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杞人憂天
(2023?山東東營?東營市實驗中學??级#╅喿x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叉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
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跳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憂天》
(乙)(陸象先)罷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劍南按察使,為政尚仁恕。司馬韋抱負諫曰:“公當峻撲罰
以示威,不然,民慢且無畏。”答曰:“政在治之而已,必刑法以樹威乎?”卒不從,而蜀化,累徙蒲州
刺史,兼河東校察使。小吏有罪,誡遣之,大吏白爭,以為可杖,象先曰:“人情大抵不相遠,謂彼不曉
吾言邪?必責者,當以汝為始,”大吏慚而退。嘗曰:“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第澄其源,何憂
不簡邪?”故所至民吏懷之。
——《新唐書?陸象先傳》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因往睹之曉:
②其人舍然大喜舍然:
③為政跑仁恕尚:
④民饅且無畏慢:
2.簡要說明兩文在寫法上的相同之處及作用。
3.閱讀甲、乙兩文,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啟示。(答出三點即可)
【答案】1.①告知,開導;②消除疑慮的樣子;③崇尚;④不恭敬,傲慢意思對即可。2.示例
一:通過對話描寫塑造人物,人物形象鮮明。甲文對話體敘事,言簡意賅,邏輯嚴謹,將杞人憂思憂慮的
形象與曉之者憂彼之所憂的形象充分地展現(xiàn)了出來;乙文通過對話描寫,將陸象先“為政尚仁恕”的形象
充分地展現(xiàn)了出來。
示例二:運用神態(tài)描寫來刻畫人物。甲文中“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將兩人疑慮消除、
愿望實現(xiàn)后的喜悅之情充分地展現(xiàn)了出來;乙文中“大吏慚而退”等描寫則把大吏慚愧而退的心理生動
地表現(xiàn)了出來,惟妙惟肖,躍然紙上。3.①對不切實際的問題不要一味空想,庸人自擾②做人要關心
他人,解別人之困;③要積極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問題并且勤于探究;④人要多學知識,防止片面和盲目;⑤以
仁治理國事,才能得民心;⑥要善于探求事情的本源,尋得本源,事情通常就能夠得到簡化,從而迎刃而
解
【解析】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
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①句意:于是就去開導他。曉:告知,開導。
②句意:那個杞國人放下心來,很高興。舍然:消除疑慮的樣子。
③句意:處理政事崇尚仁德寬恕。尚:崇尚。
④句意:百姓就會輕忽傲慢,并且沒有畏懼。慢:不恭敬,傲慢。
2.本題考查寫作方法的理解。
甲文從“日:'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
‘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
所中傷。'其人曰:'奈地壞何?’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跳蹈,終日
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可知,對話體敘事,兩人一問一答,言簡意賅,邏輯嚴謹,將杞人憂思憂
慮的形象與曉之者憂彼之所憂的形象充分地展現(xiàn)了出來;
乙文從“司馬韋抱負諫曰:……答曰:……卒不從,而蜀化,累徙蒲州刺史,兼河東樓察使。可知,
通過對話描寫,將陸象先“為政尚仁恕”的形象充分地展現(xiàn)了出來。
所以兩文共同的寫作特點是都通過對話描寫塑造人物,人物形象鮮明。
甲文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一句由兩個“舍然大喜”可知,將兩人疑慮消除、愿望
實現(xiàn)后的喜悅之情充分地展現(xiàn)了出來運用的是神態(tài)描寫;乙文中“大吏慚而退”等可知,“慚”運用的是
神態(tài)描寫,則把大吏慚愧而退的心理生動地表現(xiàn)了出來,惟妙惟肖,躍然紙上。
故兩文都運用神態(tài)描寫來刻畫人物。
3.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從甲文“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到最后“其人舍然大喜”可知,不能學那杞人,
對不切實際的問題不要一味空想,這將是庸人自擾;
從甲文“叉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到“……曉之者亦舍然大喜”可知,做人要關心他人,解別
人之困,快樂別人,也是快樂自己;
從甲文曉之者對天地的看法認識可知,要積極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問題并且勤于探究(或:人要多學知識,
防止片面和盲目);
從乙文“政在治之而已,必刑法以樹威乎?”可知,以仁治理國事,才能得民心;
從甲文曉之者開導的內容及乙文陸象勸說大吏的話語可知,,要善于探求事情的本源,尋得本源,事情
通常就能夠得到簡化,從而迎刃而解。
【參考譯文】
【甲】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又有一個為他的
憂愁而擔心的人,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沒有空氣的。你一舉一動,
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怎么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
那個人說:“天確實是氣體,日月星辰不就會墜落下來了嗎?”
開導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fā)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么。”那個人又說:
“那地壞了又怎么辦呢?”開導他的人說:“大地是土塊堆積成的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么地方是沒
有土塊的。你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么還擔心會陷下去呢?”
經過這個人一解釋,那個杞國人放下心來,很高興;開導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興。
【乙】陸象先被罷去相位,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劍南道按察使,處理政事崇尚仁德寬恕。司馬韋
抱貞勸諫說:“你應當嚴刑拷打懲罰來顯示威嚴,不這樣,百姓就會輕忽并且沒有畏懼。”陸象先回答說:
“政事在于治理罷了,一定要用嚴刑峻法來樹立威嚴嗎?”最終沒有聽取韋抱貞的意見,但蜀地百姓得到
了教化。陸象先屢次升遷,做到蒲州刺史兼任河東按察史。小吏犯了錯誤,陸象先訓誡他打發(fā)他回去。大
吏向陸象先陳述、爭辯,認為小吏應該受杖打。陸象先說:“人情大概相差不多,你說他不明白我的話嗎?
一定要責罰的話,應當從你開始。”大吏慚愧地退了下去。陸象先曾經說:“天下本來沒有什么事端,只
是庸人擾亂它,制造麻煩罷了。只要澄清源頭,何愁不簡明呢?”所以陸象先到的地方,百姓和官吏都懷
念他。
(2022秋?北京西城?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問題。
杞人憂天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
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蹴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
杯弓蛇影
樂廣?字彥輔,遷河南尹。嘗有親客②,久闊?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
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冤”于時⑤河南聽事⑥壁上有角巴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
置酒于前處,謂客曰:“酒中復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痛?頓
愈。(有改動)
《晉書》
【注】①樂廣,西晉人,曾任河南尹。②親客:親朋中常往來的客人。③久闊:久別不見。④既飲而
疾:喝下去以后,就生起病來了。⑤于時:在當時。⑥聽事:官府辦理政事的廳堂。⑦角:有裝飾的弓。
⑧豁然:頓時明白的樣子。⑨沈痛(ke):長久而嚴重的病。沈同“沉”。
4.下列選項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不當墜耶尊君在不
B.因往夠之啰行夜宿
C.其人舍然大喜客豁然意解
D.舂躇步趾蹈欣喜若狂
5.翻譯文中兩處畫線語句,并依據上下文對其作出進一步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甲】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翻譯:日月星辰即使掉下來,也不可能傷害到什么。
理解: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fā)光的東西,因此不會造成傷害。
【乙】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
翻譯:看見杯中有一條蛇,心里十分惡心,喝了那杯酒后,就得了重病。
理解:樂廣用泡有蛇的酒熱情招待客人,客人看見杯中的蛇,勉強喝下,重病不起。
6.兩篇文章都寫了從擔憂到釋然的過程,請你填寫下面表格。
篇目擔憂者解憂者擔憂的原因①________共同道理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
《杞人憂天》杞國人曉之者②________(用原文)③
舍然大喜
《杯弓蛇影》客人樂廣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客豁然意解,沈痛頓愈
【答案】4.C5.甲6.(擔憂的)結果(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生活中,
有些擔心是沒有必要的。
【解析】4.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副詞,不會/同“否”,句末疑問詞,表示“嗎”;
B.動詞,開導/名詞,早晨;
C.都是助詞,……的樣子;
D.代詞,你/動詞,像,好像;
故選Co
5.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和理解能力。
【乙】理解有誤。樂廣請朋友在家中大廳喝酒,朋友在喝酒的時候看到酒杯中有一條小蛇的影子在晃
動,原來是大廳墻上掛著一把彩色的弓箭,影子正好映落在朋友的酒杯處,與蛇外形相似,所以朋友才會
認為酒杯中有蛇。而不是“樂廣用泡有蛇的酒熱情招待客人”;
故選【甲,
6.本題考查理解能力。要根據題目要求來作答。
①根據題目中給出的“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客豁然意解,沈病頓愈”以及兩句話在
原文中所處的位置可知,這是兩位擔憂者擔憂的結果;
②要求在原文中找出杞國人擔憂的原因,并用原文中的話來回答。根據《杞人憂天》中“杞國有人憂
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可知,杞國人擔憂的是“天地崩墜,身亡所寄”;
③考查對文言文的感悟能力。結合文言文內容,感悟道理。
《杞人憂天》通過杞人憂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種整天懷著毫無必要的擔心和無窮無盡的憂愁,既自擾
又擾人的庸人,告訴人們不要毫無根據地憂慮和擔心?!侗哂啊返墓适轮?,根據“廣乃告其所以,客豁
然意解,沉痛頓愈”分析,可以得出道理:我們不要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前,疑神疑鬼,胡亂猜測。不要被
事情的假象所迷惑。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問題,都要問一個為什么,都要通過調查研究去努力弄清事情
的真相,求得正確解決的方法。兩篇文章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有些擔心是沒有必要的。
【參考譯文】
杯弓蛇影
樂廣,字彥輔,升任河南府尹。曾經有一位樂廣很親近的客人,分別很久不再來,樂廣問他什么原因,
他回答說:“先前在您那里,承蒙您賜酒,正想喝酒,看見杯中有條蛇,心中很厭惡它,喝了酒后就病了?!?/p>
在當時河南官府辦公大廳墻上有獸角,上面用油漆畫著蛇,樂廣料想杯中的蛇就是獸角的影子。他又把酒
杯放在先前的地方,對客人說:“酒杯中又有什么東西,見到沒有?”回答說:“見到的東西像先前一樣?!?/p>
樂廣于是告訴他杯中蛇影的原因,客人心情豁然開朗,疑團突然解開,久治不愈的病頓時好了。
(2022秋?遼寧沈陽?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
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日:“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跌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乙】
世稱龍能皇雨,而宋儒謂雨為天地之氣,不由于龍。余謂《禮》稱“天降町雨,山川出云”,故《公
羊傳》謂“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②而雨天下者,惟泰山”之云。是宋儒之說所本也?!兑?文言?傳》
稱,“云從龍”。故董仲舒祈雨法,召以土龍,此世俗之說所本?也。大抵有天雨,有龍雨:油油而云瀟瀟
而雨者天雨也;疾風震雷,不久畫過者,龍雨也。觀觸犯龍?zhí)墩撸⒅嘛L雨,天地之氣,能如是之速合乎?
洗蚱④答誦梵咒者,亦立致風雨。天地之氣,能如是之刻期⑥乎?故必兩義兼陳,其理始備⑥,必規(guī)規(guī)⑦然膠
執(zhí)一說,毋乃不通其變歟!
(紀啊《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節(jié)選)
【注釋】①膚寸而合:形容云氣密集。膚寸:古代長度單位,比喻短小。②崇朝:從天亮到早飯時,
“崇”同“終”。③本:這里有依據、依照的意思。④洗蚱:準備祭禮。蚱(zha):一種用鹽和紅曲腌制
的魚。⑤刻期:約定或限定日期,這里指準時。⑥備:完備,這里指說清楚。⑦規(guī)規(guī):淺陋拘泥。
7.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學目的一組是()
A.世稱龍能蒙雨非寧靜無以皇遠《誡子書》
B.天降町雨元方町年七歲《陳太丘與友期行》
C.不久則過者加兩狼之并驅如故《狼》
D.必規(guī)規(guī)然膠執(zhí)一說公欣然曰《詠雪》
8.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故董仲舒祈雨法,召以土龍,此世俗之說所本也。
(2)天地之氣,能如是之速合乎?
9.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油油而云瀟瀟雨者天雨也
10.請依據選文,回答問題。
(1)【甲】文中杞人為所憂慮。【乙】文中紀日勻針對“天雨”和“龍雨”兩種說法,認為
才能把雨的形成原因說得清楚。(請分別用【甲】【乙】兩文中四字短語回答)
(2)【甲】【乙】兩文都體現(xiàn)了人類對自然的認知,請用簡潔的語言談談我們應如何正確看待客觀事物?
【答案】7.D8.(1)所以董仲舒的祈雨法就需要召請土龍行雨,這是世俗之說的來源。(2)天地
間的氣體能交合得如此迅速嗎?9.油油而云/瀟瀟而雨者/天雨也10.(1)天地崩墜兩義兼陳
(2)(緊扣科學、客觀)在生活中我們要尊重客觀實際,不偏聽偏信,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懂得變通,
不墨守陳規(guī)。
【解析】7.考查對一詞多義及用法的理解辨析。
A.致:動詞,招致、引起/動詞,達到;
D.時:動詞,按時/副詞,當時;
C.而:連詞,表順承/連詞,表轉折;
D.然:均為副詞,……的樣子;
故選Do
8.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
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
(1)句重點詞語:故,所以;止匕,這;本,來源。
(2)句重點詞語:天地之氣,天地間的氣體;速,迅速;合,交合。
9.考查劃分文言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能力。解答時,應了解文言的句讀知識,學會有感情的朗讀文言文,
培養(yǎng)語感并能根據句子中詞語的意思含義來劃分句子節(jié)奏。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起全句的
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
本句句意為:云彩油然而生,雨滴瀟瀟而下的,是天雨。據此按照題干限斷兩處的要求,可劃分為:
油油而云/瀟瀟而雨者/天雨也。
10.(1)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信息提取。
第一空,甲文中“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意思是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
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據此可以提取出:天地崩墜;第二空,乙文中“天地之
氣,能如是之刻期乎?故必兩義兼陳”,意思是天地之氣能交合得這樣準時嗎?因此,必須將天雨和龍雨
這兩種說法結合起來解釋才說得清楚。據此可以提取出:兩義兼陳。
(2)考查對文章內容及主旨的理解能力。甲文根據重點句子“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
食者”和“若躇步蹴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明確杞人怕天會塌下來而憂天,嘲諷對一些不
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會發(fā)生的事?lián)牡娜耍?/p>
從乙文“天地之氣,能如是之刻期乎?故必兩義兼陳,其理始備,必規(guī)然膠執(zhí)一說,毋乃不通其變歟”,
可以看出要懂得變通,不墨守陳規(guī)。據此總結作答即可。
示例:看待事物的時候保持客觀態(tài)度看待問題,也就是對一件事物的理解,要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并且
多維度的看待,獨立思考。
【參考譯文】
乙
世人的說法,龍能行雨,但宋儒認為雨是天地之氣,不是由龍掌管的。我認為《禮經》上說“天能按
時下雨,雨云是由山川而生”,所以《公羊傳》認為“云觸到了山石而生,云氣密集,不到一個早晨就能
把雨酒向天下的,只有泰山”之云。這是宋儒之說的根據?!吨芤?文言?傳》中說“云從龍”,所以董仲
舒的祈雨法就需要召請土龍行雨,這是世俗之說的來源。一般說來,有天雨,有龍雨。云彩油然而生,雨
滴瀟瀟而下的,是天雨;狂風震雷,來去匆匆的,是龍雨。根據觸犯龍?zhí)毒土⒓达L雨驟至的情形,可見龍
雨是有的,不然的話,天地之氣能交合得如此迅速嗎?根據準備祭禮謝神、答誦梵咒也能使風雨驟至的情
形,又可見龍雨是有的,否則,天地之氣能交合得這樣準時嗎?因此,必須將天雨和龍雨這兩種說法結合
起來解釋才說得清楚。假如必定要拘泥于一種說法,豈不是太不懂得變化的道理了嗎?
(2022秋?四川瀘州?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
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p>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蹴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憂天》)
(乙)
楚人貧居,讀《淮南子》,方得“螳螂伺蟬自障葉,可以隱形”,遂于樹下仰取葉。螳螂也吐伺蟬以摘
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掃取數斗歸,一一以葉自障,問其妻曰:“汝見我不①?”妻始時恒
答言:“見?!苯浫?,乃厭倦不堪,紿②云:“不見?!焙偃虎鄞笙玻迦~入市,對面取人物,吏遂縛詣縣。
縣官受辭④,自說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楚人隱形》)
注:①不:同“否”。②紿:dai,哄騙。③嘿然:沉默不語的樣子。④受辭:聽取供詞。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最為恰當的一項是()
A.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
B.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
C.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
D.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
12.根據上下文,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身*所寄亡:無,沒有
B.若屈伸呼吸若:如果
C.逐于樹下仰取葉遂:于是
D.問基妻曰其:他的
13.下列對兩篇選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基本以對話構成,言簡意賅,故事性強,文氣貫通,人物形象鮮明。
B.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人們常用“杞人憂天”來諷刺那些不必要的擔憂。
C.楚國人以葉障目,公然行竊而失敗,是因為他沒有找到螳螂障目的樹葉。
D.乙文借楚人諷刺了那些完全相信書本而自己卻不動腦筋、沒有主見的人。
1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2)縣官受辭,自說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答案】11.C12.B13.C14.(它們)縱使墜落,也不會有所傷害。
(2)縣官當堂審問(聽取供詞),楚人自己訴說了事件從頭到尾的經過,縣官大笑起來,釋放了他,
沒有治罪。
【解析】11.考查斷句。根據句子結構、虛詞及句意斷句。
“螳螂”為主語,“執(zhí)葉伺蟬”做謂語,“螳螂執(zhí)葉伺蟬”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在“伺蟬”后斷開停
頓;“以摘之”是楚人的做法,故應該在“摘之”后斷開停頓;“葉落樹下”的主語是“葉”,“樹下先
有落葉”主語是“樹下”,這是兩個句子,故在“葉落樹下”后斷開停頓;“不能復分別”的主語是“楚
人”,故在“不能復分別”前斷開停頓。再根據這幾句話的意思:螳螂攀著樹葉偵候蟬的時候,他便來摘
了這片樹葉。這片樹葉落到樹底下,樹下原先已經有許多落葉,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隱身的那片樹葉。
故正確停頓為:螳螂執(zhí)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
故選Co
12.考查文言詞語解釋。根據句意,推知詞義。
B.句意: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若:你。
故選B。
13.考查文章內容理解。
C.根據文句“螳螂伺蟬自障葉,可以隱形(螳螂窺探蟬時用樹葉遮擋掩護,可以憑借樹葉隱蔽自己)”
可知,螳螂是用樹葉遮蔽的自己的身體,而不是身體消失看不到。根據文句“赍葉入市,對面取人物((他)
攜帶著樹葉進入集市,當著別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可知是楚人錯誤地理解了《淮南子》里話的意思,
認為用樹葉遮住自己就可以隱形了。故可知“是因為他沒有找到螳螂障目的樹葉”的表述錯誤。
故選Co
14.考查翻譯文言句子。注意關鍵詞語的解釋及句式的理解。
(1)重點詞語:只使,即使。墜:墜落。中傷:傷害。
(2)重點詞語:受辭,聽取供詞。本末:從頭到尾的經過。而:表順承。治:治罪。
【參考譯文】
【乙】有個過著貧窮生活的楚國人,讀《淮南子》,看到書中寫有“螳螂窺探蟬時用樹葉遮擋掩護,
可以憑借樹葉隱蔽自己?!庇谑牵阏驹跇湎卵雒嬲淙~。(當他看見)螳螂攀著樹葉偵候蟬的時候,
他便來摘了這片樹葉。這片樹葉落到樹底下,樹下原先已經有許多落葉,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隱身的那
片樹葉。楚人便掃集收取樹下的好幾斗樹葉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樹葉遮蔽自己,問自己的妻子說:“你
看得見我嗎?”妻子開始總是回答說:“看得見”,經過一整天,(妻子)于是就厭煩疲倦得無法忍受,只
得哄騙他說:“看不見?!背税底愿吲d,(他)攜帶著樹葉進入集市,當著別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于
是差役把他捆綁起來送進了縣衙門。縣官當堂審問,楚人自己訴說了從頭到尾的經過,縣官大笑起來,釋
放了他,沒有治罪。
(2022秋?河南南陽?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甲乙兩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鹿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著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
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日:“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p>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跌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杞人憂天》)
【乙】
予之祖父郴為汲令,以夏至日請見主簿杜宣,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于杯中,其形如蛇。宣畏
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攻治萬端,不為愈。后郴因事過至宣家問
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廳事,思惟良久,顧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②將鈴下侍徐扶輦載
宣于故處設酒,杯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意遂解,甚夷怪③,由是廖④平。
——(《風俗通?怪神》應劭)
【注】①大用羸(1口)露:因此而迅速衰瘦下去。廳事:官府治事之所。②門下史:漢代州郡長官自
己選薦的屬吏。因常居門下,故稱。③夷怪:喜悅。④疹(chou):病愈。
15.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因往喀之(明白,知道)B.若屈伸呼吸(你)
C.亦不能有所中傷(傷害)D.終日在天中行止(行動、活動)
1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選段【甲】中畫橫線的句子。
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
17.【甲】【乙】兩則故事中的主人公各有擔憂,他們擔憂的內容有何不同?請結合具體內容作簡要概
括O
18.中國的寓言故事內容豐富,源遠流長,結合我們熟悉的寓言故事,想一想,這些寓言故事都有哪
些特點?
【答案】15.A16.地不過是堆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么地方是沒有土塊的。17.甲
文中杞人擔憂將來有一天會天塌地陷,乙文中杜宣擔憂的是一條蛇被自己喝到了肚子里。18.①寓言
的篇幅一般比較短小,語言精辟簡練,結構簡單卻極富表現(xiàn)力。②鮮明的諷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
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主題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
借小喻大。③故事性強,多虛構,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④常用手法:比喻、夸張、象征、擬人
等⑤“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個故事里,讓人從中領悟到一定的道理。(任意兩
條即可)
【解析】15.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A.句意:就去開導他。曉:開導、告知;
故選Ao
16.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
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積塊,聚積的土塊;耳,罷了、而已;四虛,四方;亡,無、沒有。
17.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
根據甲文“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可知,杞人“憂天地崩墜”,即擔憂天會塌
地會陷;
根據乙文“云畏此蛇,蛇入腹中”可知,杜宣擔憂的是一條蛇被自己喝到了肚子里。
18.本題考查寓言故事的特點。
甲文主要寫了杞人擔心天塌地陷,在“曉之者”的開導下,杞人消除了顧慮,啟發(fā)我們不要為缺乏根
據的事,不必要的憂慮而擔憂;
乙文主要寫杜宣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而迅速衰瘦下去,在應郴解釋后而釋然。啟發(fā)我們不
要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兩則寓言篇幅短小,語言精練,但是富有啟發(fā)性(教育意義),引人深思。
寓言的類型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用夸大的手法,勾畫出某類人的特點和思想;另一種是用擬人的手法,
把人類以外的動植物或非生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或某種人的特點。據此可知,寓言多運用各
種手法,如比喻、夸張、擬人等。
“寓言”中的“寓”有“寄寓、寄托”之意,即將作者的所思所想寄托在故事中,讓人從中有所啟發(fā)。
寓言的主人公:主人公多虛構,一切皆可入文,可以是人、物,如:狐假虎威等。
【參考譯文】
【乙】我的祖父郴是汲縣縣令,他在夏至日請主簿杜宣喝酒。當時北邊的墻壁上懸掛著一張紅色的弩,
映照在酒杯里,形狀就像蛇一樣。杜宣看了又害怕又嫌惡,但又不敢不喝(我祖父請的酒)。當天,就胸腹
作痛,影響飲食,因此而迅速衰瘦下去,用了各種方法醫(yī)治都沒有痊愈。后來,應郴因事路過杜宣家,便
前去探望,問他發(fā)生了什么,(杜宣說)我害怕這條蛇,蛇被我喝進肚子里了。應郴回來后想了很久,回頭
看見墻上懸掛的弩,才明白杜宣生病的原因。于是應郴派門下的小吏用車拉著杜宣,又在同一個地方設宴
招待杜宣,酒杯中仍然有蛇的影子,應郴對杜宣說:“這只是墻上掛著的弩的影子,沒有別的怪異之處?!?/p>
杜宣釋然了,病也馬上就好了,后來他官至尚書,掌管過四個郡,聲名遠播。
(2022秋?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杞人憂天
《列子》
A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著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
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跌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畬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乙】
工之僑獻琴(節(jié)選)
劉基
工之僑?得良桐②焉斫⑧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
“弗古。”還之。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嶷④焉。匣而理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
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p>
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B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逐去,入于宕
冥之山,不知其所終。
【注釋】①工之僑:名字叫做僑的技藝工人。是虛構的人物。②良桐:上等桐木,即泡桐,木質疏松,
輕而不曲,是制作樂器的好材料。③斫(zhu6):砍削。④吉簌(kuan):古代的款式。霰,同“款”,款
式。
19.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若屈伸呼吸未惹柳絮因風起(《〈世說新語〉兩則?詠雪》)
B.其人畬然大喜過中不至,太丘畬去(《〈世說新語》兩則?陳太丘與友期行》)
C.工之僑以歸一屠晚歸(《狼》)
D.易之以百金靜以修身(《誡子書》)
20.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A.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B.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
21.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三處)
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
22.閱讀【甲】【乙】兩文,完成小題。
(1)這兩則故事寓言,【甲】文中“杞人憂天”嘲諷的是o
【乙】文中嘲諷的o但是縱觀古今,這兩類人有共同的特點是:。
(2)【乙】文中為了讓琴得到世人的認可,工之僑做了什么?請用原文回答。
【答案】19.C20.A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下來,地會陷下去,自己的身體無處可藏,因而睡不
看覺,吃不下飯。
B沒有什么不是這樣的啊!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這國家一同滅亡了啊!21.工之僑得良桐焉/
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22.(1)對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會發(fā)生的事?lián)牡娜耍荒切┎?/p>
不看重真才實學,只重視虛名的人;對事物認識不足(不全面)
(2)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霰焉
【解析】19.考查一詞多義。
A.代詞,你\動詞,及,比得上;
B.動詞,放開,釋放'動詞,舍棄;
C.都是動詞,回去;
D.介詞,用'表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故選Co
20.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
(1)亡,同“無”,沒有;寄,寄托;廢寢食,吃不下飯,睡不首覺。
(2)莫,沒有;然,這樣;圖,計劃;與,一同。
21.考查斷句。
句意:工之僑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樹,砍來作成一張琴,裝上琴弦彈奏起來,優(yōu)美的琴聲好像金屬與玉
石相互應和。分析句意可知,“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是先后發(fā)生的三個動作。“金聲而
玉應”中“鼓之”后發(fā)出的聲音。
故斷句為:上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
22.(1)考查分析文本主旨。
甲文中,天本來就不會崩塌,地也不會陷落,但杞人卻因此而“廢寢食”,非得有人開導他以后才“舍
然”,由此可知,本文主要嘲諷了那些為一些不必要的事或根本就不會發(fā)生的事而擔心的人。
乙文中,因為不古老,樂官就退還不收。工之僑將琴做舊以后再獻上去,就成了“希世之珍”,其實
琴還是那張琴,只是外表多了一些古老的裝飾。所以本文嘲諷了那些不看重真才實學,只重視外表和虛名
的人。
甲文中的杞人對天地認識不全面,所以才會憂慮。乙文中的樂官對琴認真不全面,所以才會對同一張
琴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所以這兩類人的共同點是對事物認識不全面。
(2)考查篩選信息。根據“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嶷焉”直接提煉可得。
【參考譯文】
【乙】工之僑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樹,砍來作成一張琴,裝上琴弦彈奏起來,優(yōu)美的琴聲好像金屬與玉
石相互應和。他自己認為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獻到主管禮樂的官府;官府的樂官讓國內最有名的樂
師考察它,說:“不古老?!北惆亚偻诉€回來。
工之僑拿著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殘斷不齊的花紋;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
字;把它裝了匣子埋在泥土中。第二年挖出來,抱著它到集市上。有個大官路過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
錢買去了它,把它獻到朝廷上。樂官傳遞著觀賞它,都說:“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寶?。 ?/p>
工之僑聽到這種情況,感嘆道:“可悲啊,這樣的社會!難道僅僅是一張琴嗎?整個世風無不如此啊?!?/p>
于是離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終去哪兒了。
(2022秋?貴州遵義?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文:杞人憂天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
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p>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鋤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乙文:《晏子春秋》節(jié)選
景公夢見彗星。明日,召晏子而問焉:“寡人聞之,有彗星者必有亡國。夜者,寡人夢見彗星,吾欲
召占夢者使占之?!标套訉υ唬骸熬犹師o節(jié),衣服無度,不聽正諫,興事無己,賦斂無厭,使民如將不
勝,萬民慈①怨。翦星又將見夢,奚獨②彗星乎!”
【注釋】①思:怨恨。②奚(XI)獨:哪里只是。
23.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
①著屈伸呼吸若:
②其人舍然大喜舍:
③召晏子而問焉召:
④賦斂無醫(yī)厭:
2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若躇步蹴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②寡人聞之,有彗星者必有亡國。
25.下列關于甲、乙兩文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甲文中的“曉之者”是通過解釋說理的方法,讓杞人打消了顧慮。
B.乙文中的晏子通過批評警告的方式,提醒景公真正會導致亡國的原因是弗星而不是彗星。
C.甲文告訴我們不要毫無根據地憂慮和擔心的道理。
D.甲乙兩文同樣都是面對“因為不必要或缺乏根據的事憂慮”的人。
【答案】23.你;同“釋”,解除、消除召見滿足24.①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
地上活動,為何還擔心地會陷下去呢?
②我聽說,有彗星出現(xiàn)的國家一定會亡國。25.B
【解析】23.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若:你;
(2)句意:那個杞國人放下心來,很高興。舍:同“釋”,解除、消除。
(3)句意:召見晏子來詢問。召:召見;
(4)句意:征收賦稅貪得無厭(沒有滿足)。厭:滿足。
24.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
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1)若:你;躇步蹴蹈:均有“踩、踏”之意;終日:整天;行止:行動、活動;奈何:為何、為什
么;
(2)寡人:皇帝的自稱,我。
25.B.根據“君居處無節(jié),衣服無度,不聽正諫,興事無己,賦斂無厭,使民如將不勝,萬民怨怨。
弗星又將見夢,奚獨彗星乎”可知,晏子列舉皇帝所犯過錯,強調不好好治理國家,不施行仁政,導致國
家滅亡的不僅僅是星宿;
故選Bo
【參考譯文】
乙:景公夢見彗星,第二天,召見晏子來詢問說:“我聽說,有彗星出現(xiàn)的國家一定會亡國。昨夜,
我夢見了彗星,我想召占夢的人來占這個夢。”晏子回答說:“君王的生活起居沒有節(jié)制,著裝不合法度,
不聽取正確的意見,大興土木沒完沒了,征收賦稅貪得無厭(沒有滿足),役使民力好像怕使用不盡,萬民
怨恨不滿。靜星又將會出現(xiàn)在夢里,哪里只是彗星呢!”
(2022秋?山東濱州?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文言文對比閱讀,完成后面小題。
【甲】
杞人憂天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
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p>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跌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選自《列子?天瑞》)
【乙】
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yǎng)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能得公之心。損其家口②,充狙之欲。俄而典③焉,將限
其食,恐眾狙之不馴④于己也。先誑之曰:“與若芋⑤,朝三而暮四,足乎?”眾狙皆起怒。俄而曰:“與
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
(選自《莊子?齊物論》)
【注釋】①狙公:養(yǎng)猴子的老頭。狙:卿猴。②口:口糧。③匱:缺乏。④馴:馴服,順從,聽從。
引申為服服帖帖。⑤芋:橡樹的果實。
26.解釋加點的詞語。
(1)身。所寄
(2)因往隨之
(3)舍然大喜
(4)宋有狙公煮
27.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養(yǎng)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能得公之心。
2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2)俄而曰:“與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
29.選擇原文句子填空。
寓言雖故事短小精悍,但也不缺乏富有表現(xiàn)力的精練之語,如【甲】文中,杞人老是擔心天會崩塌下
來,無比憂慮以至于“";【乙】文中的宋人愛狙如命,以至于初遇糧食危機時甘愿
“"。閱讀時,要抓住精練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句,細細品味。
30.同學們對兩篇寓言的寓意進行了討論,請你根據自己的理解。完成以下對話。
(1)
(2)
【答案】26.(1)沒有,無(2)告知,開導(3)消除疑慮的樣子(4)……的人27.養(yǎng)之成群/
能解狙之意/狙亦能得公之心28.(1)那個杞國人放下心來,很高興;開導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興。
(2)過了一會兒,他又說:“我給你們的橡樹果實,早上四顆,晚上三顆,這樣足夠嗎?”29.廢
寢食損其家口,充狙之欲30.不要去憂慮那些不切實際的事物諷刺了那些玩弄手法欺
騙人的行為。
【解析】26.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
然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
(1)句意為:身體無處寄托。亡,沒有,無。
(2)句意為:于是前去開導他。曉,開導,告知。
(3)句意為:那人放下疑慮,非常高興。舍然,消除疑慮的樣子。
(4)句意為:宋國有一個養(yǎng)猴子的老人。者,……的人。
27.考查斷句,句意為:養(yǎng)的猴子成群,他能懂得猴子們的心意,猴子們懂得那個人的心意。可根據
句意來斷句。“養(yǎng)之成群”緊承上文狙公愛猴子。”能解狙之意”說的是狙公,“狙亦能得公之心”說的
是狙。故斷句為:養(yǎng)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能得公之心。
28.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1)其人,那個人;舍然,消除疑慮的樣子;
亦,也;(2)俄而,不久;與,給;若,你們;足,足夠。
29.考查篩選信息。
第一空:根據甲文中的“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可得:廢寢食。
第二空:根據乙文中的“損其家口,充狙之欲”可得:損其家口。
30.考查文章主旨。
甲:天不會塌,地也不會陷,這本來就是生活常識。但杞國人卻因此而寢食難安,還要別人開導之后
才“舍然大喜”,作者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去憂慮那些完全沒有必要的事情,否則就會自添困擾。
乙:總共只有七顆橡子。狙公巧使計謀,先許諾早上給三顆,晚上給四顆,群狙憤然。后許諾早上給
四顆,晚上給三顆。群狙“皆伏而喜”。總數沒有變,只是早晚的數目變了。這本身就是一種欺詐的行為。
所以從狙公的角度來看作者借這一故事諷刺了那些玩弄手法欺騙人的行為,從狙的角度來看,作者也諷刺
了那些頭腦簡單,目光短淺,不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
【參考譯文】
乙:宋國有一個養(yǎng)猴子的老人,他很喜歡猴子,養(yǎng)的猴子成群,他能懂得猴子們的心意,猴子們懂得
那個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減少了他全家的口糧,來滿足猴子們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
他將要限制猴子們的食物,但又怕猴子們生氣不聽從自己,就先騙猴子們:“我給你們的橡樹果實,早上
三顆,晚上四顆,這樣夠嗎?”眾多猴子一聽很生氣,都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又說:“我給你們的
橡樹果實,早上四顆,晚上三顆,這樣足夠嗎?”猴子們聽后都很開心地趴下,都很高興對那老人服服帖
帖的了。
(2022秋?浙江嘉興?七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問題。
(一)
杞人憂天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
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p>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蹴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天瑞》
(二)
牧豎子①拾金
有牧豎子,敝衣,蓬跣久日驅牛羊,牧岡炯③間,時時扼嗑④而歌。意自適也,而牧職亦舉⑥。
一日,拾遺金一銖,納衣領中。自是歌聲漸歇,牛羊亦時散逸不擾⑥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村合作種植合同范本
- 公司食堂阿姨勞務合同范本
- 保編合同范本
- 分包合同范本匯編
- 公司安全培訓合同范本
- 中介工作合同正式合同范本
- 減速機模具合同范本
- 2025內蒙古建安發(fā)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1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公攤電梯合同范例
- bot模式合作合同范本
- 年智慧水廠大數據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方案
- 妊娠劇吐護理常規(guī)課件
- 2023建設工程智慧消防系統(tǒng)技術規(guī)程
- 光伏電纜橋架敷設施工方案
- 特殊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表
- 成人癌性疼痛護理指南解讀
- 小學語文 一年級第三單元【集體備課】
- 文山-硯山天然氣支線管道工程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
- 《移動UI交互設計》交互設計
- 施工組織設計(畢業(yè)論文、設計)一套完整的施工組織設計(畢業(yè)論文、設計)
- 支撐圍檁比重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