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化學三個必考實驗專練(解析版)_第1頁
2024中考化學三個必考實驗專練(解析版)_第2頁
2024中考化學三個必考實驗專練(解析版)_第3頁
2024中考化學三個必考實驗專練(解析版)_第4頁
2024中考化學三個必考實驗專練(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中考化學三個必考實驗專練實驗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及實驗改進 【詳解】A、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故A不符合題意;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是結論不是現(xiàn)象,故B不符合題意;C、石蠟在氧氣中燃燒,有二氧化碳氣體和水生成,是結論不是現(xiàn)象,故C不符合題意;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chǎn)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D符合題意。 【詳解】A、波義耳的實驗不是密閉裝置,則不能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汞加熱生成氧化汞,氧化汞為紅色,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汞加熱消耗氧氣,裝置中的氣體減少,則玻璃鐘罩內(nèi)汞的液面會逐漸上升,且上升的液面的體積即為氧氣的體積,則達到一定高度后不再變化,該選項說法正確;D、汞加熱時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汞,根據(jù)反應前后物質(zhì)的總質(zhì)量不變,則加熱后質(zhì)量增加,該選 【詳解】A、若彈簧夾沒有夾緊,反應放出大量的熱,裝置內(nèi)壓強大,有空氣逸出,因此進入的水B、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溫度升高,玻璃彎管左側液面降低,故選C、圖③滴入稀鹽酸后,鎂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氣球脹大,不能說明鎂和稀鹽酸反應一定放出熱量,因為生成的氫氣也會使瓶內(nèi)壓強增大造成氣球脹大,故選項說法錯誤;D、測量生成的CO,氣體的體積,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且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中而影響體積讀數(shù);有多少體積的二氧化碳進入集氣瓶中,就有多少體積的水排入量筒中,植物油上方的空氣對測量CO,的體積沒有影響,故選項說法錯誤。 【詳解】A、紅磷燃燒的產(chǎn)物是五氧化二磷,白色固體小顆粒,故產(chǎn)生大量白煙,正確;B、待紅磷熄滅并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由于消耗了氧氣,注射器內(nèi)壓強變小,所以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動,錯誤;C、空氣中主要含氮氣和氧氣,紅磷燃燒消耗了氧氣,故實驗結束后試管內(nèi)氣體的主要成分為氮氣,D、改進后的裝置在密閉環(huán)境中進行,反應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會擴散出去,比較環(huán)保,且避免了盛有點燃紅磷的燃燒匙伸入集氣瓶時,氣體的受熱膨脹逸出,故能減少測量誤差,正確。 【詳解】A、實驗前需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否則裝置漏氣,會導致實驗結果偏小,故A不符合題B、紅磷燃燒放出熱量,裝置內(nèi)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反應停止后,溫度逐漸降低至室溫,壓強減小,最終時因紅磷燃燒消耗了氧氣,壓強小于反應前壓強,故B不符合題意;C、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故C不符合題意;D、通過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反應前后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18.7%<20%,結果偏小,說明紅磷燃燒不能耗盡瓶內(nèi)氧氣,故D符合題意。 【詳解】A、該裝置不是密閉裝置,不能用于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故選項錯誤;B、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可用于探究滅火的原理,故選項正確;C、木炭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會彌補所消耗氧氣的體積,使裝置內(nèi)壓強變化不明顯,不能用于測定空氣中0,的含量,故選項錯誤;D、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但不能除去水中的所有雜質(zhì),所以海水從b口進入凈化后得不到純凈水,故選項錯誤; 【詳解】A、由溫度變化曲線可知,c點溫度最高,說明c點紅磷燃燒結束,放出熱量最多,故AB、a→b段壓強增大是因為紅磷燃燒放熱,氣體受熱膨脹,氣壓增大,故B正確;C、圖中t,~t.時段,是紅磷已經(jīng)燃燒完成,瓶內(nèi)氧氣已幾乎被完全消耗,此時溫度降低才是壓強降低的主要原因,故C正確:D、由圖示可知,t;是裝置冷卻,若在之前即冷卻前打開止水夾,因氣體受熱膨脹,倒流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偏小,則測定的氧氣體積分數(shù)偏小,故D錯誤。 【詳解】A、裝置A的外殼、隔熱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熱量散失,故正確;B、當溫度下降到g點時,裝置中的壓強為最低點c點,則c點時裝置內(nèi)的溫度就是g點時的裝置C、f點時紅磷燃燒結束,會有氧氣剩余,紅磷熄滅,只能說明氧氣已經(jīng)很少,達不到支持燃燒的濃度,熄滅后會繼續(xù)緩慢氧化消耗氧氣,但氧氣濃度會越來越小,且溫度也會越來越低,所以最終氧氣仍有剩余,故正確;D、由曲線圖可知:反應過程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18%,且不是質(zhì)量分數(shù),故錯誤,故選:D。通電【詳解】A、通電分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H?O==2H?1+O?1,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之比為2:1,生成氫氣和氧氣的質(zhì)量之比為4:32=1:8,故選項圖像錯誤;B、高溫煅燒一定質(zhì)量的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隨著反應的進行,二氧化碳逸出,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逐漸減少,至完全反應不再發(fā)生改變,最終剩余固體為氧化鈣,故選項圖像正確;C、紅磷燃燒放出大量的熱,溫度升高,壓強增大;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被消耗,溫度逐漸恢復至室溫,壓強逐漸減小,最終壓強一定比反應前小,故選項圖像錯誤;D、向等質(zhì)量的水中分別加入等質(zhì)量的氫氧化鈉和硝酸銨固體,氫氧化鈉固體和硝酸銨固體溶于水分別放熱、吸熱,使溫度分別升高、降低,一段時間后溫度恢復至常溫,故選項圖像錯誤;(2)銅片上的白磷燃燒,水中的白磷不燃燒更加環(huán)保(4)平衡氣壓 【詳解】(1)三個反應均為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是(2)實驗A中,銅片上的白磷溫度達到了其著火點,且與氧氣接觸,所以發(fā)生了燃燒,熱水中的白磷雖然溫度達到了著火點但是沒有與氧氣接觸,所以也不能燃燒,此現(xiàn)象說明了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故填:銅片上的白磷燃燒,水中的白磷不燃燒;對比A而言,B顯著的優(yōu)點是污染物不會擴散到空氣中造成污染,更加環(huán)保;(3)乙實驗中紅磷不足量,氧氣沒有消耗完,會導致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偏低;反應有氣體參加,實驗前應該進行的操作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4)丙裝置中氣球的作用平衡氣壓,防止橡皮塞沖出。裝置漏氣等(合理即可)(3)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的碳酸顯酸性是【詳解】(1)通過加熱銅引燃紅磷,利用了銅的導熱性;若測得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裝置漏氣、白磷量不足或未冷卻就打開止水夾等;(2)將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鐵釘表面有紫紅色物質(zhì)析出,還有無色無味氣體產(chǎn)生的“異?!爆F(xiàn)象,應該是鐵與酸反應生成的氫氣,故選A;反應過程中生成了氣體,會逸出,所以利用鐵釘和硫酸銅溶液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時裝置是需要密閉;(3)通入CO,后,CO,與紫色石蕊溶液中的水反應生成碳酸(H,CO?),碳酸使紫色石蕊變紅;蠟燭熄滅說明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12.【答案】(1)酚酞溶液變紅(3)溶質(zhì)種類 【詳解】(1)實驗一: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一部分氨分運動到盛有酚酞溶液的燒杯中,氨分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所以大燒杯內(nèi)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酚酞溶液變(2)實驗二:通過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如裝置的氣密性不好,則在冷卻過程中有外界空氣進入集氣瓶中,所以實驗結束后,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小于瓶內(nèi)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3)實驗三:實驗結束后,發(fā)現(xiàn)高錳酸鉀幾乎不溶于汽油,碘卻可以溶解在汽油中,說明物質(zhì)的溶解性與溶質(zhì)種類有關;(4)實驗四:電解水時,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則實驗中,在b管收集到的氣體是氫氣。點燃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偏小C測定結果更準確、更環(huán)保等(3)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詳解】(1)A實驗中用10mL量筒量取6mL蒸餾水,讀數(shù)時量筒內(nèi)的液體凹液面最低處應與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a處對應的刻度為6mL,則與A圖中a處的刻度線保持水平。(2)①打開彈簧夾前可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放出熱量;紅磷與氧氣點燃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達式為: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若紅磷熄滅后立即打開止水夾,集氣瓶內(nèi)溫度較高,壓強較大,進入集氣瓶中的水減少,導致測定的氧氣含量偏小。②A、炭粉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雖除去氧氣,但增加了新的氣體,沒有形成壓強差,不能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故選項說法錯誤;B、實驗結束后,裝置內(nèi)剩余氣體氮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的混合物,不為純凈的氮氣,故選C、點燃紅磷后塞緊瓶塞太慢,會使集氣瓶中的氣體受熱膨脹排出一部分,會導致實驗結果偏大,D、若紅磷量不足,不能完全消耗裝置中的氧氣,會使測量值偏小,故選項說法錯誤;③改進后的裝置,反應始終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無需打開瓶塞點燃紅磷,避免瓶內(nèi)空氣外逸而造成實驗誤差,同時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氣中,更環(huán)保(合理即可)。(3)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污染空氣的二氧化硫,C實驗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2)15%銅粉的量不足或裝置漏氣或未冷卻至室溫就讀數(shù)(3)使溫度達到紅磷的著火點(或引燃紅磷)溫度abc 【詳解】(1)紅磷燃燒的現(xiàn)象是:產(chǎn)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2)銅與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銅固體,反應消耗氧氣,待完全反應后,逐漸冷卻至室溫,由于消耗了氧氣,裝置內(nèi)壓強減小,注射器活塞右移,注射器內(nèi)減少的體積就是消耗氧氣的體積,故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實驗結果偏低,可能是銅粉的量不足,不能將裝置內(nèi)氧氣耗盡,也可能是裝置漏氣,在冷卻至室溫的過程中,外界空氣進入,占據(jù)了一定的體積,也可能是未冷卻至室溫就讀數(shù),氣體受熱膨脹,占據(jù)了一定的體積;(3)①圖3所示裝置中電烙鐵的作用是:使溫度達到紅磷的著火點,使其燃燒(或引燃紅磷);②紅磷燃燒放出熱量,故一開始溫度逐漸升高,待完全反應后,逐漸冷卻至室溫,溫度又逐漸降低至原來的溫度,故Y曲線表示溫度的變化趨勢;③a、紅磷燃燒消耗氧氣,隨著反應的進行,氧氣的濃度逐漸降低,故圖4中Z表示氧氣濃度的變化趨勢,由圖可知,待完全反應后,氧氣濃度不是零,說明實驗裝置中的氧氣并沒有被紅磷完全消b、由以上分析可知,Y曲線表示溫度的變化趨勢,Z曲線表示氧氣濃度的變化趨勢,則X表示壓強的變化趨勢,X曲線中AB段壓強增大,是因為紅磷燃燒,放出熱量,裝置內(nèi)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符合題意;c、與圖1實驗裝置相比,圖3實驗整個實驗過程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會逸出,比較環(huán)保,且利用傳感器技術,實時測定了壓強、溫度和氧氣濃度的變化趨勢,測量數(shù)據(jù)更精準,符合題意。故選abc, (4)鐵粉的量不足或裝置漏氣等(答案合理即可)(5)使水蒸氣冷凝MnO?(7)H?O?→H?O+O?(8)化學性質(zhì)(9)溫度、催化劑等(10)檢查裝置的氣密性(12)干燥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13)CO?±Ca(OH)?→CaCO?±H?Q 【詳解】(1)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會生銹,有氯化鈉等存在的條件下會銹蝕的更快,則成分中的食鹽的作用是:加速鐵的銹蝕;故填:加速鐵的銹蝕;(2)和紅磷燃燒相比,該實驗比較環(huán)保,且在密閉容器中進行,避免了盛有點燃紅磷的燃燒匙伸入集氣瓶中時,氣體的受熱膨脹逸出,誤差??;故填:比較環(huán)保,且誤差?。?3)進入水的體積就是消耗氧氣的體積,故本次實驗中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100%≈19.6%;故填:19.6%;(4)測得空氣中氧氣含量偏低,可能原因是鐵粉的量不足,不能將氧氣完全耗盡,也可能是裝置漏氣,外界空氣進入,占據(jù)了一定的體積;故填:鐵粉的量不足或裝置漏氣等(答案合理即可);(5)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使氧氣中混有的水蒸氣冷凝,從而得到較純凈的氧氣,達到的實(6)結合實驗探究的目的,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反應生成了氧氣,說明過氧化氫沒有失效;則得到的實驗結論為過氧化氫沒有失效;故填:過氧化氫沒有失效;(7)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為水和氧氣,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H?O,H?O+O,;MnO?(8)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反應前后,其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不變,則還需補充一個實驗探究化學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化學性質(zhì)是否改變;故填:化學性質(zhì);(10)碳酸氫銨受熱分解會有氣體產(chǎn)生,則實驗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故填:檢查裝置的氣密性;(11)①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同時放出大量的熱,實現(xiàn)了反應所需的溫度條件,說明該②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氨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NH?HCO?=NH?+H?O+CO?;故填:NH?HCO?≥NH?+H?O+CO?(12)水和氨氣混合后形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干燥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證明實驗后生成了(13)裝置B中發(fā)生的反應是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CO?+Ca(OH)?→CaCO?±H?O;故填:CO?+Ca(OH)?→CaCO?±H?O。16.【答案】(1)汞/Hg/水銀(2)AB(3)方案二(4)紅色的銅粉變成黑色加熱銅+氧氣→氧化銅使銅粉與氧氣充分反應12.5 【詳解】(1)汞和氧氣反應產(chǎn)生氧化汞,從而消耗氧氣;(2)A、實驗會消耗曲頸甑內(nèi)的氧氣,需要測定實驗前后曲頸甑內(nèi)的氣體體積,才能計算出消耗氧B、實驗會消耗玻璃鐘罩內(nèi)的氧氣,需要測量實驗前后玻璃鐘罩內(nèi)氣體體積,才能計算出消耗氧氣C、汞槽的容積對測量氧氣的含量沒有影響,故不符合題意;故選AB:(3)銅粉和氧氣反應產(chǎn)生固體氧化銅,紅磷和氧氣反應產(chǎn)生固體五氧化二磷,則其原理都是除去氧氣,測量剩余氣體的體積,即采用上述兩方案中的方案二;(4)①硬質(zhì)玻璃管內(nèi)銅和氧氣反應產(chǎn)生黑色的氧化銅,則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紅色的銅粉變成黑色,加熱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銅+氧氣→氧化銅;②實驗中反復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可以使注射器中的氧氣運動到試管中,使銅粉與氧氣充分反應;③參加反應的是硬質(zhì)玻璃管的空氣50.0mL和注射器中的空氣,設注射器中空氣的體積為x,為了保證該實驗的成功,反應前注射器中最少留氣體體積:(50.0mL+x)×20%=x,解得x=12.5mL;反應前空氣總體積=50mL+20mL=70mL,反應后注射器剩余6.5mL,減少了體積=20mL-6.5mL=13.5mL,減少體積則為消耗的氧氣,所以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36m×100%三19.3%;(5)①沒有緩緩推拉注射器活塞,氧氣沒有完全反應,會導致測量值偏小,不符合題意;②讀數(shù)時沒有冷卻至室溫,氣體體積膨脹,注射器中剩余氣體偏大,導致測量值偏小,不符合題意;③加入銅絲量太多不會影響,符合題意;17.【答案】(1)產(chǎn)生大量白煙,放熱(3)白磷燃燒消耗氧氣(4)不能 (6)偏小 【詳解】(1)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放熱;點燃(2)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3)圖2中C點時紅磷燃燒熄滅;曲線DE段氧氣濃度變化的主要原因為白磷燃燒消耗氧氣,裝置(4)紅磷燃燒熄滅后,白磷繼續(xù)燃燒,說明紅磷不能耗盡空氣中的氧氣;(5)根據(jù)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推算,廣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ml197m×100%≈20.2%;(6)若實驗結束時,俯視讀取量筒中液體的體積,剩余水的體積讀數(shù)偏大,根據(jù)消耗氧氣的體積為量筒內(nèi)減少的氣體體積,則消耗氧氣的體積偏小,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偏小。集氣瓶裝滿水,拿到教室,把水倒掉,蓋上玻璃片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P,0,(2)紅磷燃燒放熱使瓶內(nèi)氣壓增大打開止水夾0,≤cuo(或2Cu+O,≌2CuO)(4)17.1%銅粉量不足/裝置漏氣教室內(nèi)氧氣含量本身就偏低(6)環(huán)保無污染、測量結果更準確 【詳解】(1)小組同學先用集氣瓶等必要儀器和用品采集了教室里的空氣樣品,請簡述操作方法集玻璃片,反應結束后,由圖甲實驗現(xiàn)象可推知反應后剩余氣體的化學性質(zhì)為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因為過量紅磷燃燒并沒有消耗完集氣瓶中氣體,說明剩余氣體的化學性質(zhì)為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化學式:P,0。(2)圖丙中BC段氣壓增大,變化的原因:紅磷燃燒放熱使瓶內(nèi)氣壓增大,據(jù)圖像分析,從D點起集氣瓶中壓強迅速增大且壓強等于大氣壓,實驗操作:打開止水夾,集(3)先連接裝置,堵住氣球一端導管,推拉注射器,松手后若活塞回到起始位置,說明裝置不漏氣,而在實驗過程中反復推拉注射器的活塞的目的是使銅與氧氣充分反應;圖乙中玻璃管中發(fā)生反應銅與氧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銅,實驗現(xiàn)象:紅色固體變成黑色,該反應符號表達式或化(4)注射器和玻璃管氣體總體積=50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2mt×100%≥17.1%,測量結果比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偏小,導致這一原因結果:紅磷不足、裝置漏氣,經(jīng)檢查發(fā)現(xiàn)操作無誤,反復幾次實驗多次測量后,發(fā)現(xiàn)數(shù)據(jù)仍基(5)A、紅磷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多種物質(zhì)參與反應生成一種物質(zhì)反應叫做B、甲中紅磷熄滅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觀察現(xiàn)象,防止測量結果偏小,說法錯誤;C、乙中銅粉不可以換成鐵絲,因為銅與空氣中氧氣加熱反應生成氧化銅,而鐵與空氣中氧氣加熱D、乙中氣球的作用:調(diào)節(jié)壓強并可使反應充分,說法正確;19.【答案】(1)= (3)產(chǎn)生大量白煙,放熱(4)氣密性 (7)氫元素、氧元素【詳解】(1)有一部分銀白色的液態(tài)汞變成紅色粉末,即汞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汞,將紅色粉末收集起來,放在另一個較小的容器里再加強熱,氧化汞分解得到了汞和氧氣,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此時釋放出的氧氣等于前面減少的氧氣,則生成的氧氣體積=密閉容器里減少的體積;(2)A、汞為液態(tài),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故A不符合題意;B、汞的沸點較低,汞蒸氣與氧氣反應比較充分,能將密閉裝置內(nèi)空氣中的氧氣幾乎耗盡,故B不C、汞常溫下為銀白色液體,易揮發(fā),對人體有害,在實驗過程中會造成污染,故C符合題意;D、生成的化合物加熱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氣,實驗的藥品可以多次利用,而氧化汞受熱分解生成的氧氣體積又可驗證實驗結果,提高實驗說服力,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3)紅磷燃燒產(chǎn)生黃色火焰,產(chǎn)生大量白煙,放熱;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學方程式為:4P+50—2P,O:紅磷燃燒消耗氧氣,產(chǎn)生壓強差,燒杯中的水到吸入瓶中,則消耗氣體的體積=倒吸的液體體積;(4)該裝置是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要保證裝置氣密性良好,防止裝置漏氣造成實驗誤差,則實驗前需檢查裝置的氣密性;(5)消耗氧氣的體積為90.0mL-63.7mL=26.3mL;則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26m(6)②由于濾紙包中為潮濕的鐵粉、少量氯化鈉和活性炭(可加快反應速率),沒有對比實驗,則該實驗不能證明鐵銹蝕的條件是與水和空氣充分接觸:(7)讓水蒸氣通過一根燒紅的槍管,得到“易燃空氣”,即水蒸氣和紅熱的鐵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易燃空氣”,氫氣具有可燃性,則“易燃空氣”是指氫氣,根據(jù)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可得出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8)定量分析方法:實驗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應中各物質(zhì)質(zhì)量之間的變化關系,驗證質(zhì)20.【答案】(1)有氣泡產(chǎn)生,溶液由無色變?yōu)闇\綠色(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4)升高 (6)裝置漏氣(或沒有等冷卻到室溫就打開了彈簧夾等,合理即可)【詳解】(1)取暖寶寶中的黑色粉末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根據(jù)結論黑色粉末中有鐵粉,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故可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為有氣泡產(chǎn)生,溶液由無色變?yōu)闇\綠(2)根據(jù)結論黑色粉末中還有炭粉,取樣通入氧氣點燃,則燃燒后的產(chǎn)物為二氧化碳,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為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該氣體是二氧化碳(3)探究“暖寶寶”反應原理與鐵的生銹本質(zhì)是否一致通過對暖寶寶發(fā)熱時的濕度、氧氣含量和溫度變化圖像分析可知,暖寶寶發(fā)熱是顆粒微小的鐵粉與氧氣、水等物質(zhì)反應,并放出熱量,這一反應與鐵生銹原理一致;(4)根據(jù)上述實驗可知,暖寶寶中顆粒微小的鐵粉與氧氣、水等物質(zhì)反應,并放出熱量,故實驗過程中,可以觀察到溫度計示數(shù)升高;(5)量筒減少的水的體積即為消耗的集氣瓶內(nèi)空氣的體積,所以氧氣的體積為100mL-63mL=37mL,集氣瓶內(nèi)空氣的體積為250mL-30mL=220mL,集氣瓶內(nèi)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100%≈16.8%,故本實驗數(shù)據(jù)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16.8%;(6)上述結果與理論值相比偏小,引起誤差的原因可能是裝置漏氣,使外部氣體進入瓶內(nèi);暖寶寶中鐵粉的使用量不足,造成集氣瓶內(nèi)氧氣未完全反應;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集氣瓶內(nèi)氣壓偏大或量筒讀數(shù)時俯視讀數(shù),造成讀數(shù)偏大。實驗2:氧氣的制取和性質(zhì)【詳解】左邊兩個裝置都能制取氧氣,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氧氣,且氣體應從長管通入,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但排水法收集的氣體不干燥,則應選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則收集連接順序為b(或a)→c→d→e,故選D?!驹斀狻緼、通電分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而不是質(zhì)量)之比為2:1,故選項圖像錯誤;B、碳酸鈣在高溫條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鈣和氣體二氧化碳,故剩余固體質(zhì)量因生成二氧化碳不斷減少,到反應結束后有氧化鈣生成,固體質(zhì)量不會降至0,故選項圖像正確;C、根據(jù)反應關系Fe±2HCl=FeCl?±H?1Zn+2HCl=ZnCl?+H?1可知,相等質(zhì)量的鐵、鋅完全反應時,鐵反應生成的氫氣比鋅多,最終相同質(zhì)量的金屬產(chǎn)生氫氣的量,鐵粉產(chǎn)生的量要比鋅多,故選項圖像錯誤;D、加熱等質(zhì)量的氯酸鉀,催化劑只能影響反應速率,不影響產(chǎn)生氧氣的質(zhì)量,有催化劑的反應速率快,至完全反應所需時間短,故選項圖像錯誤。實現(xiàn)固液分離(3)產(chǎn)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氣味生成,放出熱量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詳解】(1)儀器X是燃燒匙;(2)甲中發(fā)生的反應是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nO?氫溶液從長頸漏斗中加入,反應開始后,關閉開關時,試管中的氣體增多,壓強增大,把液體壓入長頸漏斗,固體和液體分離,反應停止,打開開關時,氣體導出,試管中的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液體和固體混合,反應進行。二氧化錳用水泥負載做成小球狀作為催化劑,便于實現(xiàn)固液分離;(3)在X中點燃硫,丙裝置內(nèi)可觀察到產(chǎn)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氣味生成,放出熱量;硫燃燒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直接排放會污染空氣,推測此時Y中盛放的液體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4.【答案】(1)酒精燈長頸漏斗(3)CaCO?±2HCl=CaCl?±H?O+CO?1濃硫酸 【詳解】(1)a是酒精燈,b是長頸漏斗;(2)如果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KMnO?K,MnO?+MnO,+O,1;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故發(fā)生裝置選A;收集裝置選D;(3)實驗室制取CO?,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aCO?±2HCl=CaCl?±H?O±CO?1;二氧化碳可以用濃硫酸(4)乙炔氣體由碳化鈣(塊狀固體)與水反應生成,且反應非常劇烈,因此不需要加熱;要求做到節(jié)約、安全、隨時發(fā)生、隨時停止,因此發(fā)生裝置應該選C,乙炔難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氣體較為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木條復燃,則說明為氧氣(2)2KMnO?=K?MnO?+MnO?±O?1n系環(huán)保 【詳解】(1)由圖可知,圖中收集氣體的方法為排水法;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則檢驗方法為;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木條復燃,則說明為氧氣。(2)①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防止二氧化碳溶②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③該實驗為密閉裝置,且尾部為處理二氧化硫的裝置,環(huán)保。(2)AEKMnO?≥K?MnO?+MnO?±O?CaCO?±HCl→CaCl?±H?O+CO?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于水(4)下降 【詳解】(1)儀器①是酒精燈,②是分液漏斗;(2)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需要加熱,發(fā)生裝置選擇A,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為純凈,所以收集裝置選擇E,則裝置選擇AE;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符號表達式為CaCO?±HCl→CaCl?±H?O+CO?;C裝置有有孔隔板,固體藥品放在隔板上,關閉止水夾裝置內(nèi)的氣體無法排出,壓強變大,將液面壓到隔板下,固液分離,反應停止,打開止水夾氣體排出,壓強減小,液面上升到隔板上,固液接觸反應開始,所以C的優(yōu)點是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為使結果準確,需要在水面放一層植物油,目的是防止CO,溶于水;(4)ab段壓強變大,則操作是關閉活塞,裝置內(nèi)的氣體無法排出,壓強變大,將試管內(nèi)液體壓到塑料片以下,試管中液面逐漸下降;(5)①防止倒吸則水流入倒吸裝置后不會繼續(xù)前流,則選擇乙,水進入乙后在裝滿集氣瓶前無法②HS是有毒氣體,則收集完硫化氫后需要進行尾氣處理,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有毒的HS,防 (2)水的電解,“正氧負氫”,所以電解水供氧,Q,在外接電源的正極端收集;(3)NaCIO?與KCIO?性質(zhì)相似,NaClO?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氯化鈉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金屬粉末發(fā)生氧化反應會放出熱量,促進NaClO?反應,保證放氧自動完成。MnO?8.【答案】(1)2H?Q?2H?O+O?1(2)干燥二氧化碳(4)97將裝置中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 【詳解】(1)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nO,(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二氧化碳。(3)銅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為黑色,則固體變黑。(4)①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而氫氧化鈉能吸收二氧化碳,則D裝置增重的質(zhì)量即為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即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1.1g,設碳的質(zhì)量為x,則點燃X解得x=0.3g則銅的質(zhì)量為10g-0.3g=9.7g。②由于實驗結束后,裝置中仍含有二氧化碳,則繼續(xù)通入氧氣,能使二氧化碳充分被吸收。(2)氧氣/0,催化作用(或加快反應速率)集氣瓶口有大氣泡生成(或瓶內(nèi)水完全排出) 【詳解】(1)儀器D為水槽:(2)圖一中,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并加熱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則可制取的氣體為氧氣(或0,);其中二氧化錳的作用為催化作用(或加快反應速率);實驗過程中當觀察到集氣瓶口有大氣泡生成(或瓶內(nèi)水完全排出)時,說明氣體已集滿;(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2HC1=CaCl,+H,O+CO,↑;蠟燭熄滅是因為隨著二氧化碳通入,隔絕了氧氣;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化學式為HCO?。MnO?(2)2KClO:2KCl+30,1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且不與空氣反應△(3)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詳解】(1)圖一中儀器①為分液漏斗;(2)A裝置為固體加熱型發(fā)生裝置,管口沒有棉花團,應采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氧,氯酸鉀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分解產(chǎn)生氯化鉀和氧氣,故方程式為:2KClO?——2KCl+30,1;△C為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氧氣可采用向上排空氣收集,是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3)二氧化碳可溶于水,D中的植物油能將二氧化碳和水隔開,從而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4)對比實驗要控制變量,所以m為2g若要探究接觸面積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選擇的實驗組別應只有石灰石形狀一個變量,其他條件均相同,故可選擇①②或③④;①③中的變量為溫度,由圖二可知;其他條件一定時,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 CaCO?±2HCl=CaCl?±H?O+CO?1b將燃著的木條放在a端,木條熄滅,說明已經(jīng)集滿A)相同時間內(nèi)過碳酸鈉產(chǎn)生的氧氣比5%的過氧化氫產(chǎn)生的氧A)氣多,且過碳酸鈉是固體便于攜帶,過碳酸鈉在常溫下穩(wěn)定易保存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屬于固體加熱反應,發(fā)生裝置可選B,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收集裝置可選C或E或F,故填:BC或BE或BF;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實驗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2HCl=CaCl?±H?O+CO?1:若用E裝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則進氣口為b;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驗滿;將燃著的木條放在a端,木條熄滅,說明已經(jīng)集滿;(4)反應倉中生成氧氣的反應為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由圖3可知,相同時間內(nèi)過碳酸鈉產(chǎn)生的氧氣比5%的過氧化氫產(chǎn)生的氧氣多,且過碳酸鈉是固體便于攜帶,過碳酸鈉在常溫下穩(wěn)定易保存,故家用制氧機的制氧劑選擇過碳酸鈉而不選擇5%過氧(2)反應無需加熱,操作簡便,節(jié)約能源或生成物無污染(合理即可)(3)BC(4)加濕或觀察氣體輸出的速率制氧劑A供氧快、便于攜帶或易操作或過氧化氫溶液不易攜帶或過氧化氫溶液易變質(zhì)(合理即可)二氧化錳是該反應的催化劑,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合理即可) 【詳解】(1)高錳酸鉀加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KMnO?=K?MnO?±MnO?+O?1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氧氣不易溶于水,可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2)若用過氧化氫與二氧化錳制取氧氣,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氣和水,該反應無需加熱,操作簡便,節(jié)約能源,生成物無污染;(3)A、盛滿水,收集一瓶氧氣,氧氣不易溶于水,氧氣的密度比水小,則氣體從b口通入,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盛一半水,觀察氣體輸出的速率,氣體密度比水小,氣體需要從長口a通入,故B錯誤,符合題意;C、盛適量澄清石灰水,檢驗CO,氣體,需要將氣體與澄清石灰水充分接觸,氣體需要從長口a通入,故C錯誤。符合題意;D、盛滿水,氧氣不易溶于水,氧氣的密度比水小,則氣體從b口通入,a口連接量筒,測量0,的體積,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C:(4)①氧氣不易溶于水,在乙杯中加入清水,可以加濕,也可以通過產(chǎn)生的氣泡,觀察氣體輸出②由于制氧劑A供氧快,便于攜帶或易操作或過氧化氫溶液不易攜帶或過氧化氫溶液易變質(zhì)(合理即可),所以用制氧劑A而不用過氧化氫溶液;③二氧化錳是該反應的催化劑,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合理即可),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氣和水,所以該制氧杯能快速產(chǎn)生氧氣。13.【答案】(1)排凈裝置內(nèi)的空氣(3)與氧氣接觸 【詳解】(1)空氣中含有氧氣,步驟I中通入N。的目的是排凈裝置內(nèi)的空氣,與步驟Ⅲ作對比;(2)關閉K,熄滅酒精燈冷卻到室溫,加入適量過氧化氫溶液至凹槽內(nèi),過氧化氫被二氧化錳催(3)I中通入N,排盡了裝置內(nèi)的空氣,紅磷沒與氧氣接觸,不燃燒;Ⅱ中過氧化氫產(chǎn)生了氧氣,紅磷與氧氣接觸,所以Ⅲ中紅磷燃燒,故對比I和Ⅲ的實驗現(xiàn)象,說明可燃物燃燒條件之一為:與(2)過濾(或過濾、洗滌、干燥)(3)確保鐵絲與氧氣的接觸面積相同(4)減少誤差(5)相同條件下,鐵絲的形狀對鐵絲燃燒時長的影響不大(6)氧氣起始濃度 【詳解】(1)二氧化錳是粉末狀藥品,取用二氧化錳的儀器是:藥匙:集氣瓶內(nèi)發(fā)生反應為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nO,2H?O?2H?O+O?1;(2)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二氧化錳難溶于水,故實驗結束后,若要將二氧化錳從混合物中分離,可采取的方法是:過濾、洗滌、干燥;(3)實驗時,3根鐵絲均要完全伸入集氣瓶中,原因是:確保鐵絲與氧氣的接觸面積相同;(4)每種形狀的鐵絲平行測量3次,目的是:減少誤差:(5)實驗中發(fā)現(xiàn)不管鐵絲形狀如何,其燃燒時長均在曲線附近,說明:相同條件下,鐵絲的形狀對鐵絲燃燒時長影響不大;(6)由圖可知,相同條件下,集氣瓶內(nèi)氧氣的起始濃度越大,鐵絲劇烈燃燒時長越短,說明鐵絲劇烈燃燒時長主要與氧氣起始濃度有關。(2)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物中沒有碳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可能有Na,CO.(3)不能于燥密封保存【詳解】(1)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小木條復燃,故說明生成的是氧氣; (2)過氧化鈉是由鈉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反應物中沒有碳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可能有Na,CO; (3)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氧氣,會助燃,故發(fā)生火災的現(xiàn)場有過氧化鈉,不能用水滅火; (4)過氧化鈉中鈉元素化合價為+1,根據(jù)化合物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氧元素化合價為-1;水是反應物,故控制滴加水的速度可以控制反應速率; 【詳解】(1)聚乙烯纖維樣品是由聚乙烯少量水和無機鹽組成的,屬于混合物; (3)戊裝置增加的質(zhì)量是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根據(jù)元素守恒,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等于聚乙烯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則該聚乙烯纖維樣品中聚乙烯的質(zhì)量分數(shù) (4)由(3)可知,聚乙烯的質(zhì)量設聚乙烯完全燃燒需要氧氣的質(zhì)量為x,不完全燃燒需要所以a的取值茫②若將裝置丁和戊的位置互換,二氧化碳和水同時被戊裝置吸收,無法進行計算,故說法錯誤;③若無裝置乙,過氧化氫生成的水也會被丁裝置吸收,導致測得的該聚乙烯纖維樣品中水的質(zhì)量分數(shù)偏大,故說法正確;④若無裝置己,無裝置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會導致測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偏大,則該17.【答案】(1)物理 1防止加熱時試管內(nèi)的粉末狀物質(zhì)進入導管(4)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制氧(5)經(jīng)濟便捷性(合理即可) 【詳解】(1)分離空氣法制取氧氣時無新物質(zhì)生成,所發(fā)生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2)a.KC10?中含有氧元素,有可能作為制取氧氣的反應物,此選項符合題意;b.NH,Cl中不含有氧元素,不可能作為制取氧氣的反應物,此選項不符合題意;c.CH?中不含有氧元素,不可能作為制取氧氣的反應物,此選項不符合題意;d.Ca0,中含有氧元素,有可能作為制取氧氣的反應物,此選項符合題意。故選ad。(3)該裝置是固固加熱型發(fā)生裝置,用此裝置制取氧氣,且試管口放有棉花團,則是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KMnO,K,MnO,+MnO,+0。↑,試管口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熱時試管內(nèi)的粉末狀物質(zhì)進入導管;18.【答案】(1)該氣體為0,和C1,的混合物(3)利用排水法收集(4)氧氣是無味的氣體(5)小于 【詳解】(1)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反應物中含K、Cl、0、Mn,故生成的氣體可能為氯氣,也可能為氧氣,也可能為氧氣和氯氣的混合物,故猜想三:該氣體為(2)根據(jù)現(xiàn)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淀粉碘化鉀試紙不變色,氣體中有氧氣無氯氣,故猜想一成立;若猜想三成立,則氣體同時含有氧氣和氯氣,故現(xiàn)象為: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3)方案I用排水法收集,而氯氣能溶于水,會導致氯氣溶于水不能被檢測到,故填:氯氣能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會影響實驗;(4)氣體有刺激性氣味,氧氣無色無味,不可能是純氧氣,故填:氧氣是無味氣體;(5)若取氯酸鉀(m克)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后的固體,加入足量水溶解、過濾,濾液呈現(xiàn)紫紅色(反應生成了高錳酸鉀)。通過分析大家一致認為二氧化錳參與了該化學反應過程,則結合上述實驗結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反應生成一種固體(高錳酸鉀)和兩種氣體(氯氣和氧氣),該反應得到的氧氣質(zhì)量小于單獨分解m克氯酸鉀產(chǎn)生氧氣的質(zhì)量,是因為單獨分解m克氯酸鉀時,氧元素完全轉(zhuǎn)化到氧氣中,而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反應生成高錳酸鉀、氯氣和氧氣時,氯酸鉀中的部分氧元素轉(zhuǎn)化到氧19.【答案】(1)觀察是否有氣泡和產(chǎn)生氣體的快慢(3)反應放出大量熱,使反應物減少 (5)過碳酸鈉的產(chǎn)氧速率隨加水量的增加而增大(6)便于攜帶,能持續(xù)平穩(wěn)地提供氧氣 (2)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O(3)④比③的濃度大,但④比③產(chǎn)氧量少,可能的原因是反應放出大量熱,使反應物減少。(4)設加入的過碳酸鈉的質(zhì)量為x,由于產(chǎn)生氧氣的質(zhì)量為(159.1mL-9.11mL)×103L/mL×1.43g/L≈0.2145g,則MnO?2(2Na?CO?:3H?O?)x解得x≈1.4g則a=1.4g。(5)由圖4可知,過碳酸鈉的產(chǎn)氧速率隨加水量的增加而增大。(6)過碳酸鈉為固體,易于攜帶,且由圖可知,反應能持續(xù)平穩(wěn)地提供氧氣。(7)A、產(chǎn)氧和洗氣裝置組合更便于使用,所以需要一體化;該選項觀點錯誤;B、圖5的簡易供氧器與真實產(chǎn)品都是內(nèi)部氣體流向采用高進低出方式;該選項觀點正確;C、實驗室和生活中的制氧方式不同,則特定需求是選擇制氧方法的重要依據(jù);該選項觀點正確:D、制氧機是工業(yè)生產(chǎn)的民用商品,則要符合美學、工程、安全等標準,該選項觀點正確。20.【答案】(1)解:設過氧化氫的質(zhì)量為x=136g(2)凈化氧氣(或降低氧氣溫度等合理即可) 【詳解】(1)見答案;(2)氧氣不易溶于水,則過濾倉中的水除了有過濾雜質(zhì)凈化氧氣的作用外,還可以降低氧氣溫度,使氧氣具有一定濕度等。實驗3: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zhì) 【詳解】A、裝置中的長頸漏斗末端在液面以上,會導致生成的二氧化碳從長頸漏斗逸出,A項錯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B項正確C、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因此位于下端的蠟燭先熄滅,C項正確;D、把燃燒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燃燒的木條熄滅,說明已經(jīng)收集滿二氧化碳,D項正確?!驹斀狻緼、該裝置中大理石與稀鹽酸接觸后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不能使大理石與稀鹽酸接分離,不能使反應停止,故A錯誤;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與硫酸反應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鈣、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硫酸鈣會附著在大理石的表面而阻止反應的進一步發(fā)生,不能持續(xù)產(chǎn)生二氧化碳,故B錯誤;C、該裝置中大理石與稀鹽酸接觸后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氣體從左管中逸出,當關閉活塞時,左側液面上升,不能使大理石與稀鹽酸接分離,不能使反應停止,故C錯誤;D、該裝置中大理石與稀鹽酸接觸后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當關閉活塞時,容器內(nèi)氣壓增大,液面下降,能使大理石與稀鹽酸接分離,反應停止,打開活塞后,容器內(nèi)的氣壓下降,液面止升,大理石與稀鹽酸接接觸,反應進行,該裝置能制取二氧化碳并可控制反應發(fā)生或停止,故D正確。(1)Ca(OH),±CO?=CaCO?J±H?C(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3)理由是沒有排除二氧化碳使紙花變紅的可能,沒有對照試驗【詳解】(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通常用澄清石灰水鑒別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Ca(OH),=CaCO?↓±H?O;(2)觀察到蠟燭熄滅說明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短蠟燭先熄滅,關閉K,片刻后長蠟燭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由此得到的結論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不燃燒也不支持燃(3)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由此并不能得出“CO,能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的結論,理由是:沒有排除二氧化碳使紙花變紅的可能,沒有對照試驗。(2)無色酚酞溶液b(3)可以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或停止 【詳解】(1)利用裝置甲在實驗室制備少量二氧化碳:Y形管中盛放大理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2HCl=CaCl?±H?O+CO?1;若用裝置B收集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應從導管d通入。(2)利用裝置乙探究微粒性質(zhì):a處盛放濃氨水,向b處水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最終b處溶液變紅,是因為氨分是不斷運動的,運動到酚酞試液中時,與水結合生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3)實驗室用稀硫酸和鋅粒制取氫氣的發(fā)生裝置可用裝置C,裝置D也可用來完成該實驗,裝置D中關閉活塞,裝置中壓強變大液體進入燒杯,液體和固體藥品分離,反應停止;打開活塞氣體排出,液體流下,固液接觸反應進行,故使用裝置D的優(yōu)點是可以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或停止。(2)C把燃著的木條放在a導管口處,若木條熄滅,則二氧化碳已收滿 (2)實驗室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備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物為固體和液體,不需要加熱,B中長頸漏斗未伸入液面以下,產(chǎn)生的氣體會逸出,發(fā)生裝置應選用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大,可利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用裝置D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時,二氧化碳應從b口進入,a口出,驗滿操作為將燃著的木條置于a導管口處,若木條熄滅,則已集滿;(3)實驗室加熱氫氧化鈣和氯化銨的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反應物為固體,需要加熱,應選用A(3)反應物為固體,且反應條件是加熱可以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5)下降試管中固體和液體分離,使反應停止,不再產(chǎn)生氣體 【詳解】(1)②為長頸漏斗;(2)裝置E為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E裝置中導管伸入集氣瓶太短,改正的方法是導氣管應該伸進接近集氣瓶底部,有利于集氣瓶中空氣排出,使收集氣體純度更高;(3)實驗室中利用某個反應制取甲烷氣體時,可以選擇A作為發(fā)生裝置,則說明該反應的反應物(4)實驗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氣體,化學方程式為:CaCO?±2HCl=CaCl?±H?Q±F裝置中,當打開彈簧夾時,長頸漏斗內(nèi)的液體進入試管,使試管內(nèi)液面上升到多孔塑料板以上,與固體試劑接觸,開始反應;當關閉彈簧夾時,產(chǎn)生的氣體無法排出,在試管上半部分聚積,使試管內(nèi)部氣壓增大,將液體壓回到長頸漏斗,使液面降到多孔塑料板以下,使反應物相互分離,反應停止,故F裝置的優(yōu)點是可以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5)由圖可知,ab段壓強逐漸增大,高于外界大氣壓,在壓強差的作用下,將稀鹽酸壓入長頸漏斗中,故試管中液面逐漸下降:bc段壓強保持不變,是因為試管中固體和液體分離,使反應停止,不再產(chǎn)生氣體。7.【答案】(1)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2)植物的光合作用(3)CO?±H?O=H?CO(4)CO?+Ca(OH),=CaCO?↓±H?O【詳解】(1)在①中,二氧化碳能用于滅火,是因為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2)在自然界中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化成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過程②在自然界中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實現(xiàn)轉(zhuǎn)化;(3)③中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可用于制作碳酸飲料,化學方程式為:CO?±H?O=H?CO?;8.【答案】(1)增大反應物間的接觸面積,使其充分反應(2)過濾(3)CaCO?高溫CaO+CO?1(4)NaOH/CaO 【詳解】(1)捕捉室中采用噴淋方式加入NaOH溶液,其優(yōu)點是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其充分反應;故答案: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其充分反應;(2)操作I實現(xiàn)固液分離,則是過濾;(3)反應②中高溫煅燒石灰石產(chǎn)生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aCO?(4)分析整個流程中,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是NaOH、CaO.9.【答案】(1)CaCO?+2HCl=CaCl,+H,O+CO,個高溫CaO+CO?個 【詳解】(1)實驗一的試管中發(fā)生的反應是石灰石中的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2)①A處將稀鹽酸換為稀硫酸,則稀硫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的微溶于水的硫酸鈣阻止反應的進行,B、C處不能觀察到同樣的實驗現(xiàn)象,故選項分析錯誤;③C處蠟燭從低到高依次熄滅,說明CO,密度大于空氣,故選項分析正確,故選②③;(3)A、a.c對比觀察到碘溶解的較少,高錳酸鉀溶解的較多,說明物質(zhì)溶解性受溶質(zhì)種類的影響,B、探究物質(zhì)溶解性的因素時,加入的溶質(zhì)的質(zhì)量應該相同,無法探究溶質(zhì)的質(zhì)量對物質(zhì)溶解性有C、a.b或c、d對比,溶劑的種類不同,相同溶質(zhì)的溶解情況不同,能夠說明物質(zhì)溶解性受溶劑種D、實驗中沒有明確實驗的溫度,不能確定溫度對物質(zhì)溶解性的影響,故選項錯誤;故選AC;省略實驗二中試管a,b、d和c、d對比也能夠得到相同結論;(4)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氯化鈉、水與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和等于參加反應的碳酸鈉與鹽酸的質(zhì)量和,遵循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結束后指針向右偏轉(zhuǎn),是因為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詳解】(1)實驗Ⅲ中塊狀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鈣,覆蓋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應的進一步發(fā)生,則上表中實驗Ⅲ對應如圖D中的曲線丙;實驗I中的碳酸鈉粉末與稀鹽酸反應速率過快,不易收集,則實驗小組同學綜合分析決定用實驗Ⅱ的藥品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大理石中的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2HCl=CaCl?±H?O±CO?1;(2)①ab段壓強增大,液體被壓入長頸漏斗中,則長頸漏斗中液面逐漸上升,故①正確;②bc段壓強不變,固體與液體分離,反應停止,則石灰石與稀鹽酸脫離接觸,故②正確;故選:①②(3)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則可以選裝置E收集二氧化②國航天員在空間站需要氧氣,若在空間站失重狀態(tài)下收集制取的氧氣,不能利用密度大小的原理進行收集,可選用真空袋收集,則可以選擇裝置G、H中的H。(2)2KMnO?=k?MnO?+MnO?+O?1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導管a處,若木條復燃,則已集滿(5)乙甲丙甲丁 【詳解】(1)編號①的儀器名稱:鐵架臺;編號②的儀器名稱:長頸漏斗;(2)裝置A試管中塞了棉花,該裝置可用于加熱高錳酸鉀制氫氣的實驗,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K?MnO?±MnO?±O?1;氧氣密度比空氣大,用E裝置收集氧氣,氧氣叢b口入,空氣從a口出,檢驗氧氣收集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導管a處,若木條復燃,則已集滿;(3)E裝置裝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為了凈化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應從b口入;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溶液變紅,因此F裝置中可觀察到試管中的現(xiàn)象溶液變紅;檢驗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Ca(OH);(4)實驗室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的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反應物都是固體,需要加熱,因此采用A裝置作為反應裝置,氨氣極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氣,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選D裝置或(5)首先應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造成對反應后生成氣體中二氧化碳檢驗的影響,因此混合氣體先通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乙裝置;通過裝置乙的混合氣體再通過甲裝置的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然后通入裝置丙進行還原氧化鐵的反應,最后再通過甲裝置檢驗二氧化碳的生成進而確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因反應后的氣體中還含有未完全反應的有毒氣體一氧化碳,應用丁的氣囊收集,防止污染空氣,故填:乙甲丙甲丁。(3)塑料瓶G變癟,塑料瓶H無明顯變化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與水反應,而氧氣不易溶于水【詳解】(1)A裝置為固體加熱型發(fā)生裝置,管口有棉花團,應選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高錳酸鉀 2KMnO?=K?MnO?±MnO?±O?1s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故化學方程式為:氧氣密度比空氣大,若要收集較干燥的氧氣應選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選E;(2)實驗室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因此發(fā)生裝置為固液常溫型的發(fā)生裝置,則發(fā)生裝置選B,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氣密度,因此應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收集裝置選用E,實驗室制備并收集二氧化碳應選用的裝置是BE:實驗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反應原理是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故方程式為:CaCO?±2HCl=CaCl?±H?O+CO?1;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大于空氣密度,因此可以看到燃著的蠟燭從低到高依次熄(3)二氧化碳可溶于水,氧氣不易溶于水,因此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塑料瓶G變癟,塑料瓶H無明顯變化。13.【答案】(1)長頸漏斗(3)BDCaCO?±2HCl=CaCl?±H?O+CO?12H?O?:=2H。((4)2處干燥紫色石蕊紙花不變色,1、3處濕潤紫色石蕊紙花變紅色3處濕潤紫色石蕊紙花比1處濕潤紫色石蕊紙花先變紅色 【詳解】(1)由圖可知,儀器a的名稱為長頸漏斗;(2)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屬于固體和液體不加熱制備氣體,故選B裝置,由于CO,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氣,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只能選C裝置;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2HCl=CaCl?±H?O+CO?1;使用B裝置制氧氣,屬于固體和液體不加熱制備氣體,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適合,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4)由于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變成紅色,所以1、3處濕潤紫色石蕊紙花變紅,2處干燥紫色石蕊紙花不變色,可以證明二氧化碳與水發(fā)生了反應;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故下邊試管中3處的濕潤石蕊紙花先變紅;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燒、不支持燃燒的性質(zhì),所以其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集氣瓶口、木條熄滅,則已收集滿太陽太陽章地面氣體(5)氣體的溫度等(合理即可)氣體的厚度或瓶壁的厚度或紅外輻射源距扁玻璃瓶的距離等(合理即可)(6)其他條件相同時,比較干燥空氣、濕潤空氣,測得阻擋后的輻射量數(shù)據(jù) 【詳解】(1)根據(jù)稀釋前后溶質(zhì)質(zhì)量不變,設需要加蒸餾水的質(zhì)量為x,則:100g×36%=(100g+x)×9%,解得x=300g,所加蒸餾水(密度為1g/mL)的體積為300g÷1g/mL=300mL;若量取蒸餾水時仰視量筒讀數(shù),讀數(shù)偏小,則實際量取水的體積偏大,所得稀鹽酸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2)儀器A的名稱是錐形瓶;實驗室制取CO,所需的藥品為石灰石和稀鹽酸;該反應為固液常溫型,組裝一套可控制反應速率的發(fā)生裝置,可選擇A錐形瓶、D長頸漏斗、G雙孔橡皮塞,可以通過長頸漏斗可知液體的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實驗室常用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與稀鹽酸制取CO,,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2HCl=CaCl?±H?O+CO?1;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O,,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且不支持燃燒,檢驗已收集滿的方法是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集氣瓶口、木條熄滅,則已收集滿;(3)太陽發(fā)出的是短波輻射,能夠穿透大棚的塑料膜,讓菜地變熱;變熱的菜地會發(fā)出長波輻射,則導致地球溫室效應的光路模型圖為:(4)根據(jù)設計的對照實驗,當為空氣時,測得阻擋后的輻射量數(shù)據(jù)為82.6,當為氧氣時,測得阻擋后的輻射量數(shù)據(jù)為81.6,當為二氧化碳氣體時,測得阻擋后的輻射量數(shù)據(jù)最小為64.0,則說明當玻璃瓶里是二氧化碳氣體時,長波輻射被削弱了很多,說明該氣體是溫室氣體;(5)根據(jù)控制變量的原則,為了增加實驗的嚴謹性,除了控制氣體的濕度要一樣外,還需控制的因素可能有氣體的溫度、氣體的厚度、瓶壁的厚度、紅外輻射源距扁玻璃瓶的距離等(合理即可);(6)依據(jù)圖-2裝置,設計實驗證明水蒸氣也是一種溫室氣體,根據(jù)控制變量的原則,可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比較干燥空氣、濕潤空氣,測得阻擋后的輻射量數(shù)據(jù)。15.【答案】(1)酒精燃燒也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排盡玻璃管中原有的空氣,防止影響實驗紅墨水褪色C±CO?=2CO或2C±O?=2CO或C±H?O(g)=co±H?觀察固體顏色是否由黑色變成紅色【詳解】(1)干冷燒杯內(nèi)壁出現(xiàn)小水珠,說明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生成了二氧化碳,酒精燃燒也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無法確定甘蔗渣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如圖1所示,實驗開始先通入一會兒氮氣的目的是排盡玻璃管中原有的空氣,防止甘蔗渣反應影響實驗;黑色固體,有疏松多孔結構,能吸附色素,故能觀察到紅墨水褪色;(3)①空氣中含有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等,碳和氧氣不完全燃燒會生成一氧化碳,碳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碳和水蒸氣加熱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所以化學方程式為:2C±②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還原氧化銅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可用灼熱的氧化銅來驗證一氧化碳的存在,操作為:將氣體通入灼熱的氧化銅,觀察固體顏色是否由黑色變成紅色;(4)①如圖3所示實驗,是為了比較水、飽和的石灰水和飽和的氫氧化鈉溶液對二氧化碳的“捕捉”效果,需要保持液體的體積相等,故X為30mL②根據(jù)圖4,丙的變化最大,壓強減小的最多,說明二氧化碳被吸收的最多,所以丙“捕捉”二氧③乙裝置中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a(OH)?±CO?=CaCO?+H?O。(2)IV二氧化碳不能燃燒(3)II、II澄清石灰水變渾濁(4)CO,+Ca(OH),=CaCO?↓+H,O【詳解】(1)初中常見的可燃性無色氣體有一氧化碳、甲烷和氫氣,該氣體為初中常見的可燃性氣體,且為純凈物,假設Ⅱ:CH,假設Ⅲ:H,則假設I:CO;(2)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是可燃性氣體,所以假設IV不成立;(3)①點燃氣體,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燒杯,無明顯變化,說明氣體沒有生成水,甲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氫氣燃燒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說明可燃性氣體不是甲烷,也不是氫氣,故假設Ⅱ、Ⅲ不成立;②假設I成立,即可燃性氣體是CO,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將燒杯迅速倒轉(zhuǎn),向其中注入適量的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