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4屆高三11月一輪總復習調研測試地理試題_第1頁
江西省2024屆高三11月一輪總復習調研測試地理試題_第2頁
江西省2024屆高三11月一輪總復習調研測試地理試題_第3頁
江西省2024屆高三11月一輪總復習調研測試地理試題_第4頁
江西省2024屆高三11月一輪總復習調研測試地理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

2024屆高三11月一輪總復習調研測試

地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

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

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21年起,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與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在福建開展古脊椎動物化石

調查工作,于2022年10月在政和某地層發(fā)現(xiàn)了一件保存近乎完整的恐龍化石。經(jīng)過近一

年的修友和分析研究,研究團隊認為這一新物種屬于鳥翼類,并將其命名為“奇異福建龍”,

這也是福建省內首次發(fā)現(xiàn)恐龍化石。圖甲為奇井福建龍和政和動物群生態(tài)復原圖,國乙為

該時期的聯(lián)合古陸分布(圖中☆為“奇異福比龍”所處位置)。據(jù)此完成1~3題。

圖甲圖乙

1.從古地中海變遷角度推測.圖乙時期到現(xiàn)在①所處大陸與“奇異福建龍”所處的大陸之間

的距離

A.逐漸變遠B.逐漸變近

C.先變近后變遠D.始終不變

2.活體“奇異福建龍”可能感知到的地理事項為

A.安第斯山脈形成B.人類活動頻繁

C.裸子植物極度興盛D.喜馬拉雅山形成

3.與現(xiàn)代相比,“奇異福建龍”生存時期

A.物種繁多B.海平面較低

C.冰川范圍較大D.氣候溫暖

地理第1頁(共6頁)

白露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5個節(jié)氣,憊為秋天的露水,通常在早上看到植物葉片上結

有露水。2023年9月8日是白露節(jié)氣。下圖為二十四節(jié)氣圖。據(jù)此完成4~6題。

4.在北京,與白露節(jié)氣觀測日出方位相同的節(jié)氣是

A.寒露B.清明C.驚蟄D.芒種

5.白露后一個月內,貴陽與南昌正午太陽高度差值

A.逐日變大B.逐日變小

C.一直不變D.不確定

6.“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是由于白露節(jié)氣后

A.植物落葉增加B.晴天日數(shù)減少

C.植物上露水增多D.冷鋒活動漸頻繁

GPACS是珠三角大氣成分觀測網(wǎng)絡的主站,也是中國氣溶膠遙感觀測網(wǎng)在珠三角區(qū)域

的代表站。該站位于珠三角腹地的廣州市番禺區(qū)南村鎮(zhèn)大鎮(zhèn)崗山山頂(海拔141m),耒樣

高度距地面8m,距廣州市中心直線距離大約23km,其觀測資料可代表珠江三角洲經(jīng)濟圈

大氣成分均勻混合的平均特征。下圖為該站觀測到的大氣CC>2濃度四季日變化特征統(tǒng)計:

據(jù)此完成7~9題。

470

45o

dE

/d43o1

送41o

O

。9

3O

O622

101214182024/-、

7.該站觀測資料能代表珠江三角洲經(jīng)濟圈大氣成分均勻混合的平均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①最新安裝②海拔較高

③位置優(yōu)越④多人協(xié)作

A.QXDB.②@c.③?D.①?

8.珠江三角洲經(jīng)濟圈四個季節(jié)的大氣CO?濃度最低值時

A.太陽輻射強B.大氣層結穩(wěn)定

C.植物光合作用微弱D.交通擁堵嚴重

地理笫2頁(共6頁)

9.與珠江三角洲經(jīng)濟圈大氣CO?濃度最強季節(jié)有關的天氣現(xiàn)象是

A.梅雨B.伏旱

C.回南天D.強臺風

冰川風指在積雪或冰川表面因空氣冷卻、密度增加,重力作用使氣流沿山坡表面下沉

形成的風。天山某山谷三面環(huán)峰,谷內冰川廣布,冰川風顯著,該山谷風場由大尺度天氣系

統(tǒng)、山谷風和冰川風組成,日均風速季節(jié)差異較大。下表示意該山谷一年四季風向頻率統(tǒng)

計資料。據(jù)此完成10~11迪。

季節(jié)偏南/%偏北/%偏東/%偏西/%

春50.912.722.114.3

及40.819.321.818.1

秋65.210.315.88.7

冬77.55.56.310.7

10.該山谷朝向

A.南B.北C.西D.東

11.該地冰川風對谷風影響最明顯的季節(jié)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普利特維采湖群(45。義15噸)位于克羅地亞西部山地峽谷中,湖區(qū)周圍山峰海拔多在

1000米左右,冬季多積甯覆蓋,因科納拉河在該處積水而形成湖泊群,湖泊間多瀑布,湖泊

邊壩和瀑布均由純凈的碳酸鹽鈣化而成。該湖泊群分為上、下兩組,上組位于白云石(一種

碳酸鹽類巖石)地層的山上,下組位于石灰?guī)r峽谷中。據(jù)此完成12-13題。

12.正常狀況下,上湖泊群內瀑布水量最豐富的季節(jié)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3.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普利特維采湖群落水及增加的坡可能原因是

A.流域擴大B.邊壩增高

C.降水增多1).蒸發(fā)減少

哈巴雪山位于城?西北三江井流處的高山峽谷區(qū),最高峰海拔5396米,最低江面海拔僅

為1550米。山勢上部較為平緩,下部則陡端壁立,是登山愛好者的入門級雪峰。哈巴雪山

自然保護區(qū)內自然環(huán)境垂直分并顯著,受人類活動影響小。下圖示意哈巴雪山自然保護區(qū)

土壤類型、年降水量和土層有機質含量的垂克分布“據(jù)此完成14~16題。

HhPI)笛3市(北

600國腐殖質層

闞淋溶層

5oo

□淀積層

4oo

3oo

2oo

—Oo

O口,

口一2Onf陰%

18008003150391943104700年

223.7

135.9高

56.2高

571.2079黃874.95

棕045.

紅棕灰

康城化

14.攀爬哈巴雪山過程中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觀是

A.河谷底部亞熱帶植被茂密B.河床地帶有風蝕亂石灘

C.山頂發(fā)育有刀刃狀山脊D.山頂發(fā)育有流水侵蝕陡崖

15.該自然保護區(qū)土壤有機質含量

A.隨溫度降低而減少B.隨降水班增多而增加

C.腐殖質層〉淀積層〉淋溶層D.受溫度和降水量的共同影響

16.灰化土有機質含量最高的原因有

①溫度較低,分解者活性弱②溫度較高,植被生長茂盛

③降水較多,枯落物累積多④降水較少,土壤有機質流失少

A.①@B.②@C.②?D.①@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兩相鄰水系溯源侵蝕能力的差異是河流襲奪的根本原因。長江中游的程江和注江是

上游相鄰的兩條河流,某研究團隊根據(jù)河流襲奪發(fā)生的水文和地質條件,對正發(fā)生溯源侵

蝕的程江和注江進行觀測和計算,以推測未來該地地貌的演化模式。下圖分別示意該區(qū)

域地質構造剖面和注江、程江水系分布。

因砂礫巖■鑫工隅泥質砂巖凝黑質臣灰?guī)r幽輟

N斷層回第四紀國白堊紀回石炭紀回泥盆紀

新老

地理第4頁(共6頁)

(1)說出圖巾方框內注江段和程江段的河谷形狀。(2分)

(2)分析注江比程江流經(jīng)地層巖性抗侵蝕能力弱的原因。(6分)

(3)推測若干年后注江會襲奪程江,請解釋依據(jù)。(6分)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斯里蘭卡位于印度洋北部,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jié)點之一。其西北部的

保克海峽平均水深僅2~3米,全年風浪較小,洋流流向季節(jié)變化顯著。周圍其他海域復

季和冬季風浪較大,對海運安全具有一定的影響。下圖為斯里蘭卡周邊海域示意圖0

(1)說明??撕{洋流流向隨季節(jié)變化的原因。(4分)

(2)分析??撕{全年風浪較小的原因。(6分)

(3)圖示海域在夏季停航頻次最南,說明理由。(4分)

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對流風暴中的冷性下沉氣流到達近地而,與低層暖濕空氣交匯形成的邊界就是陣

風鋒,是一種強對流災害性天氣“下圖為2016—2021年湖北陣風庫生成區(qū)域和移動方

向分布圖(箭頭起始和結束位義分別為陣風作的生成和消亡位置,箭頭方向為陣風鋒移

動方向,的夫數(shù)量代表出現(xiàn)次數(shù)。主要生成區(qū)域1、2、3、4、5分別為省外、鄂西北的

陽、鄂東北、江漢平原和鄂西南的宏昌附近)。

地理第5頁(共6頁)

110°E114°E

(1)說出陣風鋒過境時氣象要素的變化。(4分)

(2)歸納湖北陣風鋒生成頻率和移動方向的地區(qū)差異。(4分)

(3)指出湖北省容易出現(xiàn)陣風鋒的季節(jié),并說明原因。(4分)

2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先秦至兩漢時期,疫災重災區(qū)位于黃河中下游的地區(qū);魏晉南北朝時期,疫災重災

區(qū)向南遷移到江淮之間;陶唐五代至北宋時期,長江三角洲地區(qū)成為新的疫災重災區(qū);

南宋金元時期,長江三角洲地區(qū)、閩贛及鄂東地區(qū)、北京周邊地區(qū)為疫災重災區(qū)。下圖

示意公元前220年—1949年間中國疫災年數(shù)分布和疫災中心的變化。

疫災年數(shù)/年

S69143308364

段災重心變遷

便先秦至兩漢時期

⑥魏晉南北朝時期

①陷府五代時期

⑤宋元時期

?明時期

⑤清時期

?中華民國時期

。歷史時期

一重心灰遷軌跡

(1)指出古代疫災總體的空間差異及重心變化。(4分)

(2)研究發(fā)現(xiàn),夏季風強盛時期疫災發(fā)生后影響范圍小,試分析原因。(4分)

(3)歷史上有“大災之后必有大疫”的說法,以洪災為例,闡述其中的道理。(4分)

地理第6頁(共6頁)

2024屆高三11月一輪總復習調研測試

地理參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①所處大陸為非洲大陸,“奇異福建龍”所處的大陸為亞歐大陸。中生代是爬行動物的時代,尤其是恐龍,在

侏羅紀和白堊紀達到了大繁盛,在其中后期,一些爬行動物進化出羽毛,開始向鳥類發(fā)展。故圖乙時期“奇異福建

龍”所處時期為中生代,該時期由于板塊運動劇烈,聯(lián)合古陸開始解體,亞歐大陸與非洲大陸之間的距離逐漸縮短,

古地中海面積逐漸縮小。故從圖乙時期到現(xiàn)在①所處大陸與“奇異福建龍”所處的大陸之間的距離逐漸變近。

2.【答案】C

【解析】根據(jù)上題分析可知,活體”奇異福建龍”所處時期為中生代,該時期裸子植物極度興盛,C項正確;新生代

的第四紀出現(xiàn)了人類,安第斯山脈、喜馬拉雅山的形成均在新生代,A、B、D項錯誤。

3.【答案】D

[解析】中生代是成煤的重要時期,植物茂盛,故氣候比現(xiàn)代較溫暖,D項正確;中生代還沒有被子植物,物種較單

一,A項錯誤;氣候溫暖會導致冰川范圍縮小、海平面升高,B、C項錯誤。

4【答案】B

【解析】在北京,與白露節(jié)氣觀測口出方位相同的是和二至日對稱的節(jié)氣,即春分后第一個節(jié)氣與秋分前一個節(jié)

氣,晝夜長短相同,日出日落方位相同。

5.【答案】C

【解析】白露后一個月內,太陽直射點不斷向南移動,貴陽與南昌均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兩地正午太陽高度減少值

相同,正午太陽高度差值一直不變。

6.【答案】D

【解析】白露節(jié)氣后冷鋒活動逐漸增強,降溫幅度增加,會出現(xiàn)“?夜涼?夜”現(xiàn)象;植被落葉增加和植物上露水

增多是一夜涼一夜的結果,不是原因;白露后晴天會增加,且如果晴天減少會增強大氣逆輻射,使夜晚增溫。

7.【答案】B

【解析】能代表珠江三角洲經(jīng)濟圈大氣成分均勻混合的平均特征的數(shù)據(jù)需要長期的觀測才行,最新安裝測得短期

數(shù)據(jù)不能起到代表作用,①錯誤;根據(jù)材料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勢低平,該站位于珠三角腹地的山頂(海拔

141m),采樣高度距地面8m,其海拔高度較高、地理位置優(yōu)越,②③正確;題目問的是該觀測站為什么具有代表

性,與多人合作無關,④錯誤。故選B項。

8.【答案】A

【解析】據(jù)圖可知,珠江三角洲經(jīng)濟圈四個季節(jié)的大氣CO2濃度均為雙峰結構,其中最低值出現(xiàn)在13:00~15:00

時段,其原因主要是來自午間太陽輻射增強、大氣對流輸送增大以及植被的光合碳匯吸收作用的增強,A項正

確,B、C項錯誤;若交通擁堵嚴重,汽車排放的尾氣會加大CO2濃度,與材料不符J)項錯誤。

9.【答案】C

【解析】根據(jù)材料可知,珠江三角洲經(jīng)濟圈大氣CO?濃度最強季節(jié)為春季“梅雨是指每年公歷6月上旬至7月中

旬都會出現(xiàn)的持續(xù)天陰有雨的天氣現(xiàn)象,與春季無關,A項錯誤;伏旱是?種氣象災害,是發(fā)生在7月中旬至8

月中旬期間的干旱現(xiàn)象,與春季無關,B項錯誤;回南天主要出現(xiàn)在我國華南地區(qū),是一種天氣返潮現(xiàn)象。每年

的二三月份來自海上的暖濕氣流增強,而此時北方冷空氣仍然比較活躍,并頻繁南下,常出現(xiàn)冷暖快速轉換的現(xiàn)

象“在冷空氣走后,暖濕氣流迅速反攻,氣溫I可升,空氣濕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體表面遇到暖濕氣流后,容易產(chǎn)

生水珠。I可南天期間多靜穩(wěn)天氣條件使得大氣C0?局地累積,導致春季CO?濃度在一年中達到最高值〃C項正

確;強臺風常出現(xiàn)在夏季,D項錯誤。

10“答案】B

【解析】由表可知,該地主導風向為偏南風;該山谷大尺度天氣系統(tǒng)和山谷風都會有明顯季節(jié)變化,唯有冰川風

是因重力作用形成,風向相對穩(wěn)定,推測冰川風以偏南風為主,進而推測冰川位于氣象站的南方、山谷朝北。

地理第1頁(共2頁)

11.【答案】D

【解析】由資料可知,谷風應與冰川風方向相反;冬季南風頻率最高、北風頻率最低,推測冰川風對谷風影響最明

顯的季節(jié)是冬季。

12.【答案】A

【解析】湖泊群位于地中海北部,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炎熱干燥,瀑布水量較少;冬季受西風帶影響且多山

地,降雪多、積雪量大;春季氣溫回升,積雪大量融化,瀑布水量最豐富。

13.【答案】B

【解析】碳酸鹽鈣化形成的湖泊蓄水量多少取決于邊壩的高度,全球氣候變暖利于碳酸鹽的沉積,湖泊邊壩增

高,蓄水量增加。

14.【答案】C

【解析】哈巴雪山上覆積雪冰川,下有江水流過,位于三江并流地帶,河谷為干熱河谷,降水量小,因此河谷底部

植被類型為灌草叢帶,又由于山坡陡立,土壤瘠薄,故植被不可能茂密;山高谷深,河床主要受流水作用廣?般不

可能發(fā)育風蝕地貌;山頂有冰川,冰川作用會形成角峰、刃脊。

15.【答案】D

【解析】由圖可知,土壤有機質含量隨著海拔升高先升后降,灰化土有機質含吊最高,但其所在高度的溫度不是

最低、降水量也不是最多;不同土壤類型中腐殖質層有機質含量均最高,不同土壤類型淋溶層和淀積層有機質

含量的高低不同;與植被自然帶的垂直分布一樣,土壤有機質含量受溫度和降水量的共同影響

16.【答案】A

【解析】灰化土所在高度降水量較豐富,植被生長好,枯枝落葉多;溫度較低,影響細菌等微生物的活性,分解弱,

消耗少,故有機質累積量大。海拔更高的土壤類型,雖然降水量更大、分解作用更弱,但溫度過低,植被生長受

到限制;海拔更低的土壤類型,溫度較高,分解快,但降水少,影響植被生長。因此,灰化土有機質含量最高。

17?【答案】(1)注江:V形。(1分)

程江:U形。(1分)

(2)注江流經(jīng)地層砂礫巖顆粒粒徑較大;形成時間晚;壓實程度較差,成巖作用相對較弱。(或程江流經(jīng)地層白

云質灰?guī)r、長石石英砂巖巖性致密;形成時間早;壓實程度高,成巖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