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檢測卷_第1頁
部編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檢測卷_第2頁
部編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檢測卷_第3頁
部編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檢測卷_第4頁
部編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檢測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部編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檢測卷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檢測卷

一、積累與運用(24分)

1.下列各組詞語書寫和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謫守(zhé)傴僂(lǚ)野蔌(sù)浩浩湯湯(tānɡ)

B.投箸(zhù)怒號(háo)毳衣(cuì)檣傾楫摧(qiáng)

C.陰翳(yì)沆碭(dàng)憂讒(chán)拏一小舟(lá)

D.綺戶(yǐ)薄暮(bó)宮闕què瓊樓玉宇(qióng)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錦鱗繁陰政通人和橫無際崖

B.皓月岐路朝暉夕陰心曠神怡

C.波瀾蒼顏泉香酒洌觥籌交觸

D.林霏嬋娟靜影沉壁波瀾不驚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B.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C.屬予作文以記之

D.玉盤珍羞直萬錢

4.下列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當?shù)囊豁検牵ǎ?/p>

A.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B.一童子/燒酒/爐正沸

C.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D.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5.下列文學常識表述無誤的一項是()

A.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謚號文正,有《范文正公集》傳世,《岳陽樓記》是他的名篇。他和歐陽修、蘇軾都屬于“唐宋八大家”。

B.“謫守”是指因罪貶官流放,出任外官;“遷客”指被降職到外地的官員;“騷人”得名于《離騷》,稱屈原或《楚辭》的,后來泛指文人。

C.蘇軾,字子由,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

D.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近體詩又分為律詩和絕句。李白的《行路難》(其一)是一首古體詩;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一首律詩,共八句,兩句為一聯(lián),這四聯(lián)依次是首聯(lián)、頸聯(lián)、頷聯(lián)和尾聯(lián)。

6.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必定從心里愿意尊重別人,也善于尊重別人。

B.讀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內(nèi)容,走進了詩人心靈,才能讀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C.我們不能把課堂上的認真聽講、合作交流作為衡量一個學生品德好壞的標準。

D.《中華文明之美》致力于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自開播以來深受觀眾喜愛的原因是其新穎的內(nèi)容和多樣的形式造成的。

7.下列句子排列順序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①中國人深知“獨行快,眾行遠”的道理。

②立己達人,兼善天下

③歷史已經(jīng)證明,并將繼續(xù)證明,“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將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帶來更加進步和繁榮的中國和世界”。

④中國人歷來重信踐諾,與中國打交道,只會收獲合作共贏的友誼與實實在在的利益

⑤中國愿意和其他國家分享發(fā)展機遇,也歡迎別國搭乘中國發(fā)展的列車。

A.③①④②⑤B.②①⑤④③C.③②①④⑤D.②④①⑤③

8.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謫,封建王朝官吏降職或遠調(diào)。如“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職到岳州做知州。

B.《岳陽樓記》《醉翁亭記》這兩篇名文的分別是范仲淹、柳宗元,他們都是宋代文學家。

C.《湖心亭看雪》選自《陶庵夢憶》,是張岱,他是明末清初文學家。

D.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一生寫詩很多,人稱“詩仙”,《行路難》和《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都是他的作品。

二、名著導讀(6分)

9.艾青,原名,號,浙江金華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

10.艾青第一次用“艾青”這一筆名發(fā)表的長詩是《》。

11.艾青的長詩《向太陽》《》,借歌頌太陽、索求火把,表述了驅(qū)逐黑暗、堅持斗爭、爭取勝利的美好愿望,詩人也因此被稱為“”的歌手。

1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艾青作品的一項是()

A.《光的贊歌》B.《黎明的通知》

C.《礁石與燈標》D.《魚化石》

三、詩詞默寫填上空(12分)

13.默寫

(1)露從今夜白,。(杜甫《月夜憶舍弟》)

(2),湘水無情吊豈知?(《長沙過賈誼宅》)

(3)《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中寫獲罪之快的是:,。

(4)溫庭筠《商山早行》中“,”寫詩人因思入夢,眼前的“客行”與心中的“故鄉(xiāng)”交織疊加,虛實相映,意蘊豐富。

(5)李白的《行路難(其一)》中寫?zhàn)T別的飯食價值不菲而心中煩悶難以下咽的句子是:,。,。

(6)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比喻自然和社會發(fā)展中,沒落的事物終被新事物所代替的詩句是,。

四、閱讀古詩,回答問題。(16分)

詩歌鑒賞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4.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這首古詩主要抒發(fā)了詩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憤激之情,但詩人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

B.詩歌以敘事開篇,第一、二句營造了歡樂的宴飲氣氛;三、四句急轉(zhuǎn)直下,“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寫出了詩人內(nèi)心的抑郁和苦悶。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滿山”比喻仕途的艱難,形象化的語言中蘊含無限的失意;第七、八句詩人巧用呂尚和伊尹的典故,進一步抒發(fā)了政治失意的悲憤之情。

D.“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詩人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總有一天會乘長風破萬里浪,沖開險阻,到達理想彼岸,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抱負。

15.詩歌用“”和“”作喻,說明詩人的仕途之路受到阻塞,其濟世安民的理想無法實現(xiàn)。

1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常用作畢業(yè)贈言,請說說理由。

閱讀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7.下列關(guān)于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首聯(lián)中,概括敘寫自己被貶多年的遭遇:“凄涼地”一詞飽含無限艱辛,“棄置身”言明自己被放逐。尾聯(lián)點明酬答之意,回應首聯(lián),扣住詩題,既有對友人的感謝之情,也表述了共勉之意。

B.頷聯(lián)中,使用了“聞笛賦”“爛柯人”兩個典故,寫出了自己遭貶歸來之后的感慨:物是人非,恍若隔世。

C.“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聯(lián)中“沉舟”與“病樹”形成對比,“千帆”與“萬木”形成對比。這一千古名句體現(xiàn)了詩人樂觀的精神,蘊含著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的哲理。

D.全詩感情真摯,沉郁中見豪氣,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

18.這是一首酬答贈言詩,是劉禹錫和(填姓名)揚州相會時所作。

19.頸聯(lián)“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為人所稱贊。試分別從詩人的思想感情和蘊含的哲理兩個角度,說一說你的理解。

五、文言文閱讀(36分)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

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

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

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

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2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前人之述備矣()

薄暮冥冥()

去國懷鄉(xiāng)()

21.翻譯下列句子。

①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22.文章三、四兩段文字都是先寫景,后寫遷客騷人觸景而生的情。寫遷客騷人悲喜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23.《岳陽樓記》千古傳唱,主要源于文中閃耀的思想光芒。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談你對文中思想感情的理解。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題目。

(甲)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選自《醉翁亭記》)

(乙)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選自《岳陽樓記》)

24.解釋下面加點字的意思。

陰翳:

太守謂誰: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然則何時而樂耶:

25.翻譯下列句子。

①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6.“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滕子京也有這樣的胸襟嗎?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明理由。

27.請說說歐陽修《醉翁亭記》“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中的“樂”與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中的“樂”的相同點,以及這種思想在當今社會的積極意義。

六、作文(60分)

28.作文

①請以“面對考驗”為題目作文。

②請以“我的青春里有▲”為題,寫一篇文章。

把題目補充完整,可以寫你的經(jīng)歷,也可以寫你的感悟、認識;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進行寫作(詩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不要套作,不得抄襲;考慮到內(nèi)容的充實,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解析解答部分

1.B

常用易錯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A浩浩湯湯(shānɡ);B無誤;C拏一小舟(ná);D綺戶(qǐ)。

故解析為:B

本題既考查字音也考查字形。辨析字形,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字形的識記和積累,特別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時的積累,也要聯(lián)系詞語的意思。而辨析字音則要結(jié)合平時課文中所學詞語來辨析字音,要結(jié)合漢字的拼寫規(guī)則來掌握字的讀音,對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聲字要能準確辨析。

2.C

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A橫無際崖——橫無際涯;B岐路——歧路;C無誤;D靜影沉壁——靜影沉璧。

故解析為:C

本題考查辨析字形。寫錯的原因是由于習慣性誤寫、多音字誤寫和形近字誤寫等。學習和復習時可以進行適當分類整理。同時適當做一些強化訓練,以便查缺補漏。

3.B

通假字

A“具”通“俱”;C“屬”通“囑”;D“羞”通“饈”。

故解析為:B

本題考查對通假字的識記能力。一般來說通假字都會在課下解釋中特別指出來,平時學習時要對這些通假字進行積累,這個通假字通那一個字,是什么意思都要熟記,這樣答題就非常簡單了。

4.C

文言文斷句

C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大雪接連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無,連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昂小焙汀叭?鳥聲/俱絕”分別是主語和謂語,謂語由主謂短語充當,“人鳥聲”“俱絕”分別是主語和謂語,根據(jù)主謂之間停頓的原則,可以看出這句話的停頓節(jié)奏為:湖中/人鳥聲/俱絕”。

故解析為:C

此題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頓。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頓大概有句首發(fā)語詞、關(guān)聯(lián)詞語后面要有停頓;根據(jù)語言順序來處理停頓,即主謂之間應停頓,動賓之間應停頓;利用對文意的理解來確定停頓等幾種常用的技巧。

5.B

詩歌文學常識;稱謂;作家作品

A.范仲淹不屬于“唐宋八大家”。C蘇軾,號子瞻。D律詩兩句為一聯(lián),這四聯(lián)依次是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

故解析為:B

本題考查文學和文化常識的積累能力。文學常識包括各種常見文體、作家作品、史書體例等。文化常識包括傳統(tǒng)文化中人物稱謂、作品命名、古代官職、文化典籍等相關(guān)知識。這些常識知識量大,頭緒繁多,學生要按照一定的線索多看多記。解題時需細心對比,防止張冠李戴,時代混淆等。

6.A

語序不當;句式雜糅;前后不一致

B語序顛倒,“走進了詩人心靈”應放在最后。C前后不一致,前面“不能”是否定句,只是一個方面,后面“好壞”是兩個方面。D句式雜糅,“自開播以來深受觀眾喜愛的原因是其新穎的內(nèi)容和多樣的形式造成的”把“自開播以來深受觀眾喜愛的原因是其新穎的內(nèi)容和多樣的形式”和“自開播以來深受觀眾喜愛是其新穎的內(nèi)容和多樣的形式造成的”兩個句式雜糅在一起。選擇其中一個句式即可。

故解析為:A

本題考查病句辨析。答題時應注意,辨析語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語感審讀法,筋脈梳理法。所謂筋脈梳理法,就是劃分句子成分法,即運用語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審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當或殘缺等錯誤,再清理句子枝葉,仔細審查修飾成分內(nèi)部是否有毛病以及與中心語的搭配是否得當。

7.B

句子排序

通讀各句,可以看出,②以簡短的句子說明了一個事理,引領(lǐng)了全段,是第一句;①由普遍道理,具體到“中國人”,此句與上句銜接緊密,第二句;⑤是對上一句的進一步闡釋,是第三句;④與上一句圍繞著一個中心意思講述,是第四句;③結(jié)合句意理解,此句為總結(jié)句,是末句。由上分析,可排序為:②①⑤④③。

故解析為:B

本題主要考查連貫句子的能力和邏輯能力。做這樣的題,既要考慮到所給的多個句子之間的內(nèi)容及邏輯聯(lián)系,又必須結(jié)合已經(jīng)給出的語言環(huán)境。具體方法是①找中心句,一個語段,一般都是圍繞這一個中心來安排的;②梳理思路,總體上看,句子之間有相并關(guān)系,相承關(guān)系和相屬關(guān)系,從局部看:有承接、解說、對比、遞進、因果、轉(zhuǎn)折等關(guān)系等;③抓關(guān)鍵詞,調(diào)整句子的順序還可借助“首先”“其次”“換句話說等。

8.B

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記;稱謂;作家作品

B《醉翁亭記》的是歐陽修,柳宗元是唐代文學家。

故解析為:B

本題考查文學和文化常識的積累。文學常識包括各種常見文體、作家作品、史書體例等。文化常識包括傳統(tǒng)文化中人物稱謂、作品命名、古代官職、文化典籍等相關(guān)知識。這些常識知識量大,頭緒繁多,學生要按照一定的線索多看多記。解題時需細心對比,防止張冠李戴,時代混淆等。

9.蔣正涵;海澄

作家作品;《艾青詩選》

艾青原名蔣正涵,字養(yǎng)源,號海澄,曾用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華,當代文學家、詩人。1928年中學畢業(yè)后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shù)院。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shù)家聯(lián)盟。1933年第一次用筆名發(fā)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大堰河》。艾青被認為是中國現(xiàn)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詩選》。

故解析為:蔣正涵;海澄

本題考查對作家作品的識記。解答此類題,關(guān)鍵在于平時的識記與積累。這類題的判斷點是:的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作品的名稱、體裁、出處、人物、內(nèi)容(情節(jié))、主題、風格、流派等。

10.大堰河——我的保姆

作家作品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現(xiàn)代詩人艾青于1933年1月14日寫的一首詩,被選入人教版語文課本。全詩分為四部分。通過對自己的乳母的回憶與追思,抒發(fā)了對貧苦農(nóng)婦大堰河的懷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贊美之情,從而激發(fā)人們對舊舊中國廣大勞動婦女悲慘命運的同情,對這"不公道的世界"的強烈仇恨。

故解析為:大堰河——我的保姆

本題考查對文學常識的積累。本題涉及中國古代和當代作家作品,既要注意積累表面的知識,如、背景、寫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節(jié)等,又要知道一些細節(jié),做到積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

11.火把;太陽與火把

作家作品;《艾青詩選》

艾青的詩歌《火把》寫于1940年5月初,是他的10多部敘事長詩中,最為優(yōu)秀、最有影響的一部。艾青被稱“太陽與火把”的歌手,他常用“太陽”表述對光明、自由、勝利的不懈追求。

故解析為:火把;太陽與火把

本題考查對名著常識的積累。一般考查經(jīng)典篇目的出處及重要作家的資料和作品有關(guān)內(nèi)容。解答這類題目關(guān)鍵以課本的解釋為主,注意平時的積累。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這些篇目做一個系統(tǒng)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國籍編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處、、文章內(nèi)容要點以及相關(guān)的資料等。

12.C

作家作品

C《礁石與燈標》是詩人舒婷的作品,不是艾青的作品。

故解析為:C

本題考查對文學常識的積累能力,文學常識主要是考查考生對課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內(nèi)容、作品人物的識記情況和相關(guān)文體知識的識記情況。平時要以課文為依托作相應的知識積累。

13.(1)月是故鄉(xiāng)明

(2)漢文有道恩猶薄

(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4)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5)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6)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一般性默寫;理解性默寫

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nèi)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nèi)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钡茸衷~容易寫錯。

故解析為:月是故鄉(xiāng)明;漢文有道恩猶??;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此題考查詩文的背誦、理解與默寫能力。要學生在平時的學習時,要循序漸進積累所學的應背誦并默寫的內(nèi)容,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內(nèi)容;其次是在記憶、積累的基礎(chǔ)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

14.C

15.冰塞川;雪滿山

16.此句用典,表述了樂觀進取、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意在告誡人們,即使處于低潮也不應該放棄理想、信念,只要堅持,機遇總會有的,理想一定會有實現(xiàn)的時候。

把握古詩詞曲的內(nèi)容;古詩詞曲的形象、語言及表述技巧賞析;古詩詞曲作品給人的啟示和道理

(1)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內(nèi)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題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要點,對詩歌的內(nèi)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進行分析概括。

(2)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答題時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礎(chǔ)上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然后再從中篩選出符合題意要求的解析即可。

(3)本題考查個性化閱讀能力?;卮饡r一定要聯(lián)系文本,感點要明確,感受要真切,表述要精當。同時還要聯(lián)系實際,聯(lián)系自身,要條理清晰,層次分明。

14.C“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痹娙嗽谛木趁H恢校鋈幌氲絻晌婚_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jīng)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

故解析為:C

15.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風雪早已封山。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黃河、雪擁太行。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種軟弱的性格,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著不甘消沉,而要繼續(xù)追求。

故解析為:冰塞川

雪滿山

16.長風破浪:比喻實現(xiàn)政治理想。宗愨少年時,叔父宗丙問他的志向,他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薄伴L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意思是相信乘風破浪的時機總會到來,到時定要揚起征帆,橫渡滄海!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能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這兩句話表現(xiàn)了李白樂觀進取、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據(jù)此分析答題即可。

故解析為:此句用典,表述了樂觀進取、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意在告誡人們,即使處于低潮也不應該放棄理想、信念,只要堅持,機遇總會有的,理想一定會有實現(xiàn)的時候。

17.C

18.白居易

19.思想感情:此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身經(jīng)危難,仍保持堅定的意志和積極樂觀的精神。(或雖身經(jīng)危難卻不消極氣餒,而是保持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堅強毅力。)哲理:這句話告訴人們,舊事物必將消逝,新事物必將發(fā)展起來,社會在前進,前景無限美好。

把握古詩詞曲的內(nèi)容;體味古詩詞曲的遣詞;古詩詞曲的形象、語言及表述技巧賞析

(1)本題考查對詩歌總體把握能力。解答此題,①是要熟讀并了解整首詩歌內(nèi)容,②是要理解重點詞語及詩句表述的意思,③是要能夠理解詩歌所表述的思想感情,④是要分析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和語言特點,⑤是要識記有關(guān)的文學常識等。答題時需在對這首詞總體把握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選項逐一比對。

(2)本題考查對文學常識的積累。本題涉及中國古代和當代作家作品,既要注意積累表面的知識,如、背景、寫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節(jié)等,又要知道一些細節(jié),做到積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

(3)本題考查理解文章關(guān)鍵語句的能力。答題時,首先必須理解文章內(nèi)容和主旨,然后再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不僅要理解表面意思,更重要的是分析其深層內(nèi)涵,文章中關(guān)鍵語句的深層內(nèi)涵要結(jié)合文章的主旨分析。

17.C“沉舟”與“病樹”形成對比,“千帆”與“萬木”形成對比”理解錯誤,“沉舟”與“千帆”形成對比,“病樹”與“萬木”形成對比。

故解析為:C

18.白居易,字樂天。題目中的“樂天”就是指白居易。

故解析為:白居易

19.白居易的贈詩中有“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這樣兩句,意思是說同輩的人都升遷了,只有你在荒涼的地方寂寞地虛度了年華,頗為劉禹錫抱不平。對此,劉禹錫在酬詩中寫道:“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眲⒂礤a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沉舟側(cè)畔,有千帆競發(fā);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他從白詩中翻出這二句,反而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xiàn)出豁達的襟懷。這兩句詩意又和白詩“命壓人頭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應,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詩高,意義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活,并沒有使他消沉頹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詩里所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猶滿天?!彼@棵病樹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為這兩句詩形象生動,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賦予它以新的意義,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故解析為:思想感情:此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身經(jīng)危難,仍保持堅定的意志和積極樂觀的精神。(或雖身經(jīng)危難卻不消極氣餒,而是保持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堅強毅力。)哲理:這句話告訴人們,舊事物必將消逝,新事物必將發(fā)展起來,社會在前進,前景無限美好。

20.特指官吏降職,外調(diào);完全;迫近;國都

21.①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

②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應當心系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guān)注國家安危。

22.與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對比?;蛲怀鲎约翰灰晕锵?,不以己悲。

23.圍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憂民憂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被卮鸺纯伞?/p>

歸納文言文內(nèi)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文言文翻譯;常用文言實詞;體會情感態(tài)度

(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要確定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不僅要靠平時的積累,還要在積累的基礎(chǔ)上掌握一些推斷詞義的方法。還要注意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等現(xiàn)象。

(2)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

(3)本題考查理解對比手法作用的能力。對比手法,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是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較,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運用這種手法,有利于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加強文章的藝術(shù)效果和感染力。

(4)此題考查對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理解所表述的情感,一是間接的從文中所描寫的景物特點上揣摩,理解的心境和情緒,二是抓住文中直接表述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結(jié)文章的寫作背景理解。

參考譯文: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規(guī)模,把唐代名家和當代人的詩賦刻在它上面。他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

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連接著遠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無邊無際,一天里陰晴多變,氣象千變?nèi)f化。這就是岳陽樓的壯麗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怒吼,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岳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

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與小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啊!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

唉!我曾經(jīng)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應當心系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guān)注國家安危。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大概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20.這幾句話的意思分別是:①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②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③傍晚天色昏暗。④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據(jù)此可知這幾個詞語的意思分別是:特指官吏降職,外調(diào);完全;迫近;國都。

故解析為:特指官吏降職,外調(diào);完全;迫近;國都

21.①越,到了,及;通,通順;和,和樂。廢,這里指荒廢的事業(yè)。具,通“俱”,全,皆。興,復興。②廟,宗廟。堂,殿堂。廟堂:指朝廷。進:在朝廷做官。之:定語后置的標志。是:這樣。退:不在朝廷做官。

故解析為:①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

②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應當心系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guān)注國家安危。

22.遷客騷人以物喜,以己悲,而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而非常推崇古仁人這種態(tài)度。通過對比,更突出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

故解析為:與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對比?;蛲怀鲎约翰灰晕锵玻灰约罕?。

23.這篇文章敘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過描繪岳陽樓的景色及遷客騷人登樓覽景后產(chǎn)生的不同感情,表述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據(jù)此分析答題意對即可。

故解析為:圍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憂民憂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被卮鸺纯?。

24.遮蓋;為,是;曾經(jīng);如此……那么

25.①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

②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

26.有?!罢ㄈ撕?,百廢具興”,體現(xiàn)了滕子京雖遭遇貶謫,卻沒有因此沉淪,而是積極理政,政績顯著,所以他做到了“不以己悲”。

27.相同點:兩篇散文都是借觸景生情來抒發(fā)自己的抱負和情懷,都表述了自己雖遭貶謫卻仍懷濟世安民、與民同樂的高尚情懷。他們這種不以自己的進退得失為念,而“與民同樂”思想對今天全面建設(shè)小康社會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我們只有心為民所系,關(guān)注民生才能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歸納文言文內(nèi)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啟發(fā)、思考、感悟等開放類型;文言文翻譯;常用文言實詞

(1)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時,應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據(jù)句子的翻譯推斷詞語的意思。課外文言文的詞語解釋既要充分調(diào)動知識積累,回憶該詞的常用義,還要結(jié)合上下文來判斷。

(2)本題考查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基本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

(3)本題考查對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概括能力。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需要在文章各個部分尋找關(guān)鍵的詞語,提取關(guān)鍵的信息來組織表述。

(4)①本題考查對思想感情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時,一定要認真通讀全文,理清行文思路,整體感知文本,在此基礎(chǔ)上,根據(jù)題中已有內(nèi)容,確定答題范圍,細讀相關(guān)語句,抓住體現(xiàn)思想感情的語句,進行分析概括即可。②)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這類試題實際就是要考查學生對選文內(nèi)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學生把閱讀與生活、閱讀與寫作、閱讀與學習方法、閱讀與創(chuàng)新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

參考譯文: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蔭,禽鳥在高處低處鳴叫,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

唉!我曾經(jīng)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應當心系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guān)注國家安危。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大概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24.這幾句話的意思分別是:①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蔭。②太守是誰呢?③我曾經(jīng)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④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據(jù)此可知這幾個詞語的意思分別是:遮蓋;為,是;曾經(jīng);如此……那么。

故解析為:遮蓋;為,是;曾經(jīng);如此……那么

25.①樂①其樂②: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樂①:意動用法,以…為樂。樂②:快樂。

②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指“古仁人”。而,順承。

故解析為:①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

②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

26.這篇文章是范仲淹在滕子京的委托下寫的,結(jié)合文章第一段“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可以看出滕子京被貶到巴陵郡之后,并沒有沉淪,而是積極從政,而且政績顯著,這說明他做到了“不以己悲”。

故解析為:有?!罢ㄈ撕?,百廢具興”,體現(xiàn)了滕子京雖遭遇貶謫,卻沒有因此沉淪,而是積極理政,政績顯著,所以他做到了“不以己悲”。

27.《岳陽樓記》通過描繪岳陽樓的景色及遷客騷人登樓覽景后產(chǎn)生的不同感情,表述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醉翁亭記》,全文貫穿一個“樂”字,其中則包含著比較復雜曲折的內(nèi)容。一則暗示出一個封建地方長官能“與民同樂”的情懷,一則在寄情山水背后隱藏著難言的苦衷。正當四十歲的盛年卻自號“醉翁”,而且經(jīng)常出游,加上他那“飲少輒醉”、“頹然乎其間”的種種表現(xiàn),都表明歐陽修是借山水之樂來排譴謫居生活的苦悶。醉在兩處: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與民同樂之中。據(jù)此分析可以得出第一問解析。據(jù)此再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分析概括其積極意義,言之有理即可。

故解析為:相同點:兩篇散文都是借觸景生情來抒發(fā)自己的抱負和情懷,都表述了自己雖遭貶謫卻仍懷濟世安民、與民同樂的高尚情懷。他們這種不以自己的進退得失為念,而“與民同樂”思想對今天全面建設(shè)小康社會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我們只有心為民所系,關(guān)注民生才能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8.略

全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

①這是一個命題作文,“考驗”意思是通過具體行動或艱險危急環(huán)境等來檢驗其是否堅定、忠誠或正確。這個作文題目只有四個字,我們可以運用發(fā)散思維對這個作文題目進行擴充,比如可以想一想誰面對考驗,可以是國家、民族、集體、個人等;以個人為例,可以是生活方面的,比如第一次離開家,對自己來說就是一次考驗;可以是學習方面的,比如近一段時間學習遇到了困難,總是聽不明白或?qū)W不會等;可以是交友方面的,比如自己的好朋友誤解自己等等。從國家層面來說,比如2022年的新冠疫情就是一次嚴峻的考驗,2008年的汶川地震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等。再想一想,面對這些考驗,我們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是積極應對,還是消極等待、回避,很顯然,我們應該積極應對。難么就可以想一想自己在面對考驗時是如何想的,如何做的,結(jié)果怎樣,從中獲得什么感悟和啟示等。寫作時最好從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出發(fā),寫自己感悟最深的人和事,這樣才能有感而發(fā)。

②這是一個半命題作文,題目可補充的范圍比較廣泛,比如“奮斗”“陪伴”“自信”“堅強”等詞語,總之,要補充積極上進的詞語,不要補充負面詞語,如果填上些消極、不健康的內(nèi)容,給半命題作文帶來了一些負面作用,自然也降低了作文的品位。如在橫線上填了“打麻將”、“抽煙”、“喝酒”等詞語,讓人瞠目結(jié)舌。甚為困惑。因此,寫作時不能憑一時的感情沖動,或是標新立異,填寫上一些消極、不健康的內(nèi)容,而應填寫積極向上,反映青少年時代風貌的健康內(nèi)容。也不要把題目擬得過大,難以寫出情真意切的佳作來。如果把題目補為《我的青春里有大自然》、《我的青春里有名著》,對于這樣大的題目,文章容易寫得空泛、籠統(tǒng)難以寫出真情實感。所以,在補題的時候盡量把題目具體化,貼近自己的生活實際。

①考查命題作文的寫作,關(guān)鍵是吃透題目的精髓,把握住中心詞,明確修飾限制詞。除了審題、立意和選材外,我們在文體的選擇上也要揚長避短。如果寫記敘文就要寫好情節(jié),寫出精彩的細節(jié);如果寫議論文就要觀點鮮明,真正做到“擺事實、講道理”。

②本題考查半命題作文的能力。半命題作文的補題是關(guān)鍵,可以說是決定作文成敗。補全題目常用方法:①避生就熟。在補題時,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角度。補題時,要將題目變?yōu)樽约核煜さ膬?nèi)容,從自己熟悉的內(nèi)容、擅長的體裁著手來寫。②化大為小。化大為小就是選擇一個比較小的切入點,從一個具體的角度切入題目。從而將一個相對比較“大”的題目縮小為一個比較“小”的題目。③補題時能運用修辭的要用上修辭,使文章題目更靈動,更有吸引力,同時也顯示出對語言的駕馭能力。

1/1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檢測卷

一、積累與運用(24分)

1.下列各組詞語書寫和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謫守(zhé)傴僂(lǚ)野蔌(sù)浩浩湯湯(tānɡ)

B.投箸(zhù)怒號(háo)毳衣(cuì)檣傾楫摧(qiáng)

C.陰翳(yì)沆碭(dàng)憂讒(chán)拏一小舟(lá)

D.綺戶(yǐ)薄暮(bó)宮闕què瓊樓玉宇(qióng)

B

常用易錯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A浩浩湯湯(shānɡ);B無誤;C拏一小舟(ná);D綺戶(qǐ)。

故解析為:B

本題既考查字音也考查字形。辨析字形,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字形的識記和積累,特別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時的積累,也要聯(lián)系詞語的意思。而辨析字音則要結(jié)合平時課文中所學詞語來辨析字音,要結(jié)合漢字的拼寫規(guī)則來掌握字的讀音,對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聲字要能準確辨析。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錦鱗繁陰政通人和橫無際崖

B.皓月岐路朝暉夕陰心曠神怡

C.波瀾蒼顏泉香酒洌觥籌交觸

D.林霏嬋娟靜影沉壁波瀾不驚

C

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A橫無際崖——橫無際涯;B岐路——歧路;C無誤;D靜影沉壁——靜影沉璧。

故解析為:C

本題考查辨析字形。寫錯的原因是由于習慣性誤寫、多音字誤寫和形近字誤寫等。學習和復習時可以進行適當分類整理。同時適當做一些強化訓練,以便查缺補漏。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B.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C.屬予作文以記之

D.玉盤珍羞直萬錢

B

通假字

A“具”通“俱”;C“屬”通“囑”;D“羞”通“饈”。

故解析為:B

本題考查對通假字的識記能力。一般來說通假字都會在課下解釋中特別指出來,平時學習時要對這些通假字進行積累,這個通假字通那一個字,是什么意思都要熟記,這樣答題就非常簡單了。

4.下列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當?shù)囊豁検牵ǎ?/p>

A.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B.一童子/燒酒/爐正沸

C.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D.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C

文言文斷句

C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大雪接連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無,連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昂小焙汀叭?鳥聲/俱絕”分別是主語和謂語,謂語由主謂短語充當,“人鳥聲”“俱絕”分別是主語和謂語,根據(jù)主謂之間停頓的原則,可以看出這句話的停頓節(jié)奏為:湖中/人鳥聲/俱絕”。

故解析為:C

此題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頓。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頓大概有句首發(fā)語詞、關(guān)聯(lián)詞語后面要有停頓;根據(jù)語言順序來處理停頓,即主謂之間應停頓,動賓之間應停頓;利用對文意的理解來確定停頓等幾種常用的技巧。

5.下列文學常識表述無誤的一項是()

A.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謚號文正,有《范文正公集》傳世,《岳陽樓記》是他的名篇。他和歐陽修、蘇軾都屬于“唐宋八大家”。

B.“謫守”是指因罪貶官流放,出任外官;“遷客”指被降職到外地的官員;“騷人”得名于《離騷》,稱屈原或《楚辭》的,后來泛指文人。

C.蘇軾,字子由,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

D.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近體詩又分為律詩和絕句。李白的《行路難》(其一)是一首古體詩;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一首律詩,共八句,兩句為一聯(lián),這四聯(lián)依次是首聯(lián)、頸聯(lián)、頷聯(lián)和尾聯(lián)。

B

詩歌文學常識;稱謂;作家作品

A.范仲淹不屬于“唐宋八大家”。C蘇軾,號子瞻。D律詩兩句為一聯(lián),這四聯(lián)依次是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

故解析為:B

本題考查文學和文化常識的積累能力。文學常識包括各種常見文體、作家作品、史書體例等。文化常識包括傳統(tǒng)文化中人物稱謂、作品命名、古代官職、文化典籍等相關(guān)知識。這些常識知識量大,頭緒繁多,學生要按照一定的線索多看多記。解題時需細心對比,防止張冠李戴,時代混淆等。

6.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必定從心里愿意尊重別人,也善于尊重別人。

B.讀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內(nèi)容,走進了詩人心靈,才能讀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C.我們不能把課堂上的認真聽講、合作交流作為衡量一個學生品德好壞的標準。

D.《中華文明之美》致力于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自開播以來深受觀眾喜愛的原因是其新穎的內(nèi)容和多樣的形式造成的。

A

語序不當;句式雜糅;前后不一致

B語序顛倒,“走進了詩人心靈”應放在最后。C前后不一致,前面“不能”是否定句,只是一個方面,后面“好壞”是兩個方面。D句式雜糅,“自開播以來深受觀眾喜愛的原因是其新穎的內(nèi)容和多樣的形式造成的”把“自開播以來深受觀眾喜愛的原因是其新穎的內(nèi)容和多樣的形式”和“自開播以來深受觀眾喜愛是其新穎的內(nèi)容和多樣的形式造成的”兩個句式雜糅在一起。選擇其中一個句式即可。

故解析為:A

本題考查病句辨析。答題時應注意,辨析語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語感審讀法,筋脈梳理法。所謂筋脈梳理法,就是劃分句子成分法,即運用語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審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當或殘缺等錯誤,再清理句子枝葉,仔細審查修飾成分內(nèi)部是否有毛病以及與中心語的搭配是否得當。

7.下列句子排列順序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①中國人深知“獨行快,眾行遠”的道理。

②立己達人,兼善天下

③歷史已經(jīng)證明,并將繼續(xù)證明,“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將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帶來更加進步和繁榮的中國和世界”。

④中國人歷來重信踐諾,與中國打交道,只會收獲合作共贏的友誼與實實在在的利益

⑤中國愿意和其他國家分享發(fā)展機遇,也歡迎別國搭乘中國發(fā)展的列車。

A.③①④②⑤B.②①⑤④③C.③②①④⑤D.②④①⑤③

B

句子排序

通讀各句,可以看出,②以簡短的句子說明了一個事理,引領(lǐng)了全段,是第一句;①由普遍道理,具體到“中國人”,此句與上句銜接緊密,第二句;⑤是對上一句的進一步闡釋,是第三句;④與上一句圍繞著一個中心意思講述,是第四句;③結(jié)合句意理解,此句為總結(jié)句,是末句。由上分析,可排序為:②①⑤④③。

故解析為:B

本題主要考查連貫句子的能力和邏輯能力。做這樣的題,既要考慮到所給的多個句子之間的內(nèi)容及邏輯聯(lián)系,又必須結(jié)合已經(jīng)給出的語言環(huán)境。具體方法是①找中心句,一個語段,一般都是圍繞這一個中心來安排的;②梳理思路,總體上看,句子之間有相并關(guān)系,相承關(guān)系和相屬關(guān)系,從局部看:有承接、解說、對比、遞進、因果、轉(zhuǎn)折等關(guān)系等;③抓關(guān)鍵詞,調(diào)整句子的順序還可借助“首先”“其次”“換句話說等。

8.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謫,封建王朝官吏降職或遠調(diào)。如“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職到岳州做知州。

B.《岳陽樓記》《醉翁亭記》這兩篇名文的分別是范仲淹、柳宗元,他們都是宋代文學家。

C.《湖心亭看雪》選自《陶庵夢憶》,是張岱,他是明末清初文學家。

D.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一生寫詩很多,人稱“詩仙”,《行路難》和《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都是他的作品。

B

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記;稱謂;作家作品

B《醉翁亭記》的是歐陽修,柳宗元是唐代文學家。

故解析為:B

本題考查文學和文化常識的積累。文學常識包括各種常見文體、作家作品、史書體例等。文化常識包括傳統(tǒng)文化中人物稱謂、作品命名、古代官職、文化典籍等相關(guān)知識。這些常識知識量大,頭緒繁多,學生要按照一定的線索多看多記。解題時需細心對比,防止張冠李戴,時代混淆等。

二、名著導讀(6分)

9.艾青,原名,號,浙江金華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

蔣正涵;海澄

作家作品;《艾青詩選》

艾青原名蔣正涵,字養(yǎng)源,號海澄,曾用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華,當代文學家、詩人。1928年中學畢業(yè)后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shù)院。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shù)家聯(lián)盟。1933年第一次用筆名發(fā)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大堰河》。艾青被認為是中國現(xiàn)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詩選》。

故解析為:蔣正涵;海澄

本題考查對作家作品的識記。解答此類題,關(guān)鍵在于平時的識記與積累。這類題的判斷點是:的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作品的名稱、體裁、出處、人物、內(nèi)容(情節(jié))、主題、風格、流派等。

10.艾青第一次用“艾青”這一筆名發(fā)表的長詩是《》。

大堰河——我的保姆

作家作品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現(xiàn)代詩人艾青于1933年1月14日寫的一首詩,被選入人教版語文課本。全詩分為四部分。通過對自己的乳母的回憶與追思,抒發(fā)了對貧苦農(nóng)婦大堰河的懷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贊美之情,從而激發(fā)人們對舊舊中國廣大勞動婦女悲慘命運的同情,對這"不公道的世界"的強烈仇恨。

故解析為:大堰河——我的保姆

本題考查對文學常識的積累。本題涉及中國古代和當代作家作品,既要注意積累表面的知識,如、背景、寫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節(jié)等,又要知道一些細節(jié),做到積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

11.艾青的長詩《向太陽》《》,借歌頌太陽、索求火把,表述了驅(qū)逐黑暗、堅持斗爭、爭取勝利的美好愿望,詩人也因此被稱為“”的歌手。

火把;太陽與火把

作家作品;《艾青詩選》

艾青的詩歌《火把》寫于1940年5月初,是他的10多部敘事長詩中,最為優(yōu)秀、最有影響的一部。艾青被稱“太陽與火把”的歌手,他常用“太陽”表述對光明、自由、勝利的不懈追求。

故解析為:火把;太陽與火把

本題考查對名著常識的積累。一般考查經(jīng)典篇目的出處及重要作家的資料和作品有關(guān)內(nèi)容。解答這類題目關(guān)鍵以課本的解釋為主,注意平時的積累。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這些篇目做一個系統(tǒng)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國籍編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處、、文章內(nèi)容要點以及相關(guān)的資料等。

1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艾青作品的一項是()

A.《光的贊歌》B.《黎明的通知》

C.《礁石與燈標》D.《魚化石》

C

作家作品

C《礁石與燈標》是詩人舒婷的作品,不是艾青的作品。

故解析為:C

本題考查對文學常識的積累能力,文學常識主要是考查考生對課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內(nèi)容、作品人物的識記情況和相關(guān)文體知識的識記情況。平時要以課文為依托作相應的知識積累。

三、詩詞默寫填上空(12分)

13.默寫

(1)露從今夜白,。(杜甫《月夜憶舍弟》)

(2),湘水無情吊豈知?(《長沙過賈誼宅》)

(3)《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中寫獲罪之快的是:,。

(4)溫庭筠《商山早行》中“,”寫詩人因思入夢,眼前的“客行”與心中的“故鄉(xiāng)”交織疊加,虛實相映,意蘊豐富。

(5)李白的《行路難(其一)》中寫?zhàn)T別的飯食價值不菲而心中煩悶難以下咽的句子是:,。,。

(6)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比喻自然和社會發(fā)展中,沒落的事物終被新事物所代替的詩句是,。

(1)月是故鄉(xiāng)明

(2)漢文有道恩猶薄

(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4)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5)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6)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一般性默寫;理解性默寫

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nèi)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nèi)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钡茸衷~容易寫錯。

故解析為:月是故鄉(xiāng)明;漢文有道恩猶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此題考查詩文的背誦、理解與默寫能力。要學生在平時的學習時,要循序漸進積累所學的應背誦并默寫的內(nèi)容,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內(nèi)容;其次是在記憶、積累的基礎(chǔ)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

四、閱讀古詩,回答問題。(16分)

詩歌鑒賞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4.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這首古詩主要抒發(fā)了詩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憤激之情,但詩人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

B.詩歌以敘事開篇,第一、二句營造了歡樂的宴飲氣氛;三、四句急轉(zhuǎn)直下,“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寫出了詩人內(nèi)心的抑郁和苦悶。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滿山”比喻仕途的艱難,形象化的語言中蘊含無限的失意;第七、八句詩人巧用呂尚和伊尹的典故,進一步抒發(fā)了政治失意的悲憤之情。

D.“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保娙讼嘈疟M管前路障礙重重,但總有一天會乘長風破萬里浪,沖開險阻,到達理想彼岸,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抱負。

15.詩歌用“”和“”作喻,說明詩人的仕途之路受到阻塞,其濟世安民的理想無法實現(xiàn)。

1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背S米鳟厴I(yè)贈言,請說說理由。

14.C

15.冰塞川;雪滿山

16.此句用典,表述了樂觀進取、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意在告誡人們,即使處于低潮也不應該放棄理想、信念,只要堅持,機遇總會有的,理想一定會有實現(xiàn)的時候。

把握古詩詞曲的內(nèi)容;古詩詞曲的形象、語言及表述技巧賞析;古詩詞曲作品給人的啟示和道理

(1)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疾閷W生對詩句內(nèi)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題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要點,對詩歌的內(nèi)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進行分析概括。

(2)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答題時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礎(chǔ)上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然后再從中篩選出符合題意要求的解析即可。

(3)本題考查個性化閱讀能力?;卮饡r一定要聯(lián)系文本,感點要明確,感受要真切,表述要精當。同時還要聯(lián)系實際,聯(lián)系自身,要條理清晰,層次分明。

14.C“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痹娙嗽谛木趁H恢校鋈幌氲絻晌婚_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jīng)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

故解析為:C

15.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風雪早已封山。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黃河、雪擁太行。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種軟弱的性格,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著不甘消沉,而要繼續(xù)追求。

故解析為:冰塞川

雪滿山

16.長風破浪:比喻實現(xiàn)政治理想。宗愨少年時,叔父宗丙問他的志向,他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薄伴L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意思是相信乘風破浪的時機總會到來,到時定要揚起征帆,橫渡滄海!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能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這兩句話表現(xiàn)了李白樂觀進取、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據(jù)此分析答題即可。

故解析為:此句用典,表述了樂觀進取、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意在告誡人們,即使處于低潮也不應該放棄理想、信念,只要堅持,機遇總會有的,理想一定會有實現(xiàn)的時候。

閱讀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7.下列關(guān)于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首聯(lián)中,概括敘寫自己被貶多年的遭遇:“凄涼地”一詞飽含無限艱辛,“棄置身”言明自己被放逐。尾聯(lián)點明酬答之意,回應首聯(lián),扣住詩題,既有對友人的感謝之情,也表述了共勉之意。

B.頷聯(lián)中,使用了“聞笛賦”“爛柯人”兩個典故,寫出了自己遭貶歸來之后的感慨:物是人非,恍若隔世。

C.“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聯(lián)中“沉舟”與“病樹”形成對比,“千帆”與“萬木”形成對比。這一千古名句體現(xiàn)了詩人樂觀的精神,蘊含著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的哲理。

D.全詩感情真摯,沉郁中見豪氣,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

18.這是一首酬答贈言詩,是劉禹錫和(填姓名)揚州相會時所作。

19.頸聯(lián)“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為人所稱贊。試分別從詩人的思想感情和蘊含的哲理兩個角度,說一說你的理解。

17.C

18.白居易

19.思想感情:此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身經(jīng)危難,仍保持堅定的意志和積極樂觀的精神。(或雖身經(jīng)危難卻不消極氣餒,而是保持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堅強毅力。)哲理:這句話告訴人們,舊事物必將消逝,新事物必將發(fā)展起來,社會在前進,前景無限美好。

把握古詩詞曲的內(nèi)容;體味古詩詞曲的遣詞;古詩詞曲的形象、語言及表述技巧賞析

(1)本題考查對詩歌總體把握能力。解答此題,①是要熟讀并了解整首詩歌內(nèi)容,②是要理解重點詞語及詩句表述的意思,③是要能夠理解詩歌所表述的思想感情,④是要分析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和語言特點,⑤是要識記有關(guān)的文學常識等。答題時需在對這首詞總體把握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選項逐一比對。

(2)本題考查對文學常識的積累。本題涉及中國古代和當代作家作品,既要注意積累表面的知識,如、背景、寫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節(jié)等,又要知道一些細節(jié),做到積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

(3)本題考查理解文章關(guān)鍵語句的能力。答題時,首先必須理解文章內(nèi)容和主旨,然后再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不僅要理解表面意思,更重要的是分析其深層內(nèi)涵,文章中關(guān)鍵語句的深層內(nèi)涵要結(jié)合文章的主旨分析。

17.C“沉舟”與“病樹”形成對比,“千帆”與“萬木”形成對比”理解錯誤,“沉舟”與“千帆”形成對比,“病樹”與“萬木”形成對比。

故解析為:C

18.白居易,字樂天。題目中的“樂天”就是指白居易。

故解析為:白居易

19.白居易的贈詩中有“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這樣兩句,意思是說同輩的人都升遷了,只有你在荒涼的地方寂寞地虛度了年華,頗為劉禹錫抱不平。對此,劉禹錫在酬詩中寫道:“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眲⒂礤a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沉舟側(cè)畔,有千帆競發(fā);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他從白詩中翻出這二句,反而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xiàn)出豁達的襟懷。這兩句詩意又和白詩“命壓人頭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應,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詩高,意義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活,并沒有使他消沉頹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詩里所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猶滿天?!彼@棵病樹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為這兩句詩形象生動,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賦予它以新的意義,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故解析為:思想感情:此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身經(jīng)危難,仍保持堅定的意志和積極樂觀的精神。(或雖身經(jīng)危難卻不消極氣餒,而是保持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堅強毅力。)哲理:這句話告訴人們,舊事物必將消逝,新事物必將發(fā)展起來,社會在前進,前景無限美好。

五、文言文閱讀(36分)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

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

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

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

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2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前人之述備矣()

薄暮冥冥()

去國懷鄉(xiāng)()

21.翻譯下列句子。

①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22.文章三、四兩段文字都是先寫景,后寫遷客騷人觸景而生的情。寫遷客騷人悲喜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23.《岳陽樓記》千古傳唱,主要源于文中閃耀的思想光芒。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談你對文中思想感情的理解。

20.特指官吏降職,外調(diào);完全;迫近;國都

21.①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

②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應當心系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guān)注國家安危。

22.與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對比?;蛲怀鲎约翰灰晕锵?,不以己悲。

23.圍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憂民憂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回答即可。

歸納文言文內(nèi)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文言文翻譯;常用文言實詞;體會情感態(tài)度

(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要確定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不僅要靠平時的積累,還要在積累的基礎(chǔ)上掌握一些推斷詞義的方法。還要注意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等現(xiàn)象。

(2)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

(3)本題考查理解對比手法作用的能力。對比手法,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是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較,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運用這種手法,有利于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加強文章的藝術(shù)效果和感染力。

(4)此題考查對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理解所表述的情感,一是間接的從文中所描寫的景物特點上揣摩,理解的心境和情緒,二是抓住文中直接表述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結(jié)文章的寫作背景理解。

參考譯文: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規(guī)模,把唐代名家和當代人的詩賦刻在它上面。他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

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連接著遠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無邊無際,一天里陰晴多變,氣象千變?nèi)f化。這就是岳陽樓的壯麗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怒吼,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岳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

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與小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

唉!我曾經(jīng)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應當心系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guān)注國家安危。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大概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20.這幾句話的意思分別是:①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②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③傍晚天色昏暗。④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據(jù)此可知這幾個詞語的意思分別是:特指官吏降職,外調(diào);完全;迫近;國都。

故解析為:特指官吏降職,外調(diào);完全;迫近;國都

21.①越,到了,及;通,通順;和,和樂。廢,這里指荒廢的事業(yè)。具,通“俱”,全,皆。興,復興。②廟,宗廟。堂,殿堂。廟堂:指朝廷。進:在朝廷做官。之:定語后置的標志。是:這樣。退:不在朝廷做官。

故解析為:①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

②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應當心系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guān)注國家安危。

22.遷客騷人以物喜,以己悲,而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而非常推崇古仁人這種態(tài)度。通過對比,更突出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

故解析為:與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對比?;蛲怀鲎约翰灰晕锵?,不以己悲。

23.這篇文章敘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過描繪岳陽樓的景色及遷客騷人登樓覽景后產(chǎn)生的不同感情,表述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據(jù)此分析答題意對即可。

故解析為:圍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憂民憂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回答即可。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題目。

(甲)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選自《醉翁亭記》)

(乙)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選自《岳陽樓記》)

24.解釋下面加點字的意思。

陰翳:

太守謂誰: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然則何時而樂耶:

25.翻譯下列句子。

①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6.“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滕子京也有這樣的胸襟嗎?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明理由。

27.請說說歐陽修《醉翁亭記》“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中的“樂”與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中的“樂”的相同點,以及這種思想在當今社會的積極意義。

24.遮蓋;為,是;曾經(jīng);如此……那么

25.①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

②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

26.有。“政通人和,百廢具興”,體現(xiàn)了滕子京雖遭遇貶謫,卻沒有因此沉淪,而是積極理政,政績顯著,所以他做到了“不以己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