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文言文:《愚公移山》復習資料及中考題匯編PAGE10-《愚公移山》復習資料一、文學常識:1、本文選自《列子·湯問》篇?!读凶印废鄠鳛閼?zhàn)國時期鄭國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列御寇所撰?!稘h書·藝文志》中錄有《列子》八篇,今已亡佚。今《列子》,一般認為是晉人張湛注釋編寫而成。其中保存了不少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本文就是一篇有浪漫主義神奇色彩的寓言故事。它使我們形象地看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2、關于寓言: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節(jié)比較簡單,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而含蓄。3、關于神話:神話是關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對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生活的一種天真的解釋和美麗的向往。神話不同于迷信。在生產(chǎn)力極不發(fā)達的條件下,人們只能通過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來實現(xiàn)征服自然的愿望。馬克思說:“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北疚牟捎蒙裨捊Y尾,借助神的力量來實現(xiàn)愚公的宏偉抱負,是解決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傳輪回、報應等封建迷信思想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一、字詞疏通:1.應掌握的字。仞rèn
荷hè箕畚jīběn孀shuāng齔chèn叟sǒu匱kuì亡wú厝cuò2.解詞。(除課文注解外的)陰:山南水南為陰?!皾h之陰”指漢水的南面。陽:山南水北為陽。“河陽之北”指黃河北岸以北。雜然相許:“許”解釋為贊成。此指紛紛表示贊同?!颉案呖啥谠S”中的許解釋為上下、左右?!颉半s然而前陳者”中雜然解釋為錯雜的樣子。加:更。如“山不加增”意為山卻不會更加增高。◎“寡人之民不加多”中的“加”是程度副詞,相當于“更”,修飾動詞。諸:之于。如“投諸渤海之尾”即投之于渤海的邊上。(把它投到渤海的邊上)荷:負荷,挑。如“荷擔者三夫”即挑擔子的三個人。易:交換。如“寒暑易節(jié)”即冬夏換季。已:停止。“俱其不已”即怕他們不停地干下去。3.通假字:a.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反”通“返”,返回。b.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c.漢之陰,無隴斷焉。
“隴”通“壟”,壟斷指高而不相連的土墩子。d.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聰明。e.河曲智叟無以應。
“亡”通“無”,沒有。4、一詞多義:①之:冀州之南/河陽之北/以君之力/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冀之南/漢之陰(助詞,的)操蛇之神聞之(前“之”助詞,的;后“之”代詞,代愚公移山這件事)告之于帝(代詞,代愚公移山這件事)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一說助詞,的;一說主謂之間,不譯。)曾不能損魁父之丘(代詞,代魁父這座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代詞,代愚公)汝之不惠/汝心之固(主謂之間,不譯)②于:達于漢陰/箕畚運于渤海之尾(到)告之于帝(向)③以:以君之力/以殘年余力(憑借,靠)河曲智叟無以應(來)④而:面山而居/聚室而謀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表修飾)何苦而不平(表承接)而山不加增(表轉折)⑤其:其妻獻疑/帝感其誠(他的,這里指愚公的)懼其不已(他,指愚公)其如土石何(加強反問語氣)⑥且:年且九十(將)且焉置土石(況且)⑦焉:無隴斷焉(語氣詞,表肯定,相當于“了”)始一返焉/有子存焉(語氣詞,表陳述,不譯)且焉置土石(疑問代詞,哪里)5、古今異義:①曾不能毀山之一毛:連……都(古);曾經(jīng)(今)。②何苦而不平:何愁(古);不值得,犯不著(今)。③河陽之北河:古義:黃河,今義:泛指一般河流
陽:古義:山之南,水之北今義:太陽
④達于漢陰陰:古義:山之北,水之南今義:陰天
⑤指通豫南指:古義:直,一直,今義:手指
⑥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毛;古義:草木,今義:毛發(fā)6、詞類活用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止:動詞的使動用法,阻止,使……停下
②面山而居面:名詞用作動詞,面向,面對著
③吾與汝畢力平險畢:形容詞用作動詞,用盡險:形容詞用作名詞,險峻的大山
④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詞用作狀語,用箕畚裝(土石)
⑤懲山北之塞懲: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苦
⑥聚室而謀曰聚: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聚集7、特殊句式
①甚矣,汝之不惠?。ㄖ髦^倒裝)
②帝感其誠被動句
③何苦而不平賓語前置
④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定語后置
8、朗讀節(jié)奏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三、課文翻譯(略)1、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2、且焉置土石?3、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4、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5、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6、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7、甚矣,汝之不惠。8、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二、大意疏通:1.老愚公有多大年紀了?智叟是個年輕人嗎?那個“遺男”姓什么?有幾歲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嗎?老愚公,年且九十——且,將。智叟——叟,老頭。京城氏——氏,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齔——齔,齒旁,小孩換牙;始齔,七八歲。孀妻有遺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親是“寡婦”,他自己是“孤兒”?!斑z男”是生下來以前就死了父親的孩子。2.請大家計算一下,參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語“愚公”;“荷擔者三夫”即“三個能挑擔的男子(子孫)”。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領了子孫中三個能挑擔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裝了土石運到渤海邊上(去扔掉)”。這樣看來,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個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遺男,一共五個人參加移山勞動。3.“移山”這件事做起來困難嗎?他們的勞動艱苦嗎?方七百里,高萬仞
——方,方圓、面積,方七百里,寫山之大,是約數(shù);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為一仞,萬仞,虛指,極言山之高。山又高又大,說明移山之難。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冬夏換季(即一年),才返家一次。說明勞動的緊張、艱苦,也顯示了愚公移山?jīng)Q心之大。十一、理解性默寫
1、“愚公”移山時得到了人們的支持,初定計劃時雜然相許;深入研究時其妻獻疑;移山過程中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
2、“愚公”堅信移山成功的依據(jù)是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
3、第三段可以看作是文章的駁論部分?!爸芹拧睘榱俗C明自己的觀點,在文中列舉的論據(jù)是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在文中用來駁斥智叟最有力的一句話是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批駁的方式是駁論據(jù);其結果是河曲智叟亡以應。三.課中探究1.“方七百里,高萬仞”,這兩句寫什么?其用意何在?“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去掉行不行?為何要有此字?“方七百里,高萬仞”,這兩句寫太行、王屋兩座山異常高大。寫此二句,用意在于說明要挖掉這兩座山簡直是太難了,這件事非平常人所敢想、所敢為。這兩句為后面寫愚公作了鋪墊?!氨尽弊?,說明了這兩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這就為山被移走打下伏筆。若無“本”字,這句就失去此意,無此作用。作者先寫這一段是要為故事制造一個“懸念”:這么高大的兩座山已經(jīng)不在原先的地方,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力量使這兩座山變動了位置呢?有此懸念,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激起讀者探求答案,樂讀文章的興趣。這個懸念在“本”字上特別有體現(xiàn)。2.愚公的子孫對移山的態(tài)度怎樣?那個“始齔”的“遺男”對移山又是怎樣的?“雜然相許”、“雜曰:‘投諸渤海之尾……’”兩句?!半s然”、“許”寫出他們紛紛贊同、堅決支持的態(tài)度?!半s曰”句則進一步寫他們不僅贊同,而且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順利開始?!疤币痪?;“跳”、“助”,說明這個孩子是樂于相助、積極參加的。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中的“笑”表現(xiàn)了智叟不智或自作聰明;“北山愚公長息曰”中的“長息”表現(xiàn)了“愚公”不愚或胸有成竹;“笑”和“長息”屬于人物的神態(tài)描寫。
4、“雜然相許”與“其妻獻疑”意思是否矛盾?為什么
*不矛盾?!半s然相許”表明愚公提議移山受到眾人的擁護;“其妻獻疑”是出于對愚公的關心,并不是反對愚公移山。
5、從愚公之妻和智叟說話的語氣來分析,兩人對愚公移山的態(tài)度有何不同?這兩個人說的話對情節(jié)的發(fā)展分別起怎樣的作用呢?
*(1)愚公之妻的話是關心的語氣,她并不反對移山,只是提出要解決“焉置土石”的問題。
(2)智叟的話帶有輕視的(或譏諷的、挖苦的、責備的懷疑的)語氣,以阻止愚公移山。
(3)前者“獻疑”引出了討論運土的問題。
(4)后者“笑而止之”引出了愚公的反駁。
5、下面對課文內(nèi)容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B)
A、愚公有遠大的抱負,從“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以看出,他移山是為了造福千千萬萬的人和子孫后代。
B、本文采用神話的方式結尾,目的是借助神的力量來實現(xiàn)愚公的偉大抱負,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戰(zhàn)勝自然的愿望,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愚公年近九十還親自上山“扣石墾壤”,說明他對移山很有信心,這主要來自他對人和自然關系問題的正確認識。
D、愚公跟智叟的對比,揭示了故事的寓意。愚公眼光長遠卻命名為“愚”,智叟鼠目寸光卻命名為“智”,這樣不僅加重了對比的色彩,而且具有諷刺效果。
6、文中將愚公率領子孫們決心挖山不止的壯舉與智叟嘲諷、懷疑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對比;并主要運用語言、動作的某些手法來表現(xiàn)情節(jié)內(nèi)容,塑造人物形象。7.這篇寓言說明一個什么道理?本文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也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奮斗的道理。(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的氣魄和堅強毅力,也說明了只有下定決心,堅持不懈地奮斗,才能克服困難,取得勝利。)8.我們這個時代還需要愚公精神嗎?為什么?愚公精神的實質(zhì)是排除千難萬險不達目的決不休止。我們這個時代仍然需要這種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會有“神舟”五號的發(fā)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會有我國近十年的輝煌成就?哪里會有時代的發(fā)展、人類的進步?讓我們從愚公手里接過精神火把,點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尋明天的太陽!難點突破:1.愚公妻和智叟講的話差不多,態(tài)度似乎很接近。哪些話只有愚公的妻子講而智叟不講,哪些話只有智叟講而愚公的妻子不講?即使是兩個人都講的話,在內(nèi)容和語氣上有什么差別?“甚矣,汝之不惠?!边@句話是只有智叟講的。倒裝句式的運用(謂語“甚矣”提前),強調(diào)了愚公不聰明的程度,說明了智叟對愚公的輕視。愚公的妻子是不會講這樣的話的?!扒已芍猛潦??”這句話是只有愚公的妻子能講的?!皼r且把土塊和石頭放到哪里去?”她有這個疑問,說明她對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關心和擔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會提出這樣的疑問的?!耙跃?,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這兩句話,句式相同,內(nèi)容相近,但表達的語氣、感情卻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說:“憑您的力氣,還不能削平魁父這樣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呢?”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問。智叟卻說“憑你這一大把年紀和剩下的一點力氣,還不能毀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塊石頭怎么樣啊?”話說得過于夸張,帶著諷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與“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話中多一“其”,同“豈”,加強了反問的語氣。這些都說明了智叟對愚公移山的態(tài)度是反對和嘲笑,亦即反對得更加強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獻疑”有所不同。再從稱謂看,愚公的妻子稱愚公為“君”,智叟則稱愚公為“汝”,顯得不客氣,也說明了智叟對愚公輕視的態(tài)度?!叭辍痹谖难岳镆话闶禽p賤的稱呼??傊薰钠拮訉σ粕降膽B(tài)度是“疑”,智叟而是“笑”和“止”。“近似之跡,不可不察”,讀書時經(jīng)常注意從“近似之跡”的比較中找出它們的相異之處,就可以把死書讀活,發(fā)展我們的思維能力。2.這則寓言的結尾寫天帝“感其誠”,命大力神背走二山,以此作結,好與否?這個結尾是宣傳封建迷信呢,還是具有神話色彩呢?這則寓言以神話作結。這樣作結有三個好處:①贊頌了愚公心意之誠,意志之堅,突出了故事的主題。愚公開山平險心意之誠、意志之堅,使山神“懼”了,天帝也受之感動。②增添了故事的瑰麗色彩,如此作結,既富于想象,又離托深情。③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借神力懲服自然,以實現(xiàn)愚公之志,這是人們的共同心愿。四.課后鞏固1.認識一個字:荷荷,①hé。荷花,蓮。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花別樣紅。”②hè??福瑩??!读凶印珕枴罚骸八炻首訉O~擔者三夫?!薄咀⒁狻俊昂伞?、負、任?!边@四個字都是表示攜帶東西的方式?!柏摗笔潜常叭巍笔潜В皳钡奶?,“荷”是扛。這四個字都可以用來泛指攜帶東西。2.掌握一個詞:隴斷隴斷,lǒngduàn。同“壟斷”。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縱貿(mào)易?!睹献印す珜O丑》:“必求~~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北疚闹复笊阶韪簟?,山丘。斷,隔斷?!读凶印珕枴罚骸白源?,冀之南,漢之陰,無~~焉?!爆F(xiàn)在泛指把持和獨占。如“~~市場”、“~~集團”。3.品味一句話:“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薄叭颉北砻饕粕降娜松?,“叩石墾壤”表明移山的艱難,“箕畚”表明了工具的簡陋,“渤海之尾”表明路途的遙遠,這一切表明了任務的艱巨,突出了愚公不畏艱難的決心。4.揣摩一個點:對比對比是一種寫法,將兩個人物對比著寫,能更好地表現(xiàn)人物形象,突出文章的中心。除了人與人之間的對比,還有物與物、物與人在不同場景下的比較。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對比,都是為文章的中心服務的。在寫作中,同學們也要注意運用這種寫法。5.背誦一聯(lián)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龔自珍的《已亥雜詩》。這兩句是名句。從字面看花離開了枝體,使春光減色;但它不是無情之物,它落在泥土里成了綠肥,還可以哺育花。這是托物言志之作。作者以花自喻,意謂自己雖然處境艱難,但忠貞報國之心始終不變;自己不是無情之人,是可以“化作春泥”護花的。自信其高尚志節(jié)更能感召年青一代。這種“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偉大情操,令人肅然起敬。四、課外拓展:1、對課文寓意的理解:這篇課文名為“愚公移山”,其實并不一定是要提倡挖山,而是意在告訴人們:要取得事業(yè)的成功,就必須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2、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這樣唱道:“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后來人為你感嘆?!闭堈務勀銓τ薰伴_路”精神的理解。點撥:挖山不止的頑強意志,排除非議的堅定信心。
3、《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說明了克服困難要下定決心的道理,教育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今天,站在保護大自然的角度,談談你對“愚公”挖山的看法。
點撥:像愚公這樣挖山不行。因為山上的草木植被遭到徹底的破壞后,會導致沙化、生態(tài)失衡,會給人類生存帶來禍患。(答案必須是否定的,凡在保護環(huán)境、大自然的前提下,從其他方面指出危害或指明做法、提建議均可)
4、在你所熟悉的古代寓言、神話故事中,還有哪些與《愚公移山》的意義相同?請寫出故事的名稱,不少于兩個。
點撥:夸父追日、精衛(wèi)填海
2004-2012年全國歷年中考文言文匯編:《愚公移山》2004年青海省西寧市閱讀《愚公移山》(節(jié)選),完成9~13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1)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懲:(2)汝心之固,固不可徹。固: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兩處劃線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準確表現(xiàn)說話者的不同語氣。(1)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2)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3、文中將愚公率領子孫們決心挖山不止的壯舉與智叟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對比;并主要運用的描寫手法來表現(xiàn)情節(jié)內(nèi)容,塑造人物形象。4、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話故事中,還有哪些與《愚公移山》的意義相同?請寫出故事的題目,不少于2個。(1)(2)5、讀完這則故事后,有人認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認為愚公確實很愚,而智叟才是有頭腦的人。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請寫出你的真實想法。要求觀點明確,言之成理。2005年江蘇省揚州市(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題。(12分)1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字詞。(4分)①懲山北之塞(
)
②雜然相許(
)③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④河曲智叟亡以應(
)12.下列各組中加點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B、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俯身傾耳以請(《送東陽馬生序》)C、其妻獻疑曰
既出,得其船……D、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記》)
投諸渤海之尾
處處志之《桃花源記》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語句子。(4分)①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譯文:
②甚矣,汝之不惠。譯文:
14.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這樣唱道:“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后來人為你感嘆。”請談談你對愚公“開路”精神的理解。答:
2007年恩施自治州2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⑴懲()山北之塞⑵甚矣,汝之不惠()25.請你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下面這一勞動場面描繪出來。(重要題型)(愚公)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26.第二段可分為三層,請用文中語句寫出二、三層大意。第一層:面山而居第二層:第三層:27.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贊同愚公的做法?為什么?答:2007年柳州市、北海市8、下面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解釋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河曲智叟亡以應。亡:同“無”,沒有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亡:滅亡B、何苦而不平??啵撼睿瑩目嗥湫闹?,勞其筋骨苦:使……痛苦C、帝感其誠。誠:誠實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誠:實在D、其如土石何。其:語氣詞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其,代詞,他們的9、下列句子編成四組,全部表現(xiàn)愚公移山?jīng)Q心的一組是()(1)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吾與汝畢力平險。(3)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4)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5)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6)帝感其誠。A、(1)(3)(4)(5)B(1)(2)(4)(6)C(2)(3)(5)(6)D(2)(4)(5)(6)10、下面對本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頑強毅力。B、河曲智叟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因而嘲笑愚公自不量力,太不聰明了。C、文中寫“太行”、“王屋”二山“高萬仞”,始用夸張的手法寫兩山的高大,意在襯托愚公形象的高大。D、“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奔缺砻饔薰氖聵I(yè)受到眾人的擁護,也是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強烈的對比,加強了諷刺的藝術效果。11、請把第I卷第二題文言文閱讀《愚公移山》中的兩個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每小題3分)(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2)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2007年蘭州市(二)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2一15題.(12分)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⑴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毛:⑵河曲智叟亡以應亡:⑶懼其不已也已:⑷無隴斷焉斷: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⑴甚矣,汝之不惠!⑵何苦而不平?14.從課文學習中知道,“陰”“陽”二字在和山水名稱相連時,多指和山水相關的方位,如“河陽”“漢陰”等。我國很多城鎮(zhèn)名稱就是這樣形成的。請分別寫明下列城市所處山水的位置。(2分)⑴江(長江)陰_____________;⑵洛(洛河)陽_____________;⑶衡(衡山)陽_____________;⑷華(華山)陰_____________;15.在人和山這對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愚公認為:子孫無窮,人力無限,而山不加增,人定勝山;智叟認為:人是“殘年余力”,山卻高大難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談談你對二人的評價。(4分)2007年福建龍巖市6.解釋下列加點的字。(3分)⑴懲山北之塞()⑵吾與汝畢力平險()⑶河曲智叟亡以應()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⑴甚矣,汝之不惠!譯文:心之固,固不可徹。譯文:8.你從“愚公移山”這則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啟示?(3分)2008年達州市16﹒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將近)B.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懲:苦于)C.冀之南、漢之陰(陰:〈漢水的〉北岸)D.河曲智叟亡以應(亡:通“無”)17﹒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指通豫南,達于漢陰每假借于藏書之家(《送東陽馬生序》)B﹒而山不加增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翁亭記》)C﹒雖我之死,有子存焉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滿井游記》)D﹒以殘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1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2分)(2)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3分)譯文:19﹒下列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2分)A﹒文章贊揚了以愚公為代表的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宏偉抱負,批判了智叟那種不求進取,知難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極思想。B﹒作者除用智叟這個人物與愚公進行對比外,還用遺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動”等情節(jié)來襯托愚公,從而使愚公形象更加豐滿、高大。C﹒智叟從靜止的觀點出發(fā),認為人在自然面前是無能為力的,所以反對移山;而愚公從發(fā)展的觀點出發(fā),認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堅持移山。D﹒文章結尾借助神的力量來實現(xiàn)愚公的宏偉抱負,雖然增強了藝術效果,但也宣傳了生死輪回、因果報應等封建迷信思想,這是應該批判的。2008年廣州市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ll題。9.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3分)A.懲山北之塞B.聚室而謀曰懲前毖后不謀而合C.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D.河曲智叟亡以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亡羊補牢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兩個句子。(4分)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譯文:⑵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譯文:11.下面兩人說的話,在表達的意思和情感上有無異同?請作簡要說明。(3分)①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②智叟:“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2008年廣東省汕頭市中考語文試題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3分)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譯文:_______________10.對于愚公移山,人們的態(tài)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眾,其家人“”,鄰人之遺男也“”;另一方面,也有反對者,智叟就“”(用原文語句填空)11.根據(jù)你對本文的理解,說說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么。(3分)答:
2009年廣西貴港(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題。[甲]愚公移山[乙]蜀之鄙有二僧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缽④足矣?!备徽咴唬骸拔釘?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⑤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釋]①鄙:邊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h東的海上。③瓶:水瓶。④缽;和尚用來盛飯食的器皿。⑤顧:難道,反而。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4分)①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箕畚:②汝之不惠惠:③帝感其誠感:④越明年越: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懼其不已也/其真無馬邪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D.吾欲之南誨/輟耕之壟上11.翻譯下面句子。(3分)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譯文:12.對[甲]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愚公之妻“獻疑”,智叟“笑而止之”,這可看出兩人都堅決反對愚公移山。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見愚公移山受到眾人擁護。C.文章運用了對比和襯托的寫作手法來突出人物形象。D.文章通過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13.甲乙兩文告訴我們一個共同的道理是什么?兩文的結尾形式有什么不同?2009山東淄博(二)閱讀甲乙兩個有關“人物對話”的文言文段,做8—10題。(甲)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被负钤唬骸肮讶藷o疾?!北怡o出,桓侯曰:“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本邮?,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被负畈粦1怡o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被负钣植粦1怡o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负罟适谷藛栔?,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本游迦?,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负钏焖?。(乙)北山愚公者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2分)①立有間②臣是以無請也③達于漢陰④箕畚運于渤海之尾9、翻譯甲乙兩文中的畫線句子。(2分)甲:乙:10、(1)甲文刻畫了蔡桓公什么樣的形象?(1分)告訴我們什么道理?(1分)(2)乙文刻畫人物給我們什么啟示?(2分)2009年四川省成都市4.對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雜然相許許:贊同B.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荷:扛2004年青海省西寧市參考答案:1、(1)苦于(2)頑固2、略。意思表達符合原意,能準確表達言者的語氣即可。3、嘲諷、懷疑語言、動作4、示例:夸父逐日精衛(wèi)填海等5、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理解認識,只要符合要求即可。2005年江蘇省揚州市11.①苦于;②贊同;③負荷,挑;④同“無”,沒有。(4分,意思對即可,每小題各1分)12.C:代詞,他的(且:①將要②況且;以:①憑②連詞,來;之:①助詞②代詞)(2分)13.(1)冬夏換季,才往返一次(2分)(2)你太不聰明了。(2分)14.挖山不止的頑強意志,排除非議的堅定信心。答全兩點得2分;如只答出一點,但能說透徹,也可得2分;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得1分,言之有理且有新意,得2分。2007年恩施自治州參考答案24、(2分)⑴苦于;⑵同“慧”,聰明。說明:答對一個給1分。第2小題答聰明或同“慧”均給1分。25、(2分)參考:于是愚公率領兒孫中稍長的三人挑著擔,拿著鎬上了山,鑿巖石,挖泥土,揮汗如雨,號聲震天,再用箕畚把土石運到渤海邊上,山路上踏下的那一道道足跡成了山脊里最美的一道風景線。加入描繪語句的給2分,只翻譯的給1分。26、(2分)聚室而謀;叩石墾壤。說明:答對一層給1分。27、(2分)參考:寓意: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奮斗的道理。贊成:因為遇到困難一味退縮是不會成功的,只有堅持奮斗才能成功。不贊成:因為當遇到靠自己的能力不能解決的困難時,學會放棄,另找其它的辦法,就不會鉆死胡同,陷入困境。說明:每一問1分,意思相近均可給分。2007年柳州市、北海市參考答案:8、C(帝感其誠的誠是“誠心”的意思)9、D(第1句交代移山的原因,第3句交代放置的地點)10、B(河曲智叟用靜止的眼光而不是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11、(1)北山愚公,年紀將近九十歲了,面對著山居住。(翻譯對“且”、“面”各1分,語意通順給1分)(2)山神聽說愚公移山這件事,害怕他不停的挖下去,就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翻譯對“告之”的“之”、“已”各給1分,語意通順1分)2007年蘭州市參考答案:12.(2分)(1)草木(2)亡,通“無”(3)停止(4)隔絕13.(4分)(1)你太不聰明了。(2分)(2)愁什么挖不平?(還愁挖不平嗎?)14.(2分)(1)在長江南岸;(2)在洛河北岸;(3)在衡山南面;(4)在華山北面15.(4分)對山的態(tài)度其實是對困難的態(tài)度,循此方向談看法、作評價皆可。只要世界觀積極,言之成理,表達流暢就可得分,否則酌情扣分。2007年福建龍巖市參考答案:6.(3分)⑴懲:戒,這里是“苦于”的意思。⑵險,險峻的大山。⑶亡,通“無”。7.(4分)⑴你太不聰明了。⑵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8.(3分)(答對1個要點2分,答對2個要點3分,意思對即可)要點:①做事要有恒心,要不畏艱難險阻。②做事要發(fā)揮集體的力量。③要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④對不同意見要以理服人。⑤有志者事竟成。……2008年達州市參考答案:16.C(“陰”指江河的南岸)17.B(兩個“而”均表轉折關系)18.(1)于是(愚公)率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頭,挖泥土,用箕畚(將土石)運到渤海邊上。(只要譯準“荷擔者三夫”、“箕畚”,其余譯對大意即可給分)(2)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還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怎么樣呢?再說,把泥土石塊放到哪里去呢?(只要譯準“以”、“且”、“焉”、“如…何”,其余譯對大意即可給分)19﹒D2008年廣州市參考答案:9.(3分)B(商量。A、苦于/懲罰;C、啊/怎么;D、無/丟失)10.(4分)首先必須是完整的句子,如果只是單獨解詞,則不給分。答對得分點,語句通順則可滿分。10(1)(2分)“且”,可以翻譯為“將近”,“接近”,“快要”,“快到”,“快”,“差不多”(1分);“面”可以翻譯為“面對”,“面對著”,“面向”,“向著”,“對著”,“朝著”(1分)。11.共3分,分三個得分點。(1)意思上的相同點,1分:都是對愚公移山這件事的懷疑(質(zhì)疑、產(chǎn)生疑問、不相信、置疑)。(2)情感上的不同點,2分,愚公妻、智叟的情感各1分。愚公妻是關心(擔心,關愛,擔憂,憂心,憂慮)(1分),但是寫出“關懷”,“愛護”不給分。智叟是輕蔑(挖苦,蔑視,輕視,諷刺,嘲諷,嘲笑,看不起,笑話)(1分)。2008年廣東省汕頭市9.靠您的力量,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怎么樣呢?10.雜然相許
獻疑
跳往助之
笑而止之11.不畏艱難,堅持不懈2009年廣西貴港參考答案:9.①用箕畚②通“慧”,聰明③被……感動④到、及10.D(A.人稱代詞,他/表反問,可譯為“難道”B.連詞,表轉折/連詞,表承接C.把/因為D.都是“去、往”的意思。)11.從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的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漢”“陰”“隴”“斷”譯錯一處扣1分,扣完3分為止。)12.A(愚公之妻只是有疑,而不是堅決反對。)13.①人要立志,并付諸行動。(1分)②甲文以神話結尾,(1分)乙文以議論結尾。(1分)2009山東淄博參考答案:8、(1)有一會兒(2)不問,不再說話(3)漢水南岸(4)用箕畚運9、(1)扁鵲遠遠地看到蔡醒公就轉身跑了(2)冬夏換季,才往返一次10、(1)“諱疾忌醫(yī)”的人(掩飾錯誤,頑固堅持、不愿改正錯誤的人);要點:要正視自己的缺點錯誤,不能拒絕批評幫助。(2)要點:正視困難,戰(zhàn)勝困難2009年四川省成都市參考答案:4.D(苦:愁)5.C(C項都是“卻、可是”;A項“憑”/“因為”;B項“他”/“的”;D項“向”/“比”)6.A(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防火面料行業(yè)發(fā)展趨勢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4-2026年中國手寫板行業(yè)市場供需格局及行業(yè)前景展望報告
- 堆浸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臨滄稅務咨詢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文化娛樂場所租賃及運營管理合同
- 傳媒公司拍攝合同范本
- 532裝修合同范本
- 城區(qū)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膨化食品生產(chǎn)線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礦山生產(chǎn)承包合同范本
-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
- 護理人員的職業(yè)安全防護
- 2024數(shù)據(jù)中心綜合布線工程設計
- 胸外科講課全套
- 醫(yī)療器械GSP相關
- 2023年海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電力工程施工售后保障方案
-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24解讀(完整版)
- 多源數(shù)據(jù)整合
- 新人教版高中數(shù)學必修第二冊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應用教案 (一)
- 校園招聘活動策劃方案(6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