進行性系統(tǒng)性硬皮病特征性抗體。

26.抗Sm抗體是SLE的血清標志抗體。

27.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SA)是小血管炎性疾病特異

性標志物。

28.百日咳桿菌培養(yǎng)使用鮑-金培養(yǎng)基。

有核紅細胞不能被白細胞稀釋液破壞,可導致白細胞計數(shù)

結果偏高。

30.精子活動分級a級為快速向前運動,b級為緩慢向前運

動,c級為原地運動,d級為不動,共分四級。

31.正常精子活率>75%。

32.正常精液pH為7.2-7.8o

33.抗原抗體反應必須在合適的pH(6s9)環(huán)境中進行。

34.I型高脂蛋白血癥為高CM血癥。

35.決定性方法用于發(fā)展及評價參考方法和標準品。參考方

法用于鑒定常規(guī)方法和二級標準品。

36.漏出液是非炎癥性積液,其蛋白質定量<25g/L。

37.所生兒外周血白細胞第6s9天和4s5歲中性粒細胞與

淋巴細胞大致相當。

38.大腸埃希菌是尿路感染最常見的病原菌,生化反應

IMvC++一,腺酶試驗(一),H2s(一)o

專業(yè)實踐能力

1.沒有進行室內質控的實驗室不能參加室間質量評價。

2.D-二聚體是鑒別原發(fā)性纖溶癥和繼發(fā)性纖溶亢迸的重要

指標,前者正常,后者顯著增高。

3.Fico分層液法:是一種主要用于分離外周血中單個核細

胞的單次密度梯度離心分離法,離心后由到下分層依次為

稀釋的血漿層、單個核細胞層、粒細胞層和紅細胞層。

4.在一定范圍內,溫度升高抗原與抗體碰撞機會增多,使反

應加速

5.抗人球蛋白試驗是檢查不完全抗體的主要方法。自身免

疫性溶血性貧血和新生兒溶血病,血清或細胞不完全抗體

陽性。

6.姬姆薩染色對細胞核和寄生蟲著色效果好。

7.輕型珠蛋白合成障礙性貧血RBC直方圖顯示曲線波峰左

移,峰底變窄.

8.完全緩解時原粒細胞I型+H型(原單核+幼單核細胞或

原淋巴+幼淋巴細胞)<5%

9.再生性左移提示機體反應性強,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10.退行性左移表示機體反應性低下,骨髓釋放粒細胞功能

受抑制

11.阿米巴痢疾的大便性狀為暗紅色果醬樣,紅細胞多。

12.細菌性痢疾以黏液和膿細胞為主,可見巨噬細胞。

13.結核分枝桿菌的致病物質是脂質。

14.艾滋病相關性腹瀉中的寄生蟲是隱抱子蟲。

15.瑞氏染液是一種復合染料,其組成是酸性伊紅和堿性美

藍.

16.當RDW增大時說明紅細胞大小不一。

17.血脂異常預防的首選指標為LDLO

18.反映腎小球濾過率臨床常用的試驗是內生肌酊清除試

驗,

19.下列指標中可對微小心肌損傷做出診斷的是心肌肌鈣

蛋白(cTnT,cTno

20.雙向免疫擴散試驗中當抗體含量高時沉淀線靠近抗原

孔。

33.ELISA雙抗體夾心法是酶標記特異性抗體用于抗原的

檢測。

34.溶血空斑形成試驗用于檢測B細胞功能。

35.CD50用于測定總補體活性。

36.卡介苗的制備屬于毒力變異

37.在器官移植中,HLA配型最重要的是HLA-DRo

38.與強直性脊柱炎發(fā)病風險相關的基因屬于HA-B27

39.血細胞分析儀中間細胞群體積在90~160f。

40霍亂弧菌感染大便性狀為白色淘米水樣。

41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的主要特征:外周血涂片中紅細胞大

小不一、可見淚滴形紅細胞和巨型血小板;NAP積分增高。

骨髓多次穿刺為“干抽”。

42直接Coombs試驗是檢測紅細胞上的不完全抗體。

43尿素為體內蛋白質的終末小分子代謝產物。

44機體肌肉總量影響血肌酢濃度。

45機體肌肉總量影響血肌醉濃度。

46|2s:一個質控測定值超過2s質控限,作為警告。

47.13s:一個質控測定值超過質控限,則判斷為該分析批失

48.12s:當兩個連續(xù)的質控測定值同時超過+25或-25則判

斷為失控

49呼吸性堿中毒是原發(fā)PaC02下降

50急性胰腺炎時AMY明顯升高。

51嗜多色性紅細胞屬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

52.D-二聚體是鑒別原發(fā)性纖溶癥和繼發(fā)性纖溶亢迸的重

要指標,前者正常,后者顯著增高。

53載脂蛋白B100主要存在于LDLo

54脂蛋白A1主要存在于HDLO

55缺鐵性貧血表現(xiàn)為“核老質幼”的核質發(fā)育不平衡改

變。

56異形淋巴細胞增多常見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571gG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中。

581gM是初次體液免疫應答中最早出現(xiàn)的抗體。

59B細胞是在骨髓內發(fā)育成熟的淋巴細胞。

60.脾臟富含血管的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61DNA酶沙雷菌和變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陽性。

62膽汁七葉首試驗腸球菌陽性。

63精子能量的主要來源是精漿果糖。

64內源凝血途徑指由凝血因子刈被激活到IX。VIII

a-Ca2+-PF3復合物形成的過程

65HIV感染后,CD4+T細胞數(shù)量減少和功能缺陷。

66本周蛋白,為免疫球蛋白輕鏈又稱為凝溶蛋白。

60、溶血:因容器不潔、接觸水、強力振蕩、操作不慎等可

引起溶血,使紅細胞計數(shù)、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