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影視人類學的角度看舌尖上的中國3500字(論文)】_第1頁
【從影視人類學的角度看舌尖上的中國3500字(論文)】_第2頁
【從影視人類學的角度看舌尖上的中國3500字(論文)】_第3頁
【從影視人類學的角度看舌尖上的中國3500字(論文)】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影視人類學的角度看《舌尖上的中國》目錄TOC\o"1-2"\h\u594【關鍵詞】飲食文化;《舌尖上的中國》;影視人類學 123118影視人類學視角下的美食文化 129029食物的來源 125833食物的加工 324111總結 4【摘要】《舌尖上的中國》是2012年播出的大型電視紀錄片,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驹蚴抢昧擞耙暶襟w獨特的大眾性、形象性、快捷性、音頻和圖像一體化的優(yōu)勢。在紀錄片中通過家庭、村莊、人等元素的記錄,展示了豐富的中國飲食文化的優(yōu)勢,那些辛勤勞動的、有著樸實笑容的勞動人民,是我們這個國家最真實的存在。【關鍵詞】飲食文化;《舌尖上的中國》;影視人類學《舌尖上的中國》以“食”為主題,通過這一人類共同的理念傳達了中國人的價值觀。它從社會學和人類學的角度對中國人的歷史傳承和飲食文化進行了深入的介紹、展現(xiàn)了地域文化與各族人民的生存狀態(tài),反映的是中華民族追求和諧、崇尚自然、堅韌頑強、闔家團圓的價值觀和生存觀,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仁”與“道”的完美展示。影視人類學視角下的美食文化人類學研究人類行為的一般問題以及對文化和社會現(xiàn)象的全面描述。影視人類學通過影視與影像來表達人類學原理,對該群體的文化緊進行記錄和展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于2011年拍攝。攝制組走遍全國,對每種食物的文化歷史進行了詳細的研究。每一種美食都是和有關聯(lián)的家庭、族群、人一起播出的。命運與美食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同時每一種美食都會介紹其文化歷史、生長環(huán)境以及制作過程,它反映了美食信息的完整性?!渡嗉馍系闹袊房梢苑譃槠邆€部分,分別是《五味的調和》、《廚房的秘密》、《時間的味道》、《轉化的靈感》、《主食的故事》、《自然的饋贈》、《我們的田野》。每一部分都介紹了5到7種傳統(tǒng)美食,每一種傳統(tǒng)美食都與一個人物故事息息相關,并且采用旁白的方式對傳統(tǒng)美食所用事食材、歷史背景做了人類學的介紹與考察。食物的來源在第一集《自然的饋贈》中,詳細介紹了蓮藕、松茸、冬筍等自然生長的原料,此外還介紹了圣武茂榮兄弟、卓瑪、老包和這些自然成分之間的關系。在介紹松茸的篇章中,首先介紹了松茸的起源以及云南的地理環(huán)境與松茸自然生長的關系。松茸一般生長在云南香格里拉的一片櫟樹和松樹混交林中,松茸的鮮保質期通常為一到兩天。接著是單珍卓瑪?shù)慕榻B,她帶領當?shù)夭孛褚允占唾I賣松茸為生,同時介紹了松茸在價值上的轉變歷史,曾經的藏族人民不喜歡吃松茸,松茸沒有消費市場,所以只有幾毛錢一斤,近幾年來,人們的生活習慣發(fā)生了變化,松茸成了大家口中的美食,價格也逐漸漲到了80元一斤??恐扇?,當?shù)鼐用衩刻於寄苡?00元的收入,在雨季忙碌的時候,勤勞的牧民能有上萬元的收入。當?shù)啬撩耠m然都是依靠松茸生存,但是始終遵循著自然的規(guī)律,它不破壞自然規(guī)律,采集松茸后,馬上用松針覆蓋菇坑,保護好菌絲。為了實現(xiàn)長久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每一位藏民都時刻遵守這古老的規(guī)矩。從這個影視片段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人類學對松茸的科學研究,論證松茸與族群的共生關系,更是從人類學角度了解當?shù)厮扇组L期生長的原因。茂榮圣武兄弟在湖北嘉魚湖挖藕,蓮藕本身就是一種富含都中營養(yǎng)物質的自然食材,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主要的蔬菜品種。在北方,蓮藕通常用于烹飪,在南方,蓮藕既是一道菜又是一種水果。茂榮和圣武兄弟們采摘藕的嘉魚區(qū)位于長江中游南岸。該地區(qū)有許多河流和湖泊,是我國主要的蓮藕產區(qū)?,F(xiàn)在還流行“男兒百日不離姜,女兒百日不離藕”的俗語。嘉魚蓮藕原本是天然產品,由于需求的不斷增長,現(xiàn)在主要是人工種植,然而,原生態(tài)的野生蓮藕是最受歡迎,也是最好的。盡管嘉魚蓮藕的人工栽培已經普及,但是當?shù)厝艘揽孔匀欢龅姆绞剑路鹪诓粩嗟母嬖V我們,人與自然的和諧。自然的饋贈不只有植物,還有動物。魚可能被認為是人類食物的第一種動物。人類學家一致認為,肉類對人類大腦的發(fā)育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開發(fā)人類的智力。對于依靠江河生存的族群來說,魚算是最容易獲得食物之一。在郭爾羅斯的大草原上有一個美麗的查干湖,它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之一,在這里有著胖頭魚、鯉魚、鰱魚等近70種魚類,幾千年來,當?shù)氐娜嗣褚呀浥c查干湖發(fā)展的密不可分,在那里已經形成了一種冬季捕魚的習慣。每年的捕魚季節(jié),當?shù)鼐用穸家e辦祭湖儀式,這已經成為了當?shù)貪O獵文化的代表。當?shù)厝藢竦淖鹁捶从沉巳藗儗ψ匀坏母屑ず途次?。這些捕魚的規(guī)矩和習俗是當?shù)厝嗣衽c自然和諧相處的展現(xiàn)形式。當?shù)氐娜嗣穸贾溃S護好大自然給予的饋贈,人和自然要和諧、平衡。在當?shù)兀麄冇兄轁O期,有一個習俗:不得捕撈五年以下的小魚。捕魚用的網有6英寸的網眼。捕魚季節(jié)僅限于冬季,就是為了能長久的和諧。這是人類在特定的自然環(huán)境下形成的生存智慧。這種生存智慧始終都存在于人們的生活起居當中,是一個民族獨有的精神特征,是中華民族在生存中領悟的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食物的加工在自然的饋贈與人類共生的發(fā)展中,在人類掌握的“火”之后,變研制處理各種各樣的食物烹制方法。古人在生活的過程中,發(fā)明了“灶”,加快了食物由生變熟的過程。中國的菜肴是豐富多樣的,這一點是西方所不能比擬的。孫中山先生曾說:在現(xiàn)代的文明進化中,一切都已落后之后,唯有飲食的發(fā)展,直到現(xiàn)在所有國家都無法企及。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中華民族古老的生存智慧?!渡嗉馍系闹袊返谖寮恰稄N房的秘密》。這一集中,我們見到了香菇灌湯包、西湖醋魚、咸鴨蛋、金絲蝦球等等。這些視頻都不是純原生態(tài)的,而是在廚房中加工出來的美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表現(xiàn)。這其中不僅有烹飪工具的變化,還有烹飪方式和烹飪技巧的發(fā)展。烹飪工具中最重要的就是“鍋”,在我們的歷史上,鍋經歷石鍋、陶鍋、銅鍋、鐵鍋、鋁鍋和鋼鍋?;鹋c鍋的誕生,讓人類的生活起居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食物也從生食變成了熟食。中國的黑陶工藝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前,而尼西黑陶是我國黑陶工藝的代表,距今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幾千年來,藏族人民一直在致力于傳承和保護這項傳統(tǒng)工藝。尼西的黑陶主要有三種用途,其中作為生活用具的最多,在尼西的許多村落中,依然還保留著制作黑陶用具的習慣,陶鍋是當?shù)夭刈迦嗣駨N房的重要用具,它選用純天然的陶土,采用傳統(tǒng)手工技藝制作。它耐高溫、散熱慢,讓它在食物的加工過程中保持食物的鮮美。烹飪方式的演變是人類探索如何把食物變得美味可口的最直接表現(xiàn)。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烹飪方法可以說是人類最優(yōu)秀的智慧結晶。在漫長的歷史中,我們發(fā)明了許多種烹飪方法,如燉、炯、燴、熏、貼、燴、扒、燒、爆、炒、醬、煮、蒸、烤、拌、煎、鹵、炸、烹、溜。在嶺南地區(qū),人們舉行“太公分豬肉”的儀式,由此誕生了“均安蒸豬”這道菜品。在傳統(tǒng)的農耕文明中,人們總是習慣的祈求神靈和先祖的庇佑,期望能讓族群得到上天的保護和恩賜。如今“太公分豬肉”的儀式依然廣泛的流傳在順德地區(qū)。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這種儀式產品已經逐步進入了人們的普通生活,儀式背后的宗教含義逐漸削弱,社會意義逐漸顯露。《舌尖上的中國》中介紹,“均安蒸豬”意見成為了當普通宴會上的菜品,這道菜品的背后是當?shù)厝俗鹄暇蠢?、團結友愛的文化傳統(tǒng)。烹飪技巧是人們對食材進行處理的手段,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刀工。中國傳統(tǒng)的刀工有直刀、片刀、斜刀、雕刀等等。通過種種精湛的刀工,能將各種食材加工成諸多形態(tài)。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五集中,居長龍演示了一道展現(xiàn)刀工技藝的菜品——大煮干絲。將一塊細嫩的豆腐切成均勻細小的干絲,這種技藝非一般人能夠做到。相傳在乾隆皇帝下江南中,揚州官員獻上“九絲湯”,深得皇帝贊許,隨著時代的變遷,“九絲湯”中的配料不斷的發(fā)生變化,但是干絲始終沒有變動,因此“九絲湯”改名為“大煮干絲”??偨Y《舌尖上的中國》在敘事風格上采取的是平鋪直述的方式,樸素自然,沒有懸念也沒有特別的技巧,只是非常自然的向觀眾陳述一個事實,一種理念,在每一集的每一個段落,利用旁白的進行自然轉折,例如在《五味的調和》中,從“甜”到“苦”的轉化,旁白只是非常自然的用“中國人在品嘗生活的甘甜之時,似乎也很善于欣賞苦”。《舌尖上的中國》這部記錄片,旁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真正做到了旁白與畫面的完美結合,通常來說,旁白過多會給人主觀太強的感覺,但是在這里兩者確沒有這種感覺,這種表達方式似乎也呼應了“順應自然”。進入電子信息化的時代,影視媒介就像是人類發(fā)展過程中自我審視的一面鏡子?!渡嗉馍系闹袊返木帉儚姆比A的都市到邊遠的村落,選取了60多個拍攝點記錄了我國大江南北的一道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