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名校2024屆高三下學期聯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常州市名校2024屆高三下學期聯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常州市名校2024屆高三下學期聯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常州市名校2024屆高三下學期聯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常州市名校2024屆高三下學期聯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常州市名校2024屆高三下學期聯考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有學者認為:近代中國的“激進”其實是清政府的“極端”逼迫出來的?!c其呼吁民眾不要“激進變革”,不如吁請統治者不要“極端頑固”。可以佐證此觀點的是A.鴉片戰(zhàn)爭與太平天國 B.甲午戰(zhàn)爭與戊戌變法C.清末新政與辛亥革命 D.二次革命與護國運動2.1954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發(fā)表了《關于全國人口調查登記結果的公報》?!豆珗蟆饭剂说谝淮稳珖丝谄詹榈慕Y果:全國在1953年6月30日24時總人口為601,938,035人。當時首次進行大規(guī)模人口普查主要為A.恢復國民經濟提供參考數據 B.配合全國普選提供準確數據C.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據 D.規(guī)劃經濟發(fā)展提供準確依據3.1870年,清政府修改《大清律例》,規(guī)定:“內地奸民在洋行充當通事買辦,設計誘騙愚民,雇于洋人承工?!T拐已成,為首斬立決,為從絞立決”,“其華民情甘出口……仍準其立約”。這反映出A.誘騙華工出國成為列強侵華的主要手段B.清政府以華工出國來討好西方列強C.清政府已初步意識到維護主權的重要性D.中國律例的修訂具有半殖民地色彩4.1960年3月,法國總統戴高樂邀請?zhí)K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訪問法國,并在會談中提出“緩和、諒解、合作”的政策主張,同時呼吁西歐各國應該在經濟、技術、文化等方面同蘇聯交流和接觸。1964年1月法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法國采取這些外交活動主要是因為A.法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 B.資本主義陣營內部出現分歧C.國際社會主義力量的發(fā)展壯大 D.美蘇兩極對峙進入膠著狀態(tài)5.如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一次重要戰(zhàn)役示意圖。題中所列各項中屬于該戰(zhàn)役背景的有①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成立②德意軍隊進逼埃及亞歷山大和開羅③北非的戰(zhàn)略地位重要④蘇德戰(zhàn)場處于轉折之中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1922年,北京政府頒布施行了新學制。其中規(guī)定中等教育實行分科制和選科制,“初級中學施行普通教育,但得視地方需要,兼設各種職業(yè)科”;“高級中學分普通、農、工、商、師范、家事等科,但得斟酌地方情形,單設一科或兼設數科”。這種規(guī)定A.體現了人才教育與社會需求對接 B.構建了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C.提高了教育公平性與辦學積極性 D.兼顧了專業(yè)水平和文化素養(yǎng)7.1955年,毛主席曾評價河北遵化縣的王國藩社:“二十三戶貧農只有三條驢腿(驢的四分之一屬于社外成員),被人稱為‘窮棒子社’。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在三年時間內,‘從山上取來’了大批的生產資料,使得有些參觀的人感動得下淚?!边@一評價A.見證了農村人民公社的初創(chuàng)艱辛 B.推動了農業(yè)合作社運動高潮到來C.肯定了農民土地改革后的積極性 D.體現了中共八大的正確方針路線8.為避免唐末五代以來藩鎮(zhèn)割據、禁軍將領篡奪皇位的歷史教訓,宋朝推行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文官體制 D.行省制度9.下表是我國某時期的國際郵件資費表(部分),從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實的結論是A.改革開放前中國未與西方建交B.香港是中國與西歐交往的唯一橋梁C.捷克是中國通往西歐的交通樞紐D.蘇聯東歐在新中國外交史上曾有特殊地位10.1961年,東德政府修建柏林墻,阻隔東、西柏林之間的往來。柏林墻的正式名稱是反法西斯防衛(wèi)墻,其“反法西斯”的含義應指A.阻止歐洲一體化進程 B.抵制西方勢力的滲透C.防止法西斯殘余勢力的進攻 D.反對美蘇冷戰(zhàn)對峙11.觀察下圖,圖上標有①、②、③、④四個地點。據此判斷下列各項表述正確的是A.周公在②地輔政,“制禮作樂”B.北魏孝文帝從③地遷都到②地C.北宋和南宋的都城分別在①地和④地D.元朝的③地及周圍地區(qū)被稱為“腹里”12.如圖反映了中國近代史上的某一重大歷史事件,這一事件標志A.革命統一戰(zhàn)線局部破裂 B.北洋軍閥統治基本推翻C.國民革命運動徹底失敗 D.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勾結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1945年,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人們看到了核武器可怕的威力。20世紀60年代,隨著蘇聯和美國加緊進行核試驗,完善核武器,世界上反對核擴散的輿論日益強烈。美蘇為了保住他們的核優(yōu)勢,乘機推動簽訂關于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談判,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于1968年7月1日分別在華盛頓、莫斯科、倫敦開放簽字,當時有59個國家簽約加入。1970年3月5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正式生效,有效期25年。該條約的宗旨是防止核擴散,推動核裁軍和促進和平利用核能的國際合作。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規(guī)定,只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可以擁有核武器,同樣是主權國家,而其他的國家卻被剝奪了發(fā)展核武器的權利?!幾渣S莉娜《析(不擴散核武器條約)》(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簽訂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影響。14.(20分)中原經濟區(qū)地處中國中心地帶,在全國改革發(fā)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zhàn)略地位。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河南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涌現出了許多歷史文化名人。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表類別人物成就兩漢時期河南地區(qū)文化的特點天文學“當日之沖,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謂暗虛,在星則星微,遇月則月食”。醫(yī)學張仲景文學東漢文學家,精于天文數理,又善詩賦,代表作《胡笳十八拍》、《悲憤詩》。材料四河南地處中原,河流密布,形成了發(fā)達的水路交通,漢代以洛陽為中心還形成了發(fā)達的陸路交通,齊魯儒學、關中法家思想、楚老莊思想和舞樂文化都在中原匯萃?!洕陌l(fā)展使河南出現了不少富商大賈和擁有萬金的大地主,他們憑著雄厚的經濟實力踏入仕途,或建功立業(yè),或著書立說。西漢昭帝以后,韓延壽、黃霸任潁川太守,召信臣任南陽太守,都能興辦學校,廣推禮教,聘用賢良,懲貪除奸,改變了當地鄙樸的民風,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氣?!獎⑻椤对囄龊幽蠞h代學術文化繁榮的原因》(節(jié)選)(2)根據材料二概括漢代河南地區(qū)文化繁榮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材料五(3)圖1所示紀念塔是為紀念哪一事件而建?該事件給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提供了怎樣的經驗教訓?根據圖2并結合所學分析解放戰(zhàn)爭戰(zhàn)略反攻的方向為什么選擇中原地區(qū),有何歷史意義?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清朝統治者為了挽救統治危機而進行了新政,但仍沒有超出“中體西用”的范疇,最終失敗,促進了辛亥革命的爆發(fā),C正確;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fā)不是因為清統治者的極端頑固,而是因為階級矛盾的激化,故A錯誤;甲午戰(zhàn)爭與戊戌變法與“激進變革”、“極端頑固”不符,B錯誤;二次革命與護國運動發(fā)生于北洋軍閥統治時期,D與材料不符。2、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6月進行的首次進行大規(guī)模人口普查主要為接下來進行的一屆人大的召開和全國普選的進行提供準確的數據,B項正確;1952年底我國已經基本完成了國民經濟的恢復任務,A項錯誤;全國性的人口普查與制定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的政策無關,C項錯誤;當時的一五計劃的建設和改革工作已經展開,D項錯誤。3、D【解析】

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條約》規(guī)定,允許華工出國,材料中說明只要華工情愿出國,就允許訂立合同,這反映了中國律例的修訂具有半殖民地色彩,D正確;19世紀末列強侵華的主要手段是“資本輸出”,而不是“誘騙華工出國”,A錯誤;BC與材料不符,排除。4、A【解析】

20世紀60年代正處于冷戰(zhàn)時期,法國訪問蘇聯、主張歐洲聯合以及與中國建交,充分說明法國希望擺脫美國的控制,奉行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A正確;題干未體現資本主義陣營內部矛盾,如法國和美國的矛盾,排除B;法國是資本主義國家,其外交政策變化與國際社會主義力量的發(fā)展社大無關,排除C;材料主旨是法國外交政策,而非美蘇關系,排除D。5、D【解析】

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是反映的阿拉曼戰(zhàn)役,時間是1942年10-11月,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成立是1942年初,屬于阿拉曼戰(zhàn)役的背景,①正確;德意軍隊進逼埃及亞歷山大和開羅是阿拉曼戰(zhàn)役之前的北非軍事態(tài)勢,②正確;北非的戰(zhàn)略地位重要如果失守,法西斯軍隊就可能占領中東地區(qū),切斷盟國的石油供應,因此當時的盟軍和北非德意軍隊會在阿拉曼對峙,③正確;阿拉曼戰(zhàn)役進行的時候,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正在進行之中,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是蘇德戰(zhàn)場轉折的標志,④正確;故D選項正確;排除A、B、C選項。6、A【解析】

依據材料“得視地方需要,兼設各種職業(yè)科”“得斟酌地方情形,單設一科或兼設數科”來看,該規(guī)定體現了人才教育與社會需求相適應。A正確;中國尚未構建了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B排除;該規(guī)定與教育公平性沒有直接關系,C排除;材料未涉及文化素養(yǎng),D排除。故選A。7、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毛澤東對農業(yè)改造過程中農民的積極行為給予了肯定,這推動了農業(yè)合作社運動高潮到來,B正確;人民公社是1958年開始的,排除A;材料并不涉及土地改革,而是社會主義改造,排除C;中共八大召開于1956年,排除D。8、C【解析】

為了避免唐末五代以來藩鎮(zhèn)割據,禁軍將領篡奪皇位的歷史教訓,宋朝實行文官體制,防止武將篡權,故選C項;三公九卿制是秦朝中央官制,排除A項;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時出現的中央官制,排除B項;行省制度出現于元朝,排除D項。故選C。9、D【解析】

試題分析:從郵資表可以看出,此時段應是,社會主義正迎合資本主義陣營兩大陣營對峙(冷戰(zhàn))時期。70年代中美關系改善后,西方掀起與中國建交熱潮,故A項錯誤;從材料中可以看出,香港和捷克在歷史上都起到過溝通中國與西歐之間聯系的作用,所以B、C兩項說法都欠妥,因此不能選。蘇聯與東歐各國的郵費相比較西歐各國要低,說明蘇聯東歐在新中國外交史上曾有特殊地位,故本題應選擇D項考點:建國初期的外交成就點評:注意把相應的史實材料與建國初期的外交成就相結合來命題?!驹斀狻?0、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柏林墻是冷戰(zhàn)的象征,“反法西斯”反映的是抵制西方的滲透,B正確。11、D【解析】

元朝大都在今北京,其附近及周邊地區(qū)被稱為腹里,選項D正確;②在洛陽附近,而周公輔政是在鎬京,即今天西安一帶,排除A;北魏孝文帝從平城遷到洛陽,③為北京,排除B;北宋都城在開封,南宋都城在臨安,選項C排除。12、A【解析】

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表明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從民族資產階級右翼完全轉變?yōu)榇蟮刂鞔筚Y產階級的代表,從革命統一戰(zhàn)線中分裂出去,革命在部分地區(qū)遭到重大失敗,故A項正確;北洋軍閥統治基本推翻指的是北伐戰(zhàn)爭,排除B項;國民革命運動最終失敗的標志性事件是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排除C項;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勾結從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排除D項,故選A。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戰(zhàn)反核和平運動的高漲;美、蘇達成妥協;大多數國家達成共識;聯合國的推動。(2)影響: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對非核武器締約國存在一定的歧視;有利于減少核武器擴散,降低爆發(fā)核戰(zhàn)爭的危險;有助于維護世界和平?!窘馕觥?/p>

(1)原因:由材料“人們看到了核武器可怕的威力”可歸納為核武器危害巨大;由材料“世界上反對核擴散的輿論日益強烈”可歸納為世界反戰(zhàn)反核和平運動的高漲;由材料“美蘇為了保住他們的核優(yōu)勢……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可歸納為美、蘇達成妥協;由材料“當時有59個國家簽約加入”可知,其得益于大多數國家達成共識;結合所學可知,聯合國在維護和平的問題上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2)影響:由材料“只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可以擁有核武器,同樣是主權國家,而其他的國家卻被剝奪了發(fā)展核武器的權利”可知,這一條約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且對非核武器締約國存在一定的歧視;由材料“該條約的宗旨是防止核擴散,推動核裁軍和促進和平利用核能的國際合作”可知,這一條約有利于減少核武器擴散,降低爆發(fā)核戰(zhàn)爭的危險,有助于維護世界和平。14、(1)類別人物成就兩漢時期河南地區(qū)文化的特點天文學張衡“當日之沖,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謂暗虛,在星則星微,遇月則月食”。全面繁榮、世界領先醫(yī)學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是后世中醫(yī)的重要經典,后人稱其為“醫(yī)圣”。文學蔡文姬東漢文學家,精于天文數理,又善詩賦,代表作《胡笳十八拍》、《悲憤詩》。(2)地處中原、交通發(fā)達,文化交匯;經濟發(fā)展為文化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重視禮教,形成有利于文化發(fā)展的良好社會風氣。(3)二七罷工或京漢鐵路工人罷工。必須聯合其他階級,組成最廣泛的統一戰(zhàn)線;必須進行武裝斗爭。中原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敵人力量薄弱。打破了國民黨軍隊的中原防御體系,威脅其統治中心南京和武漢;是走向解放戰(zhàn)爭勝利的轉折點。【解析】

(1)填表一問,主要根據所學的基礎知識來補充即可,主要是天文、醫(yī)學、文學的成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