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東部分學校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1頁
湖北省鄂東部分學校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2頁
湖北省鄂東部分學校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3頁
湖北省鄂東部分學校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4頁
湖北省鄂東部分學校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語文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史記》是史傳散文,《離騷》是抒情長詩,兩者文體不同,形式各別。魯迅先生能異中見同,一眼看出司馬遷的《史記》就是一篇“無韻之《離騷》”?!妒酚洝放c《離騷》確實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首先,《史記》所表現(xiàn)的審美理想與《離騷》一脈相承。司馬遷的審美觀有著明顯的尚奇傾向。尚奇的審美觀,使他對歷史上大量的奇人、奇事、奇功、奇計、奇言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從而影響到《史記》的取材和藝術風格。屈原的審美觀也有著好奇的傾向。且不說他的穿戴與眾不同,就是從《離騷》中所寫的以鷙鳥自比,以精玉為糧,驅策龍鳳,役使風云雷神等情節(jié)來看,已經(jīng)夠令人嘆奇不止了。這些只是外在表現(xiàn)的不同,就精神實質(zhì)而言,屈原與司馬遷都稱得上是悲劇詩人。他們的精神是相通的。屈原的《離騷》打上了艱巨斗爭的烙印,顯示出戰(zhàn)國后期楚國歷史上忠與奸、善與惡、美與丑相對抗、相斗爭的深刻過程,因而富于悲劇的崇高美;司馬遷的《史記》同樣打上了艱巨斗爭的烙印,顯示了中國上下三千年間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文明與野蠻相對抗、相迭代的深刻過程,因而也富于悲劇的崇高美。其次,《史記》深得《離騷》的情韻,具有濃郁的抒情性。司馬遷富于詩人氣質(zhì),感情特別豐富。他說:“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币馑际钦f:《離騷》是因情而生文的。他寫歷史,本不該夾帶過多的主觀感情,但由于受到《離強》的感染,他以詩人的氣質(zhì)寫史,于是使史文多帶詩的情韻。劉熙載說:“學《離騷》得其情者為太史公。”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史記》與《離騷》在情韻上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再次,《史記》從《離騷》中吸取了諷興當世的力量和反傳統(tǒng)思想的精神。司馬遷曾說:“作辭以諷諫,連類以爭義,《離騷》有之。”這一看法,說明他很推崇屈原諷諫、爭義的膽氣?!妒酚洝分杏邢喈斠徊糠之敶?。司馬遷以屈原為榜樣,不怕觸犯忌諱,大膽地諷興當世?!妒酚洝放c《離騷》神合韻諧的情況,不是偶然的。司馬遷所處的時代與屈原所處的時代雖然不同,但漢文化實際上是繼承楚文化而來的。李長之先生曾把漢朝的建立說成是“楚文化的勝利”,李澤厚先生認為,對漢代文化藝術影響最大的是“屈騷傳統(tǒng)”,這個見解十分深刻。(摘編自吳汝煜《“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試釋》)材料二:屈原是中國最早、最偉大的詩人。他“衣被詞人,非一代也”。一個人對后世文藝起了這么深遠的影響,確乎罕見。所以如此,正由于屈原的作品集中代表了一種根底深沉的文化體系。這就是充滿浪漫激情、保留著遠古傳統(tǒng)的南方神話——巫術的文化體系。儒家在北中國把遠古傳統(tǒng)和神話、巫術逐一理性化,把神人化,把奇異傳說化為君臣父子的世間秩序。例如“黃帝四面”(四面臉)被解釋為派四個大臣去“治四方”,黃帝活三百年說成是三百年的影響……如此等等。在被孔子刪定的《詩經(jīng)》中再也看不見這種“怪力亂神”的蹤跡。然而,這種蹤跡卻非?;顫姷乇4嬖谝郧瓰榇淼哪蠂幕?。王夫之解釋《九辯》時說:“辯,猶遍也。一闋謂之一遍。亦效夏啟九辯之名,紹古體為新裁??梢员恢芟遥湓~激宕淋漓,異于風雅,蓋楚聲也。后世賦體之興,皆祖于此?!边@段話也很重要,它點明了好幾個關鍵問題。第一,它指出楚辭是“紹古體”,并且“古”到夏初去了,足見源遠流長,其來有自,確乎是遠古社會的遺風延續(xù)和模擬。第二,它可以“被之管弦”,本是可歌可舞的。近人考證也都認為,像《九歌》等,很明顯是一種有關巫術禮儀的祭神歌舞和音樂。所以它是集體的活動而非個人的創(chuàng)作。第三,“其詞激宕淋漓,異于風雅”,亦即感情的抒發(fā)爽快淋漓,形象想象豐富奇異,還沒受到嚴格束縛,尚未承受儒家實踐理性的洗禮,從而不像所謂“詩教”之類有那么多的道德規(guī)范和理智約束。相反,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緒、無羈的想象在這里表現(xiàn)得更為自由和充分。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它是漢代賦體文學的祖宗。其實,漢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漢不可分。盡管在政治、經(jīng)濟、法律等制度方面,“漢承秦制”,劉漢王朝基本上是承襲了秦代體制。但是,在意識形態(tài)的某些方面,又特別是在文學藝術領域,漢卻依然保持了它的南楚故地的鄉(xiāng)土本色。漢起于楚地,劉邦、項羽的基本隊伍和核心成員大都來自楚國地區(qū)。項羽被圍,“四面皆楚歌”;劉邦衣錦還鄉(xiāng)唱《大風》;西漢宮廷中始終是楚聲作主導……都說明這一點。楚漢文化一脈相承,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都有其明顯的繼承性和連續(xù)性,而不同于先秦北國。楚漢浪漫主義是繼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與它相輔相成的中國古代又一偉大藝術傳統(tǒng)。它是主宰兩漢藝術的美學思潮。不抓住這一關鍵,很難真正闡明兩漢藝術的根本特征。(摘編自李澤厚《楚漢浪漫主義:屈騷傳統(tǒng)》)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司馬遷以《史記》記史,屈原以《離騷》抒情,兩人雖然精神追求相左,但是在審美觀上有著相同的尚奇傾向。B.因為受到了《離騷》抒情性的影響,所以《史記》從《離騷》中吸取了諷興當世的力量和反傳統(tǒng)思想的精神。C.儒家更強調(diào)理性和人倫秩序,較之以屈原為代表的南國文化,“怪力亂神”的蹤跡在儒家文化中難以尋見。D.楚辭是一種有關巫術禮儀的祭神歌舞和音樂,其源遠流長,風格自由狂放,是集體的活動而非個人的創(chuàng)作。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為了表現(xiàn)悲劇的崇高美,《離騷》《史記》的創(chuàng)作都側重展現(xiàn)善與惡的對抗斗爭。B.從《史記·酷吏列傳》批評漢武帝對人民的高壓政策可看出司馬遷的諷諫精神。C.楚辭不像“詩教”之類有那么多道德規(guī)范和約束,故楚辭的道德教化作用比較微弱。D.楚漢浪漫主義和先秦理性精神作為兩漢藝術的根本特征主宰了兩漢美學思潮。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班固認為,《離騷》“弘博深刻,為辭賦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華,則象其從容”。B.司馬遷《報任安書》:“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盋.朱熹:“《離騷》以靈修、美人目君,蓋托為男女之辭而寓意于君,非以是直指而名之也?!盌.屈原“變國風雅頌而為《離騷》”,司馬遷“易編年而為傳記”,均具有開創(chuàng)性。4.班級擬召開《屈原列傳》學習討論會,請你根據(jù)材料一,列出發(fā)言要點。5.錢鐘書《管錐編》:“《史記》于怪事、軼聞,未能妄除凈盡,如劉媼交龍、武安謝鬼?!闭埥Y合材料對這種現(xiàn)象進行分析?!敬鸢浮?.C2.B3.A4.①《屈原列傳》寫屈原以身殉國,顯示出悲劇的崇高美;②司馬遷借《屈原列傳》寓己悲憤,帶有詩的情韻,具有濃郁的抒情性;③《屈原列傳》記錄屈原忠君愛國事跡,表現(xiàn)出諷興當世的力量和反傳統(tǒng)的精神。5.①司馬遷的審美觀有著明顯的尚奇傾向,《史記》在取材時喜歡保留怪事軼聞;②楚漢文化一脈相承,楚辭多有奇異的浪漫想象,《史記》繼承了這種浪漫主義傳統(tǒng)。由《屈原列傳》可以看出《史記》的文化的烙印,體現(xiàn)出對楚文化的繼承?!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能力。A.“兩人雖然精神追求相左”曲解文意,據(jù)材料一“這些只是外在表現(xiàn)的不同,就精神實質(zhì)而言,屈原與司馬遷都稱得上是悲劇詩人。他們的精神是相通的”可知“他們的精神是相通的”;B.“因為受到了《離騷》抒情性的影響,所以《史記》從《離騷》中吸取了諷興當世的力量和反傳統(tǒng)思想的精神”強加因果,依據(jù)“《史記》深得《離騷》的情韻,具有濃郁的抒情性。司馬遷富于詩人氣質(zhì),感情特別豐富。……他寫歷史,本不該夾帶過多的主觀感情,但由于受到《離騷》的感染,他以詩人的氣質(zhì)寫史,于是使史文多帶詩的情韻?!会樢娧刂赋隽恕妒酚洝放c《離騷》在情韻上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史記》從《離騷》中吸取了諷興當世的力量和反傳統(tǒng)思想的精神?!抉R遷以屈原為榜樣,不怕觸犯忌諱,大膽地諷興當世”可知選項將原文的并列關系理解為因果關系;D.“楚辭是一種有關巫術禮儀的祭神歌舞和音樂……”張冠李戴,依據(jù)材料二“近人考證也都認為,像《九歌》等,很明顯是一種有關巫術禮儀的祭神歌舞和音樂。所以它是集體的活動而非個人的創(chuàng)作”可知,“一種有關巫術禮儀的祭神歌舞和音樂”“集體的活動而非個人的創(chuàng)作”是《九歌》等作品而非全部楚辭。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為了表現(xiàn)悲劇的崇高美,《離騷》《史記》的創(chuàng)作都側重展現(xiàn)善與惡的對抗斗爭”邏輯混亂,依據(jù)原文“屈原的《離騷》打上了艱巨斗爭的烙印,顯示出戰(zhàn)國后期楚國歷史上忠與奸、善與惡、美與丑相對抗、相斗爭的深刻過程,因而富于悲劇的崇高美;司馬遷的《史記》同樣打上了艱巨斗爭的烙印,顯示了中國上下三千年間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文明與野蠻相對抗、相迭代的深刻過程,因而也富于悲劇的崇高美”可知選項誤將“富于悲劇的崇高美”這一結果當作目的,“側重”也于文無據(jù);C.“故楚辭的道德教化作用比較微弱”推斷錯誤,依據(jù)原文“第三,……亦即感情的抒發(fā)爽快淋漓,形象想象豐富奇異,還沒受到嚴格束縛,尚未承受儒家實踐理性的洗禮,從而不像所謂‘詩教’之類有那么多的道德規(guī)范和理智約束。相反,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緒、無羈的想象在這里表現(xiàn)得更為自由和充分”可知,選項曲解文意;D.“楚漢浪漫主義和先秦理性精神作為兩漢藝術的根本特征主宰了兩漢美學思潮”推理不當,依據(jù)原文“楚漢浪漫主義是繼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與它相輔相成的中國古代又一偉大藝術傳統(tǒng)。它是主宰兩漢藝術的美學思潮。不抓住這一關鍵,很難真正闡明兩漢藝術的根本特征”可知,“它”指的是“楚漢浪漫主義”,不包含“先秦理性精神”。故選B。【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主要觀點是楚漢文化一脈相承,具有浪漫主義色彩。A.班固是東漢人,所以他所說的“后世”包括漢朝,能說明漢對楚文化的繼承;B.這是說《史記》的創(chuàng)作目標;C.闡述的是《離騷》對象征手法的運用;D.談的是《離騷》和《史記》各自具有開創(chuàng)性,沒有體現(xiàn)出繼承性。故選A。【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①依據(jù)原文“屈原的《離騷》打上了艱巨斗爭的烙印,顯示出戰(zhàn)國后期楚國歷史上忠與奸、善與惡、美與丑相對抗、相斗爭的深刻過程,因而富于悲劇的崇高美;司馬遷的《史記》同樣打上了艱巨斗爭的烙印,顯示了中國上下三千年間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文明與野蠻相對抗、相迭代的深刻過程,因而也富于悲劇的崇高美”可知《屈原列傳》寫屈原以身殉國,顯示出悲劇的崇高美,而《史記》繼承了這一文化,也富于悲劇的崇高美;②依據(jù)原文“《史記》深得《離騷》的情韻,具有濃郁的抒情性。司馬遷富于詩人氣質(zhì),感情特別豐富。……他寫歷史,本不該夾帶過多的主觀感情,但由于受到《離騷》的感染,他以詩人的氣質(zhì)寫史,于是使史文多帶詩的情韻。劉熙載說:‘學《離騷》得其情者為太史公?!会樢娧刂赋隽恕妒酚洝放c《離騷》在情韻上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可知司馬遷借《屈原列傳》寓己悲憤,以詩人的氣質(zhì)寫史,帶有詩的情韻,具有濃郁的抒情性;③依據(jù)原文“《史記》從《離騷》中吸取了諷興當世的力量和反傳統(tǒng)思想的精神?!f明他很推崇屈原諷諫、爭義的膽氣?!妒酚洝分杏邢喈斠徊糠之敶贰K抉R遷以屈原為榜樣,不怕觸犯忌諱,大膽地諷興當世”可知《屈原列傳》記錄屈原忠君愛國事跡,表現(xiàn)出諷興當世的力量和反傳統(tǒng)的精神?!?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運用文中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啊妒酚洝酚诠质?、軼聞,未能妄除凈盡,如劉媼交龍、武安謝鬼”是說《史記》中有怪事、軼聞的記載。①依據(jù)原文“司馬遷的審美觀有著明顯的尚奇傾向。尚奇的審美觀,使他對歷史上大量的奇人、奇事、奇功、奇計、奇言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從而影響到《史記》的取材和藝術風格”可知司馬遷的審美觀有著明顯的尚奇傾向,《史記》在取材時喜歡保留怪事軼聞;②依據(jù)原文“所以如此,正由于屈原的作品集中代表了一種根底深沉的文化體系。這就是充滿浪漫激情、保留著遠古傳統(tǒng)的南方神話——巫術的文化體系”“楚漢文化一脈相承,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都有其明顯的繼承性和連續(xù)性,而不同于先秦北國。楚漢浪漫主義是繼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與它相輔相成的中國古代又一偉大藝術傳統(tǒng)。它是主宰兩漢藝術的美學思潮”可知楚漢文化一脈相承,楚辭多有奇異的浪漫想象,《史記》繼承了這種浪漫主義傳統(tǒng)。由《屈原列傳》可以看出《史記》的文化的烙印,體現(xiàn)出對楚文化的繼承。(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蜘蛛陳然我發(fā)現(xiàn)城市是由高度組成的。城市就是由高度組成的密林。它們筆直陡峭,像刀刃一樣隨時準備對我進行襲擊。來到省城后的第二天,我就受到了這種襲擊。包工頭把我們帶到了七樓,說,今天,你們就從這里干起,一直干到十二層,你們的任務就完成了。我很高興,等包工頭一走,就急不可耐地奔向陽臺。我還從未站在城市的肩上看一個城市,以前總是在它腳下看。忽然我覺得有種尖銳的東西向我刺來,緊接著眼前一黑,如果不是我及時抓住了陽臺的扶沿,恐怕就摔下去了。我摸摸額角,并不覺得哪里不舒服,但睜開眼再往下看,暈眩又出現(xiàn)了。它像是一只大鳥,在空中張開翅膀,只等我靠近過來,便會猛地飛出啄我的眼。以前在鄉(xiāng)下,樓房最多不過三層,它襲擊不了我。我甚至三樓都沒有上過。而現(xiàn)在,我每天都在半空里,它隨時可以狠狠啄我。一見它,我就惡心得要吐。那一刻,我恨不得揪住自己的腦袋往墻上猛撞。我?guī)缀踅^望了。試想,一個對高度如此排斥的人,怎么在城里奮斗呢?但我向別人隱瞞了實情。我努力不去看樓下,這使我的姿勢有些僵硬,當僵硬的姿勢快要被某種必要的動作折斷的時候,為了解救自己的身體,我只好故意從梯架摔到了陽臺上。這不要緊。我揉揉摔疼的地方又爬了上去。我不能就這么被打倒。如果它是一種病,那我就做一個帶病做事的人好了。再說,難道我不會制服它,把它治好么?對,我就是要制服它。所以,當包工頭問誰愿意去粉刷外墻時,我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我想,如果我能做好這件事,其他就不在話下了。剛來省城時,我還納悶,心想幾十層高的樓房,那些玻璃是怎么裝上去的,外墻是怎么粉刷的?后來我看到幾個人在為一幢大樓洗玻璃,看到他們腰間系著粗壯的繩子,整個人懸在半空中,我緊張得呼吸不出來,心想要是繩子突然斷了怎么辦?如果要上廁所怎么辦?包工頭問我,你真的行嗎?包工頭的眼睛總是那么厲害,好像知道我隱藏了什么。但我還是堅決地點了點頭說,行。從鄉(xiāng)下出來時,我已經(jīng)下了決心,一定要賺很多錢,將來不說做大城市的人,至少也要做個縣城里的人?,F(xiàn)在做城里人不難,我已經(jīng)在為做一個城里人暗暗準備了,比如早上我不買肉包子,中午吃快餐,我也不要肥肉。我的身上綁著很多繩子,被放在屋頂?shù)臓恳龣C緩緩放了下去,從屋頂往下粉刷。那只停留在半空中的翅膀,忽地扇了過來,我完全被裹挾在翅膀的黑暗中。我閉著眼,奮力從那黑暗中掙脫出來,大口地嘔吐著。包工頭在上面喊,沒事吧?我扶著墻,擺了擺手,朝上面大聲喊道,沒事!返回樓頂或地面時,我趕緊去洗澡。我的褲子已經(jīng)濕了好幾次。但我還是咬著牙對自己說,沒事。有一次,還真有只鳥撞到了我身上。一只好像在城市里迷了路的小鳥。它先在我手上撞了一下,接著在我肩膀上撞了一下。我騰出手把它捉住,放在我口袋里。只有在口袋里,它才不會迷路。在高空看城市,覺得城市是漂浮的。風一吹來,整個城市都在晃動。下面的人如果不把臉揚起來,是看不到我的存在的。有一次,我仿佛聽到樓下有個小女孩在說,爸爸你看,上面那個人多像一只蜘蛛啊。爸爸為女兒的比喻能力而高興,說,對,他就是一只蜘蛛。這天,我大概停留在一幢大樓的十五層的地方,天色將晚,我正準備收工,忽然發(fā)現(xiàn)牽引機沒了動靜,緊接著樓下一片寂靜。酒店里的燈光沒有了,商場里的音響也沒有了,像是一艘大船駛到了沒有水的地方。沒有了燈光和音響的映襯,城市的一切顯得是那么粗糙和丑陋。很多人在叫,我也喊了起來??晌业穆曇魶]有人聽到。這時,那只已經(jīng)被我打敗的鳥重新從什么地方撲了出來,它重新把我裹挾到它黑暗的翅膀里面。第二天,我終于被人記起。包工頭在下面氣急敗壞地喊我的名字:你還活著嗎?我被緩緩放下來了。盤根錯節(jié)的繩子像一張網(wǎng),結結實實地把我套住了。有人把繩子砍斷。有人喊我的名字可我沒有反應。過了好半天,我才動了一下,又動了一下,然后真的像一只蜘蛛那樣慢慢爬了出來。此后,我就像蜘蛛一樣在大街上爬著。(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中的“我”為了實現(xiàn)理想隱瞞自身狀況高空作業(yè),不斷迫使自己挑戰(zhàn)極限,最終不幸成為了理想的奴隸。B.小說運用大量心理獨白揭示“我”隱秘的內(nèi)心想法,使讀者能夠更直接地理解“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C.小說描寫“我”高空作業(yè)時“身上綁著很多繩子”,形象地描繪出“我”飽受非人的束縛與壓迫,也為下文蜘蛛的出現(xiàn)埋下伏筆。D.“我”是來自鄉(xiāng)下的底層打工者,理想是成為城里人,最終卻異化為蜘蛛,這個故事凸顯出打工者在城市打拼的艱辛,以及城市艱難的生存環(huán)境。7.關于文中的“異化”情節(ji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我”因為意外在高樓滯留一夜后成為蜘蛛,突出了城市里人與人之間的漠不關心。B.“我”為了多賺錢不惜選擇難以勝任的工作,這也預示著后來“我”會在工作中“異化”。C.小女孩的爸爸告訴她“我”就是一只蜘蛛,是因為“我”早就處于一種“異化”的生存狀態(tài)。D.“我”最終變成蜘蛛,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表明了“我”的心酸與悲慘。8.本文的卡夫卡式結局富有隱喻效果,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9.有人評價本文“以意象為鏡面,來映照人的內(nèi)心世界”,請通過“鳥”這個意象加以賞析。【答案】6.C7.C8.①“盤根錯節(jié)的繩子像一張網(wǎng),結結實實地把我套住了”,形象地展現(xiàn)出“我”被發(fā)現(xiàn)時的窘境,傳神地隱喻了“我”被理想的枷鎖牢牢套住的現(xiàn)實;②結尾的兩個“爬”字飽含辛酸,隱喻“我”逐漸地適應了作為一只城市蜘蛛的角色,習慣了這種異化的生存狀態(tài);③最終“我”異化為蜘蛛的結局,更隱喻了打工者在城市打拼之艱辛與悲慘,令人同情,而這作為小說的主旨,發(fā)人深省。9.①作者以暗喻描寫了“我”站在高樓上向下看時的幻象:眩暈“像是一只大鳥,在空中張開翅膀,只等我靠近過來,便會猛地飛出啄我的眼”。一個“猛”字細膩傳神地刻畫了“我”對高空作業(yè)的恐懼。②作者寫“我”第一次粉刷外墻時,“那只停留在半空中的翅膀,忽地扇了過來,我完全被裹挾在翅膀的黑暗中”。通過描寫因恐懼而產(chǎn)生的幻象及嘔吐、流汗等情形,深刻、具體地刻畫出“我”在克服心理問題之時所經(jīng)歷的痛苦折磨,展現(xiàn)出“我”堅強的意志。③大鳥之于蜘蛛,正如恐懼之于“我”,可見恐高對“我”的巨大威脅,以至于此情此景之下“我”心神不定、搖搖欲墜,讀者也不禁捏一把汗、心驚膽寒?!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C.“飽受非人的束縛與壓迫”錯誤。粉刷外墻的工作本身就要求綁繩子,并不是“非人的”捆綁。小說描寫“我”高空作業(yè)時“身上綁著很多繩子”,表明的是工作的艱辛,該選項過度解讀。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jié)的作用的能力。C.“因為‘我’早就處于一種‘異化’的生存狀態(tài)”錯誤。根據(jù)原文“有一次,我仿佛聽到樓下有個小女孩在說,爸爸你看,上面那個人多像一只蜘蛛啊。爸爸為女兒的比喻能力而高興,說,對,他就是一只蜘蛛”,可知小女孩的爸爸告訴她“我”就是一只蜘蛛,是因為小女孩的比喻很形象很貼切。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小說結尾藝術效果的能力。由前文“從鄉(xiāng)下出來時,我已經(jīng)下了決心,一定要賺很多錢,將來不說做大城市的人,至少也要做個縣城里的人?,F(xiàn)在做城里人不難,我已經(jīng)在為做一個城里人暗暗準備了”可知,“我”為了實現(xiàn)理想隱瞞自身狀況高空作業(yè),被遺忘而被繩子捆綁并吊了一夜,“盤根錯節(jié)的繩子,像一張網(wǎng),結結實實地把我套住了”,形象地展現(xiàn)出“我”被發(fā)現(xiàn)時的窘境,其根源是“我”的理想,傳神地隱喻了“我”是被自己理想的枷鎖牢牢套住了;“真的像一只蜘蛛那樣慢慢爬了出來”,“我就像蜘蛛一樣在大街上爬著”,兩個“爬”字飽含辛酸,“我”為了實現(xiàn)理想真的像一只蜘蛛了,隱喻“我”逐漸地適應了作為一只城市蜘蛛的角色,習慣了這種異化的生存狀態(tài);“此后,我就像蜘蛛一樣在大街上爬著”,“我”的理想是成為城里人,最終卻異化為蜘蛛,這一結局更隱喻了打工者在城市打拼之艱辛與悲慘,令人同情,引人思考,農(nóng)民工想要提升層次是多么的不易,點明小說的主旨,發(fā)人深省。【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人物描寫手法的能力?!暗犻_眼再往下看,暈眩又出現(xiàn)了。它像是一只大鳥,在空中張開翅膀,只等我靠近過來,便會猛地飛出啄我的眼……而現(xiàn)在,我每天都在半空里,它隨時可以狠狠啄我。一見它,我就惡心得要吐”,作者以暗喻的手法描寫了“我”站在高樓上向下看時的恐懼幻象:眩暈“像是一只大鳥”,“會猛的飛出啄我的眼”。“猛”字是“我”的內(nèi)心想象,傳神細膩地刻畫了“我”對于高空作業(yè)的恐懼,暗示工作的危險性。作者寫“我”第一次粉刷外墻時“那只停留在半空中的翅膀,忽地扇了過來,我完全被裹挾在翅膀的黑暗中,我閉著眼,奮力從那黑暗中掙脫出來,大口地嘔吐著”?!巴耆还鼟对诔岚虻暮诎抵小笔且蚩謶侄a(chǎn)生的幻象,接著的嘔吐、流汗等動作,深刻具體地刻畫出“我”在克服心理問題之時所經(jīng)歷的痛苦折磨,雖然知道自己恐高,但還是在為實現(xiàn)理想全力堅持,展現(xiàn)出堅強的意志。大鳥就是恐懼的化身,而在工作中“我”異化成了蜘蛛,蜘蛛是絕對害怕大鳥的,一如“我”的恐高,喻示恐高對于“我”的巨大威脅,生動展示了高空中“我”心神不定、搖搖欲墜時內(nèi)心的恐懼和絕望,令讀者不禁為之捏一把汗、心驚膽寒。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漢用陳平計,間疏楚君臣,項羽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賜骸骨,歸卒伍?!蔽粗僚沓?,病重而死。蘇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不早爾?!比粍t當以何事去?增勸羽殺沛公,羽不聽,終以此失天下,當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殺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殺,猶有君人之度也。增曷為以此去哉?增之去,當于羽殺卿子冠軍時也。”羽之殺卿子冠軍也,是弒義帝之兆也。其弒義帝,則疑增之本也,豈必待陳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陳平雖智,安能間無疑之主哉?吾嘗論義帝,天下之賢主也。獨遣沛公入關,而不遣項羽;識卿子冠軍于稠人之中,而擢以為上將,不賢而能如是乎?羽既矯殺卿子冠軍義帝必不能堪非羽弒帝則帝殺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勸項梁立義帝,諸侯以此服從。中道而弒之,非增之意也。夫豈獨非其意,將必力爭而不聽也。不用其言,而殺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方羽殺卿子冠軍,增與羽比肩而事義帝,君臣之分未定也。為增計者,力能誅羽則誅之,不能則去之,豈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則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時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雖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項羽不亡。增亦人杰也哉?。ü?jié)選自蘇軾《范增論》有刪改)材料二:高祖曰:“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保ü?jié)選自《史記·高祖本紀》)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羽既矯A殺B卿子冠軍C義帝D必不能堪E非F羽弒帝G則H帝殺羽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賜骸骨”是古代大臣請求辭職歸家的婉詞,與致仕、致事、致政、休致等詞義相近。B.“所立”是名詞性短語,與“燕王吾所立”(《五代史伶官傳序》)的“所立”結構不同。C.“絕”指斷絕,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的“絕”詞義不同。D.“人杰”與現(xiàn)在所說的“人杰地靈”含義相同,材料二中具體是指張良、蕭何、韓信。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劉邦善于采納意見,他使用陳平之策致范增與項羽產(chǎn)生矛盾,范增大怒選擇離開項羽,在路上病亡。B.蘇軾將范增的命運與義帝的存亡聯(lián)系起來,認為項羽懷疑范增與此相關,而與陳平的計策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C.文中提到范增曾與項羽共事,是平級關系,后來卻成了君臣關系。蘇軾從這個角度分析認為范增見識淺陋。D.材料二中劉邦認為相比于項羽,他雖然自身才能有限,但他善于重用人才,因此項羽最終被他取代。13.把材料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不早爾。(2)識卿子冠軍于稠人之中,而擢以為上將,不賢而能如是乎?14.請結合材料一分析蘇軾認為范增是人杰的三個依據(jù)?!敬鸢浮?0.CEG11.B12.C13.(1)范增離去是好事,若不離去,項羽一定會殺他。只是遺憾他沒有早早離開而已。(2)(義帝)在眾多人中識別出有才華的卿子冠軍,并且提拔他做上將軍,如果不是賢明之君能做到這些嗎?14.①智謀角度:審時度勢,能提預測性意見,如鴻門宴建議殺劉邦。②忠義角度:恪守君臣之分,忠于義帝,如勸項梁擁立義帝。(或:蘇軾認為義帝是賢主,范增勸項梁擁立義帝,是忠臣。)③史實角度:范增離開項羽的歷史結果。(或:項羽的失敗與范增的離開有緊密關系。)【解析】【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項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殺死了卿子冠軍,義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項羽謀殺義帝,就是義帝殺了項羽?!坝鸺瘸C殺卿子冠軍”,主謂賓齊全,“羽”是主語,“殺”是謂語,“卿子冠軍”是賓語,前后斷開,即C處?!傲x帝必不能堪”,主謂結構,“義帝”是主語,“必不能堪”是謂語,其后斷開,即E處?!胺怯饛s帝”,“帝”作“弒”賓語,其后斷開,即G處。故在CEG三處斷開。【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識以及理解文言文一詞多義能力。A.正確。B.“結構不同”錯誤。結構相同,都是所字結構,表名詞性。句意:而殺死他所擁立之人。/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來的。C.正確。斷絕。/橫渡。句意:不斷絕運糧食的道路。/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卻可以橫渡江河。D.正確。句意: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杰。/人物俊杰,地方靈秀。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范增見識淺陋”錯誤。原文為“不以此時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陋指的是范增弄不清去、留的分寸,想依靠項羽而成就功名。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善”,好;“獨”,唯獨,只是;“恨”,遺憾。(2)“識卿子冠軍于稠人之中”,省略句,省略主語“義帝”,狀語后置句,應為“于稠人之中識卿子冠軍”;“稠”,多,密;“擢”,提拔?!?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增勸羽殺沛公,羽不聽,終以此失天下”可知,智謀角度:審時度勢,能提預測性意見,如鴻門宴建議殺劉邦。由“增始勸項梁立義帝,諸侯以此服從。中道而弒之,非增之意也”可知,忠義角度恪守君臣之分,忠于義帝,如勸項梁擁立義帝。(或:蘇軾認為義帝是賢主,范增勸項梁擁立義帝,是忠臣。)由“增不去,項羽不亡。增亦人杰也哉!”可知,史實角度:范增離開項羽的歷史結果。(或:項羽的失敗與范增的離開有緊密關系。)參考譯文:材料一:劉邦采用了陳平的計策,離間疏遠楚國君臣。項羽懷疑范增和漢國私下勾結,漸漸剝奪他的權力。范增大怒,說:“天下大事已經(jīng)大致確定了,君王自己處理吧。希望能讓我告老還鄉(xiāng)?!被剜l(xiāng)時,還沒到彭城,就因疾病而死。蘇子說:“范增離去是好事,若不離去,項羽一定會殺他。只是遺憾他沒有早早離開而已。”既如此,那么范增應當在什么時候離開呢?當初范增勸項羽殺沛公,項羽不聽;終因此而失去天下;應當在此時離去嗎?回答說:“不。范增想要殺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職責。項羽不殺劉邦,還顯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在此時離去呢?范增離去,應當在項羽殺卿子冠軍的時候?!表椨饸⑶渥庸谲?,就是謀殺義帝的先兆。他殺義帝,就是懷疑范增的根本,難道還要等到陳平出反間之計嗎?物品必定先腐爛了,然后才能生蛆蟲;人必定先有了懷疑之心,然后讒言才得以聽入。陳平雖說智慧過人,又怎么能夠離間沒有疑的君主呢?我曾經(jīng)評論義帝,稱他是天下的賢君。僅僅是(義帝)派遣沛公入關而不派遣項羽,在眾多人中識別出有才華的卿子冠軍,并且提拔他做上將軍,這兩件事情,如果不是賢明之君能做到這些嗎?項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殺死了卿子冠軍,義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項羽謀殺義帝,就是義帝殺了項羽,這用不著智者指點就可知道了。范增當初勸項梁擁立義帝,諸侯因此而服從。中途謀殺義帝,必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實豈但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力爭而卻沒有被接受。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殺死他所擁立之人,項羽懷疑范增,一定是從這時就開始了。在項羽殺卿子冠軍之時,項羽和范增并肩侍奉義帝,還沒有確定君臣之身份。如果替范增考慮,有能力誅殺項羽就殺了他,不能殺他就離開他,豈不是毅然決然的男子漢嗎?范增年齡已經(jīng)七十歲,意見相合就留下來,意見不合就離開他,不在這個時候弄清去、留的分寸,卻想依靠項羽而成就功名,淺陋?。〖词惯@樣,范增還是被漢高祖所畏懼;范增不離去,項羽就不會滅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呀!材料二:漢高祖劉邦說:“在大帳內(nèi)出謀劃策,在千里以外決一勝負,我不如張良。平定國家,安撫百姓,供給軍餉,不斷絕運糧食的道路,我不如蕭何。聯(lián)合眾多的士兵,只要打仗一定勝利,只要攻城一定取得(勝利),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夠任用他們,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項羽有一位范增而不任用他,這就是他被我取代的原因呀?!保ǘ┕糯姼栝喿x(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鷓鴣天賀鑄重過閶門①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②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③。舊棲新垅④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注]①閶門:蘇州城西門,此處代指蘇州。②梧桐半死:一說此桐為連理枝,其中一枝已亡,一枝猶在,斫以制琴,聲音為天下之至悲,這里用來比擬喪偶之痛。③此二句取典于漢樂府喪歌《薤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薤,植物名。④垅:墳墓。15.下列對這兩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鷓鴣天》一詞,“同來何事不同歸”劈頭一問,看似無理,卻極有情,道出了詞人失去妻子后強烈的悲苦之情。B.《鷓鴣天》下片,運用對比手法,“露初晞”與“新垅”形成鮮明對比,更讓詞人產(chǎn)生“物是人非”的悲嘆。C.蘇軾將“不思量”與“自難忘”并舉,利用這兩組看似矛盾的心態(tài)之間的張力,真實而深刻地表達了對亡妻的思念。D.蘇軾以“塵滿面,鬢如霜”寥寥數(shù)字,生動傳神地刻畫了詞人的外部形象,在悼亡之中還帶有歲月滄桑的慨嘆。16.兩首詞中畫橫線的句子可謂“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典范。請在兩句中任選其一進行賞析?!敬鸢浮?5.B16.示例一:“原上草,露初晞”,是對亡妻墳前景物的描寫,通過比、興、用典的手法,表達了詞人對亡妻生命短暫的哀嘆,也表達出對亡妻的思念。示例二:“明月夜,短松岡”,是對亡妻墳前景象的描寫,詞人推己至人,設想此時亡妻一個人在凄冷幽獨的“明月”之夜的心境,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窘馕觥俊?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B.“‘露初晞’與‘新垅’形成鮮明對比”錯誤。應是“舊棲”“新垅”形成對比,用舊居和新墳對比,更顯物是人非之感。故選B。【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煉句的能力?!霸喜荩冻鯐劇?,是對亡妻墳前景物的描寫,寫到亡妻墳上草上的露珠剛剛曬干。運用漢樂府喪歌《薤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的典故,同時又運用了比的手法,用原草之露初晞暗指夫人的新歿。原草晞露又是荒郊墳場應有的景象,是為興,引出下文“舊棲新垅兩依依”。所以這一處景物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亡妻生命短暫的哀嘆,也表達出對妻子的思念?!懊髟乱?,短松岡”,是作者從夢境回到了現(xiàn)實,意思是料想你年年都為我柔腸寸斷,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岡上。作者推己至人,作者設想此時亡妻一個人在凄冷幽獨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謂用心良苦。在這里作者設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深沉的悼念之情。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表現(xiàn)屈原自動地遠離污濁,像蟬脫殼那樣擺脫污穢境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3年9月,第19屆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行。你可以用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中“____________”一句來夸贊杭州富庶的歷史,還可以用其中的“____________”一句來概括西湖的湖山之美。(3)古詩文中,“美人”既是美好的形象,又是寄寓美好理想表達個人情感的重要載體,頻頻出現(xiàn)在文人筆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竣?自疏濯淖污泥之中②.蟬蛻于濁穢③.錢塘自古繁華④.重湖疊??清嘉⑤.匪女之為美⑥.美人之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濯、淖、蛻、穢、??、嘉、匪、貽、渺。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中國文字是世界古文字中至今唯一不間斷地使用和發(fā)展的文字,漢字的藝術魅力,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在科技①的今天,更應守正創(chuàng)新,對書法文化資源進行多學科的交叉研究,系統(tǒng)梳理和探尋書法資源的當代價值。我們不僅要在學術領域取得有深度的研究成果,更要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推出讓群眾②的書法通識類讀物,并要注重新媒體的運用推廣,讓優(yōu)秀的書法文化資源在當代多元立體化地展現(xiàn)與傳播。一些書法文化資源豐厚的省份,可以③,利用好相關資源,推出特色文旅項目,在提升文旅經(jīng)濟效益的同時,進一步彰顯地域厚重的歷史文化形象。書法文創(chuàng)不應只局限于傳統(tǒng)的文房四寶相關產(chǎn)業(yè),應結合新形式和數(shù)字化思維,推出承載著中華文明符號的文化產(chǎn)品不斷問世,通過繼承、升華、轉化,精心提煉書法文化的經(jīng)典元素,賜予其新的時代內(nèi)涵和傳播載體,進一步增強書法文化的影響力,讓中國書法充分展現(xiàn)中國符號,傳播中華文明,彰顯中國精神。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中加點字詞有何表達效果?請簡要分析。20.文中第三段有四處語病,請指出并進行修改,不得改變原意?!敬鸢浮?8.①.日新月異②.喜聞樂見③.因地制宜19.“至今唯一不間斷”強調(diào)了在世界古文字中,只有中國文字是一直到今天仍然使用和發(fā)展的文字,而且從古代到今天,中國文字的使用和發(fā)展從未中斷。20.①“推出承載著中華文明符號的文化產(chǎn)品不斷問世”應改為“推出承載著中華文明符號的文化產(chǎn)品”或“讓承載著中華文明符號的文化產(chǎn)品不斷問世”;②“繼承、升華、轉化”應改為“繼承、轉化、升華”;③“賜予”應改為“賦予”④“傳播中華文明,彰顯中國精神”應改為“彰顯中國精神,傳播中華文明”【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處,此處修飾當今社會科技發(fā)展極快的特點,可用“日新月異”。日新月異:指發(fā)展、進步極快,不斷出現(xiàn)新事物、新氣象。②處,根據(jù)空前“群眾”和空后“書法通識類讀物”可知,此空是說應該推出讓群眾樂意看的書法通識類讀物,所以可以填“喜聞樂見”。喜聞樂見:喜歡聽、樂意看。③處,根據(jù)空后句“利用好相關資源,推出特色文旅項目”可知,此空是說各地要根據(jù)當?shù)氐木唧w情況,利用好相關資源,所以可填“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指根據(jù)各地的具體情況,采取行之適當?shù)拇胧!?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分析字詞表達效果的能力?!爸两瘛币馑际且恢钡浆F(xiàn)在;“唯一”意思是只有一個,獨一無二;“不間斷”意思是一直沒有中斷,連續(xù)的發(fā)生。這三個詞語連用說明中國文字是世界古文字中一直到現(xiàn)在僅有的一個沒有中斷使用和發(fā)展的文字,強調(diào)了中國文字歷史悠久,使用時間之長,價值之高,為后文說明“漢字的藝術魅力,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做了強有力的鋪墊,增強了表達效果?!?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三段四處語病如下:一、“推出承載著中華文明符號的文化產(chǎn)品不斷問世”“推出……”和“讓……不斷問世”雜糅,應改為“推出承載著中華文明符號的文化產(chǎn)品”或“讓承載著中華文明符號的文化產(chǎn)品不斷問世”;二、“繼承、升華、轉化”語序不當,應改為“繼承、轉化、升華”;三、“賜予”與“新的時代內(nèi)涵和傳播載體”搭配不當,應把“賜予”改為“賦予”;四、“傳播中華文明,彰顯中國精神”語序不當,應改為“彰顯中國精神,傳播中華文明”。(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一說到挫折教育,有些人總是認為,挫折教育就是讓孩子經(jīng)歷更多的挫折和苦難,這樣他們的承受能力就會提高,抗挫折能力也會隨著提高;還有人認為,挫折教育就是不夸獎孩子,即便他們?nèi)〉昧顺删?,也要對他們作出嚴厲的評價,提出更高的要求。殊不知,這樣的“挫折教育”,反而讓孩子的內(nèi)心更加脆弱,喪失信心。在面對挫折和困難的時候,不僅沒有抵抗能力,反而更容易逃避和失控。真正的挫折教育,是鼓勵,是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態(tài),是讓孩子從困難和挫折中,鍛煉出積極樂觀的品質(zh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_____________。在生活、工作上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若是我們消極逃避,或是垂頭喪氣、一蹶不振,那么孩子必然也不會堅強。相反的,_____________,想辦法解決,孩子自然也會從我們身上學到堅強的品質(zhì)。當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不妨將自己的故事講給孩子聽,與孩子一起討論自己的失敗,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會遭遇失敗。遭遇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敗打敗!讓孩子見證我們的反敗為勝,_____________。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2.請使用包含并列關系的復句簡述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敬鸢浮?1.(1)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2)若是我們積極面對(3)這才是一場生動的“挫折教育”22.挫折教育,不是通過孩子的更多挫折、苦難經(jīng)歷和對他們的嚴厲評價、更高要求來實現(xiàn)的,而是鼓勵孩子,幫助他們建立良好心態(tài),鍛煉出積極樂觀的品質(zhì)?!窘馕觥俊?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連貫之情境補寫的能力。(1)從后文“若是我們消極逃避……那么孩子必然也不會堅強……孩子自然也會從我們身上學到堅強的品質(zhì)”足見,該空要填寫的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教育,故可填寫“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等。(2)根據(jù)“相反的”可知,是與“消極逃避,或是垂頭喪氣、一蹶不振”相反,相對的當然是“積極面對”,故可填寫“若是我們積極面對”。(3)由于整個文段討論的是“挫折教育”,從第一段“真正的挫折教育,是鼓勵,是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態(tài)”可知,該空前文的“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會遭遇失敗。遭遇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敗打敗”正是幫孩子建立良好心態(tài)的方法,故而讓孩子見證“反敗為勝”才是更為生動、真實的“挫折教育”,故可填寫“這才是一場生動的‘挫折教育’”?!?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壓縮語段及選用句式的能力。第一段可分為兩層,第一層是介紹人們心中對挫折教育的誤解,“有些人總是認為,挫折教育就是讓孩子經(jīng)歷更多的挫折和苦難”“還有人認為,挫折教育就是不夸獎孩子……要對他們作出嚴厲的評價,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實際上“反而讓孩子的內(nèi)心更加脆弱,喪失信心……更容易逃避和失控”;可將之概括為,“挫折教育不是讓孩子經(jīng)歷更多挫折、苦難和對他們嚴厲批評、提出更高要求能達到的”。第二層是厘清真正的挫折教育內(nèi)涵,即“是鼓勵,是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態(tài),是讓孩子從困難和挫折中,鍛煉出積極樂觀的品質(zhì)”,可概括為“挫折教育是要鼓勵孩子,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心態(tài),鍛煉出積極樂觀的品質(zhì)”。要求用“并列關系”的句子,此處應采用“不是……而是”句式,將兩個壓縮后的語句整合成流暢通順的句子。四、寫作(60分)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