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2022學年高中物理粵教版必修第一冊測評 第1章 運動的描述_第1頁
新教材2021-2022學年高中物理粵教版必修第一冊測評 第1章 運動的描述_第2頁
新教材2021-2022學年高中物理粵教版必修第一冊測評 第1章 運動的描述_第3頁
新教材2021-2022學年高中物理粵教版必修第一冊測評 第1章 運動的描述_第4頁
新教材2021-2022學年高中物理粵教版必修第一冊測評 第1章 運動的描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第一節(jié)質(zhì)點參考系時間

課后篇鞏固提升

A級合格考達標練

1.(2020廣東深圳寶安區(qū)高一期末)下圖描繪了一名運動員在跳遠中助跑、起跳、飛行、落地

幾個瞬間的動作.下列幾個過程可以把運動員看成質(zhì)點的是()

A.研究運動員的跳遠成績時

B.研究運動員的助跑動作時

C.研究運動員的起跳動作時

D.研究運動員的飛行動作時

庭明研究運動員的跳遠成績時,運動員的大小和形狀可以忽略,只要一個落地點和起跳點的

距離即可,所以可以把運動員看成質(zhì)點,選項A正確;研究運動員的助跑、起跳、飛行動作時,

運動員的形狀、姿態(tài)不能忽略,所以不能被看成質(zhì)點,選項B、C、D錯誤.

軸A

2.在物理學中,突出問題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經(jīng)常采用的一

種科學研究方法.質(zhì)點就是這種物理模型之一.關(guān)于能否把地球看作質(zhì)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的質(zhì)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質(zhì)點

B.地球的體積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質(zhì)點

C.研究地球的自轉(zhuǎn)時可以把地球看作質(zhì)點

D.研究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時可以把地球看作質(zhì)點

庭畫一個物體能否被看作質(zhì)點不是以其大小和質(zhì)量而論,而是看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所研究

的問題有無影響,如果無影響或影響不大,則該物體可以被視為質(zhì)點,否則不能視為質(zhì)點,選項

A、B、C錯誤,D正確.

3.關(guān)于質(zhì)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評委為平衡木運動員的動作評分時,可以將運動員看作質(zhì)點

B.質(zhì)點是一個理想化模型,但實際是存在的

C.物理學中的“質(zhì)點”跟幾何學中的“點”沒有區(qū)別

D.如果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研究的問題中屬于無關(guān)的或次要的因素,就可以把物體看作質(zhì)點

庭責當物體的形狀、大小對我們所研究的問題影響不大可以忽略時,物體可以被看作質(zhì)點,選

項D正確;評委需要根據(jù)平衡木運動員的動作情況評分,所以不能將運動員看作質(zhì)點,選項A

錯誤;質(zhì)點是理想化的模型,現(xiàn)實中是不存在的,選項B錯誤;幾何中的點沒有質(zhì)量,而質(zhì)點是一

個有質(zhì)量的點,選項C錯誤.

前D

4.關(guān)于機械運動和參考系,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A.研究和描述一物體的運動時,必須選定參考系

B.由于運動是絕對的,描述運動時,無需選定參考系

C.一定要選固定不動的物體為參考系

D.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必須選地球為參考系

醫(yī)相同一個物體的運動選定不同的參考系,其運動形式一般是不一樣的,故研究和描述一個

物體的運動時,必須選定參考系,選項A正確,B錯誤;參考系的選取具有任意性,選項C、D錯

、口

沃.

gm]A

5.下列表示時間的是()

A.百米賽跑的運動員11s末到達終點

B.ls末物體速度為零

C.百米賽跑運動員的成績是11s

D.第3s初物體開始運動

|解析[運動員11s末到達終點,11s末是指一個時間點,是時刻,選項A錯誤;1s末物體速度為

零,1s末是指一個時間點,所以是時刻,選項B錯誤;運動員的成績是11s,lls是時間的長度,

所以是時間,選項C正確;第3s初物體開始運動,第3s初是指一個時間點,所以是時刻,選項D

錯誤.

6.

,,咪,,:

0123456Z/s

如圖所示,時間數(shù)軸上標注的線段和點分別指下列哪些時間或時刻()

A.ls、5sB.ls、第5s末

C.第2s、第6s初D.第3s、第5s末

函數(shù)軸上標注的“線段”是第3s,標注的"點”是第5s末,故選項D正確.

7.如圖所示,在時間軸上標出“第3s初”“第3s末”“第3s內(nèi)”“前3s內(nèi)”,然后指出哪些表示時

刻,哪些表示時間.

0123456

答案

|第3s初|)第3s末|

01?7456

[前;$內(nèi)^^^第3s內(nèi)|

“第3s初”“第3s末”表示時刻;“第3s內(nèi)”“前3s內(nèi)”表示時間.

B級等級考提升練

8.質(zhì)點是一個理想化模型,所謂理想化模型,就是突出主要因素,忽略對問題研究影響很小的次

要因素.關(guān)于質(zhì)點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突出了物體有質(zhì)量、形狀、大小等因素

B.只突出了物體有形狀、大小

C.忽略了物體的質(zhì)量、形狀、大小等因素

D.忽略了物體的形狀、大小等因素,突出了質(zhì)量

朝當物體的形狀、大小等因素對研究的問題不起主要作用時,就可以把物體看成一個有質(zhì)

量、沒形狀、沒大小的質(zhì)點模型,故選項D正確.

gg]D

9.

南北朝時期,一位叫傅翕的高僧寫過一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牛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從

物理學的角度看,其中“橋流水不流”所選的參考系是()

A.牛B.水C.橋D.人

麻狗橋流水不流,人和牛又在橋上,故選取的參考系是水,選項B正確.

量B

10.高一的新同學分別乘甲、乙兩輛汽車去白云山景區(qū)游玩,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運動途中,

甲車內(nèi)一同學看見乙車沒有運動,而乙車內(nèi)一同學看見路旁的樹木向東移動.如果以地面為參

考系,那么,上述觀察說明()

A.甲車不動,乙車向東運動

B.乙車不動,甲車向東運動

C.甲車向西運動,乙車向東運動

D.甲、乙兩車以相同的速度向西運動

國明由于甲車內(nèi)一同學看見乙車沒有運動,故甲、乙兩車的速度相同.又由于乙車內(nèi)的同學看

見路旁的樹木向東移動,說明乙車相對地面向西運動,所以以地面為參考系甲、乙兩車以相同

的速度向西運動,故選項D正確.

函D

11.(多選)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參考系是江岸

B.我們說“太陽從東方升起”是以太陽為參考系

C.研究某學生騎車回校的速度時可以把學生和車看作質(zhì)點

D.研究某學生騎車姿勢進行物理分析時可以把學生和車看作質(zhì)點

庭麗“一江春水向東流”是選擇江岸(或岸上的樹木)為參考系,選項A正確;“太陽從東方升起”

是以地面為參考系,選項B錯誤;研究某學生騎車回校的速度時,他與車的大小及形狀可以忽

略不計,此時他和車可以被看作質(zhì)點,選項C正確;研究某學生的騎車姿勢,是觀察其肢體動作,

此時不能將其看作質(zhì)點,選項D錯誤.

gg]AC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第二節(jié)位置位移

課后篇鞏固提升

A級合格考達標練

1.以北京長安街為坐標軸X,向西為正方向,以天安門中心所對的長安街中心為坐標原點。,建

立一維坐標系.一輛汽車最初在原點以東3km處,一段時間后行駛到原點以西2km處,則這輛

汽車最初位置和最終位置分別是()

A.3km2kmB.-3km2km

C.3km-2kmD.-3km-2km

函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是正確地建立坐標系,并在坐標系中標出對應(yīng)時刻的位置,選項B正確.

康B

2.某運動員原地拍球,球從1m處拍下,又被地板彈回,在離地1.5m處被接住.規(guī)定豎直向下為

正方向,則球通過的路程和位移分別是()

A.2.5m,2.5mB.2.5m,0.5m

C.1.5m,-lmD.2.5m,-0.5m

隆明位移是指從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所以此時球通過的位移是s=-0.5m.路程是指球

所經(jīng)過的路徑的長度,此時球通過的路程為1=1m+1.5m=2.5m,選項D正確.

答案D

3.關(guān)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出租車按路程收費

B.出租車按位移的大小收費

C.在曲線運動中,同一運動過程的路程不一定大于位移的絕對值(即大小)

D.在直線運動中,位移就是路程

麗出租車按路程收費,曲線運動中路程一定大于初、末位置間線段的長度,所以曲線運動中

路程一定大于位移的大小,選項A正確,B、C錯誤;只有在單向直線運動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

路程,而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任何情況下位移都不能是路程,選項D錯誤.

函A

4.(2020廣東湛江高一期末調(diào)研)下列關(guān)于位移與路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出租車收費標準為2.60元/km,“km”指的是位移

B.一個標準操場一周是400m,“400m”指的是位移

C.從學校到家約2km的行程,“2km”指的是路程

D.田徑比賽中的200m比賽,“200m”指的是位移

解稿題中所述的均指路程,不是指位移,故選項C正確.

fgc

5.如圖所示,坐高鐵從杭州到南京,原需經(jīng)上海再到南京,其路程為人,位移為si,杭寧高鐵通車

后,從杭州可直達南京,其路程為/2,位移為52,則()

南京〈、、、、

、、-、、一:>上海

杭州

A./1I>52B./|>/2,5|<52

C./1=$2D./]=/2,5|=52

庭麗路程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總長度,而位移為始末兩位置間的有向線段A8,由圖可

知,/]>/2,$1=$2,故選項C正確.

ggc

6.一物體從O點出發(fā),沿東偏北30度的方向運動10m至A點,然后又向正南方向運動5m至

B點.

(1)建立適當坐標系,大體描述出該物體的運動軌跡.

(2)依據(jù)建立的坐標系,分別求出4、B兩點的坐標.

解析|(1)以出發(fā)點。為坐標原點,以正東方向為x軸正方向,正北方向為y軸正方向,建立平面

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線OAB即為物體的運動軌跡.

(2)x4=10cos30°m=5m;

yA=10sin30°m=5m;

XB=XA=5m;

w=o.

倍窠1(D見解析圖(2)(5m,5m)(5m,0)

B級等級考提升練

7.在某次鉛球比賽中,某運動員以18.62m的成績獲得金牌.這里記錄的成績是指()

A.比賽中鉛球發(fā)生的位移大小

B.比賽中鉛球經(jīng)過的路程

C.既是鉛球發(fā)生的位移大小,又是鉛球經(jīng)過的路程

D.既不是鉛球發(fā)生的位移大小,也不是鉛球經(jīng)過的路程

國明鉛球的運動軌跡如圖曲線所示,鉛球的比賽成績18.62m是拋出點A的豎直投影點4到

落地點B的距離,而位移是有向線段4B,路程是AB曲線的長度,只有選項D正確.

p—18.62m—?]

答案D

8.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物體運動的s-t圖像,下列關(guān)于甲、乙兩物體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個物體同時出發(fā)

B.甲、乙兩個物體在同一位置出發(fā)

CI2時刻甲、乙相遇

DI2時刻乙在甲前方

函由題圖可知甲物體從0時刻開始運動,而乙物體從t\時刻開始運動,故A錯誤;由題圖可

知甲物體從坐標xi開始運動,而乙物體從坐標為0的位置開始運動,故B錯誤力時刻,甲、乙

位置坐標相同,即相遇,選項C正確,D錯誤.

ggc

9.如圖所示,自行車的車輪半徑為R,車輪沿直線無滑動地滾動,當氣門芯由車輪的正上方第一

次運動到車輪的正下方時,氣門芯位移的大小為()

V

AmRB.2R

C.2TIRD.R

lg麗如圖所示,氣門芯由車輪的正上方第一次運動到車輪的正下方的過程中,初、末位置之間

的距離,也就是位移大小為s==R,選項D正確.

答案D

10.如圖所示,一個人晨練,他從A點出發(fā)沿曲線ABCOADC行進.已知圖中圓的半徑為R,中央

的S部分是兩個直徑為R的半圓.求:

(1)他從A點第一次走到。點時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他從A點第一次走到D點時的位移和路程.

|^(1)從A點第一次走到0點時,位移的大小等于線段A。的長度,即si=R,位移的方向為由

北指向南.

(2)從A點第一次走到D點時,位移的大小等于線段的長度,即S2=R,位移的方向為東

偏南45°,從A點第一次走到。點時的路程等于整個運動軌跡的長度,即/=x2兀R+2TTX=2.5TUR.

ggd)/?由北指向南

⑵凡方向為東偏南45°2.5K/?

11.如圖所示,一輛汽車在馬路上行駛J=0時,汽車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側(cè)20m處;過了2s,汽

車正好到達十字路口的中心;再過3s,汽車行駛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側(cè)30m處.如果把這條馬

路抽象成一條坐標軸(x軸),十字路口中心定為坐標軸的原點,向右為x軸的正方向.

左右

(1)將汽車在三個觀測時刻的位置坐標填入下表.

觀測

t=0過2s再過3s

時刻

位置

n=_____X2=________v;-

坐標

(2)說出前2s內(nèi)、后3s內(nèi)汽車的位移分別為多少?這5s內(nèi)的位移又是多少?

隆畫(1)因為向右為x軸的正方向,所以,在坐標軸上原點左側(cè)的點的坐標為負值,原點右側(cè)的

點的坐標為正值,即x\=-20m/2=0,13=30m.

(2)前2s內(nèi)的位移

AXI=X2-XI=0-(-20m)=20m

后3s內(nèi)的位移

AY2=43?X2=30m-0=30m

這5s內(nèi)的位移

AJV=X3-X]=30m-(-20m)=50m

方向都向右,即x軸正方向.

答案(1)?20m030m

(2)20m,方向為x軸正方向30m,方向為x軸正方向50m,方向為x軸正方向.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第三節(jié)速度

課后篇鞏固提升

A級合格考達標練

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運動的位移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

B.物體運動的時間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D.做勻速運動的物體,其位移跟時間的比值是一個恒量

麗由公式片知,選項A、B錯誤,C正確,做勺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位移跟時間的比值是恒

量,選項D錯誤.

ggc

2.安徽的黃山和九華山旅游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吸引了大批海內(nèi)外游客.設(shè)一游客駕甲車從九華山

大門去黃山大門,行程162km;另一游客駕乙車從黃山大門趕往九華山大門,行程158km.若兩

人恰好同時出發(fā)且同時到達,則甲、乙在兩地之間運動的過程中()

A.研究甲車的行駛路程時不能將車看成質(zhì)點

B.甲車、乙車的平均速度相同

C.甲車的平均速率大于乙車的平均速率

D.游客乙駕車行駛158km指的是位移

廨前研究甲車的行駛路程時,甲車的大小、形狀可以忽略,故可以把甲車看成質(zhì)點,選項A錯

誤;平均速度是矢量,甲、乙兩車平均速度方向不同,故選項B錯誤;平均速率是行駛路程與所

用時間之比,甲車行駛的路程大于乙車行駛的路程,且所用時間相同,所以甲車的平均速率大

于乙車的平均速率,選項C正確;游客乙駕車行駛158km指的是路程,選項D錯誤.

ggc

3.三個質(zhì)點A、B、C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三個質(zhì)點同時從N點出發(fā),同時到達M點,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A.三個質(zhì)點從N點到M點的平均速度相同

B.質(zhì)點B從N點到M點的平均速度方向與任意時刻瞬時速度方向相同

C.到達M點時的瞬時速度的值一定是A的大

D.三個質(zhì)點到達M點時的瞬時速度的值相同

醫(yī)祠三個質(zhì)點運動的初、末位置相同,故位移相同,又時間一樣,故平均速度相同,選項A正確;

質(zhì)點B沿NM直線運動但有可能靜止,故不能斷定平均速度方向與任意時刻的瞬時速度方向

相同選項B錯誤;到達M點時,三者瞬時速度大小無法確定,選項C、D錯誤.

ggA

4.甲、乙兩質(zhì)點在同一直線上勻速運動,設(shè)向右為正,甲質(zhì)點的速度為2m/s,乙質(zhì)點的速度為-4

m/s,則可知()

A.乙質(zhì)點的速率小于甲質(zhì)點的速率

B.因為2>-4,所以甲質(zhì)點的速度大于乙質(zhì)點的速度

C.這里的正、負號的物理意義是表示質(zhì)點運動的方向

D.若甲、乙兩質(zhì)點同時由同一點出發(fā),則10s后甲、乙兩質(zhì)點相距20m

薊因為速度是矢量,其正、負號表示物體的運動方向,速率是標量,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

的大小等于速率,選項C正確,選項A、B錯誤;甲、乙兩質(zhì)點在同一直線上沿相反方向運動,10

s后從同一點分別前進了20m和40m,故此時兩者相距60m,選項D錯誤.

ggc

5.某質(zhì)點沿一直線運動,在第1s內(nèi)通過的位移為2m,第2s內(nèi)通過的位移為4m,則質(zhì)點在第

2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m/s,2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m/s.

函由公式廠計算可得.

答案43

6.做直線運動的物體通過兩個連續(xù)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別為片=10m/s,也=15m/s,

求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析[設(shè)兩段相等位移均為s,則兩段用時分別為九二,亥二,全程的平均速度以二二12m/s.

答案|12m/s

B級

7.(多選)騎自行車的人沿斜坡直線向下行駛,在第1s、第2s、第3s、第4s內(nèi)通過的位移分

別是1m、2m、3m、4m,有關(guān)其運動的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5m/s

B.在第3、4兩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3.5m/s

C.第3s末的瞬時速度為3m/s

D.該運動一定是勻加速直線運動

庭麗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速度m/s=2.5m/s,故選項A正確;在第3、4兩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

m/s=3.5m/s,故選項B正確;由于題目條件不足,無法求得第3s末的瞬時速度,也無法判斷此運

動是勻加速直線運動,故選項C、D錯誤.

答案|AB

8.(多選)小華上午從家門口打車,經(jīng)過一段時間又乘坐同一出租車回到家門口,車票如圖所示,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日期2021419

上車:2:08

下車227

單價260元

里程:12.0km

全程:37.00元

A.小華全程的平均速度為37.9km/h

B.小華全程的平均速度為0

C.小華全程的平均速率為37.9km/h

D.小華全程的平均速率為0

齷畫小華全程路程為12.0km,位移為0,所用時間為19min=h,故小華全程的平均速度為0,平

均速率=37.9km/h,故選項B、C正確.

答案|BC

9.平直公路上甲、乙兩地相距60km,一汽車沿直線運動用40km/h的平均速度通過了全程的,

剩余的路程用了2.5h.求:

(1)此汽車在后路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汽車在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國畫(1)汽車在前后兩段的位移大小分別是

km=20km

52=60Xkm=40km

汽車在后路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km/h=16km/h.

(2)汽車在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v=km/h=20km/h.

^M|(l)16km/h(2)20km/h

10.登山運動中,小張用lOOmin由宿營地X爬到山頂K在山道上通過的路程是2400m,相對

于X升高了1200m,如圖所示.

⑴求小張由x運動到y(tǒng)總的位移的大小.

(2)求小張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3)他的朋友小李從Z點爬山,比小張晚20min出發(fā),平均速率為0.5m/s,比小張早20min到達

山頂,求小李由z爬到y(tǒng)通過的路程.

|解析|(1)由x到y(tǒng)總的位移的大小為

s=m=2000m.

(2)小張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為

m/s

(3)小李爬山所用的時間

r2=100min-20min-20min=60min

小李由z爬到y(tǒng)通過的路程

Z=V2^2=0.5X60X60m=l800m.

僭案|(1)2000m(2)m/s(3)1800m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第四節(jié)測量直線運動物體的瞬時速度

課后篇鞏固提升

合格考達標練

1.(2020廣東汕頭潮陽區(qū)高一質(zhì)檢)根據(jù)速度定義式廣,當加極短吐就可以表示物體在f時刻

的瞬時速度.下列提供的方法你可能還沒學過,相信你可以判斷出該定義應(yīng)用了下列物理方法

A.控制變量法B.假設(shè)法

C.極限法D.微元法

暖麗由極限思想可知,選項C正確.

gg]c

2.對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計時器的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計時器使用相同的電源

B.兩種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頻率與交流電源的頻率一樣

C.電火花計時器在紙帶上打點是靠振針和復寫紙

D.電磁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點是靠電火花和墨粉

庭明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6V的交流電源,電火花計時器使用220V的交流電源,選項A錯誤;

兩種打點計時器的打點頻率都由交流電源的頻率決定,選項B正確;電火花計時器在紙帶上打

點是靠電火花和墨粉,選項C錯誤;電磁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點是靠振針和復寫紙,選項D

錯誤.

答案B

3.在“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的實驗中,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A.打點前,小車應(yīng)靠近打點計時器處,要先接通電源,待計時器打點穩(wěn)定后再釋放小車

B.舍去紙帶上開頭比較密集的點,然后選取計數(shù)點

C.打點頻率為50Hz,若每隔四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則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1s

D.實驗中應(yīng)使小車速度盡量小些

薊使用打點計時器時,小車應(yīng)靠近打點計時器處,要先接通電源,待計時器打點穩(wěn)定后再釋

放小車,選項A正確;選擇紙帶時要舍去紙帶上開頭比較密集的點,然后選取后面清晰的計數(shù)

點,選項B正確;打點頻率為50Hz時,打點周期為0.02s,若每隔四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則

A/=5x0.02s=0.1s,選項C正確;小車速度越小,點跡越密集,越不容易測量,故實驗中應(yīng)使小車

速度盡量大一些,選項D錯誤.

答案D

4.下列選項是打點計時器打出的四條紙帶,其中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解機勻速直線運動中,相等位移所用的時間相等.打點計時器打出的點與點之間的時間都相

同,只要點與點之間的距離相等,就可判斷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選項B正確.

答案B

5.一同學在用打點計時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時,紙帶上打出的點不是圓點,而是

如圖所示的一些短線,這可能是因為()

A.打點計時器錯接在直流電源上

B.電源電壓不穩(wěn)定

C.電源的頻率不穩(wěn)定

D.打點針壓得過緊

臃麗當打點計時器接到直流電源上時,其振片磁化方向不變,不會引起振針上下運動而打點,

故選項A排除.電源頻率的不穩(wěn)定會引起打點周期的不穩(wěn)定,電壓的不穩(wěn)定會影響點跡的清晰

度.故選項B、C排除.

函D

6.一個同學左手拿著一個秒表,右手拿著一支彩色畫筆,他的同伴拉著一條寬約5mm的長紙

帶,使紙帶在他的筆下沿著直線向前移動,每隔1s他用彩色畫筆點擊紙帶,在紙帶上點一個點,

如圖所示,連續(xù)點了6個點,量得si=5.18cm,S2=4.40cm,.”=3.62cm,54=2.78cm,55=2.00cm.則:

-65432~

LSSJ,S,S3S2S1J

(1)相鄰兩點間的時間間隔為多少?

(2)如果紙帶移動得更快一些,紙帶上的點跡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3)如果紙帶移動的比原來快一些,要想紙帶上點跡疏密程度和原來一樣,應(yīng)采取怎樣的措施?

便畫本題中,畫筆起著打點計時器的作用.

(1)相鄰兩點間的時間間隔就是畫筆在紙帶上畫點的時間間隔,為1s.

(2)紙帶運動加快,一定時間內(nèi)的位移必定增加,相鄰兩點間的距離就代表相等時間內(nèi)的

位移,所以點跡會變稀疏.

(3)紙帶運動的快了,點跡疏密程度還和原來一樣,所用的時間一定減少.所以拿彩筆點點

的同學應(yīng)使點點的時間間隔更短些,即頻率要加大.

gg(l)ls(2)變稀疏(3)使點與點間隔的時間更短些(或加大點點的頻率)

B級

7.下圖為某同學使用打點計時器所得到的一條紙帶.紙帶中前幾個點模糊,因此從O點開始每

隔4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頻率為50Hz,試根據(jù)紙帶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

是()

(OABCD£F7

A.左端與物體相連,相鄰兩計數(shù)點時間間隔為0.02s

B.左端與物體相連,相鄰兩計數(shù)點時間間隔為0.1s

C.右端與物體相連,相鄰兩計數(shù)點時間間隔為0.02s

D.右端與物體相連,相鄰兩計數(shù)點時間間隔為0.1s

麗由物體剛開始運動時速度比較小,點跡比較密集,可判斷紙帶左端與物體相連.由交流電

源頻率為50Hz,知相鄰兩計時點時間間隔為0.02s,每隔4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計數(shù)點間的時

間間隔AU57M).1s,選項B正確.

前B

8.如圖所示是一位同學使用打點計時器得到的兩條紙帶,他將兩條紙帶(甲、乙)上下并排放在

一起進行比較,在圖中A、B兩點之間,兩條紙帶(甲、乙)運動的時間之比是()

“????口

A''B

A.l/IB.2/1

C.l:2D.無法比較

臃麗假設(shè)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紙帶上每打出兩個相鄰點所經(jīng)歷的

時間為0.02s,所以紙帶甲、乙上A、B兩點間的時間之比為,選項B正確.

答案B

9.用鐵架臺將長木板傾斜支在水平桌面上,組成如圖甲所示的裝置,研究木塊沿斜面下滑的速

度變化.所提供的儀器有長木板、木塊、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學生電源、刻度尺、鐵架臺及

導線、開關(guān)等,圖乙是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紙帶旁還給出了最小刻度為1mm的刻度

尺,刻度尺的零刻度線與。點對齊,A、B、C、。為四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

點未標出,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源的頻率是50Hz.

甲乙

(1)計數(shù)A點到0點的距離是mm.

(2)根據(jù)紙帶可看出木塊下滑的速度v的變化情況是(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解析|(1)因為本實臉刻度尺最小刻度為1mm,根據(jù)讀數(shù)原則應(yīng)估讀到0.1mm,所以4點到。點

的距離是105.0mm.

(2)由題中數(shù)據(jù)知相同時間內(nèi)木塊的位移逐漸變大,所以速度變大.

矗(1)105.0(2)變大

10.如圖所示為一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由0到1、2、3…計數(shù)點的距離分別用小、“2、dy-

表示,初時刻0到1、2、3…計數(shù)點的時間分別用“、及、…表示,測量出4、4、私…的值,

如表所示.假如打點計時器所用的交流電源頻率為50Hz,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多少?在

這五段時間內(nèi)位移與時間有什么對應(yīng)關(guān)系?

012345

????????????????

距離d\did3d4*

測量值

1.752.903.804.505.0()

/cm

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均為1=3x0.02s=0.06s.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間距如下表所示,

小di-did3-did4-d3ds-dA

1.751.150.900.700.50

cmcmcmcmcm

由表可知隨著時間的推移,位移在不斷地增大,但相同時間內(nèi)運動的位移越來越小,說明

物體運動越來越慢.

|答案「06s相同時間內(nèi)運動的位移越來越小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第五節(jié)加速度

課后篇鞏固提升

A級合格考達標練

1.(2020廣東湛江高一期末調(diào)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速度反映速度變化的快慢,與速度無關(guān)

B.物體速度變化量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C.物體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也一定越大

D.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庭明加速度反映速度變化的快慢,與速度無關(guān),選項A正確;物體速度變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

定越大,還與時間有關(guān),選項B錯誤;物體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不一定越大,例如火箭將要發(fā)

射時加速度很大,速度卻為零,選項C錯誤;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不一定越大,例如

高速飛行的子彈,選項D錯誤.

函A

2.有時,當我們靠近正在地面取食的小鳥時,它會毫不慌張,當我們感覺能把它抓住時,它卻總

能立刻飛走,這是因為小鳥在起飛時具有較大的()

A.速度B.加速度

C.速度的變化量D.位移

麗物體由靜止到具有一定的速度,都需要一段時間,瞬間無法實現(xiàn),小鳥能迅速起飛,是因為

具有較大的加速度,選項B正確.

答案B

3.一輛汽車啟動后,加速度、速度方向相同,且加速度越來越小,則()

A.汽車的速度也減小

B.汽車的速度仍在增大

C.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靜止

D.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的速度最小但不為零

|解析|因為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一致,雖然加速度在減小,但速度仍在增大,直到加速

度減小到零時速度達到最大,選項B正確.

gg]B

4.

甲、乙兩車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出發(fā),右圖是甲、乙兩車的速度一時間圖像,由圖可知()

A.甲車的加速度大于乙車的加速度

B.fi時刻甲、乙兩車的加速度相等

c.h時刻甲、乙兩車相遇

D.o~n時間內(nèi),甲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車的平均速度

便面由所給甲、乙兩車的速度一時間圖像的斜率知,甲車的加速度小于乙車的加速度,A、B

錯誤;h時刻甲、乙兩車速度相等,由于之前甲車的速度一直大于乙車的速度,故此時甲車位于

乙車的前方,C錯誤;由甲、乙兩車的速度一時間圖像與時間軸所圍圖形的面積知,0“時間內(nèi),

甲車比乙車的位移大,故該段時間內(nèi)甲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車的平均速度,D正確.

答案D

5.(2020廣東肇慶高一期末)一輛小汽車做直線運動,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坐標上面的

數(shù)字為時間,下面的數(shù)字為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01234r/s

510152025Mm?L)

A.小車做加速運動,加速度逐漸變大

B.小車做加速運動,加速度逐漸變小

C.小車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D.小車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由圖可知,小車速度每秒增加5m/s,做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不變,小車加速度方向與速度

方向相同,選項C正確.

ggc

6.物體運動的速度一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在0~2s內(nèi)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物體在2~4s內(nèi)的運動方向與0~2s內(nèi)的運動方向相反

C.物體在0~8s內(nèi)一直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D.物體在0~8s內(nèi)一直做往返運動

解析卜~2s內(nèi)速度和加速度方向均為正方向,圖線遠離時間軸,做勻加速直線運動,A正確;2~4

s內(nèi)加速度變?yōu)樨摲较?,速度仍為正方?做勻減速直線運動,B錯誤;0~8s內(nèi)物體的加速度方

向發(fā)生了變化,所以不能稱為勻變速直線運動,C錯誤;物體速度的方向一直為正方向,表明物

體一直朝正方向運動,D錯誤.

量A

7.蹦床是運動員在一張繃緊的彈性網(wǎng)上蹦跳、翻滾并做各種空中動作的運動項目.一個運動員

從高處自由落下,以大小為8m/s的豎直速度著網(wǎng),與網(wǎng)作用后,沿著豎直方向以大小為10m/s

的速度彈回.已知運動員與網(wǎng)接觸的時間為加=1.2s,那么運動員在與網(wǎng)接觸的這段時間內(nèi)平

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別為()

A.15m/s2,向上B.15m/s2,向下

C.1.67m/sz,向上D.1.67m/s2,向下

|解析[取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則vi=8m/s,吸=-10m/s,則a-m/s2=-15m/s2,負號說明加速度的方

向與正方向相反,即向上,選項A正確.

函A

B級等級考提升練

8.(多選)根據(jù)給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負,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vo>O,a<O,物體做加速運動

B.w<0,a<0,物體做減速運動

C.w<0,a>0,物體做減速運動

D.vo>O,a>O,物體做加速運動

|解析[當物體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時,物體做加速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運

動.不能只根據(jù)加速度的正、負來判斷物體是做加速運動還是做減速運動.C、D正確.

|答案

9.

右圖為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關(guān)于物體在前4s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始終向同一方向運動

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不變,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

C.物體在前2s內(nèi)做減速運動

D.物體在前2s內(nèi)做加速運動

解析[由圖可知,物體初速度vo--2m/s.前2s內(nèi)即0~2s內(nèi)做負方向的勻減速運動,選項C正確,

選項D錯誤;2~4s內(nèi)做正方向的勻加速運動,運動方向發(fā)生了改變,選項A錯誤;由定義式〃=

知兩段時間內(nèi)加速度大小相等,均為1m/s2,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選項B錯誤.

ggc

10.(多選)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己知第1s末的速度大小是6m/s悌3s末的速度大小是10m/s,

則該物體的加速度可能是()

A.2m/s2B.4m/s2

C.-4m/s2D.-2m/s2

庭明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雖然初、末速度的方向不知道,但方向一定是相同的.若w=6

m/s,v,=10m/s,則a=2m/s?;若v0=-6m/s,〃=-10m/s,則a--1m/s2,選項A、D正確.

答案|AD

IL甲、乙、丙三個物體的M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零時刻甲的位移最大

B.甲的加速度最大

C.開始計時后,甲、乙、丙皆做勻變速運動

D.開始計時后,乙先靜止一段時間,然后做加速運動,并且乙做加速運動的加速度最大

解析圖像中不能判斷甲的起始位置,選項A錯誤;i,-/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西》a

甲,選項B錯誤;開始計時后,甲、丙做勻變速運動,乙先靜止一段時間,再做加速運動,選項C錯

誤,D正確.

量D

12.一物體沿直線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

(1)求物體第2s內(nèi)的位移,第4s內(nèi)的位移,前5s的總路程和位移.

(2)求各段的速度.

(3)畫出對應(yīng)的v-t圖像.

解析|(1)由題圖可知,第2s內(nèi)位移為30m-20m=10m;

第4s內(nèi)位移為15m-30m=-15m;

前5s的總路程為20m+30m=50m;

總位移為0-10m=-10m.

(2)0-2s內(nèi)速度w=m/s=10m/s;

2~3s內(nèi)速度V2=0;

3~5s內(nèi)速度內(nèi)=m/s=-15m/s.

(3)v-z圖像如圖所示.

-?/(m?s-1)

10―;

°-i-2~I34[5^

11

70;[

-20

答案(1)10m-15m50m-10m

(2)10m/s0-15m/s

(3)見解析圖

第一章測評

(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

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20廣東湛江高一期末調(diào)研)下列物理量中屬于矢量的是()

A.溫度B.位移

C.時間D.質(zhì)量

解析|溫度、時間和質(zhì)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而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謂B

2.關(guān)于物體的運動,下列說法不可能的是()

A.加速度在減小,速度在增加

B.加速度向東,而速度向西

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變化,加速度最大時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時加速度最小

D.加速度方向改變而速度不變

朝當加速度與速度同方向時,加速度在減小,但速度在增加,是可能的,故A不符合題意;加速

度向東,而速度向西,兩者方向相反,做減速運動,是可能的,故B不符合題意;加速度和速度大小

都在變化,當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反時,加速度最大時速度減速到零達到最小,當加速度與速

度方向相同時,加速度減小到零的時候,速度會達到最大值,是可能的,故C不符合題意;加速度

是用來改變速度的,只要有加速度那么速度就一定會發(fā)生變化,所以加速度方向改變而速度不

變是不可能的,故D符合題意.

答案D

3.(2020廣東肇慶高一期末)2020年11月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經(jīng)過約112h奔

月飛行,在距月面400km處成功實施發(fā)動機點火,約17min后,發(fā)動機正常關(guān)機,順利進入環(huán)月

軌道.結(jié)合所學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20年11月28日20時58分”是時間

B.“約B2h”是時刻

C?'4OOkm”是指“嫦娥五號”運動的路程

D.研究“嫦娥五號”繞月球的運動軌跡,可將“嫦娥五號”視為質(zhì)點

解析|“2020年11月28日20時58分”是時刻,選項A錯誤;“約112h”是一段時間,選項B正

確;“400km”是指“嫦娥五號”相對月面的距離,選項C錯誤;在研究“嫦娥五號”繞月球的運動就

跡時,“嫦娥五號”的大小和形狀可以忽略,可以將其視為質(zhì)點,選項D正確.

答案D

4.(2020廣東清遠高一期末)如圖所示是某校高一年級進行的一次遠足活動的路線圖,某同學

用地圖計算出出發(fā)地A和目的地8的直線距離為9km,而他實際從A運動到C用時55min,

在C處休息了20min,從C運動到B用時45min,路標指示A到B的實際里程數(shù)是12km,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實際運

動路線

A.該同學從A到C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25m/s

B.整個過程中,該同學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67m/s

C.整個過程中,該同學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25m/s

D.該同學經(jīng)過C時的瞬時速度的方向一定由C指向B

國明由于不知道從A到C的位移大小,故無法求出從A到C的平均速度,選項A錯誤;出發(fā)地

A和目的地B之間的位移為s=9km,平均速度由得,=1.25m/s,選項B錯誤,C正確;該同學經(jīng)過

C時的瞬時速度的方向沿該點切線方向,選項D錯誤.

5.一質(zhì)點始終向著一個方向做直線運動,在前,時間內(nèi)平均速度為,后/時間內(nèi)平均速度為2匕

則物體在t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A.B.C.vD.

解析[前t時間內(nèi)的位移Si=vt,后t時間內(nèi)的位移$2二29=”,所以f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二匕故選

項C正確.

gg]c

6.如圖所示為A、8兩人騎自行車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位移一時間圖像,由圖像知()

A.A、B兩人同向行駛

B.A、B兩人在第1s末相遇

C.在4s內(nèi)4行駛的路程比B行駛的路程多

D.在5s末月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

庭捌ST圖像表示物體的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圖像上的任意一點表示該時刻的位置,圖像的斜

率表示該時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所以0~2s內(nèi)A速度為負方向,8速度為正

方向,所以兩人運動方向相反,選項A錯誤.由圖像得知A、B兩人在第1s末位移大小和方向

均不相同,故不能相遇,選項B錯誤.在4s內(nèi)5A從30m位置走到6m處,行駛的路程為24m;8

先從零位置到達25m位置,然后靜止2s,即B行駛的路程為25m,則在4s內(nèi),A行駛的路程小

于B行駛的路程,選項C錯誤.在5s內(nèi)4從30m位置走到零位置,位移大小為30m;B先從零

位置到達25m位置,然后靜止2s,再向負方向運動12.5m,位移大小為12.5m,則在5s內(nèi),A行

駛的位移比B行駛的位移大,選項D正確.

S1D

右圖為甲、乙兩物體沿同一直線,同時開始運動的回圖像.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甲、乙兩物體均做勻速直線運動

B.在時刻刀甲、乙兩物體加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兩物體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均不變,甲的加速度大

D.甲、乙兩物體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均不變,乙的加速度大

隆麗甲、乙兩物體均做加速運動,選項A錯誤;v-r圖像交點處速度相等,加速度不相等,選項B

錯誤;M圖像斜率代表加速度,甲、乙的傾斜程度不變,所以加速度均不變,乙的傾斜程度大,則

乙的加速度大,選項C錯誤,D正確.

答案D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

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8.

丁B.

b

D

一質(zhì)點沿一邊長為2m的正方形軌道運動,每秒鐘勻速移動1m,初始位置在be邊的中點A,

由力向c運動,如圖所示力、B、C、。分別是be、cd、da、必邊的中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2s末的瞬時速度是m/s

B.前4s內(nèi)的平均速率為1m/s

C.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m/s

D.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m/s

庭麗第2s末在B點,瞬時速度大小是1m/s,故A錯誤;前4s內(nèi),物體運動到C點,路程為4m,

所以平均速率為m/s=lm/s,故B正確;前2s內(nèi),物體從A經(jīng)過c到位移為m,平均速度為

m/s,選項C正確,D錯誤.

疆]BC

9.在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巢湖”艦、“千島湖”艦護送下,“河北錦繡”“銀河”等13艘貨輪歷時36h

順利抵達亞丁灣西部預定海域.此次護航總航程4500海里,已知1海里=1852m.假設(shè)所有船

只運動速度都相同,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研究艦隊的行駛路程時不可將“千島湖”艦看作質(zhì)點

B.以“千島湖”艦為參考系,“巢湖”艦一定是靜止的

C.根據(jù)本題給出的條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D.根據(jù)本題給出的條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過程中的平均速率

國麗本題中路程長度遠遠大于“千島湖”艦的尺寸,所以研究艦隊的行駛路程時可將“千島湖”

艦看作質(zhì)點,故選項A錯誤;因為所有船只運動速度都相同,則以“千島湖”艦為參考系,“巢湖”

艦是靜止的,故選項B正確;“4500海里'’是護航艦走過的軌跡長度,因此為路程而不是位移,平

均速率為路程和時間的比值,由于不知運動位移的大小,不能求出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故選

項C錯誤,D正確.

答案|BD

10.

一個質(zhì)點做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第1s內(nèi)與第5s內(nèi)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內(nèi)的加速度大于第5s內(nèi)的加速度

C.Q4、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關(guān)系是

D.OA段的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BC段的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反

麗|第1s內(nèi)與第5s內(nèi)的速度均為正值,方向相同,選項A錯誤.第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