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后可任意編輯和復制第第頁大學語文復習資料
艾青,原名蔣海澄,《大堰河——我的保姆》、《蘆笛》、《巴黎》、《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區(qū),創(chuàng)作了《北方》等聞名詩篇。
在現(xiàn)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卓越的民族詩人”;被聶魯達譽為“中國詩壇泰斗”被胡風稱為“吹蘆笛的詩人”。
艾青吹奏的這支從“彩色的歐羅巴”帶回來的蘆笛聲中,人們也看到了西方象征派大詩人凡爾哈侖和波特萊爾的影響。
艾青詩歌特點:
1、艾青的詩作隱藏著一種膚淺的感情?!俺類灐?、“悲傷”、“悲傷”
2、熱鬧的孜孜不倦的憧憬、追求和謳歌;3、具有鮮亮深刻的形象;4、運用新奇的比方、豐富的想象;5、擅長用色澤、光采的渲染以至構圖、線條的支配來增加形象的鮮亮性?!侗狈健?/p>
寫作背景:
詩人寫作此詩之時,正值抗日戰(zhàn)斗爆發(fā),詩人輾轉于南北各地,1938年初旅經(jīng)陜西潼關時,因科爾沁草原上的詩人端木蕻良關于“北方是悲傷”的感嘆而引發(fā)思緒,于是寫作此詩,抒發(fā)他北國之行的感受。
主題思想:
本詩描繪了北方國土的悲傷,又表達了對這悲傷的國土崇敬與摯愛的膚淺感情。
解讀此詩的三個要點:
1.“土地”意象及象征意蘊;2.感覺化的畫面感;3.自由詩體的特點
結構分析:
本詩共四節(jié),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前三節(jié)):描繪戰(zhàn)斗陰云覆蓋下北方國土的荒蕪、陰郁、貧困、悲傷,表達對不幸的北方人民的關切;
第二部分(第四節(jié)):抒發(fā)因目睹悲傷的北方和回思歷史而產(chǎn)生的對國土膚淺摯愛的情感。藝術特色
1)詩的感情基調(diào)是愁悶的。
在詩里,布滿著愁悶的思緒:悲傷、暗淡、恐怖、荒漠、凍結、掙扎、疲乏、苦痛、厭倦、孤獨?????、枯干、陰郁、灰暗、悲苦、荒蕪??這些詞語都喻示著愁悶。
2)獨特的土地意象。
“土地”凝聚著詩人對祖國、農(nóng)村勞動者、民族生命的觀看、體驗與思索?!侗狈健芬惨浴巴恋亍睘橐庀?,其實詠唱的仍是北方的田地、北方的土地和人民。
3)自由體詩。本詩不受外在形式的拘束,沒有均齊的段式、劃一的句數(shù)、字數(shù),沒有一貫的韻腳。
4)語句樸實、長而舒緩,有濃重的散文氣息。
5)語言富有節(jié)奏感,有內(nèi)在的旋律。
6)以素描的筆法,勾畫出一幅幅富于動感的北國鄉(xiāng)土的風景畫面,形象、生動、精確?????、傳神。
1.這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是怎樣的?
是愁悶的。但這愁悶不是悲觀和無望,而能給人以力氣,詩中將愁悶化作了頑強。
2.分析本詩在表現(xiàn)自然景物時對顏色的運用。
例如在表現(xiàn)“土地”意象時常用“灰黃”色調(diào)和“暗淡”的光,有力地示意了現(xiàn)實中膚淺的悲傷和凝重的不幸,也浸潤著詩人愁悶的情思。故詩中的色調(diào)、光榮、形象,不僅是感覺和印象的捕獲和記錄,而且是一種示意和象征。
3.本詩捕獲的形象、畫面有什么典型意義?
詩人把主體的思想感情融入感覺,進而發(fā)揮多層次的聯(lián)想,制造出明晰而又具有寬闊象征意義的視覺形象:“暗淡的灰黃”之上“蒙上一層揭不開的沙霧”,“枯死的林木,與低矮的住房,稀疏地,陰郁地,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雁群“擊著黑色的翅膀”,等等。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寀(cǎi),筆名有戴夢鷗、戴望舒、江思、艾昂甫等,是30年月聞名的現(xiàn)代派詩人,也是20世紀聞名詩人。
1929年4月,第一本詩集《我的記憶》出版,其中《雨巷》成為傳誦一時的名作,他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丢z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等聞名詩篇,表達一種愛國主義情感。
有四本詩集:《我底記憶》(1929)、《望舒草》(1933)、《望舒詩稿》(1937)、《災難的歲月》
戴望舒詩歌風格:(一)從愁悶凄涼的呻吟到民族苦難的悲憤以抗戰(zhàn)爆發(fā)為界限,分為前期和后期。
前期:述說個人的悲劇人生體驗,呈現(xiàn)出濃郁的愁悶凄涼的情感特征;
后期:內(nèi)涵擴大,一些作品抒發(fā)了民族苦難,把自我與民族融合在一起。
1、愁悶孤寂的情感基調(diào)
他的詩歌,絕大多數(shù)都是表現(xiàn)個人化的情感體驗,布滿著無法自拔的愁悶凄涼的悲劇感。這種愁悶凄涼的心情,是戴望舒詩歌情感的基本色調(diào)。
徐志摩是靈動飄逸的美,聞一多是凝重激越的美。戴望舒的詩,給人一種愁悶凄涼之美。他的詩歌最典型的意象是枯枝、落葉、暗夜、黃昏、夕陽、荒墳、眼淚、雨巷等,構成一種凄涼的意境;語調(diào)往往都是低調(diào)的,壓抑的,哀怨的。
首先,從思想性格上看,戴望舒是悲情抱負主義者,總是體會到抱負失去的苦痛和悲傷,他很少表達一種樂觀的追求和憧憬,更多地是對抱負無法獲得的悲劇感受。
最能夠體現(xiàn)戴望舒尋夢的特點的是《雨巷》。夢,那種漂亮、芳香而哀怨的姑娘,
文本分析:本詩是哀悼友人之作,題旨多見,難得的是將這樣一首四行短詩寫得布滿蘊涵。詩的頭一句,強調(diào)“六小時”和“長途”,是寫實,更隱指詩人對已故者友情的深厚和真誠?!肮陋?????”,既寫詩人奔赴墓地時的心境,更借此形成此詩之中心愿象。“孤獨?????”同時也隱指女作家一生特殊是晚期的境況,二者融而為一,構成了詩篇的基點和最主要的感情色調(diào)。
第二句,“放一束紅山茶”在墓中人“頭邊”,寫誕生者與逝者之間祭祀與被祭祀的關系,描繪了一幅慣常經(jīng)見卻又是不尋常的儀式,流露出作家間純真的懷念和哀思;同時“(偷)放”一語,又表露出憑吊女作家墓時環(huán)境的險惡—-香港淪陷于敵手,仍處在血雨腥風之中。
第三句,“我等待著”,暗指對抗戰(zhàn)成功的期盼,亦可以看作對命運多舛人生的省察。
“長夜漫漫”,喻指風雨如晦的敵寇統(tǒng)治,那是女作家貧病交加郁郁而終、詩人系獄飽受熬煎的政治背景,是二人結下深厚情意的外在緣由;也可分析出內(nèi)中所包含的漫漫艱辛、人生長路之寓意。
第四句,“你卻臥聽著海濤閑談”,寫詩人所感受到的女作家此時此地之心境。斯人已逝,自與生者感受有別,一“卻”字,表人天永隔,逝者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詳與達觀。藝術特色:
1.語言簡樸,潔凈,親近口語,節(jié)奏根據(jù)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的波紋進行了錘煉,而且特別諧調(diào)。
2.在修辭上,詩人對他早年的夸飾傾向也有所節(jié)制,隱喻的運用和詩人對人生的洞察結合得特別精確?????。
3.結構上的平衡。這首詩在主題上承載了豐富的內(nèi)涵,也融有多重的對比關系,卻仍舊保持著一種藝術的平衡。在視覺上,它顯得像一幅畫,而在心理上,它呈現(xiàn)為一種從容面對各種命運的情境。
4.閱讀的張力。它自身的蘊藉飽滿、自足,有深邃的玄想,又有克制的反諷;同時,也給每一位接觸它的讀者留下了充分的空白。
思索與練習
1.體會和描述詩人的心境:因悼念而感到孤獨?????;對險境的堅忍和不屈;膚淺的懷念,莊重的哀思,對抗戰(zhàn)成功的期盼;冷靜,堅守和自勉。
2.本詩的結構對比關系:輕重,動靜,人我,生死,多重對比關系,結構平衡而協(xié)調(diào)。
3.本詩語言簡潔明白,這種語言風格在新詩中的地位和價值:本詩的語言樸實,洗練,明白如話,而又富于質感,布滿示意。標志著新詩語言的成熟。
“婉約”派宋詞
1、詞的基本學問
“詞別是一家”:柔媚香艷;“詞為艷科”;“詩莊詞媚”;“詩之境大,詞之境狹”雅俗兩面:一面為儒為臣、高頭講章,寫儒雅純正的詩;一面聲色犬馬、淺斟低唱,寫風月性情的詞。
2、宋詞概述
?詞興于唐,盛于宋,衍于元明,復盛于清。
?宋詞有兩大類型:一類偏于陰柔之美;另一類偏于陽剛之美。
3、宋詞流派
婉約派詞的特點:
1、題材上以男女情事、傷春怨別為主;
2、體格風調(diào)上以柔婉低調(diào)纏綿往復為極致;
3、結構縝密而綺麗,具有一種陰柔之美。
4、婉約派詞人以柳永和李清照為代表,有晏殊、歐陽修、晏幾道、秦觀、周邦彥等。豪放派詞的特點:
1、題材上縱意抒寫,打破?°艷科?±的藩籬,無事不行入,無意不行言;
2、氣象恢弘,風格雄放,筆力勁健;
3、語詞宏富,用典亦較多,以言志抒懷為目的,表達豪放、曠達;
4、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賀鑄、陳與義、張元干、葉夢得、朱敦儒、張孝祥、陳亮、陸游、劉過等人。
李清照--以南渡為界:
前期詞作長于以美麗的韻調(diào)表現(xiàn)相思離別等傳統(tǒng)題材;
后期詞寫破國亡家后的凄涼身世遭受,沉郁悲涼。她工于造語,長于白描,創(chuàng)意特別,塑造出鮮亮的藝術形象。
李清照自我藝術形象
1、聰慧開朗,活潑天真的少女點降唇
2、才情橫溢,情思如縷的少婦一剪梅
3、飽經(jīng)憂患,孤獨憔悴的嫠(lí)婦——聲聲慢
4.倜儻有丈夫氣的巾幗形象
《聲聲慢》賞析:
這首詞一名《秋情》,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代表作之一。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漢族政權南遷,始為南宋。這一重大變故給當時社會各階層帶來影響,李清照的生活也隨之發(fā)生巨變。千古名篇《聲聲慢》即寫于這樣的背景下。詞的開頭落筆見奇,以七組十四個疊字描繪出一個凄然寡歡的愁婦形象。接下去四句,通過眼前生活敘寫愁情。詞的上片,字里行間到處含愁。下片緊承上文,依舊就仆人公之愁鋪敘開去。作品結尾,詞人在以上曉寒、淡酒、風急、雁過、黃花積累、梧桐細雨、殘秋黃昏等一系列鏡頭組成一幅自然?的悲凄畫面之后,將難以名狀、無法解脫的苦悶匯為沉痛之極的兩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首先,疊字的運用,突現(xiàn)了這首詞的語言特點。疊字是古代詩歌的一種語言藝術,運用
得好,可以加重語氣,增加情感,突現(xiàn)事物特征,同時造成一種急促、跳動、鏗鏘的音樂效果,使作品更富于感染力。李詞首句即連下十四個疊字,且質樸清爽,自然流暢,精確?????表達了詞人所處的環(huán)境和心理狀態(tài)。
在韻律方面,詞作也顯示了獨特的造詣。《聲聲慢》的詞牌歷來多平韻格,李清照卻選擇了入聲韻。入聲短促幽咽,制造出一種飲咽吞聲的藝術效果。與此同時,詞中又配以眾多的齊齒音字和舌音字。九十七個字中,這類字竟占五十七個,如尋、覓、凄、息、積等齊齒音字,點、滴、得、第等舌音字,交相重疊,造成一種嚙齒切語的音調(diào),仿佛女仆人公在哀哀自訴。
在章法上,《聲聲慢》不是一般融情于景,而是把握女仆人公內(nèi)在心緒和外界事物之間的沖突關系,采納一情一景的手法,愈寫愈深。同時,詞作在結構上打破前后片界限,層層鋪開,一氣貫注,在心境與物境相互作用和相互沖突的不斷擴大過程中,將愁緒聚結到難以遏止的地步,充分表現(xiàn)出詞人杰出的藝術才華。
思索:
1.分析這首詞如何使物境與心境相互契合,從而使悲愁描寫步步深化。
2.你從本詞能體會到李清照作為女性作家的特有氣質嗎?
3、舉例比較分析“婉約”派和“豪放”派宋詞的不同特點。
《臨江仙》賞析:
上片首句“夜飲東坡醒復醉”,一開頭就點明白夜飲的地點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復醒,醒而復醉,當他回臨皋寓所時,自然很晚了?!皻w來仿佛三更”,“仿佛”二字,傳神地畫出了詞人醉眼朦朧的情態(tài)。
這開頭兩句,先一個“醒復醉”,再一個“仿佛”,就把他縱飲的豪興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了。接著,下面三句,寫詞人已到寓所、家門口停留下來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弊吖P至此,一個風神瀟灑的人物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京課改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6課《春秋五霸》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5.1《總體平均數(shù)與方差的估計》聽評課記錄2
- 蘇科版九年級數(shù)學聽評課記錄:第82講期中期末串講
- 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四課 揭開情緒的面紗 聽課評課記錄(2課時)
- 華東師大版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聽評課記錄《命題》
- 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全冊集體備課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新課標地理七年級上冊《1.1地球和地球儀》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2.7 正方形》聽評課記錄
- 2025年自動造型線合作協(xié)議書
- 華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3課《古代印度》聽課評課記錄
- 建筑與市政工程第三方質量安全巡查方案
- 成品移動公廁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版財務顧問保密與工作內(nèi)容協(xié)議3篇
- 2025-2030年中國干混砂漿行業(yè)運行狀況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5年度部隊食堂食材采購與質量追溯服務合同3篇
- 2025江蘇鹽城市交通投資建設控股集團限公司招聘19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新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集體備課
- 2024托管班二人合伙的協(xié)議書
- 《輸電線路金具識別》課件
- 基于PLC的豬場智能液態(tài)飼喂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
- 2023-2024學年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七年級(上)期末英語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