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救生艇筏、救助艇基本知識1.1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種類、結(jié)構(gòu)及屬具1.2
救生艇和救助艇的特性和設施1.3
救生艇和救助艇的配備及標志1.4
救生艇機器的操作1.5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存放、檢查及維護保養(yǎng)救生艇筏、救助艇基本知識1.1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種類、結(jié)構(gòu)11.1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種類、結(jié)構(gòu)及屬具
依照SOLAS公約及《海船救生設備規(guī)范》的要求,船舶必須配備相適應的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當船舶遇險時,可幫助船員和旅客迅速撤離難船,以保障船員和旅客的生命安全。此外,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還可用于救助他船遇險人員或落水人員或作聯(lián)絡交通工具等。1.1.1救生艇的種類、結(jié)構(gòu)及屬具救生艇是一種具有一定強度、穩(wěn)性、浮力,屬具備品齊全,并能搭載一定人員的剛性小艇,它的機動性和安全性優(yōu)于其他救生設備,因此,它是船舶救生設備中主要的脫險工具。1.1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種類、結(jié)構(gòu)及屬具
21.1.1.1救生艇的分類(1)按結(jié)構(gòu)形式分類救生艇按結(jié)構(gòu)形式不同可分為開敞式、部分封閉式和全封閉式救生艇三種。①開敞式救生艇開敞式救生艇是一種在艇緣以上部分沒有固定剛性頂篷裝置的救生艇。開敞式救生艇目前僅用于沿海小型船舶及內(nèi)陸水域船舶。開敞式救生艇如圖1-1所示。圖1-1開敞式救生艇1.1.1.1救生艇的分類圖1-1開敞式救生艇3②部分封閉式救生艇此類救生艇在艇的首、尾部各有不小于艇長20%的永久附連的剛性頂篷裝置。艇的中部兩舷設有可折式出入口,要求由1~2人可以從內(nèi)外兩面迅速地開啟或關閉;此類救生艇的出入口較封閉式救生艇大,在正常情況下登乘時,可方便較多人員從一舷或兩舷出入口同時登乘??烧凼匠鋈肟谶B同首尾部的剛性頂篷,在艇上部形成一個能擋風避雨的遮蔽;艇首、尾部的出口及兩舷的可折式出入口,在開啟時可用來通風,關閉時能防止海水和寒氣侵入。艇的登乘、釋放、瞭望、駕駛操作及屬具備品均滿足一般封閉式救生艇設計要求。這種救生艇既保留了開敞式救生艇的優(yōu)點,又克服了人員完全暴露在自然環(huán)境中的缺點。部分封閉式救生艇如圖1-2所示。圖1-2部分封閉式救生艇②部分封閉式救生艇圖1-2部分封閉式救生艇4部分封閉式救生艇的型號、主尺度等參數(shù)如表1-1所示。表1-1中國江陰耐波特船用設備公司部分封閉式救生艇產(chǎn)品介紹型號主尺度(m)乘員吊鉤間距(m)輕載(kg)重載(kg)NPT70P7.00×2.85×3.20586.528007150NPT80P8.00×2.85×3.20737.030608535NPT95P9.50×3.60×3.401309.0430013300NPT96P9.60×3.95×3.501509.2530016550部分封閉式救生艇的型號、主尺度等參數(shù)如表1-1所示。型號主5③全封閉式救生艇全封閉式救生艇是一種在艇的上部設有封閉型固定剛性頂篷裝置的救生艇。全封閉式救生艇如圖1-3所示。圖1-3全封閉式救生艇③全封閉式救生艇圖1-3全封閉式救生艇6(2)按建造材料分類救生艇按建造材料不同一般可分為鍍鋅鋼板艇、鋁合金艇、玻璃鋼艇等三種。①鍍鋅鋼板艇鍍鋅鋼板艇是指用鍍鋅鋼板焊接或鉚接而成的救生艇。它具有強度高、防碰能力強和水密性好等優(yōu)點。但鍍鋅鋼板艇質(zhì)量大,相對載重量減少;鋼板在海上易受海水腐蝕而影響其強度;另外,艇體受海水腐蝕后造成養(yǎng)護周期短、維護成本增加等缺陷,故現(xiàn)已極少使用。②鋁合金艇鋁合金艇是指用鋁合金材料做成艇殼的救生艇。鋁合金材料制成的艇具有較高的強度和水密性,質(zhì)量比鋼質(zhì)艇要輕一半左右,而且具有耐腐蝕、耐高溫、維護保養(yǎng)方便等優(yōu)點。但此類救生艇的制造成本較其他材料救生艇高,因此,通常配備在有特殊要求的危險品船上使用。③玻璃鋼艇玻璃鋼艇是指救生艇艇體材料由玻璃纖維布和環(huán)氧樹脂膠粘合在艇殼板和其他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上而制成的救生艇。它具有質(zhì)量輕、強度高、水密性好、制造成本低、維護保養(yǎng)方便等優(yōu)點。因此,目前玻璃鋼艇已被除有特殊要求的油輪以外的船舶廣泛采用。(2)按建造材料分類7(3)按功能分類①具有自行扶正功能救生艇具有自行扶正功能救生艇是指救生艇在海面受外力作用傾覆后,能自行恢復到正浮狀態(tài)的救生艇。全封閉式救生艇和部分封閉式救生艇均具有自行扶正的功能。②具有自供氣體系統(tǒng)救生艇有的全封閉式救生艇,為適應降落要求或所在船舶的特殊性,艇內(nèi)裝置有自供氣體系統(tǒng)(如運載有毒蒸氣或毒氣貨物的化學品液貨船和氣體運輸船)。此類救生艇在全部進口和開口均關閉的情況下航行時,救生艇內(nèi)空氣能保障艇內(nèi)人員安全和適宜呼吸。③耐火耐高溫救生艇耐火耐高溫救生艇是指艇殼表面采用阻燃耐火材料制成的全封閉式救生艇。耐火耐高溫救生艇主要裝配在運載閃點低于60℃貨物的油船、化學品液貨船、氣體運輸船上。④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通常裝配在干舷高度12~20m的高干舷船舶上,它是在全封閉式艇的基礎上加強結(jié)構(gòu)強度以承受艇在入水時的強沖擊力。(3)按功能分類8(4)按推進動力分類救生艇按推進動力一般分為兩種,即非機動救生艇和機動救生艇。①非機動救生艇非機動救生艇是指沒有機器作為動力源的救生艇。此類救生艇是靠人力劃槳和操作帆具,借助大自然的風力推艇前進?,F(xiàn)在船舶越來越少配備此類救生艇。②機動救生艇機動救生艇是指依靠柴油機作為推進動力的救生艇,由機器的運轉(zhuǎn)帶動螺旋槳旋轉(zhuǎn),從而推動水流使救生艇前進或后退。(4)按推進動力分類91.1.1.2救生艇的基本構(gòu)造與各部名稱救生艇由縱向的龍骨和橫向的肋骨構(gòu)成基本的骨架。(1)開敞式救生艇構(gòu)造與各部名稱在開敞式救生艇上,位于艇底中央由艇首至艇尾的方形龍骨為救生艇的主要縱向強力構(gòu)件;艇殼板與肋骨提供艇的橫向強度并保證艇體的水密,由其形成的容積提供艇的浮力;首柱和尾柱與龍骨相連接是兩舷艇殼板在首尾處的合攏構(gòu)件;縱座板和橫座板是供人員乘坐和劃槳的座位,同時也能增強救生艇縱向與橫向的強度;空氣箱為艇提供一定的儲備浮力;艇機和螺旋槳是其推進裝置;舵用于艇在航行時保持和改變航向。水密柜用于貯藏怕潮濕的食品、藥品等;物品箱用于存放艇上需要固定擱置的物品和器材。1.1.1.2救生艇的基本構(gòu)造與各部名稱10開敞式救生艇主要部位和名稱如圖1-4所示。圖1-4開敞式救生艇的結(jié)構(gòu)與各部名稱1-系纜環(huán);2-吊艇鉤;3-桅箍;4-橫座板;5-腳踏板;6-舵柄;7-舵葉;8-舵槳座;9-排水孔;10-縱座板;11-羊角;12-空氣箱;13-槳叉;14-扶手繩;15-龍骨;16-舵鈕;17-舵針;18-扶手柄開敞式救生艇主要部位和名稱如圖1-4所示。圖1-4開敞式救11(2)部分封閉式救生艇結(jié)構(gòu)與設備部分封閉式救生艇的基本結(jié)構(gòu)與一般救生艇相同。部分封閉式救生艇的兩舷出入口較全封閉式艇寬敞,以方便較多人員的登乘;在海上風浪小和天氣炎熱時,可開啟尾艙門和兩舷的出入口通風、采光;當風浪較大或天氣寒冷時可關閉所有出入口,在所有出入口關閉后仍有足夠供乘員所需的空氣進入。此類救生艇自然采光的水密窗通常較封閉式救生艇多,并集中設置在艇的后半部頂篷上;艇在釋放或航行時,柴油機的啟動、運行、停車和救生艇脫鉤釋放裝置的操作可由駕駛?cè)藛T在駕駛位置一人遙控操作。部分封閉式救生艇外觀與部分結(jié)構(gòu)如圖1-5所示。圖1-5部分封閉式救生艇結(jié)構(gòu)與設備(a)開啟所有出入口航行;(b)艙內(nèi)雙層座位設施;(c)集中駕駛操作臺(2)部分封閉式救生艇結(jié)構(gòu)與設備圖1-5部分封閉式救生艇結(jié)構(gòu)12①前、后應急出入口:艇后面門式出入口較前面圓窗式緊急出口大,作用是方便艇員吊艇掛鉤或帶纜操作,以及在緊急狀態(tài)下人員逃離或便于直升機營救艇員。②兩舷出入口:為方便人員登乘,兩舷出入口設計較封閉式艇大,并由1~2人即可開啟或關閉。在風浪小時,可開啟出入口通風采光。如圖1-5(a)所示。③座位布置:此類救生艇額定乘員較一般艇多,為充分利用艇內(nèi)空間通常在艇內(nèi)兩側(cè)縱向設計上下兩行縱向座位,每個座位處均設有安全帶。如圖1-5(b)所示。④釋放方法:通常采用重力式吊艇架釋放。脫鉤時,由艇長在駕駛位操縱聯(lián)動脫鉤裝置脫鉤。⑤駕駛操作:由一人即可集中駕駛操作。集中駕駛操作臺如圖1-5(c)所示。①前、后應急出入口:艇后面門式出入口較前面圓窗式緊急13(3)全封閉式救生艇各部名稱及特點全封閉式救生艇與一般機動救生艇的基本結(jié)構(gòu)相同,但它具有可封閉型剛性頂篷裝置,可防止煙霧、熱氣和海水侵入艇內(nèi)。全封閉式救生艇各部名稱簡介如圖1-6所示。圖1-6全封閉式救生艇結(jié)構(gòu)圖(3)全封閉式救生艇各部名稱及特點圖1-6全封閉式救生艇結(jié)14①全封閉式救生艇艇機的功率比一般救生艇的艇機功率稍大些。②全封閉式救生艇內(nèi)柴油機汽缸蓋上的排氣管與進氣管相連,以使柴油機工作時排出的油氣不致污染艇內(nèi)空氣。③艇頂部有灑水降溫系統(tǒng),它由海底閥、過濾器、水泵、管路、噴嘴、傳動帶和緊張輪組成。工作時由柴油機上一根三角傳動皮帶帶動海水泵工作,供給艇頂部的灑水裝置給水面以上的艇殼灑水降溫,以便艇在烈日暴曬或通過火區(qū)時安全航行。水泵的排量可達70t/h。④特殊船舶的封閉救生艇內(nèi)設有自供氣體系統(tǒng),當救生艇通過海面油火區(qū)時,在全部進口和開口關閉情況下給艇內(nèi)乘員提供呼吸所需的空氣和給柴油機供氣,艇內(nèi)空氣能保持安全和適宜于人員呼吸。該系統(tǒng)由4個空氣瓶、輸氣管、出氣嘴、閥件和壓力表組成,空氣瓶分別放置在艇前部左、右側(cè)縱向座板下。每個氣瓶口有一個截止閥,每兩個氣瓶為一組,兩組共用一個減壓器和一個放氣旋塞。平時應檢查瓶內(nèi)氣體是否充滿,方法為將減壓器的調(diào)節(jié)手柄逆時針方向旋松,然后打開一個氣瓶的瓶頭閥,此時壓力表顯示的數(shù)值如在12.7~14.7MPa范圍內(nèi)說明是充滿的。檢查完畢后,應順時針旋緊減壓器的調(diào)節(jié)手柄,打開放氣塞排除檢驗用的氣體。①全封閉式救生艇艇機的功率比一般救生艇的艇機功率稍大些。15⑤艇內(nèi)裝備有供柴油機啟動及照明用的12V蓄電池,裝在一個密封的箱內(nèi),其中有一通氣管使蓄電池產(chǎn)生的氫氣由該管排出艇外。⑥在艇的頂部裝有菌形手輪或螺桿控制的通風筒。當艇在正常航行時可打開通風筒用以向艇內(nèi)通風;艇在通過火區(qū)時,可人工關閉通風筒。⑦為滿足救生艇額定乘員的搭乘,通常在艇內(nèi)設計上下兩排座位;每個標明的座位處均設一根安全帶,安全帶的設計應保證在救生艇處于翻覆位置時能將體重為100kg的人員牢固地縛在原座位處。⑧救生艇前后緊急出口的主要作用是便于艇員掛鉤和帶纜,以及便于直升機營救艇員。在風浪小時,也可以開啟用于通風采光。⑨艇外頂篷兩側(cè)扶手是為方便人員登、離救生艇或為保障艇員在艇外作業(yè)時的安全而設計的。⑩劃槳孔的作用,平時可作為舷窗協(xié)助瞭望;當艇機出現(xiàn)故障或燃油耗盡時,打開劃槳孔,伸出槳劃動水面使艇前進。11柴油機和齒輪箱的操縱可由一名駕駛?cè)藛T在駕駛位置控制操作,亦可在機器位置直接操作。12救生艇釋放時的脫鉤方式可由操縱人員在駕駛位置操縱首尾聯(lián)動脫鉤裝置。⑤艇內(nèi)裝備有供柴油機啟動及照明用的12V蓄電池,裝在一個密封16(4)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結(jié)構(gòu)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是在全封閉式艇的基礎上加強結(jié)構(gòu)強度,以承受救生艇在自由入水時的強大沖擊力。①自由降落救生艇通常設計有自供氣體系統(tǒng)。②自由降落救生艇的乘員定額,應為不影響推進裝置或任何救生艇屬具操作條件下可提供的座位數(shù)量。艇員的座位設置為低姿面向艇尾。座位的寬度至少為430mm,座位靠背應高出座位至少1000mm,座位靠背前面的空間至少為635mm,座位上均設有安全帶。③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存放時,首朝下、尾在上,縱向斜置安裝在船尾特定的存放架上;緊急釋放時,艇隨自身重力沿滑道滑出存放架入水;回收時,由液壓桿推動門形吊艇架至舷外,松出吊艇索,再用吊艇鉤將艇吊起、復位、鎖定。(4)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結(jié)構(gòu)17④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的登乘口通常設計為尾門式。人員登乘或離艇均在艇尾處的登乘平臺進行。⑤艇后頂部凸起的窗口,四面為水密型鋼化玻璃,可提供360°視域,以方便駕駛?cè)藛T瞭望和操縱救生艇。⑥為保障艇在自由下滑入水時的安全,艇的頂部兩側(cè)通常不設安全扶手和附屬裝置;艇的制造材料通常為玻璃鋼。⑦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柴油機的啟動、釋放前的報警和脫鉤裝置的操作等,可由艇長在駕駛位置一人操作。⑧船舶只能配備一艘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和與之配套的存放裝置。④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的登乘口通常設計為尾門式。人員登乘或離艇181-駕駛員座位;2-正常釋放手柄;3-控制面板;4-備品箱;5-輸水管;6-手搖泵;7-水箱;8-屬具箱;9-空氣瓶;10-座位;11-灑水泵;12-發(fā)動機;13-油箱;14-主軸;15-托泥板;16-導流管;17-螺旋槳;18-舵桿;19-柴油機排氣管;20-應急釋放手柄;21-釋放鉤;22-后起吊裝置;23-吊艇索固定座;24-雷達反射器;25-示位燈;26-分水斗;27-灑水管;28-反光帶;29-救生索;30-前起吊裝置;31-拖帶樁;32-應急操舵手柄;33-雨水收集器;34-瞭望窗;35-尾門;36-通氣閥;37-充電器插頭圖1-7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結(jié)構(gòu)自由降落入水救生艇結(jié)構(gòu)如圖1-7所示。1-駕駛員座位;2-正常釋放手柄;3-控制面板;4-備品箱;191.1.1.3救生艇的屬具每艘救生艇的正常屬具應包括:(1)除自由降落救生艇外,其他救生艇應配備足夠數(shù)量的可浮槳1套,以供在平靜海面人力劃槳航行使用。所配備的每支槳應備齊槳叉、槳架或等效裝置。槳架或槳叉應以短繩或鏈條系于艇上。(2)可浮水瓢1只,水桶2只。(3)救生手冊1本。(4)具有發(fā)光劑或適當照明裝置的操舵羅經(jīng)1只。在全封閉救生艇,該羅經(jīng)應固定在操舵位置;對任何其他救生艇,必要時應為該羅經(jīng)配備1只羅經(jīng)柜以保護它免受氣候影響,并且應配備支架裝置。(5)適當尺度的海錨1只。配有浸濕時還可以用手緊握的耐震錨索和收錨索各1根,長度不少于艇長的3~4倍,其強度在任何海況下均應適用。(6)每艘救生艇應配備有效的首纜2根。其長度不少于從救生艇存放位置至最輕載水線距離的2倍,或15m,取其長者。(7)太平斧2把,分別置于救生艇首、尾部。1.1.1.3救生艇的屬具20(8)水密容器數(shù)個,內(nèi)裝總量為救生艇額定乘員每人3L的淡水。(9)救生應急口糧,按救生艇額定乘員總數(shù),每人配備不少于10000kJ(2400千卡)熱量的口糧,該口糧應保存于氣密包裝內(nèi)并存放在水密容器內(nèi)。(10)附有短繩的不銹水勺1個;無毒不銹飲水量杯1個。(11)紅色降落傘火箭信號4支,手持紅光火焰信號6支,橙黃色煙霧信號2個,貯存于水密容器內(nèi)。(12)適于發(fā)送莫爾斯通訊信號的防水手電筒1只,連同1副備用電池及1只備用燈泡裝在防水容器內(nèi)。(13)日光信號鏡1面,包括與船舶和飛機通信聯(lián)絡方法須知。(14)裝在防水容器內(nèi)的SOLAS公約所規(guī)定的救生信號圖解說明表1張,該圖解說明用防水硬紙制成。(15)哨笛或等效的音響號具1只。(16)急救藥包1個,置于使用后可蓋緊的水密容器內(nèi)。(17)每人配備足夠48h用量的防暈船藥和清潔袋1個。(8)水密容器數(shù)個,內(nèi)裝總量為救生艇額定乘員每人3L的淡水。21(18)以短繩系于艇上的水手刀1把。(19)開罐頭刀3把。(20)系有長度不小于30m浮索的可浮救助環(huán)2個。(21)如果救生艇不是自動舀水的,應為有效的舀水配備1臺手搖泵。(22)釣魚用具1套。(23)適用于撲滅油類火災的手提滅火器1具。(24)對發(fā)動機及其附件作小調(diào)整用的工具1套。(25)探照燈1具,探照燈照射垂直和水平扇面至少為6°,所測的光強為2500cd,連續(xù)工作不少于3h。(26)帶鉤艇篙2支。挽鉤朝艇首方向縱向擱置在艇橫座板中間。(27)有效的雷達反射器1具,裝入水密袋內(nèi)。(28)足供不少于10%救生艇額定乘員使用的保溫用具,或2具,取其大者。(18)以短繩系于艇上的水手刀1把。22(29)配備適用于船舶營運航區(qū)預期溫度范圍內(nèi)的燃料,而且應足夠供滿載額定乘員和屬具的救生艇以6kn的速度運轉(zhuǎn)不少于24h。(30)應備有啟動和操作發(fā)動機的防水須知,并張貼在發(fā)動機啟動控制器械附近明顯處。如主管機關考慮該船所從事的航線性質(zhì)與持續(xù)時間,認為上述(9)和(22)條所規(guī)定的屬具為不必要者,主管機關可準予免除。除帶鉤艇篙不予固定外,其他各項救生艇的屬具應進行綁扎或貯存在柜內(nèi)或艙室內(nèi),屬具的系縛方式應不妨礙任何棄船步驟的實施。(29)配備適用于船舶營運航區(qū)預期溫度范圍內(nèi)的燃料,而且應足231.1.2救生筏的種類、結(jié)構(gòu)及屬具救生筏是船舶配備的第二種較大型救生設備。它具有一定的浮力、強度、穩(wěn)性;有遮風擋雨、御寒的篷帳和供求生人員食用的口糧、淡水及必要的屬具備品等。當船舶遇險時,它能迅速地由船員釋放或自動釋放后漂浮于水面供人員登乘。其優(yōu)點為體積小、質(zhì)量輕、操作簡單、釋放快速;缺點是無自航能力,釋放后在水面易呈傾覆狀態(tài),必須人工扶正,橡膠筏體易受損浸水和漏氣等。1.1.2救生筏的種類、結(jié)構(gòu)及屬具241.1.2.1救生筏的種類救生筏按其結(jié)構(gòu)形式可分為剛性救生筏和充氣救生筏兩類。前者的主體結(jié)構(gòu)用剛性材料制成;后者則以橡膠和尼龍布作為主要制造材料。充氣救生筏又分為氣脹式救生筏、氣脹式救生浮具以及氣脹式自扶正救生筏等。目前海上船舶常用的是氣脹式救生筏,通常簡稱為救生筏。(1)剛性救生筏剛性救生筏也稱傳統(tǒng)式救生筏,其結(jié)構(gòu)是在救生筏的四周使用鍍鋅鐵皮、鋁合金板、不銹鋼板或硬質(zhì)塑料類材料制成若干個聯(lián)體空氣箱作為救生筏的主體浮力部分,然后外覆蓋或不覆蓋阻燃材料;筏的頂部設有固定式剛性頂篷和出入口,筏的底部為木質(zhì)花格板。平時固定存放在船舷邊斜面滑架上或駕駛臺甲板處,釋放時打釋放器固定鉤,筏便由滑架自行滑落下水或是用吊筏架釋放下水。此類救生筏最大的特點是結(jié)構(gòu)簡易、造價低廉;但其體積大、笨重且載員少,存放占地面積大,釋放、維護和登乘不及氣脹式救生筏方便,故目前已極少見。1.1.2.1救生筏的種類25(2)充氣救生筏①氣脹式救生筏此類救生筏由用橡膠材料制成的上下浮胎提供浮力,以雙層防水尼龍布制成篷帳,用氣體充脹成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等帶有篷帳的小筏。救生筏體疊起后和屬具一起存放在玻璃鋼存放筒內(nèi)。氣脹式救生筏的釋放形式有兩種,即機械吊放式和拋投式。機械吊放式筏在入水前已充氣完畢;拋投式救生筏則在海面充氣成形,在充氣成形過程中救生筏可能呈傾覆狀態(tài),這樣一來則需要人工下水扶正后才能供人員登乘使用。氣脹式救生筏及存放筒如圖1-8所示。圖1-8氣脹式救生筏及存放筒(a)救生筏存放筒;(b)氣脹式救生筏成形后(2)充氣救生筏圖1-8氣脹式救生筏及存放筒26②氣脹式救生浮具氣脹式救生浮具除沒有篷帳外,其制造材料、主體結(jié)構(gòu)、性能要求、成形過程、存放要求、屬具配備等,均與氣脹式救生筏相同,但釋放方法僅有拋投式。氣脹式救生浮具如圖1-9所示。圖1-9氣脹式兩面可用救生浮具(a)救生浮具外形;(b)載滿人員的救生浮具②氣脹式救生浮具27(3)氣脹式自扶正救生筏氣脹式自扶正救生筏在釋放過程中一旦在海面處于傾覆狀況,由于筏頂部呈圓形狀,可減少與水的接觸面,筏體及屬具的重量之和使其重心在救生筏底部,待救生筏充氣成形完畢后即可自行扶正。氣脹式自扶正救生筏如圖1-10所示。圖1-10氣脹式自扶正救生筏及自行扶正過程(a)氣脹式自扶正救生筏外形圖;(b)自行扶正過程(3)氣脹式自扶正救生筏281.1.2.2氣脹式救生筏的結(jié)構(gòu)氣脹式救生筏主要用橡膠和尼龍布等材料制成,以CO2氣體充脹成圓形或多邊形帶有頂篷的小筏。其結(jié)構(gòu)主要由筏體、篷柱、篷帳和筏底四部分組成。具體結(jié)構(gòu)為:(1)筏體筏體即上下浮胎。救生筏上下浮胎為兩個相互獨立的氣密浮胎,以提供足夠的浮力,當任意一浮胎損壞時,另一浮胎足以提供額定乘員和屬具對浮力的要求;在上浮胎與篷柱連接處分別有兩個單向閥向篷柱充氣,當上浮胎損壞時,篷柱仍能保持支撐狀態(tài)。(2)篷柱篷柱是與上浮胎相連,用于支撐篷帳的圓柱形氣室。由于篷柱以單向閥進氣,即使上浮胎滲漏也不會受影響,仍能保持直立;篷柱頂部設有排氣閥,不設補氣閥。(3)篷帳篷帳由雙層尼龍防水膠布制成,粘貼在篷柱和上浮胎上,起防浪、避風、遮雨、防曬等作用。篷帳內(nèi)層為淺色,給乘員以舒適和安靜感;篷帳外表為橙黃色,以易于被發(fā)現(xiàn)。篷帳在救生筏降落中和到達水面時能自動撐起。篷帳上至少設有一個觀察窗。1.1.2.2氣脹式救生筏的結(jié)構(gòu)29(4)雙層底雙層底與下浮胎相連,以保障筏體水密性和增加筏體強度;雙層筏底充氣后形成一個氣室,起到防寒、隔熱降溫作用。當天氣炎熱時,將雙層底內(nèi)氣體放掉,利用海水直接接觸雙層筏底可以降低筏內(nèi)溫度;當天氣寒冷時,可用手動風箱充氣成雙層隔艙,以減少筏內(nèi)熱量的散失。(5)充氣鋼瓶救生筏裝有兩只高壓鋼瓶(6人筏除外),鋼瓶頂部附有瓶頭閥,只要拉動充氣拉索將瓶頭閥打開,即可自動分別給上下浮胎、篷柱和筏底充氣。瓶內(nèi)裝有CO2氣體和部分N2。瓶內(nèi)N2的主要作用是在-30℃時,CO2的壓力降低且氣化使瓶口出現(xiàn)“雪片”狀導致充氣緩慢時,N2能在低溫環(huán)境里滿足救生筏對充氣時間的要求。
CO2鋼瓶總質(zhì)量為6.75kg,其中CO2重1.7kg,N2重0.02kg。(6)平衡袋與提拎繩平衡袋是設在下浮胎底部四個角上的橡膠袋,每只袋上有3~4個圓形小孔。救生筏正常在海面漂浮時,平衡袋內(nèi)充滿海水,以增加筏的穩(wěn)性、阻力和平衡,此時,提拎繩處于松弛狀態(tài);在救生筏需要前進或被拖曳時,收緊提拎繩,可排除袋內(nèi)海水,減小救生筏前進的阻力,加快航速。(4)雙層底30(7)扶正帶扶正帶裝設在筏的底部,從有鋼瓶一側(cè)向?qū)粋?cè)引伸,形成“H”、“Y”等字形,當筏在水中處于傾覆狀態(tài)時,用于幫助人力扶正救生筏。(8)示位燈與照明燈它們是可由人工控制的光源,其能源來自海水電池或蓄電池。照明燈裝在筏內(nèi)篷柱中央下側(cè),夜間漂浮時提供筏內(nèi)照明;示位燈裝在篷柱外頂部,發(fā)出白色環(huán)照頻閃燈光,在晴朗黑夜里能見距離至少為2nmile,用以標明筏的位置。示位燈光強4.3cd,照明燈光強0.5cd,均可供持續(xù)照明12h。(9)內(nèi)、外扶手繩內(nèi)扶手繩裝備在除入口處以外的筏內(nèi)上下浮胎之間,供筏內(nèi)人員在救生筏搖擺時抓扶;外扶手繩裝在除入口以外的筏體外上下浮胎之間,供水中人員攀扶。(7)扶正帶31(10)安全閥與排氣閥在一側(cè)門簾旁內(nèi)側(cè)的上、下浮胎各有一個安全閥;在上、下浮胎外側(cè)和篷柱頂部及筏內(nèi)底部各有一個排氣閥。篷柱僅設排氣閥。①安全閥的作用安全閥的工作壓力為10.67kPa(80mmHg)。當救生筏的筏體氣壓超過原設計工作壓力兩倍時,安全閥自動開啟排氣并發(fā)出尖叫聲,直至達到設定工作壓力時為止;在上浮胎或下浮胎及篷柱壓力不足時,可通過安全閥進行補氣。②排氣閥的作用在救生筏年度檢測時,用其放掉筏內(nèi)充進的試驗氣體,以便收藏。(11)軟梯與登筏踏板設在筏的入口處下浮胎下面,供水中人員攀登筏用。①軟梯以繩索或帆布帶外套橡膠管制成的2~3級軟階梯。軟梯的最下級位于救生筏最輕載水線以下0.4m處。②登筏踏板登筏踏板是在入口處與下浮胎相連的氣脹式橡膠小平臺,氣體由下浮胎提供。至少應在一個入口處安裝一個登筏踏板,它能承受一名體重100kg的人員坐或跪而不抓住救生筏的任何其他部位,以使人員能從海上登筏。(10)安全閥與排氣閥32(12)出入口和門簾
8人以上的救生筏設兩個對稱的出入口,每個出入口處有明顯的標志,并裝有防浪御寒的雙層門簾。關閉出入口時,外層門簾自上向下、內(nèi)層門簾自下向上分別扣系在上浮胎和篷帳上。(13)雨水溝救生筏篷帳外兩側(cè)中部各有一條凸出的弧形膠布流水溝,溝底部有一橡膠管通向筏內(nèi)懸掛的積水袋,以便下雨時收集雨水和露水。(14)首纜每只筏配有直徑為10mm、長度為15m的首纜一根。救生筏在存放位置時,首纜末端系在船舶上;在首纜與瓶頭閥連接處連有一根長約1m的充氣拉繩固定在充氣鋼瓶瓶頭閥的破膜閘刀上;首纜在未拉開時,有規(guī)律地往復排列在筒內(nèi)塑料繩板上與筏體一起置于存放筒內(nèi),其布置應保障救生筏在脫開和充氣時不致被下沉中的船舶拖沉。(15)薄弱環(huán)在首纜與筏體連接間有一根長70cm的薄弱環(huán)(易斷繩),在救生筏首纜張力為(2.2±0.4)kN時自動斷開。(12)出入口和門簾33氣脹式救生筏結(jié)構(gòu)如圖1-11所示。圖1-11氣脹式救生筏結(jié)構(gòu)1-篷柱;2-上浮胎;3-下浮胎;4-筏底;5-內(nèi)扶手繩;6-攀登扶手;7-登筏踏板;8-外扶手繩;9-充氣鋼瓶;10-屬具備品包;11-登乘梯;12-救生環(huán);13-補氣閥;14-下門簾;15-出入口;16-示位燈;17-提拎繩;18-平衡袋;19-雨水溝;20-篷帳氣脹式救生筏結(jié)構(gòu)如圖1-11所示。圖1-11氣脹式救生筏結(jié)構(gòu)341.1.2.3氣脹式救生筏的屬具每只救生筏的正常屬具應包括:(1)哨笛或等效的音響號具1只(浸水24h仍有效,可聽距離0.5nmile)。(2)裝有可浮型的圓頭木柄非折疊式小刀1把,并系以短繩存放在上浮胎內(nèi)側(cè)靠近首纜與救生筏系連處的袋子內(nèi)。另外,乘員定額為13人或以上的救生筏應加配1把折疊式小刀。(3)海綿2塊。用以排除筏內(nèi)積水,保持筏內(nèi)干燥。(4)開罐頭刀3把(帶特殊開罐頭葉片的安全小刀可滿足本要求)。(5)適于發(fā)送莫爾斯通訊信號的防水手電筒1個,連同備用電池1副及備用燈泡1只,裝在同一防水容器內(nèi)。(6)有效的雷達反射器1具。雷達反射器由多邊形橙黃色尼龍布或鋁合金片組成,平時疊放保存于水密容器內(nèi)。①雷達反射器的作用:增強救援船舶和飛機的雷達接收信號。②雷達反射器的使用方法:求生登上艇、筏后,由2節(jié)專用金屬桿固定支撐至艇、筏外頂部或救生艇的桅桿上。1.1.2.3氣脹式救生筏的屬具35
雷達反射器如圖1-12所示。(7)紅色降落傘火箭信號4支。(8)手持紅光火焰信號6支。(9)橙色煙霧信號2支。(10)無毒、不銹材料制成,帶刻度飲水量杯1只。(11)急救箱:箱內(nèi)配有常規(guī)的急救藥品、器件等,存放于水密容器內(nèi)。(12)救生環(huán):救生筏上配有1只橙黃色橡膠或塑料制成的內(nèi)徑11.5cm、外徑14.5cm的可浮救生環(huán),并系有直徑為0.4cm、長度為30m的尼龍小繩,用于救助水中人員。救生環(huán)如圖1-13所示。圖1-12尼龍雷達反射器圖1-13救生環(huán)雷達反射器如圖1-12所示。圖1-12尼龍雷達反射36(13)海錨:救生筏上配備尼龍布制成的海錨2只。一只備用,另一只固定在救生筏上,海錨及其錨索和回收索應具有足以適于一切海況的強度,其系固方法應使海錨在救生筏充氣到達水面時以穩(wěn)定的方式頂風;海錨配有耐震錨索和回收索各1根,海錨及錨索的每端都應設有旋轉(zhuǎn)環(huán)。永久性地固定在吊架降落救生筏上和安裝在客船救生筏上的海錨只供人工釋放,所有其他的救生筏應配備當救生筏充氣時能自動布放的海錨。救生筏所配海錨與救生艇海錨作用相同、形狀相似,但大小和材料不同。救生艇海錨比救生筏海錨大。救生艇海錨如圖1-14所示。圖1-14救生艇海錨(13)海錨:救生筏上配備尼龍布制成的海錨2只。一只備用,另37(14)應急口糧:應配備總數(shù)為救生筏額定乘員每個人不少于10000kJ(2400千卡)熱量的口糧,口糧應保存于真空包裝袋內(nèi)并收存于水密容器中。(15)淡水:水密容器數(shù)個,內(nèi)裝總量為救生筏額定乘員每個人1.5L的淡水。(16)日光信號鏡1面。連同與船舶和飛機通信用法須知1本。(17)印在防水硬紙上或裝在防水容器內(nèi)的救生信號圖解說明表1張。(18)釣魚用具1套。(19)可浮劃槳:每只筏內(nèi)配備2只塑料短柄手劃槳,用于人力劃動救生筏。救生筏可浮劃槳如圖1-15所示。圖1-15救生筏用手劃槳(14)應急口糧:應配備總數(shù)為救生筏額定乘員每個人不少于1038(20)乘員定額不超過12人的救生筏配可浮水瓢1只,乘員定額為13人或以上的救生筏配可浮水瓢2只。(21)足供10%救生筏額定乘員使用的保溫用具,或2件,取其大者。(22)救生須知1本。(23)緊急行動須知1本。(24)救生筏額定乘員每個人配備足夠用48小時的防暈船藥和清潔袋1個。(20)乘員定額不超過12人的救生筏配可浮水瓢1只,乘員定額39圖1-16救生筏充氣器1.1.2.4氣脹式救生筏的附加屬具(1)修補浮力分隔艙的修補工具1套。(2)充氣泵和充氣器1個。充氣器如圖1-16所示。(3)配在充氣救生筏上的小刀或剪刀應是安全型的。救生筏屬具應存放在容器內(nèi)。圖1-16救生筏充氣器1.1.2.4氣脹式救生筏的附加屬具401.1.3救助艇的種類及屬具救助艇系指為救助海上遇險人員及集結(jié)救生艇筏而設計的特殊救生艇。為了更安全地、更快捷地救助遇險人員和集結(jié)海上救生艇筏,船舶必須按規(guī)定配備救助艇。1.1.3.1救助艇的種類救助艇的種類可分為剛性救助艇、充氣式救助艇和剛性與充氣混合式救助艇。剛性救助艇指由剛性材料構(gòu)成的救助艇。(1)剛性救助艇剛性救助艇是由阻燃玻璃鋼制成,在內(nèi)殼與外殼充滿了聚氨酯泡沫,提供給救助艇足夠的浮力。如果在水線面下的船體有損壞,浮體仍可提供足夠的浮力使艇在安全水平面上漂浮。救助艇兩側(cè)設有耐油不吸泡沫護舷,外有兩層緊固橡膠以便更換。救助艇兩側(cè)設有鋼性扶手以便乘員上下,自泄式甲板確保進入艇內(nèi)的海水快速排放。高速救助艇配備自扶正空氣箱,滿足客貨滾裝輪的使用要求和LSA、CODE及MSC/CIRC809規(guī)范要求。1.1.3救助艇的種類及屬具41
剛性救助艇又分為開敞式和封閉式兩種。開敞式救助艇在釋放、回收、實施水上集結(jié)和救助操作等方面較封閉式救助艇更加方便。為此,開敞式救助艇為目前最常見的救助艇。剛性救助艇設置舷內(nèi)發(fā)動機,駕駛操作裝置通常設在艇的右前位置。剛性救助艇如圖1-17所示。圖1-17剛性救助艇(a)封閉式救助艇;(b)開敞式救助艇剛性救助艇又分為開敞式和封閉式兩種。開敞式救助艇在釋42(2)充氣式救助艇充氣式救助艇的艇體主要是由橡膠材料制成的浮力艙和艇底構(gòu)成。其浮力由5個或2個體積大致相等的獨立浮力艙提供。浮力艙的布置能在任一浮力艙損壞時,未損壞的浮力艙仍能支持該救助艇的額定乘員。充氣式救助艇一般配備艇尾舷外汽油發(fā)動機,如1998年夏季我國南方解放軍抗洪搶險所用的橡膠沖鋒舟。充氣式救助艇如圖1-18所示。(3)剛性與充氣混合式救助艇該種救助艇構(gòu)造材料中既有剛性材料又有橡膠材料,現(xiàn)已極少使用。圖1-18充氣式救助艇(2)充氣式救助艇圖1-18充氣式救助艇431.1.3.2救助艇的屬具每艘救助艇的正常屬具包括:(1)足夠數(shù)量的可浮手劃槳1套,以供在平靜海面劃槳前進。每支槳應配齊槳架、槳叉或等效裝置。槳架或槳叉應以短繩或鏈條系于艇上。(2)可浮水瓢1只。(3)涂有發(fā)光劑或具有適當照明裝置的有效艇羅經(jīng)和羅經(jīng)柜1個。(4)海錨1個,配有足夠強度的錨索和收錨索各1根,其長度不少于10m。(5)足夠長度和強度的首纜1根,連附脫開裝置,設置在救助艇的前端。(6)長度不少于50m的可浮拖纜1根,該拖纜的強度足以滿足至少以2kn航速拖帶船舶所配備的載足全部乘員及屬具或相當質(zhì)量的最大救生筏。(7)防水手電筒1個,連同備用電池1副及備用燈泡1只裝在防水容器內(nèi)。(8)哨笛或等效的音響號具1只。(9)急救藥包1個,置于用后可蓋緊的水密箱內(nèi)。(10)系有長度不少于30m浮索的可浮救助環(huán)2個。1.1.3.2救助艇的屬具44(11)探照燈1盞,其水平和垂直扇面至少為6°,所測得的光強為2500cd,可連續(xù)工作不少于3h。(12)有效的雷達反射器1具。(13)足供10%救助艇額定乘員使用的保溫用具,或2件,取其大者。(14)適用于撲滅油類火的便攜式滅火器1具。除按上述第1~14條要求外,每艘剛性救助艇的正常屬具還應包括:(1)帶鉤艇篙1支;(2)水桶1只;(3)小刀或太平斧1把。除按上述第1~14條要求外,每艘充氣式救助艇的標準屬具還應有:(1)可浮安全小刀1把;(2)海綿2塊;(3)有效的手動充氣器或充氣泵1具;(4)裝在適當容器內(nèi)的艇體破損修補工具1套;(5)安全型艇篙1支。(11)探照燈1盞,其水平和垂直扇面至少為6°,所測得的光強451.2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特性和設施
1.2.1救生艇的特性和設施要求1.2.1.1救生艇的結(jié)構(gòu)要求(1)救生艇的艇體所有救生艇應具有剛性艇體且建造恰當,并且在縱傾10°及橫傾至任意一舷20°時的所有條件下能安全降放。(2)救生艇的穩(wěn)性救生艇的形狀及尺度比例應使其在海浪中具有充裕的穩(wěn)性。當載有50%的額定乘員,并且乘員均以正常位置坐在艇的中心線一側(cè)時,所有救生艇應是穩(wěn)定的,并且具有一個正的GM值,即保障救生艇處于正浮狀態(tài)。救生艇在平靜水面處于正浮位置,并載足全部乘員及屬具,當水線下任何部位破孔,假設沒有掉失浮力材料及沒有其他損傷,這時仍能保持正穩(wěn)性。(3)救生艇的干舷救生艇在載足全部乘員及屬具后,應具有足夠的干舷。救生艇的干舷是由救生艇滿載水線(載足額定乘員及屬具)量至救生艇可能變成浸水狀態(tài)的最低開口處的高度。救生艇的干舷高度至少為救生艇長度的1.5%,或100mm,取其大者。1.2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特性和設施
1.2.1救生艇的特46(4)救生艇的浮力救生艇應具有一定的剩余浮力,由設置在艇內(nèi)的空氣箱或其他不受海水、油類或石油產(chǎn)品不利影響的自然浮力材料提供??諝庀淇捎娩X質(zhì)、銅質(zhì)、玻璃鋼或其他認可的材料制成。當艇內(nèi)浸水和破漏通海時,其浮力仍足以將滿載一切屬具的救生艇浮起。(5)救生艇的強度①除自由降落救生艇以外,對于金屬艇體的救生艇,在其載重1.25倍的全部乘員及屬具的總重量(對于其他救生艇為2倍的總重量),負荷卸除后不產(chǎn)生剩余變形。②在載足全部乘員和屬具,以及滑架和護舷材在位時,能經(jīng)受至少以3.5m/s的碰撞速度碰撞船舷的側(cè)向撞擊力,并能經(jīng)受從至少3m高度投落下水。③當船舶在平靜水面中以5nmile/h的速度前進時,救生艇能降落水中并被拖帶。(4)救生艇的浮力47(6)進入救生艇的通道①客船救生艇的布置,應使其全部乘員能從發(fā)出登艇指示起不超過10min的時間內(nèi)登艇,而且能迅速離艇。②貨船救生艇的布置,應使其全部乘員在從發(fā)出登艇指令時不超過3min內(nèi)登艇完畢并應能迅速離艇。③救生艇的布置,應能使救助人員把失去自主能力的人員從海上或從所躺的擔架上抬進救生艇。(6)進入救生艇的通道481.2.1.2救生艇乘員定額、長度及總質(zhì)量(1)容納人數(shù)超過150人的救生艇,概不予以認可。(2)救生艇所能容納的乘員人數(shù)應等于下列各數(shù)中的較少者:①全部艇員穿著救生衣以正常姿勢坐下時,不妨礙推進裝置或任何救生艇屬具操作的人數(shù),救生艇乘員的平均質(zhì)量以貨船82.5kg、客船75kg計算。②額定艇員坐下后,在擱腳板已固定時,應留有一定腿部活動空間。而座位上下之間垂直距離應不小于350mm。(3)救生艇內(nèi)人員的座位通常以明顯的標記標明每個座位的位置。座位標記如圖1-19所示。(4)一切救生艇的長度應不小于7.5m,通常為7.5~8.5m。如因船舶大小所限或其他原因,經(jīng)驗船部門同意長度可縮小,但不得小于5m。(5)救生艇在載足額定乘員及屬具備品后,其總質(zhì)量不大于20t。1.2.1.2救生艇乘員定額、長度及總質(zhì)量49圖1-19救生艇座位標識圖1-19救生艇座位標識501.2.1.3救生艇舾裝件舾裝件是指裝配在艇上與艇連接在一起并隨時可用的器材或物品。(1)除自由降落救生艇外,其他救生艇應在靠近艇內(nèi)最低點處裝設至少一個排水孔,每一個排水孔應備有兩個艇底塞或采用可靠的自動排水裝置。自動排水裝置應能在艇離開水面時開啟,艇在水面時自動關閉;配有一只封閉排水孔的蓋子或塞子應以短繩、鏈條或其他方法系在救生艇內(nèi)。排水孔位于救生艇內(nèi)容易到達的位置,并有明顯的標示。(2)所有救生艇都裝有舵和舵柄。如設有操舵輪或其他遙控操舵機械裝置時,舵柄可為拆裝式,并可靠地存放在舵柱附近。(3)除在救生艇首、尾部(舵和螺旋槳附近部位)外,在救生艇舷外兩側(cè)水線以上裝設有供落水人員攀附救生艇的鏈環(huán)狀可浮扶手索及扶手柄,以便水中求生人員攀附和利用該舾裝件由水中登上救生艇。(4)救生艇內(nèi)設置有水密柜或艙室,用于貯存怕潮濕的屬具備品、淡水、口糧等。并備有收集和貯存雨水的設施。1.2.1.3救生艇舾裝件51(5)救生艇的吊艇鉤裝置在吊艇鉤無負荷或艇滿載1.1倍總重量負荷時,能同時脫開前、后吊艇鉤,且有適當?shù)谋Wo,防止意外或過早使用。其控制手柄應有明顯的標示。(6)救生艇內(nèi)部裝設有人工控制照明燈,它能連續(xù)工作不少于12h,并產(chǎn)生不小于0.5cd(從整個上半球測定,)使艇內(nèi)人員能閱讀救生須知和屬具使用須知,但油燈不得用于此目的。(7)救生艇外部應裝設一盞人工控制的白色環(huán)照燈,在上半球所有方向上的光強不小于4.3cd,連續(xù)工作不少于12h。如是閃光燈,在此12h的工作過程中,該燈應以均勻等效的光強,以每分鐘不少于50閃也不多于70閃的速率閃光。(8)每艘救生艇的布置,應為在控制與操舵位置者提供足夠的向前、向后和向兩舷的視域,以便安全地降落和操縱救生艇。(9)傾覆后不能自行扶正的救生艇,應在艇體舭部裝設供人員攀附救生艇的適宜扶手。當受到足以把扶手從救生艇上打掉的沖擊力時,雖然打掉扶手但不損壞救生艇。(10)每艘救生艇應裝設一個脫開裝置,當纜繩受力時能夠脫開前首纜。(5)救生艇的吊艇鉤裝置在吊艇鉤無負荷或艇滿載1.1倍總重量521.2.2救生筏的特性和設施要求1.2.2.1救生筏構(gòu)造要求(1)每只救生筏的構(gòu)造,應能經(jīng)受在一切海況下暴露漂浮達30天。(2)救生筏的結(jié)構(gòu)應能保障從18m的高度投落下水后,救生筏及其屬具能符合使用要求。(3)在頂篷撐起和未撐起的情況下,漂浮的救生筏應能經(jīng)受從筏底以上4.5m的高度反復多次蹬跳,頂篷及筏體不會損壞。(4)救生筏及其舾裝件的構(gòu)造應使救生筏在載足全部乘員及屬具并放下1只海錨后,在平靜水中能以3kn的速度被拖帶。(5)救生筏應設有保護乘員免受暴露的頂篷,該頂篷在救生筏降落后和到達水面時能自動撐起。其內(nèi)部顏色不應使乘員感到不舒適;容納8人以上的救生筏設置兩個對稱的出入口,當該出入口處關閉時,頂篷應能進入足夠乘員所需的空氣;頂篷上至少有一個觀察窗,還應有收集雨水的裝置。!1.2.2救生筏的特性和設施要求!53(6)在符合救生筏的一般要求基礎上,還應符合如下要求:①主浮力艙應分成不少于2個獨立的隔艙,每個隔艙通過各自的止回充氣閥充氣。浮力艙的布置應在任一隔艙損壞或充氣失敗時,完整的隔艙應能以救生筏整個周圍都是正的干舷來支持該筏額定的乘員。②救生筏的筏底應不透水,并應充分絕緣以御寒冷;或用一個或幾個隔艙都能由乘員充氣或自動充氣,并能由乘員放氣再充氣的設施,或采用不依靠充氣的其他設施。③救生筏的充氣應由1個人就可完成。救生筏應使用無毒氣體充氣。當環(huán)境溫度在18~20℃時,在1min內(nèi)即可充氣完畢;當環(huán)境溫度為-30℃時在3min內(nèi)即可充氣完畢。充氣后,救生筏載足全部乘員和屬具后應保持其形狀不變。④每個充氣隔艙應能經(jīng)受至少3倍的工作壓力;無論使用安全閥還是限制供氣的方法,均應防止其超過2倍的工作壓力。我國生產(chǎn)的救生筏NAP試驗值為2倍的工作壓力。具體工作壓力為:上下浮胎及篷柱10.67kPa(80mmHg);雙層筏底5.33kPa(40mmHg)。救生筏中安全閥的開啟壓力12.67~16.0kPa;安全閥關閉壓力10.67~11.33kPa。⑤救生筏內(nèi)部應有有助于水中的人員從登筏梯進入救生筏的設施。⑥救生筏的適用溫度-30~+66℃。(6)在符合救生筏的一般要求基礎上,還應符合如下要求:541.2.2.2救生筏穩(wěn)性要求(1)當救生筏筏體充滿氣并且頂篷撐到最高位置而漂浮時,在風浪中應當穩(wěn)定。(2)在風浪中及在平靜水面上,當救生筏處于傾覆位置時,均能由1人扶正。(3)救生筏載足額定乘員和屬具后在平靜水面能以3kn的航速被拖帶。1.2.2.2救生筏穩(wěn)性要求551.2.2.3救生筏舾裝件要求(1)沿救生筏上、下浮胎之間的外圍及筏內(nèi)牢固地裝設鏈環(huán)狀扶手索。(2)首纜一根,其長度應不少于10m加上從存放處到最輕載航水線距離,或15m,兩者取大者。(3)救生筏頂篷上應裝設人工控制示位燈。該燈光應為白色環(huán)照且能連續(xù)工作12h,其光強在上半球方向上不小于4.3cd,閃光頻率為50~70次/min;在救生筏內(nèi)篷柱底部應裝設1盞至少能連續(xù)工作12h的人工控制燈,當頂篷撐起后,燈能自動點亮并能提供足夠亮度供乘員閱讀救生與設備須知。電池應為不因存放位置的潮氣或濕度而變質(zhì)的形式。1.2.2.3救生筏舾裝件要求561.2.2.4救生筏自由漂浮裝置要求(1)首纜救生筏的首纜既能保證救生筏與船舶之間有效連接,又能保證救生筏與船舶之間有效地脫開,不致被下沉中的難船拖沉。(2)薄弱環(huán)救生筏的首纜與筏體連接間有一段70cm長的薄弱環(huán)(易斷繩),其破斷強度為(2.2±0.4)kN。(3)靜水壓力釋放器靜水壓力釋放器在水深2~4m時能自動釋放救生筏,并設有泄水孔,防止平時水分聚集在靜水壓力室內(nèi)。當海浪拍擊其裝置時,應不會脫開。連接救生筏首纜部件的強度應不小于對首纜所要求的強度。1.2.2.4救生筏自由漂浮裝置要求571.2.2.5吊架降落救生筏要求(1)除符合以上要求外,救生筏載足全部乘員及屬具后能經(jīng)受碰撞速度不小于3.5m/s的碰撞船舷的水平撞擊力;從不小于3m的高處投落水中,不得有影響其性能的損壞。(2)客船上吊架降落救生筏的布置,應使救生筏的全部乘員迅速地登上救生筏。(3)貨船上吊架降落救生筏的布置,應使救生筏的全部乘員能在發(fā)出登筏指令后不超過3min登上救生筏。(4)吊架降落氣脹救生筏除以上要求外,當其懸掛在吊鉤或吊筏索上時,還應能經(jīng)受下列負荷:①在環(huán)境溫度下,救生筏溫度定在(20±3)℃,且所有安全閥關閉情況下,能經(jīng)受全部乘員和屬具總質(zhì)量的4倍。②在環(huán)境溫度下,救生筏溫度定在-30℃,且所有安全閥打開情況下,能經(jīng)受全部乘員和屬具總質(zhì)量的1.1倍。1.2.2.5吊架降落救生筏要求581.2.2.6救生筏的額定乘員和質(zhì)量(1)救生筏乘員定額最小不得少于6人,也不得多于25人。(2)救生筏所能容納的乘員人數(shù)應等于下列各數(shù)中的較小者:①充氣后,其主浮胎的容積除以0.096后的最大整數(shù);或在主浮胎最內(nèi)緣量得的救生筏水平橫剖面面積除以0.372后所得的最大整數(shù);②筏內(nèi)人員全部穿著救生衣可舒適地坐下并有足夠的頭頂空間,且不妨礙任何操作救生筏屬具的人,這些人的質(zhì)量以75kg/人計。(3)救生筏及其容器和屬具的總質(zhì)量不得超過185kg。1.2.2.6救生筏的額定乘員和質(zhì)量591.2.2.7救生筏容器要求(1)氣脹救生筏應包裝在容器內(nèi),其結(jié)構(gòu)保證在所能遇到的海上各種條件下能經(jīng)久耐用;容器內(nèi)裝有救生筏及其屬具時,具有充裕的固有浮力;如船舶沉沒時,能從內(nèi)部拉出首纜并開啟充氣裝置。(2)氣脹救生筏的包裝容器,應盡可能使救生筏從容器中脫開后在水面充氣時處于正浮狀態(tài)。(3)容器上應標明制造廠名或商標、出廠編碼;認可機關名稱和乘員定額,內(nèi)裝急救箱的型號;最近一次檢修日期、首纜長度、水線以上最大允許可存放高度和降落須知等。1.2.2.7救生筏容器要求601.2.3救助艇的特性和設施要求1.2.3.1救助艇一般要求(1)救助艇符合對救生艇的一般要求,其長度應不小于3.8m,且不大于8.5m。(2)應至少能乘載5個坐下的人員和1個躺在擔架上的人員。(3)剛性與充氣混合式救助艇,應符合其適用的要求,并通過主管機關認可。(4)除具有足夠舷弧的救助艇外,救助艇應設有不少于艇長15%的延伸艇首蓋。(5)每艘救助艇均應配備充足的燃油,其能適用于船舶預期營運海域的所有氣溫變化,并能在救助艇滿載乘員和屬具時,以6kn的航速保持航行至少4h。1.2.3救助艇的特性和設施要求61(6)救助艇在海浪中應具有足夠的機動性和操縱性,以便能從水中拯救人員、集結(jié)救生筏;并能以至少2kn的航速拖帶船舶所配備的載足全部乘員及屬具或相當質(zhì)量的最大救生筏。(7)所有救助艇應能在船舶于平靜水面上前進速度達5kn時降落。(8)救助艇在載足全部乘員及屬具時的中等海況下的回收時間應不超過5min。(9)救助艇的艇機可分為裝設在舷內(nèi)或舷外兩種。若裝設舷外發(fā)動機,舵與舵柄可以是該機的組成部分。救助艇舷外發(fā)動機可以裝設具有認可燃油系統(tǒng)的汽油驅(qū)動舷外發(fā)動機,但燃油柜應有特殊的防火和防爆保護。(10)救助艇拖帶裝置應永久地安裝在救助艇上,其強度應足夠集結(jié)或拖帶船舶所配備的載足全部乘員及屬具或相當質(zhì)量的最大救生筏。(11)救助艇應設有存放屬具備品的密封貯存箱。(6)救助艇在海浪中應具有足夠的機動性和操縱性,以便能從水中621.2.3.2充氣式救助艇的附加要求(1)當被懸掛在吊艇鉤或吊艇索上時,充氣式救助艇構(gòu)造應滿足:①其強度和剛性應足夠使救助艇載足全部乘員和屬具時能降落及回收;②其強度在環(huán)境溫度為(20±3)℃,不使用所有安全閥的情況下,應足以經(jīng)受其全部乘員及屬具總質(zhì)量負荷的4倍;③其強度在環(huán)境溫度為-30℃,使用所有安全閥的情況下,應足以經(jīng)受其全部乘員及屬具總質(zhì)量負荷的1.1倍。(2)充氣式救助艇的構(gòu)造應能經(jīng)受下列暴露:①在海上存放在船舶開敞甲板上;②在一切海況下暴露漂浮30天。1.2.3.2充氣式救助艇的附加要求63(3)充氣式救助艇的浮力應至少由5個體積大致相等的獨立隔艙分隔的單獨浮力胎,或由2個均不超過總體積60%的獨立浮力胎提供浮力。浮力胎的布置應保證:在任一隔艙損壞時,未損傷的隔艙應能支持該救助艇的額定乘員,每個乘員體重以75kg計,人員坐在正常的位置上;并且在下列條件下救助艇整個周圍應為正的干舷:①前部浮力艙放氣;②一舷的浮力艙全部放氣;③一舷的浮力艙全部放氣和首艙放氣。(4)充氣式救助艇邊界的浮力胎充氣后,應為每個救助艇額定乘員提供不少于0.17m3的體積。(5)每個浮力隔艙應設一個供人力充氣用的止回閥和放氣設備。還應設有一個安全閥,除非主管機關確認此閥為不必要的。(6)充氣式救助艇的艇底下面和外面易受傷害部位,應加設主管機關認可的防擦板條。(7)如裝艇尾板,該艇尾板嵌入不應超過救生艇總長的20%。(8)應設有合適的加強片,以便系牢艇首纜和艇尾纜以及艇內(nèi)外兩側(cè)的鏈環(huán)狀救生索。(3)充氣式救助艇的浮力應至少由5個體積大致相等的獨立隔艙分641.2.3.3快速救助艇附加要求(1)快速救助艇應在各種惡劣天氣和海況下能安全降放和回收。(2)快速救助艇艇體長度應不小于6m且不大于8.5m,其中包括充氣結(jié)構(gòu)或固定碰墊。(3)快速救助艇應配備充足的、適用于船舶預期營運海域的所有氣溫變化的燃油,并能在平靜水域載有3名乘員的情況下以至少20kn的航速航行,以及在滿載乘員和屬具時,以至少8kn的航速航行至少4h。(4)快速救助艇應自行扶正,或能由不超過2名的船員隨時扶正。(5)如快速救助艇發(fā)生傾覆,其發(fā)動機應自動停止,或通過操舵機應急釋放開關將發(fā)動機關閉。當快速救助艇扶正后,如操舵機應急釋放開關(如有)已復位,每臺發(fā)動機或電動機應能重新啟動。燃油和潤滑油系統(tǒng)的設計,應能在該救助艇傾覆的情況下預防250mL以上的燃油或潤滑油從推進系統(tǒng)中溢失。(6)剛性快速救助艇應如此構(gòu)造,以致在其懸吊點懸掛時,能承受4倍于其滿載乘員和屬具質(zhì)量的負荷,而在卸去負荷時無剩余變形。(7)快速救助艇屬具中應包括一套水密的免提甚高頻(VHF)無線電通信設備。1.2.3.3快速救助艇附加要求651.3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配備及標志
1.3.1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配備1.3.1.1客船及貨船救生艇配備船舶配有救生艇的數(shù)量及種類是根據(jù)各船所載人員的定額、航行區(qū)域、船舶種類、船舶長度而定的。根據(jù)《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1992年綜合文本第三章“救生設備與裝置”要求,船舶救生艇的配備如表1-2、表1-3所示。種類救生艇形式每舷容納的人數(shù)國際(非短程)全封閉救生艇或部分封閉救生艇50%,最低不得少于37.5%即可用12.5%的筏代替50%中的12.5%短程國際(不符合分艙特種標準)全封閉救生艇或部分封閉救生艇50%,最低不得少于37.5%即可用12.5%的筏代替50%中的12.5%短程國際(符合分艙特種標準)全封閉救生艇或部分封閉救生艇30%,連同筏的容量應能容納船上總?cè)藬?shù)表1-2客船救生艇的配備1.3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配備及標志
1.3.1救生艇筏和救助66種類救生艇形式每舷容納的人數(shù)貨船(L≥85m)全封閉救生艇100%化學品船和液化氣體船全封閉救生艇(具有空氣維持系統(tǒng))100%油船、化學品船和液化氣體船(貨物閃點<60℃)全封閉救生艇100%表1-3貨船救生艇的配備種類救生艇形式每舷容納的人數(shù)貨船(L≥85m)全封閉救生艇1671.3.1.2客船及貨船救生筏配備救生筏的配備要求如表1-4、表1-5所示。表1-4客船救生筏的配備船舶種類全船救生筏容納人數(shù)國際25%500總噸以下(總?cè)藬?shù)少于200人)100%或每舷150%船舶種類全船救生筏容納人數(shù)L≥85m100%L<85m100%或每舷150%表1-5貨船救生筏的配備1.3.1.2客船及貨船救生筏配備表1-4客船救生筏的配備681.3.1.3客船及貨船救助艇配備(1)500總噸及以上的客船應在船舶每舷至少配備一艘救助艇。(2)500總噸以下的客船應至少配備一艘救助艇。(3)貨船應至少配備一艘救助艇。(4)如果救生艇符合救助艇的要求,則可將此救生艇作為救助艇。1.3.1.3客船及貨船救助艇配備691.3.2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標志1.3.2.1救生艇和救助艇標志(1)船名和船籍港標志一切救生艇必須在救生艇艇首左右舷側(cè)以高度不小于76mm的永久性字跡標明該艇所屬船名和編號;在艇尾左右舷寫明船籍港。從事國際航行的船舶應在救生艇的船名和船籍港下分別加注漢語拼音或英文。(2)尺度和乘員定額標志在艇首外表面兩側(cè),以高度不小于38mm的永久性字跡標明其主要尺度和乘員定額。(3)在救生艇頂蓋或甲板外面,應以大字標明救生艇所屬船舶和編號的標志,識別救生艇所從屬船舶和救生艇號碼的標志,應能從上空看清。(4)操作提示標志在救生艇內(nèi)、外要求啟閉、操作及提請注意的部位,應有簡單明了的標注或說明。文字部分應有中、英文兩種文字。1.3.2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標志70(5)操作行動指南標志在救生艇內(nèi)部應張貼有圖文并用、簡明的、防水的操作行動指南標志。其文字部分應有中、英文兩種文字。(6)重要屬具存放標志救生艇內(nèi)應標出淡水、口糧、信號等重要屬具的存放位置。(7)船銘牌標志在救生艇的適當位置處,應裝有固定船銘牌,并標出下列內(nèi)容:①制造廠名;②產(chǎn)品名稱;③產(chǎn)品型號和序列號;④制造年月;⑤產(chǎn)品主要參數(shù)(自由降落救生艇應包括自由降落核準高度);⑥認可機關名稱;認可證書編號;任何操作限制;艇體結(jié)構(gòu)材料,其詳細程度應能確保在修理時不會發(fā)生兼容性問題;完整配備及滿員時的總質(zhì)量;救生艇測量的拖力等。(5)操作行動指南標志71(8)反光帶標志救生艇外表面應按海事組織A.658(16)號決議裝設逆向反光材料。其反光帶長度為300mm,寬度為50mm;救生艇反光帶的最小面積為150cm2,在晴朗夜晚正常天氣情況下反光能見距離不小于500m。頂篷不得阻礙張貼在救生艇外側(cè)的反光材料;并且頂篷部也應張貼十字型逆向反光材料。(9)出入口標志在救生艇的舷門、尾門和緊急出入口處,均有明顯的引導標志。(10)座位及安全帶標志吊架降落式救生艇的坐板上,應明顯標志每個座位的位置;在艇內(nèi)人員的每一座位處,均張貼有安全帶使用提示標志。(11)救生艇的編號救生艇在大船上的編號為:右舷為單數(shù)、左舷為雙數(shù);由船首至船尾順序編號,若不止一層甲板放置救生艇,則其順序為從高層甲板至低層甲板。(8)反光帶標志721.3.2.2救生筏標志(1)救生筏容器標志①產(chǎn)品名稱;②產(chǎn)品型號;③制造廠名及制造日期;④乘員定額和認可機關名稱;⑤最近一次檢修的檢修站名稱和地點。(2)救生筏體標志①救生筏的每個入口處上面應標明乘員定額,字高不小于100mm,字色與救生筏顏色應有明顯的差異;②救生筏出入口標志;③人員扶正救生筏標志等;④反光帶標志;⑤充氣瓶標志等。1.3.2.2救生筏標志731.4救生艇機器的操作
機動救生艇由于配備了艇機,解決了救生艇的動力問題,這樣一來它的靈活性、快速性要比非機動救生艇優(yōu)越得多,從而為海上人命安全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故此現(xiàn)在船舶廣泛采用機動救生艇。1.4救生艇機器的操作741.4.1救生艇艇機的結(jié)構(gòu)與工作原理1.4.1.1救生艇艇機的結(jié)構(gòu)救生艇艇機的額定功率一般為1.47×104W(20HP),轉(zhuǎn)速為1500r/min,并通過齒輪箱變速至推進器。齒輪箱手柄可調(diào)節(jié)正車、停車、倒車位置。救生艇艇機結(jié)構(gòu)如圖1-20所示。1-充電發(fā)電機;2-冷卻水進口;3-調(diào)速手柄;4-冷卻水出口;5-減壓閥;6-噴油嘴;7-排煙管;8-進、排氣管;9-空氣濾清器;10-燃油濾清器;11-噴油泵;12-停車手柄;13-手動油泵;14-調(diào)速器;15-慣性輪;16-測機油標尺;17-機底座圖1-20救生艇艇機結(jié)構(gòu)1.4.1救生艇艇機的結(jié)構(gòu)與工作原理1-充電發(fā)電機;2-冷卻751.4.1.2救生艇艇機的機構(gòu)與系統(tǒng)救生艇艇機通常是由曲柄連桿機構(gòu)、進排氣系統(tǒng)、燃料供給系統(tǒng)、潤滑系統(tǒng)、冷卻系統(tǒng)和啟動系統(tǒng)等組成。(1)曲柄連桿機構(gòu)曲柄連桿機構(gòu)是發(fā)動機實現(xiàn)能量轉(zhuǎn)換、完成工作循環(huán)的主要運動機構(gòu),由氣缸體、氣缸蓋、活塞、連桿、曲柄和飛輪等機件組成。(2)進排氣系統(tǒng)進排氣系統(tǒng)的功用是實現(xiàn)發(fā)動機的換氣過程。根據(jù)發(fā)動機的工作循環(huán),定時開啟和關閉進、排氣門,使可燃混合氣體進入氣缸,并使廢氣從氣缸內(nèi)排出。進排氣系統(tǒng)通常由進、排氣管、空氣過濾器、氣缸蓋和氣缸體中的進、排氣道和排氣消聲器等部件組成。(3)燃料供給系統(tǒng)燃料供給系統(tǒng)的功用是按一定的比例把柴油和空氣分別供入氣缸,在燃燒室內(nèi)形成混合氣并燃燒,以使發(fā)動機連續(xù)工作。1.4.1.2救生艇艇機的機構(gòu)與系統(tǒng)76(4)潤滑系統(tǒng)潤滑系統(tǒng)的功用是向發(fā)動機運動機件摩擦表面供給一定量的清潔潤滑油,主要由機油泵、機油濾清器和限壓閥等機件組成。(5)冷卻系統(tǒng)冷卻系統(tǒng)的功用是吸收和散發(fā)發(fā)動機受熱零件的多余熱量,保證發(fā)動機在最適宜的溫度狀態(tài)下工作。主要由水泵、散熱器、風扇和節(jié)溫器等機件組成。(6)啟動系統(tǒng)啟動系統(tǒng)的功用是啟動發(fā)動機。曲軸在外力作用下開始轉(zhuǎn)動,發(fā)動機開始自行運轉(zhuǎn)的過程稱為發(fā)動機的啟動。啟動系統(tǒng)主要由啟動機及其附屬裝置組成。汽油發(fā)動機另還有點火系統(tǒng),由兩大機構(gòu)和五大系統(tǒng)組成。點火系統(tǒng)的功用是按規(guī)定的時刻產(chǎn)生電火花,點燃氣缸內(nèi)的可燃混合氣。主要由點火線圈、分電器、蓄電池、發(fā)電機和火花塞等機件組成。見四行程汽油機示意圖1-21。柴油發(fā)動機由以上兩大機構(gòu)和四大系統(tǒng)組成,柴油機是壓燃的,所以無點火系統(tǒng)。救生艇艇機的冷卻系統(tǒng)是由柴油機帶動引水泵用海水對機體進行冷卻。啟動系統(tǒng)除有蓄電池作為啟動電源外,還配有人工手搖啟動裝置。(4)潤滑系統(tǒng)77圖1-21四行程汽油機示意圖圖1-21四行程汽油機示意圖781.4.1.3救生艇艇機的工作原理救生艇通常配備四沖程柴油機,即活塞走完四個過程能完成一個工作循環(huán)的柴油機。其工作原理是由進氣、壓縮、燃燒膨脹和排氣這四個過程來完成的,這四個過程構(gòu)成了一個工作循環(huán)。(1)進氣沖程(第一沖程)它的任務是使氣缸內(nèi)充滿新鮮空氣。當進氣沖程開始時,曲軸旋轉(zhuǎn),連桿使活塞由上止點向下止點移動,同時,利用與曲軸相連的傳動機構(gòu)使進氣閥打開。隨著活塞的向下運動,氣缸內(nèi)活塞上面的容積逐漸增大,造成氣缸內(nèi)的空氣壓力低于進氣管內(nèi)的壓力,因此外面空氣就不斷地充入氣缸。在進氣過程中,由于空氣通過進氣管和進氣閥時產(chǎn)生流動阻力,所以進氣沖程的氣體壓力低于大氣壓力,其值為0.085~0.095MPa,在整個進氣過程中,氣缸內(nèi)氣體壓力大致保持不變。當活塞向下運動接近下止點時,沖進氣缸的氣流仍具有很高的速度,慣性很大,為了利用氣流的慣性來提高充氣量,進氣閥在活塞過了下止點以后才關閉。雖然此時活塞上行,但由于氣流的慣性,氣體仍能充入氣缸。1.4.1.3救生艇艇機的工作原理79(2)壓縮沖程(第二沖程)這個沖程的功用有兩個,一是提高空氣的溫度,為燃料自行發(fā)火作準備;二是為氣體膨脹作功創(chuàng)造條件?;钊麖南轮裹c向上止點運動時,進、排氣閥均關閉,氣缸內(nèi)的空氣受到壓縮,隨著容積的不斷縮小,空氣的壓力和溫度也就不斷升至壓縮終點。(壓縮終點的壓力和濕度與空氣的壓縮程度有關,即與壓縮比有關。一般壓縮終點的壓力和溫度為:Pc=4~8MPa,Tc=750~950K。柴油的自燃溫度約為543~563K,壓縮終點的溫度要比柴油自燃的溫度高很多,足以保證噴入氣缸的燃油自行發(fā)火燃燒。)當曲柄轉(zhuǎn)至上止點前10°~35°曲柄轉(zhuǎn)角時,噴油嘴開始將霧化的燃料噴入氣缸,并使曲柄在上止點后5°~10°時,在燃燒室內(nèi)達到最高燃燒壓力,迫使活塞向下運動。(2)壓縮沖程(第二沖程)80(3)燃燒膨脹沖程(第三沖程)在這個沖程開始時,噴入燃燒室內(nèi)的燃料都燃燒了。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量,氣體的壓力和溫度便急劇升高,活塞在高溫高壓氣體作用下向下運動,并通過連桿使曲軸轉(zhuǎn)動,對外做功。所以這一沖程又叫做功或工作沖程。隨著活塞的下行,氣缸的容積增大,氣體的壓力下降,工作沖程在活塞行至下止點,排氣閥打開時結(jié)束。(3)燃燒膨脹沖程(第三沖程)81(4)排氣沖程(第四沖程)排氣沖程的功用是把膨脹后的廢氣排出機體外,以便充填新鮮空氣,為下一個循環(huán)的進氣作準備。當工作沖程活塞運動到下止點附近時,排氣閥開起,活塞在曲軸和連桿的帶動下,由下止點向上止點運動,并把廢氣排出氣缸外。由于排氣系統(tǒng)存在著阻力,所以在排氣沖程開始時,氣缸內(nèi)的氣體壓力比大氣壓力高0.025~0.035MPa,其溫度Tb=1000~1200K。為了減少排氣時活塞運動的阻力,排氣閥在下止點前就打開了。排氣閥一打開,具有一定壓力的氣體就立即沖出缸外,缸內(nèi)壓力迅速下降,這樣當活塞向上運動時,氣缸內(nèi)的廢氣依靠活塞上行排出去。為了利用排氣時的氣流慣性使廢氣排出得干凈,排氣閥在上止點以后才關閉。四沖程柴油機的四個沖程中,只有第三沖程即工作沖程才產(chǎn)生動力對外做功,而其余三個沖程都是消耗功的準備過程。為此在單缸柴油機上必須安裝飛輪,利用飛輪的轉(zhuǎn)動慣性,使曲軸在四個沖程中連續(xù)而均勻地運轉(zhuǎn)。(4)排氣沖程(第四沖程)821.4.2救生艇艇機及附屬機具的啟動與操作1.4.2.1救生艇艇機的附屬機具(1)電瓶:用于啟動救生艇艇機的電瓶通常配備1~2只(100A、24V)。(2)燃油箱:救生艇燃油箱容積需滿足救生艇機器連續(xù)工作24h。(3)齒輪箱:將發(fā)動機所做的功進行轉(zhuǎn)速比能量轉(zhuǎn)換,并傳至推進器。通過齒輪箱手柄可調(diào)節(jié)至進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農(nóng)戶土地承包流轉(zhuǎn)合同中包含農(nóng)村電商合作條款范本4篇
- 2025版木枋行業(yè)綠色生產(chǎn)與節(jié)能減排合同4篇
- 2025年度配電室電氣設備安裝與調(diào)試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煤場租賃與運營管理合同
- 避孕套婦產(chǎn)科學講解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產(chǎn)品電商平臺數(shù)據(jù)分析及用戶行為研究合同
- 2025年度農(nóng)產(chǎn)品電商運營托管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木結(jié)構(gòu)建筑項目管理與咨詢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門安裝與售后服務合同規(guī)范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務用車全生命周期維護服務合同3篇
- 圖像識別領域自適應技術-洞察分析
- 個體戶店鋪租賃合同
- 禮盒業(yè)務銷售方案
- 術后肺炎預防和控制專家共識解讀課件
- 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試題及答案(100題)
- 中石化高級職稱英語考試
- 小學五年級英語閱讀理解(帶答案)
- 2024二十屆三中全會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仁愛版初中英語單詞(按字母順序排版)
- (正式版)YS∕T 5040-2024 有色金屬礦山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標準
- 小學一年級拼音天天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