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泰安市2024年高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
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
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張岱年先生在論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時,將“剛健有為”放在首
位,認為這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和基本人文精神之一?!皠?/p>
健''的自然之力與精神之美,是中華美學精神的重要特征,并在傳統(tǒng)
文藝創(chuàng)作和美學思想體系中呈現(xiàn)出豐富的表述形態(tài),構成中華美學精
神乃至中華人文精神的鮮明底色。以“剛健”為中心生成“風骨”“雄渾”
等內(nèi)涵豐富的傳統(tǒng)文論思想,深刻影響著傳統(tǒng)文藝各個門類的美學選
擇和審美風格。
②“風骨”是剛健美學思想在傳統(tǒng)文論中重要表達之一。劉勰在
《文心雕龍?風骨》中寫道:“剛健既實,輝光乃新?!裟艽_乎
正式,使文明以健,則風清骨峻,篇體光華?!蔽覀冎?,“風”原本
指的是人的氣質(zhì)、風度,為“風骨”生成之本;"骨'’則決定著人的體格
并通過外在肌膚呈現(xiàn)體貌?!段男牡颀垺芬浴帮L骨”設喻詩文,則“風”
為詩文之命意,“骨”以文辭呈現(xiàn)作品的形象實體。劉勰認為真正的好
詩文應是“風清骨俊”,標舉和倡導明朗洗練、爽直而又勁健有力的美
學風格。
③晉代司空圖繼承“剛健”美學的基本品格,強調(diào)詩人要效法“天
行健”精神,積蓄剛健之氣,并結(jié)合詩歌創(chuàng)作對“剛健”美學進行更為
細致和全面的分類表達,提出“雄渾”“勁健”“豪放”“悲慨”等具體的詩
歌美學風格類型。《二十四詩品》所闡釋的“剛健”美學的風格特征,
是對“剛健”美學豐富形態(tài)的系統(tǒng)概括與歸納。深深影響中華傳統(tǒng)美學
的發(fā)展進程。盡管宋元以降空靈淡遠成為文人的審美風尚,司空圖所
標舉的雄渾、悲慨、豪放、勁健品格,仍然深刻地影響著中國詩學的
美學追求,宋代詩學“興趣”與“妙悟”說的倡導者嚴羽,贊賞盛唐之詩
“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
④剛健美學思想在明清時期受到文論家的重視,并進行更為豐富
的闡發(fā)和描述。如姚鼐指出:“其得于陽與剛之美者,則其文如霆,
如電,如長風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入大川,如奔騏驥;其光也,
如杲日,如火,如金鑼鐵;其于人也,如憑高視遠,如君而朝萬眾,
如鼓萬勇士而戰(zhàn)之?!边@里,“陽剛''之美作為剛健美學的新表達,進
入文論話語之中。
⑤西方美學的“崇高”范疇引入后,有人認為中國美學思想中的剛
健、雄渾、陽剛之美等都可包括在“崇高”范疇之中。實際上,由于人
文基因和文化傳統(tǒng)不同,中華美學的“剛健”精神與西方美學的“崇高”
范疇并不相同,有其自身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并在中西美學觀念的對比
中體現(xiàn)出鮮明的美學價值。
⑥西方美學的“崇高”觀念,產(chǎn)生于抵抗浩大外力之時人的內(nèi)在感
受,蘊含著感性與理性的不和諧。西方近代美學家們認為,“崇高”
指向關于偉大、壯麗、驚人甚至恐懼的心理狀態(tài),是與美相對立的、
外在的觀念。在對“崇高”范疇的理論闡發(fā)中,西方美學家往往注重沖
突各方的矛盾對立與分裂,認為“崇高”是一種由痛感轉(zhuǎn)化出來的消極
快感,起源于人們面臨危險時所產(chǎn)生“自我保護的心理”,恐怖和驚懼
是崇高感的心理內(nèi)容,只在生命受到嚴重威脅時才活躍起來。
⑦與西方美學范疇不同,中華美學的“剛健”之美,源自民族文化
精神上的剛健有為、不屈不撓,是正面的、積極奮發(fā)的力量表現(xiàn)。宇
宙雄渾勁健、運行不息,中華民族的先人從宇宙?zhèn)チχ懈形蛴篮愣?/p>
深邃的啟示,充分肯定和高揚人的尊嚴、自信和理性力量,在人與自
然的和諧中獲得人的最大自由。在這和諧的壯美之中,沒有偏頗、極
端、分裂與毀滅,更無恐怖和慘厲。同時,中華美學的“剛健”之美,
既包含著陽剛、壯美的精神追求,也包含著剛?cè)嵯酀挠钪嬲軐W。陽
剛之美和陰柔之美從不對立?!渡袝分芯屯浦亍皠偠鵁o虐,簡而無
傲”;《易傳》認為“剛?cè)嵯嗄?,八卦相蕩”;姚鼐說“陰陽剛?cè)岵⑿卸?/p>
不容偏廢”;劉熙載也說“書,陰陽剛?cè)岵豢善椤皠偨 敝刑N含
著韌性的追求,這是中華民族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維方式?jīng)Q定的。在
中華美學思想中,陽剛之美不僅雄偉要有內(nèi)在蘊藉,不能鋒芒畢露。
現(xiàn)代畫家傅抱石、關山月合作的山水巨制《江山如此多嬌》,正
是兩種美的完美結(jié)合。當然,在兩種美之中,陽剛美始終是主導方面,
這是中華文化“剛健”之美的鮮明特征。
(摘編自葉青《傳承“剛健”的自然之力與精神之美》)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剛健”作為中華美學精神的重要特征,構成中華美學精神乃
至中華人文精神的鮮明底色。
B.“風骨”“雄渾”“陽剛”“空靈淡遠”等美學風格都與“剛健”的美學
精神一脈相承。
C.宋代嚴羽倡導“興趣”與“妙悟”說,也非常贊賞盛唐詩歌所表
現(xiàn)出來的剛健品格。
D.姚鼐對剛健美學進行了豐富的闡述,“陽剛”由此成為剛健美
學新表達,進入文論話語中。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劉勰以“風骨”設喻詩文,“風”為立意,“骨”為實體,佳作應“風
清骨俊”,《文心雕龍》就踐行了這種美學風格。
B.司空圖結(jié)合詩歌創(chuàng)作對“剛健”美學進行了細致全面的分類表
達,其《二十四詩品》深刻影響了中華傳統(tǒng)美學的發(fā)展進程。
C.中華美學的“剛健”精神與西方美學的“崇高”范疇并不相同,
其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和鮮明的美學價值更勝一籌。
D.山水巨制《江山如此多嬌》,是陽剛和陰柔美的完美結(jié)合,
在主體部分陽剛美則是主導,體現(xiàn)出“剛健”之美的鮮明特征。
3.下列詩文名句中,最不符合文中“剛健”之美的一項是()
A.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
--------姚鼐《登泰山記》
B.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李白《夢游天姥
吟留別》
C.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蘇軾《念奴嬌?赤
壁懷古》
D.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周邦彥《蘇
幕遮?燎沉香》
4.下列關于本文論證的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文章以張岱年先生關于“剛健有為”的論斷開篇,引出全文的
論述中心,增加了論證的分量。
B.文章②——④段論述“剛健”美學思想的豐富拓展,從劉勰到
姚鼐逐一展開,言之有序。
C.文章在第④段和第⑦段兩次引用姚鼐的言論,論證“陽剛之美
和陰柔之美從不對立”的美學原則。
D.文章綜合運用引用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等多種論證方
法,材料豐富,對比鮮明,論證充分。
5.西方美學的“崇高”與中華美學的“剛健”有哪些不同?請結(jié)合
材料簡要概括。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釣源的燈
江子
位于江西吉安的釣源村,據(jù)說曾經(jīng)是個徹夜燈火通明的地方。清
朝咸豐年間,這個人口過萬的村莊忽然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南京”。人
們騎著馬,從吉安府、贛州府、周邊縣趕來,出入村里的酒肆、茶館、
煙館、戲院、客棧,展開著商貿(mào)信息交流及江湖博弈。他的身份分別
是商人、富家公子,乃至衙門幕僚、幫會代表等。宮燈、馬燈、汽燈、
燭火等各種燈具掛在巷子里、門口和各種場所的桌子上、臺面上。那
些馬匹被拴在村里人家的門前,要么踢踏著腿,搖著尾巴,打著響鼻;
要么陷入沉思。①夜色已深,它們的瞳孔,是另一個意義的燈盞。天
空寂寥,彎月如鉤,星星如鉆,它們是掛在天上的燈,不動聲色地打
量著這鄉(xiāng)野間熱騰騰的人世。
②可釣源并不僅僅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歡場,更是一個具有深厚文
化底蘊的文明之地。吉安自古為人文重鎮(zhèn),科舉考試進士三千全國第
一,而吉安文化歷史的開創(chuàng)者,就是北宋時期的吉安永豐人歐陽修。
而釣源的歐陽,與歐陽修家族同宗,據(jù)說歐陽修的先祖在此開基,之
后根脈由此蔓延至歐陽修的家鄉(xiāng)永豐沙溪。南宋年間,歐陽修的七世
孫歐陽騰又從永豐沙溪逆流到此,民間把這種行為稱為“繼嗣”。村莊
奉歐陽修為血脈圭臬,為高高舉起的精神之燈,以崇禮重學為根本,
歷史上出過六十多個舉人、進士,祠堂門口矗立的許多旗桿石,就是
這一榮光的證明。清朝乾隆年間,有歐陽衡出任寧國知府。村莊后來
由崇禮重學轉(zhuǎn)入經(jīng)商,成了遠近聞名的商業(yè)村,在許多省份都有產(chǎn)業(yè),
又以村莊為依托做起了服務業(yè),最終演繹成鮮衣怒馬的喧騰歡場。
我于本世紀初到釣源,那些古民居、祠堂、書院、牌坊、廟觀、
別墅等墻體斑駁的建筑按照一種奇特的邏輯擺布在村子之中,村中又
有暗喻了某種風水原理的七口水塘,夕光如瀑,暗影重重,整個村莊
給了我無比顯豁而老派的印象。
后來我調(diào)入省城一文化部門,經(jīng)常陪著省城及外地愛好古村的朋
友去釣源。我看到的是村莊的急劇敗落。隨著城鎮(zhèn)化加快,待在村莊
的人數(shù)直線下降。去釣源,③經(jīng)常只看到一些蹣跚的佝著背的老人,
在青石板鋪就的巷子陰影里移動。有時候轉(zhuǎn)幾條巷子都難得看到人。
再到后來,看到的釣源,墻體更加斑駁,古建筑不斷頹圮,七口水塘
水如墨色,深不可測。
今年,吉安的朋友告訴我,國家鄉(xiāng)村振興,現(xiàn)在釣源變化不小。
夏日的一個下午,我又一次抵達釣源。眼前的釣源村的確讓我陌生,
村莊的古建筑都得到了大幅改造。除了將有所損毀的建筑修復如舊外,
不少古建筑的功能得到拓展,如原本封閉、壓抑和陰森的祠堂,變成
了村史、農(nóng)耕用具等不同主題的文化展示廳。村莊的基礎設施也大為
改善。過去的釣源沒有污水處理系統(tǒng),沒有公共衛(wèi)生設施,而現(xiàn)在的
釣源,公共衛(wèi)生間規(guī)劃有序,重新鋪設了排污管道,并建污水處理系
統(tǒng),引進外面的流水,讓水在村中嘩嘩流動起來綠色草地和無所
不在的花卉。據(jù)說村落中種植的花,都是取自歐陽修詩詞中所贊美過
的植物。另外,羊鞭草隨處可見,成為村落中花草的主題之一。綠地,
花叢,藍色的羊鞭草,讓古老的村莊有一種童話和詩歌的美感。
我看到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他們興致勃勃,出入于宗祠、古民
居,喝著茶或咖啡。也有一些人在勞作,給花澆水或服務來訪的旅客。
他們一看就是當?shù)厝?,④他們的臉上,都閃著美好的光。
夜幕降臨,我們在當?shù)嘏笥训囊龑伦咴趪〈迩f的樟樹林之中
的小路上。我們走在夜里,其實也是走在了光里——我們的腳下,是
鑲嵌得密密麻麻的綠豆般大小同時光亮微弱的燈盞。這毫無疑問是經(jīng)
典的鄉(xiāng)村之夜。我們很放心地看到了釣源村依然精心地、小心翼翼地
保留了鄉(xiāng)村夜晚的原色。它首先當然是黑的。大面積的黑如同黑漆,
幾乎所有古建筑的屋檐、道路、花草都在這黑中隱形,只是在一點天
光中隱約現(xiàn)出若干個屋頂勾勒的模糊輪廓。它當然是極靜的,走在小
路上,我們聽到了蟋蟀的歌唱、蛙的鳴叫、狗的吠聲與蚱蟋振翅的聲
響,聞到了草木之香,聞到了水的腥氣,和大地令我們的靈魂無比安
妥的土腥味。自古以來,它們就是村莊夜晚的主角,今夜,它們也當
仁不讓的是村莊的主角。
它當然也是亮的。樹林之上微微閃爍的星星,云層中穿行的瘦月,
鄉(xiāng)村巷子中按照減光計劃精心安置的昏黃的地燈,以及此刻樹林小路
上的燈光矩陣,構成了釣源村夜晚的光譜。我從這燈光中讀出了豐富
的外延:它們是光,是熱。每個生命都可能是一盞燈。那曾經(jīng)在村莊
拴馬樁旁呼吸過的馬匹,那曾經(jīng)村莊田地上勞作過的牛群,那田土更上
叫過的青蛙、游過的蟲3,那祠堂里供奉的先人,族譜上的子嗣,都
可能是一盞燈——他們有著不同的光亮,共同簇擁著鄉(xiāng)村在悠長的歲
月里沉浮。
這燈光也可能是中國當下的村莊本身。是的,無數(shù)個村莊,有可
能就是無數(shù)個大地上的燈盞。它們有著自己的根脈、自己的苦難與榮
光。在城市化進程日益迅猛的今天,它們可能逐漸暗淡,隨時被自己
體內(nèi)經(jīng)久的黑暗吞沒,但只要一息尚存,就會努力地在大地上亮著,
亮著……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的開頭“據(jù)說”一詞表明作者對釣源村歷史傳聞的確認,
同時引出對其往昔情景的描述。
B.釣源有了歐陽修這一精神之燈后,具有了崇禮重學的社會風
氣,形成了鮮衣怒馬的喧騰歡場。
C.“我”初次見到的釣源古舊、自然。具有歷史的滄桑感,給人
一種顯豁而又老派的距離。
D.文章寫了“我”多次到過釣源村,通過對不同時期釣源的敘寫,
展現(xiàn)了釣源的發(fā)展變化,凸顯了中心。
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使用比喻的修辭,形象地寫出了馬的精氣神,映照出
釣源的繁華、熱鬧與活力。
B.句子②使用一個遞進關系的復句,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下
文對釣源歷史文化的追敘。
C.句子③使用細節(jié)突出老人的老邁、生活的艱難,表達了作者
對釣源人民現(xiàn)狀的同情。
D.句子④通過神態(tài)描寫,展現(xiàn)了釣源人內(nèi)心的歡愉,突顯了他
們現(xiàn)實生活的美好。
8.文章的倒數(shù)二、三段寫的夜幕下的釣源有哪些特點?請概述。
9.請結(jié)合全文,簡析結(jié)尾一段的藝術效果。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漢司馬遷京由①石室金匱之書,據(jù)左氏《國語》,推《世本》《戰(zhàn)
國策》《楚漢春秋》,采經(jīng)摭傳,罔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馳
騁上下數(shù)千載間,首記軒轅,至于麟止②,作為紀、表、世家、書、
傳,后之述者不能易此體也。惟其是非不謬于圣人,褒貶出于至當,
則良史之才矣。
若稽古英考③,留神載籍,萬機之下,未嘗廢卷。嘗命龍圖閣直
學士司馬光論次歷代君臣事跡,俾就秘閣翻閱,給吏史筆札,起周威
烈王,訖于五代。其所載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議論之精語,德刑
之善制,天人相與之際,休咎庶證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規(guī)模利害之
效,良將之方略,循吏之條教,斷之以邪正,要之于治忽,辭令淵厚
之體,箴諫深切之義。良謂備焉。凡十六代,勒成二百九十六卷,列
于戶牖之間而盡古今之統(tǒng),博而得其要,簡而周于事,是亦典刑之總
會,冊牘之淵林矣。
荀卿有言:“欲觀圣人之跡,則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若夫
漢之文、宣,唐之太宗,于所謂“吾無間焉”者。自余治世盛王有慘怛
之愛有忠利之教或知人善任恭儉勤畏亦久得圣賢之一體孟軻所謂吾
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至于荒墜顛危,可見前車之失;亂賊厥有履
霜之漸。詩云:“商鑒不遠,在夏后之世?!惫寿n其書名曰“資治通鑒”,
以著朕焉耳。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宋神宗御制序》)
材料二
佑少嘗讀書,而性且蒙固,不達術數(shù)之藝,不好章句之學。所纂
通典,實采群言,徵諸,將施有政。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
本在乎足衣食。管子曰:“倉縻實知禮,衣食足知榮辱。"夫子曰:“既
富而教?!彼怪^矣。夫行教化在乎設職官,設職官在乎官才,審官
才在乎精選舉,制禮以端其俗,立樂以和其心,此先哲王致治之大方
也。故職官設然后興禮樂焉,教化粟然后用刑罰焉,列州郡俾分領焉,
置邊防遏戎敵焉。是以食貨為之首,選舉次之,職官又次之,禮又次
之,樂又次之,刑又次之,州郡又次之,邊防末之?;蛴[之者庶知篇
第之旨也。
(《通典?序》)
【注】①幺由:連綴匯集。②至于麟止:到西漢發(fā)現(xiàn)麒麟為止。③
英考:(宋神宗)已故父皇英宗。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必須斷開,請用鉛筆將答題卡
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自余治世盛王A有慘怛之愛B有忠利之教C或知人善任D恭儉
勤畏E亦各得F圣賢之一體G孟軻所謂吾于《武成》H取二三策而
已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
是()
A.推,推究,與《屈原列傳》“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
與世推移”中的“推”含義不同。
B.間,非議,責難,與《史記?陳涉世家》“又間令吳廣之次所
旁叢祠中”的“間”的含義相同。
C.俾,讓,使,與蒲松齡《促織》“又囑學使俾入邑庠”中的“俾”
的含義相同。
D.庶,幾乎,將近,與諸葛亮《出師表》“庶竭弩鈍,攘除奸
兇”的“庶”含義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則材料文體相同,均以豐富的史料為依據(jù),介紹史書的內(nèi)
容,并闡釋作序的意圖。
B.材料一用“罔羅”“考之”等詞概述《史記》創(chuàng)作情況,并用“后
之述者不能易此體也”對其進行評價。
C.材料一中宋神宗引述荀子、孔子、孟子的話,用對比手法,
褒贊文帝、宣帝和唐太宗,批評盛世君王的不作為。
D.材料二闡釋了作者治國理政的觀點,強調(diào)教化的作用,并指
出豐衣足食為教化之。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若稽古英考,留神載籍,萬機之下,未嘗廢卷。
(2)制禮以端其俗,立樂以和其心,此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
14.根據(jù)材料一最后一段,簡要概括宋神宗賜書名為《資治通鑒》
的原因。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錢起
泉壑帶茅茨,云霞生薜惟。
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
閑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
家僮掃蘿徑,昨與故人期。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的書齋,是一茅屋,有山泉溝壑環(huán)繞左右,既簡樸又幽
美清靜。
B.書齋的院墻上長滿了薜荔,云霞似從中升起,環(huán)境天然宛如
仙境。
C.頸聯(lián)借“閑鷺”休息的早,“秋花”凋落的遲,突出山里的清冷。
D.尾聯(lián)用“掃徑”這一細節(jié),表現(xiàn)詩人對故人即將到來的熱切期
待。
16.“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被后人稱為寫景妙句。請賞析這
兩句詩。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小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老師給同學們講《論語》中“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
之”時,介紹“北辰”也就是北斗,比如張孝祥在《念奴嬌?過洞庭》中,
用“,—”八個字,夸張地寫招待客人時用北斗星做酒器。
(2)黃庭堅在《登快閣》中寫友人遠離,早已沒有弄弦吹簫的
興致了,只有見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的兩句是“,
(3)司馬遷認為,屈原創(chuàng)作《離騷》原因是“蓋自怨生也”,并
分析了屈原生“怨”的直接原因,即“,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一說起唐代,我們立即就會想到唐詩。唐詩,是中國詩壇的珠穆
朗瑪峰,在農(nóng)業(yè)社會里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是一個A的高度。
唐詩,是中國詩壇的長江、黃河,①以廣闊的流域面積灌溉著中華民
族的國土。據(jù)統(tǒng)計,全部唐詩,有作者三千六百多人,詩五萬五千多
首。而且由于唐代刻版印刷術剛剛發(fā)明,印書還不是B的事,誰
知道有多少詩歌流失了呢!盛唐重要詩人王之渙,就只剩下了六首詩,
那么,整個唐代流失的數(shù)字,又有誰能統(tǒng)計出來呢?唐代,連政治連
哲學都透著詩歌的芬芳,是典型的詩歌時代。②唐代的詩壇,不僅詩
多,詩人多,而且還挺立著一隊令后人0的巨人,③像李白,像
杜甫,像韓愈,像白居易……④這一個接一個登場的巨匠。宋朝以后
的詩人創(chuàng)作時,都極力想跳進他們的磁場,卻又無從著手;或是極力
想跳出他們的磁場,卻又Do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19.請分析文中兩個畫波浪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20.“不盡長江滾滾來”,這句古詩出現(xiàn)的位置,最恰當?shù)氖牵ǎ?/p>
A.①處B.②處C.③處D.④處
(二)語言文字運用n(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蒲公英是一種有實用價值的植物,①它的花朵可以用來制作茶飲
料,②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③它的葉子和根部也富含豐富的營
養(yǎng)成分,④可以作為蔬菜食用。⑤蒲公英在全球各地都有分布,⑥據(jù)
統(tǒng)計,全球有2000多種不同的蒲公英,⑦它們在歐洲、亞洲、北美
洲和南美洲的各個角落分布。
蒲公英的種子傳播方式獨特,這是它能夠在全球范圍內(nèi)廣泛分布
的原因之一。蒲公英的每個種子都附著在一根細長的絨毛上
它會像降落傘一樣打開,減緩下落速度,使它能夠落在遠離母株的地
方。
蒲公英的種子在土壤中也能長時間保持活力,這是因為它的種子
外殼堅硬,可以保護內(nèi)部的胚芽不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蒲公英的種子
在落地后,會迅速吸收周圍的水分和養(yǎng)分②,然后長出綠色的葉
子,不久之后,就會長成一株株高大的蒲公英。
③,這也是它能夠在各種環(huán)境中生存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旦蒲
公英的種子發(fā)芽生長,它會迅速長出綠色的葉子和花朵。在這個過程
中,蒲公英會吸收大量的陽光和水分,為它提供生長所需的能量。
21.文中第一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修改,使語言
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22.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
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
一個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須如歌德所說,知道限制自己。反
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實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終歸于失敗。
——黑格爾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寫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要求:找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
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參考答案
1.B2.D3.D4.C5.①二者產(chǎn)生的緣由不同。西方
美學的“崇高”指向關于偉大、壯麗、驚人甚至恐懼的心理狀態(tài),是
與美相對立的、外在的觀念。中華美學的“剛健”之美,源自民族文
化精神上的剛健有為、不屈不撓。
②二者的內(nèi)容不同。西方美學的“崇高”是以恐怖和驚懼為內(nèi)容。
中華美學的“剛健”之美的主要內(nèi)容為陽剛、壯美的精神追求和剛?cè)?/p>
相濟的宇宙哲學。
③二者和美的關系不同。西方美學的“崇高”觀念和是美相對立
的。中華美學的“剛健”之美和陰柔之美從不對立。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
的能力。
BJ“空靈淡遠,……與,剛健’的美學精神一脈相承”錯誤。由原文
“盡管宋元以降空靈淡遠成為文人的審美風尚,司空圖所標舉的雄渾、
悲慨、豪放、勁健品格,仍然深刻地影響著中國詩學的美學追求”
可知,“空靈淡遠”與“剛健”的美學精神不同。
故選Bo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A.”《文心雕龍》就踐行了這種美學風格”錯誤。由原文“《文心
雕龍》以‘風骨'設喻詩文,則'風'為詩文之命意,'骨’以文辭呈現(xiàn)作
品的形象實體。劉勰認為真正的好詩文應是‘風清骨俊’,標舉和倡
導明朗洗練、爽直而又勁健有力的美學風格”可知,劉勰以“風骨”
設喻詩文,并標舉和倡導明朗洗練、爽直而又勁健有力的美學風格,
但并沒有說《文心雕龍》踐行了這種美學風格,屬于無中生有。
B.”《二十四詩品》深刻影響了中華傳統(tǒng)美學的發(fā)展進程”錯誤。
由原文“《二十四詩品》所闡釋的‘剛健'美學的風格特征,是對‘剛健'
美學豐富形態(tài)的系統(tǒng)概括與歸納。深深影響中華傳統(tǒng)美學的發(fā)展進
程”可知,深刻影響了中華傳統(tǒng)美學的發(fā)展進程的是“《二十四詩品》
所闡釋的‘剛健'美學的風格特征”,而不是“《二十四詩品》”,屬于
偷換概念。
C.“其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和鮮明的美學價值更勝一籌”錯誤。文章
第⑦段闡述了中華美學的“剛健”之美的內(nèi)涵和美學價值,但是并沒
有和西方美學“崇高”進行比較,誰更勝一籌,屬于無中生有。
故選D。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D.周邦彥的這句詞寫到初升的太陽曬干了荷葉上昨夜的雨滴,
水面上的荷花清潤圓正,微風吹過,荷葉一團團地舞動起來。營造
出一種自然清麗之美。不能體現(xiàn)“剛健”之美。
故選D。
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C.“論證,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從不對立,的美學原則”錯誤。文章
第④段引用姚鼐的言論,是為了論證剛健美學思想在明清時期受到
文論家的重視,并進行更為豐富的闡發(fā)和描述。
故選C。
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西方美學的‘崇高'觀念,產(chǎn)生于抵抗浩大外力之時人的
內(nèi)在感受,蘊含著感性與理性的不和諧。西方近代美學家們認為,‘崇
高'指向關于偉大、壯麗、驚人甚至恐懼的心理狀態(tài)”可知,西方美
學的“崇高”指向關于偉大、壯麗、驚人甚至恐懼的心理狀態(tài),是與
美相對立的、外在的觀念。由原文“中華美學的‘剛健’之美,源自民
族文化精神上的剛健有為、不屈不撓,是正面的、積極奮發(fā)的力量
表現(xiàn)”可知,中華美學的“剛健”之美,源自民族文化精神上的剛健有
為、不屈不撓。所以,二者產(chǎn)生的緣由不同。
由原文“恐怖和驚懼是崇高感的心理內(nèi)容”可知,西方美學的“崇
高”是以恐怖和驚懼為內(nèi)容。由原文“中華美學的‘剛健’之美,既包
含著陽剛、壯美的精神追求,也包含著剛?cè)嵯酀挠钪嬲軐W”可知,
中華美學的“剛健”之美的主要內(nèi)容為陽剛、壯美的精神追求和剛?cè)?/p>
相濟的宇宙哲學。所以,二者的內(nèi)容不同。
由原文“是與美相對立的、外在的觀念”可知,西方美學的“崇高”
觀念和是美相對立的。由原文“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從不對立”可知,
中華美學的“剛健”之美和陰柔之美從不對立。所以,二者和美的關
系不同。
6.B7.C8.①具有鄉(xiāng)村夜晚的黑,微天光中有屋頂?shù)哪:?/p>
輪廓;②又是極靜的,能聽到蟲蛙的聲音,聞到泥土的氣息;③又
是亮的,微微閃爍的星星、精心安置的昏黃的地燈和小路上的燈光
矩陣構成了釣源村夜晚的光譜。
9.結(jié)尾一段由釣源燈光聯(lián)想到中國當下的村莊,綜合運用議論、
抒情的表達方式,表明它們都有各自的根脈和歷史,也會有不同的
結(jié)局;表現(xiàn)作者對文化傳承的憂思,同時堅信它們只要一息尚存就
會發(fā)光發(fā)熱,這樣升華了文章的中心;豐富了題目內(nèi)涵,照應了文
章的開頭,使文章的結(jié)構更加完整。
【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B.“形成了鮮衣怒馬的喧騰歡場”錯誤。原文“村莊后來由崇禮重
學轉(zhuǎn)入經(jīng)商,成了遠近聞名的商業(yè)村,在許多省份都有產(chǎn)業(yè),又以
村莊為依托做起了服務業(yè),最終演繹成鮮衣怒馬的喧騰歡場”可知,
歐陽修所代表的崇禮重學的社會風氣后來轉(zhuǎn)變?yōu)榻?jīng)商的風氣,才有
了“鮮衣怒馬的喧騰歡場”。
故選Bo
7.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C.“生活的艱難,表達了作者對釣源人民現(xiàn)狀的同情”錯誤。原
文“我看到的是村莊的急劇敗落。隨著城鎮(zhèn)化加快,待在村莊的人數(shù)
直線下降,,“經(jīng)常只看到一些蹣跚的佝著背的老人,在青石板鋪就的
巷子陰影里移動”“有時候轉(zhuǎn)幾條巷子都難得看到人。再到后來,看
到的釣源,墻體更加斑駁,古建筑不斷頹圮,七口水塘水如墨色,
深不可測”可知,作者想要表達的是在社會轉(zhuǎn)型中,村莊所發(fā)生的變
化,表達了對敗落,被時代裹挾著的不再有往日的輝煌的村莊的感
慨。并沒有“同情”的情感。
故選C。
8.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它首先當然是黑的。大面積的黑如同黑漆,幾乎所有古
建筑的屋檐、道路、花草都在這黑中隱形,只是在一點天光中隱約
現(xiàn)出若干個屋頂勾勒的模糊輪廓”可知,夜幕下的釣源具有普通鄉(xiāng)村
夜晚的漆黑的樣貌,一切建筑和自然都隱沒在黑暗中,隱隱約約能
在微光中看到建筑物的輪廓,能看到很多屋頂模糊的輪廓。
由原文“它當然是極靜的,走在小路上,我們聽到了蟋蟀的歌唱、
蛙的鳴叫、狗的吠聲與蚱蠕振翅的聲響,聞到了草木之香,聞到了
水的腥氣,和大地令我們的靈魂無比安妥的土腥味”可知,夜幕下的
釣源又是極為安靜的,只有鄉(xiāng)村特有的聲音,比如蟋蟀鳴、青蛙叫、
狗吠等獨有的但能顯示出鄉(xiāng)村夜晚特色的聲音,還有鄉(xiāng)村特有的味
道,比如泥土和水的氣息。
由原文“它當然也是亮的。樹林之上微微閃爍的星星,云層中穿
行的瘦月,鄉(xiāng)村巷子中按照減光計劃精心安置的昏黃的地燈,以及
此刻樹林小路上的燈光矩陣,構成了釣源村夜晚的光譜”可知,夜幕
下的釣源也是亮的,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昏黃的地燈和小路上的燈
光矩陣,構成了釣源村夜晚的光譜。有自然的光也有人造的光,光
線之間的繚繞,營造了一個微微亮的夜晚世界。
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語段的藝術效果的能力。
由原文“這燈光也可能是中國當下的村莊本身。是的,無數(shù)個村
莊,有可能就是無數(shù)個大地上的燈盞。它們有著自己的根脈、自己
的苦難與榮光”可知,由村莊的燈光聯(lián)想到中國當下的村莊。“是的”
一詞引入作者的觀點,“自己的根脈、自己的苦難與榮光”屬于抒發(fā)
作者對當下村莊感情的句子,故而綜合運用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
表明它們都有各自的根脈和歷史,也會有不同的結(jié)局。
由原文“在城市化進程日益迅猛的今天,它們可能逐漸暗淡,隨
時被自己體內(nèi)經(jīng)久的黑暗吞沒,但只要一息尚存,就會努力地在大
地上亮著,亮著……”可知,在現(xiàn)代化轉(zhuǎn)型的過程中,以釣源為代表
的鄉(xiāng)村可能會衰落,表現(xiàn)作者對文化傳承的憂思,同時也堅信“只要
一息尚存,就會努力地在大地上亮著,亮著”,即相信傳統(tǒng)文化的光
芒不應該被忽視,有一絲光就能延續(xù)下去,這樣升華了文章的中心。
由原文“在城市化進程日益迅猛的今天,它們可能逐漸暗淡,隨
時被自己體內(nèi)經(jīng)久的黑暗吞沒,但只要一息尚存,就會努力地在大
地上亮著,亮著……”和“位于江西吉安的釣源村,據(jù)說曾經(jīng)是個徹
夜燈火通明的地方”以及題目“釣源的燈”可知,在主旨上深化(升華)
主旨,含蓄點明主旨,豐富了題目內(nèi)涵,照應了文章的開頭,文章
首尾呼應,結(jié)構更加完整,表達了古韻尚存的村落在現(xiàn)代文明的沖
擊下也能煥發(fā)出新的生機活力的信心。
10.CEG11.B12.C13.(1)考察已故父皇英宗,在
日理萬機之時仍留意典籍,也未曾停止讀書。
(2)制定禮儀以便端正民風民俗,確立音樂以便讓百姓的內(nèi)心
和悅,這是古代先賢圣哲使國家大治的最好方略呀。14.①師法借
鑒圣明君主的治國方略。②吸取亡國之君的教訓,并引以為戒。
【解析】10.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語句的斷句能力。
句意:其余太平治世享有盛名的君王,或有憂國憂民仁愛之心,
或有忠貞利民的教誨,或知人善任,勤儉謹慎,也各得到圣賢的一
方面,如孟軻所說“我對于《武成》只取其二三事而已”。
“有慘怛之愛”“有忠利之教”是對稱結(jié)構,陳述主語“治世盛王”
的治國的一些表現(xiàn)或特點,故在“教”即C處斷開;
“或知人善任恭儉勤畏”是對主語“治世盛王”的又一方面表現(xiàn)的
陳述,故在“畏”之后,即E處斷開;
“孟軻所謂吾于……”的作者的引用名言部分,主語是“孟軻”,
故在“一體”之后,“孟軻”之前的G處斷開。
故選CEGo
1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的分
析和判斷能力。
A.正確。推究;/推移、變化。句意:推究《世本》《戰(zhàn)國策》
《楚漢春秋》等書籍。/聰明賢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縛,而能
夠隨著世俗變化。
B.錯誤。非議、責難;/暗中。句意:我無可非議。/(陳勝)又
暗地里派吳廣到駐地旁邊叢林里的神廟中。
C.正確?!百隆保?、使。句意:使各州郡分別管理領地。/又囑
咐主考官,讓成名進了學中了秀才。
D.正確。幾乎、將近、大概;/竭盡。句意:或許看到這部書籍
的人能大略知道這篇序文的旨意了罷。/希望用盡我平庸的才能,鏟
除奸邪兇惡的敵人。
故選B。
1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C.“批評盛世君王的不作為”的說法錯誤。原文的相關語句是“自
余治世盛王……孟軻所謂’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意思是:其余
太平治世享有盛名的君王,或有憂國憂民仁愛之心,或有忠貞利民
的教誨,或知人善任,勤儉謹慎,也各得到圣賢的一方面,如孟軻
所說“我對于《武成》只取其二三事而已”。作者并沒有將文帝、宣
帝和唐太宗與“盛世君王”作對比,更沒有“批評盛世君王的不作為”。
故選C。
1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
(1)“稽”,考察;“載籍”,典籍;“未嘗”,不曾。
(2)“端”,端正,使......端正;“和”,使……和悅(和睦);
“方”,方略。
14.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歸納能力。
從“若夫漢之文、宣,唐之太宗,于所謂‘吾無間焉'者",可概
括出:學習師法圣賢明君的治國方略,即“資治”。
從“至于荒墜顛危,可見前車之失;亂賊厥有履霜之漸”等語句,
可概括出:吸取亡國之君的教訓,并引以為戒,即“通鑒”。據(jù)此分
析作答即可。
參考譯文:
材料一:
漢代司馬遷綴集皇家石室和金柜里的典籍,根據(jù)左丘明《國語》,
推究《世本》《戰(zhàn)國策》《楚漢春秋》等,博采經(jīng)籍,摭(zhI)
取傳記,收集天下軼事舊聞,考證它們(軼事舊聞)是否屬實,縱
橫馳騁于上下數(shù)千年間,開篇記載黃帝軒轅氏,直到西漢發(fā)現(xiàn)麒麟
為止,創(chuàng)作記、表、世家、書、傳,使后世撰述歷史的人都不能改
變這種體例。正是因為他判斷是非不與圣人相悖,褒貶十分得當,
才被稱為優(yōu)秀史家的人才啊!
考察已故父皇英宗,在日理萬機之時仍留意典籍,也未曾停止
讀書。他曾命令龍圖閣直學士司馬光論列歷代君王大臣們所做的事
情,讓他在皇家秘閣翻閱文獻檔冊,供給史官、筆紙,修撰從周威
烈王開始、到五代為止的歷史。這本書記載圣明君主、賢良大臣,
切磋治國之道,議論中的精辟語句,道德、刑法雙管的良善制度,
天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吉兇、善惡各種現(xiàn)象的根源,權力福祿興
盛衰弱的原因,規(guī)劃利害的效果,優(yōu)秀將領的戰(zhàn)略,廉謹官員的制
策,用邪正為標準進行判斷,從郅治與怠忽中抓住根本,詞語淵博
厚實的文體,規(guī)戒勸諫深刻的含義,確實可以稱為完備齊全。全書
共記載十六個朝代,編輯成二百九十四卷,放置在房室之中(閱之)
便盡知從古到今的道統(tǒng),內(nèi)容廣博而且得其要點,對事件的敘述簡
明卻又周詳,這也可以稱作歷代典制法規(guī)的總匯,檔冊文犢的全書。
荀況曾說過:“若想觀察圣人的形跡,便要尋其出類拔萃者,
后代賢王即為其例。”像漢朝的文帝、宣帝,唐朝的太宗,正屬孔
子所說“我無可非議”者。其余太平治世享有盛名的君王,或有憂
國憂民仁愛之心,或有忠貞利民的教誨,或知人善任,勤儉謹慎,
也各得到圣賢的一方面,如孟軻所說“我對于《武成》只取其二三
事而已”。至于荒淫覆亡者,可使我們見到前車之鑒;亂臣賊子,則
引起我們嚴寒將至的警惕?!对娊?jīng)》說:“商朝的借鑒不遠,就在
夏朝的滅亡。”所以賜此書名為《資治通鑒》,以表明我的心志。
材料二:
杜佑(我)年少曾讀書,然而生性蒙昧愚鈍,在術數(shù)等技藝方
面沒有通達,也不喜歡詩詞章句等學問。我所編纂的《通典》一書,
實際上是廣采、召集眾家之言論,以期能將這些言論施用于當今治
國之方略上。若論治國之道理首先在于對民眾教化,而教化的根本
在于使百姓衣食豐足。正如管子說:“糧倉的糧食豐厚了,百姓就
懂得禮節(jié),衣食豐足了就懂得榮耀和恥辱的分別?!笨桌舷壬f:
“讓百姓先富起來,然后教化他們?!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呀。而施
行教化在于設立職官,設立職官的前提是職官要有才干,而判定職
官是否有才,關鍵在于精挑細選,制定禮儀以便端正民風民俗,確
立音樂以便讓百姓的內(nèi)心和悅,這是古代先賢圣哲使國家大治的最
好方略呀。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因此設立職官后就興起了禮樂教
化,如果禮樂教化被破壞,就會濫施刑罰,使各州郡分別管理領地,
設置邊防以便遏制外敵入侵。因此糧食物品豐足是治理的第一要務,
選拔舉薦人才稍微次要些,職官的設置又更次些,禮樂的設置又次
些,再次就是刑法的設置,州郡的分屬管理,最后才是邊防戍守。
或許看到這部書籍的人能大略知道這篇序文的旨意了罷。
15.C16.頷聯(lián)采用倒裝手法,將“竹”與“山”提前,強調(diào)了竹
林山色令人憐愛,以“新雨后”“夕陽時”修飾,點出景物令人憐愛的
原因是雨后新綠、夕陽渲染。此聯(lián)借景抒情,描寫了書齋周圍的景
物,突出竹林高山的清秀壯麗,令人喜愛,表現(xiàn)了詩人欣喜愉悅之
情。
【解析】15.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
技巧的能力。
C.“突出山里的清冷”錯,頸聯(lián)意為:悠閑的白鷺常常早早回
巢棲宿,秋花飽含生機比別處落得更遲?!伴e”字,充分說明了這里
的幽靜:鳥兒少有人打擾,便可過著悠閑舒適的生活。秋花遲遲不
肯落下,只能說明這里的環(huán)境適宜它們生長,便可久駐枝頭。寫鳥、
花意在突出書齋環(huán)境的清幽雅致、清新宜居。
故選C。
1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
“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意為:新雨后的翠竹十分可愛,
夕陽映照下的山峰最為動人。
此聯(lián)是倒裝句,正常語序應是“憐新雨后竹,愛夕陽時山”,此
處將“竹,,與“山”提前,則強調(diào)重點變?yōu)椤爸瘢?,與“山,,,先突出了竹林
山色令人憐愛,而后又以“新雨后”“夕陽時”修飾,點出景物令人憐
愛的原因是雨后新綠、夕陽渲染。如此遣詞造句,不僅讓這些景物
融入了人的情感,且讓它們具有了極強的色彩感,使讀者很有質(zhì)感
地感受到竹林的清秀和高山的壯麗。
此聯(lián)借景抒情,描寫了書齋周圍的景物,突出竹林高山的清秀
壯麗,令人喜愛,表現(xiàn)了詩人欣喜愉悅之情。
17.盡挹西江細斟北斗朱弦已為佳人
絕青眼聊因美酒橫信而見疑忠而被
謗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挹”“斟”“聊”“謗”等,要理解字義去
記憶。
18.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養(yǎng)生中心加盟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美甲店美容護膚項目合作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種耐火材料采購及技術服務合同4篇
- 2025版農(nóng)產(chǎn)品電商平臺客戶服務外包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民政局離婚協(xié)議書模板版權授權協(xié)議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機器人研發(fā)與應用股權質(zhì)押擔保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戀愛雙方子女撫養(yǎng)權及探望權合同2篇
- 2025年度抹灰工程施工材料采購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農(nóng)場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鏈金融服務合同-@-1
- 二零二五年度高標準大棚建設與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合作合同2篇
- 2024公路瀝青路面結(jié)構內(nèi)部狀況三維探地雷達快速檢測規(guī)程
- 浙江省臺州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評估政治試題 含解析
- 2024年高考真題-地理(河北卷) 含答案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解讀課件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學試卷
- 2024風力發(fā)電葉片維保作業(yè)技術規(guī)范
-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大綱
- 2024光儲充一體化系統(tǒng)解決方案
- 2024年全國高考新課標卷物理真題(含答案)
- 處理后事授權委托書
- 食材配送服務方案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