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河南省信陽高級中學新校(賢嶺校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下期06月測試(A)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清樂”這一概念產(chǎn)生于北宋。大約從公元1060年到1100年40余年間,文人士大夫群體滋長起了對一種“精神愉悅”的肯定、頌揚與培育,這種精神愉悅被命名為“清樂”?!扒鍢贰币辉~所指稱的那種審美愉悅,說明宋人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正在進行一種非功利的、純粹的審美活動,通過“清”與“樂”前所未有的結(jié)合,宋人將審美愉悅和其他可能包含有功利目的的“樂”明晰地區(qū)分開來。清樂之所以是審美愉悅,主要在于它是一種非功利性的精神愉悅,這種精神愉悅在中國文化中有其久遠的歷史淵源?!对娊?jīng)》的《衛(wèi)風·考槃》描述了一種隱逸之士的獨樂狀態(tài):“考槃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弗諼”。《詩經(jīng)》最初的闡釋者們將“考”釋為“成”,而將“槃”釋為“樂”,從而讓這首詩成為隱逸生活中精神愉悅狀態(tài)的頌歌。到仁哲時期,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生活中至少還有三種愉悅可以被歸為非功利性的精神愉悅:第一是孔顏之樂;第二是舞雩之樂;第三是觀化之樂??最佒畼吩从诳组T弟子顏回在安貧樂道的生活中所體現(xiàn)出的精神狀態(tài)——“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在貧寒的生活中顏回的精神卻處在一種愉悅之中,這是為什么?顏回所樂何事?宋明理學關(guān)于孔顏之樂的闡釋大概可以整理出這樣一個線條:樂的起點是“道”,孔顏之樂,是在“樂道”的基礎(chǔ)上“安仁與安貧”,在安仁與安貧的基礎(chǔ)上心泰,在心泰的基礎(chǔ)上達到心誠,在心誠的基礎(chǔ)上能“循理”,通過“循理”而達到與萬物一體,順生隨性,在這個狀態(tài)中獲得心靈的愉悅。這種愉悅具有一種非功利性,或者說,它不是來自功利性的滿足,而是來自心靈沉浸于精神世界時的自得與自樂。這種由“誠”與“泰”決定的泰然任之的心靈狀態(tài),以及物各得其所的和諧感與自由感,成為孔顏之樂的本源。舞雩之樂源于《論語·先進》中所說“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是曾點給出的他的人生理想,而孔夫子非常認同—“吾與點也”!在舞雩之中有一種非功利性的精神愉悅,可以理解為一種“詩意生存”,是以自由與充實的面貌展現(xiàn)出的人的生存?!叭擞M處,天理流行”,按朱熹的闡釋,舞雩之樂本質(zhì)上是一種非功利、無目的、有形上價值的精神性的愉悅,這種愉悅在宋代士人階層被普遍接受。舞雩之樂,可以說是宋代士大夫階層的精神寄托。第三種樂是觀化之樂,是道家思想所倡導的一種精神愉悅。“道”處在生生化化的過程中,直觀這種生化過程,會獲得精神愉悅;自然也處在這種生化過程中,對自然之生化的直觀也可以獲得愉悅。在觀化的過程中,可以獲得心靈上與道為一,與自然為一的狀態(tài),可以讓心靈處在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中。道家哲學,特別是莊子學說,很在意這種愉悅。《莊子·至樂》有“且吾與子觀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惡焉!”通過觀化與入化,莊子甚至可以超越生死之情。這種觀化之樂,小可以在觀魚、草等微物中獲得,大可以在觀山、觀海中獲得,還可以在觀歷史之興衰中獲得。與孔顏之樂比,清樂和孔顏之樂有同樣的非功利性與精神性,但差異在于,孔顏之樂側(cè)重道德愉悅,它所帶來的愉悅與求道的執(zhí)著與堅定有關(guān),與內(nèi)心中的守一、執(zhí)著有關(guān),孔顏之樂中包含著莊敬之情,有目的,而清樂是無目的性的自由愉悅。舞雩之樂中所體現(xiàn)出的身心狀態(tài),似乎是清樂想要達到的效果,而舞雩之樂相比于清樂,雖然同樣強調(diào)心靈的自由狀態(tài),但是舞雩之樂被賦予了更價值化的內(nèi)涵。曾點知之,故孔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萬物遂其性”,這意味著舞雩與萬物存在的合目的性有關(guān),通過感悟到萬物的合目的性而獲得的,也與個體精神的理想有關(guān)。而清樂更偏重自由,更輕松一些,是通過參與外物的“玩”而獲得的,與合目的性無關(guān),與理想的實現(xiàn)無關(guān),它是通過“游”“戲”“玩”而獲得的愉悅,缺乏舞雩之樂的莊嚴感,但更多自由感。因此,清樂才更接近現(xiàn)代人所說的“審美愉悅”,觀化之樂最接近清樂,但清樂不僅僅觀化,還觀“物”之自在、自得,清樂相比于觀化之樂,多一些超然之樂。而且,觀化之樂將愉悅的源頭收縮在對自然之“化”的觀,這實際上縮小了愉悅的范疇。綜上,清樂作為一種精神愉悅,是非功利性的,是無目的性的,是純粹的自由愉悅。(摘編自劉旭光《清樂:中國古代審美愉悅的標識》)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清樂”這一概念與北宋時期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活動相關(guān),他們對一種“精神愉悅”的肯定、頌揚與培育讓“清樂”進入人們視野。B.在探討孔顏之樂時,宋明理學認為“樂道”構(gòu)成了“安仁與安貧”的基礎(chǔ);心靈沉浸于精神世界,順生隨性,并由此獲得心靈的愉悅。C.在朱熹看來,舞雩之樂具有非功利、無目的、有形上價值的精神性的特質(zhì),是一種以自由與充實的面貌去展現(xiàn)出的人的“詩意生存”。D.浪漫的舞雩之樂表現(xiàn)出曾點所希望的心靈的自由狀態(tài),寄予了其對理想的追求,同時也得到了孔子的肯定,但其具有明顯的合目的性。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宋人從功利的角度去明晰地區(qū)分“清樂”一詞的內(nèi)涵,意味著中國古人對于審美愉悅之特性的認識,已經(jīng)從觀念自覺走到了實踐自覺。B.從《詩經(jīng)》的《衛(wèi)風·考槃》所描述的隱逸之士的獨樂狀態(tài)來看,中國人最遲在周朝的時候就開始以詩歌來表達對精神愉悅的頌歌。C.道家所提倡的觀化之樂,并不局限于直觀生生化化過程中的“道”獲得愉悅,在他們看來,觀世界萬事萬物同樣可以獲得精神愉悅。D.雖然都能產(chǎn)生精神愉悅,但觀化之樂與非功利、無目的、有形上價值的舞雩之樂不同,它很在意在觀化的過程中“道”的獲得。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第三段中“觀化之樂”觀點的一項是()A.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劉禹錫《始聞秋風》)B.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tài)中。(程顥《秋日偶成》)C.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張若虛《春江花月夜》)D.泥根玉雪元無染,風葉青蔥亦自香。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錦畫船涼。(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4.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對相關(guān)詩句的解讀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陶淵明《詠貧士》中的“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饑?知音茍不存,已矣何所悲”,表達自己堅守前人安守貧賤之道,體現(xiàn)的是孔顏之樂。B.蘇軾《被酒獨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莫作天涯萬里意,溪邊自有舞雩風”中,寫溪邊祈雨舞蹈的民風,表現(xiàn)的是舞雩之樂。C.程顥《存日偶成》中的“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以人們說他忙里偷閑強學少年來寫自己春日郊游的快樂,表現(xiàn)的是清樂。D.于謙《觀書》中的“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把陪伴自己的書籍看作多年的朋友,表達對讀書的喜愛,表現(xiàn)的是觀化之樂。5.清樂與孔顏之樂,舞雩之樂和觀化之樂這三種“樂”之間有著怎樣的關(guān)系?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敬鸢浮?.C2.A3.B4.D5.①清樂與這三種“樂”有交疊的部分,都是一種精神愉悅,強調(diào)非功利性,但也有一定的區(qū)別;②清樂比孔顏之樂、舞雩之樂自由,與道德的合目的性無關(guān),與理想的實現(xiàn)無關(guān),顯得輕松一些;③清樂比觀化之樂更寬泛,多一些超然之樂?!窘馕觥俊?題】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在朱熹看來”錯誤。由原文“舞雩之樂源于……在舞雩之中有一種非功利性的精神愉悅,可以理解為一種‘詩意生存’,是以自由與充實的面貌展現(xiàn)出的人的生存”可知,“是一種以自由與充實的面貌去展現(xiàn)出的人的‘詩意生存’”不是朱熹的觀點。選項張冠李戴。故選C?!?題】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A.“已經(jīng)從觀念自覺走到了實踐自覺”錯。由原文“‘清樂’這一概念產(chǎn)生于北宋”“‘清樂’一詞所指稱的那種審美愉悅,說明宋人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正在進行一種非功利的、純粹的審美活動”可知,宋人是在實踐自覺的基礎(chǔ)上才有了“清樂”這個概念,即先實踐自覺,后達到觀念自覺,故選項后半句推斷錯誤。故選A【3題】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A.詩句表現(xiàn)詩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倔強進取精神和品格,不能作為“觀化之樂”的論據(jù)。B.根據(jù)詩意可知,此項說的是應隨四季的變化享受自然的樂趣,可以作為“觀化之樂”的論據(jù)。C.“江潭落月”,襯托出了詩人的凄苦、落寞之情,“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無限路”加深了他的鄉(xiāng)思,此詩句不能作為“觀化之樂”的論據(jù)。D.詩句強調(diào)了荷花的高潔并表達思鄉(xiāng)之情,不能作為“觀化之樂”的論據(jù)。故選B?!?題】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A.陶淵明《詠貧士》屬于詠懷之作,此詩寫自己高潔孤獨,抱窮歸隱,其中的“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饑?知音茍不存,已矣何所悲”,表達自己堅守前人安守貧賤之道而不知悲苦,與孔顏之樂一脈相承。B.蘇軾《被酒獨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是他被貶儋州時所作,其中“溪邊白有舞雩風”,寫的是溪邊祈雨舞蹈的土著民風,表現(xiàn)的是舞雩之樂。C.程顥的“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是通過“游”獲得樂趣,屬于清樂。D.于謙嘆息,“我”對書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無論清晨還是傍晚,憂愁還是快樂,總有它的陪伴。詩句表達出于謙對讀書的喜愛,并非觀化之樂。故選D?!?題】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與孔顏之樂比,清樂和孔顏之樂有同樣的非功利性與精神性”“雖然同樣強調(diào)心靈的自由狀態(tài)”“觀化之樂最接近清樂”可知,清樂與這三種“樂”有交疊的部分,都是一種精神愉悅,強調(diào)非功利性。由原文“孔顏之樂側(cè)重道德愉悅,它所帶來的愉悅與求道的執(zhí)著與堅定有關(guān),與內(nèi)心中的守一、執(zhí)著有關(guān),孔顏之樂中包含著莊敬之情,有目的,而清樂是無目的性的自由愉悅”“缺乏舞雩之樂的莊嚴感,但更多自由感”可知,清樂比孔顏之樂、舞雩之樂自由,它不受道德的合目的性判斷,具有無目的性的,顯得輕松一些。由原文“觀化之樂將愉悅的源頭收縮在對自然之‘化’的觀,這實際上縮小了愉悅的范疇”可知,清樂比觀化之樂更寬泛,因其范圍比觀化之樂廣。(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匆姺缎∏喟墒莻€不戴眼鏡的近視眼,因為但凡能夠配到的最高度的近視眼鏡,對他來說,也只是個擺設(shè),起不了作用,所以干脆就不戴了。好在光感還是有的,身邊有什么東西,也能看得到,當然看到的只是一團模糊。他原以為人生也就這樣了,可是后來忽然又冒出了希望,有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手術(shù)很順利,拆了紗布,睜開眼睛,艾可一下子就看清了醫(yī)生的臉,他這才真正知道了,人臉居然是如此生動,人的眼神是如此有光彩,五官搭配得是如此精妙。他差點哭了。醫(yī)生說,現(xiàn)在你是看得見了,但是手術(shù)到底是否成功,要有一個月的時間來考驗,如果一個月以后,情況正常,手術(shù)才算成功。艾可沒想那么多,他還沒來得及多想,現(xiàn)在他是吃驚、大吃驚,甚至是震驚。原來世界是這樣子的呀,看得見的世界真好,五彩繽紛呀。當然,更要命的是,他看清了所有熟悉而又模糊的同事的臉龐。比如老許。印象中這么溫柔和藹的一個人,可他這長相,實在是有點——那眼睛瞪得跟牛眼似的、眉毛又濃又密又長,人沒到你面前,那眉毛已經(jīng)戳痛了你的眼睛——看起來就不像個和善的人。艾可心里十分感慨,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其實,當艾可看清了平時看不清的同事,他吃驚的事情還多著呢。他看到了,每次只要主任一進來,小金的臉就紅起來,主任待在這里時間越長,她的臉色就越來越紅,最過分的是她居然把茶水打翻了,潑了艾可一身。艾可被燙得跳了起來,忍不住說,哎喲喲,小金,難道我眼睛好了,你眼睛不好了?主任笑了笑,說,小艾,你眼睛不好的時候,嘴巴蠻厚道的,現(xiàn)在眼睛好了,嘴巴變厲害了?艾可有點不好意思,確實不應該這么說小金,可是小金的慌亂讓他十分好奇,他看了看其他同事,難道他們一點感覺都沒有?他們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心無旁騖,什么感覺都沒有。過了一天,艾可在走廊上碰見主任,主任對他說,艾可啊,有個事情跟你商量,人事處來和我們說,這一陣他們事情多,想借個人過去用幾天,你看你去幫幾天行吧?艾可一口答應說行的,但說過之后又有點擔心,猶豫說,可是人事處那邊的工作,我不熟悉,不知道能不能——主任說,嘿,無非就是造表格、填表格、查表格、整理表格,依樣畫葫蘆而已,你這樣一個大才子,還不是小菜一碟。再說了,又不是一直留在那里,過一陣要回來的。在辦公室所有人都忙著準備重大會議的時候,艾可卻去了人事處。艾可借調(diào)人事處接手的第一件工作,就是配合工資調(diào)整,核查單位職工的工齡。核查工作并不復雜,只需將檔案材料里的原始材料和現(xiàn)行的工資檔案再核對一遍,真是應了主任那句話,對艾可來說小菜一碟,但艾可一直沉浸在眼睛亮了的激動中,工作熱情高漲,他認真細心地做了這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核查工作。工齡上的誤差真的很少,可能因為這個涉及每個人的收入,即便組織上搞錯,個人也一定會來糾正的。艾可還真核不出工齡上的誤差,但是因為他太過認真,原始材料中與工齡無關(guān)的內(nèi)容,他有時候也會多看一兩眼,結(jié)果這一兩眼,就看出問題來了。是一個叫劉子葵的同事,艾可覺得他的年齡有誤,因為艾可記得去年單位春節(jié)聯(lián)歡會發(fā)吉祥物的時候,他上臺領(lǐng)了一只兔子。也不是艾可看見的,那時候他還看不見,是他聽見的,他聽見劉子葵說,我要這只卡通兔子,我女兒喜歡。這是單位每年的規(guī)定,屬什么屬相,到年底聯(lián)歡會,可以領(lǐng)取一只玩具動物。領(lǐng)了兔子,那他就是屬兔子的,可是他的原始材料上填的年齡,那一年不是兔年。艾可疑惑,找了個機會悄悄地問人事處處長,那個劉子葵是屬兔子的嗎?處長正低頭忙著手里的活,聽到了艾可問話,卻好像沒有聽懂,抬頭看了他一眼,反問說,屬兔子?劉子葵?他屬不屬兔子,有什么問題嗎?艾可說,可他的原始材料上是某某年的,某某年的人不屬兔子呀。處長輕描淡寫地說,哦,那是他自己的事情。艾可就奇怪,忍不住說,李處,你們不告訴他嗎?不讓他糾正嗎?到時候他會誤以為組織上要他提前退休呢。處長說,幾時退休也不是我們的事情,是檔案的事情,我們說了不算——處長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覺得艾可莫名其妙,就忍不住直接擠兌他說,艾可,從前他們都說你是個瞎子,你現(xiàn)在是不是以為你的眼睛比別人都亮???艾可悶聲不響了。在處長那里碰了釘子,不敢打擾了,只敢去麻煩另一個同事,問他怎么回事。那同事笑道,呵呵,你以為你真的看見了哦。艾可有些懊惱,但他也不笨,知道這里的水深,不想試水了,只可惜,已經(jīng)遲了。劉子葵在走廊里攔住了他,滿臉惱怒地說,艾可,我跟你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塊兒,你憑什么造我的謠言——本來我這次有希望提一級,被你一造謠,對手乘機放風說我過齡了。艾可整個蒙了。他不僅自己被懟,連累人事處也受了批評,沒幾天艾可就被人事處退回去了。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艾可去醫(yī)院檢查完眼睛,回來十分沮喪地告訴大家,完了,我的手術(shù)失敗了。大家都關(guān)心他,問他是不是又看不見了,艾可說,不是馬上就看不見,是會一天比一天差,最后回到原來的樣子。大家哀嘆惋惜。果然,艾可的眼睛一天比一天瞎,沒幾天,他就恢復到從前的那個幾乎等于零的視力了。有一天艾可去上廁所,聽到有兩個同事議論他。一個同事說,哎,聽說辦公室的那個艾可,眼睛又不行了,手術(shù)失敗了?另一個說,是呀,他好像運氣不好,都說這類手術(shù)已經(jīng)很成熟了,偏偏到他就不行。那一個的聲音似乎有點疑惑,他真的又看不見了?可是我在走廊里碰到他,看他的眼睛,賊亮賊亮的呀。這一個聲音倒很果斷,說,那誰知道呢?他們一起呵呵了幾聲,走了。艾可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心想,是呀,誰知道呢。(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面對醫(yī)生關(guān)于手術(shù)能否真正成功的交待,艾可并不在意,因為他還沉浸在重獲光明的喜悅和震驚之中。B.在辦公室任務繁忙之時,主任選擇將艾可調(diào)往人事處,表明他對其無意中暴露出他與小金的關(guān)系的不滿。C.“你以為你真的看見了”一句頗有深意,既是同事對艾可問題的回應,又暗示出了現(xiàn)實社會的復雜性。D.小說結(jié)尾借兩位同事對艾可的議論,意在說明人們并不同情艾可的遭遇,體現(xiàn)了現(xiàn)實社會人情的冷漠。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從艾可的視角敘事,重點展示了他由看不見到看見的經(jīng)歷和心理困惑,也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B.同事們對待艾可的態(tài)度形成了前后對比,眼睛不好時大家對他都很客氣,眼睛好了卻連續(xù)遭到他們的排擠。C.小說善用細節(jié)描寫來刻畫人物,比如處長面對艾可詢問時“越來越難看”的臉色,表現(xiàn)出對其的不耐煩。D.小說中的對話沒有冒號和引號,而是與敘述整合在一起,使情節(jié)更加緊湊,也使讀者更自然地進入故事。8.重新“看見”的哪些現(xiàn)實讓艾可感到吃驚?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概括。9.小說從“艾可看不見”這一情節(jié)開始,又以此情節(jié)結(jié)束。這樣處理有怎樣的效果?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敬鸢浮?.D7.B8.①人的臉龐是如此的生動,世界原來是五彩繽紛的;②同事老許的長相與艾可對他的印象有很大的差別;③辦公室其他同事感覺不到主任進來時小金的慌亂;④人事處處長和其他同事對檔案信息有誤并不關(guān)注。9.①艾可從看不見到看見,最后再到“看不見”,這一戲劇性轉(zhuǎn)折使小說情節(jié)呈現(xiàn)出波瀾,增強了小說的張力;②由看見后引發(fā)的一系列事情體現(xiàn)出現(xiàn)實世界的復雜,增強了諷刺意味;③使文章前后照應,給讀者以周而復始的感覺,引發(fā)讀者的思考。【解析】【6題】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D.“體現(xiàn)了現(xiàn)實社會人情的冷漠”錯。小說主要表現(xiàn)現(xiàn)實社會的復雜性。故選D?!?題】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藝術(shù)手法的能力。B.“眼睛不好時大家對他都很客氣,眼睛好了卻連續(xù)遭到他們的排擠”與文無據(jù)。原文主要寫艾可由看不見到看見的經(jīng)歷和心理困惑,由此體現(xiàn)現(xiàn)實社會人際關(guān)系的復雜。故選B。【8題】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分析文章情節(jié)的能力。①“人臉居然是如此生動,人的眼神是如此有光彩,五官搭配得是如此精妙”艾可手術(shù)完先看清了醫(yī)生的臉,人的臉龐是如此的生動,世界原來是五彩繽紛的;②“印象中這么溫柔和藹的一個人,可他這長相,實在是有點……”同事老許的長相與艾可對他的印象有很大的差別;③“小金的慌亂讓他十分好奇,他看了看其他同事,難道他們一點感覺都沒有?”只有艾可對主任進來時小金的慌亂奇怪,辦公室其他同事感覺不到小金的慌亂;④“處長輕描淡寫地說,哦,那是他自己的事情”“那同事笑道,呵呵,你以為你真的看見了哦”人事處處長和其他同事對檔案信息有誤并不關(guān)注?!?題】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jié)的作用的能力。①小說先寫艾可是個不戴眼鏡的近視眼,看到的東西一團模糊;再寫他接受手術(shù),看清了世界,格外驚奇;最后寫一個月后艾可又回復“看不見”的狀態(tài),這一轉(zhuǎn)折使小說情節(jié)呈現(xiàn)出波瀾,頗具戲劇性,增強了小說的張力。②小說寫艾可看見后引發(fā)的一系列事情,如辦公室其他同事感覺不到主任進來時小金的慌亂,人事處處長和其他同事對檔案信息有誤并不關(guān)注等,體現(xiàn)出現(xiàn)實世界的復雜,增強了諷刺意味;③小說從“艾可看不見”這一情節(jié)開始,又以最后再到“看不見”結(jié)束,使文章前后照應,給讀者以周而復始的感覺,引發(fā)讀者的思考。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凡君國之重器,莫重于令。令重則君尊,君尊則國安。令輕則君卑,君卑則國危。故安國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嚴罰。罰嚴令行,則百吏皆恐。罰不嚴,令不行,則百吏皆喜。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摘自《管子·重令》,有刪節(jié))材料二:為天下及國,莫如以德,莫如行義。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勸,不罰而邪止,此神農(nóng)、黃帝之政也。以德以義,則四海之大,江河之水,不能亢矣;太華之高、會稽之險,不能障矣;闔廬之教,孫、吳之兵,不能當矣。故古之人,身隱而功著,形息而名彰、說通而化奮,利行乎天下而民不識,豈必以嚴罰厚賞哉?嚴罰厚賞,此衰世之政也。墨者鉅子孟勝,善荊之陽城君。陽城君令守于國,毀璜以為符,約曰:“符合聽之。”荊王薨,群臣攻吳起,兵于喪所。陽城君與焉荊罪之陽城君走荊收其國。孟勝曰:“受人之國,與之有符,今不見符,而力不能禁,不能死,不可?!逼涞茏有烊踔G孟勝曰:“死而有益陽城君,死之可矣。無益也,而絕墨者于世,不可?!泵蟿僭唬骸安蝗弧N嵊陉柍蔷?,非師則友也,非友則臣也,不死,自今以來,求嚴師必不于墨者矣,求賢友必不于墨者矣,求良臣必不于墨者矣。死之,所以行墨者之義而繼其業(yè)者也。我將屬鉅子于宋之田襄子。田襄子,賢者也,何患墨者之絕世也!”徐弱曰:“若夫子之言,弱請先死以除路?!边€歿頭前于孟勝。因使二人傳鉅子于田襄子。孟勝死,弟子死之者百八十。二人以致令于田襄子,欲反死孟勝于荊。田襄子止之曰:“孟子已傳鉅子于我矣,當聽?!彼头此乐?。墨者以為不聽鉅子不察。嚴罰厚賞,不足以致此。今世之言治,多以嚴罰厚賞,此上世之苛察也。(摘自《呂氏春秋·離俗覽》,有刪節(jié))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陽城君與A焉B荊C罪D之E陽城君F走G荊H收其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還正確的一項是()A.勸,文中指努力向善,與《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中的“勸”意思不同。B.國,文中指君主賜給臣下封地,與《岳陽樓記》“去國懷鄉(xiāng)”中的“國”意思相同。C.致,文中指傳達,與《勸學》中“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的“致”意思不相同。D.死,文中指為……殉死,與《阿房宮賦》中“后人哀之而不鑒之”的“哀”用法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認為,法令是統(tǒng)治國家的重要手段,嚴格執(zhí)行法令,君主就會受到人民的尊崇,國家就會治理好。B.材料二認為,如果圣明的君主依靠德和義治理天下,那么他們?nèi)ナ篮?,其功績和名聲仍然能彰顯于天下。C.孟勝是當時墨家學派的領(lǐng)袖,曾與陽城君有約,面對危急的形勢,他選擇堅守信義,決心為陽城君而死。D.徐弱認為孟勝為陽城君而死沒有意義但看到孟勝堅持己見,知道無法說服他,便在孟勝的面前自殺了。1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2)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14.對于“嚴罰”在治理國家中作用,兩則材料的認識有什么不同?請簡要概括。【答案】10.BEG11.B12.D13.(1)因此,英明的君主明察治理百姓的根本,這些根本中沒有比法令更重要的。(2)等到燕太子丹用荊卿(刺秦王)作為(對付秦國的)策略,才招致禍患。14.材料一認為,只有嚴罰,國家才能治理好;材料二認為,嚴罰會導致國家的衰亡?!窘馕觥俊?0題】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陽城君參與了這件事,楚國治罪這些大臣。陽城君逃走了,楚國要收回他的食邑。“陽城君”是主語,“與”是謂語動詞,“焉”是賓語,句子完整,在賓語后斷開,即B處;“荊”代指楚國,是句子主語,“罪之”是謂賓結(jié)構(gòu),句子成分完整,在E處斷開;“荊收其國”中,“荊”是主語,主語前斷開,即G處。故應斷于BEG處?!?1題】本題考查學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識,理解文言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A.正確。努力向善/勸說。句意:不靠賞賜人民就會努力向善。/真誠地勸說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B.錯誤。食邑,封地/國都,京城。句意:城君讓他守衛(wèi)自己的食邑。/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C.正確。傳達/到達。句意:兩人把孟勝的命令傳達給田襄子。/借助車馬的人,并非善于奔走,卻能遠達千里。D.正確。都是為動用法。為……殉死/為……哀悲哀。句意:為此而死。/如果后人為他們悲哀而不以他們?yōu)殍b。故選B。【12題】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徐弱認為孟勝為陽城君而死沒有意義”錯,徐弱說的是“死而有益陽城君,死之可矣。無益也,而絕墨者于世,不可”,可知他認為死了對陽城君有好處,才有意義。故選D?!?3題】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察”,明察;“本”,根本;“要”,重要。(2)“至”,等到;“以……為”,用……作為;“始”,才;“速”,招致?!?4題】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材料一中,根據(jù)作者觀點句“行令在乎嚴罰”以及“罰嚴令行,則百吏皆恐。罰不嚴,令不行,則百吏皆喜”的對比論證,可以看出作者認為,只有嚴罰國家才能治理好。材料二中,有關(guān)“嚴罰”的語句是“嚴罰厚賞,此衰世之政也”“嚴罰厚賞,不足以致此。今世之言治,多以嚴罰厚賞,此上世之苛察也”,可看出,作者認為嚴罰會導致國家的衰亡。參考譯文:材料一:所有統(tǒng)治國家的重要手段,沒有比法令更重要的。法令威重,君主就受尊崇,君主受尊崇,國家就安定。法令沒有力量,君主就被輕視,君主被輕視,國家就危險了。所以,國家安定在于使國君受尊崇,國君受尊崇在于使法令得以執(zhí)行,法令得以執(zhí)行在于嚴明刑罰。刑罰嚴明,法令得以執(zhí)行,百官才會畏法盡職。刑罰不嚴明,法令得不到執(zhí)行,百官就會玩忽職守。因此,英明的君主明察治理百姓的根本,這些根本中沒有比法令更重要的。材料二:治理天下和國家,不如用德,不如行義。用德用義,不靠賞賜人民就會努力向善,不靠刑罰邪惡就能制止,這是神農(nóng)、黃帝的為政之道。用德用義,那么廣大的四海,長江黃河的流水,都不能抵御;高頭的華山,險峻的會稽山,都不能阻攔;闔廬的教化,孫武、吳起的軍隊,都不能抵擋。所以古代的人,他們自身隱沒了,可是功績卻卓著;他們本身死了,可是名聲卻顯揚;他們的主張暢通,教化大行,他們給天下人帶來利益,可是人民并不能察覺到,哪里一定要用嚴刑厚賞呢?嚴刑厚賞,這是社會表落的做法。墨家學派的鉅子孟勝,與楚國的陽城君友好。陽城君讓他守衛(wèi)自己的食邑,剖開璜玉作為符信,與他約定說:“合符以后才能聽從命令?!背跛懒?,大臣們攻打吳起,在停喪的地方動起了兵器。陽城君參與了這件事,楚國治罪這些大臣。陽城君逃走了,楚國要收回他的食邑。孟勝說:“我接受了人家的食色,與人家有符信為憑證,現(xiàn)在沒有見到符信,而自己的力量又不能禁止楚國收回食邑,不能為此而死,是不行的。”他的學生徐弱勸阻他說:“死了如果對陽城君有好處,那么為此而死是可以的。如果對陽城君沒有好處,卻使墨家在社會上斷絕了,這不可以?!泵蟿僬f:“不對。我對于陽城君來說,不是老師就是朋友,不是朋友就是臣子,如果不為此而死,從今以后,人們尋求嚴師一定不會從墨家中尋求了,尋求賢友一定不會從墨家中尋求了,尋求良臣一定不會從墨家中尋求了。為此而死,正是為了實行墨家的道義從而使墨家的事業(yè)得以繼續(xù)啊。我將把鉅子的職務托付給宋國的田襄子。田襄子是賢德的人,哪里用得著擔心墨家在社會上斷絕呢?”徐弱說:“像先生您說的這樣,那么我請求先死來掃清道路。”轉(zhuǎn)過身去在孟勝之前刎頸而死。孟勝于是就派兩個人把鉅子的職務傳給田襄子。孟勝死了,為他殉死的學生有一百八十人。兩人把孟勝的命令傳達給田襄子,想返回楚國為孟勝殉死。田襄子制止他們說:“孟子已把鉅子的職務傳給我了,你們應當聽我的?!眱蓚€人最終返回去為孟勝殉死。墨家認為不聽從自己的鉅子的話就是不知墨家之義。嚴刑厚賞,不足以達到這樣的地步?,F(xiàn)在社會上談到治理天下國家,大都認為要用嚴刑厚賞,這就是古代認為的以繁煩苛酷為明察啊。(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臨江仙·懷辰州教授趙學舟①【宋】張炎一點白鷗何處去,半江潮落沙虛。淡黃柳上月痕初。遐觀情悄悄,凝想步徐徐。每一相思千里夢,十年有此相疏。休休寄雁②問何如。如何休寄雁,難寫絕交書③。【注】①趙學舟:趙與仁,字元父,號學舟,南宋宗室,作者的文友,元朝時任辰州教授之職。②《漢書·蘇武傳》中傳說蘇武牧羊時以鴻雁傳書。③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是嵇康寫給人生抉擇相異后的友人山濤(字巨源)絕交的一封信。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的起筆以白鷗象征友人。白鷗是自由飛翔于江海之上的水鳥,極像元初飄零江湖的趙學舟等人。B.“凝想”句寫出月上柳梢時,詞人遠眺不見友人蹤影,暗中回憶其步履從容徐徐而來的情形。C.“相思”句寫出詞人對友人的思念,詞人與友人一直交往甚密,而今第一次因為兩地距離遙遠而疏遠了。D.詞的下闋詞人綜合運用用典設(shè)問等手法,委婉曲折地傳達出自己欲語難言的復雜心緒。16.后人評價這首詞:“趙以宗人仕元,詞是春秋筆法。”春秋筆法是指寓褒貶于曲折的文筆之中的寫法。請結(jié)合全詞談談你對這一評價的理解?!敬鸢浮?5.C16.①詞中是指詞人不贊成友人仕元的選擇,但又不直接指出,而是通過字里行間流露出的一種情感傾向;②“十年”句寫出詞人內(nèi)心的悲涼。詞人與友人情誼深厚,而今第一次疏遠。這疏遠不僅是兩地之遙,更為重要的是價值觀念相異,這一點詞人沒有直接說出但友人可以感知。③“如何休寄雁,難寫絕交書”作者自問自答寫出了內(nèi)心的矛盾。詞人本擬寄書問候然又作罷。之所以不寄書信,是難寫絕交書。“絕交”即斷絕交誼,詞人很不贊成友人仕元的選擇,也不想去信指摘,這深隱了一種貶意?!窘馕觥俊?5題】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意象、表現(xiàn)手法和情感的能力。C.“而今第一次因為兩地距離遙遠而疏遠了”錯,這疏遠不僅是兩地之遙,更為重要的是價值觀念相異。故選C?!?6題】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內(nèi)容和情感的能力。由注釋①可知,趙學舟,南宋的宗室,作者的文友,在元朝任職。詞人不贊成友人仕元的選擇,但又不直接指出,而是通過字里行間流露出的一種情感傾向,體現(xiàn)了“春秋筆法”?!懊恳幌嗨记Ю飰簟本?,寫詞人與友人情誼深厚,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笆暧写讼嗍琛本?,寫而今本詩宋朝人的友人,卻在遙遠的元朝任職,詞人與友人第一次產(chǎn)生了疏遠感,其原因不只是空間距離遠了,更是二人價值觀不同了。這一點詞人沒有直接說出,但友人可以感知,體現(xiàn)了“春秋筆法”?!叭绾涡菁难?,難寫絕交書”句,詩人先自問為何不托大雁帶信問候友人,后自答說自己難以下筆寫絕交信,這表明了詩人內(nèi)心的矛盾?!敖^交”即斷絕交誼。詩人雖人不贊成友人仕元的選擇,但也不想寫信指責友人,這也體現(xiàn)了“春秋筆法”。(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論語》中“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的選才納言觀點與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的“________,________”相似。(2)杜牧《阿房宮賦》中批判秦人極力搜刮又肆意揮霍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3)中國古代文人喜愛營造“水月之境”,范仲淹《岳陽樓記》中“浮光躍金,靜影沉璧”即為例證,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兩句,也營造了相似的意境。【答案】①.簡能而任之②.擇善而從之③.奈何取之盡錙銖④.用之如泥沙⑤.素月分輝⑥.明河共影【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簡、錙銖。三、語言文字運用(19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草地儼然成了眾生踏春游樂的好去處。只見有的幼童正在草地上興致勃勃地翻滾著身體,自娛自樂;有的孩童在草地上互相追逐打鬧,玩得A;有的少年興高采烈地在草地上踢著足球,不顧滿頭大汗。也有不少游客席地而坐,安靜地休憩。更有部分游客自帶折疊帳篷,將帳篷支撐開來,安放在草地一隅,人躲進帳篷里,逍遙自在,享受著獨處的妙處。在草地上放風箏也是一件賞心樂事。就有不少大人帶著孩子“忙趁東風放紙鳶”。抬眼望去,①二十余個風箏零零散散,星星點點,分別被一線相牽,或大或小,忽左忽右,在空中恣意飛舞②。這些風箏有巨龍形狀的,有駿馬形狀的,也有蝴蝶形狀的,③形態(tài)各異,B,色澤也各有不同④。相傳正月里放風箏,可以將不好的運氣放飛。放風箏還起到了怡情、養(yǎng)身、鍛煉等多種作用,因此,自古以來,它就是一項讓人C的娛樂活動。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人恰當?shù)某烧Z。19.下列句子中的“可以”與文中加點的“可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王老師這篇文章寫得不錯,很可以讀一讀。B.不會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學,是可以學會的。C.他這件事辦得還可以,你不要再批評他了。D.這里就像火爐一樣,一到夏天,就熱得可以。20.“真可謂‘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這句話出現(xiàn)的位置,最恰當?shù)氖牵ǎ〢.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答案】18.A不亦樂乎B不一而足C樂此不疲19.B20.D【解析】【18題】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A此處指兒童玩得高興,可填“不亦樂乎”。不亦樂乎:指事物發(fā)揮到極致,有徹底、盡興的意思。B此處和后文“色澤也各有不同”并列使用,指風箏種類很多,列舉不完,可填“不一而足”。不一而足:指同類的事物不只一個而是很多,無法列舉齊全。C此處說風箏自古以來就讓人喜愛,可填“樂此不疲”。樂此不疲:指對一事情產(chǎn)生興趣,沉溺其中,不覺得疲倦、勞累?!?9題】本題考查學生準確理解詞語在不同語境下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B項與文中的“可以”都是動詞,表示能夠。A.動詞,表示值得。C.形容詞,不壞,過得去。D.形容詞,厲害。故選B。【20題】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語句復位的能力?!俺喑赛S綠青藍紫”強調(diào)的是色彩的多樣,與④處“色澤也各有不同”聯(lián)系緊密。故選D。(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都t樓夢》中的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紅樓夢》整體藝術(shù)形象的有機組成部分。古人認為完美的園林景觀應該①,《紅樓夢》中大觀園的設(shè)計就非常注重這一點:在蓊郁的花草樹木和瀲滟水光的映襯下,幽徑曲水,錯落有致,樓臺亭閣掩映于茂林修竹之中,極盡清幽曠達之妙。院落和山石花木交相輝映,極富自然情趣。同時,大觀園中每一處院落的建筑格調(diào),②。如賈寶玉所住的“怡紅院”,院中種植芭蕉和海棠,芭蕉為綠,海棠為紅,于是賈寶玉便為其取名為“紅香綠玉”,整體意境顏色艷麗,暗香浮動,與寶玉的性情相符;③,“幾竿竹子隱著一道曲欄,比別處更覺幽靜”,自然情趣隱含其中,與黛玉率真的性格相合??梢哉f,大觀園中的院落與其中所住人物已經(jīng)融為一體了。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2.“稻香村”是《紅樓夢》中大觀園里的一處建筑,后來成為李紈的居所。閱讀下面的文字,分析“稻香村”是如何體現(xiàn)院落與其中所住人物融為一體的?這李紈雖青春喪偶,居家處膏梁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惟知侍親養(yǎng)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選自《紅樓夢》第四回,有刪改)一面走,一面說,倏爾青山斜阻。轉(zhuǎn)過山懷中,隱隱露出一帶黃泥筑就矮墻,墻頭皆用稻莖掩護。有幾百株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里面數(shù)楹茅屋。外面卻是桑、榆、槿、柘,各色樹稚新條,隨其曲折,編就兩溜青籬?;h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轆轤之屬。下面分畦列畝,佳蔬菜花,漫然無際。——(選自《紅樓夢》第十七回,有刪改)【答案】21.①與周圍的環(huán)境渾然一體②都滲透著主人的個性特征③再如林黛玉所住的“瀟湘館”22.①“稻香村”建筑風格恬淡寧靜、簡陋質(zhì)樸;
②與李紈貞靜淡泊、樸素清雅的性情相合?!窘馕觥俊?1題】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①處,由后文“院落和山石花木交相輝映,極富自然情趣”可知,此處是說園林景觀和周圍環(huán)境的緊密融合,融合得很好。故可填“與周圍的環(huán)境渾然一體”之類的內(nèi)容。②處,前文句子主語是“建筑格調(diào)”,由后文“如賈寶玉所住的‘怡紅院’……與寶玉的性情相符”“與林黛玉率真的性格相合”可知,此處是說院落的建筑格調(diào)和其中所住主人的性情相符,故謂語部分可填“都滲透著主人的個性特征”之類的內(nèi)容。③處,由橫線前面的分號可判斷,此處對應前文“如賈寶玉所住的‘怡紅院’”;再由后文“與黛玉率真的性格相合”可知,此處應介紹林黛玉在大觀園中的住所的名稱,呼應上文,故可填“再如林黛玉所住的‘瀟湘館’”之類的內(nèi)容。【22題】本題考查學生對經(jīng)典名著的人物形象和相關(guān)語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既要答出“稻香村”的建筑風格,又要指出其中所住人物李紈的性格特點,注意要從二者的相似之處回答。由“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惟知侍親養(yǎng)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可知,李紈貞靜淡泊、樸素清雅,一生清苦與寂寞。由“隱隱露出一帶黃泥筑就矮墻……下面分畦列畝,佳蔬菜花,漫然無際”可知,“稻香村”有的只是泥墻茅屋,樹條籬笆,土井菜地,完全跳脫出了賈府的富貴氣象,一派鄉(xiāng)野氣息,沒有任何富麗裝飾,建筑風格恬淡寧靜、簡陋質(zhì)樸,與李紈樸素清雅的性情相合。其中“有幾百株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是點李紈也是青春正茂,結(jié)合上文“青春喪偶”和此處稻香村的清素之景,更添人物的清冷寂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慧農(nóng)業(yè)園區(qū)開發(fā)與運營合作協(xié)議
- 事業(yè)單位工會活動方案
- 稅務顧問服務協(xié)議書
- 云計算服務平臺建設(shè)合同
- 樁基工程施工專業(yè)分包規(guī)定合同
- 合同付款補充協(xié)議書
- 煙草產(chǎn)品購銷合同
- 公司商鋪租賃合同書
- 獨家代理銷售合同
- 辦公效率提升解決方案實踐
- “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基礎(chǔ)課件
- 活動板房防風加固專項方案
- 數(shù)控分度工作臺設(shè)計概述
- 甘草種植技術(shù)課件
- 冀教版英語九年級Unit 5 單詞短語預習復習單
- 公司安全生產(chǎn)監(jiān)督管理辦法
- 鋼筋工工藝與實習(第二版)課件匯總?cè)珪娮咏贪竿暾嬲n件最全幻燈片(最新)課件電子教案幻燈片
- 煤礦從業(yè)人員考試題庫全答案(word版)
- 最簡易的帕累托圖制作方法簡介PPT通用課件
- 城市軌道交通應急處理課程標準
- (完整版)振幅調(diào)制與解調(diào)習題及其解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