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模擬題】_第1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模擬題】_第2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模擬題】_第3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模擬題】_第4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模擬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共同責任》測試卷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級別,表示特別嚴重的顏色為(

)。A.藍色B.黃色C.橙色D.紅色2.下列關于我國自然災害的說法,錯誤的是(

)。A.種類多B.分布廣C.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D.很少發(fā)生自然災害3.我國環(huán)境保護的基本法律是(

)。A.憲法B.環(huán)境保護法C.土地管理法D.水污染防治法4.下列行為不屬于污染環(huán)境的是(

)。A.家里做飯時,冒出的煙霧排到大氣中B.造紙廠把廢水排到河水中C.人們口中呼出的氣體5.下列屬于污染環(huán)境的是(

)。A.土地鹽堿化B.大城市郊區(qū)的垃圾山C.土地荒漠D.水源枯竭6.下列不屬于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的是(

)。A.流行性感冒B.臺風C.泥石流二.填空題(共6題,共26分)1.為了減輕自然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

),我國不僅建立了氣象、海洋、地質及生物等災害的(

)系統(tǒng),還建設了牢固的防災減災工程。2.宇宙空間很大,有數(shù)不清的星球,但這些星球都不能滿足人類生存所需的適宜的(

)、氧氣和(

)的要求。3.如果人類不能(

)自然,必然受到大自然的(

)。4.保護環(huán)境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讓我們行動起來,把碧綠還給(

),把蔚藍還給(

),把清澈留給(

)。5.為了更有效地保護地球,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世界各國通過(

)、(

)等方式來限制人類對地球的傷害。我國還把(

)列為一項基本國策。6.如果人類不尊重自然,隨意破壞默默奉獻的地球,就必然會受到大自然的(

)。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紅色代表緊急程度為較重。(

)2.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后,應立即關閉開關,切斷電源。(

)3.地球上陸地的面積比海洋的面積多得多。(

)4.對森林的亂砍濫伐,不會引起自然災害。(

)5.我們小學生年紀還小,對于保護地球我們不會做些什么。(

)6.人類居住的地球,約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

)四.連線題(共1題,共8分)1.為了保護地球家園,人們設立了很多保護環(huán)境的節(jié)日。2月2日

中國植樹節(jié)4月22日

世界濕地日6月5日

世界地球日3月12日

世界環(huán)境日五.簡答題(共5題,共30分)1.你為減少資源短缺、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等問題,做了哪些事情?2.請列舉至少三種清潔能源。3.地球越來越不堪重負的表現(xiàn)有哪些?4.循環(huán)經濟包括哪些方面?5.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的環(huán)境出現(xiàn)了哪些問題?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些問題?六.材料題(共2題,共15分)1.破壞生物多樣性,就是在毀滅支持人類生命存續(xù)的系統(tǒng)根基。人類活動侵占了野生動物棲息地、降低動物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導致氣候變化加劇并引發(fā)極端天氣事件,最終破壞了自然界的微妙平衡,為病毒在動物種群與人類之間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理想條件。2020年世界環(huán)境日聚焦“生物多樣性”,主題為“關愛自然,刻不容緩”。擁有豐富生物多樣性的健康生態(tài)系統(tǒng)是人類生存的基礎。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多種方式維持人類的生活:它為我們提供清潔的空氣和水、富有營養(yǎng)的食物、純天然的藥物和原材料,幫助我們抵抗疾病和緩解氣候變化,減少災難的發(fā)生。(1)你知道世界環(huán)境日是每年的哪一天嗎?(2)人類的很多不當行為會傷害地球環(huán)境,舉例說說人為因素對地球的傷害有哪些?分別造成了什么后果?(至少3條)(3)地球是我們的家園,保護賴以生存的地球,我們小學生能做些什么呢?(至少4條)2.2020年春節(jié)是一個難忘的春節(jié),也是我們最長的寒假。一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戰(zhàn)斗,從一月份全國人民開始打響了,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全國人民人人都是戰(zhàn)斗員。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歷,回答下列問題:(1)你所在的家鄉(xiāng)在哪個省哪個市或縣?你關注家鄉(xiāng)的疫情報告了嗎?(2)在抗擊疫情戰(zhàn)爭中,你是如何為抗擊疫情作貢獻的?(3)寫兩條抗擊疫情的宣傳標語。七.綜合題(共1題,共10分)1.拉夫運河位于美國紐約州,靠近尼加拉大瀑布,是一個世紀前為修建水電站挖成的一條運河,20世紀40年代干涸被廢棄。1942年,美國一家電化學公司購買了這條大約1000米長的廢棄運河,當作垃圾倉庫來傾倒大量工業(yè)廢棄物,持續(xù)了11年。1953年,這條充滿各種有毒廢棄物的運河被公司填埋覆蓋好后轉贈給當?shù)氐慕逃龣C構。此后,紐約市政府在這片土地上陸續(xù)開發(fā)了房地產,蓋起了大量的住宅和一所學校。從1977年開始,這里的居民不斷發(fā)生各種怪病,孕婦流產、兒童夭折、嬰兒畸形、癲痛、直腸出血等病癥也頻頻發(fā)生。1987年,這里的地面開始滲出含有多種有毒物質的黑色液體。(1)根據(jù)文字材料,說說拉夫運河事件反映了哪方面的環(huán)境問題。(2)該事件中傾倒有毒廢棄物有哪些危害?(3)仿照教材中“水俁病”的案例,畫出拉夫運河事件的關系圖。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D2.D3.B4.C5.B6.A二.填空題1.危害;監(jiān)測、預警2.溫度;水3.尊重;懲罰4.森林;海洋;天空5.簽訂協(xié)定;制定法律;環(huán)境保護6.懲罰三.判斷題1.×2.√3.×4.×5.×6.√四.連線題1.如圖:五.簡答題1.(1)不隨地亂扔垃圾;(2)出門購物自備環(huán)保袋,循環(huán)使用;(3)節(jié)約用水;(4)隨手關燈;(5)低碳環(huán)保出行,少坐車。(答案不唯一)2.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能等都屬于清潔能源。3.生物賴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濕地等正以驚人的速度減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因過度開采而面臨枯竭;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地球出現(xiàn)了資源短缺、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等問題。4.循環(huán)經濟包括產品的清潔生產、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和廢物的高效回收。5.近百年來,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類需求的增加,地球越來越不堪重負,生物賴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濕地等正以驚人的速度減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因過度開采而面臨枯竭;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地球出現(xiàn)了資源短缺、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破壞等問題。六.材料題1.(1)6月5日。(2)①工廠廢氣、汽車尾氣等生產、生活產生的廢氣——造成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②亂砍亂伐、圍湖造田等——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造成生態(tài)失衡、物種減少或滅絕,使惡性天氣增多,如沙塵暴頻繁、山體滑坡、洪澇等。③固體垃圾——影響美觀,污染環(huán)境,危害生物。④海洋石油運輸或開采時泄露——使得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導致了海洋自然環(huán)境和生物的破壞。⑤生產生活中排放的廢水——對人類有著極大的危害,甚至能致?。皇雇寥莱煞指淖?,導致農作物減產和嚴重污染。(3)答: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我們小學生能做的事情是:①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從自己做起,并倡導周圍的人進行垃圾分類。②制定節(jié)水措施,從我做起,節(jié)約每一滴水。③制定愛護地球的班級環(huán)保公約。④愛護花草樹木,不亂扔垃圾等。⑤出門盡量乘坐公共汽車或自行車。2.(1)我的家鄉(xiāng)在湖北省武漢市。疫情被確定為高風險。(言之有理即可)(2)響應政府號召,我堅持居家隔離。支持爸媽到社區(qū)值班值守,我在家自覺上網課,認真做筆記,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同時堅持課間鍛煉,多喝水,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自覺做一些力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