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登飛來峰》《登幽州臺歌》比較閱讀教學設計_第1頁
人教部編版《登飛來峰》《登幽州臺歌》比較閱讀教學設計_第2頁
人教部編版《登飛來峰》《登幽州臺歌》比較閱讀教學設計_第3頁
人教部編版《登飛來峰》《登幽州臺歌》比較閱讀教學設計_第4頁
人教部編版《登飛來峰》《登幽州臺歌》比較閱讀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登飛來峰》《登幽州臺歌》比較閱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運用反復誦讀、斟詞酌句和結合背景等方法,賞析這兩首登高詩。

2.比較這兩首登高詩所承載的詩人情志,把握它們的不同之處和共同動因,理解中國古代文

人“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

【課前準備】

1.朗讀《登飛來峰》和《登幽州臺歌》兩首詩歌,疏通詞義。

2.自主閱讀《望岳》《登鸛雀樓》《登金陵鳳凰臺》《登岳陽樓》,熟悉內容,了解背景。

【教學過程】

一、分享詩句,熱身導入

孔子曾經(jīng)說過,君子登高必賦。"我國古典詩詞中,登高賦詩抒懷是一個傳統(tǒng)。古代文人

每逢登高,往往會有詩作,比如杜甫登高,就寫下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

詩句。那么,提到登高,你會想到哪些詩句呢?

(學生分享自己學過、讀過的登高詩句)

大家的積累還不錯。荀子說r吾嘗跤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眲③恼f“登山則情滿于

山”,登上高處,眼界開闊往往會觸動詩人內心的情感。今天,我們來賞讀兩首“登高詩”,品

味兩位詩人在登臨高處時,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懷。

二、品析情懷,比較不同

活動一:借助圖畫,通過誦讀和斟詞酌句,理解詩歌情感。

(-)蘇軾說:“詩畫本一律?!痹娛钦Z言的畫,畫是靜默的詩。請大家自由朗讀,感受詩人情感,

用詩中的詞句,為下面的兩幅畫各配一個"題”,并闡釋理由。

點撥:在畫上題寫詩文叫作“題”,“題”既可以直接使用詩中的原詞原句,也可以進行組合、做

些變化。

預設:學生配“題”可能出現(xiàn)的詞句。

1.《登飛來峰》。

“不畏浮云”一畫面中詩人眼前有層層浮云翻滾,和詩中“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相

符合。

“身在最高”一畫面中詩人站在山峰之巔,和詩中“自緣身在最高層”一句相符合。

2、《登幽州臺歌》。

“天地悠悠”一畫面中的留內,給人以蒼茫浩渺之感,詩句中的“天地悠悠”形容時間

久遠、空間廣闊,和畫面體現(xiàn)的情境一致。

“獨立愴然”一畫面中的詩人形單影只,在蒼茫天地間顯得十分渺小、孤單,詩句“獨

愴然而涕下”最能體現(xiàn)這一情境。

(-)斟詞酌句,你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學生交流討論,結合詩中詞語分析、回答。)

1.《登飛來峰》示例。

“飛來山上千尋塔”之“千尋”,用夸張修辭方法,極言其高,詩歌開頭便展現(xiàn)出詩人立足之高,

眼界不凡?!奥務f雞鳴見日升”之“日升”,虛寫日出,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充滿生命的活力,虛

寫比實寫更能讓我們感受到詩人的豪情滿懷、昂揚奮進;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這里借用了傳

說中“日出的時候,天雞鳴叫’的故事,極言眼前所見之廣闊。

明確:這兩句詩讓我們感受到王安石眼界的開闊和內心的澎湃。“不畏浮云遮望眼”之“浮云”,

指朝中奸佞、阻礙前行的閑難,這一句體現(xiàn)了詩人不怕任何阻攔勇往直前的勇氣?!白跃壣碓?/p>

最高層”之“最高層”,展現(xiàn)出詩人的自信。

2.《登幽州臺歌》示例。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r古人“來者”象征的是歷史上和后世可能會出現(xiàn)的賢君良相,

而這二者皆“不見”,便是“先賢無可求,后來無法見”,表現(xiàn)出詩人“賢君難遇”“知己難求’的悲嘆

和憤憤不平。

“念天地之悠悠“'悠悠”傳遞出在浩渺的時空、宏闊的境界中詩人內心的空蕩,再加上“念”

字,更表現(xiàn)出詩人反復思考、徘徊無定的狀態(tài)。

“獨愴然而涕下”:悠悠天地中的“獨”,更顯示出詩人的孤寂伶仃。“愴然“涕下”兩詞,從“愴”

和“涕”的偏旁可見,一個是心情,一個為神情,互為表里,反復強調,更顯其悲。

小結:南朝劉勰說“原夫登高之旨,蓋睹物興情”,讀登高詩,首先要關注作者登高所見

之物和筆下所抒之情。在為畫配題和斟酌詞句的過程中,我們對這兩個方面都有了更準確的

把握,基本理解了王安石的無畏自信和陳子昂的孤悲憂憤。

(三)誦讀這兩首詩。

教師朗讀指導:《登飛來峰》語調較高,層層揚起,前兩句語速稍放緩,以傳遞出宏闊

浩大的氣象,為后兩句的揚起蓄勢;后兩句語調要漸高,以傳遞出詩人情緒的層層推高?!兜?/p>

幽州臺歌》要放緩語速,適當延宕,讀出時空浩渺之感和詩人的孤獨、悲愴;重讀“不見”,以

傳遞詩人的不平之意;在“獨”“愴然”“涕下”這幾個詞上放媛、延長、停頓,語調低沉,以傳遞

詩人復雜的情緒。

活動二:閱讀材料,探尋登高之情的原因。同是登高,同樣遠眺,兩位詩人抒發(fā)的情感

卻如此迥異。請你和同桌共同閱讀助讀材料,試著探尋造成兩位詩人不同登高之感的深層原

因,并用簡潔的語言陳述你們的發(fā)現(xiàn)。(PPT)

【材料一】《登飛來峰》創(chuàng)作背景

慶歷二年(1042),21歲的王安石考中進士,隨即赴揚州任簽判,之后又升任鄴縣知

縣,治理一方,政績顯著。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29歲的王安石做知縣任

期到,在返回故鄉(xiāng)江西的途中,經(jīng)過飛來峰,登上峰頂,極目遠眺,寫下《登飛來峰》。

【材料二】《登幽州臺歌》創(chuàng)作背景陳子昂24歲舉進士,官至右拾遺。他對國家大略、

邊防事務頗有遠見,但因直言敢諫,仕途不順,曾蒙冤下獄。6年,契丹攻陷營州。

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擔任隨軍參謀。前線兵敗,陳子昂一再進誅,請求分兵抗敵,

武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陳子昂登上幽州臺,吟唱出《登幽州臺歌》。

(同桌一起閱讀材料,彼此交流,發(fā)表見解。)

明確:王安石之所以“不畏浮云”,是因為他初涉宦海,年少氣盛,所以自信無畏,躊躇滿志;

陳子昂的“愴然涕下”,不僅是因為無人賞識,賢君難遇,更是眼看國土淪喪敵手,滿腔壯志

卻無法實現(xiàn)的悲憤,是壯志難酬。同樣是登高,對于躊躇滿志的王安石來說,眼前盛景開闊

了他的胸襟,更激起了他的雄心;而對于壯志難酬的陳子昂而言,這浩遠蒼茫的景象更加深

了他的渺小感、孤悲感。二人情感的迥異,主要源自個人的遭際不同,作詩的背景相異。

活動三:補全語句,小結兩首詩歌的內容與詩人情感。

教師誦讀這兩首詩,學生聽讀思考,補充下面空格處的內容,為這兩首詩做小結。(PPT)

王安石獲浮云滾滾,感前景可期,陳子昂上幽州臺,念,嘆壯志

難酬。

提示:每空四個字,可以使用詩中的原詞原句,還可參考之前解讀詩意時所使用的詞語。

明確:無標準答案,合理即可。

三、深入解讀,悟其相似

1.再讀背景,結合史書中的評價,關注兩位詩人所抒情志的共同動因。

(~)王安石"前景可期,躊躇滿志”,陳子昂“賢君難遇,壯志難酬”,在二人不同的身世遭際

和登高情感背后,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共同點嗎?

明確:都是胸懷大志。

追問:是什么志向呢?

提示:回看助讀材料。

(學生閱讀助讀材料,快速提煉要點,回答。)

明確:王安石為官為民,造福一方;陳子昂懷抱利器,安定邊患。

2.閱讀下面史書中對這二人的評價,思考你對二人的“志”有沒有新的認識。(PPT)

“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端问?王安石傳》

“常欲奮身以答國士不可見危而惜身茍容—《陳氏別傳》(唐?盧藏用)

(學生暢談對史書中記載的理解,對王、陳二人的新認識。)

明確:史書的記載與評價告訴我們,王安石一生致力變革政法,為國為民;陳子昂始終奮身

不顧,憂國憂民。這二人都有經(jīng)世濟民之心,定國安邦之志。

(-)根據(jù)所發(fā)現(xiàn)的共同動因,完善之前的

“小結”(PPT)

王安石,藐浮云滾滾,感前景可期,陳子昂上幽州臺,念,嘆壯

志難酬。雖遭際各異,慨嘆有別,然同也。

明確:無固定答案,只要圍繞“報國之志”填寫即可。

四、拓展提升,舉一反三

活動四:拓展閱讀其他登高詩句,感受其中蘊含的詩人情懷。像這二位詩人一樣胸懷壯志,

登高抒懷的古代文人還有很多,請根據(jù)以下提示,補充詩句,并誦讀。(PPT)

青年杜甫雖進士落第,攀登東岳,卻朗聲道:

王之渙盡管賦閑,在鶴雀樓上,卻高歌云:

李白被排擠出長安,鳳凰臺上的他,不禁

長嘆:

暮年杜甫顛沛流離,獨倚岳陽樓,垂淚沉吟:

(學生根據(jù)提示,補充詩句。)

明確:青年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王之渙“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李白“總為浮

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暮年杜甫“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3

追問:從這些詩句中,任選一句說說你感受到的詩人有怎樣的登高之情?(PPT)

(學生任選一句,回答自己所感受到的詩人情感。)

小結:這些詩篇,或言壯志,或嘆悲愁,看似各不相同、不相關聯(lián),實則都源自詩人心

中的報國之志、為國之心,源自中國古代文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追求,源自“以天下為

己任”的責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