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鑒賞_第1頁
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鑒賞_第2頁
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鑒賞_第3頁
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鑒賞_第4頁
高考語文復習:古代詩歌鑒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難以適應主觀題出現一些新題型。對答題方向不明確,總是答非所問。不知道怎樣回答主觀題,不會概括??偸谴鸩坏近c上或不能寫出所有的點(答不全)。讀不懂詩,有時不能領悟作者情感。我們的疑難:命題無常,應答有術2024屆高三語文詩歌鑒賞二輪閱卷者答題者命題者從“孕育”到“完成”一次測試,起碼有哪些人共同參與?明明白白“你”的心

課堂活動一:你是高考命題人,你更欣賞下列哪一組命題?說說你的理由。第一組第二組“地闊峨眉晚,天高峴首春”這一聯是如何抒情的?詩的頸聯寫到峨眉、峴首兩座山,對表達離情有何作用?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

請簡要分析前人論此詩,認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勸告的意思,對這一觀點應該怎樣理解?請簡要分析。套路

反套路問題切口更小,更有針對性、情境性以生考熟,用陌生的問題情境考查熟悉的知識。命題“無常”,亦“有?!薄吨袊呖荚u價體系》:

突出試題的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重視題目的情境化、任務的指向性,注重考查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2017版2020修訂)》:

感受作品中的藝術形象,理解欣賞作品的語言表達,把握作品的內涵,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閱讀寫作經歷,發(fā)揮想象,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發(fā)現。課堂活動二:你是高考答題人,你將如何應答?·(2020新高考Ⅰ《贈別鄭煉赴襄陽》)詩的頸聯寫到峨眉、峴首兩座山,對表達離情有何作用?!ぃ?021新高考Ⅰ《寄江州白司馬》)前人論此詩,認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勸告的意思,對這一觀點應該怎樣理解?請簡要分析?!ぃ?021新高考Ⅱ《示兒子》)詩人指出“道在六經寧有盡”,又讓兒子“熟讀周公七月詩”,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2022全國乙卷《白下驛餞唐少府》)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ぃ?022南海區(qū)統(tǒng)考《檢校山園書所見》)“親仁善鄰”“睦乃四鄰”是古人對美好鄰里關系的表述。本詞體現了詞人與鄉(xiāng)人之間和睦融洽的鄰里關系,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一)從審讀題干開始:請圈點勾畫出題干的重要信息,并與知識體系(資料與建議)進行勾連。調動知識儲備(知識框架、課本等)根據題意靈活遷移。抓對象,主語;副詞;限制性詞和短語;文中的關鍵詞;題干所引材料中的評價性詞句。、審

術第一步:通讀題干,抓住關鍵。第二步:找準切口,明晰指令。第三步:調動儲備,思維建模。讀懂命題者意圖,切勿亂套“套路”。(2021高考全國甲卷)和南豐先生出山之作①

陳師道側徑籃舁②兩眼明,出山猶帶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還多事,流水隨人合有情。不及鳥飛渾自在,羨他僧住便平生。未能與世全無意,起為蒼生試一鳴。【注

①南豐先生:即曾鞏,陳師道敬重仰慕的師長。②側徑:狹窄的路,籃舁:竹轎。③骨毛清:謂超凡脫俗,具有神仙之姿。問題:在陳師道看來,曾鞏是如何處理“仕”與“隱”的關系的?請簡要分析。(6分)(二)真題再思考:你穿越到2021年高考,你會如何組織答案?·第一步:通讀題干,抓住關鍵?!さ诙剑赫覝是锌冢魑噶?。·第三步:調動儲備,思維建模。(難點!)在陳師道看來,曾鞏是如何處理“仕”與

“隱”的關系的?請簡要分析。①在曾鞏那里,仕與隱并非截然對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總體概括“仕”與“隱”的關系)②曾鞏向往離世高蹈、超凡脫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蒼生,愿意承擔社會責任,有深厚的濟世情懷。

(具體闡述“仕”與“隱”的內涵)

【參考答案】0分,被“套路”!誤讀了人物形象。2分。沒有扣準題干關鍵詞“關系”,并且第一點對文本有誤讀。復盤歸因:請你指出以下答卷的存在問題。

4分。沒有扣題干“關系”,對“隱逸”內容的提煉可以更精準些。4分。沒有扣準題干關鍵詞“入寺廟……”不是立足文本的分析,無效作答。01

尊重文本,真閱讀。02

尊重題干,真思考。03

尊重套路,不依賴。04

尊重教材,懂遷移。應

術原則:讀懂詩歌,立足文本,因題制宜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題韓干馬圖①(節(jié)選)張耒頭如翔鸞月頰光,背如安輿鳧臆②方。兩髯執(zhí)轡儼在傍,如瞻馳道黃屋張。北風揚塵燕賊狂,廄中萬馬歸范陽③。天子乘騾蜀山路,滿川苜蓿④為誰芳。[注]①韓干:唐代著名畫家,被玄宗召入宮廷專畫內廄名馬。②鳧臆:野鴨的胸部。③燕賊:指安祿山。安祿山曾改國號為燕。范陽:在今天河北涿州一帶。安祿山在這里發(fā)動了叛亂。④苜蓿:多年生開花植物,可作飼料。問題:詩以“滿川苜蓿為誰芳”為結尾,寫到苜蓿遍野,對表達作者的情感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6

)課堂活動三:學以致用,夯實強化①苜蓿遍野,但現在卻無馬可喂;

(以最后一句為起點,分析內容)②前四句極寫馬的神采非凡,五六句轉寫因戰(zhàn)亂爆發(fā),萬馬被奪,結尾繪出苜蓿遍野卻無馬可喂,詩脈發(fā)展跌宕有致,詩人情感也隨之涌向高潮;

(從篇章結構角度分析)③以景結情,情景交融,以苜蓿遍野卻無馬可喂形象、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哀嘆。(從“情景關系”的角度分析)補充細則:(1)能翻譯出:滿川的苜蓿為誰開花?得2分。沒有問句,只寫出苜蓿開花得1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